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上的馬拉松比賽的起源與戰爭有關
㈡ 奧運會上的馬拉松比賽的起源與什麼有關
奧運會上的馬拉松比賽的起源於:公元前490年波斯與希臘的一場著名戰爭:希波戰爭。
公元前490年,希臘在馬拉松河谷與波斯皇帝派來的大軍展開了激烈的戰斗。
雅典軍隊在外無救兵的情況下,團結一心,運用正確的戰術技巧,以少勝多,打敗了波斯侵略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當時擔任傳令兵的菲迪皮得斯奉命將這一勝利消息盡快告訴雅典居民,讓受難同胞早些分享這勝利的喜悅。
他顧不得路途遙遠,一口氣從馬拉松跑到雅典,到達雅典時他已累得精疲力竭,只說一句「我們勝利了」就倒在廣場,閉上了雙眼。
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在1896年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賽跑這個項目。
把當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為賽跑的距離。馬拉松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公里。
其名源出腓尼基語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長眾多茴香樹而得名。體育運動中的馬拉松賽跑就得名於此。
(2)奧運會馬拉松比賽擴展閱讀:
馬拉松選手身體條件的要求:
1、身材不高、體重較小並非是不利條件。馬拉松選手的身材,一般比其他競賽項目的選手身材低矮一些。
2、胸圍指數要大。
胸圍指數大就是意味著位於胸腔中的心臟和肺臟非常發達,因此可以認為,天生胸圍指數大,從身材上來說是適合做馬拉松選手的天賦條件之一。
3、超群的呼吸循環系統。
身高、體重、胸圍指數是外觀特徵,但馬拉松選手在適應性上更為重要的方面是呼吸循環系統,即肺、心臟的機能。
4、肺活量與體重比要大。
肺活量與體重比指數=(肺活量/體重)*100%,肺活量與體重比指數天生較高的人適合從事長距離跑項目。
5、強健的腸胃和肝臟。
在馬拉松訓練和比賽中要消耗很大的能量,為了補充能量需要有很好的消化食物的機能,強健的腸胃是非常有利的。
在人們吸收的營養成分中。糖質(碳水化合物)由葡萄糖分解為糖原,並儲存於肝臟和身體各部位的肌肉中。
在運動中首先消耗肌肉內的能源,其次儲存於肝臟中的糖原將通過血液給予補充。
對於馬拉松選手來說,能源的儲存能力和補充能力強是極為重要的。
腸胃的優劣也許先天的因素居多,但是能源儲存和補充的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加以提高的。
㈢ 馬拉松比賽是什麼時候進入奧運會的
1896年舉行首屆奧運會時,顧拜旦採納了歷史學家布萊爾(Michel Breal)以這一史事設立一個比賽項目的建議,並定名為「馬拉松」。比賽沿用當年菲迪皮茨所跑的路線,距離約為40公里200米。此後十幾年,馬拉松跑的距離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4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時,為方便英國王室人員觀看馬拉松賽,特意將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台下,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運動場內,起點到終點的距離經丈量為26英里385碼,摺合成42.195公里。國際田聯後來將該距離確定為馬拉松跑的標准距離。女子馬拉松開展較晚,1984年第23屆奧運會才被正式列入比賽項目。
㈣ 馬拉松是什麼時候正式列入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馬拉松比賽在第一屆就被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女子馬拉松開展較晚,1984年才被列入第23屆奧運會
㈤ 馬拉松賽跑為什麼成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馬拉松的由來
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就開始設立了"馬拉松"比賽項目,"馬拉松"比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馬拉松是希臘的一個地名。公元前490年,希臘在馬拉松河谷與波斯皇帝派來的大軍展開了激烈的戰斗,雅典軍隊在外無救兵的情況下,團結一心,運用正確的戰術技巧,以少勝多,打敗了波斯侵略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當時擔任傳令兵的菲迪皮得斯奉命將這一勝利消息盡快告訴雅典居民,讓受難同胞早些分享這勝利的喜悅。他顧不得路途遙遠,一口氣從馬拉松跑到雅典,到達雅典時他已累得精疲力竭,只說一句"我們勝利了"就倒在廣場,閉上了雙眼。
曾赴希臘考察的法國語言學家米歇爾?布里爾,非常欽佩這位馬拉松戰役中的愛國戰士,他給顧拜旦寫了一封長信,建議在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增設一項以"馬拉松"命名的長跑賽,以紀念這位可歌可泣的犧牲者。他同時提出,願捐出一個"布里爾"銀杯作為對冠軍的獎賞。這個建議被欣然採納。從此,馬拉松比賽便風行於民,而且一直作為奧運會的傳統比賽項目。
雅典馬拉松比賽的距離,是昔日菲迪皮得斯所跑過的路線,全程為40公里。第二屆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程為40.260公里,第三屆為40公里,第四屆奧運會決賽馬拉松跑的正式距離為42.195公里。這是因為,在1908年第四屆倫敦奧運會召開時,英國的王室成員要觀看馬拉松比賽,大會組委會就將起點安排在溫莎爾宮的草坪前,終點設在白城運動場,二者之間的距離為26英里,但從全程到王室成員面前還有385碼,所以全程是26英里385碼,摺合後正為42.195 公里。
㈥ 奧運會上的馬拉松長跑項目是為紀念誰而設立的
奧運會上的馬拉松長跑項目是為紀念希臘人菲力彼得斯的士兵而設立的。馬拉松賽是一項長跑比賽項目,其距離為42.195公里。
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就開始設立了"馬拉松"比賽項目,"馬拉松"比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馬拉松是希臘的一個地名。起因是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發生的一場戰役。 這場戰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離雅典不遠的馬拉松海邊發生的,雅典人最終獲得了反侵略的勝利。
為了讓故鄉人民盡快知道勝利的喜訊,統帥米勒狄派一個叫斐迪庇第斯的士兵回去報信。菲力彼得斯是個有名的「飛毛腿」,為了讓故鄉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個勁地快跑,當他跑到雅典時,已喘不過氣來,只說了一句「我們勝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
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在1896年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賽跑這個項目,把當年菲迪皮得斯送信跑的里程——42.195公里作為賽跑的距離。
(6)奧運會馬拉松比賽擴展閱讀:
馬拉松(Marathon)長跑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26英里385碼,摺合為42.195公里(也有說法為42.193公里)。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四分馬拉松三種。以全程馬拉松比賽最為普及,一般提及馬拉松,即指全程馬拉松。
42.195公里的距離對於人類來說,是一次對體能極限的挑戰。在比賽中,運動員雖然也會從路邊的小桌子或者是路邊站立的人手中接過來一些水。而這飲用水卻不是誰都可以隨便遞的。
在馬拉松賽中,比賽的起點和終點都提供水和其他飲料,而在比賽路線上,每隔2.5公里有一個飲料站。水和飲料放在運動員經過時容易拿到的地方,運動員也可自備飲用水,並且可以在他們要求的地方設置飲料站。
飲用水和濕海綿提供站設置在兩個飲料站之間。在那裡,長跑運動員和競走運動員經過時可以取到飲用水,還可以從海綿中擠水沖洗頭部,起到冷卻作用。除此之外,運動員不能從比賽線路上其他地方獲得飲料。
㈦ 馬拉松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皮劃艇作為正式的競技體育運動最早起源於19世紀60年代的英國,蘇格蘭人麥克格雷專戈於1867年創建了"英國皇家屬皮劃艇俱樂部",並舉辦了第一次皮劃艇比賽,這項運動也由此逐漸興盛起來.國際皮劃艇協會於1924年成立,自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起,靜水皮劃艇運動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激流皮劃艇運動則在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上正式加入奧運競技大家庭.
㈧ 奧運會馬拉松比賽里有一個拖著傷腿跑完全程的非洲運動員,請詳細介紹一下他
阿赫瓦里1938年出生於英屬坦尚尼亞的姆布盧Mbulu,他是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坦尚尼亞選手,他參加了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男子馬拉松賽.阿赫瓦里在19公里處被擠倒又遭踏傷。他拖著被踩穿孔的膝蓋和脫臼的肩膀堅持跑完了全程。 等他跑到體育場內,頒獎早已結束,人們卻重新回到看台為這位「無冕之王」加油喝彩。
1968年第19屆奧運會在墨西哥城舉行。10月20日的馬拉松比賽因天氣影響,參賽選手成績平平。16時30分,其他參賽選手都完成了比賽。 17時30分,頒獎結束。觀眾開始起身離座。 18時30分,組委會通知沿途服務站開始撤離,沿途觀眾開始三三兩兩回家。但沒多久,一個讓人吃驚的消息傳來:有個選手還在跑! 沒錯,那是阿赫瓦里。黑夜中,他仍然在朝著前方挪動。他身邊突然多了一位《三角洲天空畫報》的記者,他不解地問:「為什麼明知毫無勝算,還要拚命跑?」 阿赫瓦里顯然對這個問題毫無准備。 在默默地「跑」了一會兒後,他回答:「我的祖國,把我從7000英里(約11265公里)外送到這里,不是讓我開始比賽,而是要我完成比賽。」 19時,在警車的簇擁下,阿赫瓦里終於走進了專門為他打開燈的體育場。他成了英雄。他所得到的歡呼、掌聲,遠比冠軍要多得多。由於過於激動,人們忘了統計他的確切成績,(至少得4小時30分吧),那屆奧運成績冊上只有他獲得的名次:75人中的第57名。他之後的18位選手,都因各種原因中途退場。跑過終點後,他直接被送進了醫院。
㈨ 歷屆奧運馬拉松冠軍急求!
第1屆(1896年希臘雅典奧運會)斯皮里東•路易斯(Spiridon Louis);
第2屆(1900年法國巴黎奧運會) Michel Théato;
第3屆(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奧運會)Thomas J. Hicks;
第4屆(1908年英國倫敦奧運會)Johnny Hayes;
第5屆(191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奧運會)Kenneth McArthur;
第6屆(191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一戰停辦)
第7屆(1920年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會)Hannes Kolehmainen;
第8屆(1924年法國巴黎奧運會) Albin Oskar Stenroos;
第9屆(1928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奧運會)Boughera Mohamed El Ouafi;
第10屆(1932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Juan Carlos Zabala;
第11屆(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孫基禎(Kitei SON)日本(孫基禎為韓國人,二戰期間被迫代表日本參賽);
中國首位參賽選手:王正林(排名40);
第12屆(194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二戰停辦);
第13屆(1944年英國倫敦奧運會)(二戰停辦);
第14屆(1948年英國倫敦奧運會) Delfo Cabrera;
中國首位殘疾人參賽選手:樓文敖 未完賽;
第15屆(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Emil Zátopek;
第16屆(1956年澳大利亞墨爾本奧運會)Alain Mimoun;
第17屆(1960年義大利羅馬奧運會)阿貝貝-比基拉 (Abebe Bikila);
第18屆(1964日本年東京奧運會)阿貝貝-比基拉 (Abebe Bikila);
第19屆(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Mamo Wolde;
第20屆(1972年西德慕尼黑奧運會) Frank Shorter;
第21屆(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會) Waldemar Cierpinski;
第22屆(1980年蘇聯莫斯科奧運會)Waldemar Cierpinski德國(註:第23屆之前均為男子成績)。
第23屆(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葡萄牙Carlos Lopes;美國Joan Benoit ;中國台灣男子選手:陳長明;中國香港女子選手:伍麗珠;中國香港女子選手:哥頓遊子;
第24屆(1988年韓國漢城奧運會) 義大利Gelindo Bordin; 葡萄牙Rosa Mota;
中國男子選手:蔡尚岩;中國男子選手:張國偉;中國女子選手:趙友鳳;中國女子選手:鍾煥娣;中國女子選手:栗娟;
第25屆(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奧運會) 韓國Hwang Young-Cho(黃永祚); Valentina Yegorova 獨聯體隊;
第26屆(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南非 Josia Thugwane; 衣索比亞Fatuma Roba;
中國台灣男子選手:許績勝 ;中國女子選手:任秀娟;
第27屆(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衣索比亞Gezahgne Abera; 日本Naoko Takahashi;
中國女子選手:任秀娟 2:27:55;
第28屆奧林匹克運動會(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 義大利Stefano Baldini;日本Noguchi;中國男子選手:李柱宏;中國男子選手:韓剛;中國男子選手:朱榮華;中國台灣男子選手:吳文騫;
中國女子選手:張淑晶;中國女子選手:李賀蘭;中國女子選手:周春秀;
中國台灣女子選手:許玉芳;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肯亞萬吉魯(Samuel Kamau Wanjiru);
羅馬尼亞Constantina Dita-Tomescu;中國男子選手:李柱宏;中國台灣男子選手:吳文騫;
中國女子選手:周春秀(排名3,中國唯一一枚奧運會馬拉松獎牌);中國女子選手:朱曉琳;中國女子選手:張淑晶;
第3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2012年英國倫敦奧運會) 烏干達Stephen Kiprotich; 衣索比亞Tiki Gelana ;中國男子選手:董國建;中國男子選手:李子成 未完賽;
中國台灣男子選手:張嘉哲;中國女子選手:朱曉琳;中國女子選手:王雪芹;中國女子選手:王佳麗。
(9)奧運會馬拉松比賽擴展閱讀:
馬拉松(長跑比賽項目)
馬拉松(Marathon)長跑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26英里385碼,摺合為42.195公里(也有說法為42.193公里)。分全程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種。以全程馬拉松比賽最為普及,一般提及馬拉松,即指全程馬拉松。
2019年10月12日,維也納的普拉特公園里肯亞選手埃魯德·基普喬格跑出了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最終成績不會得到國際田聯的官方認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拉松(長跑比賽項目)
參考資料來源:山東省田徑運動協會(隸屬於山東省體育局)-歷屆奧運會馬拉松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