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身游泳 > 白族健身操

白族健身操

發布時間:2021-02-18 05:39:15

㈠ 白族的體育運動

白族民間傳統體育

跳花盆:是白族青少年喜愛的傳統跳高活動。比賽開始,由兩位姑娘席地而坐,相距一米,她們用腿和腳尖疊成一定的高度,讓小夥子跳過去。隨著高度的不斷升高,兩邊的姑娘再以拳頭為標高,每升高一次,加一拳頭高度,以跳得高者為優勝。,

打脹鼓:白族打脹鼓活動流傳於湖南湘西桑植縣白族民間,在湘西向有:「土家擺手舞,苗家打脹鼓的說法,相傳這一活動源於白族人從雲南大理搬遷來此地後,受到當地土司皇的歧視。土司皇對他們橫行霸道,敲榨勒索。一次白族兄弟三人在家裡用杵扦打野薅糍粑,土司皇的一夥打手便來榨取。三兄弟不肯給,打手們就大打出手。兄弟三人使出八虎拳,揮動手中杵扦,打得打手們落荒而逃。後來白族人民就以杵扦打粑粑演變而來的打脹鼓來紀念這次反歧視的勝利。打脹鼓多集中在村寨最熱鬧的地方,人們頭扎白汗巾,身穿白邊對襟衣,腿上打綁帶,腳穿麻草鞋,手拿著中間小兩頭大,長一米左右的牛皮鼓。活動開始,男女老少邊跳邊唱。時而將鼓周身轉繞,時而用手拍打鼓面。

打脹鼓的打法多樣。有單人打,雙人打,有對打,集體多人打。表演時以海螺手為頭,配有鑼鼓嗩吶助威。內容有鬧春耕、慶豐收等套路;動作有懶龍纏身、雪花蓋頂、野火燒天、滿天花雨。內容不同,鼓點節奏也各有不同。

賽馬:白族賽馬的歷史十分悠久,唐代佛教傳入南詔之後,第年三月在點蒼冊下舉行觀音廟會,並以此演化為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盛會,開始了集市貿易和牲畜交易,其中賽馬是牲畜交易不可缺少的內容。每年 會期,四面八方的白族以及藏族、納西族等,紛紛前來參加賽馬。時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記中對三月街盛會進行會聲會色的描繪「入演武場,俱結棚為市,環錯紛紜,其北為馬場,千騎交集;數人騎而馳於中,更隊以覘高下焉。時男女雜沓,交臂不辨,仍便行場市。」說明了當時三月會的盛況。

在白族民間除三月街必進行賽馬活動外,七月在劍川的騾馬會、八月的洱源、鄧川的漁潭會也都要進行賽馬,並深入到各個村寨。即使在每年六月二十六的火把節在洱海東岸的白族青年在賽龍舟結束後,還有一項騎馬跑村寨的的儀式活動,以表示巧取豪奪的歡樂。

近一、二十年來當地有關部門專門成立了指導機構,有計劃、有組織的組織當地選手進行賽馬活動,使這項活動成為當地民間最為廣泛的體育活動。不僅青年參加,少年也參加;不僅男子參加,也有女子參加。1982年在雲南省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上,白家姑娘楊家偉就榮幸的獲得了1500決賽的冠軍。

劃龍舟:白族劃龍舟活動源於古代的一個傳說,農歷八月八是白族例行的耍海會。關於耍海會的來歷也是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大意慢古時洱海里有一巨大的蟒蛇經常傷人傷畜,而且常常用身子堵住洱海的海水出口,使岸邊的居民飽受水災之苦,是一位勇敢的漁民挺身而出,跳進洱海與巨蟒搏抖,最後與巨蟒民歸於盡,人們敬重他的為民除害的精神,在他死後尊稱他為「洱海龍王」,並把每年八月初八定為耍海會的日子,專門紀念他。劃龍舟是耍 海會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白族民間龍舟也稱為龍船,在船舷上要畫有黃龍、青龍或黑龍,船 首、船尾掛著用綵綢紮成的綉球花,船的四周插著各種彩旗,吊著響鈴,在劃行中會發出各種悅耳的響聲。

每條船有十對槳,每隻槳由一對青年男女操縱。在船頭站一名吹嗩吶的,船尾還站有一名敲鑼樂手,中間的一人為指揮,只要一聲令下同,船少下水面,頓時鼓樂齊鳴,加上劃的號子聲氣氛十分熱烈,場面十分壯觀。第一個繞過標記,靠到岸邊者為冠軍,按規定前三名都要受到獎勵。

洱海上劃船比賽歷史悠久,在清代《滇系》中有記載說:「牙月二十三日,西洱海濱有賽 龍舟之會」。數百年來一直延續至今。

鞦韆會:白族民間群眾性體育活動,流傳於洱源縣鳳羽壩子的白族村寨。相傳是從南地延續下來的習俗。當地群眾從臘月二十八開始安裝鞦韆架子,架子在安裝 好之後,還要先做一個稻草人,放在鞦韆架上試盪幾次,如無不妥便可燃放暴竹和奏樂,請村中看見最高的老人為盪鞦韆開秋,這時才可正式使用。

民間流傳有:「盪一回鞦韆,平安三百六十天」之說。

白族民間音樂、舞蹈

有人說:大理白族自治州自古以來就是一片生長藝術的沃土。在流傳至今的各種民間藝術中,洞經古樂稱得上是一塊音樂的活化石。確鑿的史料證明:大理洞經古樂始於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宮廷音樂和祭祀音樂,興盛於明清兩代,在發展過程中溶入了儒、釋、道三教的祭祀音樂,而完善於道家的道場,以演奏《文昌大洞仙經》為主調,所以被稱為「為洞經音樂」。

除洞經音樂之外白族民歌種類很多,拍攝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影《五朵金花》中許多插曲都來自白族民歌,一直唱了幾代人。人們就是從那些歌曲里,了解和認識了變個能歌善舞的白族人。

白族民間吉祥物

在白族民間有把人為的「金雞」作為自己的吉祥物。

白族民間傳統節日

白族人民主要節慶活動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

繞三靈:又稱繞三靈或祈雨會,是大理洱海周圍白族人民農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會。每年農歷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圍上百個村寨的男女老少,濃裝淡抹,各村為一隊,從大理城出發,至洱海邊的河矣村終止,歷時三天,途徑崇聖寺佛都,聖源寺神都、金圭寺仙都等地。每隊領頭的是兩位年長男子,他們共挾一支楊柳,高八尺許,橫一綵綢,一葫蘆。一手挾枝,一手執蚊帚,或一把扇,或一塊毛巾,一人主唱,一人拍打,後面跟著眾男女,充滿狂歡情緒。

三月街:是雲南省遐邇聞名的物資交流大會。每年農歷三月十日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古城西舉行。1991年起,被定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節」。隨著社會發展,三月街的會期逐漸延長,一般3至5天,多到10天;而且,除了進行大規模的物資交流外,還舉行賽馬、民族歌舞等文娛體育活動。還舉行賽馬、民族歌舞等文娛體育活動。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相傳南詔細奴羅時,觀音於三月十五日到大理傳經,因此每年屆時,善男信女們便搭棚禮拜誦經並祭之。三月街成了講經說佛的廟會。由於大理地處交通要道,古代雲南信佛者甚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廟會逐漸演變成了滇西地方貿易集市和節日。大理乾隆舉人師范有詩:「烏綾帕子鳳頭鞋,結隊相攜趕月街。觀音石畔燒香去,元祖碑前買貨來。」

山歌會:流傳於劍川、石寶地區的歌舞盛會,每年農歷七月末八月初三天。舉辦時,劍川、雲龍、蘭坪、鶴慶、麗江等縣的白族青年數萬人,不約而同地會集到石寶山的石鍾寺、寶相寺、海雲居、金頂寺的滿山遍野里,甚至在肅穆的神像面前,彈唱白族情歌。歌詞婉轉、優美 、動聽,以此紀念傳說中兩千年前一位年輕貌美的女歌手,同時藉此結識新友,甚至尋覓終生伴侶。

㈡ 白族舞蹈的介紹

白族舞蹈,是我國白族的民族舞蹈。白族民間舞最早見諸文獻的是唐人樊綽的《蠻書》內。其中「蠻夷容風俗第八」載:「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 這種習俗,在宋代歐陽修《新唐書·南詔傳》,元代李京《雲南志略》,明代楊慎《滇載記》,清代周之烈《鴻雪詩鈔》中,都有記載。 白族民間舞蹈今收集到七十四種。最具代表性和流傳最廣的是「霸王鞭舞」,它不僅在 「繞三靈」、「鬧春王正月」、「田家樂」三種民俗活動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慶佳節中都有表演。

㈢ 求白族舞蹈教學視頻

告訴你,我才搜到的,你再找找!

㈣ 白族有什麼舞蹈

白族民間舞蹈今收集到七十四種。最具代表性和流傳最廣的是「霸王鞭舞」,它不僅在「繞三靈」、「鬧春王正月」、「田家樂」三種民俗活動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慶佳節中都有表演。較早記述白族霸王鞭舞的是清咸豐年間大理詩人段位寫的《繞三靈竹枝詞》,其中對白族霸王鞭和「八角鼓」敘述得頗為詳盡。說明在清代霸王鞭即已流行大理地區。
白族霸王鞭有各種套路,打法名目繁多,計有百種。除大理繞三靈中的霸王鞭外,洱源縣的鬧春王正月與田家樂中的霸王鞭,以及劍川的石龍霸王鞭、雲龍霸王鞭和賓川霸王鞭都各具特色。
在繞三靈中,跟霸王鞭聯袂而舞的還有八角鼓與「雙飛燕」兩種舞蹈。繞三靈只在大理古城附近進行,因而這兩種舞蹈也只流傳在洱海周圍。
「哩格高」與「打呀撒塞」,白族又叫「打歌」。它產生的時代,目前無可靠的資料可稽,從歌舞的內容和藝術特點看,可能與白族先民的游牧、狩獵生活有關。如洱源西山的哩格高,是唱、走、舞融為一體,以唱為主,動作緩慢抒情。劍川東山的打呀撒塞,動作簡單古樸。更多地保留了白族原始歌舞的特徵。
龍獅舞也是古老的白族民間舞蹈。白族地區古代湖澤遍布,不僅龍的神話傳說特別多,且樓堂亭閣多有龍的雕刻。今大理市,尚有「龍首關」、「龍尾關」和「黑龍橋」等地名。白族的龍舞從造型到表演,都有獨到的特點。如劍川白族求雨時的「龍舞」是用柳枝紮成。大理白族的龍舞,龍頭、龍身和龍尾互不銜接,舞起來大幅度的轉動比較自如,遠看卻有有渾然一體之感。清《大理縣志》載:「元夕,家家燃燈,亦有魚龍走馬及鰲山諸戲……遊人歌舞達旦。」可見龍舞在大理清代就很盛行。白族地區的獅舞由來已久。

㈤ 【急】這段白族舞蹈的背景音樂是什麼在哪裡可以下到原版呢

聽不出來啊

㈥ 收集的白族舞蹈有多少種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歷史悠久,文化比較發達的民族之一。關於它的族源,有以文獻為據的「甘、青氐羌遷徙說」,有按考古發掘論斷的「土著說」,有根據民族形成過程的「遷徙、土著融合說」,雖無定論,但都說明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白族自稱「白子」、「白尼」,他稱較多。兩漢時的「昆明」和三國、兩晉以後的「叟」都與白族有淵源關系。唐宋史籍白蠻」,元明稱「白人」,明清以後稱「民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白族人民的意願,1956年11月正式確定以「白族」作為本民族的統一族稱。

白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無書面文字,在民歌、大本曲、戲曲和民間歌舞的唱詞中,多借用漢字記白語。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湖南桑植縣,四川西昌地區和貴州華節地區也有少量分布。

大理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是唐代南詔,宋代大理國的都城。相傳早在漢武帝時,葉榆(今大理)人張叔、盛覽曾向司馬相如習經學賦。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南詔擊滅五詔,攻佔大厘城,在唐王朝的扶持下,大理地區建立起南詔政權。此後,南詔向唐王朝頻繁派遣友好使者及送子弟到成都學習漢文化,大量傳入了中原的文化典籍。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吟詠過南詔的歷史。

元明清之世,旅行家馬可?波羅、徐霞客曾到此並寫有游記。在繪畫、雕塑藝術中,有劍川石寶山的南詔石窟浮雕,《南詔國史畫卷》和大理國《張勝溫梵像畫卷》、其中,「梵像畫卷」繪有三十三個飛天舞人和十七個翼獸形舞神。

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南詔王鳳伽異從長安把唐玄宗所贈的胡樂和龜茲樂兩部帶回南詔。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南詔王異牟尋派楊嘉明帶二百餘人的歌舞團去長安獻《奉聖樂》,擅長音律的成都節度使韋皋進行加工「用黃鍾之均,舞六成,工人,贊引二人,序曲二十八疊,執羽而舞『南詔奉聖樂』字。」整個《奉聖樂》分四部:一、龜茲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軍樂部。《奉聖樂》有較高的技巧和優美的舞姿。「唐德宗閱於鱗德殿,以授太常工人,自是殿宴則立奏,宮中則坐奏。」(見《新唐書》)《南詔奉聖樂》繼承了西南古代民族的傳統音樂與舞蹈,同時也吸收了中原、西北以至緬甸、印度(天竺)的樂舞而形成完整的歌舞藝術。唐王朝把它列為十四部樂之一(見《唐會要》)。說明唐時大理地區的歌舞藝術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白族民間舞最早見諸文獻的是唐人樊綽的《蠻書》。其中「蠻夷風俗第八」載:「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這種習俗,在宋代歐陽修《新唐書?南詔傳》,元代李京《雲南志略》,明代楊慎《滇載記》,清代周之烈《鴻雪詩鈔》中,都有記載。

白族民間舞蹈今收集到七十四種。最具代表性和流傳最廣的是「霸王鞭舞」,它不僅在「繞三靈」、「鬧春王正月」、「田家樂」三種民俗活動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慶佳節中都有表演。較早記述白族霸王鞭舞的是清咸豐年間大理詩人段位寫的《繞三靈竹枝詞》,其中對白族霸王鞭和「八角鼓」敘述得頗為詳盡。說明在清代霸王鞭即已流行大理地區。

白族霸王鞭有各種套路,打法名目繁多,計有百種。除大理繞三靈中的霸王鞭外,洱源縣的鬧春王正月與田家樂中的霸王鞭,以及劍川的石龍霸王鞭、雲龍霸王鞭和賓川霸王鞭都各具特色。

在繞三靈中,跟霸王鞭聯袂而舞的還有八角鼓與「雙飛燕」兩種舞蹈。繞三靈只在大理古城附近進行,因而這兩種舞蹈也只流傳在洱海周圍。

「哩格高」與「打呀撒塞」,白族又叫「打歌」。它產生的時代,目前無可靠的資料可稽,從歌舞的內容和藝術特點看,可能與白族先民的游牧、狩獵生活有關。如洱源西山的哩格高,是唱、走、舞融為一體,以唱為主,動作緩慢抒情。劍川東山的打呀撒塞,動作簡單古樸。更多地保留了白族原始歌舞的特徵。

龍獅舞也是古老的白族民間舞蹈。白族地區古代湖澤遍布,不僅龍的神話傳說特別多,且樓堂亭閣多有龍的雕刻。今大理市,尚有「龍首關」、「龍尾關」和「黑龍橋」等地名。白族的龍舞從造型到表演,都有獨到的特點。如劍川白族求雨時的「龍舞」是用柳枝紮成。大理白族的龍舞,龍頭、龍身和龍尾互不銜接,舞起來大幅度的轉動比較自如,遠看卻有有渾然一體之感。清《大理縣志》載:「元夕,家家燃燈,亦有魚龍走馬及鰲山諸戲……遊人歌舞達旦。」可見龍舞在大理清代就很盛行。白族地區的獅舞由來已久。

白族民間舞蹈(包括民俗活動),通常都在三種特定情況下進行:

第一種是在傳統節日中表演。白族民間節日很多,除與漢族相同的傳統節日外,還有本民族獨有的本主節、三月街、火把節、拜二月、石寶山歌會等二十多個。幾乎月月有會「白鶴舞」、「鹿鶴同春」、「鳳趕麒麟」、「耍牛」、「耍馬」、「耍刀」等民間舞蹈和民俗活動都在這些民族節日進行。

鬧春王正月,白語叫「搭哲娃芝高」。流傳於洱源鳳羽鄉。

鬧春王正月的起源,據包大邑村老藝人李紹谷等人的介紹,是明萬曆年間,由任湖廣宜彰縣知縣的包大邑人張大觀,將那裡所見的「迎神會」帶回來,糅進了本地的民間習俗而形成的。還有一說是懲罰正月生嬰兒的父母:因正月生的嬰兒推算應是頭年栽秧季節時懷的胎,而農村要求芒種時節,青壯勞力要全力以赴栽秧,不違農時,所以要懲罰那些不守這一鄉規民約之人。

鬧春王正月一般在農歷正月十四至十八日舉行。地點往往選擇在鄉村廣場。活動之前,由村中群眾自報扮演角色,角色有堂官、副官,背弓箭者,有傳牌、衙役、甲長,漁、樵、耕、讀、工、商者,啞子、啞女、打蓮花落者,教師、算命先生,神漢、齋公、齋婆和正月路子——「沖犯春王者」,計約三百餘人。其中女角,多由男扮女裝,各個角色都有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表演開始前,先由打扮成古怪滑稽的傳牌人,手敲銅鑼,步行或騎馬到附近鄉村,傳呼「鬧春王正月!」以招徠觀眾。演出順序,除「迎接堂官」、「審訊犯人」、「宣讀聖旨」等幾場,集中在一個場地進行演出外,其餘按不同的內容和形式,各佔一個場地進行。整個村子分成幾個場地進行表演或在同一場地交替表演。各場演出中有霸王鞭,「跳神」等舞蹈穿插其間。道白和唱詞大都正意反說,或採用白語的諧音詞以逗趣。待傳牌者將「犯人」從受罰人家中提到大堂前進行審訊,「犯人」認罪認罰後,表演便進入了高潮。

鬧春王正月現已不多見,有逐漸被田家樂取代的趨勢。

蘭坪縣白族那馬人農歷二月初八至十五日舉行的「杯日往」,又稱「跳二月」,漢語稱二月會」。是一種大型集體歌舞祭祀活動。跳杯日往,表演者要有六個祭師,代表六個家族,有武士(稱「產資告」),男扮女裝的金宮娘娘,有「跳天宮、破天獄」的天干,有戴紅面具的吳三桂、黑面具的馬三寶及仙子,仙女等。程式內容十分龐雜,表現了當地白族群眾對本主、英雄、祖先的崇拜。

第二種是在農事勞動、栽種或收獲季節中進行。如田家樂又稱「秧賽會」,白語叫「撒直」。流傳於大理、洱源、劍川、雲龍、賓川等縣種植稻穀的農村。

田家樂演出一般在每年農歷五月,栽完秧以後,在各村廣場舉行。有時也應邀到鄰近村寨表演。它的組織者,一般由生產能手擔任,稱「秧官」和「副秧官」。秧官負責統籌安排秧賽會各種活計,副秧官負責秧會的生活、記工和收支賬目。

田家樂的演出,習慣在籌辦秧賽會的班子內分配角色。各縣的田家樂各有特色,但表演程式大致相同。整個活動,場面大,角色眾多,可達八、九十人。除秧官、副秧官外,有扮成漁翁、樵夫、犁田老夫婦、啞子、啞妹的,有扮成水牛、黃牛、懶漢、挖田農夫、教師、從事小手工業者,以及挑擔貨郎等;還有打霸王鞭的姑娘。表演開始前,秧官頭戴一頂用秧苗做成的「頂帶花翎」帽,身穿馬褂長衫,騎高頭大馬,左腳穿一隻草鞋,右腳穿布鞋,由馬夫牽馬前行。大隊人馬走鄉串寨,邊走邊唱,一直行進到中心廣場集中表演。

田家樂的表演採用白族的語言、音樂、服飾和道具。表演時鼓樂高奏〔大擺隊伍]、[栽秧調]、[龍擺尾]、[龍上天]、[蜜蜂過江]等瑣吶曲牌。霸王鞭、白鶴舞、跑馬、旱船、蚌舞等民間舞蹈穿插其間,在廣場內繞行表演。扮演各種農事活動和各行各業的表演者,演唱用白族「吹吹腔」,唱詞幽默生動,表演惟妙惟肖,氣氛顯得熱烈歡快。「耕田」是其中的主要內容,犁田老漢的妻子(男扮女裝),看了令人捧腹。整個田家樂的活動囊括了水稻栽插勞動的全過程,表現出內涵豐富的白族農耕文化,也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爽朗樂觀的性格和對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希冀。

另有一種田家樂,它直接貫穿在生產勞動之中,如大理農村的「開秧門」活動。開秧門又叫「栽秧賽」,賽前秧旗插在田邊地頭,嗩吶鼓樂齊奏。比賽開始後,落後者很容易被插秧能手用秧苗插在前後左右,將其困在秧田之中。此時有奏瑣吶的人,下到田裡,用嗩吶對著他的背後吹,以示敦促。

大理田家樂將勞動生產與文娛活動融為一體,作為一種民俗活動,越來越受到白族人民的喜愛。

第三種是在祭把儀式和宗教法事中表演。白族信奉巫師、本主、道教和佛教,所以祭祀儀式和宗教法事的活動也很多。規模最大的是本主祭祀活動。本主崇拜是白族傳統的意識形態,至今白族村村寨寨仍有本主祭祀活動。在舉行迎送或祭祀本主時,有的本主廟會跟祈求風調雨順的「踩馬」和農作物豐收的「耍牛」結合起來,邊舞邊唱,以嗩吶硭鑼伴奏,頗為熱鬧。

大理的巫舞跟本主祭祀以及「接金姑」的習俗活動聯系在一起,一般由兩個以上的巫師一唱一和,多時可十餘人同舞。在舞蹈過程中,圍觀的群眾可加入同唱同舞,且有一定的程序,過去巫師之間都有師承關系,舞蹈時也是由巫師帶徒弟,執單面扁圓鼓(當地稱羊皮鼓),男巫動作古樸、粗獷、單一;女巫則擺胯、顧盼、或俯或仰。劍川的巫舞一般在本主廟中進行,由巫婆神漢表演。舞蹈有不少程式化的動作,如「胸前叉香」、「雙甩香」、「內外繞花」、「雙甩花」等。洱源的巫舞,大致分兩種情況進行:一是以村鄉為單位的祭祀場合;二是家祭。家祭有接魂、摸底、問魂、對答、送魂等步驟。現在巫師僅在偏僻村莊還有個別活動。

大理的佛教有大乘和小乘之分,大乘又有密宗和禪宗的不同。密教在唐代南詔國時期便在大理流行,而禪教則在宋末元初傳入大理。在佛教法事活動中進行的佛教樂舞,現僅在洱源鳳羽、煉鐵,劍川的甸南、沙溪、金華等鄉鎮少量流傳。有「繞壇」、「瓶花舞」、「花寶花舞」、「蓮花燈舞」、「劍舞」等數種,多數是在寺廟的大殿或信教人家做法事時表演。

山區還有一種圖騰崇拜和原始自然崇拜的祭祀活動。如雲龍長新區大達鄉的「搭高鍋」,漢譯是「喪葬舞」或「圍棺舞」。舞者均為男性青年,手牽手圍成一圈,圈內停放棺材,正面和頂部燃蠟燭。在若明若暗的燭光下,舞者逆時針方向轉動,節奏中速,氣氛憂傷悲壯。這種舞蹈含有「靈魂不滅」宗教色彩。

白族民間舞蹈一脈承傳,根基彌壯,無愧為白族傳統文化的瑰寶。

㈦ 白族舞蹈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歷史悠久,文化比較發達的民族之一。關於它的族源,有以文獻為據的「甘、青氐羌遷徒說」,有按考古發掘論斷的「土著說」,有根據民族形成過程的「遷徙、土著融合說」,雖無定論,但都說明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白族自稱「白子」、「白尼」,他稱較多。兩漢時的「昆明」和三國、兩晉以後的「叟」都與白族有淵源關系。唐宋史籍白蠻」,元明稱「白人」,明清以後稱「民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白族人民的意願,1956年11月正式確定以「白族」作為本民族的統一族稱。

白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無書面文字,在民歌、大本曲、戲曲和民間歌舞的唱詞中,多借用漢字記白語。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湖南桑植縣,四川西昌地區和貴州華節地區也有少量分布。
大理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是唐代南詔,宋代大理國的都城。相傳早在漢武帝時,葉榆(今大理)人張叔、盛覽曾向司馬相如習經學賦。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南詔擊滅五詔,攻佔大厘城,在唐王朝的扶持下,大理地區建立起南詔政權。此後,南詔向唐王朝頻繁派遣友好使者及送子弟到成都學習漢文化,大量傳入了中原的文化典籍。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吟詠過南詔的歷史。

元明清之世,旅行家馬可·波羅、徐霞客曾到此並寫有游記。在繪畫、雕塑藝術中,有劍川石寶山的南詔石窟浮雕,《南詔國史畫卷》和大理國《張勝溫梵像畫卷》、其中,「梵像畫卷」繪有三十三個飛天舞人和十七個翼獸形舞神。

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南詔王鳳伽異從長安把唐玄宗所贈的胡樂和龜茲樂兩部帶回南詔。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南詔王異牟尋派楊嘉明帶二百餘人的歌舞團去長安獻《奉聖樂》,擅長音律的成都節度使韋皋進行加工「用黃鍾之均,舞六成,工人,贊引二人,序曲二十八疊,執羽而舞『南詔奉聖樂』字。」整個《奉聖樂》分四部:一、龜茲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軍樂部。《奉聖樂》有較高的技巧和優美的舞姿。「唐德宗閱於鱗德殿,以授太常工人,自是殿宴則立奏,宮中則坐奏。」(見《新唐書》)《南詔奉聖樂》繼承了西南古代民族的傳統音樂與舞蹈,同時也吸收了中原、西北以至緬甸、印度(天竺)的樂舞而形成完整的歌舞藝術。唐王朝把它列為十四部樂之一(見《唐會要》)。說明唐時大理地區的歌舞藝術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白族民間舞最早見諸文獻的是唐人樊綽的《蠻書》。其中「蠻夷風俗第八」載:「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這種習俗,在宋代歐陽修《新唐書·南詔傳》,元代李京《雲南志略》,明代楊慎《滇載記》,清代周之烈《鴻雪詩鈔》中,都有記載。

白族民間舞蹈今收集到七十四種。最具代表性和流傳最廣的是「霸王鞭舞」,它不僅在「繞三靈」、「鬧春王正月」、「田家樂」三種民俗活動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慶佳節中都有表演。較早記述白族霸王鞭舞的是清咸豐年間大理詩人段位寫的《繞三靈竹枝詞》,其中對白族霸王鞭和「八角鼓」敘述得頗為詳盡。說明在清代霸王鞭即已流行大理地區。

白族霸王鞭有各種套路,打法名目繁多,計有百種。除大理繞三靈中的霸王鞭外,洱源縣的鬧春王正月與田家樂中的霸王鞭,以及劍川的石龍霸王鞭、雲龍霸王鞭和賓川霸王鞭都各具特色。

在繞三靈中,跟霸王鞭聯袂而舞的還有八角鼓與「雙飛燕」兩種舞蹈。繞三靈只在大理古城附近進行,因而這兩種舞蹈也只流傳在洱海周圍。

「哩格高」與「打呀撒塞」,白族又叫「打歌」。它產生的時代,目前無可靠的資料可稽,從歌舞的內容和藝術特點看,可能與白族先民的游牧、狩獵生活有關。如洱源西山的哩格高,是唱、走、舞融為一體,以唱為主,動作緩慢抒情。劍川東山的打呀撒塞,動作簡單古樸。更多地保留了白族原始歌舞的特徵。

龍獅舞也是古老的白族民間舞蹈。白族地區古代湖澤遍布,不僅龍的神話傳說特別多,且樓堂亭閣多有龍的雕刻。今大理市,尚有「龍首關」、「龍尾關」和「黑龍橋」等地名。白族的龍舞從造型到表演,都有獨到的特點。如劍川白族求雨時的「龍舞」是用柳枝紮成。大理白族的龍舞,龍頭、龍身和龍尾互不銜接,舞起來大幅度的轉動比較自如,遠看卻有有渾然一體之感。清《大理縣志》載:「元夕,家家燃燈,亦有魚龍走馬及鰲山諸戲……遊人歌舞達旦。」可見龍舞在大理清代就很盛行。白族地區的獅舞由來已久。

白族民間舞蹈(包括民俗活動),通常都在三種特定情況下進行:

第一種是在傳統節日中表演。白族民間節日很多,除與漢族相同的傳統節日外,還有本民族獨有的本主節、三月街、火把節、拜二月、石寶山歌會等二十多個。幾乎月月有會「白鶴舞」、「鹿鶴同春」、「鳳趕麒麟」、「耍牛」、「耍馬」、「耍刀」等民間舞蹈和民俗活動都在這些民族節日進行。

鬧春王正月,白語叫「搭哲娃芝高」。流傳於洱源鳳羽鄉。

鬧春王正月的起源,據包大邑村老藝人李紹谷等人的介紹,是明萬曆年間,由任湖廣宜彰縣知縣的包大邑人張大觀,將那裡所見的「迎神會」帶回來,糅進了本地的民間習俗而形成的。還有一說是懲罰正月生嬰兒的父母:因正月生的嬰兒推算應是頭年栽秧季節時懷的胎,而農村要求芒種時節,青壯勞力要全力以赴栽秧,不違農時,所以要懲罰那些不守這一鄉規民約之人。

鬧春王正月一般在農歷正月十四至十八日舉行。地點往往選擇在鄉村廣場。活動之前,由村中群眾自報扮演角色,角色有堂官、副官,背弓箭者,有傳牌、衙役、甲長,漁、樵、耕、讀、工、商者,啞子、啞女、打蓮花落者,教師、算命先生,神漢、齋公、齋婆和正月路子——「沖犯春王者」,計約三百餘人。其中女角,多由男扮女裝,各個角色都有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表演開始前,先由打扮成古怪滑稽的傳牌人,手敲銅鑼,步行或騎馬到附近鄉村,傳呼「鬧春王正月!」以招徠觀眾。演出順序,除「迎接堂官」、「審訊犯人」、「宣讀聖旨」等幾場,集中在一個場地進行演出外,其餘按不同的內容和形式,各佔一個場地進行。整個村子分成幾個場地進行表演或在同一場地交替表演。各場演出中有霸王鞭,「跳神」等舞蹈穿插其間。道白和唱詞大都正意反說,或採用白語的諧音詞以逗趣。待傳牌者將「犯人」從受罰人家中提到大堂前進行審訊,「犯人」認罪認罰後,表演便進入了高潮。

鬧春王正月現已不多見,有逐漸被田家樂取代的趨勢。

蘭坪縣白族那馬人農歷二月初八至十五日舉行的「杯日往」,又稱「跳二月」,漢語稱二月會」。是一種大型集體歌舞祭祀活動。跳杯日往,表演者要有六個祭師,代表六個家族,有武士(稱「產資告」),男扮女裝的金宮娘娘,有「跳天宮、破天獄」的天干,有戴紅面具的吳三桂、黑面具的馬三寶及仙子,仙女等。程式內容十分龐雜,表現了當地白族群眾對本主、英雄、祖先的崇拜。

第二種是在農事勞動、栽種或收獲季節中進行。如田家樂又稱「秧賽會」,白語叫「撒直」。流傳於大理、洱源、劍川、雲龍、賓川等縣種植稻穀的農村。

田家樂演出一般在每年農歷五月,栽完秧以後,在各村廣場舉行。有時也應邀到鄰近村寨表演。它的組織者,一般由生產能手擔任,稱「秧官」和「副秧官」。秧官負責統籌安排秧賽會各種活計,副秧官負責秧會的生活、記工和收支賬目。

田家樂的演出,習慣在籌辦秧賽會的班子內分配角色。各縣的田家樂各有特色,但表演程式大致相同。整個活動,場面大,角色眾多,可達八、九十人。除秧官、副秧官外,有扮成漁翁、樵夫、犁田老夫婦、啞子、啞妹的,有扮成水牛、黃牛、懶漢、挖田農夫、教師、從事小手工業者,以及挑擔貨郎等;還有打霸王鞭的姑娘。表演開始前,秧官頭戴一頂用秧苗做成的「頂帶花翎」帽,身穿馬褂長衫,騎高頭大馬,左腳穿一隻草鞋,右腳穿布鞋,由馬夫牽馬前行。大隊人馬走鄉串寨,邊走邊唱,一直行進到中心廣場集中表演。
田家樂的表演採用白族的語言、音樂、服飾和道具。表演時鼓樂高奏〔大擺隊伍]、[栽秧調]、[龍擺尾]、[龍上天]、[蜜蜂過江]等瑣吶曲牌。霸王鞭、白鶴舞、跑馬、旱船、蚌舞等民間舞蹈穿插其間,在廣場內繞行表演。扮演各種農事活動和各行各業的表演者,演唱用白族「吹吹腔」,唱詞幽默生動,表演惟妙惟肖,氣氛顯得熱烈歡快。「耕田」是其中的主要內容,犁田老漢的妻子(男扮女裝),看了令人捧腹。整個田家樂的活動囊括了水稻栽插勞動的全過程,表現出內涵豐富的白族農耕文化,也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爽朗樂觀的性格和對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希冀。

另有一種田家樂,它直接貫穿在生產勞動之中,如大理農村的「開秧門」活動。開秧門又叫「栽秧賽」,賽前秧旗插在田邊地頭,嗩吶鼓樂齊奏。比賽開始後,落後者很容易被插秧能手用秧苗插在前後左右,將其困在秧田之中。此時有奏瑣吶的人,下到田裡,用嗩吶對著他的背後吹,以示敦促。

大理田家樂將勞動生產與文娛活動融為一體,作為一種民俗活動,越來越受到白族人民的喜愛。

第三種是在祭把儀式和宗教法事中表演。白族信奉巫師、本主、道教和佛教,所以祭祀儀式和宗教法事的活動也很多。規模最大的是本主祭祀活動。本主崇拜是白族傳統的意識形態,至今白族村村寨寨仍有本主祭祀活動。在舉行迎送或祭祀本主時,有的本主廟會跟祈求風調雨順的「踩馬」和農作物豐收的「耍牛」結合起來,邊舞邊唱,以嗩吶硭鑼伴奏,頗為熱鬧。

大理的巫舞跟本主祭祀以及「接金姑」的習俗活動聯系在一起,一般由兩個以上的巫師一唱一和,多時可十餘人同舞。在舞蹈過程中,圍觀的群眾可加入同唱同舞,且有一定的程序,過去巫師之間都有師承關系,舞蹈時也是由巫師帶徒弟,執單面扁圓鼓(當地稱羊皮鼓),男巫動作古樸、粗獷、單一;女巫則擺胯、顧盼、或俯或仰。劍川的巫舞一般在本主廟中進行,由巫婆神漢表演。舞蹈有不少程式化的動作,如「胸前叉香」、「雙甩香」、「內外繞花」、「雙甩花」等。洱源的巫舞,大致分兩種情況進行:一是以村鄉為單位的祭祀場合;二是家祭。家祭有接魂、摸底、問魂、對答、送魂等步驟。現在巫師僅在偏僻村莊還有個別活動。

大理的佛教有大乘和小乘之分,大乘又有密宗和禪宗的不同。密教在唐代南詔國時期便在大理流行,而禪教則在宋末元初傳入大理。在佛教法事活動中進行的佛教樂舞,現僅在洱源鳳羽、煉鐵,劍川的甸南、沙溪、金華等鄉鎮少量流傳。有「繞壇」、「瓶花舞」、「花寶花舞」、「蓮花燈舞」、「劍舞」等數種,多數是在寺廟的大殿或信教人家做法事時表演。

山區還有一種圖騰崇拜和原始自然祟拜的祭祀活動。如雲龍長新區大達鄉的「搭高鍋」,漢譯是「喪葬舞」或「圍棺舞」。舞者均為男性青年,手牽手圍成一圈,圈內停放棺材,正面和頂部燃蠟燭。在若明若暗的燭光下,舞者逆時針方向轉動,節奏中速,氣氛憂傷悲壯。這種舞蹈含有「靈魂不滅」宗教色彩。

白族民間舞蹈一脈承傳,根基彌壯,無愧為白族傳統文化的瑰寶。

白族舞蹈《阿細跳月》下載地址
http://bbs.chinadance.cn/dispbbs.asp?boardID=14&ID=6872

㈧ 白族舞蹈的動作特徵

最有名的就是白族的「霸王鞭」
特點就不是太清楚了

㈨ 白族舞蹈類型和種類有哪些

  1. 白族民間舞蹈(包括民俗活動),通常都在三種特定情況下進行: 第一種是在傳統節日中表演。白族民間節日很多,除與漢族相同的傳統節日外,還有本民族獨有的本主節、三月街、火把節、拜二月、石寶山歌會等二十多個。幾乎月月有會「白鶴舞」、「鹿鶴同春」、「鳳趕麒麟」、「耍牛」、「耍馬」、「耍刀」等民間舞蹈和民俗活動都在這些民族節日進行。

  2. 第二種是在農事勞動、栽種或收獲季節中進行。如田家樂又稱「秧賽會」,白語叫「撒直」。流傳於大理、洱源、劍川、雲龍、賓川等縣種植稻穀的農村。

  3. 第三種是在祭把儀式和宗教法事中表演。白族信奉巫師、本主、道教和佛教,所以祭祀儀式和宗教法事的活動也很多。規模最大的是本主祭祀活動。本主崇拜是白族傳統的意識形態,至今白族村村寨寨仍有本主祭祀活動。在舉行迎送或祭祀本主時,有的本主廟會跟祈求風調雨順的「踩馬」和農作物豐收的「耍牛」結合起來,邊舞邊唱,以嗩吶硭鑼伴奏,頗為熱鬧。

  4.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歷史悠久,文化比較發達的民族之一。關於它的族源,有以文獻為據的「甘、青氐羌遷徒說」,有按考古發掘論斷的「土著說」,有根據民族形成過程的「遷徙、土著融合說」,雖無定論,但都說明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白族自稱「白子」、「白尼」,他稱較多。兩漢時的「昆明」和三國、兩晉以後的「叟」都與白族有淵源關系。唐宋史籍白蠻」,元明稱「白人」,明清以後稱「民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白族人民的意願,1956年11月正式確定以「白族」作為本民族的統一族稱。

㈩ 白族舞蹈的舞蹈簡介

元明清之世,旅行家馬可·波羅、徐霞客曾到此並寫有游記。在繪畫、雕塑藝術中,有劍川石寶山的南詔石窟浮雕,《南詔國史畫卷》和大理國《張勝溫梵像畫卷》、其中,「梵像畫卷」繪有三十三個飛天舞人和十七個翼獸形舞神。
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南詔王鳳伽異從長安把唐玄宗所贈的胡樂和龜茲樂兩部帶回南詔。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南詔王異牟尋派楊嘉明帶二百餘人的歌舞團去長安獻《奉聖樂》,擅長音律的成都節度使韋皋進行加工「用黃鍾之均,舞六成,工人,贊引二人,序曲二十八疊,執羽而舞『南詔奉聖樂』字。」整個《奉聖樂》分四部:一、龜茲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軍樂部。《奉聖樂》有較高的技巧和優美的舞姿。「唐德宗閱於鱗德殿,以授太常工人,自是殿宴則立奏,宮中則坐奏。」(見《新唐書》)《南詔奉聖樂》繼承了西南古代民族的傳統音樂與舞蹈,同時也吸收了中原、西北以至緬甸、印度(天竺)的樂舞而形成完整的歌舞藝術。唐王朝把它列為十四部樂之一(見《唐會要》)。說明唐時大理地區的歌舞藝術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較早記述白族霸王鞭舞的是清咸豐年間大理詩人段位寫的《繞三靈竹枝詞》,其中對白族霸王鞭和「八角鼓」敘述得頗為詳盡。說明在清代霸王鞭即已流行大理地區。
白族霸王鞭有各種套路,打法名目繁多,計有百種。除大理繞三靈中的霸王鞭外,洱源縣的鬧春王正月與田家樂中的霸王鞭,以及劍川的石龍霸王鞭、雲龍霸王鞭和賓川霸王鞭都各具特色。
在繞三靈中,跟霸王鞭聯袂而舞的還有八角鼓與「雙飛燕」兩種舞蹈。繞三靈只在大理古城附近進行,因而這兩種舞蹈也只流傳在洱海周圍。
「哩格高」與「打呀撒塞」,白族又叫「打歌」。它產生的時代,目前無可靠的資料可稽,從歌舞的內容和藝術特點看,可能與白族先民的游牧、狩獵生活有關。如洱源西山的哩格高,是唱、走、舞融為一體,以唱為主,動作緩慢抒情。劍川東山的打呀撒塞,動作簡單古樸。更多地保留了白族原始歌舞的特徵。
龍獅舞也是古老的白族民間舞蹈。白族地區古代湖澤遍布,不僅龍的神話傳說特別多,且樓堂亭閣多有龍的雕刻。今大理市,尚有「龍首關」、「龍尾關」和「黑龍橋」等地名。白族的龍舞從造型到表演,都有獨到的特點。如劍川白族求雨時的「龍舞」是用柳枝紮成。大理白族的龍舞,龍頭、龍身和龍尾互不銜接,舞起來大幅度的轉動比較自如,遠看卻有有渾然一體之感。清《大理縣志》載:「元夕,家家燃燈,亦有魚龍走馬及鰲山諸戲……遊人歌舞達旦。」可見龍舞在大理清代就很盛行。白族地區的獅舞由來已久。

閱讀全文

與白族健身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