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比賽裁判 > 騎士的比賽還用看

騎士的比賽還用看

發布時間:2021-02-14 16:47:23

㈠ 騎士晉級總決賽了嗎

可能誰也沒想到騎士抄會是襲第一個晉級總決賽的球隊,騎士接下來面對的對手是勇士或者火箭。總決賽的賽程已經出爐,6月1日NBA總決賽將要打響,今天是5月28日,意味著騎士只有三天完整的休息時間,當然西部那邊也是一樣。

詹姆斯這個賽季先後與21名球員成為隊友,常規賽詹姆斯打滿82場,季後賽經歷兩輪搶七,都是靠著老詹力挽狂瀾。一次次被低估,一次次爬起來,老詹666!不管總決賽如何,我們盡情欣賞比賽吧!

㈡ 關於騎士的問題(不是游戲中的騎士)

第一:騎士打抄仗有的是很厲害,例如亞瑟王,開國君主。有的不怎麼樣,元朝打去歐洲,就跟一個騎士集團打過,結果大勝。

第二:能夠穿重甲不是騎士的專利,主要是板甲價錢不菲,普通士兵根本無法擁有,更不要說臨時徵集的農民兵。當然不是絕對。反正並不是只有騎士才能穿。

第三:在歐洲騎士本身就是軍人。打仗當然要找他們,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因為騎士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士兵,個人素質比一般平民要高許多,而中世紀的戰爭,除了騎士外,戰場上最多的就是到處徵集而來的農民和傭兵。這些人需要有人去領導,而騎士本身就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所以由他們來領頭是最適合的。而且他們也接受過專業訓練,擁有很好的戰斗才能。

去看一些關於騎士或中世紀戰爭的歷史書,就全明白了,你想要的答案都能找到。

㈢ 關於騎士的幾個問題

當然有女孩的~~有要守護的女孩子嗎~~女主角要什麼身份你自己看啊~~這個看內你要把情節怎容么寫~~武器是才長槍~~和盾~~也有用大劍的~~不過我覺得每個人都寫騎士用馬的~~好老哦~~用龍的也老~~~我沉得用4大神獸的那個火鳥就比較有新意~~~汗 我不知道要怎麼寫了~~~~

㈣ 騎士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太過依靠個人能力,James不是萬能的,他也有受傷的時候,但是在這個時回候球隊還不好好振作,反而答沒有一個人能站出來棒他,這就暗示著騎士會輸掉比賽。我一直深信,沒有一隻靠單打獨斗的球隊能取得最後的勝利的。籃球是一個靠團體合作的運動,個人能力是可以讓球隊獲得一時的成功,但這一時的勝利只會讓最後的勝利越來越遠。

㈤ 古代歐洲的一種騎士比賽

在中古時代,騎士除了為領主或國王作戰外,在每年的某段日子還需參與一些競技活動。這些競技活動都有特別的名稱:

* 兩個騎士在馬背上,以比武用騎槍(lance)將對方擊落馬的競技稱為「馬上比武」(jousts),馬上比武用騎槍和盔甲都與實戰的款式不同,比武用騎槍多半是用無尖的皇冠狀或杯型槍頭,且槍身採用空心或刻劃出溝槽(容易折斷)的白楊木,盔甲在左胸也有特別強化的金屬板好抵抗沖擊,比武用的馬鞍亦沒有後橋,使騎士受擊後容易摔落,有時候一方落地比賽仍要以其他武器互毆,直到一方死亡、失去意識或是投降,投降或失去意識一方將會變成贏家的俘虜,家屬得要支付贖金才可將其贖回。
* 兩組以上的騎士進行上述的競技活動稱為「比武大會」(tournaments)。

這些競技活動,最早出現的用意是國王為了將貴族們調動到身邊來就近監視,亦可藉此保持騎士的戰斗素質。

㈥ 騎士驚天逆轉奪冠,詹姆斯太強悍了!可惜我沒看直播

勇士本來三分就准, 這場輸就輸在了勇士只准了上半場 下半場尤其是最後全部崩盤,
騎士也不算是堅決突內線, 只不過上半場得分基本全是內線得分, 上半場騎士三分投的也不少, 但是只中了一個. 最後騎士的十分有九分是來自於三分 (其中有三分是靠三分線外詹姆斯造犯規所得, )
最後的犯規應該是歐文突破分球給詹姆斯造的犯規,詹姆斯造犯規, 而不是詹姆斯突破,
詹姆斯也不是一直在盤活全隊, 第一節詹姆斯並沒有打開.但是第四節是詹姆斯主宰了比賽.

這場比賽對騎士來說有三個最重要的地方,

1,第三節開始JR爆發追分,
2,第四節詹姆斯扛起全隊,在第四節騎士得到的十八分里, 詹姆斯得到了11分外和一個助攻給樂福的兩份. 騎士最後時刻落後五分, 靠詹姆斯連得六分反超, 後來又一個天降的神帽, 雖然詹姆斯蓋掉一哥之後依然是八十九平手,不過這個帽給人的感覺就是勇士大勢已去.
3,歐文在最後第五十四秒單打庫里迎面三分給勇士判了死刑.

本人認為, 這場搶七是近十年來所有總決賽中最好看的一場比賽. 尤其是最後七分鍾, 真的驚心動魄, 談一談本人的看法吧,
本人是支持騎士的, 但是認為勇士實力高於騎士, 還剩七分鍾83-80騎士領先的時候, 庫里投了一個對庫里來說很平常的逆天三分, 這時候83平手, 原本對騎士有利的局面立刻變成了勇士, 先是湯普森一個高難度迎面兩分 後來格林補籃,騎士落後四分, 這時候比賽還剩五分鍾, 對於勇士這種逆天球隊, 落後最後時刻落後四分真的是難以想像該怎麼追, 好在關鍵時刻勒布朗站了出來, 勒布朗在以前都是以最後時刻隱身著稱 ,
但是這次他 沒有, 先是三分線外冷靜的造了艾澤里一個犯規, 三罰全部命中, 之後投中他全場唯一一個三分, 騎士反超兩分, 主動權又到了騎士這邊, 之後湯普森上籃得手89平,
之後三分鍾里連續幾個回合無人得分,但這三分鍾稱為精彩也不為過, 每一次勇士進攻都會捏一把汗, 畢竟這只球隊常規賽的進攻水平在歷史中排第一也不為過.
之後還剩一分多鍾, 詹姆斯上籃未中, 勇士快攻, 庫里一哥 二打一 JR, 估計當時所有球迷都在想這個冠軍可能就是勇士的了, 或者騎士完了, 就在一哥拉桿上籃這個時候,詹姆斯好像從天上飛下來一樣把這個球直接拍了下來, 當時給我的感覺就好像把總冠軍獎杯給拍了下來一樣, 尤其本人看的是英語的直播, 當時解說說了一句 OH!!!!!!!!! BLOCK BY JAMES,當時這個OH的語氣也是完美的詮釋了我內心的想法, 用四個字來代替這個帽 我想應該就是 "難以置信" .
後來騎士叫了暫停, 之後歐文單打, 事實證明泰倫盧的決定是一個完美的決定, 整場比賽騎士外線都不算投開, 勇士必定把所有防守重心都放在詹姆斯的突破上面, 這時即便詹姆斯分球也不一定能成功打進, 而且詹姆斯外線並不如歐文穩定, 最後歐文選擇了他擅長的右側四十五度的角度, 大心臟德魯成功將球打進, 作為騎士球迷當時真的很激動,
後來勇士暫停, 這個時候估計了解勇士的騎士球迷心仍然還懸著, 水花兄弟的三分可是歷史第一. 暫停回來庫里運球, 樂福防, 當時真的作為球迷內心有點要崩了, 畢竟庫裡面對樂福製造空位太簡單了, 但是根本沒想到的是 樂福這次的防守堪稱完美, 庫里被迫把球傳給格林, 之後又回傳給庫里, 樂福依然防的很完美, 盡管庫里找到投籃機會 不過仍沒有站穩, 果不其然沒中, 比賽還剩三十秒, 騎士掌控球權. 勇士有點猶豫, 巴恩斯犯規. 之後騎士半場發球, 歐文運球突破 分球 詹姆斯接球躍起扣籃 被格林推了下來, 之後詹姆斯手扭了, 但是依然堅持罰球, 兩罰中一. 勇士落後四分暫停,比賽還剩十秒. 這個時候依然緊張... 當時感覺勇士落後四分跟落後一分沒什麼差別, 下一個三分肯定中.
勇士前場發球, 庫里運球製造出空位三分, 沒中. 比賽還剩三秒. 盡管前場籃板被斯佩茨搶到, 時間已經不夠. 斯佩茨三分不中. 騎士拿下首個NBA總冠軍.

㈦ 騎士代表什麼

騎士(Caballarii)」一詞,最早來源於Capitularies法令集,原意是騎師。在7世紀,阿拉伯騎兵騎著有馬蹬的戰馬揮舞彎刀沖上了歐洲大陸,這片土地上的法蘭克人與日耳曼人幾乎是同時從異教徒那裡學會了使用馬蹬,從而使自己的雙手解放出來,輕松自如地在馬上使用兵器作戰。
11世紀至13世紀,這是騎士文化真正興起的時期,這期間由教皇發起的十字軍東征,可說是正式為騎士賦予了宗教性質與地位,並且也正式制定了完整的騎士制度,這些制度就是日後人們所樂道的「騎士精神」。

騎士制度.
騎士的訓練要經過侍童、扈從、見習騎士與正式騎士四個階段。侍童時期一般都是從7-8歲左右開始,這時候進入領主的城堡,作為領主家屬的侍童,在幹活的同時學習禮儀與各項相關知識,進入扈從時期,則主要跟隨正式騎士學習「騎士七技」,即馬術,游泳,投矛術,劍術,狩獵,吟詩,弈棋。前五項可提高作戰能力與生存能力,而後兩項則是為了培養出良好的素質修養,這對於一名騎士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進入見習騎士階段後,便可以擁有自己的扈從並且參加戰鬥了。在戰場上,見習騎士的旗幟在後面會剪開叉,形如燕尾,以示與正式騎士的區別。如果見習騎士積累戰功到一定程度,可以向上級申請成為正式騎士,這時傳令官會將其旗幟上的燕尾剪去。
正式騎士的受勛儀式一般都由領主或軍隊首領主持,有時也會由國王或者主教主持,如果是後者,會非常隆重,其形式流程為:主持人用劍背輕觸對方的後頸和兩肩,接著以守護聖徒名義起誓(英格蘭人是聖喬治,蘇格蘭人是聖安德魯),起誓謹守忠誠與榮譽。然後主禮人高唱:"Avencez,Rise Sir XX",XX一般是該騎士的教名。"整個典禮結束。之後還有不同的慶祝,比方說國王的賜宴,授予披風、盔甲和馬刺;或者是教會的模式,騎士團的每個兄弟為新人祝福,賜給聖經和十字架,新加入者自己表示,要放棄人世間的尊崇與俗名,等等。
成為正式騎士後,要嚴格遵守騎士的各種制度教條,這是一名騎士維護自己榮譽的最基本方式。騎士制度除了各個騎士團里自己制定的一些規則外,所有騎士團都要求自己的成員公正,謙遜,慷慨,生活簡朴刻苦,絕對忠誠,寬容等等,如同史詩中的英雄一般,用自己的胳膊去為民眾效勞,以教會的名義行俠仗義,保護去東方的朝聖者。
在後來中世紀的歐洲文學里,騎士總是被美化成正義的象徵,代表著善良與邪惡斗爭而終取得了勝利,所謂的騎士文學風靡一時。就算到了塞萬提斯的筆下,堂吉訶德仍然有著單純執著的可愛之處。少年時的法國啟蒙運動領導者伏爾泰,因當時某貴族對他的一句人格諷刺,而與貴族決斗,被關進了巴士底監獄。俄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名字錯了,是誰有點忘記)因決斗時被人偷襲而喪了命。可見騎士精神對後世的影響。
騎士是個很神聖的職業,它代表著光明,代表著一諾千金,代表著修身恪己,代表著永恆不變的贊美。

㈧ 得分潛力不差,騎士5號秀比賽中還有哪些缺陷

作為騎士隊在2019年選秀大會上第五順位選到的新秀,加蘭德現在的表現倒也算是中規中矩,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加蘭德依舊有一些缺陷。首先加蘭德外線投射能力以及出手的選擇上面其實還是需要再打磨打磨的,雖然這個球員有一定的外線投射能力,但是在三分線外的投射能力相對來說並不算是特別的好,本賽季三分線外的搶劫命中率只有33.9%。其次就是在觸手選擇上面也並不是特別的,有很多的三分其實都是強行出手,所以命中率極其的差。

其實加蘭德是一個比較神秘的新秀,在大學賽季的時候,加蘭德因為半月板撕裂只打了5場比賽,其中最後一場比賽僅僅登場兩分鍾而已。但即便是如此,加蘭德在這5場比賽當中平均依舊能夠拿下19分,其中有一場比賽更是獲得了37.6分。也正是因為加蘭德有非常好的得分能力,其實對才願意用5號秀去選擇他,這其實對騎士隊來說也算是一個豪賭。

㈨ 騎士的陣容需要改變嗎

騎士今年總決賽的失利,不得不讓騎士上下開始考慮自己的球隊陣容,畢竟他們拿著全聯盟最高的工資,還有全聯盟最強的男人,東部冠軍當然不是他們所想的,但是這次敗於勇士的比賽並沒有那麼的焦灼,他們之間的實力差距還是顯而易見的,這個結果也是意料之中。

其實單獨看騎士的陣容,紙面上是非常強大的,詹姆斯、歐文、樂福三巨頭,TT的前場板之王,還有JR的外線火力,就連替補陣容中也是大將一群香波特、弗萊、德隆、科沃爾等,但是在和勇士的比賽中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樂福作為億元先生,總決賽數據上場均16+11的數據倒是也說的過去,但是看比賽的人都知道,進攻的時候樂福的作用其實很小,總是直接埋伏在底角等待機會三分出手,沒有個人的戰術安排,一個大前鋒做了射手的職責。

防守端雖然對內線的限制不錯,籃板的拼搶也很積極,但是這些多是防守籃板,看看搶防守籃板的時候他面對的是渣渣、格林、麥基一等人,他有絕對的身高和體重優勢,這時候TT也在外圍協防,所以樂福的防守籃板會比較多,但是對於勇士這樣一個外線投射能力強的球隊來說,這樣的防守是沒有太大效果的。

樂福一開始的對位假想敵應該是馬刺,可惜的是勇士的快速成長讓他們措手不及,根本沒有跟上聯盟小球時代的節奏,騎士要想拿到總冠軍,陣容必須改變,而且樂福首當其沖!

對於騎士來說,德隆、傑弗森、瓊斯等的離隊都只是騰出位置,但是沒有留出薪金空間,騎士的三巨頭陣容不做改變的話很難再有大的動作,只是小的修修補補很明顯不會有效果,可能他們還會是東部冠軍,但是對於總決賽,還是差出了很大一截。

騎士目前需要補強的是鋒線的投射能力還有替補的組織能力,德隆確實讓騎士失望了,離開是必然的,科沃爾的神射手也沒有表現出自己應有的價值,缺乏總決賽的自信!JR完全就是不確定因素,下賽季的騎士陣容必然改變,但是為了穩定的東部冠軍,應該會保留三巨頭,修修補補的再沖一年,若再次敗北,三巨頭必然解體!

㈩ ■■關於騎士……■■

中世紀的騎士
騎士從幼年時代開始,就被養育成為專門適應戰爭的人。他接受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為了強健體魄和鞏固信仰。他的學校就是軍隊前哨站里的守衛室,他的家園是永遠處在外敵進攻之下的城堡。作為侍臣,他必須經常服從領主的徵召,參加反對另外一個領主的戰爭。作為回報,他可以得到一些攻城掠地所得的戰利品,或是沿路打劫商人所得的財物。偶爾騎士也會被國王徵召去,投入一場被國王認定是有利可圖的對外戰爭。
騎士最初是陪伴領主和國王的,這種同伴的資格必須得到正式認可。大約到了公元1200年左右,教會接管了冊封騎士的儀式,並且將很多宗教禮節和規范加入了這個儀式,使之近於神聖。將要成為騎士的年輕人首先要沐浴,象徵靈魂得到潔凈。然後穿著潔白的上衣,身披紅色長袍,在祭壇前佇立或是跪拜10小時。他的盔甲和佩劍就放在祭壇上。到天色破曉的時候,他來到一群騎士和女士面前,那裡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彌撒。他的擔保人將他帶到領主面前,並且將他的武器和防具一件一件的遞給他,每遞一件,都要加上一句祈禱和祝福。儀式中最關鍵的一步是為新騎士綁上馬刺。一位年長的騎士還要用自己的掌緣或劍身在新騎士的脖子或面頰上重重的打一下——這一擊是所有的騎士都必須承受而且不得反擊的。這位剛剛被冊封的騎士接下來還要宣誓:自己的劍永遠只用於正當的理由,用來捍衛教會,保護孤兒寡婦,濟貧救苦,鏟除奸惡。整個儀式以馬術表演、模擬決斗和格鬥游戲而告終。全部的儀式是非常感人的。很多誠摯的騎士終其一生都無法忘懷他們在祭壇前度過的一夜,也無法忘懷他們當年作出的誓言。但是,這也是個非常昂貴的儀式。其花費之高使得14世紀的很多有資格的年輕人寧可終身都保持著扈從的身份。

騎士的義務就是必須在他主人出征時服役,不過在封建制早期,一年裡也就四十天而已。當然,他們當時認為的戰爭,有很多其實不過是掠奪的同義詞。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只有在一方的領主向另外一方發下戰書,約定在何時何地作戰以後才可能發生。很多時候,指揮官的目的並不是要打敗敵人,而是盡可能的焚毀村莊,屠殺農民,削弱對方的經濟來源,而對方的領主還在他自己的城堡里,暴跳如雷卻毫發無傷。

戰爭中,使用騎兵的最佳方案莫過於讓他們全速沖向對方的防線了。被嚇壞的農民們在狂奔的軍馬和全身鐵甲的騎兵的雙重威脅下,只有潰敗逃命的份了。但是這種沖鋒也不是全無危險的。在不平坦的地面乃至沼澤地帶上,這種沖鋒的效果就非常有限,而一條隱蔽的溝壕則可以讓騎兵完全失去作用。防禦的一方如果足夠沉著,還可以在雙方陣前布下大量削尖的木樁--在這種障礙面前,即使是再勇猛的馬也是不敢前進的。如果防禦方還有訓練有素的弓箭部隊的話,他們還可以用自己的箭矢去迎接沖鋒而來的騎兵。不過弓箭手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的時間很短,因為箭的有效殺傷距離只有大約150碼左右,而製作精良的裝甲可以承受除了直接劈砍以外的幾乎所有打擊。因此,一個有經驗的弓箭手總是瞄準敵人的坐騎開火,因為一旦騎士沒有了馬,他的全部優勢就幾乎都變成劣勢了。

騎兵沖鋒結束以後,戰斗就演變為一系列的白刃戰了。當兩軍混戰之時,弓箭手就撤出戰場,把戰斗留給騎士們。戰爭的勝負取決於雙方的傷亡數目,傷亡較少的一方就可以占據戰場的主動權。但是真正戰死在戰場上的騎士其實是很少的,因為有點名氣的人物都被關押起來勒索贖金了。

直到公元13世紀,中世紀的軍隊還是幾乎全部由戰斗人員所組成,專門負責輔助性事務和後勤供給的人幾乎沒有。士兵們必須自行解決給養問題,因為部隊經常不在本國境內作戰。一般而言,部隊里大約有三分之一是全副武裝的騎士——不過這個比例經常隨著情況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動。步兵中有一些是經過訓練的正規士兵,但是更多的則是臨時招來應付戰爭的農民。他們身穿著他們隨便找到的各種盔甲,通常是用鐵環加固過的皮甲。他們攜帶的武器和防具可謂千奇百怪:盾牌、弓箭、長劍、梭鏢、斧頭、甚至還有棍棒。騎士的裝備體現了進攻和防守的平衡,也可以說是機動性和防護力的平衡。長槍或者長矛是馬上部隊的傳統武器,並且一直到今天,它還是騎兵部隊的標志。一個持著10英尺長,帶有鐵頭的長矛的騎士,在全速沖鋒時可以輕易的擊倒一個全副武裝的敵人,或是穿過盾牆把他的敵人刺穿。但是第一擊之後,這桿長矛也就沒什麼用處了,騎士只能把它扔掉,換上長劍或是戰斧。戰斧即使隔著裝甲仍然有很強的殺傷力,鎖甲的鏈子經常會被砍得嵌入傷口,並且在傷口內生銹,造成嚴重的壞疽。有些騎士攜帶的則是釘錘,或者就是最原始的武器--棍棒,但是在上面加了許多釘刺,令人望而生畏。征服者威廉和獅心王理查在戰場上時,釘錘就是他們的徽章。

給騎士穿盔甲是件很耗時的工作。隨著盔甲變得越來越重,設計也越來越復雜,後來的騎士已經沒辦法自己穿戴盔甲了。他必須坐著,讓他的扈從們幫他把褲子拉上--褲子是用鐵條加固的;然後,他還要站著讓扈從們把鎧甲的各個部分在自己身上用帶子和搭扣拼裝起來。首先穿上身的是一件貼身襯衣,通常由毛氈或是棉布縫制而成,外面再罩上一層鎧甲--這就是早期的鎖子甲。鎖子甲的外形其實就是一件衣服,長度常常過腰,甚至還有過膝的。鎖子甲由無數的小鐵環鉚接而成,如果製作精良的話,應該是柔韌而有彈性的。盡管鎖甲的強度還算不錯,它還是無法抵擋猛力一擊。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鎖甲很容易生銹。當時的一種除銹方法是在一個皮口袋裡裝上浸過醋的沙子,然後把鎖甲塞進去。鎧甲被不斷地改進,越來越繁復,逐漸出現了保護頭頸的護帽,護肘,護膝,還有護脛。為了保護容易受傷的面部,頭盔的重量不斷增加,保護的面積也越來越大,最後把整個頭部都保護了起來,只在眼睛面前留下幾道狹縫。當然,要獲得這種強大的防護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在戴上頭盔之前,騎士必須把自己的頭包好,否則一旦摔倒就很容易腦震盪。

到了14世紀的時候,板甲取代了鎖甲。板甲可以度身定做,並且常常飾有精美的花紋。全套板甲的重量超過60磅,。如果盔甲的關節處鉸接妥帖並且潤滑良好的話,穿著板甲的人活動起來可以比穿著鎖甲的人更加自由。

騎士的盾牌一般是用幾層結實的木板做成的,用釘子把它們釘在一起,外面覆以皮革,邊上還包著一圈金屬。為了彈開敵人的刀刃,一般在盾牌中央還有用金屬做成的一個突起。步兵慣用的盾牌是圓形的,而騎士們為了保護他們的腿,一般都使用風箏形狀的盾牌。為了能夠在作戰和比武大會時負載全身鐵甲的騎士,戰馬必須是強健有力的。這種軍馬在當時並不多見,而且極其昂貴,因為草料並不充裕,而且一般的牲畜體形都很瘦小。養馬者必須想辦法把自己的馬喂得高大強壯才行。當時阿拉伯馬非常受歡迎,而全身純白的雄馬更是上上之選。按照當時的觀點,騎母馬是不合騎士身份的。為了能夠承受戰爭時的各種沖擊,選作軍馬的馬匹必須經過長期精心的訓練。另外,騎士在戰場上經常拿著劍、盾、長槍,騰不出手來握韁繩,控制坐騎就只能靠用馬刺驅策、用腿壓馬腹、還有移動身體重心之類的動作來完成--這些也需要事先訓練。

十字軍是歷史上的一個新鮮事物,是第一個為了一個理想而發動的戰爭——盡管到了後來,這個理想自然而然的失去了它原有的純潔和高尚。但是十字軍仍然被看作是為基督教的上帝所作的服務,同時十字軍戰士也把自己看作效力於一個神聖目的的高尚的僕人。

在十字軍中成立了醫院騎士團,當時它的宗旨是救助有傷病的朝聖者。加入騎士團的志願者必須宣誓以苦修的方式生活,忠實於本篤派的誡條。他們的標志是一個白色的馬爾他式十字架。攻下耶路撒冷以後,他們只接受教皇的直接命令。他們在耶路撒冷的會所可以容納1000名朝聖者。由於他們要負責朝聖者沿途的安全,他們的性質也就越來越變得像一個軍事組織。在以後的年代裡,醫院騎士團的總部搬遷過幾次,也因此曾更名為羅德斯騎士團和馬爾他騎士團。

聖殿騎士團是一批勇武的騎士,他們以紅十字作為自己的標志。聖殿騎士團始建於公元1118年,最初的總部設在聖墓教堂,因為十字軍認為那裡是所羅門王的聖殿所在地。聖殿騎士團成立之初的目的是守護通向聖地的通路。但是很快,醫院騎士團和聖殿騎士團就變得類似於警察,一直忙於調解十字軍和撒拉遜人時間的日常糾紛。當地基督教國家的統治者無權干涉騎士團的行動;騎士團擁有自己的城堡,制訂自己的政策,甚至可以自行簽署協議。他們和基督教徒發生的摩擦並不比和撒拉遜人發生的摩擦少。有些騎士團的成員改信了伊斯蘭教,其他成員即使沒有改變信仰,也深受伊斯蘭教一些神秘儀式的影響。但是他們在法國的支部在14世紀的時候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因為當時的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垂涎於聖殿騎士團的財產,欲將其充公。今天的秘密共濟會繼承了騎士團的名號,也一並繼承了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儀式。另外一個以苦修式的行為規范約束自己的騎士團是條頓騎士團,其成員必須是貴族出身的德意志人。

當歐洲大陸趨於穩定,中央集權的政府日益強大,商業帶來的利潤日見豐厚的時候,好戰的聲音就越來越小了。社會的機構也從依靠軍事力量轉向依靠法律力量來維持。到了中世紀後期,騎士們悲哀的發現,自己已經過時了。決定戰爭的力量,越來越多的是來自出身卑微,像流氓一樣的雇傭兵、工兵和炮兵們。

但騎士的精神和理想卻依舊長存:對抗背叛行為;為窮人伸張正義,維護地方的和平;為自己的同胞流血,必要時犧牲生命。時至今日,在法國和德國的陸軍軍官和英國公立學校的傳統里,還依稀可以見到這種理想的影子。

歐洲騎士制度對中世紀社會發展的影響

多年來國內史學界對歐洲中世紀騎士制度研究成果甚少,史家學者一般都將其作為封建等級制度中的一個等級來研究。而目前西方學者認為,騎士制度不僅是一種全歐洲的機制,中世紀就是騎士時代,騎士階層是社會的中堅力量,而且騎士制度具有一種影響整個時代的騎士文化與精神,直至"十五世紀,騎士制度在宗教之後,仍是支配人們思想和心靈的強大倫理觀念。人們將其看作是整個社會體系中的王冠"。因此,騎士文化精神不僅是西方思想文化史研究中所關注的對象,而且也是歐洲軍事歷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

歐洲騎士制度源於中世紀加洛林朝的法蘭克王國,後逐漸推行到歐洲各國。732年查理•馬特成為法蘭克王國宮相,依靠斯克拉西亞中小地主出身的侍從兵支持,征服國內與周邊民族後,又加強騎兵力量打敗了強大的阿拉伯人軍隊。由於8世紀時,一匹帶裝備的馬相當於45頭母牛或者15匹牝馬的價值, 9世紀僅一匹馬就等於6頭牛的價值,故為了鞏固騎兵,錘子查理進行改革:一方面摒小農於軍役之外,讓貴族和富裕農民成為職業騎兵;一方面將土地分封成為提供騎士的軍事采邑,奠定騎士制度的堅實基礎,並成為中世紀軍事封建主義的濫觴。因此,采邑作為騎士制度的經濟基礎,其不僅使土地從國王向公、侯、伯、子、男、爵直至騎士的一種層層分封,而且使凡能以馬匹裝備為封主參戰並接受冊封者都可稱騎士,這包括參戰的所有等級的貴族,甚至國王都以自己的騎士名號而感到榮耀。如先後參加十字軍東征的英王理查一世(獅心王)、愛德華一世、法王路易七世、九世、腓力二世、德皇腓特烈一世、二世等皆是以"騎士國王"著稱於史。1449年英王愛德華三世建立襪帶騎士團,其作為成員與騎士們圍繞圓桌議事,共同進餐,主持比武等等,儼然是一名高級騎士。這從而使中世紀成為一個騎士的"英雄時代"。

由於中世紀歐洲的國家是從蠻族社會組織的基礎和戰爭中發展而來的,因此其整個結構和社會風氣都是軍事的,維持社會穩定和統一的力量就是軍事貴族騎士階層及其首領。所以,要成為一名貴族,首先必須成為一名勇武的騎士。而要成為一名騎士,則必須經過侍童(7、8歲以後)、扈從(14、15歲以後)和騎士(21歲以後)三個階段的封建騎士教育。在侍童階段教育,主要將孩子送到權勢高的領主城堡中當侍童干雜活,並可從貴夫人及其女兒那裡學習一些騎士禮節和文化知識,還有唱歌、樂器、象棋、口才等技藝。進入扈從階段,則成為主人的隨從護衛,也是預備騎士,主要學習稱為"騎士七技"的騎術、游泳、投槍、劍術、狩獵、吟詩、弈棋。學習騎術就是要熟練地在快速奔跑的馬背上操縱武器進攻敵人;學習狩獵則不僅是一種娛樂消遣活動,而且也是演練戰術,在狩獵中鍛煉作戰勇氣和智謀;學習吟詩目的在於通過許多敘事詩中對騎士生活和精神的描寫故事,獲得對現實生活的教育意義。作為預備騎士,戰時還隨主人出征,並有保護責任。進入騎士階段,要成為一名真正騎士首先必須經過晉封儀式或稱為授劍儀式,這種儀式在中世紀有其演變和發展的過程,其最初源於日爾曼人的武器授予儀式,這在古羅馬作家塔西佗《日爾曼尼亞志》中就有所記載。中世紀晉封儀式一般要選擇在宗教節日,有時在戰場上舉行。史稱查理大帝為網羅人才,禁止貴族冊封騎士,"讓扈從們都聚集到宮廷來,在這里每人將獲得一匹騎馬、一把寶劍、一副上好的鎖子甲、頭盔和一件刺綉的絲綢外套。而且,如果願意,他將立刻被封為騎士"。

騎士晉封儀式程序較復雜,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世俗型,主持者為君主和世俗貴族,地點多在王宮、城堡;一種是宗教型,主持者為教皇、主教或神職人員,地點一般在教堂;一種是世俗與宗教混合型,主持者一般是君主或世俗貴族,神職人員擔任其中的禱告彌撒等宗教活動,地點或在宮廷城堡、或在教堂。在整個儀式過程中,授劍儀式最為隆重,可謂核心儀式。候選騎士要齋戒、洗浴、懺悔、祈禱宣誓、穿戴鎧甲頭盔、裝踢馬刺等等,然後是接受象徵騎士職能的劍;封主用佩劍放在受封者的頸上或肩頭輕輕拍打幾下,同時莊重陳述騎士的基本准則。最後,新騎士在賓士馬背上展示其武功,持矛猛刺靶子以及即興比武等等。由於晉封儀式及其以後慶典活動開支頗費,故往往有幾個騎士共同舉行晉封儀式。14世紀以後騎士晉封儀式漸趨簡單,統治者為擴充兵源,使許多非貴族出身者通過錢財或戰功都可獲得騎士稱號。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英王為鼓舞士氣往往在戰役前冊封大量騎士。1338年英法兩軍在威倫佛斯對陣,一隻受驚野兔使法軍前部騷動,法軍海諾特伯爵以為英軍進攻了,便利用這短暫時間就匆匆受封了14名新騎士,以致他們後來被戲稱為"兔子騎士"。

教會對於騎士受封儀式極其重視,其往往利用儀式過程所象徵的意義,灌輸與滲透基督教觀念與精神。如10世紀時教會在《儀典書》中對騎士武器的祈禱列為教會的服務內容。11世紀時,教會開始宣揚騎士是上帝在世間的戰士,在授劍儀式中引入彌撒,以堅定騎士對上帝的信仰;教會封主用劍拍打騎士後背被解釋為:"從噩夢中醒來保持清醒,信仰基督,為獲得崇高的榮譽而奮斗";騎士則宣誓:"我將成為一名勇敢的騎士,我將按上帝所願生活"。在教會宗教思想寓意下騎士劍的雙刃意義為:一邊打擊異教徒和上帝的敵人,另一邊保護人民和弱者。而全身武裝的騎士則意味著是保護教會的銅牆鐵壁,他們被賦予了宗教的職能:"基督的騎士為教會而戰"。同樣,在世俗晉封儀式上,宗教精神仍是其靈魂。如12世紀格里菲《不列顛國王史》中載一個城堡封主在授予騎士劍時道:"持我已給你的劍,上帝已制定和指令最高的秩序:騎士制度的秩序,它應沒有污點"。同時,劍也是正義和榮譽的象徵,騎士隨身帶劍可隨時隨地對呈十字形的劍柄發誓。騎士死後其劍往往要隨葬或掛在他的墓碑上。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萊蒙號召十字軍東征時曾講了一句名言:"過去的強盜,現在都應該成為騎士"。12世紀索爾慈伯里的約翰納斯曾這樣說道:"為什麼建立騎士制度?為了保衛教會,為了與不信教的人進行斗爭,為了尊敬教士,為了保護窮人免受不公正的對待,為了生活能得到安寧,為了獻出自己的鮮血,如果需要,願為兄弟獻出生命"。 10世紀末在法國南部地區發起並擴展到北部的上帝和平運動,這是在教會領導下的維護權利和秩序的運動,騎士的職責與信仰在其中得到充分體現。

歐洲中世紀騎士是封建貴族階層,其所遵循的忠誠、榮譽、勇敢的道德倫理與思想精神直接體現了封建的傳統。在封建體制中,騎士作為大貴族的附庸,封建義務決定他必須向之效忠;作為自己領地的主人,他又必須保護依附於他的農奴,其封建權利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正是這種封建社會所倡導的騎士道德精神及其封建義務和權利,使其在紛爭不斷、戰火紛飛的歐洲中世紀,成為歷史舞台或文學作品中演繹的種種傳奇故事和高大形象,以致人們往往忽略了騎士及其制度的黑暗面。

(二)

從軍事角度而論,戰爭和競技是騎士的主要職能。在中世紀一名戴頭盔、著鎧甲、挎寶劍,左手操盾御馬、右手持握長矛的全副武裝的騎士及其侍從就是一個作戰單位。其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勢不可擋,有人形容"一個騎在馬上的法蘭克人能把巴比倫城牆沖個窟窿"。在中世紀騎士馳騁戰場不僅是其必須履行的軍事封建義務,而且也是其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因此中世紀的騎士既是軍事藝術的體現者,又是軍事戰略戰術的謀劃策動者。從一方面而言,騎士必須每年為封主提供40天軍事性質的服役,或隨封主征戰;從另一方面而論,更多的是騎士為保護或捍衛自己的權利與榮譽、抑或是宗教紛爭、路見不平以及種種糾紛等等進行戰斗。因為在中世紀封建割據的政治狀態下,通過封建的私法私戰來解決矛盾,似乎已是一種社會通行的方法。所以持劍縱橫、打仗私鬥對騎士來說既是一種職業或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獲得榮譽財富的途徑。因此,在歐洲中世紀的武裝騎士不僅是軍隊戰斗的核心,而且也是封建林立城堡的主要守護者。

歐洲中世紀是"城堡時代",每一座城堡都是一個地區的封建軍事、政治、經濟和社交的中心,是封建領主制形成的基礎,而城堡的捍衛者則是騎士。有些城堡甚至就是騎士的大本營。如溫莎城堡,14世紀時英王愛德華三世將其作為騎士團的中心。城堡的興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正如湯普遜指出:"城堡的興起和它們的遍布歐洲,在生活方式和文明性質方面,產生了一個深刻的變革。它們開始了一個新時代,一個軍事占優勢的時代,就是封建時代。在第九、第十甚至十一世紀,即在封建制度已自覺有力並發展成為一個鞏固的政體之前,生活對社會上的一切階級來說,是又困難又粗野的。只在封建制度成了一個有秩序的制度的時候--至少達到象人類政府在任何時代所可辦到的合理管理制度--城堡里的生活才變為文雅又舒適了。到那個時候,軍事建築也已進步到這樣的程度:城堡不復僅僅是木頭防舍而變為寬敞甚至雄壯的石頭建築了"。歐洲早期的城堡還都是一些具有防禦性能的堅固設施,更確切地說是庄園式的設施,10世紀以後開始發展為居住型的城堡。中世紀的戰爭常常就是在爭奪城堡,因此11世紀起城堡多修築在山上以增強防禦能力。有一個歷史問題值得注意,就是現今保存下來的城堡一般都是中世紀晚期的,而且多在19世紀進行了改建,並非當年騎士城堡的風貌了。在當時盡管也有許多較大的著名的城堡,但大多數騎士城堡的長度不足40米。例如1293年在位於普魯士施瓦本的布爾克高城堡里,只有5個堡民、8個守衛、2個守門人和一個守鍾樓的人。中世紀的戰爭多圍繞爭奪城堡而進行,城堡是主要的政治軍事目標。對城堡的"圍攻戰爭繼續在軍事活動中占據著絕對的統治地位,而發生在戰場上的大型戰役則相對較少"。戰敗的軍隊可暫避於城堡城牆之內,最後的陣地可以退至城堡中的主塔。城堡主要防衛工事由護城河、圍牆、塔樓、幕牆等組成。城堡中儲存的糧食一般可供一年食用,一支60人的守軍足以抵抗10倍於自己的敵軍,往往被給養所困的是攻城者而非被圍困者。因此城堡在騎士的捍衛下常常是易守難攻。攻破城堡的方法經常主要是利用攻城槌、活動進攻塔樓和石弩炮(拋石機)等機械裝置,以及挖坑道後燃燒油和木致頂部土石建築倒塌等方法。如1215年英國約翰王對曼切斯特城堡中百名反叛騎士與守兵的防守,就是命令首席政法官胡伯特日夜兼程送來40頭最肥的豬,用豬油與木頭在坑道中猛燒,使城堡高樓圍牆大段倒塌而攻破之。1244年阿爾比派主教圍攻蒙特塞格城堡時用拋石機日夜不停地向城牆同一點發射重達40公斤的投擲物,最後終於擊破一個豁口。城堡攻防戰經常是十分慘烈的,因為其往往是決定一個地區性戰役勝負的關鍵。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年)、英國紅白玫瑰戰爭(1455-1485年)就是騎士與城堡攻防戰的經典演繹,其不僅在軍事史上記錄了一系列的攻防戰術戰例,而且也在歷史上留下許多英勇悲壯、可歌可泣的騎士戰斗故事。

中世紀歐洲騎士是軍隊的核心、是戰場的主人,因此他們的武器裝備以及道德准則往往也是影響戰爭的主要因素。一般騎士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長矛和劍,也有一些騎士使用戰斧、鐵錘、鐵棍、狼牙錘等等。騎士的長矛在戰場上可拋出刺殺敵人。1066年的哈斯丁戰役,法國騎士正是用這種方式打亂了英國軍隊城牆似的盾牌陣容。但弓劍往往被認為是下等的步兵裝備,被騎兵蔑視而不屑使用。同時,曾有一段時期教會也禁止在基督教徒間的戰爭中使用這類武器。然而英國由於封建制發展,出現了招募熟練弓箭手成為職業軍人,他們打仗時常將鐵頭尖樁置於陣前阻敵騎,自己在尖樁外用可射250碼之遠的大弓利箭射殺馬匹和敵人。百年戰爭期間英王愛德華三世就是利用大弓武裝的二萬僱傭軍打敗了有重裝鎧甲的法國騎士軍隊,1360年法王約翰也戰敗成了俘虜。在此前幾個世紀以來,戰爭藝術主要通過高傲的騎士英勇事跡來體現,然英國長弓手證明弓箭手的價值不遜於騎兵,這對騎士地位起了動搖作用。此後法國軍隊也開始僱傭熱那亞等地的職業弓箭手。然而騎兵在軍事上的重要作用仍是不可否認的,"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若沒有它,任何一支15世紀的部隊都不可能在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既便是到了拿破崙戰爭期間,騎兵仍是戰場上軍事機動和沖鋒陷陣的主力。

中世紀文學作品裡曾討論怎樣才能做一個騎士道:"我是一名騎士,騎馬出行,尋找一個男子,象我一樣武裝起來,願與我格鬥。他要是能打倒我,就會提高他的聲譽;我要是能戰勝他,就會被看做是英雄,我將得到前所未有的尊敬"。然而盡管領主騎士好勇鬥狠,互相不斷打仗,但騎士在戰場上的爭斗往往不以殺戮對方為目的。維泰利描述Bremule (1119年)之戰,報告說:"900個武士中,只有3個被殺死"。在廷切布雷(Tinchebrai)(1106年)之役,英王亨利一世打敗所有的諾曼底人,400個武士被捕,但是亨利的騎士卻沒有一個陣亡。布汶(Bouvines)之役是中古流血最多,最富決定性的一場戰役,1500個騎士中,只有170個喪生。這不僅僅是盔甲和堡壘大有益於保障騎士生命,而主要是騎士間的默契與規約均要求善待俘虜及索取合理的贖金額。通常俘虜以信譽保證於一定日期繳給贖金後即被釋回,很少有騎士會破壞這種誓約。有史載英法戰爭時在克里西及普瓦泰被俘的法國騎士,與英國之俘擄者自由而舒適的生活在一起,並與他們的主人分享餐宴及運動,直到被贖回為止。這種以金錢贖被俘騎士貴族的方式,甚至連國王也如此。英國獅心王理查在十字軍戰爭時被內哄的奧地利人俘獲,英國就用重金贖回,他照樣是人們心目中勇敢英武的英雄騎士國王。法王路易九世也有同樣的經歷。當然中古騎士在戰場"英雄惜英雄"、甚少殺戮對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考慮到傷亡過重會引起嚴重的復仇。因此戰場戰死最多的是地位低下的步兵。湯普遜曾指出中世紀"戰爭使封建主獲得土地與農奴而發財,它也使他們的騎士和扈從獲得戰利品與贖身金而致富--正是這種貴族在繼續戰爭方面所享有的特殊利益,幾百年使各種為取消私戰而作的嘗試歸於失敗。--這批不生產者只能用來打仗"。為了使騎士們成為封建統治秩序穩定的重要因素,封建統治者和教會必須對其精神上的價值取向和行動精力上的指向有所規范和引領。這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是經常進行騎士比武大會。騎士比武大會流行於西歐,舉辦時機往往是慶祝騎士晉授典禮或皇族貴族間的婚典、一個國王或大貴族的來訪以及種種喜慶、宗教節日等。一場比武大會有時要舉行一周,比武場是城中廣場或野外空地,周圍有裝飾漂亮的看台包廂供紳士民眾觀看,並有樂隊演奏。騎士先進行馬上槍戰,兩騎對沖以矛擊對方,一方被擊落地後,雙方可在地上繼續打鬥直到一方求饒或主持人叫停。這種槍戰有時騎士往往是為他們心儀的小姐之榮耀而戰。勝利者將獲裁判官或一貴婦頒發的獎品。大會高潮是參會騎士們分為兩隊,真正打一仗,雖通常使用鈍兵器,但傷亡仍是常事。如1240年諾斯(Neuss)的一場比武就有60名騎士死亡。同時敗者被捕為俘虜,並被榨取贖金和戰利品。比賽結束後,凡活命的騎士與貴族們一起參加歌舞宴,得勝的騎士可親吻一位可愛的女子,並接受典禮中詩歌的贊頌。因此在這種比武大會上,"自豪、榮譽、愛情和藝術都為競賽提供了傳統的動機",騎士的忠勇和英雄精神得到彰揚。在一些著名的比武大會遺址上人們還建立了紀念碑。騎士比武競技決斗的精神一直是歐洲中世紀英雄精神的源泉和典範,以致英格蘭的理查德二世意欲和他的叔父們--蘭開斯特公爵、約克公爵和格羅塞斯公爵一起出戰法國國王查理四世及他的叔父安茹公爵、勃艮第公爵和貝里公爵。奧爾良的路易向英王亨利四世挑戰。英格蘭的亨利五世在向阿金庫爾進軍前向法

閱讀全文

與騎士的比賽還用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