導航:首頁 > 體育生課 > 兩種傳統體育文化是指

兩種傳統體育文化是指

發布時間:2021-02-12 07:39:06

⑴ 什麼是傳統體育

一個或多個民族內流傳或繼承的體育活動的總稱。主要是指我國各民族傳回統的祛病、答健身、習武和娛樂活動項目。
二、民族傳統體育的涵義
民族傳統體育顧名思義,它包含三層意思:一是體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傳統的。
1.所謂體育的,是指這類活動項目或運動項目都具有體育的特性,是人類有目的有計劃地按照一定的規則鍛煉自己的身體,使自己的身體各個部分得到平衡協調的發展。
2.所謂民族的,就是這類體育活動或體育運動具有民族性。這種民族性主要表現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蘊上。這種民族文化底蘊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動或運動項目來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該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民俗習慣,為該民族廣大民眾所喜好,在該民族地域有著深厚的民族群眾基礎。
3.所謂傳統的,就是這類體育項目具有歷史繼承性,是代代相傳的。這類體育項目中任何一個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歷史階段產生的,並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淘汰去其糟粕,保留其精華,而逐步發展成熟起來的,並具有該民族的民族氣派和民族風格,它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⑵ 中國傳統體育文化有哪幾種類型

體育雖然有悠久的歷史,然而「體育」一詞卻出現得較晚。在「體育」一詞出現前,世界各國對體育這一活動過程的稱謂都不相同。

⑶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在五千年的悠長歲月里,中國文化曾有過各種各樣的輝煌。先秦時期已經有百家爭鳴,此後更有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小說,這些都是中國文化各個輝煌時期的代表。而無論形式如何,其深層次的文化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形式的不同只是這種精神在不同時代形勢下的反映。

但這一切,現在已經改變了。經過幾千年的原地打轉,中華民族陷入了一個循環的怪圈不能超脫,終於在清末成為一個政治經濟落後的民族。西學東漸,原有的文化幾乎被完全拋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從此割斷。

在當今中國社會,可以說是存在著兩種思想,一種是傳統文化的思想,沒有繼承和發揚廣大,這種文化是精華和糟粕並存。而另一種是一種超越現實條件的超前思想。無論哪一種,都不符合當今中國人的形象和精神。

一句話,當前中國文化的弱勢,正是由於缺乏一種與世俱進,能夠展現當今中國人真正面貌的文化精神,中國人缺乏一個總體的抽象的正面形象。在文化的各種形式中,缺乏真正能代表當代中國人的形象。

沒有這樣的精神,沒有這樣的形象,造成不少人崇洋媚外,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要圓。這是悲哀,五千年沉澱下的悲哀。

正如拿破崙所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而直到現在,這頭雄獅還沒有真正地蘇醒。中國沒有強大到一覽眾山小,也不是一些盲目崇洋的人眼中的弱者,它的潛力巨大,但要真正贏得自己應得的地位,任重而道遠。看清自己的地位,確定自己的目標,才是中國人現在最需要做的。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人已經創造了很多奇跡,但這遠遠不是中國人所有的實力,一旦雄獅猛醒,中國可以更強。最關鍵之處,就在於要從文化上重塑中華民族的精神,重新獲得對自己文化的信心。我堅信,雖然現在國際上最強勢的是美國,但真正代表人類發展方向的,還得數中國人。中國才是世界未來的真正領導者,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堅持的信條。
西方文化在現今的確算是優秀,但絕對代表不了未來。真正代表未來的,是中國人的文化。

但是,這並不代表排斥一切外來文化。一種強勢的文化,不僅僅要要強大的影響力,既能影響到本國人民,更具有世界性,而且需要有兼容性,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都可以吸收,繼而融合到本國文化中。中國古代文化曾具有這樣的特點,但從近代以來,這種特點漸漸消失了。首先是在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上,不僅要將傳統文化的精華拋棄糟粕後繼承,更要吸收其他文化的優點,形成一種新的文化
所謂吸收其他文化的優點,和盲目地接受其他文化是截然不同的,關鍵處就在於吸收者要有自己的核心的文化精神。就象一棵大樹,要想枝繁葉茂,主幹的粗壯結實是必不可少的。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近年來屢屢創造的奇跡,都證明中國人是有著這樣一種精神的,但遺憾的是,這樣的精神並沒有通過各種藝術形式,也就是文化的各種具體表現而呈現出來。

具體到這種文化,這種精神應該是什麼樣子,我其實也並不清楚,但我已經模糊地感覺到了它的威力,那將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歸根結底,文化才是一個民族的根和凝聚力所在。

文化的興盛,自然不是一個人所能決定的,那至少需要一代甚至是數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每一個中國人都能為自己的國家自豪和努力的時候,中華民族的強大也就指日可待了。

⑷ 民族傳統體育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什麼區別

民族傳統體育是人類體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一種帶有民族特點內的文化形式的表現容,又是一種頗具傳統色彩的文化形態。它既是人類體育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要內容。作為一種體育文化,它應是不同的民族有目的的、能...

⑸ 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特點是什麼

1、特定的產物

民族傳統體育的形成,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它既是人類自身實踐活動的結果,同時在其發展和形成過程中,更深深地受到傳統習俗、傳統道德、傳統教育等相關傳統文化形態的影響。

2、「民族性」和「傳統性」影響

正是由於其本身的「民族性」和「傳統性」,使民族傳統體育成為了一種具有特殊形式的體育活動方式。

這就是以競技強身為核心的體質訓練和以表述情感為核心的心理再現。而這兩種價值的表現方式,常常是寓於同一種體育行為,成為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一種文化形態而存在的重要基礎。

2、民族文化的綜合形態

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的綜合形態,始終與周圍環境的其他文化體系有著互相依存和互相作用的緊密聯系,成為一種與外界自由地進行物質和信息交換的文化開放系統。

這既為不同運動方式和特點的民族傳統體育向世人展示提供了條件,同時也為民族傳統體育的不同形式從不同民族和現代體育中汲取「營養」打下了基礎

(5)兩種傳統體育文化是指擴展閱讀

表演項目:

1、賽馬

蒙古族、藏族、彝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水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喜愛賽馬。蒙古族每年都舉行 1次盛大的賽馬會。民間的「敖包」和廟會上,賽馬是重要內容之一。賽馬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結婚禮俗的內容。

結婚這天,男家親族騎馬迎接,女家親族騎馬相送,途中互相競賽,奪帽為戲。「姑娘追」是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古老的傳統賽馬習俗。未婚男女身著艷服,騎著駿馬來到草原,在規定的里程內互相追逐。

去程時小夥子追姑娘,回程時則由姑娘追小夥子,如姑娘追到小夥子,她有權鞭打他,假如姑娘對小夥子有情意,只把鞭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2、摔跤

蒙古族、彝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瑤族的摔跤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彝族在舉行婚禮時一定要摔跤。結婚那天,新郎邀請幾位好朋友,把新娘從別的山寨背回來。背親的小夥子必須會摔跤。

這支隊伍到新娘家吃罷便宴,就與女方摔跤手進行摔跤對抗賽。直到雙方約定的人數賽完,再由勝方出兩名摔跤手錶演 1場,方可結束。這種比賽不用裁判員,1對摔跤手只摔1次,不管那方都不能全勝,以表示親密友好。

彝族人民每逢火把節,都要舉行摔跤比賽,兩人交鋒,敗者自動退場,勝者直到沒有人與他較量,方能稱為「大力士」,並獲獎品。

3、射箭

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鄂倫春族、苗族、傣族、黎族、景頗族、拉祜族、苦聰人、獨龍族、傈僳族、佤族等,都有射箭或射弩傳統。

每年正月初二,黎族村寨輪流舉行射箭比賽,用一條牛腿當獎品,掛在距離50米左右的大樹下,各村選出一名好射手,誰射中牛腿,就把牛腿拿到自己村,大家共同分享。

優秀選手受到人們的敬佩和姑娘們的愛慕。景頗族射箭是由姑娘把靶子高掛在樹上,小夥子爭先恐後地用箭射,靶子是一個布包,里邊藏著象徵吉祥和愛情的禮物。

弩弓是狩獵工具,也是自衛的武器,弩都是自己製作的,例如苦聰人的弩,用竹子做弓,削木頭做架,編竹筋為弦,大人小孩都有一把,傈僳族人民每到新年就舉行射弩比賽。比賽時把兩支竹箭交叉插在地上,在幾十米處射中箭叉下的三角形為勝。

3、舞龍

壯族、苗族、白族等民族喜愛舞龍。龍用竹紮成,用畫有龍鱗的花布或色紙裹著龍頭、龍身、龍尾,一般是21~25節,龍下撐著10多個把柄,舞龍者每人拿著一個把柄。有的龍身內有燈座,晚上可以點燈。在前面一個人拿著龍珠來指揮舞龍。

參加舞龍的成員,不但要力氣大,有健壯的體魄,還要有嫻熟的技術。貴州省苗嶺苗族集居的地區,歷史上每年元宵節,苗漢兩族人民舞龍互訪,上一年漢族人民舞著龍到苗族村寨里去聯歡,苗家舞著他們的龍來迎接。

兩龍相遇,主龍的頭要低於客龍的頭,並且讓客龍先入寨子。客龍進入寨子翩翩起舞,到每戶「祝福」,被拜訪的戶主就燃放爆竹歡迎。接著苗族就搶客人到家作客,以搶得人多為光榮;到了下一年,苗族人民照樣舞著龍到漢族村寨回敬。

4、劃龍舟

傣族、苗族、白族、布依族、水族等都有劃龍舟活動。傣族人民每逢潑水節舉行龍舟賽。龍舟用優質木材製造,長約40~50米,寬 1米多,50人分兩排席坐劃槳,鑼聲一鳴,競相飛速向前。

經傣族人民匠心雕刻的龍舟,有「火龍」、「銀龍」、「烏龍」、「彩龍」等。苗族、 水族人民還有賽龍舟捉活鴨的風俗(圖3)。

5阿莫朵

生活在中國西南邊疆的苦聰人,每逢佳節總要燃起一堆堆篝火,伴隨著悠揚的竹笛聲,載歌載舞來打「阿莫朵」。「阿莫朵」是用棕葉製作的雞毛球,中間細、底腳大,插上3根雞毛,有點象羽毛球。

打「阿莫朵」時選擇一塊平坦的場地,中間拴上一條藤,兩人或多人分立兩邊用手拍擊對打。隨著「阿莫朵」的起落,互相扣殺,接不到對方打來的球算輸。

⑹ 東西方體育文化文化異同

不同點:

1、起源不同

東方體育文化在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社會環境中,位於大河流域的東方大多數民族的體育。

西方體育文化,是源於古希臘、羅馬的西歐文化。它是經過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在工業生產、市場竟爭的社會條件下,以城市為中心發展起來的。

2、核心不同

東方體育文化以衛生保健術占重要地位,那裡的人們習慣了和諧、寧靜及相對穩定的生活方式,因此素以個人的修身養性為主。

這就促進了那些運用控制呼吸等方法,以獲得超自然體驗的特殊活動形式的順利發生發展,如中國的氣功、印度的瑜伽等,但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竟技性運動的正常開展。

西方體育文化是經過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在工業生產、市場竟爭的社會條件下,以城市為中心發展起來的,是以竟技運動項目的競賽為特徵的一種體育文化。

3、特點不同

東方體育文化講究個性化,因人而異。比如中國體育文化中較為典型的武術就有南拳北腿,十八般武藝,不同風格,不同流派,適合於不同的人學練。

西方體育最大特點為規則明確、公平競爭、尺度客觀、評價准確。

(6)兩種傳統體育文化是指擴展閱讀:

中國體育文化,具有較強的仿生性。其體育動作繁復,而多採用簡練准確、生動鮮明、便於理解和流傳的仿生性命名,如五禽戲、蛇拳、猴拳等.東方文化體育自近代以來,由於社會發展遲緩,而呈相對停滯狀態,與西方體育相比,處於較為次要的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體育文化

⑺ 中國傳統體育文化是以什麼為哲學基礎的

中國體育文化發展的長河中,儒學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中國古代體育文化的象徵和代表。《易經》主張「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曾經講過「君子和而不同」。「和」在這里的意思是指「相輔相成」,如八音和諧、百鳥齊鳴,這都從不同層面體現了古代體育文化的包容性。然而中國古代體育文化並沒有局限於思想,而是融合了法、道、墨、兵等諸子百家的思想和先後從外部來的體育文化思想。中國古代體育文化在傳播發展中不斷汲取眾多思想,體現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諸道並行而不相悖」、「外儒內法」等哲學理念,使得中國古代不同間的體育文化融會貫通,這些哲學思想深刻地滲透到古代體育文化的每一個層面。
正是這種包容會通的精神,使得中國古代體育文化具有了非凡的融合力。而這種文化融合力也就成為凝聚中華民族體育文化多元一體的親和力。中國歷史上各民族間體育文化的融合與親和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各民族間對體育文化的認同程度較高,這正是中國古代體育文化廣泛傳播的文化基礎,它曾令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學者稱羨不已。20世紀70年代初,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與日本學者池天大作對話時這樣指出:「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上、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政治、文化上同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這無疑與體育文化有著不解之緣。此外,中國古代體育文化也講變易、變通,所謂「窮則思變,變則通」、「功業見乎變」、「變而通之以盡利」。包容和變通使中國古代體育文化通過古代絲綢之路走上了文化傳播之路,一些優秀體育文化隨著文化交流在世界范圍內傳播。
當然,這種包容和變通都是有限度的。2000年間由於「心學」被定為一尊.體育文化從本體上擺脫唯心論的傾向更難以包容,中國古代體育文化不能像同時期的歐洲那樣致力於體育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發展出自己的體育文化體系和學科特點。百餘年來,中國現代化在「用」的層面上相對順利,在制度和文化層面上的變革則一波三折、步履艱難,這自然就反映出體育文化「包容」和「變通」的局限性。

⑻ 如何理解對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繼承和創新

愛必勝體育提供 體育文化的繼承是指體育文化經過不同時代仍然保留原有某些特質的屬性。體育文化具有語言、文字、圖像等媒體在人們的意識領域和社會價值體系中傳承的特性。 (一)體育文化的繼承
體育文化的繼承是指體育文化經過不同時代仍然保留原有某些特質的屬性。體育文化具有語言、文字、圖像等媒體在人們的意識領域和社會價值體系中傳承的特性。當然,體育文化是以身體動作為基本表現形式,因此身體是其主要傳承形式,但依附於體育文化之上的獨特的語言和文字也具有強大的傳承功能。體育文化的創新是指體育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發生內容、結構甚至模式變化的屬性。當然,體育文化的創新並非總是積極的。歷史發展的曲折性就表現在體育文化創新發展的方向是進步的,但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是要經歷挫折的。中國的文化自殷商以來,代代相傳,不斷地創新,向前發展,雖多有曲折,卻從未中斷。世界體育文化如此,我國的體育文化也是如此。
西方體育文化與東方體育文化是兩種不同的模式。在西方體育文化中,主要是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西歐文化,是以競技運動項目的競賽為特徵的一種體育文化。到了近現代,由於資本主義的擴張,殖民主義的侵略,這種體育文化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在奧林匹克運動重新蓬勃發展後,這種體育文化便具有了世界意義,成為當代世界體育文化的主幹。而東方體育文化,「在東方大多數民族的體育中,衛生保健術佔有重要的地位。這是由於大河流域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息在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基礎的社會環境中,已習慣了和諧、寧靜、相對穩定的生活方式,因此素以個人的修身養性為主」(顏紹瀘.東方體育:世界體育史研究的誤區)。東方體育文化,特別是中國體育文化,具有較強的仿生性。其體育動作多採用簡練准確、生動鮮明、便於理解和流傳的仿生性名字命名。但我們應清醒地看到,近代以來,東方體育文化由於社會發展遲緩而呈相對停滯狀態,與西方體育文化相比,確已處於較為次要的地位,特別是除我國以外的其他東方體育,更是處於衰落的境地。(二)體育文化的創新當然,體育文化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外來體育文化的影響,也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著。最明顯的例證就是我國長期以民族傳統導引養生、武術技擊為主的體育文化模式,在近代歐洲競技運動影響下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幾乎在世界的各個民族、每個歷史階段中,我們都可以發現不同時期存在著各種不同形式的體育活動的記載。而在那些總體文化相對發達的民族和歷史時期中,體育更使其煥發奇異的光彩。東方的兩大文明古國:中國和印度,各自產生了神秘的健身術。中國的氣功、印度的瑜珈的奇異效果令當代自然科學家們大惑不解,要解開這些古典健身術之謎將是自然科學的劃時代突破。這些都說明了體育文化的博大精深,人類健身術中的最高成就與這些民族發達的古代文明有關。由於西方人在近代走在了世界發展的前面,他們的體育活動方式也占據了支配地位,現代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雖產生於西方國家,可這一名稱和傳統卻源於古希臘。古希臘的文化、科學、哲學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獨步一時,而那絢麗的體育之花恰與其他成果相匹配。「擲鐵餅者」的塑像不僅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也令我們想像到奧林匹克山下當年的體育盛況。當代世界也是如此,體育文化總是首先繁榮於文化發達的地域,特別是那些當代人發明的非傳統體育運動項目——賽艇、皮劃艇、沖浪、滑雪等。經濟貧困、文化發展滯後的地域,往往體育文化的發展也落後於其他地域。體育作為文化的功能總是隨著社會總體文化的發展而變化著,在古代,體育是一種自衛的手段,甚至在今天的體育競賽項目中,我們仍可看到許多歷史的影子——射箭、擲標槍、擊劍、拳擊、柔道、摔跤等。隨著人類征服自然界手段的提高,文明的進步,體育的功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它成了健全和美化自身的一種文化手段。人類大多數的文化手段是向自然界挑戰的,而惟獨體育卻指向人類自己,挑戰自我,沖擊極限。當人類美化了自己周圍的環境--建起了一幢幢高樓,架起了一座座立交橋,鋪蓋了一塊塊草坪,栽種了一排排樹木後,再也沒有什麼比美化自己的體魄更受當代人青睞的了。綜上所述,我們在有選擇地繼承和發展歷史的體育文化和現代體育文化的同時,要對已有的體育文化做出創新的發展,沒有創新就等於倒退。

⑼ 體育文化劃分依據

體育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許多國際知名人士都以自己的觀點表明了這一點,對南非解除種族歧視政策起決定性作用的前南非總統曼德拉一句「體育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令體育界中人沉思良久,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認為「在世界的五種通用語言——金錢、政治、藝術、性愛和體育中,體育尤其引人入勝」不知道感染了多少體育人。的確,體育文化因其操作性和通用性強、規模宏大、氣勢磅礴、輻射力強等特點而格外迷人,廣大體育界的人士對於掌握和弘揚體育文化具有天然的優勢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體育文化理論若干問題的研究
對體育文化理論的討論,是近年來國內開展的體育文化問題討論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所涉及的問題較多,下面僅介紹與體育文化的涵義相關的基本理論問題。

(一)、關於體育文化概念的界說
體育文化的概念在體育人文社會科學中的應用是相當混亂和模糊不清的。體育學界對體育文化的概念的界定更是眾說紛紜,各持一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人們圍繞著體育文化的涵義、內容分類所發生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而且至今仍沒有統一的認識。
在近二十年國內興起的體育文化討論中,人們除了考察國外和我國近來的各種體育文化的概念之外,也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界定體育文化,幾乎每一位論者在談論體育文化時,都不可避免地要在現存的體育文化的諸義中做出自己的選擇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至於這個時期國內提出的體育文化定義有數十餘種。本文選擇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三種類型略作闡釋。
1. 用物質與精神的二元關系來定義體育文化
這種界定是源自《辭海》「文」部條有關文化定義——「文化從廣義上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資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的一個拷貝品。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體育文化是有關體育運動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即一定社會中的人們通過長期的體育實踐所創造物資財富和精神財富總和。
2. 借用文化結構主義來界定體育文化的概念
國內也有一些學者傾向於從文化結構層次來定義體育文化。目前,關於文化結構,理論界存在諸多提法,如:物資文化與精神文化兩分說,物資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層說;物資、制度、行為心態四層說;物資、社會關系、精神、藝術、語言符合、風俗,習慣六大子系統說等。
體育文化現象復雜紛繁,我們在對體育文化諸現象進行分類時,面對如此龐雜的認識對象,又沒有統一的標准。因而這種定義法內部關於體育文化概念的提法並不一致,如:體育文化指的是關於人類體育運動物資、制度、精神文化的總和。體育文化是指人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創造和保存的一切體育活動形式,體育精神和體育制度的發展水平、程度和質量的總論。體育文化就是人們在體育實踐中的種種嘗試,包括運動方式,精神意思,科學發明和價值確定等等。
3. 用狹義的文化概念來界定體育文化
這類觀點把體育文化限定在體育精神現象或與體育活動相關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等范疇之內,也稱為狹義體育文化說。狹義體育文化論者主張把體育文化的概念的外延限定在精神領域,認為體育文化就是在以身體的活動為基本形式,以身體的競爭為特殊的手段,以身體的完善為主要目標的體育活動過程中有關人的精神生活的那些方面。

以上對體育文化概念的界定承認人類是體育文化創造的主體,把人的體育活動方式納入文化范圍,努力從文化與體育活動的關系中揭示主客體的辨證統一及其生生不息的流變性。

(二)關於體育文化理論范疇的研究
體育文化的理論范疇,主要是指與其涵義相聯的外延部分,如體育文化的特性、結構、功能、類型等問題。

1. 體育文化的特性
近來國內體育界不少學者談論體育文化的特性,但迄今為止仍未達成共識。這里所說的體育文化的特性,一般是指體育文化的非本質特性本文將樣本文章中的相關論述概括如下:

(1)體育文化的時代性與民族性
所謂體育文化的時代性和民族性,實際上就是文化研究中的時空關系問題。
這里所說的時代性,指世界范圍內各民族在相同的時代或相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上所共同具有的與該時代相適應的體育文化。 時代性和民族性既是體育文化特性的不同側面,有密切相關,互相制約,互相補益。時代性中寓有永恆性,民族性中富有世界性,體育文化才得以積累和傳播。保持本民族的優良體育文化傳統,使其在世界民族體育文化之林中得以生存和發展。
(2)體育文化的繼承性與融合性
體育文化的繼承性是體現垂直式的體育文化聯系,是後人對前人所創造的體育文化成果的吸收和推進。在人類的體育文化活動中,祖輩所創造的體育文化成果;後輩總是通過自己的體育文化活動來掌握前輩所創造的體育文化成果,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事新的體育文化創造。
(3)體育文化的階級性和共同性
體育文化推進了社會許多方面的正向發展,同時體育文化也反映出了社會中不同階級或階層的經濟地位。像大多數其它社會設置一樣,體育文化也具有階級性。
例如,處於社會較低階層的人群傾向於參加諸如足球、籃球等對場地和器材的要求較低的運動項目。而那些如馬球、網球、高爾夫球、等運動項目,讓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們望而卻步。因為他們的幾年的收入還辦不起一張高爾夫球會員卡。
總之,這種以階級為基礎的傾向於(或遠離)某一種運動項目的體育文化現象,是代代相傳承的。
在這個意義上,體育文化的上述特性之間同氣連枝,可以相互貫通,共同詮釋著體育在文化大家族中的基本特性。

2. 體育文化的結構
流行於西方的結構主義和結構—功能主義對我國文化理論界有明顯影響,使文化結構問題成為近年來國內文化探討的課題,從而更進一步的影響了國內學者對體育文化結構的研究。筆者綜合樣本文章的諸多提法,以四層次說——物態文化層、制度文化層、行為文化層和心態文化層展開論述。

(1)體育文化的物態文化層
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它構成整個文化創造的基礎。體育在這一層次中包括人的身體運動形態及一切運動的物質條件及設備,主要表現為體育設施、體育場館等基礎設施,它為體育提供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並直接反映社會中體育的發展水平。
發展體育必須重視物態基礎,發掘體育自身的經濟價值,通過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為中國體育特別是大眾體育的裝備全面升級,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
(2)體育文化的制度文化層
制度文化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所構成。人類再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一系列屬於人類的,既服務於自身,又約束自身的社會環境。
體育中各種運動和游戲的規則,就是在體育活動中形成的規范的表現。特別是在競技體育中,競賽規則和裁判手段具有模擬社會法規的性質,既有文字上的制約,依靠運動員的自覺,又有一定的社會控制,如裁判、檢查、仲裁體制等。
(3)體育文化的行為文化層
所謂行為文化,主要由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習慣定勢所構成。它通常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既是社會的,也是集體的,在時間上是傳承的,在空間上是散播的。
我們關於民俗體育文化的研究,就是行為文化的鮮明體現。 (4)體育文化的心態文化層
心態文化層是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長期氤氳化育出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它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在這一層面上的體育,集中表現為體育文化意識,換言之,人們要意識到自己是體育活動的主體,自覺地、有目的地將體育視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需要。
綜上所述,體育文化的物態文化層、制度文化層、行為文化層和心態文化層雖各有重點,但在特定的結構——功能系統中則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個有機整體的各層次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體育文化結構的諸層次在發展、變化過程中,有外層到中層再到內核,呈逐步深入的趨向;同時又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相互推動、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

4.體育文化類型
「文化類型」(Culture type)這一術語最早出現在1936年由美國民族心理學家拉爾夫·林頓所著的《人的研究》一書中,美國現代進化論者斯圖爾德認為「文化類型」主要指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本質差異。
近年來,體育文化類型這個術語在有關體育文化研究的報刊中出現頻率較高,但將其上升到體育文化理論研究范疇的成果並不多見。目前國內大多學者把體育文化分為學校體育文化、競技體育文化和社會體育文化三大類。山西師大體育學院的任蓮香在《體育文化論綱》一文中從物種角度對體育文化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劃分:
「從體育的不同活動主體、不同活動方式、不同活動目標,我們可以把體育文化分為學校體育文化、競技體育文化和社會體育文化三大類;從體育發展演進的歷史過程來看,我們可以把體育文化分為古代體育文化、近代體育文化和現代體育文化三大類;從體育的空間分布來看,我們既可以從最大的方面把體育文化分為東方體育文化和西方體育文化兩大類,也可以從中觀的層次將中國的體育文化分為中東部體育文化和西部體育文化,還可以從較小的方面把體育文化分為企業體育文化、社區體育文化、軍營體育文化、校園體育文化和村鎮體育文化;從體育文化的內在品質我們可以把體育文化分為體育觀念、體育思想、體育理論、體育科學、體育精神、體育藝術、體育道德、體育法規和體育風尚等若干個方面;從體育活動所依附的文化載體我們可以將其分為體育場館文化、體育用品文化和體育影視文化三部分。」
對於不同的體育文化類型的產生原因,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理解:
第一,任何一種類型的體育文化都是社會成員在特有的時(歷史演化歷程)空(體育文化生態環境)系統中承前啟後、共同參與的結果。 第二,體育文化類型不是指它的全部特徵的總和,而是體育文化形態體系中最有特色、最能顯示一種體育文化本質屬性的特徵。

三、關於中西比較體育文化的研究
21世紀,人類已步入了「全球一體化」的時代,交通、信息、網路迅速發展,各國經濟高度依賴,使得社會各部分的文化交流與滲透更加廣泛和深入 。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世界要和平、要發展,需要的是互相尊重、寬容、對話與協作。 世界是多極化的,各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行為價值標准並存 這種國際社會的大環境開拓了人們的視野、啟發了人們的思路,人們更清楚地認識到各自文化的局限性,和別種文化的可借鑒性。
體育作為一種人類社會創造的文化形式和社會文化行為,勢必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印記。 把中西體育文化放在社會發展變遷的歷史背景下對其差異性、互補性進行探討,有助於我們從社會學的角度理解體育文化及其發展趨勢。
在筆者選取的385篇有關體育文化研究的樣本中,關於中西方體育文化比較研究的有52篇,占整個樣本分析的13.5%;從討論的問題方面來看,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問題:中國傳統體育文化與西方古代體育文化的比較,西方體育文化與中國體育文化的交融過程,西方體育文化對中國體育文化的影響。

1. 中國傳統體育文化與西方古代體育文化的比較
長期的歷史演變,在世界上形成了兩種傳統體育文化。一種是包括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印度體育文化、日本體育文化和伊斯蘭體育文化等文化圈在內的東方體育文化,另一種就是以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為主要源流的歐美西方體育文化。
(1)中西體育文化價值觀的比較
樣本中大多數研究者都從中西方哲學精神的不同及其對體育文化的滲透和影響入手,分析中國傳統體育文化與西方古代體育文化在價值觀上的異同。
在中國傳統的體育運動中,對人的培養是受傳統文化制約的。道家主張各安天命、無為而治,追求一種自然的人格; 基於以上討論,我們可以看出,中西體育文化是沿著兩個不同的邏輯方向發展的:「中國傳統理論型體育文化的文化本質是和諧,而西方傳統法理型體育文化的文化本質是競爭」。
(2)中西方對體育活動方式手段的認識和理解的比較
中國體育文化認為人與自然是一種和諧的關系,是自然的一部分。強調整體效果和直觀感受,中國傳統體育以養生為主,尤其重「養」,強調意念的作用和內部修煉,崇文尚柔,以靜養生是其活動的特徵。
西方體育則強調運動和肌肉健美,體格健壯,注重對人體外形的稱頌,強調身體的外部運動;許多活動方式均要求大肌肉群參與,且肌肉運動劇烈;提倡對人體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的訓練,從而提高人體的機能水平,美化人體的形象,獲得精神充實感的滿足。此外,西方體育重知行分析,細剖層究,運動方式講究力學原理,重視對人體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的研究,提倡科學,講求規范,追求對抗和競爭,因而西方體育有科學系統的理論支撐,許多體育活動都有明確的比賽規則和嚴格的場地器材要求。

2. 西方體育文化與中國體育文化的交融過程中世界性與民族性的關系
文化的現代變遷是大勢所趨,歷史必然。任何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因其存在環境的變遷也必然會產生其文化本體的變遷。抵制單一的文化擴張,加強各民族間的文化溝通,構建一個多元一體的世界體育文化新體系,是大多數國家利益之所在,也是人類體育文化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礎。
從文化傳播的視角,採用歷史的方法,對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和西方體育文化之間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過程進行描述和分析,是目前中西體育文化比較研究的一個重點,特別是關於體育文化發展中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系更是這類議題范圍里的重中之重。
趨向世界性與民族性,將成為本世紀中國體育發展的主流方向,中國體育文化必將成為在當代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世界體育文化的組成部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 互為認同與影響的加速和加大已成必然之勢,外國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包括體育文化必然形成沖擊和影響;而中國體育文化也會走出國門,流向世界,參與世界體育文化建設。有些學者認為,不同文化的交融就是民族性的淡化或退出,這種認識是違背文化發展規律的。民族性與世界性恰恰是文化發展的兩極,文化的世界性趨勢越是加強,文化的民族性也就愈發明顯。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之魂歷千古而不滅,隨時代而新生。現代化建設不是傳統文化的斷裂,而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即在延續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當代文化的創造。文化的世界性不是文化的單一化,而是以承認文化的民族差異為前提,建構在多元與認同基礎上的宏大的文化體系。
既然以西方體育文化為主導的現代體育文化並不是世界體育文化發展的惟一模式,那麼,面向未來就成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現代化發展的價值取向。面向未來,就是要以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現在為基點,對自身精華和現代體育文化優秀成果進行創造性吸收與借鑒,特別是要立足於時代視野對兩者的不足進行自覺的反思與批判,將現在和過去已經取得的成果,作為進一步發展的台基構建一種超越現代體育文化的新型體育文化體系。

3. 西方體育文化對中國體育文化的影響
中西兩種體育文化在早期是沿著一條有利於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單一取向的道路不斷積累和發展的。整個中國傳統文化都不得不面對「西學東漸」的必然趨勢,體育文化也不例外。因而也有不少研究者將討論的話題界定為西方體育文化對中國體育文化的影響。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等外國入侵,隨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華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經歷了一次空前浩劫,民族自尊心受到了空前傷害。從廣義文化角度講,中國近代的民族危機根本上就是一種文化危機,作為封建經濟與政治反映並反過來為之服務的傳統文化,已不能有效地回答和解決當時社會所面臨的問題,這就迫使傳統文化進行改革,以適應新的形式,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亦是如此。
鴉片戰爭之後, 體育文化隨著其它文化一起成為中西兩種文化猛烈碰撞的介質。在西方體育文化的強烈沖擊之下,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西方體育先是以體操為代表由軍隊到軍校,由教會學校到一般學校在全國傳播開來,中國傳統體育的「養生」有逐漸被西方體育所代替之勢。」 然而,體育文化是一種不拒絕人的文化,它具有超越國界、超地域的世界性特徵,打破了地域環境與人文壁壘的體育文化,呈現出一種新的發展勢態,即地域的、民族的體育文化將以豐富的個性,進行多元融合,相互吸納、補充為一種新的世界體育文化模式,為世人所接受。
對西方體育活動方式進行加工改造並有選擇地吸收,使歷史悠久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倡導科學的西方體育文化有機融合,讓二者的文化結構和價值結構互為補充,這樣才能滿足現代中國大眾的文化心理需要。

http://lw.crazystudy.com/html/xinwen/221839156.html
http://www.golden-book.com/booksinfo/56/569581.html

偷個懶,我就直接粘貼了,樓主最好再自己裁剪組合加改寫句子……
然後最後兩段加上對你們學校體育文化現象的分析,比如運動會,比如籃球賽等等。

⑽ 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特徵

第一個特點是遵循禮。「禮」是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的中心范疇和文明進化的主旋律。孔子是中國禮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不學禮,無以立」,把一切都納入到禮的軌道,所以體育文化活動也不例外。中國古代體育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如盛行於唐代的「十五柱球戲」,柱子上就分別標有「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紅字和「傲、慢、佞、貪、濫」等黑字,木球擊中紅者為勝,擊中黑者為敗。這個小游戲過程充分表達了娛樂活動中的道德規范和價值觀念。

第二個特點是內外兼修,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體之一的儒家文化,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修行方法,從而達到「內聖外王」的理想境界。中國古代體育由於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偏重於在修身養性、陶冶性情上下功夫,不像西方古代體育追求人體美,追求力量、速度。在中國古代的典籍中描述最多的古代體育莫過於武術和養生運動,這兩種運動都有著深層次的哲學思想、成熟的習練方法、完美的藝術形象。 注重武德,內外兼修,神形兼備歷來是習武者的第一要義。在整個武術運動的習練中無處不突顯出自強進取、自我修養、人格完善的傳統文化精神。愉悅身心、宣瀉情感、調情養志同樣是中國古代體育所具有的文化功能,民間體育和女子體育尤甚。

第三個特點是具有藝術性。比如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縣上出土了距今4500年左右的彩陶盆,陶盆內壁上繪有5人一組共三組的舞人在翩翩起舞。西周時的「禮射」,不只是單純的射箭表演和比賽,而且還按等級配有不同的音樂,這可以說既是古代的體育,又是古代的藝術。還有中國武術的發展,最初的武藝主要是在軍事戰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後來,當它逐漸脫離了軍事而獨立存在、自成體系時,它的藝術性也就愈來愈高。除此之外,中國古代體育中其他項目如劍舞、龍舟竟渡、鞦韆、蹴鞠、滑冰等,也都追求形式美和藝術性的表現。

第四個是中國古代體育缺乏競技性。主要表現在競技性體育項目較少和有些本來屬於競技性較強的體育項目,後來也變成了非競技性的體育項目。沒有全國性、綜合性、長期存在、形成制度的體育比賽。如田獵、武舞、鞦韆、武術、踢毽子等,沒有或很少有競技比賽,主要是表演給別人看,或人們的自我習練。

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便存在以上四種特點。

閱讀全文

與兩種傳統體育文化是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