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生課 > 校園體育文化論文

校園體育文化論文

發布時間:2021-02-11 02:51:47

『壹』 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現狀

在通過對當前中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發展現狀的調查後發現,客觀的來說,目前在中國的高校中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現狀存在很多問題,不容樂觀.例如:由於在很多高校中缺乏體育場地、用品與器材,體育教學與制度本身也存在很多問題,因而優秀的體育道德、精神、觀念與風尚難以真正樹立,體育教育與體育文化無法發揮應起的作用等等.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缺乏一種良性的模式,而現存的模式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無法將校園體育文化的子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因此往往造成校園體育文化的意識層、行為層與物質層的脫節,難以形成一個完善的、系統的、連續的、發展的文化體系,特別是在近幾年高校擴招與成人、網路教育迅速擴張之後,這一現象就更加突出了. 面對時代的發展、客觀的需要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尋求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路徑依賴理論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工具.作為一種方法論,路徑依賴是由新制度經濟學派開創的,過去主要用於經濟問題的分析與研究,現在越來越多的被用於政治、社會與文化范疇,通過對現狀的非正式約束、正式規則與實施機制方面的改革與創新,往往能夠"柳暗花明","絕處逢生",在物質基礎與技術手段存在客觀限制的條件下,促進效率的提高.該篇論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對中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歷史與現狀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將路徑依賴原理用於校園體育文化的研究中,分析中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存在著的路徑依賴現象,導致現行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模式存在著的許多問題,尋找一個適合中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良性模式.

『貳』 體育文化創新與傳承論文(1000字以上)

[論文摘要]文章分析了文化和學校文化的含義,論述了文化傳承創新是大學的重要職責和必然使命,並提出了高校文化傳承創新體系的構建途徑:積極開展文化交流,塑造創新理念,堅持以育人為重要抓手等。

[論文關鍵詞]高校 文化 傳承 創新 使命

胡錦濤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強文化創新。這就意味著高校在原來的培養人才、科學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這三項職能的基礎上,增加了第四項職能,即推進文化傳承創新。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員,我們應該准確理解和把握胡錦濤同志在會議上的講話,加強先進文化建設,盡快實現高校相關文化制度體系的構建,加快完成推進文化傳承創新的任務。

一、關於文化和學校文化的理解

對於文化的含義,按照動態的角度來定義,「文化」可以解讀為「使文化」,即用文化知識來教育人、教化人。從靜態的角度來定義,文化的概念又可以分為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又稱「大文化」),包括人們的文明總和、政治形式和生活方式;狹義的文化(又稱「小文化」),包括文學藝術和思想意識形態。我們經常使用的是文化的狹義屬性。
文化的特徵可以簡單歸納為:第一,普同性,各種不同的文化體系卻具有共同的、同一的形式和樣式,如文學作品、歌曲、詩歌等;第二,多樣性,不同的自然、地理、歷史環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如我們平時經常講到的「特色」;第三,民族性,文化植根於民族之中,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一般來說,生產力的發展是與文化的進步成正比的;第四,繼承性,人類文化的進步是建立在對前人繼承的基礎上的;第五,發展性,人類的文化是不斷向前發展的,綿延不絕;第六,時代性,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每一個歷史階段中,都存在自己的典型文化,是這個時代的標志,如石器時代、蒸汽時代、信息時代。
學校文化是整個文化體系的一個分支,體現的是社會背景下以學校為地理環境圈,由全體師生在學校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淀和創造出來的,並為其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精神、行為准則及其規章制度、行為方式、物質設施等,是多重元素的整合和結晶。其本質意義在於影響和制約學校內人的發展,其最高價值在於促進學校內人的發展。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高校要想踐行文化傳承創新的使命,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自身的學校文化建設,應在加強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同時,主動、理性地對已有學校文化的總結反思、分析概括,並在此基礎上引入新的文化元素,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形成自身獨特的價值觀、信念、手段、語言、環境和制度,較為成熟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文化的新體系。這是高校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文化傳承創新是大學的重要職責和必然使命

1.文化傳承創新是時代發展對大學提出的新要求。大學建立的初衷就是通過對文化的繼承和傳播,促使受教育者知識化、文明化、道德化,塑造出一批有學識、有擔當、能夠促進社會發展的人才。而大學只有不斷地學習、研究傳統文化,接受外來文化的精華,並結合時代潮流和時代特徵,不斷傳承創新,提煉文化精華,倡揚具有時代特徵的主旋律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進步。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對高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為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的作用逐漸從以教學為主轉變為教學和科研並重。而後,我國文化產業和高校的迅速發展,高校又增加了服務社會的第三大職能。到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背景下,胡錦濤同志又對高校提出了文化傳承創新的職能。文化傳承創新已成為當代大學發展的自覺選擇。傳承創新文化、推動文化交流,既是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對大學職責的新要求,又是對大學職能認識的拓展。文化傳承創新被納入四大職能之一,是主觀和客觀、歷史和邏輯的統一。
2.本身的自然屬性決定了大學是文化傳承創新的有力踐行者。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價值觀念體系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的力量源泉和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大學作為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的重要渠道,承載著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現國家文化振興的重要責任。大學可以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借鑒先進的國外文化,培育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使其成為民族和文化復興的中堅;大學是超凡脫俗、傳授知識的殿堂,豐富的文化底蘊、濃厚的學術氛圍,無數大師、人才的聚集,都使得大學成為傳承文化的最有力的平台;大學是思想精靈的天堂,是活躍、創新的集中代表,是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知識的搖籃。所以,大學自身的文化建設與發展,影響著國家的文化建設,也是主導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之一,應該肩負起社會文化傳承創新的責任。
3.發揮大學文化傳承創新職能是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內在要求。大學文化不僅僅代表了個性、特色,更主要是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力量的作用。在高校長期辦學實踐中形成的大學文化,代表了一種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行為標准,體現在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是廣大師生員工團結一致,建設學校的精神支撐。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高校的辦學規模、科研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但相比世界一流大學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高校在學科建設、高層次人才引進、畢業生就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遇到了諸多挑戰。如何突破這些「瓶頸」?一是應塑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國際上知名的高校,不僅僅是有著優秀的人才和較好的硬體條件,更重要的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創新的理念、完整的教學體系、良好的校風等。二是積極汲取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要以自己的文化為主體,貫五千年傳統之大道,采五大洲文明之精華,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正確道路。
三、高校的文化傳承創新體系的建構

1.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從以農耕生產為基礎的社會實踐出發,勤於觀察,深切反思,相互爭鳴,從以均田為基礎的相對均產的經濟主張以及社會權利相對平等的政治要求出發,積淀出了包含人際關系平和友愛、和諧共處、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等思想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深刻影響著歷代王朝開國創業的政治理念,推動著中國社會在曲折中向前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需要深入發掘和弘揚。大學需要構建相應的文化體系,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社會理念中的精華,使之融入大學的學校文化、辦學理念及對學生的培養教育當中去;應適當加強文化建設的師資力量,使之形成一種與日常教學和科學研究平行發展的運行機制。也只有這樣,大學才能不斷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營養,從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2.積極開展文化交流。隨著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發展,「全球化」進程在事實層面上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切實感覺到了世界在縮小,彼此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不論我們情願與否,信息時代早已促使各國文化洶涌而來。因此,我們需要以自己的文化傳統為主體來吸收和消化外來文化,參與世界多元文明的融合,應該秉承中華民族和諧、平等、互愛的理念,立足於適合本國社會和文化發展的社會理念,實現民族文化的集大成。這就要求大學摒棄自我封閉發展的理念,立足本國傳統文化,樹立國際意識和世界眼光,廣泛汲取世界各種文化的優秀成果。具體而言,我們應該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增強與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交流與學習;應大力引進優秀人才和優秀成果;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管理經驗;應加強聯合培養,注重引進來和送出去相結合,從而培養出國際化的創新人才。
3.塑造創新理念,大力推動文化創新。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民族的文化保持生機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堅持不斷地創新,才是對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最好繼承,才能使一個民族的文化永保昌盛。推動文化創新,需要在大學中打破各種思想的束縛,倡導勇於開拓、敢為人先的精神;要引入競爭機制,敢於超越;要塑造大學師生們不懼權威、大膽質疑的品格與精神,努力創造符合時代精神和時代潮流的新文化。具體來講:要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尊重創新精神,跳出傳統教育的束縛;應改進教學方法,變灌輸式為主動探索式,開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要改變教學評價標准,鼓勵大膽質疑,營造良好的有利於創新的環境,促進創新力的全面提升。
4.堅持以育人為重要抓手。第一,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擁有正確的航向才能最終達到目標。要深入開展以理想信念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教育,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大學生樹立熱愛祖國、為人民服務的遠大理想,確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念;要開展公德教育,加強大學生的道德修養,樹立在集體中求發展、在奉獻中實現人生理想的價值觀念等;要開展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學生胸懷遠大理想,樹立科學精神,立為國奉獻之志,行為民服務之舉,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第二,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對青年大學生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的行為模式、道德情操、價值觀念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而大學是一個各種文化集中碰撞的地方,面對各種文化思潮,我們需要有兼收並蓄的氣概,既要傳承傳統文化,又要接收外來文化,要營造百家爭鳴的校園氛圍。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良莠不分。我們要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武裝和教育學生,在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的基礎上,促成校園文化體系的豐富多彩、多樣共生,進而實現多種文化的相互交流、創新發展。
第三,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要引導大學生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學習國內外的文明成果;要引導大學生注重自身的能力培養,不斷地提高個人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要引導學生多接觸廣大勞動群眾,學會各種社會知識,增強個人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要加強學生個人道德品質的培養,激發他們為人民服務的熱情,磨礪出優秀的個人品質;要培養他們敢於承擔風險,勇於探索的精神,從而有能力承擔起傳承創新文化的重擔,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標志,而要實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高校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加強大學制度和文化建設,尤其是大學精神文化建設,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既要堅持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的一切工作的重心,也要把文化傳承創新放在高等教育價值論的重要位置,完成好高校文化建設的新任務,使中國文化走向新的復興和發展之路。

『叄』 在校園體育文化中我們應該怎麼做

說積極參加是廢話的 現在應試教育 體育一大片人去休息 加比賽項目引導才有人多鍛煉

『肆』 學校體育文化論文答辯怎麼說

駁論文的破立結合
定義:首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再批駁已指出的錯誤論點,並在批駁專的同時或屬之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加以論證。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根據題目寫出一個觀點,再加以闡述說明,重要的是要有說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仔細看看下面的具體介紹,以後就可以多試著寫作,這樣作文才可以有長進。此外,還要多記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應用。總的來說,議論文的論點是要解決「要證明什麼」,論據是要解決「用什麼來證明」,而論證是解決「如何進行證明」的問題。

『伍』 校園體育文化包括什麼

體育文化是廣義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綜合各種利用身體練習和提高人的生物學和精神潛力的范疇、規律、制度和物質設施。我們按照「文化」的一般定義把「體育文化」可概括為三個層次:表層是運動形式(包括身體運動形式及所使用的場地、器材等物質形態);中層是體育體制(包括體育的社會組織形態和教學訓練體制等);深層是體育觀念(包括身體觀、運動觀、價值觀、方法觀等)。
而你所說的校園體育文化包括很多內容,比如學校的體育場館、體育場地以及體育器材,學校的體育課程制定、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學生終身體育觀念、學生從事體育鍛煉的方式方法等等,這些都是學校體育文化的具體表現。
不知我的解答能否讓你清楚一點。

閱讀全文

與校園體育文化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