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安四個城門的名稱是什麼
西安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
1、長樂門,是西安城牆的正東門,開辟於明代,現存城樓、瓮城以及南北兩側六個門洞,面東朝陽,內接東大街,外接東關正街;位於城門之上的城樓,歷史悠久,是非常珍貴的古建築文物。
2、永寧門,俗稱南門,是西安明城牆的正南門,也是西安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如今的永寧門為環島交通,門外有南門廣場,門內為南大街,門外接南關正街。
3、安定門,元稱安貞門,為明清北京內城北垣東門。始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正統四年(1439)建城樓,瓮城東西約68米,南北約62米。
4、安遠門,是西安城牆的正北門。明代構築城牆時建造,正式名稱為安遠門。辛亥革命時,起義軍進攻滿城交戰中北門城樓被焚毀,現留有完整的箭樓一座。
(1)東征健身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西安明城牆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從隋唐皇城算起,西安古城牆已經有 1400 多年的歷史,從明初擴建府城算也已有600多年歷史。
唐末天裙元年(904年),對長安城進行了一次改築。天祜年改築時放棄了長安的外郭和宮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封閉了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門,北開玄武門,以便防守,但對城垣並未擴大或改修。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大將軍徐達率軍從山西渡河入陝,元守將遁逃,徐達佔領奉元城。明朝廷改奉元路為兩安府,是西安得名的開始。
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十一年(1378年),西安正式構築城牆。
明崇禎九年(1636年),陝西巡撫孫傳庭修了四關土城牆。有四個城門:東為長樂門,西為安定門,南為永寧門,北為安遠門。
清代曾對西安城牆進行過12次補修,其中以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沅主持的工程最大,對整個城牆外壁加厚了磚面,城牆內壁每隔40~60米用青磚砌築一道溜水槽,排除頂面雨水。
民國後至新中國成立後,新辟城門12座,東有朝陽門、中山門,北有解放門、尚武門、尚德門,西有玉祥門,南有含光門、勿幕門、朱雀門、和平門、文昌門、建國門。
❷ 遵化遊玩景點大全
·唐山上關湖 上關湖原名上關水庫,位於遵化市馬蘭峪鎮上關村,距遵化市24公里。北倚長城,東臨湯泉,西連東陵。
上關湖景區內青山疊翠,碧波盪漾,怪石磷峋別有洞天。湖中有一3萬平方米的小島,島上如同雄雞高唱的雞冠山,與以兩大白巨石命名的雙乳山以及碧波泠流的黑水峪,構成了天然景觀。形神皆似的神鰲島、烏龜仙洞、擎天石、湖心島、雌雄斗、天書山、仙女照鏡等奇觀小景,悅目賞心。這里林幽樹茂, 果香飄溢,空氣清新,野花遍地,艷麗芳香。
據《遵化州志》記載,清康熙十七年秋,康熙皇帝來此游歷曾即興口佔一絕:「峽崖瀑布掛前川,樹冷煙寒幕碧天,關外黎民風俗厚,涵濡威德已多年」·遵化湯泉 位於遵化市西北湯泉村東,距縣城18.5公里,歷史上曾是皇家洗浴之地。湯泉周圍約23米,由大理石砌成,池上有石欄,建有「流杯亭」。明萬曆5年,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誓師此地,曾修葺湯泉。泉水水質甚佳,內含硫磺等多種礦物質,常浴可健身。泉北百米處有六棱碑及由清代皇帝的行宮改建的工人療養院。這里群山環繞, 綠樹成蔭,環境清靜,可觀瞻古跡,洗塵健身。現被辟為溫泉度假區。
·遵化皇家湯泉 AA 級旅遊景區 歷史上曾是皇家洗浴之地,因泉水四季沸騰如湯,放稱「湯泉」。早在l 300多年前就被開發利用的湯泉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而且還很有特色。當年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普在此駐跗沐浴,並將其賜名為「福泉」。明萬曆五年,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誓師此地,曾修葺湯泉。清朝皇帝對湯泉也尤其酷愛,康熙皇帝不僅多次到此,題詩作賦,修整池舌,而且建造了別具一格的流杯亭。現在的湯泉周長約23米,四周由大理石砌成,池上有石欄,旁邊便是「流杯亭」。若在亭中設宴,將盛酒的酒杯放在亭下環形石槽內,杯隨水漂,在「漂杯」的過程中,水燙酒熱。這種流杯飲酒之法,古已有之,但利用溫泉「流杯」,卻是湯泉的一大特色。
·唐山長城狩獵場 長城狩獵場位於遵化東北40公里,古長城南麓的洪山口境內,面積5.9萬畝。
❸ 唐山健身教練資格證怎麼考
唐山,簡稱「唐」,河北省省轄市,位於河北省東部、華北平原東北部版,南臨渤海,北依權燕山,毗鄰京津,地處華北與東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是京津唐工業基地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東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駐蹕而得名
❹ 誰知道現在的延安是什麼樣的,要資料,還有《南你灣》的歌詞,好的再賞50分!急啊
花籃的花兒香
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
來到了南泥灣
南泥灣好地方好回地呀方
好地方來好答風光
好地方來好風光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
當年的南泥灣
到處呀是荒山
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
是陝北的好江南
陝北的好江南
鮮花開滿山開呀滿山
學習那南泥灣
處處呀是江南是江呀南
又戰斗來又生產
三五九旅是模範
咱們走向前呀
鮮花送模範
延安位於陝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中部,延安東臨黃河,與山西相臨,西面與甘肅接壤,是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在中國現代 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特殊位置,現存革命舊居140多處,如: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所在地-王稼坪;中共中央舊址鳳凰山;以及寶塔山、棗園、楊家嶺等地。寶 塔山又稱「嘉嶺山」,位於延安城東南,寶塔建於唐代,高44米,共九層,登上塔頂,全城風貌可盡收眼底。此外山上還有長達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 刻岸面整齊,岸石完整,是難得的石刻藝術。
延安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有全國重點保護單位——軒轅黃帝陵、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子長鍾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觀方面有延安黃河壺口瀑布、全國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蘭故里萬花山等。
❺ 小麥可不可以載
1、日期
芒種一般在公歷的每年6月6日或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
2、演算法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5.678,20世紀=6.5。
舉例說明:2088年芒種日期=[88×.0.2422+5.678]-[88/4]=26-22=4,6月4日芒種。
例外:1902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折疊陰歷日期
華北地區有「四月芒種麥在前,五月芒種麥在後」的說法,這種情況是陰歷演算法造成的。按陰歷計算,一年實際上是354或355天。這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天數要少10-11天,因此必須三年一閏(有時是兩年一閏),補充所短的天數。閏月時,節氣不是提前就是推後,因而芒種有時在4月,有時在5月。中國農民深知4月芒種由於打春早,節氣推前,所以種莊稼就種得早,要種在芒種前,6月芒種,就把莊稼種在節氣之後。
折疊物候介紹
折疊芒種意思
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
中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芒種時節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常見的天氣災害有龍卷風、冰雹、大風、暴雨、乾旱等。
折疊雨量
芒種時節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芒種前後若遇連陰雨天氣及風、雹等,往往使小麥不能及時收割、脫粒和貯藏而導致麥株倒伏、落粒、穗上發芽霉變及「爛麥場」等,使眼看到手的莊稼毀於一旦。芒種
芒種後,中國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先後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
芒種時節,水稻、棉花等農作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多,適中的梅雨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梅雨過遲或梅雨過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會受到乾旱的威脅。但若梅雨過早,雨日過多,長期陰雨寡照,對農業生產也有不良影響,尤其是雨量過於集中或暴雨還會造成洪澇災害。
西南地區從6月份也開始進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節。此時,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區冰雹天氣開始增多。
折疊氣溫
芒種在此期間,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龍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區,還沒有真正進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區的人們,一般來說都能夠體驗到夏天的炎熱。位於黑龍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間,最熱的一天37.1℃,就出現在芒種期間。
6月份,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黃淮地區、西北地區東部可能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但一般不是持續性的高溫。
在華南的台灣、海南、福建、兩廣等地,6月的平均氣溫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氣濕度大,確實是又悶又熱,有時需要向公眾發布高溫預報,提醒人們預防中暑、空調病和急性腸胃炎。
折疊農事活動
芒種至夏至這半個月是秋熟作物播種、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進入夏收、夏種、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
折疊東北區
冬、春小麥灌水追肥巴。稻秧插完。穀子、玉米 ,高粱 、棉花 定苗。大豆,甘薯完成第一次鏟耥。高粱、穀子,玉米兩次鏟耥。棉花打葉,水稻鋤草,准備追肥,防治病蟲害,做好防雹工作。
折疊華北區
一般麥田開始收割。夏收夏種同時抓緊。加強棉田管理,治蚜,澆水,追肥。
折疊西北區
冬小麥防治病蟲。春玉米澆水,中耕,鋤草,追肥。穀子中耕鋤草,間苗,糜子播種、查苗,補苗。
折疊西南區
搶種春作物,及時移栽水稻。搶晴收獲夏熟作物。芒種隨收、隨耕,隨種。華中區:搶晴收麥,選留麥種。搶種夏玉米、夏高粱、夏大豆、芝麻等。中稻追肥,發棵末期結合耘耥排水烤田。加強單季晚稻管理,認真除雜。
折疊北部地區
麥茬稻、江淮之間單季晚稻開始栽插。雙季晚稻育秧。防治稻田病蟲害。林地培土鋤草。
折疊華南區
早稻追肥,中稻耘田追肥。晚稻播種,早玉米收獲,早黃豆收獲,晚黃豆播種。春、冬植蔗,宿根蔗中耕追肥,小培土、防治蚜蟲。
折疊民俗特點
折疊嫁樹
芒種是農忙季節,在山西榮河開始收獲大、小麥,當地人稱之為「農忙」。有諺語說:「麥黃農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節氣,婦女也要下地幫助度過「農忙」。而在河北鹽山則是在「忙中」這天有「嫁樹」的習俗。就是用刀子在棗樹上劃幾下,寓意可以多結果實。
折疊送花神
農歷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此俗今已不存,但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提及。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寫芒種節道:「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績錦紗羅疊成干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系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里綉帶飄飄,花枝招展。[1]
折疊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折疊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折疊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折疊飲食養生
1、多補水,要午休芒種
中國有些地方有諺語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這形象地表現了人們在這個時節的懶散。醫生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松、愉快的狀態。夏日晝長夜短,午休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芒種時氣候開始炎熱,是消耗體力較多的季節,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水[4]。
2、勤換衣,勤洗澡
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陽熱」易於發泄。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洗浴以葯浴最能達到健身防病之目的。
3、飲食宜清淡
飲食調養方面,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告誡人們食勿過咸、過甜。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泄,耗氣傷津之時,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
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熱天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飲食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益脾和具有降壓、降脂功能的食品。
折疊相關農諺
芒種忙,麥上場。
夏季農活繁,做好收、種、管。
大旱小旱,不過五月十三。
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芒種芒種,連收帶種。
機、畜、人,齊上陣,割運打軋快入囤。
推車不用教,全靠屁股搖。
兩腿拉得寬,屁股擺得歡。
平路怕後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載重難駕穩。
小麥選種在田間,弄到場里就要摻。
選種忙幾天,增產一年甜。
若要種子選得好,稈粗、穗大、籽粒飽。
稈黑粉,不抽穗;散黑穗,不長粒;腥黑穗,粒腥味。
麥收有三怕:雹砸、雨淋、大風刮。
麥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
麥熟一晌,虎口奪糧。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
麥收九十九,不收一百一。
麥熟九成動手割,莫等熟透顆粒落。
黃熟收,干熟丟。
麥收要緊,秋收要穩。
緊收麥子慢收秋。
麥子夾生割,穀子要熟妥。
麥子爭青打滿倉,穀子爭青少打糧。
生割麥子出好面,生砍高粱煮好飯。
杏子黃,麥上場。
棗花開,割小麥。
麥到芒種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鐮鉤,騎著霜降收芋頭。
芒種前後麥上場,男女老少晝夜忙。
三麥不如一秋長,三秋不如一麥忙。
麥收有五忙:割、拉、打、曬、藏。
麥子入場晝夜忙,快打、快揚、快入倉。
麥松一場空,秋穩籽粒豐。
麥收時節停一停,風吹雨打一場空。
快割快打,麥粒不撒。
麥收無大小,一人一鐮刀。
好手不壓快刀。
手巧不如工具巧。
七分家什,三分行家。
把式把式,離不開家什。
手快不如工具快,老漢能把青年賽。
心巧不如手巧,手巧不如家什巧。
要釀好酒需好曲,巧手還得好工具。
戰士愛武器,莊稼人愛農具。
小小軸承黃豆大,千斤百斤它不怕,運轉工具安上它,好像跨上千里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鐮擦鋤,不誤工夫。
磨刀不誤砍柴工。
面朝黃土背朝天,腰酸腿疼割得慢,收割機過去一大片。
打軋機械轉速高,檢查調試必須搞。
潤滑點,注機油,固定零件要牢靠;磨損變形要修換,試驗運轉要良好。
脫粒機,效率高,安全操作要記牢,填入麥秸要注意,紮好袖口站立好,兩側喂入危險大,一不小心把手咬,均勻填入別成捆,謹防機子吃不消。
機械要戴防火帽,防止火星把麥燒。
夜間照明要注意,千萬不能明火照。
機器起動在場邊,遠離麥垛為最好。
軋麥頭遍先慢速,二遍車速再提高。
回轉半徑要適宜,車速過快會翻倒。
場內防火銘記心,滅火設備不可少,
濕麻袋,大水缸,沙土鐵杴准備好,
有備無患就主動,麥場操作安全保。
脫粒機,好又快,一天能打百麻袋。
聯合機械收麥強,代替收割和軋場,
東征西進流動戰,南北收割跨區忙。
快收快種搶時節,豐產豐收奪米糧,
農業出路機械化,萬機聯合創輝煌。
麥捆根,谷捆梢,芝麻捆在正當腰。
小麥雖豐收,就怕收中丟。
一步丟一棵,一天丟一垛。
小麥不進場,不敢說短長;小麥進了場,也難說短長。
田裡看年景,場里看收成,倉里定輸贏。
拉到場里一半,收到囤里才算。
麥入倉,谷入囤,豆子入庫才放心。
芒種三日打麥場。
忙不忙,先打場。
有風沒風,堆到當中。
會揚場的一條線,不會揚的一大片。
冷裝豆子熱裝麥,不冷不熱裝芥菜(泛指菜種)。
濕麥進倉,爛個凈光。
霉爛病蟲能生災,入到囤里還得曬。
夏種無早,越早越好。
夏種晚一天,秋收晚十天。
夏季田,早一宿,高一拳。
五黃六月去種田,午前午後差一拳。
麥不讓場,豆不讓墒。
豆不讓宿,麥不讓晌。
割麥種豆不用犁,有雨抓緊耩地皮。
麥播一月,豆種一時。
麥子割倒還未運,遇雨種豆不用問。
麥茬無早豆。
豆不隔宿。
晚種一宿,秸矮二指。
晚種一天,秸矮粒扁。
豆子播上大雨下,不管黑白快套耙。
豆子就怕急雨拍,抓緊劃摟莫懈怠。
豆勒脖,一個豆粒打不著。
豆子當宿就翻身,再下大雨就無損。
要吃豆腐,泥里咕嘟。
陰種豆子晴種棉,種菜宜在連陰天。
高地芝麻窪地豆,沙崗坡上種綠豆。
淺播豆,半邊露。
埋麥露豆,提耬耩谷。
埋麥露豆曬芝麻。
提耩穀子,按耬麥,皮上豆子播下來。
種子要齊,下種地皮。
五月冷,一棵豆子收一捧。
槐花稠,豆子收;槐花稀,豆子秕。
槐連豆,打滴溜,今 年不收明 年收。
收扁豆就收黃豆。
漚了麥子收豆子,漚了豆子收麥子。
大豆鋤瓣,豇豆鋤蔓。
大豆鋤芽,蕎麥鋤花。
芒種黍子夏至麻。
春谷宜晚,夏谷宜早。
芒種谷,賽過虎。
芒種不種高山谷,過了芒種谷不熟。
播夏谷,搶時間,不用耕,不用翻。
耕耕不如耪耪,耪耪不如快耩上。
能種當時,不種二犁。
耩地深又暄,就怕大雨灌。
麥前沒串,麥後緊趕(玉米)。
水源能保險,可以提前串。
玉米地里帶豆,十年九不漏,丟了玉米還有豆。
南京到北京,都耩隔耬青。
端陽好插秧(晚稻),家家谷滿倉。
芒種插秧谷滿尖,夏至插的結半邊。
芒種打火(掌燈)夜插秧,搶好火色多打糧。
栽秧割麥兩頭忙,芒種打火夜插秧。
老鄉種西瓜,頭刀不結瓜,二刀結小瓜,三刀結大瓜。
芒種有雨豌豆收,夏至有雨豌豆丟。
麥子去了頭,高粱沒了牛。
五月栽薯(夏地瓜)盤大墩,六月栽薯一把根。
麥收前後澆棉花,十年就有九不差。
麥收前後澆棉花,促棵健長把架搭。
棉花灌在麥收時,十年就有九適宜。
麥前蹲苗,麥口澆花。
得不得,麥芒水。
棉花常規措施有五手:追、澆、鋤、治、修。
麥子上了場,棉花別沒娘。
光忙麥,不管棉,麥子入囤棉攥拳。
不治蜜,光忙場,棉棵就像「屎克螂」。
管糧不管花,麥後棉「燙發」。
苗蚜治不下,伏蚜積疙瘩。
棉花捲成蛋,收成減一半。
棉花不治蟲,結果一場空。
棉花不治蟲,有苗沒有鈴。
棉花果枝見花蕾,後邊緊跟脫褲腿。
芒種現蕾,帶桃入伏。
滅蟲先滅娘,擒賊先擒王。
高壓燈,誘成蟲,棉田卵量減五成。
楊柳枝,誘蟲蛾,蟲未出腹就消滅。
割麥後,快滅茬,棉鈴蟲蛹回老家。
玉米螟一代明顯,二代陰險,三代就怕赤眼卵(蜂)。
防治玉米螟,一代蟲等葯,二代葯等蟲。
防治玉米螟,喇叭口施葯效果靈。
螞蚱螞蚱,剩個楂楂。
有肥沒有水,莊稼干噘嘴;有水沒有肥;莊稼餓肚皮;有肥又有水,莊稼有吃有喝抖神威。
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
不怕施肥遠,就怕施肥淺;不怕施肥淺,就怕埋不嚴。
棉花不打杈,光長柴禾架。
杈子不去掉,好像氓流把兜掏。
旱耪田,澇澆園。
中耕鬆土漸加深,蕾期達到三四寸。
蘋果樹,要夏剪,疏枝、扭梢、枝盤圈。
夏季修剪桃摘心,三次摘心增千斤。
麥上場,牲口忙,拉麥子,軋麥場,耠麥茬,送公糧,春田耠耘除草荒。
麥秸氨化好,牛羊沒個飽。
氨化麥草,營養提高,氣味濃香,牛羊之寶。
二十四節氣之芒種時節常識介紹
芒種忙,麥上場。
夏季農活繁,做好收、種、管。
大旱小旱,不過五十三。
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芒種芒種,連收帶種。
機、畜、人,齊上陣,割運打軋快入囤。
推車不用教,全靠屁股搖。
小麥選種在田間,弄到場里就要摻。
選種忙幾天,增產一年甜。
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漣漣。
芒種火燒天,夏至水滿田。
芒種打雷年成好。
芒種刮北風,旱情會發生。
芒種日晴熱,夏天多大水。
折疊節氣軼事
折疊關於紅樓夢
黛玉葬花根據作家劉心武在《百家講壇》之揭秘紅樓夢中的論述,芒種被認為是賈寶玉的生日。
《紅樓夢》第二十七回用大篇的筆墨描述了芒種當天送花神的習俗: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謝,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俞平伯《紅樓夢八十回校本》) [2]
著名的黛玉葬花的情節也發生在芒種那天。[3]
❻ 成都和杭州 誰發達
成都好!
2004CCTV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評選活動,在央視經濟頻道揭開謎底。杭州、青島、沈陽、無錫、大連、蘇州、成都、東莞、溫州和深圳榮獲最具經濟活力城市稱號。在頒獎晚會上,每個城市的市長和市民代表,都用了最美麗的語言來描繪他們的城市。
成都和杭州,一個是天府之國,一個是人間天堂,這次在頒獎晚會上,都借著自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人文環境,大打休閑牌。天府對天堂,兩個城市都是好地方,那究竟誰的牌子更響呢?
市長名片宣傳「休閑之都」
當記者問成都市市長葛紅林有多少種名片時,他說:「我現在大概做了50種,這是成都的地質公園,這是成都的芙蓉花,是我們的市花。」和葛紅林一見面,他就如數家珍地介紹起成都美景,當然方式很特別,全是通過名片。每張名片上都有「東方伊甸園」的字樣,成都正在打造一個新形象,「我們成都也是打造休閑之都」。成都人過日子是出了名的悠閑舒服,愛喝茶、愛擺龍門陣、愛吃麻辣燙。這種最自在的生活方式,能打造出一個休閑之都嗎?
成都、杭州,誰是名副其實的休閑之都呢?杭州市代市長孫忠煥說:「我們有休閑的文化底蘊,杭州歷史上就是一個休閑安逸的地方。」葛紅林也不甘示弱:「我們成都的生態沒有受到破壞,我們的水沒有受到污染,外來的遊客到成都來一看,他們首先感到非常驚訝,生態環境保持得如此之好。」
休閑加人居為引「金鳳凰」
自然環境都是兩個城市的強項,杭州又提出了新概念:「杭州是我們創業的天堂,杭州也是我們生活的天堂。」這一點,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馬雲說:「杭州這個城市能夠集這些創業之地的優秀的地方(於一身)。成都的休閑讓人太放鬆,可能我不是成都人的緣故,它太放鬆。」
馬雲說成都太放鬆,恰恰是成都要打的一張牌。「成都不僅休閑,不僅可以創業,而且我們成都最可貴的是我們最適合人居住。」葛紅林說,成都現在已經獲得了3項聯合國人居大獎,這樣努力的目的,是為了引來「金鳳凰」。
成都政府誠意打動英特爾
英特爾中國區策略合作部總監王黎說:「居住環境對一個企業還是很重要的。你的工程師、你的工作人員,是不是覺得很滿意這個生活環境?我覺得成都在這方面,還是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認可了居住環境後,成都成了英特爾公司在中國投資最多的城市,高達3.75億美元,而成都政府共謀發展的誠意最終打動了他們。
王黎還說:「我們談判談得很成功,之後他們就會問我們還能做什麼,更重要的是我們能一起做什麼。我覺得這個是讓我印象特別深,因為我們在看中一個市場的時候,不僅僅是我們去建一個廠,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進行雙贏,怎麼樣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這就是我們共同攜手的東西。所以要說成都很特別的話,這是我能給它特別提出來一點。」
在成都眾多的名片當中,「第四城」開始浮出水面,成為「成都名片」之首。而這張名片也成了成都對抗杭州的最新武器。
如果從成都的GDP、城市規模等方面來考證,成都被稱為「第四城」的確名不副實。但是從文化、社會潮流、特色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看,成都被稱為第四城並非名不副實。
設計——以全國三大畫系之一的四川美院為搖籃的成都設計、廣告、裝飾、裝修業,在全國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傳媒——以《成都商報》、《華西都市報》為兩大龍頭的成都傳媒業蓬勃發展,使成都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中國第四個輿論中心和傳播平台。
會展——成都會展業已處於西部領先地位,成為成都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平台。2005年,僅成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全國性和國際性展覽達50個以上,會展數量以及影響力度均遠遠超過國內大部分城市。
廣告——作為各行業的展示平台和晴雨表的廣告業,成都在廣告投放、發布等方面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領先於國內其他城市。
而且,成都人不僅善於經營,也敢於消費。成都的商品零售總額、人均汽車擁有量在西部乃至全國都處於領先地位。
總之,看一個城市的重要性應該從經濟、政治、文化、自然、環境、歷史整體中多角度來看。城市自然的多樣性,成都最得天獨厚。成都在中國三大自然資源交匯的地帶,有南來北往的財路、大量的資源,說它是「第四」,並非名不副實。
但是杭州再次提出異議:成都算不上「第四城」,「第四城」頂多算是成都的一個理想。成都的圍牆、皇城根已經被拆了,有名可數的池塘大多被填了,有書可載的河道已經被挖了,甚至好多老街道也改名了,能證明自己是歷史文化名城的東西所剩無幾。成都經濟發展速度不如重慶,歷史保留不如西安,旅遊資源開發不如昆明。實在不能稱為「第四城」。
成都現在俗有餘、雅不足。比如餐廳里就餐時,成都人喜歡大聲說話,所有人都在大聲說話,結果誰也聽不見。
現在的成都還是一座拼湊的城市,沒有整體的概念。成都市民的生活本身是休閑的,卻沒有拉動其他人到這里來休閑。
成都,你的問題大了去了。
杭州軟肋
杭州,千百年來每一個毛孔里都浸透著閑適和享樂主義的精神。似乎天生就是個「休閑之都」。
杭州,在2006年舉辦了世界休閑博覽會,「休閑的能量」不可小看。昔日「杭州就是西湖」的「小杭州、舊杭州」如今已擴張成以蕭山和餘杭為兩翼,沿江和跨江發展的「中國的杭州、世界的杭州」。此外,以研究休閑經濟為宗旨的中國休閑研究會在杭州成立;投資20億元、佔地數千畝的世界休閑博覽園在杭州修建;涌現出了像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宋城、杭州樂園、未來世界等一大批民營休閑、娛樂主題公園。杭州——「休閑之都」的氣象已經開始顯現。
那麼,對於「休閑之都」,杭州真的是當之無愧嗎?
杭州其實有軟肋,作為「休閑之都」,杭州的硬體存在問題。據《錢江晚報》報道:杭州目前機動車以每天300輛的速度直線上躥,日益暴露出道路交通建設的相對滯後。據調查,有57.8%的市民認為市區交通堵塞情況比較嚴重。這也許是杭州踏往「休閑之都」最大的「絆腳石」。試想,如果在去西湖的路上,單堵車就耽擱了個把小時,再旖旎的風光、再悠閑的心情也將因等待的煩躁而大打折扣。
再說電力,夜景的燈光照明不足也許是電力帶來的最直接負面影響。「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在多少個夜裡,眼看著通體明亮、璀璨剔透的寶石山,眼看著樹影婆娑、燈影綽約的西子湖,閑適的心情油然而生。而電力設施的不完善,影響的不僅僅是風景本身,炎夏隆冬里被限電的酒店、商場本身就是「休閑」樂章的一絲雜音。
另外,杭州這幾年的環境建設有目共睹,這本身就是杭州打造「休閑之都」的最大資本,可是休閑設施的建設卻仍跟不上人們對於休閑活動的需求。世界休閑組織秘書長傑拉德·凱尼恩曾說過,休閑是一種滲入城市骨子裡頭的生活狀態,社區的一個小型健身場所,廣場的一場小型露天電影,池塘邊的一次垂釣,都是休閑。國際上的休閑服務越來越注重規范性和配套性,並從標准化轉向個性化。在一些歐美國家,美容顧問、心理咨詢師、調酒師、健身教練等都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並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證。同時,他們在規范化的基礎上開始向個性化發展。在參加一些康療型的休閑項目時,有關的服務人員將會就顧客的健康狀況、個體特徵提供相應的配套項目。從職業角色來看,國外的休閑服務崗位更為豐富,私人健身教練、私人美容顧問、 寵物顧問等都已經成為成熟的行當。這些在杭州目前都還不具備。
也許正因為如此,杭州這個休閑之都才讓成都有那麼多的口水產生。
茶館之爭
杭州和成都都是茶館遍地的城市,也都以「茶都」自居。濃厚的積淀、良好的氛圍讓成都和杭州的茶文化根深蒂固。然而在這場轟轟烈烈的休閑之都爭奪戰中,它們誰都不服氣誰。
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成都以自身的茶館數量傲視杭州。據《成都通覽》載,清末成都街巷計516條,而茶館即有454家,幾乎每條街巷都有茶館。1935年,成都《新新新聞》報載,成都共有茶館599家,每天茶客達12萬人之多,形成一支不折不扣的「十萬大軍」,而當時全市人口還不到60萬。去掉不大可能進茶館的婦女兒童,則茶客的比例便無疑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況且,12萬人進茶館,一天下來,得喝掉多少茶葉,多少光陰?有如此之多的茶館和茶客,成都,自然也就把自己叫做「茶館之都」了。
其實,即便在今天,成都的茶館恐怕也仍是四川之最,中國之最,世界之最。在成都,鬧市有茶樓,陋巷有茶攤,公園有茶座,大學有茶園,處處有茶館。尤其是老街老巷,走不到三五步,便會閃出一間茶館來,而且差不多都座無虛席,茶客滿棚,生意好得不敢讓人相信。究其所以,也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市民中茶客原本就多,二是茶客們喝茶的時間又特別長,一泡就是老半天。一來二去,茶館里自然人滿為患。難怪成都自己不無誇張地說,成都人大約有半數左右是在茶館里過日子的。至於另外一半,則多半進了火鍋店。
而杭州卻以「半觀風景半飲茶」的城市特色來俾睨成都,講究的是功夫在茶外。不錯,杭州人承認在茶館數量上比不過成都,但是杭州有西湖。西湖以其波光粼粼的一池秀水和婀娜多姿的身姿,把湖邊的茶樓裝扮得如人間仙境。到了杭州,如不去湖邊的茶館坐一坐,就如同失去了一份遊仙境的風情。位於湖濱六公園與聖塘景區的湖畔居茶樓,倚湖依城,在水一方。茶樓號稱「品天下好茶,賞西湖美景」。在湖畔居或臨窗、或露台,或一杯龍井、或一壺烏龍,美景、茶香美不勝收。讓杭州人驕傲的是,金庸先生到茶樓喝茶後,還留下了「湖畔品龍井,人在天上行」的感嘆。沿西湖30餘里的湖岸邊,多是賞景品茗的好去處。如六公園紫藤林間的三雅園茶室,「十八相送」長橋邊的藕香居茶樓,西泠橋側的鏡湖廳茶座,斷橋東面的望湖樓,西泠印社的四照閣等,這些湖邊茶樓無不充滿詩情畫意。在孤山東側的平湖秋月茶室,皓月當空時,坐在眺湖平台上把盞望湖,真有欲羽化成仙之感。所有這些,成都有嗎?!
杭州人講究功夫在茶外,不僅僅是玩虛的,還以杭州人的精明來實的。杭州茶館以茶點著稱,特別休閑,比較著名的有「青藤茶室」、「藍寶茶樓」、「心源茶室」,等等。與服務呈粗線條的成都茶館相比,這些茶館講究服務細膩,時不時弄些「小恩小惠」討消費者的歡心。比如出名的「五小」服務:小技巧、小折扣、小禮品、小客套、小特色,便是這些杭派茶樓特有的,從奉送點心到自助茶點,也都是這些杭州茶館率先推出的。就是這些元素,構成了被外界稱為茶館發展的「杭州模式」。可以說這種茶樓充分體現了杭州人喜歡湊熱鬧扎堆的「杭兒風」文化以及講究實惠的「小樂惠」文化。
當然在成都人看來,精明的杭州茶館逃不出「小氣」二字。他們以中國茶道最後的守護者自居,小心翼翼地看護著老祖宗的茶文化。時代雖然變遷了,但成都茶館依然保持著古老的傳統,依然是一水的矮桌、竹靠椅,依然是由茶碗、茶蓋、茶船「三件頭」組成的蓋碗茶具。人們品茶時用茶船托起茶碗,既可免於茶碗燙手,又可防止茶水溢出;茶蓋蓋住茶碗,既便於控制水溫保持茶葉味道,又可以攪動茶水加速與茶葉的融合,從茶蓋與茶碗的縫隙中啜茶,還可以避免將茶葉吸入口中。成都茶館的堂倌個個身懷摻茶絕技,茶館生意的好壞,往往取決於堂倌摻茶技藝是否嫻熟老道。茶客只要一進茶館,堂倌便會先聲奪人,又是端椅子又是抹桌子,熱情周到地安排座位。待客人坐穩、點出茶名之後,稍遲堂倌便會提來鋥亮的紫銅水壺,手挾一摞足有20副茶具,揮手之間只見茶船子滿桌子綻花,又一個個有條不紊、恰到好處地搖晃到每個客人面前定位。堂倌隨之將已經裝了茶葉的茶碗放在茶船上,左手扣在茶蓋貼住茶碗,右手提著水壺,只見水壺一收一放之間滴水不漏地把水注滿茶碗,全部動作一氣呵成干凈利落,獨具一格妙趣橫生。這摻茶技藝透著一股濃濃的川味,令客人尚未飲茶便茶興已濃。
關於茶和茶館,杭州和成都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打不完的口水戰。
川菜東征
如果說杭州和成都在茶館話題上的口水戰打得難解難分,一時勝負難判的話,川菜的東征杭州則明顯為成都掙回了面子。
川菜由成都菜、重慶菜、自貢菜和素食佛齋菜組成。具有用料廣博、味道多樣、菜餚適應面廣三個特徵,其中尤以味型多、變化巧妙而著稱。尤以麻辣、魚香、怪味等味型獨擅其長。「味在四川」,是世人所公認的。在中國四大菜系(川魯粵蘇)中,川菜是最具平民感受的,也就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最平民化的。在成都有個非常著名的一個菜館,也是百年老店,給自己寫了一個門聯,叫做「百菜不如白菜,諸肉不如豬肉」,說的就是川菜的平民性。
成都究竟有多少家好吃的餐館,如果想吃遍得花多少時間?成都人會告訴你:如果您想把它們吃完,請吃一百年。這一點不誇張,因為現在注冊在案的300平米以上的成都的餐飲業,酒樓、飯店就有37000家,你要一個一個吃一遍是不是要吃一百年,況且中間還有全新的菜在推出,還有更多的。
現在,可以說走遍全國各地,在哪兒都能找到 川菜,就連以前不大吃辣的江浙一帶川菜很火,甚至有人說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川菜。在杭州,川菜就贏得了典型的勝利。杭州人一向喜歡吃本地菜——杭幫菜。但吃多了杭幫菜,也難免「喜新厭舊」,產生換換口味的念頭。而「辣味」幾乎是所有口味中最鮮明的,這在崇尚個性化的年代,最受青睞。杭州開始出現許多新餐館,其中大多數是川菜館。川菜館一擁而上,大出風頭。
不妨舉兩個實例來說明川菜在杭州的火暴吧:在杭州鳳起路東頭,川味觀對面,幾乎是一夜之間冒出兩家川菜館,樓下是川國傳奇,樓上是味府,其面積都有1000多平方米,裝飾都十分新潮,三家川菜館在這里演繹了有聲有色的 三國演義;這里往東不遠的凱旋路上,片兒川面館旁邊一家新的餐館進入最後的裝飾,它就是川浙會的第二家門店凱旋店,其面積在1500平方米以上。杭州人開設的川菜館,從環境上看,比傳統小店漂亮;最主要的是從菜餚上看,是按照杭州人的口味改良過的川菜,麻味去掉了,辣味減輕了,香味增加了。川菜東征讓杭州越來越多的中小杭菜館感受到了危機。中山北路上有一家杭菜館,過去生意紅火,後來卻難以為繼,不久前,新店主在原址開出了川菜館,結果人來客往十分熱鬧。
劉家香辣館自2001年開業以來,推出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杭幫川菜:香辣蟹、香辣魚、香辣龍蝦皇、剁椒魚頭,等等,不但風靡杭州,而且走俏江浙滬,連鎖店開出了60餘家,其中杭州市區有20餘家。川味觀在杭州也開出了5家,開一家火一家。川浙會開在比較偏僻的東新路,然而人氣興旺,一年不到,就開出第二家門店。川國傳奇開業才20餘天,火暴的生意就使得經營者在籌劃第二、第三家店。
川菜,徹底征服了杭州人!
如果要加以總結的話,川菜在杭州笑傲江湖原因有二。一是因為川菜原料廣泛、價格低廉、口味刺激;二是因為杭幫川菜在環境、口味、文化等方面更加貼近杭州消費者。價格低,吃的東西又多,還有文化氣息,杭幫菜敗在川菜手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這一回合,杭州可以說是對成都輸得心服口服了。但關於「休閑」的城市口水戰,又豈是一個川菜可以了結的呢?
❼ "穆陵關"怎名揚天下
穆陵關——世界雄關!
穆陵關,位於沂山東南沂水縣馬站鎮北部,大峴山與龍山之間。這里正當魯中南北分水嶺,齊長城中段,群山環護,地勢險狹,關口居高臨下,雄視八方,自古為南北交通的必由之路,素有「東方雄關」、「天下奇關」之稱。
打開《中國歷史地圖集》,細察西周時期全圖,可以發現:遼闊的西周版圖上,惟一標注的關口,就是穆陵關!
在此之前,原始社會與夏商,都沒有關的標識。臨淄齊國歷史文化研究專家劉斌根據《詩經》考證,穆陵關與齊長城的建置年代,不晚於公元前821年。
盡管穆陵關的准確始建年代難以考究,但可以作一大致推斷。商朝時期,今魯中南一帶有郯、莒、顓臾、薄姑、姑幕等國,各國之間征戰不斷。穆陵為魯中南北交通要樞,不能不引起各交戰國的重視,成為爭奪的焦點。附近出土過大量石箭簇,應該就是這一時期戰爭的遺物。因此,不排除商朝穆陵已設關的可能。
重大歷史事件,往往與重要歷史人物密切相關。穆陵關的設置,更大的可能是出自姜子牙。
山東是殷商的根據地,周滅商後,武王為防止商人叛亂,一方面賜封姜子牙建齊,周公長子伯禽建魯,鎮駐東方。一方面採取以殷制殷的政策,封商紂之子武庚為殷後,繼續統治殷地。同時又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監督武庚。武王去世後不久,武庚與意欲篡權的管叔、蔡叔合謀,聯合東方許多方國、部落,一道興兵叛亂。
這是一場較武王伐紂更艱苦、更長久的大戰,齊國自然也是叛軍進攻的重要目標。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在這場空前激烈的大戰中,周成王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征性侯九伯,實得征之。」姜子牙身負王命,馳騁疆場,南征北戰,苦戰三年,協助周公平定叛亂。
姜子牙老家在日照海濱,從齊都營丘到日照,穆陵是其必經之路。往來於穆陵古道,姜子牙早已對穆陵形勢了如指掌。可以想像,作為齊國南疆最重要戰略防禦憑仗的穆陵,必是叛軍攻略的重點。而作為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的姜子牙,不可能不高度重視對穆陵的固守和防禦。因此,在此設重關,派重兵把守,依山構築起堅固的長城防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甲骨文關於周公東征的文字,恰好印證了這一點。據甲骨文記載,周公東徵到達了今沂水、莒縣、諸城、安丘一帶,這可以證明穆陵關前確實是當時的重要戰場,姜子牙確有在穆陵建關築城的必要。有專家考證,最初的齊長城就是以穆陵關為中心,西到沂山泰礴頂,東到莒縣、沂水、諸城三縣交界的光光山,總長約50公里。往西以山險代城,往東就是莒國地盤了。
西周270多年,除西周初年這一場大戰外,在東方幾乎沒再發生大的戰爭,因此,其他時期建關築城的可能性要小的多。以當時的情勢和姜子 牙的智慧,單純建關不能構成有機的軍事防禦體系,因此,穆陵關的修建與齊長城的構築,應該是同時進行的。
如果這個推理是正確的,那麼,穆陵關的設置,齊長城的修建,應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歷史。高懸「天下第一關」匾額的山海關,始建於明初洪武十四年(1381年),距今只有六百多年歷史,比穆陵關晚了二千四百年。因此,歷史地看,穆陵關才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關」。
現在有專家認定楚長城是最早的長城,否認齊長城為最早長城的定論。如果不考慮中段的穆陵關長城,齊長城 的西段與東段,或許晚於楚長城。但穆陵關的歷史地位,決定了穆陵關長城的歷史地位。穆陵關長城肯定遠早於楚長城。因此,齊長城尤其是穆陵關長城的獨尊地位,是改變不了的。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當時的軍事設施不可能只有幾個烽火台。駐扎軍隊,必定有營寨、城堡。知道築城以圍護國都,知道構建營寨、城堡以囤兵,知道設烽火以通訊,就考慮不到利用地形築長城以御敵?以情勢分析,最晚在西周晚期,就已經有較為完備的長城防禦體系出現。
「先有穆陵關,後有齊長城」。穆陵關及其附近長城始建於西周,其他長城大多修築於春秋戰國。齊長城的修築,更加凸顯了穆陵關的戰略地位。穆陵關作為千里齊長城最早、最大、最重要、最著名的關隘,自然成為齊長城的核心與靈魂。
三千年間,姜太公、周穆王、齊桓公、管仲、孔子、齊威王、齊宣王、劉裕、趙匡胤、韓通、李白、劉長卿、歐陽修、蘇軾、蒲松齡、鄭板橋等眾多歷史名人,都在穆陵關留下史跡與傳說。
穆陵關東連滄海,西攜泰岱,北走燕趙,南控徐淮,地處要道卡口,軍事重地,歷朝歷代多遣兵駐守,建置修葺。穆陵關正中關樓,為重檐三拱門建築,整個關樓堅實嚴整,崇宏高大,巍峨庄嚴。
穆陵關關樓雄壯,城牆堅固,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已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齊國為加強防務,又在穆陵關北5 公里、10公里處,構築了第二道、第三道長城防線, 關口分別名「大關」、「小關」。小關、大關、穆陵關,三重防線三道關,真正是壁壘森嚴,固若金湯。
早在1977年,穆陵關就被山東省革委確定為千里齊長城上惟一一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齊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穆陵關成為重中之重。
齊長城為中國長城之祖,世界壁壘之父。穆陵關作為齊長城最早、最大、最重要、最著名的雄關要隘,是當之無愧的天下雄關之祖。正如人們所稱頌的:「天下雄關我為祖,萬里長城獨佔先。」
四、沂山穆陵關長城簡介
千里齊長城,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段,無過於沂山、穆陵關。齊長城所經沂山玉皇頂、泰礴頂,海拔分別為1032米與916米,雄奇險峻,氣勢磅礴。這兒既是齊長城的中點,又是齊長城的最高點。以玉皇頂、泰礴頂為中心,長城呈放射狀延伸,除 穆陵關主線長城外,還有太平山復線、銅陵關復線、蔣峪復線、洪山復線。
以沂山、穆陵關為中心的五條長城主、復線,總長400多公里,古城堡、兵營、烽火台、點將台遺址30餘處,穆陵關、銅陵關、大關、小關、東鎮關、紫草關、太平關、風鈴關、天井關、石門關、聚糧關、淄關等大小關隘十數處。五道防線與眾多城堡、關隘、烽火台,構築起南北縱深60多公里、東西寬80多公里的閉合型「長城城」軍事防禦體系,層層設防,步步為營,銅牆鐵壁,堅不可摧。
《古駢邑·穆陵關》載:「穆陵,齊國南門也。壁壘森嚴,且附築貳城,要隘大關。其上堡樓互接,驍勇屯守。烽火相望,夜舉烽,光亮山野,晝燔燧,煙雲蔽天。嚴陣難犯,固若金湯。」沂山、穆陵關長城,布局之巧妙,防禦之嚴密,工程之浩大,在齊長城中堪稱奇絕。
主線長城構築得宏大堅實,貫通一體。復線長城相對簡易,體量稍小,有些地段不連貫。從泰礴頂到穆陵關一線,長城遺跡保存最為完好,連續不斷。城址基礎寬厚雄壯,皆為沙土、碎石混合後加鹽水夯實,斷面層次清楚,有鹽漬出露。馬站鎮後石屋村北山有高大的城址土壟,底寬14米,頂寬9米,高4.5米,土石結構,巍然壯觀。
眾多城堡中,遺跡保存較好的有太平山城堡、卧牛城城堡、光光山城堡、連里坪城堡等。太平山城堡牆高4米,布局較完整,是沂山區域保存最好、最宏大的城堡遺跡。卧牛城城堡、光光山城堡牆高3米,都是外牆高里牆低,易於防守作戰。連里坪城堡牆體寬3米,高2米,最為厚重。
沂山、穆陵關長城,以其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文明,雄奇的構勢,中心獨尊的地位,在齊長城、中國長城乃至中國、世界軍事史上,豎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五、沂山、穆陵關、齊長城的整體保護開發
沂山主峰在濰坊市臨朐縣境內,已經得到初步開發。南部沂山在臨沂市沂水縣境內,尚未開發。南沂山主峰泰礴頂海拔916米,孤峰插天,以險峻著稱。周圍群山連綿,松林繁茂,森林面積9000多畝,覆蓋率達95%以上。自然景觀極佳,主要景點有泰礴頂、雷暴頂、鷹子頂、狼窩頂、燕子崖、馬拉崮、七星岩、沭河源、龍泉峪、石槽峪、石匣子溝、八仙過海、狼窩洞、老貓洞、東石屋、西石屋、三山朵子等等。南沂山萬松凝碧,峰秀岩峭,山間清泉飛瀑,林中松濤鳥鳴,是健身、養生、休閑、探險、避暑、觀光的好去處。
泰礴頂至穆陵關長城,遺跡最連續,最宏大壯觀,沿途山川秀美,風光如畫,是齊長城開發的最佳地段。最古老的長城,一頭連著最古老的神山東鎮沂山,一頭連著最古老的雄關穆陵關,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巧妙結合,具有極大開發價值。南沂山、穆陵關、齊長城,早就列入臨沂市、沂水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成為市縣旅遊開發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