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上項目的游泳運動
公元前36年
世界上最早的有組織的游泳比賽,在日本舉行。
1869年
倫敦成立了一個類似於聯盟的組織「大都會游泳俱樂部協會」,最初的游泳競賽規則誕生。
1896年
在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游泳成為正式項目。當時進行的比賽種類只有:100米,500米和1200米自由泳。
1912年
奧運會首次開設了2個女子游泳項目。
1922年7月9日
美國泳壇健將約翰尼-維斯穆勒,是全世界100米自由泳成績游進1分鍾的第一人。他的成績為58秒6。後來維斯穆勒出演了著名影片《人猿泰山》的男一號。
1964年2月28日
澳大利亞女將道恩-弗萊瑟在悉尼奧運會的100米自由泳比賽中獲得58秒9的好成績,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游進1分鍾的女選手。
1972年
美國名將馬克-斯皮茲在慕尼黑奧運會上,有7塊金牌加身,包括4枚個人賽金牌和3枚接力賽金牌。他是全世界游速最快的游泳運動員。 道恩-弗萊瑟(澳大利亞)
她曾蟬聯1956,1960和1964年三屆奧運會女子100米自由泳的金牌。除了擁有8塊奧運獎牌之外,她還創造過28個世界紀錄,並且是100米自由泳游進1分鍾的第一位女運動員。
馬克-斯皮茲(美國)
他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取得輝煌戰果,個人獨得7枚金牌,並創造了7項世界紀錄。他創造了運動員個人在奧運賽場的最卓越成績。此前,1968年奧運會上他也曾獲得兩枚獎牌。以9塊金牌成為獲得奧運金牌數最多的運動員之一。其他幾名享此殊榮的運動員是短跑運動員帕佛-納米,卡爾-劉易斯和體操運動員拉莉莎-拉蒂莉娜。
亞歷山大-波波夫(俄羅斯)
號稱俄羅斯巨人。蟬聯1992和1996年奧運會男子50米和100米自由泳的金牌。此外,他在1992年和2000年間還獲得過5塊奧運會銀牌。50米和100米自由泳項目3屆世界冠軍。不幸的是,1996年,波波夫在莫斯科被歹徒用匕首刺傷,否則他還能夠摘取更多獎牌。
邁克爾·菲爾普斯(美國)
邁克爾·菲爾普斯已經被一些人視為他所從事的運動歷史上最偉大的全能運動員。在2004年的美國選拔賽中,菲爾普斯取得了6個單人游泳項目的雅典奧運會參賽資格,這些項目包括了每種可能的游泳姿勢。他最終獲得了6枚奧運會金牌,2枚銅牌。如果菲爾普斯能在雅典或在2008年的北京達到馬克·施皮茨保持的紀錄,他就能從贊助商那裡得到100萬美元的獎金。
⑵ 游泳究竟是在水面上進行還是水中進行
游泳是在水中進行的。
游泳時身體在水中前進。游泳產生的推力、阻力也是在水中產生。游泳的動作主要在水中完成。所以應該認為游泳是在水中進行的。
⑶ 游泳初學者,怎樣能浮在水面上
我感覺初學游泳不一定要先練浮在水面,
我也是剛開始游泳不到一個月內
,現在已經能遊了,雖容然不是特別標准,但是不需要藉助外力在水裡可以游一段距離,我是這樣練習的
首先也是熟悉水性,可以買個充氣的那個水袖或者腹帶,
不要浮板,然後可以先在水裡感覺一下浮力,先練腿,熟悉以後再和手一起配合,其實在練習時候會發現
吸一口氣,放鬆頸部,
然後讓身體往水平方向傾斜,身體在水裡不是馬上會沉下去的,然後藉助這個浮力,蹬腿和劃水交替配合好了
就會在水裡有規律的起伏一點
前進,在游得過程當中,可以慢慢放掉一些腹帶的空氣,直到手腳配合正確不需要為止。當然想把頭完全路在水面上的姿勢非常累,所以還是要學習一下換氣,用我說的姿勢,頭可以大部分時間在水面上,切記蹬腿和劃水都不要幅度過大,那樣就會起伏很大,接近蛙泳了,幅度稍微小一點,也省力而且更安全
,還有腰部不能完全放鬆,
那樣也會感覺很快沉下去
⑷ 如何做到浮在水面游泳
一、浮泳
浮泳,即人體手足不動,可以長時間地漂浮於水面,掌握了水平浮泳後,可以在流水中隨波逐流,在水上休息與自救方面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是每一個游泳愛好者都必須掌握的水上本領。浮泳是毛主席擅長,並提倡的傳統泳技,在我國世代相傳已有數千年之久。
浮泳時根據足尖是否外露,可分為水平浮泳與傾斜浮泳。絕大部分游泳者經過幾分鍾的學習,就可以掌握傾斜浮泳。掌握傾斜浮泳後,在水上遇險時,手足不動可維持正常的氣體交換,而達到水上自救的目的,但傾斜浮泳在流水中漂流時,由於迎面阻力的作用,身體前後擺動極容易嗆水,所以學習浮泳時,應盡量掌握水平浮泳。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仍然無法掌握水平浮泳者,往往是因為浮力不夠,當從淡水到海水游泳時,由於海水的浮力較大,這時就可以水平浮泳了。
十歲是學浮泳的最佳年齡,不但學得快而且終生受益,就象計劃免疫一樣,免疫力的獲得當然是越早越好。
浮泳的訣竅:
浮泳的訣竅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呼吸」與「平衡」。
1、物體在水中受到重力與浮力的作用,重力與浮力的合力的作用點,分別稱為重心與浮心。由於重力與浮力的作用方向相反,為了達到力的平衡,浮心總是位於通過重心的垂直線的上方。人體的左右是對稱的,但由於下身的比重較大,當身體在水中不動時,下肢總是沒於水中。這時重心約在臀部,而浮心則位於胸骨的下端,人體則以接近於垂直的傾斜狀態漂浮於水中。
2、這時游泳者應把兩手上舉放於耳側,由於兩手上舉後人體的重心上移,而浮心下移,下肢就逐漸露出了水面,當人體的重心與浮心上下重疊,重心與浮心的連線垂直於水平面時,人體的足尖就露出了水面。在水的表面張力與浮力的作用下,游泳者就可以十分輕松地,長時間漂浮於水面。
3、游泳者在水中深吸一口氣、至吸不進氣為止,這時手足不動可漂浮水面:然後把雙手上舉,置於耳側,這時就可以感覺下肢上浮,足尖逐漸露出水面。如果無法露出水面,要反復調整手足的位置,找到最好的漂浮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就可以掌握浮泳技能。如果反復練習仍然無法足尖外露,那就是因為浮力不足的緣故,這時到了海上足尖就可以露出水面。為了增加浮力需要進行呼吸肌的練習,以增加補吸氣量。
浮泳的應用:
1、古代精於游泳的人,游泳時順水漂流而不摻合自己的主張。因此當時的游泳主要是浮泳。在天然水域浮泳時,可隨時保持充足的體力,遇險時可從容化解。在江河浮泳時,由於腳在前,頭在後,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流的情況。游泳者掌握了浮泳泳式後,游泳時不必上岸休息,在水上浮泳就是最好的休息,而且體力恢復的效里要比在岸上休息好得多,因為浮泳休息時,人體的全身心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放鬆。
2、海難發生時,棄船逃生者為了盡量減少能量的喪失,須保持身體靜止不動,以延長生存時間,增加獲救機會,緊急逃生來不及穿救生衣,採用浮泳泳式也可達到相同的效果。
二、踩水
學游泳中踩水的學名叫立泳,也就是直立著游泳的意思,踩水主要有四種,1.剪式踩水2.蛙式踩水3.側踏式踩水(車輪式踩水)。初學游泳者對於腿部動作通常不怎麼熟悉,手的搖擼動作面積可以大一些,比較容易浮起來,做的時候像擦桌子一樣,其實又跟蛙式的劃手相似,所以這樣的動作比較是屬於"意會而不能言傳的",多加練習當然會是比較好的,不過無論用哪種方式踩水,都要合乎基本的游泳原則,手腿的動作要柔和,手腳的節奏要互相配合,使上下起伏的幅度減到最小,平穩的浮在水中.
必須特別強調立泳的重要性,因為在歐美國家在教學游泳時非常注重立泳,通常他們會讓小孩先學會立泳,才開始學習其他標準的游泳姿勢,因為他們非常強調溺水自救的概念,而立泳在自救或救人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況且在學習標准游泳姿勢前讓小孩就學習立泳也有助於小朋友對水感的敏銳度.
簡單點說就是就像騎自行車那樣,但手跟腳動作是不一樣的
腳就像騎自行車那樣,即一上一下踩,而手就是左右左右的擺,但是在一個平面的,都是進行就OK了,姿勢不是站點,是弓形的
(更多健康生活知識搜索52健康資訊網)
⑸ 游泳怎麼浮在水上
需要手腳協調的動作,游泳要在水裡才能學會。首先要消除對水的恐懼內感,後面的就相對容易容些。
還有,你看到有人可以手腳不動的浮在水面上,那是因為有的人比重比水稍小一些。如果你的比重比水大,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這一點,不過你仍然可以讓手腳運動來使你浮在水面上
⑹ 躺在水面上游泳叫什麼泳
仰泳(backstroke)。又稱背泳,是一種人體仰卧在水中的游泳姿勢。仰泳包括反蛙泳和內反爬泳,因為臉面在水面容上,呼吸很方便,但是游泳者看不到在往哪裡游,容易錯方向。仰泳是唯一運動員在水中開始的姿勢,其它都是跳入水中。
仰泳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有較長的歷史,1794年就有了關於仰泳技術的記載,但是直到19世紀初,游仰泳時仍採用兩臂同時向後劃水,兩腿做蛙泳的蹬水動作,即現 在的「反蛙泳」 。自1902年出現爬泳技術後,由於爬泳技術合理和速度快,就開始有人採用類似爬泳的兩臂輪流向後劃水的游法。但是直到1921年才初步形成了現在的仰泳技術。
仰泳技術由於頭部露出水面,呼吸方便;躺在水面上,比較省力。因此深受中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喜愛。
⑺ 把頭露在水面上怎樣游泳
仰泳的時候:雙腳交替向後蹬,雙手掌向下「按水」,這樣做既能前進也能始終讓臉面露出水面。
立泳的時候:雙腳交替向下踩水,速度要快,雙手掌同時或交替向下「按水」,有點像船漿的樣子。這樣做可使頭部保持在水面以上。
平時腦袋伸不出水面是因為游泳者的身體和水面成平角,要想把腦袋伸出來,首先要學著抬頭,然後腳慢慢的向下,也就是說到這時你的身體和水面成為了15度斜角這樣就是腦袋在水面上,而腳在水面下,這樣就可以把頭露出水面了。
(7)水上游泳擴展閱讀:
游泳安全要點:
1、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後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試試水溫,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則必須有伴相陪,不可單獨游泳;
4、下水前觀察游泳處的環境,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環境不清楚的峽谷游泳。這些地方的水深淺不一,而且涼,水中可能有傷人的障礙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確保此處水深至少有3米,並且水下沒有雜草、岩石或其他障礙物。以腳先入水較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著海岸線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術不精良或體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處。在海岸做一標記,留意自己是否被沖出太遠,及時調整方向,確保安全。
⑻ 游泳時候怎樣在水上漂浮
浮泳是毛主席擅長並提倡的傳統泳技,在我國世代相傳已有數千年之久,是水上自救的最佳手段。在天然水域游泳時,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現介紹如下:
人的比重是0.96左右略浮於水,當水上遇險時,遇險者首先應把頭部後仰,並深吸一口氣至吸不進氣為止。人體可以增加2000毫升左右的肺氣容量,也就是增加了約二公斤左右的浮力。這時人體手足不動,可保持頭面部露出水面,以保持正常的氣體交換。由於人體的重心在下半身,下肢總是沒於水中,身體傾斜於水中在流水的作用下,前後擺動極易嗆水。這時應把雙手上舉置於耳側使身體的重心上移,下肢即漸漸上浮,當足尖露出水面時,人體已水平漂浮於水面,在浮力與水的表面張力的作用下,人體可以十分輕松地漂浮於水面。目前水上漂浮的紀錄是36小時,由江西分宜的沈煒丹女士於1996年在溫州電視吉尼斯上創造的。
與國際上海難發生時採取的HELP體位(heat escape least posture )比較,無須穿著救生衣,且體位舒適視野開闊,能減少人體的能量散失,因此是水上自救的最佳手段。
正常的呼吸方式是吸氣時胸腹隆起 ,而呼氣時胸腹下陷;當浮泳時則要採用逆呼吸法, 該法是 ,當吸氣時盡量擴胸並收腹 ,而呼氣時則縮胸隆腹,以保持呼氣終末時,(這時肺內含氣量最少,人的浮力最小。)肺內仍有足夠的功能殘氣量,使人體能夠長時間地輕松地,在各種天然水域漂浮水面。
我於92 年在《中國體育報》 上發表〈關於浮泳〉 的短文後,曾收到全國幾十位泳友的來信,詢問浮泳的方法,其中的一些泳友就是根據上述介紹的方法學會了浮泳。
浮泳的姿勢與生俱會,泳友們只要在平時的游泳活動中,花少量的時間根據上述的方法練習就可以掌握浮泳泳式,在天然水域游泳時增加安全性。
1、浮泳溯源
浮泳是毛主席擅長,並提倡的傳統泳技,在我國世代相有數千年之久。近百年來,競技游泳的開展,使游泳失去了多樣性,許多實用價值很強的傳統泳技,已瀕臨失傳的危險,浮泳就是其中的一種。
浮泳時人體手足不動,可以長時間地漂浮於水面,掌握了水平浮泳後,可以在流水中隨波逐流,在水上休息與自救方面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是每一個游泳愛好者都必須掌握的水上本領。
浮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以前。在《莊子》中就有「吳王浮於江。」的記載;在古漢語中「游」與「浮」同義,可見古人游泳是以浮游為主。在《淮南子》中曾記錄了古人學游泳的全過程:「游者以足蹶,以手 ,不得其數,愈蹶愈敗:及能游者,非手足者矣!」游泳而不依賴手足,當然是浮游為主。到了宋代,浮泳在江南水鄉已相當普及,蘇東坡在《日喻》中曾記述當時的「沒人」(精於游泳的人)「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古人潛水功夫是很高的,能沒於水中「數百步而出」。《莊子》同時代的文人吳自枚在《夢梁錄》中曾記述當時的弄潮兒在八月大潮時在錢塘江浮泳的情景,其中技藝高者「或手足執五小旗,浮潮頭而戲弄」。浮泳還是當時水軍的軍訓項目,宋代趙善湘知鎮江「曾教習五百浮水軍」。清人小說《小五義》也有關於浮泳的描述,翻江鼠蔣平在搭救徐慶時,就曾尾隨婁兵的小船,悄無聲息的走了二里多。可見浮泳是我國古代十分普及的泳技,既不是絕技,也與特異功能無關,是每一位游泳者都可以掌握的水上本領。
2、浮泳的訣竅
浮泳的訣竅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呼吸」與「平衡」。
正常成年人的肺總氣容量約為5千毫升,而平常呼吸量,醫學上稱潮氣量僅5百毫升,占總氣容量的十分之一。當人體正常吸氣後,再盡量吸氣到吸不進氣為止,這時吸進去的氣稱為補吸氣量,正常成人約為二千毫升左右,也就是說人體在正常呼吸時,仍有2千毫升的肺泡組織沒有參加正常的氣體交換。游泳者在水中只要深吸一口氣,到吸不進氣為止就可以增加約兩公斤左右的浮力,人的比重約為0、96左右、增加兩公斤的浮力後,人體手足不動也可以保持身體漂浮水面,以保持正常的氣體交換。在練習中必須利用呼吸來減低人體自身的比重(人的比重吸氣時,比水的比重稍低,是:0。95—0。99,呼氣時,比水的比重稍高,是:1—1。05)所以,躺在水中,只要將全身放鬆,將頭的後腦袋往水下傾,把嘴巴、鼻子露出水面,就可以正常呼吸,適當地讓吸氣留在腹中多一點,呼出來的稍微少一點兒,那麼,就可以輕輕鬆鬆地躺在水中休息. 人體在呼氣終末時,肺氣容量最少。為了使呼氣終末時,肺內仍有足夠的氣容量,應採用逆呼吸法,逆呼吸法是相對於正常呼吸而言的,正常吸氣時胸腹隆起、當呼氣時胸腹下陷:逆呼吸法則正好相反,吸氣時盡量擴胸收腹,而呼氣時則縮胸隆腹,這樣就可以保持在呼氣終末時,肺內仍保持足夠的氣容量。
物體在水中受到重力與浮力的作用,重力與浮力的合力的作用點,分別稱為重心與浮心。由於重力與浮力的作用方向相反,為了達到力的平衡,浮心總是位於通過重心的垂直線的上方。人體的左右是對稱的,但由於下身的比重較大,當身體在水中不動時,下肢總是沒於水中。這時重心約在臀部,而浮心則位於胸骨的下端,人體則以接近於垂直的傾斜狀態漂浮於水中。
這時游泳者應把兩手上舉放於耳側,由於兩手上舉後人體的重心上移,而浮心下移,下肢就逐漸露出了水面,當人體的重心與浮心上下重疊,重心與浮心的連線垂直於水平面時,人體的足尖就露出了水面。在水的表面張力與浮力的作用下,游泳者就可以十分輕松地,長時間漂浮於水面。
游泳者在水中深吸一口氣、至吸不進氣為止,這時手足不動可漂浮水面:然後把雙手上舉,置於耳側,這時就可以感覺下肢上浮,足尖逐漸露出水面。如果無法露出水面,要反復調整手足的位置,找到最好的漂浮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就可以掌握浮泳技能。如果反復練習仍然無法足尖外露,那就是因為浮力不足的緣故,這時到了海上足尖就可以露出水面。為了增加浮力需要進行呼吸肌的練習,以增加補吸氣量。
3、 浮泳的實際應用
古代「沒人」,(精於游泳的人)游泳時「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即順水漂流而不摻合自己的主張。)因此當時的游泳主要是浮泳。在天然水域浮泳時,可隨時保持充足的體力,遇險時可從容化解。在江河浮泳時,由於腳在前,頭在後,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流的情況。游泳者掌握了浮泳泳式後,游泳時不必上岸休息,在水上浮泳就是最好的休息,而且體力恢復的效里要比在岸上休息好得多,因為浮泳休息時,人體的全身心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放鬆。
「善游者溺,善騎者墮。」(《淮南子》)溺水是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罪魁禍首,約占溺水死亡總數的百分之七十,是溺水的高危人群。2002年廣東省中小學意外死亡846人,其中溺水者佔半數以上。廈門市2001年兒童溺水26人,占意外死亡的百分之六十,(車禍佔百分之三十,其他佔百分之十。)去年我國兒童意外死亡逾十萬,溺水則居首位,而十歲以上的溺水意外,絕大部分是由游泳所致。與車禍、地震、火災、傳染病(去年死亡7464人)相比,溺水是一個嚴重,而又長期被忽略的公共衛生問題。
在天然水域遇險時,由於水流的影響,很難得到他人的救援,所謂「游者不能拯溺,手足有所急也!」(《淮南子》)。溺水的原因不外為力竭與意外。由於對遊程估計與體力分配失當,游泳者經常在力竭或遇到意外時,發現自己身陷險境,這時可以運用浮泳技能,在水上休息一下,待體力恢復後,再游到安全的水域,或等待他人救援。當你採用浮泳姿勢時,救援者會感到拖帶省力。恐慌是另一個溺水的重要原因,假若你會浮泳,你就象攜帶了一隻可以隨時啟用的救生衣,遇險時就能臨危不亂,隨遇而安。
海難發生時,棄船逃生者為了盡量減少能量的喪失,須保持身體靜止不動,以延長生存時間,增加獲救機會,國際上均採用HELP體位,,(heat escape least posture )採取該體位時須穿著救生衣,緊急逃生不及穿著者,採用浮泳泳式也可達到相同的效果。
4、 學浮泳難嗎?
學浮泳的難易度與個人的性別、年齡、身材比例、肺活量、脂肪比率、及水感有關。一般而言,兒童、女性、肺活量較大、或脂肪比率高、及水感好者較容易學會。體重超標百分之十以上者,可自然漂浮。
九二年我在《中國體育報》上發表《關於浮泳》一文後,全國有二十幾人來信詢問浮泳的方法,我在復信中只簡述了浮泳的要領,後來廣東新會的泳友來信說學會了浮泳,可見浮泳是可以函授的。九三年八月在我赴上海基尼斯之前,在泳池向一位泳友,示範了浮泳方法,一周後我從上海返回,該泳友就高興地告訴我,他已經學會了
⑼ 什麼是游泳水上持續訓練法
游泳訓練是充分挖掘運動潛能、提高游泳技術的重要手段,游泳訓練可分回為體能訓練答、技術訓練、戰術訓練、心理訓練、智能訓練、恢復訓練等。掌握游泳訓練的一些基本理論和方法,對於游泳愛好者提高游泳技術、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具有積極的意義,在這里先介紹水上持續訓練的基本方法。
水上持續訓練方法
持續訓練方法是指距離較長,強度不太大,不間斷連續進行游泳活動的練習方法。
具體訓練方法:連續游800米、1000米、1500米、2000米、3000米或更長的距離,可以勻速進行,也可以變換速度進行。
水上持續訓練法的好處
持續訓練的好處是可以有效地發展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機能,使心腔容積增大,每搏輸出量增加,提高呼吸肌的耐力,提高體內氧的利用率。持續訓練屬於有氧代謝的訓練,由於運動時間長,消耗的糖元多,經過訓練後的超量恢復,可以有效地增加肌肉中的糖元儲備,提高氧化酶的活性,所以這種訓練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有氧代謝供能的能力。
注意事項
一次連續練習的量會比較大,應該放慢游進速度,持續訓練應注意循序漸進,逐漸增加練習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