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神們好,請問涪陵健身會所有哪些
嘻嘻嘻,我是師院的,只知道從師院往南走一點好像有個巴頓什麼的健身會所,上次來學校發傳單了
㈡ 三星大廈(近高新園區車站)怎麼去,喬治巴頓健身俱
公交線路:來地鐵源2號線 → 地鐵1號線,全程約12.9公里
1、從大連市步行約680米,到達人民廣場站
2、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2站, 到達西安路站
3、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8站, 到達七賢嶺站
4、步行約520米,到達火炬路三星大廈
㈢ 求第七套、第八套、第九套、第十套的那個健身球配套音樂,必須是MP3格式。發過網址正確立馬給分。
美國四星上將:巴頓
喬治·巴頓 (George S. Patton),1885年11月11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豪門,1909年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1911年12月調入位於邁爾堡的陸軍參謀部任職。1912年夏季參加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第五屆夏季奧運會,取得五項全能項目的第五名。同年底在陸軍參謀部辦公室臨時任職,一度擔任陸軍參謀長倫納德·伍德和陸軍部長亨利·史汀生的副官。在此期間在《陸海軍雜志》上撰文建議改進騎兵軍刀獲得採納,他設計的2萬把「巴頓劍」被配發到美國陸軍部隊,使他初揚其名。1913年夏自費赴法國學習劍術。1916年任潘興將軍的中尉副官,兩年後升任上校。1917年隨潘興赴法參戰,組建了美國第一支坦克部隊。1939年授命組建裝甲旅,晉升為准將。1942年任第一裝甲軍軍長、少將軍銜,同年8月率4萬鐵騎渡大西洋登陸北非。1943年與英國將軍蒙哥馬利聯手取得阿拉曼戰役勝利,肅清了北非德軍後,晉升為中將,任第一集團軍司令,指揮了登陸義大利西西里島戰役。1944年任第三集團軍司令,作為第二梯隊參加諾曼底登陸,利用閃擊戰率軍橫掃歐洲,直至奧地利,9個月間,殲敵140萬,解放大小城鎮1.3萬座,且相對傷亡最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擢升四星上將,任巴伐利亞洲軍事長官,15集團軍司令。1945年12月9日,打獵途中遇車禍不治,歿於海德堡。
巴頓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呈現出鮮明的個人性格特點,引起世人不同評論,很多人認為他是「一位統率大軍的天才和最具進攻精神的先鋒官」和「二十世紀的拿破崙」;但也有人認為他「勇猛有餘、智謀不足」、「驕傲自大、華而不實」。軍事學者指出:「作為統帥人物,巴頓將軍的最大特點就是以他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勵部下,用他的個性去影響部下在戰場上奮勇向前。」
㈣ 九亭附近有健身房么
九亭的嘉和陽光城有的、
年卡大概在3500吧 還是比較貴的。
㈤ 大連高新園區運動健身哪家好
花園口經濟區距大連大約有120公里吧!距庄河也有50公里左右,區內企業數量不版是太多,生活上也很不方便權,我去年在那幹了半年,真是要什麼都沒有啊!無商場、無市場、(只有個人開的那種小超市)、吃飯只有一家大酒店、住宿只有小旅店。看這個開發的進度再有兩三年去還能好些吧!
高新園區就在市內,還是去這吧!
㈥ 大連喬治巴頓健身有限公司怎麼樣
大連喬治巴頓健身有限公司是2017-01-12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回),注冊地址位於遼寧省答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世達街15號地下1層3號。
大連喬治巴頓健身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10231MA0TRU651H,企業法人齊寶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大連喬治巴頓健身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健身服務;社會經濟咨詢;預包裝食品銷售;國內一般貿易。(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大連喬治巴頓健身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㈦ switch健身環需要充電嗎
需要,額,因為所有的手錶都是要充電,如果健身還不充電的話,還怎麼健身呢?
㈧ 蘇州大衛巴頓健身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蘇州大衛巴頓健身管理有限公司是2016-03-14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內地址位於蘇州市容吳中區經濟開發區城南街道東吳南路125號1幢1001、1003室。
蘇州大衛巴頓健身管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506MA1MG5BE49,企業法人鄭軍,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蘇州大衛巴頓健身管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健身館管理服務,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策劃,體育賽事組織策劃,商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服務;銷售:體育器材、文體用品、辦公用品、食品、日用百貨、計算機軟體;網路工程的設計與施工。(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蘇州大衛巴頓健身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㈨ 你對馬歇爾,艾森豪威爾,巴頓,朱可夫,隆威爾,麥克阿瑟,蒙哥馬利等元帥或將軍知多少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1880-1959),美國陸軍上將,戰略家。1901年畢業於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一戰中任作戰處長、軍參謀長。戰後曾任潘興將軍的副官、本寧堡步兵學校副校長。二戰期間任陸軍參謀長,主持制定和組織實施了一系列美軍和美英聯軍的重大戰役計劃。1944年12月晉升五星上將。戰後曾任國務卿和國防部長。
艾森豪威爾,美國第34任總統,陸軍五星上將。1915年畢業於西點軍校,後在步兵團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參與坦克部隊的訓練工作。戰後,畢業於指揮參謀學校、陸軍軍事學院,1933年任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的副官,1935年隨麥克阿瑟去菲律賓任助理軍事顧問。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任陸軍參謀部戰爭計劃處長、作戰處長,主張美國應以歐洲、大西洋為主要戰略方向,主力應集中使用於歐洲戰場。1942年任歐洲戰區美軍司令,同年11月起先後任北非和地中海盟軍總司令,指揮盟軍在北非、西西里島和義大利本土登陸。1943年12月任歐洲盟軍最高司令。1944年6月指揮美英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實施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諾曼底登陸戰役。隨後向德國本土進軍,12月晉升五星上將。艾森豪威爾善於把多國的龐大武裝力量合為一體,協同行動。德國投降後任美國駐德國佔領軍司令。1945年11月任陸軍參謀長。1948年2月退役後,一度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1950~1952年出任北大西洋條約組織武裝部隊最高司令。1953~1961年任總統,任內大力擴大核武器生產,加速發展戰略空軍,推行「大規模報復戰略」。著有《遠征歐陸》(1948)、《受命變革》(1963)等書。
喬治·巴頓(1885年——1945年),美國著名將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北非、地中海和歐洲戰場屢建戰功,被譽為「血膽將軍」。
1885年11月11日,巴頓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軍人世家。他的父親和祖父都畢業於私立維吉尼亞軍事學院,從事軍人職業。巴頓在少年時就學會了騎術,19歲被保送進入西點軍校接受高等教育。因數學成績欠佳,多讀了一次一年級,但巴頓依然雄心勃勃,相信自己是命中註定的偉大人物,所以,他經常鞭策自己:要變成要人,受人賞識,受人喝彩。他熱愛體育運動,對足球、田經、擊劍等都很擅長,特別是擊劍方面頗有盛名,並認為「這是最好的宣傳。」在這種出人頭地的心理和目的的指導下,他不斷發奮圖強,從不懈怠。他曾在寫給父母的信中說:「只要今天我能偉大則明天受苦而死我也甘心。」
巴頓把傑克遜的一道訓誡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不讓恐懼左右自己」,他認為這是軍人能夠勇猛無畏的根本因素。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雖然勇敢,但在危險面前並非毫無顧慮。於是他經常有意地鍛煉自己,向恐懼心理挑戰。
1909年巴頓從西點軍校畢業後,被派往芝加哥附近的薩里州堡的一個騎兵部隊服務,任命為少尉。1910年,他與比阿特麗絲結婚,比阿特麗絲是麻省富商之女。婚後生活幸福美滿,生有一男一女。1911年,巴頓被調到華盛頓附近的梅葉堡服務,這是他一生中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在這里可以使他和政府中的要人有更多的接觸機會,他曾臨時充任過陸軍總參謀長伍德和陸軍部長史汀生的侍從官。
1912年,奧林匹克項目中增加了一項叫做現代五項全能運動的軍事項目。1915年,巴頓自費到斯德哥爾摩去參加比賽,拚命去奪取勝利,憑借頑強的毅力,他終於在43名競賽者中獲得了第5名,成為美國正規軍中表現最出色的一個。隨即,他到法國去旅行,按其夫人比阿特麗絲的說法是度第二次蜜月,而巴頓卻以幾個星期的時間在騎兵學校深造劍道。這種努力使他獲得「劍道大師」的頭銜。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巴頓要去法國參戰的請求未被批准,便調往布里斯堡,在潘興指揮下的第八騎兵團任職。在這里,他的軍事生涯達到了第一個高峰。1916年,他隨潘興到墨西哥干涉農民革命,頗出風頭,得到潘興的賞識,成了潘興的副官和親信。1917年4月17日,巴頓隨潘興到了法國。他感到在將軍的參謀部里工作雖然很榮幸,但這里卻與墨西哥大小相同,在美國遠征軍龐大而復雜的機構中,巴頓不僅幹不成大事,還顯得十分拘束。9月初,巴頓去見潘興,請求調到戰斗崗位上去。此時,正值潘興要設法組織美國第一支坦克部隊之際。他對巴頓說:「我提出兩個職位供你選擇,一個是去指揮一個步兵營,一個是去組織坦克部隊。」巴頓選擇了後者。
巴頓作為第一個奉派參加坦克兵種的美國軍官,首先去參觀了英法兩國的坦克訓練中心,以便使自己熟悉此種武器的性能和用法,然後寫出一份詳細的報告,他當時的主要思想還是用坦克支援步兵,以便突破對方防線。1918年初,巴頓在南格里斯開辦了一所訓練坦克、戰車人員的學校,並用當時法國的輕型坦克將其所訓練的人員編成一個旅,他本人也由少校升為中校。在聖耶布爾會戰中,巴頓率領兩個坦克營參加,表現出勇往直前的精神。戰後獲得勛獎,由中校晉升為上校。1919年,巴頓凱旋迴國,被派往米德堡坦克訓練中心。在那裡,他結識了西點後期同學艾森豪威爾,兩人對任何將裝甲兵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機動兵種,進行了見解一致的討論,然而1920年的國防法案改組了美國陸軍,把裝甲兵的位置擺在步兵之下,並降低了正規軍官的軍階。巴頓被降到少校,回到騎兵部隊任職。之後的20年間,巴頓在夏威夷和美國本土擔任過十幾個不同的職務,並被送入騎兵學校,指揮學校和陸軍大學深造。
1940年7月,55歲的巴頓回到裝甲兵,出任第2裝甲師的裝甲旅長,不久升任第2裝甲師的少將師長。1942年初,美國宣布正式參戰,巴頓便升任為第1裝甲軍軍長。由於他熟讀兵書,精通戰史,對富勒、利德爾·哈特、吉德里安等提出的新的作戰理論也還比較了解,所以,他對裝甲兵在作戰中的運用有獨特見解。隨著戰爭的發展,巴頓預見到美國軍隊有被派往北非和中東作戰的可能,便在美國南部開辦了一個沙漠戰地訓練中心,對其人員進行嚴格的訓練。7月間,在決定執行「火炬」作戰時,巴頓被選派充任美軍戰役集群司令,率部在卡薩布蘭卡地域登陸,佔領了法屬摩洛哥,並擔任了駐摩洛哥的總督。1943年2月,在突尼西亞戰場上,軸心國軍隊在隆美爾的指揮下發動反攻,美國第2軍潰敗,艾森豪威爾立刻調巴頓接管第2軍,挽救突尼西亞敗局,並授予恢復美軍士氣的重任。巴頓到任後,即下令整頓軍風軍紀,規定每個軍人必須隨時戴鋼盔、扎綁腿,連護士也不例外。不到一周,即把他的戰斗精神貫注到部隊之中,在他的指揮下,該軍在以後的作戰中勇猛頑強,戰績卓著,與英軍配合殲滅德意北非軍隊25萬人。巴頓被士兵稱為「頂呱呱的鼓氣人」。不久,他升任中將,把軍長的職務交給了副手布萊德雷。7月調任美國第7集團軍司令官,在英國亞歷山大將軍的指揮下,配合蒙哥馬利的第8集團軍在義大利的西西里登陸,攻佔了巴勒莫等地。巴頓作風粗魯,曾因兩次毆打士兵引起美國軍內和國內輿論的反對,在馬歇爾、艾森豪威爾等人的保護下才倖免撤職。
1944年1月,巴頓乘飛機離開非洲,前往英國接受第3集團軍司令的職務。在這之前,因為毆打士兵的事件,許多人是反對把一個集團軍交給巴頓的,但艾森豪威爾深知巴頓的戰術天才,還是選擇了他。巴頓到任後,便進行「大君主」作戰的一系列計劃准備工作。戰役開始,聯軍地面部隊在蒙哥馬利統一指揮下,布萊德雷的部隊於6月6日登陸並確保了灘頭陣地。盟軍在這次戰略性戰役中共出動各型艦艇9000餘艘,飛機1.37萬余架,總兵力達287萬餘人。巴頓的部隊於7月集結在柯騰丁半島上。為了打破在灌木牆地區的戰爭「靜態」,7月25日開始發動「眼鏡蛇」作戰。這個突破性的作戰,很適合巴頓的軍事天才。其實,這個突破性的作戰計劃正是受到巴頓1944年設計的一系列大膽計劃的影響而做出的。這個計劃的實施,導致了「霸王」作戰名垂青史的勝利。
「霸王」計劃開始執行,巴頓的任務本身是向西攻佔不列坦尼地區,但是,他的進攻精神和運動戰速度終於把局部的突破變成了全面性運動戰,迫使德軍全面撤退。到8月4日,巴頓指揮的部隊已經向魯昂進擊,佔領了雷恩,抵達富熱爾,並繼續向瓦恩挺進。但是艾森豪威爾對巴頓的戰績和創造的良機並不興奮,認為這只不過是早熟的果子。他感興趣的是果斷而持續地進攻地維爾周圍的中央戰區的陸軍,並將其消滅,使之無法退卻到齊格菲防線。巴頓理解最高統帥的意圖,拚命地進攻。經布萊維雷同意,8月13日進攻到阿金坦一線,三天之後向東進至寒納河,堵住了殘余德軍的退路。隨即,聯軍再次發動進攻,巴頓趨向巴黎與奧爾良之間的缺口。他用半個裝甲師作矛頭,一路不停,8月底到達繆斯河上。9月間,在補給和燃料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渡過莫斯里河並攻佔南錫。10月停止進攻一個月,11月8日,再度進攻,不久即進至齊格菲防線。12月22日,他帶領三個軍向巴斯通進攻,與被困的美國傘兵師會合。接著,又經過一個月的進擊,搶先渡過萊茵河,長驅直入德境。此時,德軍已全面崩潰,不久,聯軍便與蘇聯軍隊會師。這時,巴頓已是四星上將。
歐洲戰場結束後,巴頓由於反對肅清納粹餘孽政策而引起軒然大波,被免去第3集團軍司令的職務,到有名無實的15集團軍充當司令官。在這里,開始了他的戰史寫作任務。
1945年12月9日,也就是巴頓預定退休返回美國的前夕,突然在一次車禍中負傷,經醫治無效,於 12月22日死去。
巴頓是美國歷史上頗具個性的一位將領。他熱衷戰爭,為此熟讀兵書,鑽研軍事歷史;他思想敏銳,對新技術和兵器及其在戰斗中的運用刻意探求;但由於在戰略特別是政治戰略上的淺見,作風的粗暴與驕浮,他備受非議,即使在戰時也是幾經沉浮。盡管如此,他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傑出的軍事將領之一。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1896年生於斯特列爾科夫卡村(在今卡盧加州朱可夫卡區)農民家庭,俄羅斯人。
1918年參加紅軍,在騎兵服役,先後任排長和連長,參加過察里津保衛戰。
1919年加入共產黨。
1920年畢業於騎兵訓練班。歷任騎兵營長、副團長、團長和政治委員。
1925年畢業於列寧格勒高等騎兵學校指揮員訓練班。
1930年任騎兵旅旅長。
1931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
1933—1940年先後任頓河哥薩克第四騎兵師師長、第三騎兵軍軍長、第六騎兵軍軍長、白俄羅斯軍區副司令、遠東第一集團軍司令。曾在哈勒欣河指揮對日軍作戰。
1940年6-12月任基輔軍區司令,參加了蘇芬戰爭,同年升為大將。
1941年1-7月任蘇聯國防委員會副人民委員兼蘇軍總參謀長。
1941年6月起為蘇軍統帥部成員。同年10月任西方面軍司令,指揮保衛莫斯科戰役。
1942年8月任國防委員會第一副人民委員和副最高統帥,10月任最高統帥部代表,統一指揮斯大林格勒戰役。
1943年指揮沃爾霍夫方面軍和列寧格勒方面軍,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圍困。
1943-1944年先指揮烏克蘭第一和第二方面軍進行科爾松-謝甫琴科戰役,後又指揮白俄羅斯第一和第二方面軍在白俄羅斯作戰,把德國法西斯軍隊逐出蘇聯國土。
1944年11月起指揮白俄羅斯第一、第二方面軍和烏克蘭第一方面軍追擊德軍,於1945年5月攻克柏林,5月8日代表最高統帥部接受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
1945年6月至1946年3月任駐德蘇軍總司令和德國蘇軍佔領區最高行政長官。
1946年-1955年先後任國防部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敖德薩軍區和烏拉爾軍區司令、國防部第一副部長。
1955年2月至1957年10月繼布爾加寧任蘇聯國防部長。
1941年-1946年為聯共(布)中央候補委員。
1952年10月至1953年7月為蘇共中央候補委員。
1953年7月起為蘇共中央委員。
1956年2月至1957年6月任蘇共中央主席團候補委員。
1957年6月-10月任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
1957年10月因他企圖「取消黨、黨中央和蘇聯政府對武裝部隊的領導和監督」,被解除黨、政、軍一切領導職務。
1937年12月至1958年3月為第1-4屆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
1958年3月退休,1974年6月18日病逝。著有《回憶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