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陽江的端午節400字快快快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陽江也有在端午節劃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
在端午節這一天村裡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裡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裡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麼菜式我也不清楚。
村裡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⑵ 誰知道陽江龍舟比賽結果
國標龍舟:
第一名:單白旗
第二名:上 堡
第三名專:三角白旗
第四名:下 瀨
第五名:上 瀨
第六名:下 堡
第七名:華 濠
第八屬名:白 須
第九名:雙白旗
第十名:紅 須
第十一名:雙 帶
第十二名:七星旗
傳統龍舟:
第一名:上 堡
第二名:單白旗
第三名:華 濠
第四名:三角白旗
第五名:上 瀨
第六名:雙白旗
第七名:下 堡
第八名:紅 須
第九名:雙 帶
第十名:下 瀨
第十一名:七星旗
第十二名:白 須
總名次:
冠 軍:單白旗
亞 軍:上 堡
季 軍:三角白旗
第四名:上 瀨
第五名:華 濠
第六名:下 瀨
第七名:下 堡
第八名:雙白旗
第九名:白 須
第十名:紅 須
第十一名:雙帶
第十二名:七星旗
參考自陽江貼吧。
⑶ 請問今年五月初五陽江哪幾個地方舉行龍舟比賽謝謝!
最好看的,最傳統的就陽江市江城啦,舉行時間是五月初一,初三,初五。上午十一內點鍾開始。
初一國際龍容舟比賽,初三傳統龍舟比賽,初五國際龍舟和傳統龍舟決賽。地點:漠陽江河段,即喬仕橋至獨洲橋,總長1200米。河兩岸可以觀看。這段時間的天氣觀看龍舟比賽最好准備雨傘,防曬和防雨。河的西卷岸觀看比賽會比較涼爽的,路交通不是很方便。現在河看龍舟會比以往安全了,也有序了很多,河兩岸都有欄桿圍起來了,比較安全,可以帶小孩出來觀看。希望你玩得開心!多多支持陽江端午節的傳統活動。
⑷ 賽龍舟簡介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其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的情況下,寫下憂國憂民的《離騷》和《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祖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2011年5月23日,賽龍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陽江龍舟比賽擴展閱讀
漢族的賽龍舟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捆綁而成,中間是母船,兩邊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長者任鼓頭,一名男扮女裝的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劃槳前進。
傣族的賽龍舟在每年傣歷6、7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潑水節」舉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賽時,由一人敲鑼指揮,水手按鑼聲節奏劃槳前進。也有女子參與此項活動。
苗族的賽龍舟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以慶祝賽龍舟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捆綁而成,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由一長者任鼓頭,一名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劃槳前進。
⑸ 陽江j今天賽龍舟在什麼地方,幾點啊
漠江有啊!
⑹ 陽江龍舟的龍舟特點
廣東陽江的龍舟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每艘龍舟都歸屬當地神廟或姓氏宗祠,擁回有各自的旌旗和稱答謂,每艘龍舟所屬地都設有自己的龍舟協會,負責人稱「龍種」(「種」為傳承之意),由「龍種」負責組織安排每年的競渡活動。農歷五月初一早,各龍舟協會均舉行莊重的「祭龍」儀式,給龍頭點睛、梳髻、梳須,然後劃到附近河埠竹林中采青,接著外出參加競渡。
廣東陽江的傳統龍舟長三十點六米,中部寬一點二米,用柚木或梢木建造,龍頭高大威猛,舟身油亮烏黑,首尾鱗甲色彩斑斕,長須飄逸,極為威武,全舟共五十四人。
與世界各地龍舟競渡習俗不同的是,廣東陽江龍舟一直都沿襲著「逆水賽舟」的競渡方式,旨在體現一種不畏艱難、奮發爭先的「龍舟精神」,世人稱之為「劃的是龍舟,賽的是精神」。龍舟競渡之時,雙龍並排逆水而上,鑼鼓喧天,水花飛濺,宛如猛龍騰江,煞是壯觀
⑺ 陽江明天龍舟在那裡舉行
陽江龍舟每兩年辦一次,雙年份舉辦的,2010年,2012年,今年是2011單年份,沒有扒龍舟的比賽.
⑻ 1985年陽江有多少條龍舟參加比賽
上瀨,下瀨,三角白旗,華濠。共四條龍舟參加比賽
⑼ 2011年端午節、陽江市有沒有龍舟賽。 要本地人回答。
怎麼可能沒有?三洲那邊,還有北慣每年都有的
⑽ 陽江龍舟的歷史記載
有史書記載,在南北朝時期梁朝天監期間(公元六世紀),廣東陽江已有船往返廣州,唐朝時開始在陽江駐水軍,每年都有端午憑吊屈原的習俗,早期賽龍舟只是一種宮廷活動,而到了明清年間,廣東陽江的龍舟競渡進入了鼎盛時期。
據考證,廣東陽江古代的龍舟競渡與現代有明顯分別,古時候是「舟大人多」,偏重於一種藝術性很強的群眾藝術活動,「旗者、蓋者、鉦鼓者、揮橈擊楫者,不下七八十人」,有的龍舟,「上建五丈檣,檣上有台閣二重,中有五輪閣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雜劇五十餘種,童子凡人八十餘人。」如今的龍舟則是舟小人少,且隨著時代的變遷由巡遊轉為競速,演化成今天的一種群眾性體育競技比賽活動。
據了解,歷年來在廣東陽江的漠陽江上參加競渡的龍舟,最多時達十九19艘。一九四九年全國解放後,當時的陽江縣人民政府於一九五二年開始組織傳統的端午龍舟競渡,此後至一九六四年,每年都舉行一次。陽江端午賽龍舟的盛況,通過傳媒傳遍全國。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於一九五六端午節專門到陽江攝制龍舟競渡紀錄片,在全國各地放映並定為國家史料片而珍藏。而在「文革」時期,龍舟被視為「四舊」,陽江龍舟幾近遭遇滅頂之災。一九八四年以後,陽江龍舟競渡才得意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