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馬拉松的具體長度是多少
馬拉松(Marathon)長跑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26英里385碼,摺合為42.195公里(也有說法為42.193公里)。分全程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種。以全程馬拉松比賽最為普及,一般提及馬拉松,即指全程馬拉松。
馬拉松賽是一項長跑比賽項目,其距離為42.195公里(也有說法為42.193公里,但比賽都是用42.195公里)。這個比賽項目的起源要從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發生的一場戰役講起。
這場戰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離雅典不遠的馬拉松海邊發生的,史稱希波戰爭,雅典人最終獲得了反侵略的勝利。為了讓故鄉人民盡快知道勝利的喜訊,統帥米勒狄派一個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報信。
菲迪皮茨是個有名的「飛毛腿」,為了讓故鄉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個勁地快跑,當他跑到雅典時,已上氣不接下氣,激動地喊道「歡......樂吧,雅典人,我們......勝利了」說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在1896年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賽跑這個項目,把當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為賽跑的距離。馬拉松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語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長眾多茴香樹而得名。體育運動中的馬拉松賽跑就得名於此。
1896年舉行首屆奧運會時,顧拜旦採納了歷史學家布萊爾(Michel Breal)以這一史事設立一個比賽項目的建議,並定名為「馬拉松」。比賽沿用當年菲迪皮茨所跑的路線,距離約為40公里200米。此後十幾年,馬拉松跑的距離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4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時,為方便英國王室人員觀看馬拉松賽,特意將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台下,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運動場內,起點到終點的距離經丈量為26英里385碼,摺合成42.195公里。國際田聯後來將該距離確定為馬拉松跑的標准距離。女子馬拉松開展較晚,1984年第23屆奧運會才被正式列入比賽項目。
由於馬拉松比賽一般在室外進行,不確定因素較多,所以在2004年1月1日前馬拉松一直使用世界最好成績,沒有世界記錄。2004年1月1日,國際田聯宣布了一項新決定:包括馬拉松在內的公路賽跑和競走項目將告別只有世界最好成績的時代,開始擁有世界紀錄。
⑵ 三年級上冊語文馬拉松的戰士菲利比斯是怎樣到達雅典的
為了把勝利的消息傳到雅典,懷著堅定的信心,堅持不懈跑回雅典
⑶ 請問世界第一個馬拉松女冠軍是誰
世界上最長的田徑項目——馬拉松賽跑
馬拉松賽是一項長跑比賽項目,其距離為42.195公里。這個比賽項目的距離為什麼不是整數呢?這要從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發生的一場戰役講起。
這場戰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離雅典不遠的馬拉松海邊發生的,雅典人最終獲得了反侵略的勝利。為了讓故鄉人民盡快知道勝利的喜訊,統帥米勒狄派一個叫菲迪皮得斯的士兵回去報信。
菲迪皮得斯是個有名的「飛毛腿」,為了讓故鄉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個勁地快跑,當他跑到雅典時,已喘不過氣來,只說了一句「我們勝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
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在1896年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賽跑這個項目,把當年菲迪皮得斯送信跑的里程——42.195公里作為賽跑的距離。
馬拉松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語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長眾多茴香樹而得名。體育運動中的馬拉松賽跑就得名於此。
希臘波斯戰爭(公元前492-前449年)中,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渡海西侵,進擊阿蒂卡,在距雅典城東北的馬拉松海灣登陸。雅典軍奮勇應戰,在馬拉松平原打敗波斯軍隊。史稱馬拉松之戰。為了把勝利消息迅速告訴雅典人,希臘派遣長跑優勝者斐迪庇第斯(Pheidippides)從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廣場(全程42公里195米)。在極速完成36.2公里的路程並傳達勝利的消息後,體力衰竭倒地而亡。而其奇跡光榮的功績而成為希臘的民族英雄。
1896年舉行首屆奧運會時,顧拜旦採納了歷史學家布萊爾(Michel Breal)以這一史事設立一個比賽項目的建設,並定名為「馬拉松」。比賽沿用當年菲迪皮得斯所跑的路線,距離約為40公里200米。此後十幾年,馬拉松跑的距離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4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時,為方便英國王室人員觀看馬拉松賽,特意將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台下,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運動場內,起點到終點的距離經丈量為26英里385碼,摺合成42.195公里。國際田聯後來將該距離確定為馬拉松跑的標准距離。女子馬拉松開展較晚,1984年第23屆奧運會才被正式列入比賽項目。
由於馬拉松比賽一般在室外進行,不確定因素較多,所以在2004年1月1日前馬拉松一直使用世界最好成績,沒有世界記錄。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首次將奧運會的最後一個比賽項目男子馬拉松的頒獎典禮安排在閉幕式上舉行。在東道主希臘人看來,馬拉松比賽是奧運會的「靈魂」之一,在閉幕式上為馬拉松運動員頒獎,是奧林匹克回家的一種象徵。 2008年北京奧運會,繼承了這一做法。
⑷ 歷史上馬拉松的由來
在希波戰爭中,菲迪皮茨為了將希臘勝利的消息傳達給雅典的同胞,一口氣負傷跑了40餘千米,最後將勝利的消息告訴了雅典同胞後力竭而死。 人們為紀念他而在第一屆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增設了馬拉松項目,此後一直沿襲至今。
馬拉松的魅力之一,是比賽場地的開放。馬拉松賽的場地多從城市道路選取,對參賽者來說,每跑一步、每過一段都是不同的風景。
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對參賽者的包容。其他體育項目,只有同等選手才能同場競技,無論專業運動員還是業余愛好者,大家都可以擠在一起比賽。
⑸ 馬拉松中的菲利比斯在到雅典的過程遇到了什麼困難,他怎麼克服的(作文)300字以上,重點在於寫出它的堅持不
菲利比斯從馬拉松復這個小漁村制出發。准備跑到雅典。中途,他跑呀跑呀,中途他拖著疲憊的身軀。每次摔倒,他都會有一種想躺在這里等待救援的慾望,可是他始終沒有那樣做,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他的心中有一種意志是他那樣做。它非常疲憊,也非常飢餓。因為他畢竟是戰士,而不是神。他每次摔倒時都會想:我一定要跑到雅典。我一定要跑到雅典。我一定要跑到雅典。我一定要跑到雅典。我一定要讓雅典那些翹首以待的知道我們勝利了!我一定要讓雅典那些翹首以待的知道我們勝利了!我一定要讓雅典那些翹首以待的知道我們勝利了!他就是靠著這樣的意志,跑到了雅典的城門前。他拖著疲憊的身軀,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對迎接他的人用盡力氣喊:我們勝利了!
⑹ 馬拉松的由來
馬拉松源自希波戰爭。
這場戰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離雅典不遠的馬拉松海邊發生的,史稱希波戰爭,雅典人最終獲得了反侵略的勝利。為了讓故鄉人民盡快知道勝利的喜訊,統帥米勒狄派一個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報信。菲迪皮茨是個有名的「飛毛腿」,為了讓故鄉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個勁地快跑,當他跑到雅典時,已上氣不接下氣,激動地喊道「歡......樂吧,雅典人,我們......勝利了」說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在1896年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賽跑這個項目,把當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為賽跑的距離。馬拉松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語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長眾多茴香樹而得名。體育運動中的馬拉松賽跑就得名於此 。
(6)馬拉松的菲擴展閱讀:
馬拉松運動的發展:
1896年舉行首屆奧運會時,顧拜旦採納了歷史學家布萊爾(Michel Breal)以這一史事設立一個比賽項目的建議,並定名為「馬拉松」。
比賽沿用當年菲迪皮茨所跑的路線,距離約為40公里200米。此後十幾年,馬拉松跑的距離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4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時,為方便英國王室人員觀看馬拉松賽,特意將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台下,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運動場內,起點到終點的距離經丈量為26英里385碼,摺合成42.195公里。國際田聯後來將該距離確定為馬拉松跑的標准距離。女子馬拉松開展較晚,1984年第23屆奧運會才被正式列入比賽項目。
1896年首屆奧運會後,馬拉松賽在世界各地廣泛舉行,美國從1897年起舉行波士頓馬拉松賽,至2000年已舉辦了104屆,成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馬拉松在公路上舉行,可採用起、終點在同一地點的往返路線或起、終點不在同一地點的單程路線。比賽時,沿途必須擺放標有已跑距離的公里牌,並要每隔5公里設一個飲料站提供飲料,兩個飲料站之間設一個用水站,提供飲水或用水。賽前需經身體健康檢查,合格者方可報名參加比賽。
中國史上第一屆馬拉松比賽在南京舉辦,自近代體育傳入中國後,中國有記錄的首屆馬拉松比賽的賽道位於南京與鎮江之間。其中賽道的最後一段路程,即南京的中山門到新模範馬路這一段。1910年11月17日(農歷十月十六日),《時報》發出了一份比賽預告:「各報館鑒:長距離競走會從鎮江金山頂起,至南京勸業會紀念塔止。十七(日)發足,十九(日)達會場」。清末民初,「競走」是人們對於跑步比賽的通稱。
⑺ 馬拉松長跑的創始人
希波戰爭中,擁有數萬步兵和一萬名騎兵的波斯大軍在希臘的馬拉松平回原登陸。馬拉松答有一個三面環山的河谷,雅典軍隊占據了山坡,波斯軍扎營在山坡下的平地上。雅典軍隊約1萬人前往阻擊。他們採用兩翼埋伏,正面佯攻,最後三麵包抄的戰術,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範例。雅典的快跑能手'菲迪皮茨'受命回雅典報捷。盡管菲迪皮茨已在戰斗中負傷,但他還是跑回雅典,告訴忐忑不安、等待消息的雅典人「我們得救了」,說罷倒地而死。為了紀念馬拉松戰役和'菲迪皮茨',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長跑項目,大致沿著當年菲迪皮茨的路線進行,全程為40.2千米。後來,馬拉松賽跑的標准距離確定為42.195千米
⑻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菲利比斯從馬拉松跑到雅典
他要將戰爭勝利的喜訊第一時間傳到首都雅典,告訴翹首以待的同胞
⑼ 菲利比斯是什麼樣英雄
馬拉松英雄
菲利比斯從馬拉松這個小漁村出發。准備跑到雅典。中途,他跑呀跑呀,中途他拖著疲憊的身軀。每次摔倒,他都會有一種想躺在這里等待救援的慾望,可是他始終沒有那樣做,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他的心中有一種意志是他那樣做。它非常疲憊,也非常飢餓。因為他畢竟是戰士,而不是神。他每次摔倒時都會想:我一定要跑到雅典。我一定要跑到雅典。我一定要跑到雅典。我一定要跑到雅典。我一定要讓雅典那些翹首以待的知道我們勝利了!我一定要讓雅典那些翹首以待的知道我們勝利了!我一定要讓雅典那些翹首以待的知道我們勝利了!他就是靠著這樣的意志,跑到了雅典的城門前。他拖著疲憊的身軀,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對迎接他的人用盡力氣喊:我們勝利了!
⑽ 世界上有哪些優秀的馬拉松運動員的名字和國籍
您好,
斐里庇得斯 雅典 創造馬拉松的人
斯皮里東·路易斯 希臘 世界第一個馬拉松冠軍
特蓋特 肯亞 男子馬拉松紀錄保持者
拉德克里夫 英國 女子馬拉松紀錄保持者
——如有幫助,請採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