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射箭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論傳統射箭的整體性文化體系的構建
當下各地區在復興、發展傳統射箭運動時,僅僅突出地方性傳統射箭的文化屬性和特徵,沒有對中國傳統射箭的整體性文化特徵進行表達。開家射箭館顯然,脫離了整體性的中國傳統射箭文化體系,看似繁盛的傳統射箭賽事終將淪為一次次地方性文化炒作與消費。因此,中國傳統射箭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取決於中國傳統射箭文化體系的整體性重建。基於文化學理論,我國傳統射箭文化體系的整體性重建主要表現在以下 2 個方面。
1 核心價值觀的界定 如前文所述,中國傳統射箭之所以在日本、韓國得以傳承,主要得益於日、韓對中國傳統射箭核心價值觀的重構。開家射箭館例如盡管日本的每一個弓道場都掛有「射以觀德」等中文,但日本弓道在整體上並沒有把儒家的習射理念作為核心,而是把「一射一生」的哲學理念和對絕對真理的思考作為日本傳統射箭文化的內核,使其成為日本文化的主要載體。而現階段中國傳統射箭並有形成統一的核心價值觀,正如《淺談日本弓道———讀鄧·杜普羅斯培洛〈弓道〉有感》中指出,中國傳統射箭運動沒落的根源在於價值層面 。文化內核即是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盡管我們「射以觀德、反求諸己」等射藝古訓,但「復興」不是「復古」,我們不能完全依據古人的價值觀來作為當代中國傳統射箭的核心理念,更不能把古文中的只言片語奉為圭臬。那麼,中國傳統射箭文化的整體性核心價值觀應該是什麼? 也就是說,對個體(練習者) 而言,中國傳統射箭在超越單一民族文化之上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馬明達教授在與筆者的訪談中就此指出:「當全球化時代背景下,中國傳統射箭的終極目標既不是儒家的『禮射』,更不是運動成績的無限提高,而是練習者在以竹、木等原始工藝製作而成的弓、箭的一張一弛、一動一靜之間的自我審視與思考,每一射都是一次心靈的凈化、一次與古代弓箭習練者穿越時空的對話。」開家射箭館簡而言之,傳統射箭在當今時代背景下的核心價值是為習練者提供一個體悟民族傳統文化、汲取精神力量的途徑。
2 器物層面的標准化 一個文化體系的辨識度,主要來源於該文化體系在器物層面的標准化,而一個文化體系要獲得其他文化體系的認可,就必須要有可辨識的器物層作為符號系統。例如看到「射亭」和小巧精緻的韓弓,就知道是韓國傳統射箭;看到「弓道館」和修長的「和弓」,就知道是日本傳統射箭。開家射箭館但反觀我國近些年的傳統射箭賽事,經常看到一場比賽中既有穿漢服、持清弓、射竹箭的,也有拿著韓弓射鋁箭的,甚至用美式獵弓和地中海式射法的也大有人在。顯然,這種紛繁雜亂的景象不僅讓觀者無法從形式上對「中國傳統射箭」進行辨識,更無法讓練習者從中體悟到中國傳統射箭運動特有的文化價值。
器物層面標准化的缺失,還使傳統射箭運動在一些基本問題上桎梏不前。例如針對傳統射箭比賽中使用何種材質箭的問題,一些人認為,相較於竹、木材質的箭,鋁合金、碳纖等現代材質製成的箭一致性高、性能穩定且造價便宜,因而應在以後的比賽中推廣現代材質箭。然而,既然可以為了提高成績而選擇現代材質製成的箭,那麼為什麼不能用現代材質製成的弓? 開家射箭館既然可以在材質上現代化,為什麼不能在弓型、瞄準設備以及射法方面也現代化? 可以想像,如此發展下去,中國傳統射箭必將成為現代射箭的附屬品。因此,在中國傳統射箭文化器物層標准化的過程中,一定要強調弓、箭等器物的文化屬性,弱化其科技屬性。要能夠通過器物層的標准化,實現中國傳統射箭文化的整體性自我辨識和他者認同,實現中國傳統射箭習練者歷史觀與文明歸屬感的統一。
2. 魔道祖師中為了魏無羨而死的人都有誰
只有江厭離
3. 魔道祖師藍忘機為何生氣魏無羨摘掉了他的抹額
在岐山舉行的清談盛會射藝大會中,魏無羨層以抹額為由調戲過藍忘機,盡管很生氣卻也沒動怒,但是當魏無羨摘掉他得抹額的時候為何那他們生氣呢?我們首先還原一下故事場景。
姑蘇藍氏的家祖曾經立下家規,只有在命定之人和傾心之人面前,才可以不必有任何的規束。也就說除了自己和自己的另一半,誰都不能摘下這抹額,而魏無羨絕不是自己的命定之人和傾心之人,所以摘下抹額就是破壞規矩,想想看,當初魏無羨給他看了一眼小黃書都氣成那樣,如今在大庭廣眾之下,摘掉了他得抹額,他能不生氣嘛,雖然犯了家族的禁忌,但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又不好做什麼,也只能是拿物品發泄一下了。而且人家還是藍氏家規的掌罰人呢,如此犯了大忌也難怪會那麼生氣。
4. 蒙古族的體育運動
蒙古族的體育運動主要有賽馬、摔跤、射箭等。
馬為五畜之首,蒙古人對賽馬很重視。牧民平回時發現好馬,就答進行調教,不是那達慕也進行賽馬,賽馬又分為快馬、走馬和顛馬。快馬,八歲以上的賽程60里;八歲以下的40~50里;走馬,賽程30里。旗級那達慕的冠軍馬,授予「駿馬」稱號,佩戴纓子和綵帶。快馬比賽,多由兒童們進行,賽馬時,有若干騎馬裁判參加,一二三等馬分別授旗做記號。
摔跤,蒙古語稱為"搏克",蒙古族的傳統體育活動。摔跤手為搏克·巴依勒德呼。早在十三世紀時已經盛行於北方草原。既是體育活動,也是一種娛樂活動。所屬在祭敖包和那達慕大會時進行。
蒙古式射箭,是古代東方國家,包括中國,蒙古,朝鮮,日本等國一直研習採用的射箭方法。蒙古式射箭法的特點在於,拉弓弦的手用大拇指扣弦,箭尾卡在拇指和食指的指窩處。蒙古式一般採取大拉據的方法,弓開的十分滿,這樣有助於弓箭的威力提高。 與蒙古式相對應的是地中海式射箭方法。目前國際上主流射箭比賽,如奧運會,都是採用的地中海式射箭。然而,目前日本,韓國,和中國國內很多的傳統射箭愛好者仍然保留著蒙古式射箭的技藝,在不斷堅持把這種古老的射藝傳承和繼承下來。
5. 西北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作為一個大二的學生,來西北大學快兩年了,我對它也是有著很深的感情的。
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學風踏實,學校的師資還是很強的,雖然數量比不上那些巨無霸大學,但難得可貴的就是老師整體的素質都比較好。
我的興趣比較多,雖然我是個文科生,但很喜歡跨專業去蹭課,特別是理科專業,總感覺很新鮮很有趣。
接下來我介紹幾個老師,他們是我認為比較值得去蹭課的。他們的課絕對會讓人耳目一新。
1.王鵬程教授,他畢業於清華大學,現在是文學院的老師。他的課主要是現當代文學類,王老師講課非常有特色,雖然他不笑,但卻非常認真,思想很寬泛很客觀,他的課能讓學生學到一種批判精神。經常講一些現代文學史課本上了解不到的東西,特別是能夠顛覆我們平常的認知,這非常的引人入勝。
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6. 弓箭是中國古代的最好嗎
自古中國武藝就流來傳有這自么一句話:「武藝一十八般,唯有弓矢第一」。遠古神話中後羿射日的傳說,則間接說明了中華民族製作使用弓矢的起源之早。中華射藝源遠流長,古代詩詞中既 有「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的從容與「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的榮耀,也有「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遐想與「行人弓箭各在腰」的惶恐。
不管是在金戈鐵馬的冷兵器時代,還是在火葯兵器出現之後,弓箭在遠射兵器中一直具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古人將其列入「五兵」之內,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7. 中華禮儀四大原則是什麼彭林
【真誠尊重】真誠是對人對事的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待人真心實意的友善表現,真誠和尊重首先表現為對人不說謊、不虛偽、不騙人、不侮辱人,所謂「騙人一次,終身無友」;其次表現為對於他人的正確認識,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真誠的奉獻,才有豐碩的收獲,只有真誠尊重方能使雙方心心相印,友誼地久天長。
【平等適度】適度原則即交往應把握禮儀分寸,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情境而行使相應的禮儀,如在與人交往時,既要彬彬有禮,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熱情大方,又不能輕浮諂諛;要自尊卻不能自負;要坦誠但不能粗魯;要信人但不能輕信;要活潑但不能輕浮;要謙虛但不能拘謹;要老練持重,但又不能圓滑世故。
【自信自律】
自信的原則是社交場合中一個心理健康的原則,唯有對自己充滿信心,才能如魚得水,得心應手。自信是社交場合中一份很可貴的心理素質。一個有充分自信心的人,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到強者不自慚,遇到艱難不氣餒,遇到侮辱敢於挺身反擊,遇到弱者會伸出援助之手;一個缺乏自信的人,就會處處碰壁,甚至落花流水。
【信用寬容】
信用即就講究信譽的原則。孔子曾有言:「民無信不立,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強調的正是守信用的原則。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在社交場合,尤其講究一是要守時,與人約定時間的約會,會見、會談、會議等,決不應拖延遲到。二是要守約,即與人簽定的協議、約定和口頭答應他人的事一定要說到做到,所謂言必信,行必果。故在社交場合,如沒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輕易許諾他人,許諾做不到,反落了個不守信的惡名,從此會永遠失信於人。
8. 在哪裡能找到《弓道——日本射術的本質與實踐》這本書
近年來,日本弓道正在闊步走向世界,在歐洲和北美各國,由日本人主持的弓道館正在與日俱增。弓道也已經進入西方的學校,據說,美國一些中學已經將弓道列為課程,使學生們藉此來了解東方文化,接受東方式的心理訓練。高等院校中也出現了設備完善的弓道俱樂部。而弓道的器具設備一般做工考究,費用高昂,這項運動大有繼高爾夫球之後成為新興的貴族運動的勢頭。
弓道的悄然興起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也引發了我們的一些思考。
以往我對弓道知之甚少,有幸的是最近讀到一本介紹日本弓道的書,叫《弓道——日本射術的本質與實踐》(《Kyud the essence and practice of Japanese archery》),本書的執筆者是美國人鄧·杜普羅斯培洛和傑克雅·杜普羅斯培洛,而指導完成此書的乃是他們的弓道老師、國際知名弓道大師小沼英治(Hideharu Onuma)。
小沼英治是當代日本弓道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1910年出生於日本一個著名的射箭家族,1990年去世,得年80歲。他是日本Heki Ryu Sekka-ha School of archery and Kyudo banshi的第十五代繼承人與傳播者,是日本弓道九段,在名手如林的日本弓道界,被公認為是一位元老級的人物。他一生都致力於日本弓道的保護、弘揚和推廣,對日本弓道向海外的傳播,特別是在歐洲大陸的傳播,做出了傑出貢獻,因此,在歐洲弓道界享有很高聲望。
本書的另外兩位作者鄧·杜普羅斯培洛和傑克雅·杜普羅斯培洛都是小沼英治的學生。二人都不是日本人,但都取得了弓道的高段位,其中傑克雅·杜普羅斯培洛,是第一位被授予弓道5段的非日本女性。
弓道是日本古武道系統中最古老的運動形式之一,同時也是日本民族體育中最具傳統特色的項目之一。
弓道有典雅而嚴整的一整套習射程式和比賽規則,形式古樸,服飾、器具都很講究,一舉一動都要求很嚴。練習弓道非常注重禮儀,注重師道尊嚴,有著非常濃郁的文化感,但又不失引人入勝的休閑競技性質。弓道的動作並不復雜,在簡單之中,通過高標准高規格的要求,蘊涵著難度,也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可以說,弓道是與日本的茶、書道、局合道等日本傳統文化形式一樣,最能體現日本人的民族性和傳統精神。
《弓道》對日本弓道的歷史源流,在結合相應文獻與物證的基礎上,做了簡單的陳述。文字簡單明了,全書圖文並茂,可讀性也很高。書的大多數章節用於對弓道技術的描述,是向讀者介紹弓道的基本方法和相關規則等,顯然這是本書的重心所在。但在全書的字里行間,作者又著意將讀者從實際操作的層面引領到弓道的精神領域,讓讀者清晰的理解到練習弓道所要追求的並不只是一種娛樂方式或是一門古代射藝,而是一種人生態度,包括處世原則。在這方面,這本書是成功的,它對讀者確有很大的吸引力,有某種精神上的感召力。
根據本書內容,我們對日本弓道稍作介紹。
日本弓道源於射箭術。無論從考古發現,還是在神話傳說中,都可確定日本在很早就擁有弓箭的製作與使用技術。公元前50年左右,日本曾頒布一項法令,規定一年中的某幾天,人們要專門從事弓箭製作,以補充軍隊弓箭的消耗。從這一點上,可以確定早在2000年前,弓箭已是日本主要的武器裝備之一。如同中國一樣,射箭作為日本古代的民族形式體育,具有豐富的哲學內蘊。它不但要求射手要具有高超的射箭技術,還要求射手在「道」的指引下,完成身、心和弓箭三者的高度和諧統一,以表達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對力量美與准確美的嚮往和享受,最終融化成為對真理的追求和崇拜。
弓道講求高強度的基本功練習,最主要的訓練方法是對某一個基本動作千百次的重復練習,直至中規中矩,精確無誤。通過這種周而復始練習方法,不但可以達到提升射手技術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使練習者通過「術」的練習以達到「心」的磨煉,逐步領悟到弓道的「道」。
重視禮儀是日本弓道最大的特點之一。這源於之日本武道對和諧與道德的追求,也與日本民族崇尚禮儀的文化傳統有直接關系。弓道的基本原理是,練習者為了的高技術水平,必須首先認真的掌握弓道的各種禮儀,並貫徹於練習活動之中,乃至於日常生活之中。只有通過行為上的高度約束與心身的統一,人才可以心平氣靜,進入一種「道」的狀態。在這方面,弓道無疑得益於中國古代的射禮,而日本的弓道家們也承認這一點,他們甚至認為,日本弓道在某種程度上乃是中國古代射禮的延續與本土化。
現在,練習弓道前的禮儀過程已經不像古過去那樣細瑣復雜,有趨於簡單的傾向。然而,簡單並不等於敷衍了事,更不代表著表演「作秀」和浮躁化。短短幾分鍾的儀式,仍然要求全神貫注,莊重肅穆,一絲不苟。執弓之前,要求射手面向目標,身體直立,聚精會神,以達到神清氣定的狀態。要求在放射之前必須努力排除心中的雜念,並要認真的思考和明確射箭的目的與意義。在完成上述的精神調整的階段後,習射者儀態自然平靜,動作沉穩而節奏清晰,然後才可以射箭了。
弓道射箭的全過程一般由八個動作組成。一,站立,日語叫「足踏」(Ashibumi);二,校正姿勢,日語叫「土造」(Dozukuri);三,備弓,日語叫「弓構」(Yugamae);四,舉弓,日語叫「內起」(Uchiokoshi);五,拉弓,日語稱「引割」(Hikiwaka);六,開弓,日語也是「開」(Kai);七,放箭,日語叫「離」(Hanare);八,箭與心的延續,日本稱「殘身」,或是「殘心」(Zanshin)。即放箭後射手仍保持姿勢,此時他的精神似與箭支一起飛出,直達箭靶,並且超越它向著更遠的目標地飛去。這是整個放射過程中最具意念的部分。
《弓道》一書中的演示照片,都是由小沼英治先生本人完成的。老先生當時已經70開外,身著日本弓道的傳統服飾,拉弓放箭的一招一勢,無不透露出深厚的功力和修養,一派大家氣度。弓道講究氣勢,講究內力的積蓄和含而不露,而優秀的射家往往會有一種內力外溢的精神狀態,這是初學者和一般弓手所難以造做得到的。
關於日本弓道的產生,各家說法不同。《弓道》的作者認為,弓道是日本的古代射術在受到日本的神道教與古代中國的禪學影響下產生的。在形式上,它既繼承了日本弓術的特點,又吸收了中國射禮的內容。在拋棄中國射禮繁復的禮儀的同時,又將禪宗中的許多理念融入其中。所以,日本的弓道練習者所講的很多東西,如「一射,一生也」、「射如流水」等,可以說禪味十足,耐人尋味。
日本人認為,雖然日本人早在鐮倉時代(1185-1333)時代開始,武士們就開始接受中國的禪學,以此做為修身的一個內容。但是,禪學對弓道的影響大部分始於17、18世紀的江戶時代,也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發展到成熟的時候。正是那個時候,日本人將「弓術(Kyujutsu)」正式更名為「弓道(Kyudo)」,完成了從「術」到「道」的理念上的升華,從而為日本弓道開啟了一扇「求真」之門,從此,習射不只是為了掌握和提高射術,更重要是為了提升自已的人格品位。同時,弓道並沒有放棄「務實」的本質,仍然強調刻苦練習,以無止境的技術訓練作為通往弓道制高點的必由之徑。弓道的格言是:「無論是一千支箭還是一萬支箭,每一支都應該是一次全新的發射!」
如同許多的日本傳統文化形式一樣,我們在弓道身上也可以找到很多中國的影子,找到受中國影響的痕跡。
日本私人練習弓道時所使用的稻草靶(Makiwara),由草席捲制而成,這是源於我國,主要是受了明代中國射學家高穎的《射學正宗》的影響,日本弓道練習者多對《射學正宗》中的《妄射稿砧之惑》的典故耳熟能詳。《射學正宗》是日本江戶時代東傳日本的,當時日本的著名學者荻生沮徠將包括《射學正宗》在內的多種中國射書引入日本,並匯刻成一部叫做《射學類聚國字解》的射學叢書,從而對日本弓道產生了深遠影響。我們在弓道的圖像資料中還發現,許多弓道場的射靶中間,總是寫有一個「鵠」字,這無疑來自中國,孔子說:「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這里的「正鵠」就是射箭用的靶子。
弓道從日本本土向外傳播的歷史,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根據《弓道》的介紹,二戰以後,歐根·賀里吉爾的《日本射箭藝術中的禪學》(《Zen in the Art of Japanese Archery》)一書,是第一次將弓道介紹到西方的書,而真正發展起來則是最近二十幾年。弓道無疑是一種很美的運動。它美,不僅因為它表現出一種獨特的東方韻味,同時,還顯現出來一種求「真」的專一與執著,一種堅持不懈而沉穩綿延的力量感,這對每一個現代人都具有吸引力。這是弓道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弓道之所以保留至今,又能走出國門,逐步被西方人所接受,並融入西方社會,這與日本人珍愛自已的傳統文化,政府和民間人士又不懈地以弘揚民族文化為已任的做法是分不開來的。一百多年來,日本經歷了比我們更加宏闊更加深刻的現代化轉型,也經歷過西化思潮對傳統的強烈沖擊。但在保存傳統文化,特別是民族體育文化方面,他們做得比較好,比較成功。以弓道而言,日本在接受了國際射箭運動的競技模式和規則之後,並沒有就此放棄自已的弓道。相反,弓道仍在發展,而且發展的更好了。一個重要原因是研究工作開展的比較好,相關著作甚多,而且大多數著作都比較認真規范,不以附會玄虛自欺欺人。近些年來,有關弓道的工具書如《弓道辭典》、《弓道書總攬》等,也相繼問世,很加提高了自身的學科品位,吸引了國內外的研究者紛紛介入其中。如此,弓道不僅為社會大眾所接受,也堂而皇之地的走進高等學府的講堂。
日本弓道的成功引發我們許多聯想。
首先想到的是我們自已的射箭,即被古人尊之為「射學」的中國式射箭。自1959年以後,中國式射箭便逐漸消失了,它含著無盡的凄惋,悄然離開了與之相伴千萬年之久的中華文明,變成了古骨,變成了被廢棄的「故技」。今天,盡管某些少數民族還保存著本民族的射箭傳統,國家也為之提供了演示的場合,但那畢竟不是中國「射學」的主體,它的文化含蘊量不能與「射學」相比。在日本弓道勃然興起的之時,我們不能不按照孔老夫子所說的:「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為我們遺失了的射學和一系列民族體育項目而喟然長嘆!
9. 我想擁有一把弓箭
你可以去中華弓會或射箭沙龍這兩個論壇看看。
10. 猛將傅慶戰功赫赫,岳飛為何要故意冤殺他
跟隨岳飛期間,傅慶先後打敗了郭吉和叛將戚方,傅慶雖然作戰勇猛,屢立戰功,但是以為他生性孤傲,並且不喜歡岳飛嚴格的治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