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特種兵兵擊那麼厲害,為什麼退役後不去參加奧運擊劍或者劍道比賽
體能好技能棒與比賽是兩碼事 比賽有很多規則遵循的
所以說這樣的情況不存在
② 中國傳統劍術或者自創劍術愛好者如果去打劍道、擊劍比賽,結果會如何
去劍道比賽會不適應,從打擊部位和打擊方式各方面來說都是這樣的。擊劍不了解。以前有兵擊仔打過劍道新人賽,打中很多但是基本不給,如果再往上的比賽就更難了。量產四段倒是不可能的,這種話不必在意。但那又怎麼樣呢,人家估計也看不上劍道比賽,或者打輸了么就哈哈一笑而已。因為劍道比賽不是他們的快樂和價值感的來源,甚至不是組成部分。劍道人去打兵擊則是另一回事,限定規則下的人去更開放規則里遭到挫折,開放規則下的人去更限制規則里遭到挫折。
③ 1、你們中學要與本市西藏民族中學同學聯誼,舉辦漢藏「和同為一家」的演講比賽,題目是:假如你是文成公主
可以從傳播農業手工業商業技術、促進經濟文化技術交流等方面寫。
一些從唐書、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資治通鑒等史料總結的資料,請你參考:
(說句本文以外的話,吐蕃書籍《賢者喜宴》記載「松贊干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後。」)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不是皇帝的女兒)。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記載:「贊蒙文成公主由噶爾.東贊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贊蒙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唐朝宗室女,雍王李守禮的女兒。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記載:「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贊蒙金城公主至邏些」「及至兔年(公元739年)……贊蒙金城公主薨逝」「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贊普王子拉本及贊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遺體」。
(學者王堯等人指出,贊蒙即覺蒙、朱蒙。在被用於稱呼贊普的女人時,贊蒙(btsan mo)、朱蒙、覺蒙(jo mo)等頭銜沒有區別。朱蒙有被寫作末蒙。)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雖然是宗室女,不是真公主,但她們在吐蕃地位很高。
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中,有贊蒙尊稱並且去世後享有祭祀 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後的人擁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擁有這待遇,松贊干布的女人里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待遇。
關於泥婆羅的尺尊公主,敦煌吐蕃文獻、吐蕃金石銘刻等吐蕃史料里奇幻荒謬成分較少的部分以及漢人史料的記載里,都有松贊干布娶文成公主,卻都沒有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這事僅來源於部分吐蕃書某些奇幻荒謬小說劇情過多的章節(例如柱間史(西藏的觀世音)、西藏王統記等書的某些章節)。實際上,泥婆羅尺尊公主地位比較低。甚至有國外藏學家寫了《松贊干布的妻子》,說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是虛構的。
松州之戰唐軍擊敗吐蕃軍,松贊干布退兵謝罪,吐蕃退出黨項、白蘭羌等,青海的吐谷渾成為唐朝的藩屬。唐朝長期控制河西隴右,還逐步控制了西域(安西北庭),吐蕃松贊干布接受唐朝的冊封,唐朝對吐蕃處於優勢,使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高。
唐休璟陳大慈率唐軍擊敗吐蕃軍,唐朝長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隴右,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唐朝對吐蕃也處於優勢,使金城公主在吐蕃地位高。
638年,松州之戰唐軍擊敗吐蕃軍,吐蕃退出黨項、白蘭羌等,松贊干布遣使謝罪,請婚,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余寶玩數百事。
⑥41年,唐太宗將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吐蕃《唐蕃會盟碑》記載「和葉社稷如一,於貞觀之歲,迎娶文成公主」。)
……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詔江夏王道宗持節護送,築館河源王之國。松贊干布率兵次柏海親迎,見道宗,執婿禮恭甚,見中國服飾之美,縮縮愧沮。歸國,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為公主築一城以誇後世,遂立宮室以居。公主惡國人赭面,弄贊下令國中禁之。自褫氈罽,襲紈綃,為華風。遣諸豪子弟入國學,習《詩》、《書》。又請儒者典書疏。
松贊干布使祿東贊上書曰 :「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於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於天,無是之速。夫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
高宗即位,擢松贊干布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松贊干布以書詒長孫無忌曰:「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願勒兵赴國共討之 。」並獻金琲十五種以薦昭陵。
……
700年,唐休璟率唐軍擊敗吐蕃軍。702年,陳大慈率唐軍擊敗吐蕃軍。
703年,吐蕃遣使獻馬千匹、金二千兩以求婚。
707年,唐朝以雍王守禮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贊普。
710年,公主至吐蕃,贊普為之築城以居之。(吐蕃《唐蕃會盟碑》記載「重協社稷如一,更續姻好。景龍之歲,復迎娶金城公主降嫁贊普之衙,成此舅甥之喜慶矣」。)
……(714年-729年,唐軍多次擊敗吐蕃軍。)
730年,五月吐蕃遣使致書於境上求和。贊普上表稱「甥世尚公主,義同一家。中間張玄表等先興兵寇鈔,遂使二境交惡。甥深識尊卑,安敢失禮!正惟邊將交抅,致獲罪於舅。屢遣使者入朝,皆為邊將所遏。今蒙遠降使臣來視公主,甥不勝喜荷。倘使復修舊好,死無所恨!」自是吐蕃復款附。
……
唐與吐蕃時和時戰200多年,唐取得的大勝比大敗多。松州之戰唐軍打敗吐蕃軍,吐蕃退出黨項、白蘭羌等,青海吐谷渾成為唐朝屬國,西域也逐步被唐朝控制;高宗武則天到中宗太平公主時期唐朝內斗,吐蕃論欽陵贏了幾戰佔了青海西部,但是爭奪安西失敗,論欽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絕也無可奈何;唐長期控制河西隴右安西北庭,李禕薛訥張思禮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多次大勝吐蕃軍,或者殺敵數萬,或者開拓疆土,在東邊將戰線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將吐蕃趕出大小勃律,從東到西北壓制吐蕃;後來安史之亂朱泚之亂藩鎮之禍牛李黨爭甘露之變等等,唐多次內斗嚴重削弱自己,吐蕃趁機贏了一些,但是唐朝李晟韋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創吐蕃軍,吐蕃王國內外交困先滅亡了。
(美)T·N·杜派《哈珀-柯林斯世界軍事歷史全書》:
「唐朝的崛起對突厥、吐蕃和南詔的軍事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致它們幾乎完全吸收了這個強大和文明鄰國的一切軍事成果。7世紀初,中國在經歷了近四個世紀的動曱亂後開始崛起,進入了最昌盛的發展時期。中國是從歷時不長的隋朝開始復興的,在隨後的唐朝,中國已發展成為一個當時世界上最龐大、最繁榮和文化最發達的國家。
唐太宗完成其軍事改革後便開始對東曱突厥人發動了懲罰性的遠征。在連續大約十年的征戰中,他摧毀了突厥可汗的軍事實力。
……
此時,吐蕃人開始入侵唐朝西部。唐太宗發兵進剿並迫使吐蕃贊普承認其對它的宗主統曱治權。在東曱突厥人的支持下,他又打敗並征服西突厥人,控制力今中國的新曱疆和包括阿爾泰、帕米爾和鹹海在內的大部分地區,阿富汗的當地部落頭領當時也向唐朝俯首稱臣,克什米爾各王國均成為唐朝的附屬國。
太宗發兵擊敗了松贊干布率領的吐蕃軍隊的入侵。為了避免同時多線作戰,太宗與松贊干布達成了合約,同意與吐蕃結盟並將唐宗室女嫁給吐蕃王為妻,松贊干布承認唐朝對吐蕃的宗主統曱治。尼泊爾在此期間也向唐朝納貢稱臣。
7世紀中葉,唐朝在北亞、南亞和中亞幾乎沒有對手。
……」
詳細情況見參考資料,如有矛盾,以參考資料為准。參考資料里有從史料總結出的 唐朝與周邊勢力的關系與主要交戰、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唐與吐蕃200年和平與主要交戰、不是吐蕃擋住阿拉伯東進防止中國被伊斯蘭化 等等幾篇文章
參考資料http://hi..com/iipxmnzrhwbcgyd/item/b2e50dee153f150a6dabb825以及我空間里的幾篇文章。
從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料總結出的唐與吐蕃的主要交戰:
634年,松贊干布遣使與唐朝修好,唐朝遣行人馮德遐入蕃。松贊干布遣使隨德遐入朝,多齎金寶,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許。
638年秋,松贊干布率吐蕃大軍攻擊唐朝的松州,命使者送上金帛,聲稱來迎接公主,謂左右曰 :「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 太宗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營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以擊之。唐軍先遣部隊在牛進達指揮下,打敗了吐蕃軍。松贊干布懼,率部退出黨項、白蘭羌等,遣使謝罪。因復請婚,唐太宗許之。松贊干布乃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余寶玩數百事。
⑥41年,唐太宗將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
青海的吐谷渾成為唐朝的藩屬,西域也逐步被唐朝控制,唐朝處於優勢,唐蕃之間總體上維持了和平。唐朝使節王玄策曾借吐蕃兵、尼泊爾兵在印度作戰。唐高宗即位後,冊封松贊干布為西海郡王、駙馬都尉。
《Tibet Past and Present》記載,650年唐軍攻佔拉薩。因為《Tibet Past and Present》中錯誤過多,所以不採信此記載。
藏文資料《西藏王統記》《西藏王臣記》等書記載「唐朝皇帝聞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去世……派漢兵進攻吐蕃」,唐朝「乃發兵入藏,直抵神變大寺……此後又盛傳唐軍入藏……唐軍果至,縱火燒布達拉宮」等等,因為這些書里錯誤過多、奇幻荒謬成分過多、並且此記載與漢人史料記載不符,所以不採信此記載。
在唐朝多年用兵於高句麗、西突厥、鐵勒之際,吐蕃向青海吐谷渾擴張。
663年,吐蕃吞並青海西部的吐谷渾,吐谷渾可汗諾曷缽和弘化公主帶領數千帳吐谷渾百姓逃至唐朝的涼州。
670年,吐蕃攻陷安西。此後20多年雙方對西域安西四鎮的爭奪:「670年,吐蕃陷安西;675年,安西復歸於唐;678年,吐蕃取龜茲等四鎮;679年,唐將崔知辯率軍擊吐蕃,佔領龜茲、硫勒等四鎮;687年-6⑧9年,武則天削減安西防務,吐蕃趁機進占安西四鎮;6⑧9年,西域寅識迦河之戰,唐軍主帥韋待價無將領之才,初戰不利,之後遇大雪,糧運不繼,士卒凍餒,乃引軍還;692年,武威軍總管王孝傑大破吐蕃,復收安西四鎮,重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駐唐兵3萬。」
670年,唐朝以右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副之,率軍討伐吐蕃,且援送吐谷渾還故地。薛仁貴令郭待封率2萬人於大非嶺守輜重。薛仁貴帥部前行,擊吐蕃於河口,大破之,斬獲甚眾。郭待封不執行薛仁貴的計策,領輜重踵進,被吐蕃二十餘萬軍隊打敗,悉棄輜重。薛仁貴部返回大非川,吐蕃論欽陵將兵四十餘萬進攻,唐兵大敗。薛仁貴與論欽陵約和而還。(關於大非川之戰唐軍的人數,資治通鑒670年沒說,《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說率眾十餘萬,《冊府元龜》《舊唐書本紀第五》《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說領兵五萬,有人根據作戰過程及李靖兵法分析,唐軍為5萬:大非川之戰的過程,薛仁貴出擊帶的是戰兵,輜重兵留給郭待封,郭待封部一共2萬人,所以輜重兵應該不多於2萬。按照李靖兵法,唐軍每1萬人中輜重兵3千,按照這個比例,10萬的話輜重兵超過2萬,10萬之說有誤;5萬的話,輜重兵1.5萬加5千戰兵守輜重正好2萬。所以5萬之說正確。)
675年,安西復歸於唐。吐蕃遣其大臣論吐渾彌來請和,且請與吐谷渾復修鄰好,被唐朝拒絕。
678年,劉仁軌鎮洮河,每有奏請,多為李敬玄所抑,由是怨之。仁軌知敬玄非將帥才,欲中傷之,奏言:「西邊鎮守,非敬玄莫可。」唐高宗以敬玄代仁軌為洮河道大總管兼安撫大使。李敬玄將兵十八萬與吐蕃論欽陵戰於青海之上。兵敗,劉審禮沒於陣。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之,夜帥敢死之士五百人襲擊吐蕃軍營,吐蕃軍潰亂退兵,李敬玄得以率軍返回鄯州。
680年,吐蕃軍進攻河源(今青海省東部),被唐將黑齒常之率軍擊退。黑齒常之經略河源,廣置烽戍七十餘所,開屯田五千餘頃,由是戰守有備焉。
681年,吐蕃論贊婆率軍3萬屯良非川,黑齒常之率3000騎兵打退吐蕃軍,殺獲二千餘級。收其糧畜而還。常之在軍七年,吐蕃深畏之。
682年,吐蕃入寇河源軍(唐朝駐軍之一,軍治在青海西寧附近),軍使婁師德將兵擊之於白水澗,八戰八捷。
687年-6⑧9年,武則天在平定徐敬業之亂後,一度「不欲廣地,務其安人」,削減了安西的防務。吐蕃趁機進占安西四鎮。
6⑧9年,周興等誣右武衛大將軍燕公黑齒常之謀反,征下獄。冬,十月,戊午,常之縊死。
西域寅識迦河之戰,唐軍主帥韋待價無將領之才,初戰不利,之後遇大雪,糧運不繼,士卒凍餒,乃引軍還。
692年,武威軍總管王孝傑大破吐蕃,復收安西四鎮,重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駐唐兵3萬。
694年,武威道總管王孝傑破吐蕃論贊刃、突厥可汗子等於冷泉及大嶺,各三萬餘人。
696年,王孝傑、婁師德與吐蕃將論欽陵贊婆戰於素羅汗山,唐軍戰敗。
論欽陵要求唐軍撤出西域,被唐朝拒絕。
699年,吐蕃贊普欲除去專權的論欽陵論贊婆兄弟,集中兵力殺死論欽陵親黨二千餘人,論欽陵自殺。贊婆帥所部千人投降唐朝,唐朝以贊婆為特進、歸德王。欽陵子弓仁,以所統吐谷渾七千帳來降,拜左玉鈐衛將軍、酒泉郡公。
700年,吐蕃將莽布支寇涼州,隴右諸軍大使唐休璟與戰於洪源谷,六戰皆捷,斬首二千五百級,獲二副將。
702年,己卯,吐蕃遣其臣論彌薩來求和。
戊申,吐蕃贊普將萬餘人寇茂州,都督陳大慈與之四戰,皆破之,斬首千餘級。
703年,吐蕃遣使獻馬千匹、金二千兩以求婚。
707年,以雍王守禮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贊普。710年,公主至吐蕃,贊普為之別築城以居之。敦煌吐蕃歷史文書中尊稱其為贊蒙金城公主:「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贊蒙金城公主至邏些」「及至兔年(公元739年)……贊蒙金城公主薨逝」「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贊普王子拉本及贊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遺體」。
710年,安西都護張玄表侵掠吐蕃北境,吐蕃雖怨而未絕和親。吐蕃通過賄賂唐朝鄯州都督楊矩,取得了九曲之地(今青海省東南部)。
714年,坌達延將吐蕃兵十萬屯大來谷,唐將王晙選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襲之,吐蕃軍驚懼混亂,自相殺傷,死者萬計,薛訥率唐軍夾擊,斬首一萬七千,獲馬羊超過二十萬,追擊吐蕃軍,戰於長城堡,又敗之,吐蕃軍相枕藉而死,洮水為之不流。唐軍前後殺獲數萬人。
之後,吐蕃向唐請和,並要求用與唐朝平等的禮節,玄宗不許。
715年,吐蕃與阿拉伯共立阿了達為王,發兵攻拔汗那,拔汗那王兵敗,奔安西求救。孝嵩率軍出龜茲西數千里,下數百城,長驅而進。是月,攻阿了達於連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斬千餘級,阿了達與數騎逃入山谷。孝嵩傳檄諸國,威振西域。
716年,吐蕃進攻松州。松州都督孫仁獻襲擊吐蕃於城下,大破之。 吐蕃再次請和。
717年,隴右節度使郭知運大破吐蕃於九曲。
718年,戊辰,吐蕃奉表請和,乞舅甥親署誓文;彼此宰相皆著名於其上。
722年,吐蕃入侵其西部的小勃律,小勃律當時是唐朝屬國。北庭節度使張孝嵩遣疏勒副使張思禮將兵四千救之。大破吐蕃軍,斬獲數萬。
727年,唐軍破吐蕃軍於青海之西,俘獲人員輜重牛羊而還。同年,吐蕃軍劫掠瓜州。
728年,吐蕃大將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張守珪擊走之。乙巳,河西節度使蕭嵩、隴右節度使張忠亮大破吐蕃於渴波谷(今青海湖南);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門城(今青海省龍羊峽),擒獲甚眾。辛卯,左金吾將軍杜賓客破吐蕃於祁連城下。時吐蕃復入寇,蕭嵩遣賓客將強弩四千擊之。戰自辰至暮,吐蕃大潰,獲其大將一人(斬副將一,上級五千首)。吐蕃敗兵散亂逃入山中,哭聲四合。
729年,瓜州都督張守珪、沙州刺史賈師順擊吐蕃大同軍,大破之。
信安王李禕率唐軍攻佔石堡城,分兵據守要害,令敵不得前進。自是唐朝河、隴諸軍得以游弈自如,拓地千餘里。玄宗聞之大悅,更名石堡城曰「振武軍」。
730年,五月吐蕃遣使致書於境上求和。贊普上表稱「甥世尚公主,義同一家。中間張玄表等先興兵寇鈔,遂使二境交惡。甥深識尊卑,安敢失禮!正惟邊將交抅,致獲罪於舅。屢遣使者入朝,皆為邊將所遏。今蒙遠降使臣來視公主,甥不勝喜荷。倘使復修舊好,死無所恨!」自是吐蕃復款附。
736年,吐蕃人又進攻小勃律,玄宗命吐蕃罷兵,吐蕃不奉詔,遂破勃律。
737年,崔希逸發兵大破吐蕃於青海之上,殺獲甚眾,吐蕃將領乞力徐脫身走。自是吐蕃復絕朝貢。
738年,杜希望率眾攻佔吐蕃新城,以其城為威武軍,發兵一千以鎮之。杜希望又從鄯州發兵奪吐蕃河橋,於河左築鹽泉城。吐蕃發兵三萬反攻。左威衛郎將王忠嗣率所部攻擊敵軍,所向辟易,敵軍遂亂。杜希望縱兵乘之,吐蕃軍大敗。
741年,吐蕃攻陷石堡城。
742年,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擊破吐蕃大嶺軍,又破青海道莽布支營三萬餘眾,斬獲五千餘級。河西節度使王倕破吐蕃漁海及游弈等軍。王難德陣斬吐蕃贊普之子琅支都。
743年,皇甫惟明引軍出西平,擊吐蕃,行千餘里,攻破洪濟城。
746年,王忠嗣率軍與吐蕃多次戰於青海、積石,皆獲大勝。又伐吐蕃屬國吐谷渾於墨離,平其國,虜其全部而歸。
747年,苦拔海之戰,哥舒翰率軍連破三路吐蕃軍,所向披靡。積石軍之戰,全殲五千吐蕃騎兵。
747年,高仙芝率唐軍一萬遠征小勃律(此時小勃律已經是吐蕃的屬國),大破據險而守的近萬吐蕃守軍,斬首五千級,捕虜千餘人,高仙芝繼續進軍,攻佔小勃律,俘獲小勃律王及其妻子吐蕃公主而還。
748年,哥舒翰築神威軍於青海上,吐蕃攻破之;又築應龍城,吐蕃屏跡不敢近青海。(《舊唐書 列傳第五十四》《新唐書 列傳第六十》有記載。此外,《冊府元龜 卷三百九十八》記載:「哥舒翰……築神威城於青海上,旋為吐蕃所破。又築城於青海中龍駒島上……名為應龍城。吐蕃自此遁逃,不復近青海……)
749年,哥舒翰攻佔石堡城。該地成了新的唐軍駐地,在以後幾年唐朝在西北新成立九支長駐軍隊。
749年至750年,高仙芝率軍擊破薩毗、朅師、突騎施等。
天寶十載春正月,高仙芝入朝獻所擒突騎施可汗、吐蕃酋長、朅師王等。
753年,哥舒翰大敗吐蕃,攻拔吐蕃洪濟、大莫門等城,佔領了九曲之地(今青海省東南部)。封常清率軍大破歸附於吐蕃的大勃律,受降而還。
唐與吐蕃的分界線已推進到青海湖至黃河河曲以西。唐在河隴戰場上已佔明顯優勢。在西域戰場,唐軍在高仙芝、封常清的率領下,也是捷報頻傳,唐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即將取得了全面勝利。
755年至763年的安史之亂,唐朝抽調青海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等各地兵馬入內地平亂。(而安史之亂後,唐朝藩鎮格局仍在,發生上百次藩鎮之亂,此外還有文臣、武將、宦官的長期爭斗。)
756年開始,吐蕃逐步佔領青海湖附近的要塞,奪取石堡城、雕窠城(青海同仁縣附近)、百穀城(青海貴德縣西南)。
757年,吐蕃佔領鄯州(青海樂都縣附近)。758年,吐蕃陷河源軍(青海西寧附近)。
760年,吐蕃陷廓州(青海化隆西)。
762年,吐蕃陷臨洮(甘肅中部),取秦、渭等州(甘肅境內)。
763年,唐朝廷猜忌平亂功臣,唐軍將士怨憤而不用命。控制朔方軍的唐將仆固懷恩,與唐朝廷的矛盾不斷激化。吐蕃入大震關,取蘭、河等州(甘肅境內),於是青海、隴右之地盡亡。
763年冬天,吐蕃軍推進到關內道邊境,仆固懷恩因與唐朝廷的矛盾而按兵不動,放吐蕃軍東進,唐代宗出逃入陝,士民避亂,皆入山谷,吐蕃軍佔領長安15天,剽掠府庫市裡,焚閭舍。吐蕃軍聽聞唐朝勤王之軍接近,於是迅速撤離長安。
《劍橋中國隋唐史》P489:「763年……由於附近各鎮的節度使和仆固懷恩都沒有響應要求支援的緊急呼籲,吐蕃人進而佔領長安……由於在軍事上和政治上都無力據守京師,吐蕃人在兩周後就撤走了。」
7⑥4年,唐將仆固懷恩叛變。
7⑥4年-765年,仆固懷恩誘吐蕃、回紇、黨項、羌、渾、奴剌等三十萬眾入寇,懷恩中途遇暴疾而歸,吐蕃十萬眾至奉天,唐軍夜襲敵營,斬千餘級,生擒五百。又戰馬嵬,斬首五千,打退吐蕃軍。吐蕃軍轉而掠醴泉,周智光引兵邀擊,破之於澄城北。吐蕃退至邠州,聯合回紇再次攻唐。
仆固懷恩死,吐蕃與回紇爭長。郭子儀說服回紇,白元光率唐軍精騎與回紇軍聯合攻擊吐蕃軍,大破吐蕃十餘萬於靈台西原,斬首五萬,生擒萬人。
766年,吐蕃軍2萬進攻靈州,被郭子儀率軍擊破。
768年,吐蕃軍10萬進攻靈武,被馬璘、白元光率軍擊破。李晟將千人兼行出大震關;至臨洮,屠吐蕃定秦堡,焚其積聚,虜堡帥慕容谷種而還。
773年,吐蕃寇涇州,子儀遣先鋒兵馬使渾瑊逆戰於宜祿,不利。會馬璘設伏於潘源,與瑊合擊,大破蕃軍,俘斬數萬計。
(774年-777年,節度使田承嗣作亂。)
776年,西線,吐蕃進攻河西佔領瓜州。東線,劍南節度使崔寧大破吐蕃故洪等四節度兼突厥、吐渾、氐、蠻、羌、黨項等二十餘萬眾,斬首萬余級。
777年,崔寧破吐蕃十餘萬眾,斬首八千餘級。
779年,吐蕃與南詔合兵十萬攻蜀,唐朝發禁兵四千人,使李晟將之,發邠、隴、范陽兵五千,使金吾大將軍安邑曲環將之,以救蜀。東川出軍,自江油趣白壩,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晟追擊於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飢寒隕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
(781年,以唐朝魏博、成德、淄青、山南東道4個藩鎮的叛亂為始,到786年才暫時結束內戰,但是削藩未成)
783年至784年,朱泚之亂叛軍占長安。吐蕃與唐德宗達成協議,吐蕃以出兵幫唐朝平定朱泚之亂來換取唐朝遠在西域的伊西北庭。 討伐朱泚時,吐蕃軍先是觀望不進,後來武亭川之戰曹子達、論莽羅率唐兵3千吐蕃兵2萬,滅掉朱泚叛軍下屬的一支韓旻部隊,然後吐蕃軍大掠而去,朱泚使田希鑒厚以金帛賂之,吐蕃受之。吐蕃軍未參與攻長安,李晟率唐軍從叛軍手中奪回長安。「況日者吐蕃觀望不進,陰持兩端,大掠武功,受賂而去」於是唐朝拒絕把伊西北庭交給吐蕃。
786年,尚結贊率吐蕃軍攻唐,李晟派軍伏擊吐蕃軍,幾乎殺死尚結贊。
李晟派唐軍5000攻吐蕃摧砂堡,遇吐蕃眾二萬,與戰,破之,乘勝逐北,至堡下,攻拔之,斬其將扈屈律悉蒙,焚其蓄積而還。
尚結贊對其下屬說「唐之良將,李晟、馬燧、渾瑊而已,當以計去之。去三人,則唐可圖也。」
787年,平涼劫盟。唐與吐蕃尚結贊約定在平涼川會盟講和,尚結贊埋伏精兵數萬,唐朝使節到達後,吐蕃伏兵盡起,渾瑊逃出,吐蕃軍殺死宋奉朝,擒崔漢衡,殺死唐軍數百人,擒獲一千多人。
吐蕃軍大掠汧陽、吳山、華亭,老弱者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驅丁壯萬餘悉送安化峽西,將分隸羌、渾,乃告之曰:「聽爾東向哭辭鄉國!」眾大哭,赴崖谷死傷者千餘人。
787年左右,吐蕃佔領沙洲,完全佔領河西。
788年,吐蕃發兵十萬進攻西川,韋皋率唐軍破之。
7⑧9年,韋皋遣其將曹有道將兵與吐蕃戰於州台登谷,破之,斬首二千級,投崖及溺死者不可勝數,殺其大兵馬使乞藏遮遮。乞藏遮遮,虜之驍將也,既死,皋所攻城柵無不下;不到三年,韋皋收復了巂州及周邊地區。
790年至792年,吐蕃聯合葛邏祿、白服突厥攻佔北庭,回鶻頡干迦斯率兵數萬與節度使楊襲古共同攻北庭,被吐蕃大破,死者大半。節度使楊襲古反被回鶻扣押,後被殺死。唐朝失去與安西的聯絡,莫知其存亡。
792年,吐蕃千餘騎寇涇州,掠田軍千餘人而去。韋皋攻維州,獲其大將論贊熱。
793年,韋皋遣兵出西山,破吐蕃之眾,拔堡柵五十餘。劍南、西山諸羌女王湯立志、哥鄰王董卧庭、白狗王羅陀、弱水王董辟和、南水王薛莫庭、悉董王湯悉贊、清遠王蘇唐磨、咄霸王董邈蓬及逋租王,先皆役屬吐蕃,至是各帥眾歸附唐朝。
797年,吐蕃遣使請和親;上以吐蕃數負約,不許。
801年,吐藩攻陷麟州,夷其城郭,掠居人及黨項部落而去。
韋皋派兵2萬進攻,大破吐蕃於雅州。韋皋屢破吐蕃,轉戰千里,凡拔城七,軍鎮五,焚堡百五十,斬首萬余級,捕虜六千,降戶三千,遂圍維州及昆明城。
802年,吐蕃遣其大相兼東鄙五道節度使論莽熱將兵十萬解維州之圍,唐西川兵據險設伏以待之。吐蕃軍中伏大敗,士卒死亡三分之二,論莽熱被唐軍擒獲。唐軍未攻下維州,撤退。
(806年,西川節度使劉辟、夏綏節度使楊惠琳反叛唐朝,被唐平定。807年,鎮海節度使李錡反叛反叛唐朝,被唐平定。809年至810年,討伐成德節度使王承宗,未取得大勝,以王承宗向朝廷服軟認錯、憲宗予以寬恕並重新任命其為成德節度使而結束。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叛亂。打了3年,817年唐軍平定吳元濟叛亂。816年至817年再次討伐成德王承宗,花費巨大卻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818年唐平定反對朝廷的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此外,808年至846年唐朝內部牛李黨爭持續近四十年。)
809年,吐蕃軍劫掠回鶻使者與商隊。
819年,吐蕃節度論三摩、宰相尚塔藏、中書令尚綺心兒等率軍15萬進攻鹽州,刺史李文悅竭力拒守,吐蕃不能克。靈武牙將史敬奉率軍繞至吐蕃軍背後攻擊,大破吐蕃軍,殺戮不可勝紀。史敬奉與鳳翔將野詩良輔、涇原將郝玼皆以勇著名於邊,吐蕃憚之。
(820年王承宗死,其弟王承元繼任成德,歸順朝廷。821年,幽州、成德、魏博等藩鎮再次叛亂。835年唐朝爆發甘露之變,宦官派神策軍大殺朝廷官員。843年至844年唐與昭義節度使劉稹交戰。)
(842年,吐蕃達磨贊普卒,乞離胡為贊普。吐蕃論恐熱對此不滿,自稱吐蕃國相起兵伐之,吞並吐蕃尚思羅的大軍。之後,論恐熱與吐蕃尚婢婢交戰。)
849年至851年,鳳翔節度使李玭取清水;涇原節度使康季榮取原州及取石門等六關;靈武節度使李欽取安樂州;邠寧節度使張欽緒取蕭關;鳳翔節度使李玭取秦州。西川節度使杜奏取維州……
張議潮發兵取瓜、伊(新疆東部)、西(新疆東部)、甘、肅、蘭、鄯、河、岷、廓等州。
吐蕃尚延心率部眾及河州、渭州、渾末部萬帳投降於唐朝。
河西、隴右、北庭等復歸於唐朝。
唐朝將尚延心等部眾安置在吐蕃東部附近。
866年,拓跋懷光殺論恐熱,傳首京師。其部眾東奔秦州,尚延心擊破之,悉奏遷於嶺南。吐蕃自是衰絕,贊普乞離胡君臣不知所終。
數年後,從吐蕃東部開始爆發了蔓延到吐蕃全境的平民、奴隸大起義,吐蕃王國滅亡。
End
轉幾段評論:
……
詳細情況見參考資料,如有矛盾,以參考資料為准。參考資料里有從史料總結出的 唐朝與周邊勢力的關系與主要交戰、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唐與吐蕃200年和平與主要交戰、不是吐蕃擋住阿拉伯東進防止中國被伊斯蘭化 等等幾篇文章
參考資料http://hi..com/iipxmnzrhwbcgyd/item/b2e50dee153f150a6dabb825以及我空間里的幾篇文章。
④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語文,四病句、句式變換、小說
高三語文
一、基礎知識(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彈劾 絆腳石 鴻篇巨制 蓬門蓽戶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B.盤桓 樂陶陶 摧山坼地 鋌而走險 弩馬十駕,功在不舍
C.和諧 勢利眼 以儆效尤 出人投地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D.矍鑠 大雜燴 樂不可知 霄壤之別 玉不琢,不成器
2、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因為缺乏位置感,他們根本就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們看來,平民意識猶如一塊一文不名的破布。
B.不管是白發蒼蒼的老者,還是黃發垂髫的孩童,都被這盛大的場面深深的吸引住了。
C.老師,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謝不敏,因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學生尚可,班長一職實難勝任。
D.他的文化基礎本來就差,加上急於求成,等到考試成績出來,果然就出現了陰溝翻船的情況,他叫苦不迭。(事出意外)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 交會對接指兩個航天器在太空軌道會合並連接成一個整體,它是實現太空補給、維修、航天員交換、裝配等過程的先決條件,更是建立大型空間站的基礎。
B. 根據美國高盛公司2日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巴菲特掌控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入股高盛時曾設定前提,限制高盛高管出賣其所持股票。
C、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後,新聞大戰的硝煙隨處可見,世界各地的報紙、廣播、電視、網路、傳媒等機構紛紛派出編輯、記者參與報道。
D. 南京市衛生局對南京兒童醫院等醫療機構的門診篩查工作進行了統一部署,要求醫務人員堅持職守,有序地進行篩查救治,做到結石患兒當天就診,當天檢查完畢。
4.按順序排列下面的語句,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①一夜枕上聽雨,輾轉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卻停了。
②院子中,一叢綠樹被染得濃陰如墨。
③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節。
④朦朧的墨綠中,清晰地閃著點點火紅的花朵,給這雨後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氣。
⑤濃雲尚未散開,低低壓著房檐。
⑥空中還飄著若有若無的雨絲,天地間彌漫著一層層濕漉漉、靜悄悄青黛色霧靄。
A.③①②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①③ C.③①⑤⑥②④ D.⑤⑥③①②④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君子比德於玉
玉在人們心目中是美好而親近的代名詞,向人們展示的是一種東方神韻,它蘊涵著生命與感情,成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多年玉文化史的文明古國,崇玉、禮玉、賞玉、藏玉的傳統觀念已根深蒂固。"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的《無題》讓我們對玉更有種神秘的愛慕,歷史上女媧補天、弄玉吹簫、完璧歸趙……多少傳奇都和玉息息相關。
中國是一個愛玉而又敬玉的民族。玉石文化的傳承貫穿了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和傳統文化。"玉"成為東方精神的體現。今天,玉石已廣泛地被大眾接受和擁有,已不再是財富、權力、地位的象徵,王者富家的專利,而是藝術,是哲學,是一種道德修養,在發展過程中已逐漸形成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精神和文化的象徵。
中華玉文化是中華不同民族、語言和時空的共性文化。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人們追求美的享受,追求藝術生活的時尚,追求人類社會的和諧,玉越來越得到人們的喜愛。孔子說"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就是講,玉是道德的表現,象徵著高潔的品德,所以"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古人把高尚的道德和美麗與玉飾等同。
君子比德於玉,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文人雅士潔身自好的追求,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被賦予了吉祥如意、祈福驅邪、幸福長壽,並帶來福祉等多重美好的寓意,如"白玉無瑕"、"拋磚引玉"、"璞玉生輝"、"黃金有價玉無價"等。再者,由於玉器不朽,雖然雕琢、打磨、入土、受沁、改制、盤養等歲月的磨練,仍能保持其溫潤堅實的質地,發散它永恆的光輝,故而古人喜歡把這種溫潤堅實的玉石比作君子而崇拜。
玉的文化千百年來對中華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玉是有形的智慧結晶和無形的精神領域,象徵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可洗滌人心,凈化人性。可將道德和文明的標准提升到高雅的藝術美學價值上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美玉是大自然億萬年孕育而成的精靈,它所包容的巨大財富,古往今來令多少人傾倒,令多少人艷羨!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強忍兩度因獻寶所受刑之痛辱,再次"冒欺君之罪"向楚王獻玉璞。楚文王命玉匠將玉璞削皮剖之,果獲至寶,隨即琢成"和氏之璧"。從此,和氏璧不僅是美的體現,更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徵,祥瑞之徵兆。得璧者則得天下,乃天命所歸。因此,歷代君王無一例外地都想得到它,這曠世珍寶的和氏璧演繹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千秋史話。
古人佩玉,是在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做人要注重道德,講究情操。現代人擁有佩戴美玉更多地被視為一種文化、一種時尚、一種生活態度、一種高貴的情操,滿足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寄託對自然的嚮往。佩玉能夠潛移默化、修身養性,可求得心靈深處的寄託和人格上的嚮往與滿足,並可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
玉積山川之精,人儀之美,玉可比人,玉可喻事,玉可祭天地,玉可寄託理想,玉可保健避邪。玉,本來是一塊頑石,古人將它從深山採回,耗盡心血雕琢成器,賦予它高尚的思想道德,寄託自己夢想的生活。古人傳下來的是一種精神,我們當然要延續這種精神。
6.下列關於"玉"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玉積山川之精,人儀之美,蘊涵著生命與感情,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B.玉是大自然億萬年孕育而成的精靈,人們將它從深山採回,經過打磨、人土、受沁、改制、盤養等工序雕琢成器。
C.玉是藝術,是哲學,是一種道德修養,在發展過程中已逐漸形成一種文化現象,它是一種精神和文化的象徵。
D.玉是有形的智慧結晶和無形的精神領域,可洗滌人心,凈化人性,對中華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7.下列不能說明"中國是一個愛玉而又敬玉的民族"的一項是( )
A.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玉文化史,玉石文化的傳承貫穿了我們的文明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B.唐代詩人李商隱"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的詩句,孔子"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的名言,女媧補天、弄玉吹簫等傳奇都和玉息息相關。
C.玉產生於億萬年以前,它既是深山之中的一塊頑石,同時也是大自然長時間孕育而成的一個精靈,它本身包容了巨大的財富。
D.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被賦予了吉祥如意、祈福驅邪、幸福長壽,並帶來福祉等多重美好的寓意,人們都想擁有它,佩戴它。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玉在人們心目中是美好而親近的代名詞,是東方精神的體現,是財富、權力、地位的象徵,王者富家的專利。
B.玉可比人,玉可喻事,玉可祭天地,玉可寄託理想,更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徵,中國歷代君王無一例外地都想得到它。
C.古今佩玉的目的相同,佩玉不僅能夠修身養性,還可以求得心靈深處的寄託和人格上的嚮往與滿足,可以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
D.玉象徵著高潔的品德,君子比德於玉,賦予它高尚的思想道德,寄託自己夢想的生活,我們應當延續古人傳承下來的這種精神。
三、文言文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淮南厲王長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趙王張敖美人。高祖八年,從東垣過趙,趙王獻之美人,厲王母得幸焉,有身。趙王敖弗敢內宮,為築外宮而舍之。及貫高等謀反柏人事發覺,並逮治王,盡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內。厲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聞上,上方怒趙王,未理厲王母。厲王母弟趙兼因辟陽侯言呂後,呂後妒,弗肯白,辟陽侯不強爭。及厲王母已生厲王,恚,即自殺。吏奉厲王詣上,上悔,令呂後母之,而葬厲王母真定。真定,厲王母之家在焉,父世縣也。
高祖十一年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長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上自將兵擊滅布,厲王遂即位。厲王早失母,常附呂後,孝惠、呂後時以故得幸無患害,而常心怨辟陽侯,弗敢發。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為最親,驕蹇,數不奉法。上以親故,常寬赦之。三年,入朝,甚橫。從上入苑囿獵,與上同車,常謂上"大兄"。厲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請辟陽侯。辟陽侯出見之,即自袖鐵椎椎辟陽侯,令從者魏敬剄之。厲王乃馳走闕下,肉袒謝曰:"臣母不當坐趙事,其時辟陽侯力能得之呂後,弗爭,罪一也。趙王如意子母無罪,呂後殺之,辟陽侯弗爭,罪二也。呂後王諸呂,欲以危劉氏,辟陽侯弗爭,罪三也。臣謹為天下誅賊臣辟陽侯,報母之仇,謹伏闕下請罪。"孝文傷其志,為親故,弗治,赦厲王。當是時,薄太後及太子諸大臣皆憚厲王,厲王以此歸國益驕恣,不用漢法,出入稱警蹕,稱制,自為法令,擬於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與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謀,以輦車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閩越、匈奴。事覺,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長安。
盡誅所與謀者。於是乃遣淮南王,載以輜車,令縣以次傳。是時袁盎諫上曰:"上素驕淮南王,弗為置嚴傅相,以故至此。且淮南王為人剛,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霧露病死,陛下為有殺弟之名,奈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復之。"縣傳淮南王者皆不敢發車封。淮南王乃謂侍者曰:"誰謂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驕故不聞吾過至此。人生一世間,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至雍,雍令發封,以死聞。上哭甚悲,謂袁盎曰:"吾不聽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願陛下自寬。"上曰:"為之奈何?"盎曰:"獨斬丞相、御史以謝天下乃可。"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諸縣傳送淮南王不發封饋侍者,皆棄市。乃以列侯葬淮南王於雍,守冢三十戶。 (節選自《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 )
A.為築外宮而舍之 舍棄,放棄
B.臣母不當坐趙事 因……而判罪
C.擬於天子 比照
D.獨斬丞相、御史以謝天下乃可 謝罪
9.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現淮南王"驕恣"的一項是(3分)( )
①孝惠、呂後時以故得幸無患害 ②自袖鐵椎椎辟陽侯
③臣謹為天下誅賊臣辟陽侯 ④不用漢法,出入稱警蹕
⑤誰謂乃公勇者? ⑥乃不食死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④⑥
10.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 ( )
A.淮南王劉長的母親原為趙王的美人,母親自殺後,劉邦很後悔,便讓呂後撫養他,他才得以長大成人。
B.淮南王依仗與孝文帝關系親密,日益驕橫,不僅擅自殺害了辟陽侯,連薄太後和太子及諸大臣都害怕他。
C.驕橫之極的淮南王後來竟參與謀反,孝文帝再也無法袒護他,而他一直到被處死都不思悔改。
D.袁盎曾提醒孝文帝,一旦淮南王死了,孝文帝將對此負有一定的責任,但孝文帝沒有接受,淮南王死後,孝文帝追悔莫及。
第II卷(120分)
四、(23分)
11.翻譯文中加線的句子。(10分)
(1)呂後王諸呂,欲以危劉氏,辟陽侯弗爭,罪三也。(3分)
(2)吾特苦之耳,今復之。(3分)
(3)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諸縣傳送淮南王不發封饋侍者,皆棄市。(4分)
12.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8分)
嘆疆場 (隋代民歌)
聞道行人到,妝梳對鏡台。淚痕猶尚在,笑靨自然開。
到家 ([金]劉汲)
三載塵勞慮,翻然盡一除。園林未搖落,庭菊正扶疏。
繞屋看新樹,開箱檢舊書。依然故山色,瀟灑入吾廬。
(1)這兩首詩所寫內容都是"喜歸",試分析兩首詩在表現"喜"這一情感時的不同之處。(4分)
(2)試對"依然故山色,瀟灑入吾廬"兩句進行賞析。(4分)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5分)
(1)悅親戚之情話, 。農人告余以春及,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亦崎嶇而經丘。 ,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山圍故國周遭在, 。 ,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 。相顧無言,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 。(蘇軾《江城子》)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怒 綠 劉心武
那綠令我震驚。
那是護城河邊一株人腿般粗的國槐,因為開往附近建築工地的一輛吊車行駛不當,將其從分杈處撞斷。我每天散步總要經過它身邊,它被撞是在冬末,我恰巧遠遠目睹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那一天很冷,我走攏時,看見從那被撞斷處滲出的汁液,淚水一般,但沒等往下流淌,便凍結在樹皮上,令我心悸氣悶。我想它一定活不成了。但綠化隊後來並沒有挖走它的殘株。開春後,周圍的樹都再度先後放綠,它仍默然枯立。誰知暮春的一天,我忽然發現,它竟從那殘株上,躥出了幾根綠枝,令人驚喜。過幾天再去看望,呀,它躥出了更多的新枝,那些新枝和下面的株樁在比例上很不協調,似乎等不及慢慢舒展,所以奮力上揚,細細的,挺挺的,尖端恨不能穿雲摩天,兩邊滋出柔嫩的羽狀葉片……到初夏,它的頂枝所達到的高度,幾與頭年豐茂的樹冠齊平,我圍繞著它望來望去,只覺得心靈在充電。
這當然並非多麼稀罕的景象。記得30多年前,一場大雷雨過後,把什剎海畔的一株古柳劈掉了一半,但它那殘存的一半,頑強地抖擻著綠枝,繼續它的生命拼搏,曾給住在附近的大苦悶中的我以極大的激勵,成為支撐我度過那些難以認知的荒謬歲月的精神滋養之一。後來我曾反復以水彩和油畫形式來刻畫那半株古柳的英姿,可惜我畫技不佳,只能徒現其外表而難傳達其神髓。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我曾在大型的美術展覽會上,看到過取材類似的繪畫;再後來有機會到國外的各種美術館參觀,發現從古至今,不同民族的藝術家,以各種風格,都曾創作過斷株重躥新枝新芽的作品。這令我堅信,盡管各民族、各宗教、各文化之間存在著若干難以共約的觀念,但整個人類,在某些最基本的情感、思考與訴求上,是心心相通的。
最近常親近豐子愷的漫畫,其中有一幅他作於1938年的,題有四句詩的素墨畫:"大樹被斬伐,生機並不絕,春來怒抽條,氣象何蓬勃。"這畫尺寸極小,所用材料極簡單,構圖更不復雜,但卻是我看過的那麼多同類題材中,最有神韻、最令我浮想聯翩的一幅。是啊,不管是狂風暴雨那樣的天災,還是吊車撞擊那類的人禍,受到重創的殘株卻"春來怒抽條",再現蓬勃的氣象,宣諭超越邪惡災難的善美生命那不可輕易戰勝的內在力量;豐子愷那詩中的"怒"字,以及他那墨繪枝條中所體現出的"怒"感,都彷彿畫龍點睛,使我原本已經相當豐厚的思緒,倏地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今天散步時,再去瞻仰護城河邊那株奮力復甦的槐樹,我的眼睛一亮,除了它原有的那些打動我的因素,我發現它那些新枝新葉的綠色,彷彿是些可以獨立提煉出來的存在,那綠,是一種非同一般的綠,倘若非要對之命名,只能稱作怒綠!是的,怒綠!
那綠令我景仰。
14.文中的第一段說:"那綠令我震驚",請具體說明有哪些"令我震驚"之處。(4分)
15.根據上下文,理解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6分)
(1)只覺得心靈在充電。
(2)在某些最基本的情感、思考與訴求上,是心心相通的。
16.本文在寫國槐的同時,又寫了什剎海的一株古柳、國外美術館的觀察、豐子愷的漫畫,你認為這樣寫有什麼好處?(6分)
17.文題用"怒"來形容"綠",細讀原文,你認為好在哪裡?請加以探究。(6分)
六、語言表達(15分)
18.日常生活中,講究措辭文雅和形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請寫出下列不同場合中使用的詞語或句子。(6分,任選一題)
示例:比賽奪了冠軍,可以直接說"奪冠";文雅一點,可以說"折桂"、"奪魁";如用四個字,可以說"成為擂主"、"傳來捷報";甚至還可用"雄壯的國歌聲響起來了"這樣的句子來表達。
(1)決賽輸了,可以直接說"失利";文雅一點,可以說" "(兩個字 );如用四個字的成語或熟語,可以說" ";甚至還可用" "這樣的句子來表達。
(2)比賽平了,可以直接說"戰平";如用四個字的成語或熟語,可以說"互交白卷"、" "、" " 、" "。
19.請概括下面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不超過30字)(4分)
昨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表示,當前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未來經濟會產生一些不利影響,需要密切關注三個方面:對吸引外資的影響,對出口增長的影響,以及對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的影響。
雖然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出現,但李曉超強調,中國有抵禦金融危機影響的能力,有抵禦這一影響的基礎和空間。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要密切地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積極合作,共同渡過難關。
李曉超指出,中國抵禦金融危機影響的基礎和空間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首先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積累的財富和奠定的基礎;二是中國國內較高的儲蓄率,資金來源穩定、豐富、充裕;三是內需潛力較大,擴大內需的空間較為廣闊;四是出口結構仍有拓展的餘地,如非洲市場的較大潛力,資源型國家經濟增長還在加快;五是政策操作空間還比較大,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結構政策、產業政策,都有較大的餘地。
20.仿照示例句式,選擇新的表述對象,另寫一組句子(不要求與原句字數完全一樣)(5分)
浪費--不意味腰包充實,只昭示頭腦空虛
揮霍--不象徵行為瀟灑,只暴露思想粗鄙
七、作文 (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故事。
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10萬英鎊。價錢還在不斷攀升。老人深陷在沙發里,滿目憂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眼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只有1萬英鎊。可是,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里,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照顧您!"
老人頷首微笑,把住宅以1萬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他。
請根據以上材料,結合自己的生活與感受,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參考答案
一、1、A(B項中,"弩馬十駕"改為"駑(跑不快、劣)馬十駕";C項中"出人投地"改為"出人頭地",意思是"才學或地位高出眾人,顯於當世,高人一等";D項中"樂不可知"為"樂不可支",意思是"高興極了"。)
2、C
3. 答案:D【解析】A項語序不當,應為"太空裝配、補給、維修、航天員交換";B句式雜糅。"根據的文件"或者"美國高盛公司2日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C"報紙、廣播、電視、網路、傳媒"並列不當。本題為表達應用中之辨析並修改病句E級。
4.C【解這類題型的試題應首先找准起始句。從這一組句子看,句③是全組句的開頭,其他句子都是描寫江南梅雨季節看到的景色。"推窗望去"看到的景色是由"雨"而"雲"而"霧",由"霧"而"樹"而"花",其視線由遠而近,由高而低,全組句子以空間為序。】
二、(9分,每小題3分)
5.B("經過打磨、入土、受沁、改制、盤養等工序雕琢成器"文中無此信息)
6.C(該項是對"玉"的陳述,不能用來說明"中國是一個愛玉而又敬玉的民族")
7.D(A項,"是財富、權力、地位的象徵,王者富家的專利"不當;B項,在文中"中國歷代君王無一例外都想得到"的是"和氏璧",而非泛指的"玉";C項,"古今佩玉的目的相同"不當,應為"不完全相同")
三、8.A (舍:安排住處)
9.B
10.C (淮南王不是被處死的,而且他最後也有悔意)
四、11.①呂後封呂家親戚為王,意欲危奪劉氏天下,辟陽侯不挺身抗爭,這是第三樁罪。("王" "危"判斷句各1分)
②我只是讓他嘗嘗苦頭罷了,就會讓他回來的。("特""苦""復"各1分)
③於是皇上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問各縣押送淮南王而不予開封進食者,一律棄市問斬。 ("考""饋""棄市"各1分,大意1分)
【附】參考譯文:
淮南厲王劉長,是漢高祖的小兒子。他母親是過去趙王張敖的妃嬪。高祖八年(前199),高皇帝從東垣縣經過趙國,趙王把厲王的母親獻給他。她受到皇上寵幸,懷下身孕。從此趙王張敖不敢讓她住在宮內,為她另建外宮居住。次年趙相貫高等人在柏人縣謀弒高祖的事情被朝廷發覺,趙王也一並被捕獲罪,他的母親、兄弟和妃嬪悉遭拘捕,囚入河內郡官府。厲王母親也被抓,她在囚禁中對獄吏說:"我受到皇上寵幸,已有身孕。"獄吏如實稟報,皇上正因趙王的事氣惱,沒有理會厲王母親的申訴。厲王母親的弟弟趙兼拜託辟陽侯審食其(yì jī)告知呂後,呂後妒嫉,不肯向皇上進言求情,辟陽侯便不再盡力相勸。厲王母親生下厲王後,心中怨恨而自殺。獄吏抱著厲王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後悔莫及,下令呂後收養他,並在真定縣安葬了厲王的母親。真定是厲王母親的故鄉,她的祖輩就居住在那裡。
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淮南王黥(qíng)布謀反,皇上遂立兒子劉長為淮南王,讓他掌管昔日黥布領屬的四郡封地。皇上親自率軍出征,剿滅了黥布,於是厲王即淮南王位。
厲王自幼喪母,一直依附呂後長大,因此孝惠帝和呂後當政時期他有倖免遭政治禍患。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辟陽侯而不敢發作。
至孝文帝即位,淮南王自視與皇上關系最親,驕橫不遜,一再違法亂紀。皇上念及手足親情,時常寬容赦免他的過失。
孝文帝三年(前177),淮南王自封國入朝,態度甚為傲慢。他跟隨皇上到御苑打獵,和皇上同乘一輛車駕,還常常稱呼皇上為"大哥"。厲王有才智和勇力,能奮力舉起重鼎,於是前往辟陽侯府上求見。辟陽侯出來見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鐵椎捶擊辟陽侯,又命隨從魏敬殺死了他。事後厲王馳馬奔至宮中,向皇上袒身謝罪道:我母親本不該因趙國謀反事獲罪,那時辟陽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呂後的幫助,但他不力爭,這是第一樁罪;趙王如意母子無罪,呂後蓄意殺害他們,而辟陽侯不盡力勸阻,這是第二樁罪;呂後封呂家親戚為王,意欲危奪劉氏天下,辟陽侯不挺身抗爭,這是第三樁罪。我為天下人殺死危害社稷的奸臣辟陽侯,為母親報了仇,特來朝中跪伏請罪。"皇上哀憫厲王的心願,出於手足親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這一時期,薄太後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懼怕厲王,因此厲王返國後越發驕縱肆志,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宮中皆號令警戒清道,還稱自己發布的命令為"制",另搞一套文法,一切模仿天子的聲威。
孝文帝六年(前174),厲王讓無官爵的男子組成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議,策劃用四十輛大貨車在谷口縣謀反起事,並派出使者前往閩越、匈奴各處聯絡。朝廷發覺此事,治罪謀反者,派使臣召淮南王入京,他來到長安。
朝廷盡殺劉長的同謀者,於是命淮南王啟程,一路用輜車囚載,令沿途各縣遞解入蜀。當時袁盎勸諫皇上說:"皇上一向驕寵淮南王,不為他安排嚴正的太傅和國相去勸導,才使他落到如此境地。再說淮南王性情剛烈,現在粗暴地摧折他,臣很擔憂他會突然在途中身染風寒患病而死。陛下若落得殺弟的惡名如何是好!"皇上說:"我只是讓他嘗嘗苦頭罷了,就會讓他回來的。"沿途各縣送押淮南王的人都不敢打開囚車的封門,於是淮南王對僕人說:"誰說你老子我是勇猛的人?我哪裡還能勇猛!我因為驕縱聽不到自己的過失終於陷入這種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悶!"於是絕食身亡。囚車行至雍縣,縣令打開封門,把劉長的死訊上報天子。皇上哭得很傷心,對袁盎說:"我不聽你的勸告,終至淮南王身死。"袁盎說:"事已無可奈何,望陛下好自寬解。"皇上說:"怎麼辦好呢?"袁盎回答:"只要斬丞相、御史來向天下人謝罪就行了。"於是皇上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問各縣押送淮南王而不予開封進食者,一律棄市問斬。然後按照列侯的禮儀在雍縣安葬了淮南王,並安置三十戶人家守冢祭祀。
12. (1)《嘆疆場》通過思婦聽到遠征的丈夫歸來的消息時梳妝打扮與之前以淚洗面的對比,表達了一種喜不自禁的心情。《到家》通過對歸家時的所見、所為、所感的描寫,融情於景,表達了詩人回家之後的喜悅心情。(4分,對每首詩內容的概括各2分)
(2)"山色""依然",寫出了喜悅之後的閑適。"瀟灑"是擬人手法,"山色""瀟灑"地進入我的居室,寫出來脫離世俗之後的欣慰。兩句詩寫的不僅是物境,而且是心境,融情於景、情景交融,寫出了詩人塵勞盡除後,心情由喜悅而安適的轉化。(4分。對具體詞語的賞析1分,擬人手法1分,對兩句詩總體的賞析2分)
13.(1)樂琴書以消憂 將有事於西疇 既窈窕以尋壑 木欣欣以向榮 泉涓涓而始流
(2)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 正梳妝 惟有淚千行 短松岡
⑤ 擊劍服可以替代兵擊HEMA對抗中的棉甲嗎
擊劍服的抗撕裂能力是針對擊劍時沖擊力小、擊劍滑動可能性大設計的。擊劍教練有很多種材料類型。有的是用海綿墊(比較簡陋)通常穿2件,有的是海綿當中夾硬板。還有的是牛皮做的。女教練還須帶護胸。通常花劍訓練時,教練可以穿只「背心教練服」而佩劍,重劍訓練時則是長袖的。
⑥ 你如何評價上海虎賁這幾年來的快速發展
上海虎賁歷史武術俱樂部在發展國內歷史武術對抗正規化的路途上,已經迎來了第回三個年頭,這答段時間,上海虎賁歷史武術俱樂部的發展速度不可謂不快,發展深度不可謂不深,對全國歷史武術的發展貢獻有目共睹,在此,從開展活動、團隊建設、對外影響三個方面,總結上海虎賁近年來的發展。
⑦ 在擊劍運動中,實戰兵擊到底應該往哪條路發展呢
現在隨著這項運動的發展,出現了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我自己覺得這項運動還是要按照體育化,標准化,競技化方式去走要好一點。任何實戰性的運動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相對而言這個路線同樣可以滿足對實戰兵擊愛好者的需求,並且更加規范性的進行,對於實戰兵擊運動的發展和交流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我作為一個兵擊愛好者,不帶護具我是真的不敢打,如果對方一上來近身用腳,或者使用劍以外的方式攻擊我都是不願意接受的,就我這樣的兵擊愛好者很多,大家只願意接受用劍互相攻擊,無論你腳踢,用手抓都不行,這跟實戰差的十萬八千里,現代兵擊只是一個運動,所以發展的路線還是往規范化的方向走比較好。
⑧ 唐太宗嫁文成公主一共出了幾道難題
5道第一道題是用絲線穿九曲璁玉。其他國家使臣都穿不過去,噶爾東贊用絲線縛住螞蟻的腰,放在珠的孔口,慢慢吹氣,讓它爬過去,線也就穿成了。
第二次比試是令各國的使者各領一百隻羊,一百壇酒;要將羊殺了,剝皮、吃光肉,揉好皮、喝完酒。其他使節有的肉沒吃完便醉倒了,有的皮沒揉好便累倒。只有噶爾東贊令隨從們慢慢地小碗喝酒,邊吃邊喝邊揉皮子,最後完成皇帝交給的「任務」。
第三次,唐皇又命令使臣認出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馬駒各自的母子關系。噶爾東贊令小馬駒單獨關上一夜,只給草料不給水喝。第二天,放到母馬那裡去,小馬駒都各自認自己的母親吸奶去了。這樣,吐蕃使臣又勝。
唐皇又命拿出一百根頭、尾一般粗的木棒,令使臣認出頭梢。噶爾東贊將木棒推進水裡,頭重尾輕,重的沉下,輕的浮在上面,認得一清二楚。
最後,唐太宗將文成公主雜在三百位打扮得一模一樣的美女裡面,令使臣們找認,認出者公主可隨之而去。噶爾東贊先找服侍過文成公主的老大娘打聽公主的模樣和特徵,得知公主眉心有一顆硃砂紅痣。吐蕃大臣又照漢族老大娘的指點,終於認出公主。
⑨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 語文1 2 地理 1 6 有的大神 給我吧 急求
高三語文
一、基礎知識(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分)
1.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彈劾 絆腳石 鴻篇巨制 蓬門蓽戶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B.盤桓 樂陶陶 摧山坼地 鋌而走險 弩馬十駕,功在不舍
C.和諧 勢利眼 以儆效尤 出人投地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D.矍鑠 大雜燴 樂不可知 霄壤之別 玉不琢,不成器
2、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因為缺乏位置感,他們根本就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們看來,平民意識猶如一塊一文不名的破布。
B.不管是白發蒼蒼的老者,還是黃發垂髫的孩童,都被這盛大的場面深深的吸引住了。
C.老師,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謝不敏,因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學生尚可,班長一職實難勝任。
D.他的文化基礎本來就差,加上急於求成,等到考試成績出來,果然就出現了陰溝翻船的情況,他叫苦不迭。(事出意外)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 交會對接指兩個航天器在太空軌道會合並連接成一個整體,它是實現太空補給、維修、航天員交換、裝配等過程的先決條件,更是建立大型空間站的基礎。
B. 根據美國高盛公司2日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巴菲特掌控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入股高盛時曾設定前提,限制高盛高管出賣其所持股票。
C、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後,新聞大戰的硝煙隨處可見,世界各地的報紙、廣播、電視、網路、傳媒等機構紛紛派出編輯、記者參與報道。
D. 南京市衛生局對南京兒童醫院等醫療機構的門診篩查工作進行了統一部署,要求醫務人員堅持職守,有序地進行篩查救治,做到結石患兒當天就診,當天檢查完畢。
4.按順序排列下面的語句,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①一夜枕上聽雨,輾轉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卻停了。
②院子中,一叢綠樹被染得濃陰如墨。
③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節。
④朦朧的墨綠中,清晰地閃著點點火紅的花朵,給這雨後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氣。
⑤濃雲尚未散開,低低壓著房檐。
⑥空中還飄著若有若無的雨絲,天地間彌漫著一層層濕漉漉、靜悄悄青黛色霧靄。
A.③①②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①③ C.③①⑤⑥②④ D.⑤⑥③①②④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君子比德於玉
玉在人們心目中是美好而親近的代名詞,向人們展示的是一種東方神韻,它蘊涵著生命與感情,成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多年玉文化史的文明古國,崇玉、禮玉、賞玉、藏玉的傳統觀念已根深蒂固。"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的《無題》讓我們對玉更有種神秘的愛慕,歷史上女媧補天、弄玉吹簫、完璧歸趙……多少傳奇都和玉息息相關。
中國是一個愛玉而又敬玉的民族。玉石文化的傳承貫穿了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和傳統文化。"玉"成為東方精神的體現。今天,玉石已廣泛地被大眾接受和擁有,已不再是財富、權力、地位的象徵,王者富家的專利,而是藝術,是哲學,是一種道德修養,在發展過程中已逐漸形成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精神和文化的象徵。
中華玉文化是中華不同民族、語言和時空的共性文化。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人們追求美的享受,追求藝術生活的時尚,追求人類社會的和諧,玉越來越得到人們的喜愛。孔子說"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就是講,玉是道德的表現,象徵著高潔的品德,所以"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古人把高尚的道德和美麗與玉飾等同。
君子比德於玉,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文人雅士潔身自好的追求,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被賦予了吉祥如意、祈福驅邪、幸福長壽,並帶來福祉等多重美好的寓意,如"白玉無瑕"、"拋磚引玉"、"璞玉生輝"、"黃金有價玉無價"等。再者,由於玉器不朽,雖然雕琢、打磨、入土、受沁、改制、盤養等歲月的磨練,仍能保持其溫潤堅實的質地,發散它永恆的光輝,故而古人喜歡把這種溫潤堅實的玉石比作君子而崇拜。
玉的文化千百年來對中華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玉是有形的智慧結晶和無形的精神領域,象徵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可洗滌人心,凈化人性。可將道德和文明的標准提升到高雅的藝術美學價值上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美玉是大自然億萬年孕育而成的精靈,它所包容的巨大財富,古往今來令多少人傾倒,令多少人艷羨!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強忍兩度因獻寶所受刑之痛辱,再次"冒欺君之罪"向楚王獻玉璞。楚文王命玉匠將玉璞削皮剖之,果獲至寶,隨即琢成"和氏之璧"。從此,和氏璧不僅是美的體現,更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徵,祥瑞之徵兆。得璧者則得天下,乃天命所歸。因此,歷代君王無一例外地都想得到它,這曠世珍寶的和氏璧演繹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千秋史話。
古人佩玉,是在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做人要注重道德,講究情操。現代人擁有佩戴美玉更多地被視為一種文化、一種時尚、一種生活態度、一種高貴的情操,滿足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寄託對自然的嚮往。佩玉能夠潛移默化、修身養性,可求得心靈深處的寄託和人格上的嚮往與滿足,並可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
玉積山川之精,人儀之美,玉可比人,玉可喻事,玉可祭天地,玉可寄託理想,玉可保健避邪。玉,本來是一塊頑石,古人將它從深山採回,耗盡心血雕琢成器,賦予它高尚的思想道德,寄託自己夢想的生活。古人傳下來的是一種精神,我們當然要延續這種精神。
6.下列關於"玉"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玉積山川之精,人儀之美,蘊涵著生命與感情,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B.玉是大自然億萬年孕育而成的精靈,人們將它從深山採回,經過打磨、人土、受沁、改制、盤養等工序雕琢成器。
C.玉是藝術,是哲學,是一種道德修養,在發展過程中已逐漸形成一種文化現象,它是一種精神和文化的象徵。
D.玉是有形的智慧結晶和無形的精神領域,可洗滌人心,凈化人性,對中華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7.下列不能說明"中國是一個愛玉而又敬玉的民族"的一項是( )
A.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玉文化史,玉石文化的傳承貫穿了我們的文明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B.唐代詩人李商隱"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的詩句,孔子"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的名言,女媧補天、弄玉吹簫等傳奇都和玉息息相關。
C.玉產生於億萬年以前,它既是深山之中的一塊頑石,同時也是大自然長時間孕育而成的一個精靈,它本身包容了巨大的財富。
D.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被賦予了吉祥如意、祈福驅邪、幸福長壽,並帶來福祉等多重美好的寓意,人們都想擁有它,佩戴它。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玉在人們心目中是美好而親近的代名詞,是東方精神的體現,是財富、權力、地位的象徵,王者富家的專利。
B.玉可比人,玉可喻事,玉可祭天地,玉可寄託理想,更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徵,中國歷代君王無一例外地都想得到它。
C.古今佩玉的目的相同,佩玉不僅能夠修身養性,還可以求得心靈深處的寄託和人格上的嚮往與滿足,可以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
D.玉象徵著高潔的品德,君子比德於玉,賦予它高尚的思想道德,寄託自己夢想的生活,我們應當延續古人傳承下來的這種精神。
三、文言文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淮南厲王長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趙王張敖美人。高祖八年,從東垣過趙,趙王獻之美人,厲王母得幸焉,有身。趙王敖弗敢內宮,為築外宮而舍之。及貫高等謀反柏人事發覺,並逮治王,盡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內。厲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聞上,上方怒趙王,未理厲王母。厲王母弟趙兼因辟陽侯言呂後,呂後妒,弗肯白,辟陽侯不強爭。及厲王母已生厲王,恚,即自殺。吏奉厲王詣上,上悔,令呂後母之,而葬厲王母真定。真定,厲王母之家在焉,父世縣也。
高祖十一年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長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上自將兵擊滅布,厲王遂即位。厲王早失母,常附呂後,孝惠、呂後時以故得幸無患害,而常心怨辟陽侯,弗敢發。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為最親,驕蹇,數不奉法。上以親故,常寬赦之。三年,入朝,甚橫。從上入苑囿獵,與上同車,常謂上"大兄"。厲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請辟陽侯。辟陽侯出見之,即自袖鐵椎椎辟陽侯,令從者魏敬剄之。厲王乃馳走闕下,肉袒謝曰:"臣母不當坐趙事,其時辟陽侯力能得之呂後,弗爭,罪一也。趙王如意子母無罪,呂後殺之,辟陽侯弗爭,罪二也。呂後王諸呂,欲以危劉氏,辟陽侯弗爭,罪三也。臣謹為天下誅賊臣辟陽侯,報母之仇,謹伏闕下請罪。"孝文傷其志,為親故,弗治,赦厲王。當是時,薄太後及太子諸大臣皆憚厲王,厲王以此歸國益驕恣,不用漢法,出入稱警蹕,稱制,自為法令,擬於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與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謀,以輦車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閩越、匈奴。事覺,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長安。
盡誅所與謀者。於是乃遣淮南王,載以輜車,令縣以次傳。是時袁盎諫上曰:"上素驕淮南王,弗為置嚴傅相,以故至此。且淮南王為人剛,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霧露病死,陛下為有殺弟之名,奈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復之。"縣傳淮南王者皆不敢發車封。淮南王乃謂侍者曰:"誰謂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驕故不聞吾過至此。人生一世間,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至雍,雍令發封,以死聞。上哭甚悲,謂袁盎曰:"吾不聽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願陛下自寬。"上曰:"為之奈何?"盎曰:"獨斬丞相、御史以謝天下乃可。"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諸縣傳送淮南王不發封饋侍者,皆棄市。乃以列侯葬淮南王於雍,守冢三十戶。 (節選自《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 )
A.為築外宮而舍之 舍棄,放棄
B.臣母不當坐趙事 因……而判罪
C.擬於天子 比照
D.獨斬丞相、御史以謝天下乃可 謝罪
9.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現淮南王"驕恣"的一項是(3分)( )
①孝惠、呂後時以故得幸無患害 ②自袖鐵椎椎辟陽侯
③臣謹為天下誅賊臣辟陽侯 ④不用漢法,出入稱警蹕
⑤誰謂乃公勇者? ⑥乃不食死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④⑥
10.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 ( )
A.淮南王劉長的母親原為趙王的美人,母親自殺後,劉邦很後悔,便讓呂後撫養他,他才得以長大成人。
B.淮南王依仗與孝文帝關系親密,日益驕橫,不僅擅自殺害了辟陽侯,連薄太後和太子及諸大臣都害怕他。
C.驕橫之極的淮南王後來竟參與謀反,孝文帝再也無法袒護他,而他一直到被處死都不思悔改。
D.袁盎曾提醒孝文帝,一旦淮南王死了,孝文帝將對此負有一定的責任,但孝文帝沒有接受,淮南王死後,孝文帝追悔莫及。
第II卷(120分)
四、(23分)
11.翻譯文中加線的句子。(10分)
(1)呂後王諸呂,欲以危劉氏,辟陽侯弗爭,罪三也。(3分)
(2)吾特苦之耳,今復之。(3分)
(3)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諸縣傳送淮南王不發封饋侍者,皆棄市。(4分)
12.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8分)
嘆疆場 (隋代民歌)
聞道行人到,妝梳對鏡台。淚痕猶尚在,笑靨自然開。
到家 ([金]劉汲)
三載塵勞慮,翻然盡一除。園林未搖落,庭菊正扶疏。
繞屋看新樹,開箱檢舊書。依然故山色,瀟灑入吾廬。
(1)這兩首詩所寫內容都是"喜歸",試分析兩首詩在表現"喜"這一情感時的不同之處。(4分)
(2)試對"依然故山色,瀟灑入吾廬"兩句進行賞析。(4分)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5分)
(1)悅親戚之情話, 。農人告余以春及,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亦崎嶇而經丘。 ,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山圍故國周遭在, 。 ,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 。相顧無言,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 。(蘇軾《江城子》)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怒 綠 劉心武
那綠令我震驚。
那是護城河邊一株人腿般粗的國槐,因為開往附近建築工地的一輛吊車行駛不當,將其從分杈處撞斷。我每天散步總要經過它身邊,它被撞是在冬末,我恰巧遠遠目睹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那一天很冷,我走攏時,看見從那被撞斷處滲出的汁液,淚水一般,但沒等往下流淌,便凍結在樹皮上,令我心悸氣悶。我想它一定活不成了。但綠化隊後來並沒有挖走它的殘株。開春後,周圍的樹都再度先後放綠,它仍默然枯立。誰知暮春的一天,我忽然發現,它竟從那殘株上,躥出了幾根綠枝,令人驚喜。過幾天再去看望,呀,它躥出了更多的新枝,那些新枝和下面的株樁在比例上很不協調,似乎等不及慢慢舒展,所以奮力上揚,細細的,挺挺的,尖端恨不能穿雲摩天,兩邊滋出柔嫩的羽狀葉片……到初夏,它的頂枝所達到的高度,幾與頭年豐茂的樹冠齊平,我圍繞著它望來望去,只覺得心靈在充電。
這當然並非多麼稀罕的景象。記得30多年前,一場大雷雨過後,把什剎海畔的一株古柳劈掉了一半,但它那殘存的一半,頑強地抖擻著綠枝,繼續它的生命拼搏,曾給住在附近的大苦悶中的我以極大的激勵,成為支撐我度過那些難以認知的荒謬歲月的精神滋養之一。後來我曾反復以水彩和油畫形式來刻畫那半株古柳的英姿,可惜我畫技不佳,只能徒現其外表而難傳達其神髓。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我曾在大型的美術展覽會上,看到過取材類似的繪畫;再後來有機會到國外的各種美術館參觀,發現從古至今,不同民族的藝術家,以各種風格,都曾創作過斷株重躥新枝新芽的作品。這令我堅信,盡管各民族、各宗教、各文化之間存在著若干難以共約的觀念,但整個人類,在某些最基本的情感、思考與訴求上,是心心相通的。
最近常親近豐子愷的漫畫,其中有一幅他作於1938年的,題有四句詩的素墨畫:"大樹被斬伐,生機並不絕,春來怒抽條,氣象何蓬勃。"這畫尺寸極小,所用材料極簡單,構圖更不復雜,但卻是我看過的那麼多同類題材中,最有神韻、最令我浮想聯翩的一幅。是啊,不管是狂風暴雨那樣的天災,還是吊車撞擊那類的人禍,受到重創的殘株卻"春來怒抽條",再現蓬勃的氣象,宣諭超越邪惡災難的善美生命那不可輕易戰勝的內在力量;豐子愷那詩中的"怒"字,以及他那墨繪枝條中所體現出的"怒"感,都彷彿畫龍點睛,使我原本已經相當豐厚的思緒,倏地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今天散步時,再去瞻仰護城河邊那株奮力復甦的槐樹,我的眼睛一亮,除了它原有的那些打動我的因素,我發現它那些新枝新葉的綠色,彷彿是些可以獨立提煉出來的存在,那綠,是一種非同一般的綠,倘若非要對之命名,只能稱作怒綠!是的,怒綠!
那綠令我景仰。
14.文中的第一段說:"那綠令我震驚",請具體說明有哪些"令我震驚"之處。(4分)
15.根據上下文,理解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6分)
(1)只覺得心靈在充電。
(2)在某些最基本的情感、思考與訴求上,是心心相通的。
16.本文在寫國槐的同時,又寫了什剎海的一株古柳、國外美術館的觀察、豐子愷的漫畫,你認為這樣寫有什麼好處?(6分)
17.文題用"怒"來形容"綠",細讀原文,你認為好在哪裡?請加以探究。(6分)
六、語言表達(15分)
18.日常生活中,講究措辭文雅和形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請寫出下列不同場合中使用的詞語或句子。(6分,任選一題)
示例:比賽奪了冠軍,可以直接說"奪冠";文雅一點,可以說"折桂"、"奪魁";如用四個字,可以說"成為擂主"、"傳來捷報";甚至還可用"雄壯的國歌聲響起來了"這樣的句子來表達。
(1)決賽輸了,可以直接說"失利";文雅一點,可以說" "(兩個字 );如用四個字的成語或熟語,可以說" ";甚至還可用" "這樣的句子來表達。
(2)比賽平了,可以直接說"戰平";如用四個字的成語或熟語,可以說"互交白卷"、" "、" " 、" "。
19.請概括下面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不超過30字)(4分)
昨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表示,當前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未來經濟會產生一些不利影響,需要密切關注三個方面:對吸引外資的影響,對出口增長的影響,以及對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的影響。
雖然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出現,但李曉超強調,中國有抵禦金融危機影響的能力,有抵禦這一影響的基礎和空間。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要密切地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積極合作,共同渡過難關。
李曉超指出,中國抵禦金融危機影響的基礎和空間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首先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積累的財富和奠定的基礎;二是中國國內較高的儲蓄率,資金來源穩定、豐富、充裕;三是內需潛力較大,擴大內需的空間較為廣闊;四是出口結構仍有拓展的餘地,如非洲市場的較大潛力,資源型國家經濟增長還在加快;五是政策操作空間還比較大,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結構政策、產業政策,都有較大的餘地。
20.仿照示例句式,選擇新的表述對象,另寫一組句子(不要求與原句字數完全一樣)(5分)
浪費--不意味腰包充實,只昭示頭腦空虛
揮霍--不象徵行為瀟灑,只暴露思想粗鄙
七、作文 (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故事。
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10萬英鎊。價錢還在不斷攀升。老人深陷在沙發里,滿目憂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眼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只有1萬英鎊。可是,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里,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照顧您!"
老人頷首微笑,把住宅以1萬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他。
請根據以上材料,結合自己的生活與感受,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參考答案
一、1、A(B項中,"弩馬十駕"改為"駑(跑不快、劣)馬十駕";C項中"出人投地"改為"出人頭地",意思是"才學或地位高出眾人,顯於當世,高人一等";D項中"樂不可知"為"樂不可支",意思是"高興極了"。)
2、C
3. 答案:D【解析】A項語序不當,應為"太空裝配、補給、維修、航天員交換";B句式雜糅。"根據的文件"或者"美國高盛公司2日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C"報紙、廣播、電視、網路、傳媒"並列不當。本題為表達應用中之辨析並修改病句E級。
4.C【解這類題型的試題應首先找准起始句。從這一組句子看,句③是全組句的開頭,其他句子都是描寫江南梅雨季節看到的景色。"推窗望去"看到的景色是由"雨"而"雲"而"霧",由"霧"而"樹"而"花",其視線由遠而近,由高而低,全組句子以空間為序。】
二、(9分,每小題3分)
5.B("經過打磨、入土、受沁、改制、盤養等工序雕琢成器"文中無此信息)
6.C(該項是對"玉"的陳述,不能用來說明"中國是一個愛玉而又敬玉的民族")
7.D(A項,"是財富、權力、地位的象徵,王者富家的專利"不當;B項,在文中"中國歷代君王無一例外都想得到"的是"和氏璧",而非泛指的"玉";C項,"古今佩玉的目的相同"不當,應為"不完全相同")
三、8.A (舍:安排住處)
9.B
10.C (淮南王不是被處死的,而且他最後也有悔意)
四、11.①呂後封呂家親戚為王,意欲危奪劉氏天下,辟陽侯不挺身抗爭,這是第三樁罪。("王" "危"判斷句各1分)
②我只是讓他嘗嘗苦頭罷了,就會讓他回來的。("特""苦""復"各1分)
③於是皇上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問各縣押送淮南王而不予開封進食者,一律棄市問斬。 ("考""饋""棄市"各1分,大意1分)
【附】參考譯文:
淮南厲王劉長,是漢高祖的小兒子。他母親是過去趙王張敖的妃嬪。高祖八年(前199),高皇帝從東垣縣經過趙國,趙王把厲王的母親獻給他。她受到皇上寵幸,懷下身孕。從此趙王張敖不敢讓她住在宮內,為她另建外宮居住。次年趙相貫高等人在柏人縣謀弒高祖的事情被朝廷發覺,趙王也一並被捕獲罪,他的母親、兄弟和妃嬪悉遭拘捕,囚入河內郡官府。厲王母親也被抓,她在囚禁中對獄吏說:"我受到皇上寵幸,已有身孕。"獄吏如實稟報,皇上正因趙王的事氣惱,沒有理會厲王母親的申訴。厲王母親的弟弟趙兼拜託辟陽侯審食其(yì jī)告知呂後,呂後妒嫉,不肯向皇上進言求情,辟陽侯便不再盡力相勸。厲王母親生下厲王後,心中怨恨而自殺。獄吏抱著厲王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後悔莫及,下令呂後收養他,並在真定縣安葬了厲王的母親。真定是厲王母親的故鄉,她的祖輩就居住在那裡。
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淮南王黥(qíng)布謀反,皇上遂立兒子劉長為淮南王,讓他掌管昔日黥布領屬的四郡封地。皇上親自率軍出征,剿滅了黥布,於是厲王即淮南王位。
厲王自幼喪母,一直依附呂後長大,因此孝惠帝和呂後當政時期他有倖免遭政治禍患。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辟陽侯而不敢發作。
至孝文帝即位,淮南王自視與皇上關系最親,驕橫不遜,一再違法亂紀。皇上念及手足親情,時常寬容赦免他的過失。
孝文帝三年(前177),淮南王自封國入朝,態度甚為傲慢。他跟隨皇上到御苑打獵,和皇上同乘一輛車駕,還常常稱呼皇上為"大哥"。厲王有才智和勇力,能奮力舉起重鼎,於是前往辟陽侯府上求見。辟陽侯出來見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鐵椎捶擊辟陽侯,又命隨從魏敬殺死了他。事後厲王馳馬奔至宮中,向皇上袒身謝罪道:我母親本不該因趙國謀反事獲罪,那時辟陽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呂後的幫助,但他不力爭,這是第一樁罪;趙王如意母子無罪,呂後蓄意殺害他們,而辟陽侯不盡力勸阻,這是第二樁罪;呂後封呂家親戚為王,意欲危奪劉氏天下,辟陽侯不挺身抗爭,這是第三樁罪。我為天下人殺死危害社稷的奸臣辟陽侯,為母親報了仇,特來朝中跪伏請罪。"皇上哀憫厲王的心願,出於手足親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這一時期,薄太後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懼怕厲王,因此厲王返國後越發驕縱肆志,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宮中皆號令警戒清道,還稱自己發布的命令為"制",另搞一套文法,一切模仿天子的聲威。
孝文帝六年(前174),厲王讓無官爵的男子組成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議,策劃用四十輛大貨車在谷口縣謀反起事,並派出使者前往閩越、匈奴各處聯絡。朝廷發覺此事,治罪謀反者,派使臣召淮南王入京,他來到長安。
朝廷盡殺劉長的同謀者,於是命淮南王啟程,一路用輜車囚載,令沿途各縣遞解入蜀。當時袁盎勸諫皇上說:"皇上一向驕寵淮南王,不為他安排嚴正的太傅和國相去勸導,才使他落到如此境地。再說淮南王性情剛烈,現在粗暴地摧折他,臣很擔憂他會突然在途中身染風寒患病而死。陛下若落得殺弟的惡名如何是好!"皇上說:"我只是讓他嘗嘗苦頭罷了,就會讓他回來的。"沿途各縣送押淮南王的人都不敢打開囚車的封門,於是淮南王對僕人說:"誰說你老子我是勇猛的人?我哪裡還能勇猛!我因為驕縱聽不到自己的過失終於陷入這種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悶!"於是絕食身亡。囚車行至雍縣,縣令打開封門,把劉長的死訊上報天子。皇上哭得很傷心,對袁盎說:"我不聽你的勸告,終至淮南王身死。"袁盎說:"事已無可奈何,望陛下好自寬解。"皇上說:"怎麼辦好呢?"袁盎回答:"只要斬丞相、御史來向天下人謝罪就行了。"於是皇上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問各縣押送淮南王而不予開封進食者,一律棄市問斬。然後按照列侯的禮儀在雍縣安葬了淮南王,並安置三十戶人家守冢祭祀。
12. (1)《嘆疆場》通過思婦聽到遠征的丈夫歸來的消息時梳妝打扮與之前以淚洗面的對比,表達了一種喜不自禁的心情。《到家》通過對歸家時的所見、所為、所感的描寫,融情於景,表達了詩人回家之後的喜悅心情。(4分,對每首詩內容的概括各2分)
(2)"山色""依然",寫出了喜悅之後的閑適。"瀟灑"是擬人手法,"山色""瀟灑"地進入我的居室,寫出來脫離世俗之後的欣慰。兩句詩寫的不僅是物境,而且是心境,融情於景、情景交融,寫出了詩人塵勞盡除後,心情由喜悅而安適的轉化。(4分。對具體詞語的賞析1分,擬人手法1分,對兩句詩總體的賞析2分)
13.(1)樂琴書以消憂 將有事於西疇 既窈窕以尋壑 木欣欣以向榮 泉涓涓而始流
(2)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 正梳妝 惟有淚千行 短松岡
⑩ 對歷史上政治斗爭比較熟悉的朋友請進,我請教問題
孫臏被龐涓陷害。
孫臏和龐渭是同學,拜鬼穀子先生為師一起學習兵法。同學期間,兩人情誼甚厚,並結拜為兄弟,孫臏稍年長,為兄,龐涓為弟。
有一年,當聽到魏國國君以優厚待遇招求天下賢才到魏國做將相時,龐涓再耐不住深山學藝的艱苦與寂寞,決定下山,謀求富貴。
孫臏則覺得自己學業尚未精熟,還想進一步深造;另外,也捨不得離開老師,就表示先不出山。
於是龐涓一個人先走了。臨行,對孫臏說:「我們弟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這一去,如果我能獲得魏國重用,一定迎取孫兄,共同建功立業,也不枉來一回人世。」
兩人長時緊握雙手,最後灑淚而別。
龐涓到了魏國,見到魏王。魏王問他治國安邦、統兵打仗等方面的才能、見識。龐涓傾盡胸中所有,滔滔不絕地講了很長時間,並保證說:「若用我為大將,則六國就可以在我的把握之中,我可以隨心所欲統兵橫行天下,戰必勝,攻必克,魏國則必成為七國之道、乃至最終兼並其餘六國!」
魏王聽了,很興奮,便任命他為元帥、執掌魏國兵權。龐涓確有本領,不久便侵入魏國周圍的諸侯小國,連連得勝,使宋、魯、衛、鄭的國君紛紛來到魏朝賀,表示歸屬。不僅如此,龐涓還領兵打敗了當時很是強大的齊國軍隊!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聲威與地位,魏國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他、崇拜他。而龐涓自己,也認為取得了蓋世大功,不時向人誇耀,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誰的氣勢了。
這期間,孫臏卻仍在山中跟隨先生學習。他原來就比龐涓學得扎實,加上先生見他為人誠摯正派,又把秘不傳人的孫武子兵法十三篇細細地讓他學習、領會,因此,孫臏此刻的才能更遠遠超過龐涓了。
有一天,從山下來了魏國大臣,禮節周全、禮物豐厚,代表魏王迎取孫臏下山。孫臏以為是學弟龐涓以魏王名義請他共創大業,很高興兩人的情誼並沒有失去;但又顧戀自己的老師。鬼穀子先生見魏國使者很真誠熱情、務必要請孫臏下山,也就勸孫臏:「學本領固然不為謀個人富貴,但若有為國家百姓效力的可能,還是應施展自己才能的,你去吧!」
孫臏於是秉承師命,隨魏國使臣下山。
其實,請孫臏到了魏國,並非出於龐涓的推薦;而是一個了解孫臏才能的人向魏王講述後,魏王自己決定的。
孫臏到魏國,先去看望龐涓,並住在他府里。龐涓表面表示歡迎,但心裡很是不安、不快:惟恐孫臏搶奪他一人獨尊獨霸的位置。又得知自己下山後,孫臏在先生教誨下,學問才能更高於從前,十分嫉妒。
第二天兩人上朝。魏王對孫臏很敬重,「聽從講先生獨得孫武子秘傳兵法,才能非凡。我盼您來,幾乎到了如飢似渴程度。今天您終於來到敝國,我太高興啦!」接著問龐涓:「我想封孫臏先生為副軍師,與卿同掌兵權,卿以為如何?」
龐涓最忌諱的就是這種情況,暗自咬牙。表面上卻說:「臣與孫臏,同窗結義,孫臏是臣的兄長,怎麼能屈居副職、在我之下?不如先拜為客卿,待建立功績、獲得國人尊敬後,直接封為軍師。那時,我願讓位,甘居孫兄之下。」
魏王聽罷,很滿意龐涓的處世為人,便同意了。
其實,這不過是龐涓防範孫臏與他爭權的計謀:客卿,半為賓客,半為臣屬,不算真正的魏臣——於是自然沒有實權,只空享一種較高的禮遇而已。
從此孫臏與龐涓朝夕相處。兩人論談兵法,龐涓時時因學識粗淺而無話可答,而孫臏卻誠心誠意為他講解介紹。龐涓知是孫臏學過孫子兵法所致,就故意嘆氣自責:「愚弟當年也經先生傳授,但近年忙於政務,幾乎遺忘了。能不能把孫子兵書借我復習一遍?」
「此書經先生講解後,只讓我看了三天,就收了回去,並無手本在此。」孫臏誠懇地說。
「吾兄還能全部憶出嗎?」龐涓問。
「基本能背下來。」
龐涓心裡巴不得讓孫臏告訴他,但一時又不好開口、硬逼。
有一天,魏王要試驗一下孫臏的才能,就在演武場,讓孫龐二人表演陣法。龐涓之陣,孫臏一眼就能看懂,並指出如何攻破。而孫臏排成一陣,龐涓卻茫然不識。為怕失面子,忙偷偷問孫臏,孫臏一五一十告訴了他。龐涓聽罷,趕忙走到魏王面前講:「這叫八門陣。又可以中途變為長蛇陣。」待孫臏布置完畢來到魏王前,所回答自然與剛才龐涓所說一樣。
「兩卿才能並稱傑出,真是魏國大幸!」魏王十分高興。
但龐涓經過這事,便有了一種危機感。於是下決心:必須除掉孫臏!否則,日後必然屈居其下了!他心生一計,便在一次私下聚談時,問:「吾兄宗族都在齊國,現在我們二人已在魏國為官。為什麼不把兄長家屬宗族也接來一起享福呢?」
孫臏一聽,掉下淚來:「天災戰亂,我家親屬宗族早消亡殆盡了。當年,我只是由叔叔和峽谷個黨兄孫平、孫卓帶到外地流浪。後來我被放在一人家當傭工,叔叔、堂兄也不知去向了!再後來我單身從師鬼谷先生,已多年沒跟故鄉、親人聯絡,連僅有的叔叔、堂兄怕也已不在人間了吧!」
「那麼,兄長就不想念故鄉嗎?」
「人非草木,誰能忘本?只是現在既已做了魏臣,這事就不必提起了吧。」孫臏有些傷感地說。孫臏是齊國人,而齊魏兩國一直敵對,所以孫臏只有忍隱思鄉之情。
「兄長說得有理,大丈夫隨地立功,又何必非在故土?」龐涓安慰說。
半年之後,孫臏早把這次談話忘了。有一天,忽然有山東口音的漢子來找他。及問,那人說叫丁乙,是齊國人,有孫臏堂兄孫平的書信帶來。孫臏忙接過信。信中以孫平口氣,講述了兄弟情誼,告訴了叔叔已去世。堂兄兩人已回到齊國,希望孫臏也回到故鄉,把幾近消亡的孫氏家庭重新建立起來。信中語氣懇切、情感深重,最後再一次盼望孫臏早日歸來。
孫臏看罷,不覺流下淚來。然後熱情招待傳信人丁乙,並寫了回信請他帶回去。信中講:自己十分思念故鄉,但目前已成為魏國臣子,不能很快回去。待為魏國建立了功勛,年老後,一定與兩堂兄在齊地故鄉相聚、歡度晚年。
不料丁乙根本不是齊國鄉親,而是龐涓的心腹家人。龐涓騙到孫臏回信,又仿其筆跡,在關鍵處塗改了幾句:「仕魏乃不得已、礙於情面。不久一定回國,為齊王效力!」然後將此信交給魏王:「孫臏久有背魏向齊之心。近日又私通齊國使者。臣為忠於大王,忍痛割捨兄弟之情,現截取孫臏家信一封,請大王過目。」
「你看該怎麼處理?」魏王問。
「孫臏才能不低於我,若放他歸齊,將對魏國霸業不利。所以……」龐涓沒說下去。
「殺掉他?」魏王一語道破。
「我與他畢竟是同學、兄弟,還是讓我再勸勸他。要同意留下來,最好。若不想留,仍要歸齊與我國為敵,請大王把他發到我府中,由我監管、處置,您看怎麼樣?」龐涓一副為朋友盡情盡義的神色。
魏王雖氣惱孫臏,但在龐涓請求下,還是同意了。
龐涓當晚見孫臏:「聽說兄長接到了家書?」
孫臏對朋友毫不隱瞞:「是。要我回鄉。可我怎能辜負魏王及兄弟待我的深情?讓我辭回了。」
「兄長真的不想念故鄉?」
「久別故鄉,怎能不想?只目前不能回去。」孫臏嘆道。
龐涓深表同情,說:「兄長是不是請魏王准一兩個月的假期,讓兄長回鄉掃掃親人之墓,然後再歸來?」
「恐怕魏王會懷疑我去而不歸,不會答應的。」
「兄長明天試試看。我在旁邊為兄長再說幾句。以兄長為人品行,諒魏王會相信的!」龐涓道。
孫臏很感動:「全仗賢弟促成了!一旦掃墓歸來,我一定全身心報效魏王,再無別意!」
龐涓辭別孫臏,當夜就入見魏王:「臣奉大王之命勸他回心轉意。但他不但不改,反怨恨大王。他明天還要當面以請假之名,要求回齊國!我真是愛莫能助了!」龐涓一臉無可奈何。
第二天,孫臏上朝,很奇怪沒見到龐涓,因為昨晚說好一起對魏王說的。以為因事耽擱,就先對魏王講出要請假回齊之事。不料話剛一開口,魏王就大發雷霆,不容半句解釋,就令武士把他抓起來,押到軍師府問罪!
見到孫臏被捆綁進軍師府,龐涓裝作一怔:「我因事耽誤一會兒,正要上朝。怎麼回事?!」
押解官員宣布魏王命令:「孫臏私通齊使,要叛魏投齊,請軍師問罪!」
龐涓大驚失色,忙對孫臏說:「不要著急,我去魏王面前替你求情去!」說罷,急惶惶離家上朝。
及見魏王,龐涓道:「孫臏雖有私通齊使之罪,但罪不至死。以臣愚見,不如讓他成為不能行走、面有罪記的廢人。這樣,既成全我們弟兄的情分,又無後患,您看怎麼樣?」
「照你意思辦吧。」魏王道。
龐涓回府,流下淚來,對孫臏說:「大王盛怒,判兄死罪。我力爭苦求,才免於一死。但要受刖刑及鯨面。」說罷,唏噓不已。
孫臏嘆了一口氣:「總算保住了性命,這全賴賢弟救助愚兄了!以後我定要報答的。」
龐涓於是掩面跑出大廳。不一會兒,來了行刑的劊子手,把孫臏綁起來按在地上,用尖刀剜剔下孫臏的兩個膝蓋骨。孫臏慘叫一聲,立刻昏了過去,在他昏迷中,臉上被用黑墨刺上「私通敵國」四字。
這時,龐涓淚流滿面走進來,親自為孫臏上葯、包裹,把他抱進卧室,百般撫慰,無微不至地照料。
一個月之後,孫臏傷口基本癒合,但再不能走路,只能盤腿坐在床上,真成了廢人。
此時,龐涓對孫臏更是關心體貼,一日三餐,極其豐盛。倒使臏很過意不去了,總想盡自己所能為龐涓做點什麼。開始龐涓什麼也不讓他干,後來孫臏再三要求,才說:「兄坐於床間,就把鬼谷先生所傳的孫子兵法十三篇及注釋講解寫出來吧,這也是對後世有益的善事,也可因此使吾兄揚名於萬代千秋呢!」
孫臏知道龐涓也想全面學習這十三篇兵法,就高興地答應;而且從那天起,日以繼夜地在木簡上寫起來,日復一日,忘食廢寢,以致人都勞累變了形。
一個照顧孫臏起居的小男孩兒為孫臏拚命工作的精神所感動,便對龐涓一貼身衛士講,是否求龐將軍讓孫先生休息幾天,那個衛士道:「你知道嗎?龐將軍只等孫臏寫完兵書,就要餓死他呢!還會讓他休息?!」
小男孩兒一聽,大驚,偷偷把這消息告訴了孫臏。猶如一盆涼水從頭澆下,孫臏身心一下子涼透了!原來此如!原來如此啊!!
第二天,正要繼續寫書的孫臏,當著小孩兒及兩個衛士的面,他忽然大叫一聲,昏倒在地,大嘔大吐,兩眼翻白、四肢亂顫。過了一會兒,醒過來,卻神態恍惚,無端發怒,立起眼睛大罵:「你們為什麼要用毒葯害我?!」罵著,推翻了書案卓椅,掃掉了燭台文具,接著,抓起花費心血好不容易寫成的部分孫子兵法,一齊扔到火盆里。立時,烈焰升起。孫臏則把身子撲向火,頭發鬍子都燒著了。
人們慌忙把他救起,他仍神志不清地又哭又罵。那些書簡則已化成灰燼,搶救不及。
小男孩兒趕忙向龐涓報告。
龐涓急慌慌跑來,只見孫臏滿臉吐出之物,臟不忍睹;又爬在地上,忽而磕頭求饒、忽而呵呵大笑,完全一副瘋癲狀態。見龐涓進來,孫臏爬上前,緊揪住他的衣服,連連磕頭:「鬼谷先生救我!鬼谷先生救我!!」
「我是龐涓,你別認錯了!」
「鬼谷先生!鬼谷先生,我要回山!救我回山!」孫臏仍舊揪住龐涓,滿嘴白沫地大叫。
龐涓使勁甩開他臟兮兮的痙攣的手,心裡疑惑。仔細打量孫臏半天,又問侍衛及男孩兒:「誰對他說什麼了沒有?」
侍衛及男孩兒連連搖頭。
龐涓仍懷疑孫臏是裝瘋,就命令把他拽到豬圈裡。孫臏渾身污穢不堪,披頭散發,全然不覺地在豬圈泥水中滾倒,直怔怔瞪著兩眼,又哭、又笑……
龐涓又派人在夜晚、四周別無他人時,悄悄送食物給孫臏:「我是龐府下人,深知先生冤屈,實在同情您。請您悄悄吃點東西,別讓龐將軍知道!」
孫臏一把打翻食物,猙獰起面孔,厲聲大罵:「你又要毒死我嗎?!」
來人氣極,就撿起豬糞、泥塊給他。孫臏接過來就往嘴裡塞,毫無感覺的模樣。
於是來人回報龐涓:孫臏是真瘋了。
龐涓這時才有些相信,從此任孫臏滿身糞水的到處亂爬,有時睡在街上,有時躺在馬棚、豬圈裡。也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孫臏困了就睡,醒了就又哭又笑、又罵又唱。龐涓終於放下心來,但仍命令:無論孫臏在什麼地方,當天必須向他報告。
這時,真正知道孫臏是裝風避禍的只有一個人,就是當初了解孫臏的才能與智謀、向魏王推薦孫臏的人。這個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墨子墨翟。
他把孫臏的境遇告訴了齊國大將田忌,又講述了孫臏的傑出才能。田忌把情況報告了齊威王,齊威王要他無論用什麼方法,也要把孫臏救出來,為齊國效力。
於是,田忌派人到魏國,乘龐涓的疏忽,在一個夜晚,先用一人扮作瘋了的孫臏把真孫臏換出來,脫離龐涓的監視,然後快馬加鞭迅速載著孫臏逃出了魏國。直到此時,假孫臏才突然失蹤。龐涓發現時,已經晚了。
孫臏到了齊國,齊王十分敬重。田忌更是禮遇有加。在一件小事上孫臏表現出的智謀,尤其令齊國君臣嘆服。
齊國君臣間常以賽馬賭輸贏為戲。田忌因自己的馬總不及齊王的馬,經常賽輸。有一次孫臏目睹了齊王與男忌的三場賽馬之後,對田忌說:「君明日再與齊王賽馬,可下大賭注,我保您贏。」
田忌一聽,當即與齊王約定賽馬,並一注千金。第二天,觀眾達千人。齊王的駿馬耀武楊威,十分驃悍。田忌有些不安,問孫臏:「先生有什麼辦法,使我一定取勝呢?」
孫臏道:「齊國最好的馬,自然都集中在齊王身邊。我昨天看過,賽馬共分三個等級,而每一級的馬,都是您的比齊王稍遜一籌。若按等級比賽,您自然三場皆輸。可我們可以這樣安排:以您第三等的馬與齊王一等的馬比賽,必然大輸。但接下來,以您一等馬與齊王二等馬、以您二等馬與齊王三等馬去賽,就可保證勝利。因此從總結果看,二比一,您不就獲勝了嗎?!」
田忌一拍額頭:「我怎麼就不會動腦筋呢?!」於是按孫臏的話去做,果然贏了齊王千金。
只這一件小事,足以體現孫臏的聰明智謀。齊國上下無不交口稱贊。
再講龐涓。龐涓在魏國黨軍權,總想靠打仗提高身份與威望。在孫臏逃走不久,他又興兵進攻趙國,打敗了趙國軍隊,並圍住趙的都城邯鄲。趙國派人到齊國求救。
齊王知孫臏有大將之才,要拜他為主將。孫臏道:「我是殘疾人,當大將會令敵人恥笑。還是請田忌為將,才好。」於是齊王命田忌為將;孫臏不公開身份,只暗中協助田忌,為他出謀劃策。
田忌起兵,要直奔邯鄲解趙國之圍。孫臏勸止,道:「我遠途解趙國之圍,將士勞累,而魏軍以逸待勞。而且趙將不是龐涓對手,等我們趕到,邯鄲可能已被攻破。不如直襲魏國的襄陵,而且一路有意宣揚讓龐涓得知。他必棄趙而自救。這樣,我則以逸待勞,形勢就大不同了!」
田忌覺得有理,便按計行事。
結果,不費吹灰之力使邯鄲脫離了危險;又在龐涓率部回救途中,正疲憊不堪時,大勝魏軍,使之死傷兩萬餘人。直到這時,龐涓才知道孫臏果然在齊國與自己為敵。
為此,龐涓日夜不安,終於想出一條離間計:他派人潛入齊國,用重金賄賂齊國相國鄒忌,要他除掉孫臏。鄒忌正因齊王重用孫臏,惟恐有朝一日被取代,便暗中設下圈套,並作假證,告發孫臏幫助田忌,要奪取齊國王位。由於龐涓派人早已在齊國到處散布謠言,說田忌、孫臏陰謀造反奪權,齊王已有些疑忌,一聽鄒忌所說,勃然大怒,果然削去田忌兵權,罷免了孫臏的軍師之職。
龐涓大喜:「孫臏不在,我可以橫行天下了!」不久,就又統兵功侵韓國,韓國自知不能取勝,派人到齊國求救。
恰恰齊威王逝世,其子齊宣王繼位,知道田忌、孫臏冤枉,又恢復了他的職位。聽到韓國求救之事,齊國君臣忙在朝堂議事。宣王問眾臣:救還是不救?
鄒忌主張:不救。讓這兩鄰國自相殘殺,於齊國有利;田忌等人則極力要求去救:不救,一旦韓被魏吞並,魏國力大增,必要進攻齊國。那時就危險了!
此時,只有孫臏含笑不語。
宣王問他該怎麼辦。孫臏道:「這兩種意見都不好。我們應該『救而不救,不救而救』。」
眾人都不明白。
孫臏解釋:「不救,則魏滅韓,必危及我國;救,則魏兵必先與我軍開戰,等於我們代韓國打仗,韓國安危無恙;但我國無論勝敗,都要大傷元氣。所以這兩種意見都不很好。我認為大王應採取這樣方針:答應救韓,以安其心。韓國必然努力堅持與魏國死戰。等到兩國都疲憊之極,馬上要分勝負時,我們再真正出兵擊魏,這樣,攻擊已筋疲力盡的魏軍,不用大力;救解已快失敗的韓國之危,他們也必定感激。於是,少出力而建功多,不更好嗎?!」
宣王一聽,佩服得鼓起掌來:「太好了!」便命田忌、孫臏統兵,伺機救韓。
到了韓魏已打了段時間後,齊軍又按孫臏謀劃:不救韓,而襲魏國首都大梁。
龐涓聞訊,暴跳如雷,大罵孫臏狡猾,發誓與齊軍決一死戰,於是氣沖沖率師迎戰齊軍。孫臏知龐涓兵來,制止田忌迎敵的打算。
田忌不解:「以逸待勞,不是上次成功戰法嗎?」
「此次不同,龐涓懷忿怒、挾氣勢而來,若正面交鋒,我軍縱勝,損失亦大。不如如此這般……」孫臏小聲說出計策。
龐涓提兵趕到魏國,齊軍已撤離。龐涓決心與孫臏拚個你死我活,拚命追擊。追擊前,他派人去數齊軍營壘中的灶跡,一聽竟有十萬之多,吃了一驚:「齊軍人多,我們不可輕敵!」待追了一天,再數齊軍遺下灶跡,只剩五萬了。龐涓大喜:「齊兵厭戰,更聞風喪膽,逃亡過半了!快追!!」及第三天,齊軍只有三萬個灶了。龐涓再也抑制不住沖動,下令:「不顧一切,盡快趕過去,務必活捉孫臏!!」自己更披甲執戈,親自率二萬輕騎,日夜兼程追擊齊軍。
再說孫臏,在計算日程、地點後,他在馬陵道設下埋伏。馬陵道,是夾在兩山間的峽谷,進易出難。孫臏又讓人在道中一棵大樹上刮下大片樹皮,用墨寫上六個大字:「龐涓死此樹下」,然後在附近安排五千弓弩手,命令:「只看樹下火把點亮,就一齊放箭!」
龐涓趕到馬陵道,已黃昏時分。士兵報告:「前面谷口,有斷樹亂石堵住道路了!」龐涓大喜:「這說明敵軍畏懼,而且馬上要追上他們了!快,搬開障礙,沖鋒!!」說罷,一馬當先,率部隊沖入峽谷。
正快速前進,忽然被一棵大樹擋住去路,隱約見到樹身有字跡。此時天色已黑,無星無月,只冷風颼颼,山鳥驚啼。龐涓令人點亮火把,親自上前辨認樹上之字。及看清,立刻大驚失色:「我中計了!!」話音未落,一聲鑼響,萬弩齊發,箭如驟雨,龐涓渾身上下像刺蝟一樣,「撲通」栽倒在地,嗚呼身亡。
以害人始,以害已終。搗鬼有效,但畢竟有限,這就是孫臏與龐涓故事給後人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