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適合中學生的民族民間體育游戲有哪些
這個就比較多了,比如角鬥士,木球,跳繩,毽球,象棋等。我個人覺得像定向越野這類非奧運項目的體育活動更應該走進中學校園。
⑵ 2020年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活動主要有哪些內容
1、舉辦線上「壯族三月三」體育綜合運動會。2、開設線上民族體育展覽館。3、開設線上民族體育健身教學課。
⑶ 壯族喜歡的體育運動是什麼
1、打棍。打棍是普遍流行於壯族地區的青少年體育活動,壯話叫「得勒尺」,用具是兩節短棍,短的五寸,長的約一尺五寸。參加者人數不限,主要是青少年,可以分組比賽,也可以單人比賽。先選擇一個稍平坦的長方形場地,在一端的中間挖一個約三寸深的長方形地槽,面對前方的一頭呈斜坡形。玩的時候,將短棍放在斜坡上,少半露出地面,用長棍一擊,小棍彈起一米多高,隨即用長棍把它打向前方,越遠越好。參加打棍的其它人(或另一組)在前方等待,短棍飛來,爭著跳起接住。誰接到短棍,誰有權回去打棍。如果沒有人接到,短棍落地之後,就可以用長棍量距離(從地槽前端量到短棍落地處),以遠者為勝。還有另外一種辦法是打棍時不用接,馬上丈量距離,接著把短棍橫架在地槽上,用長棍往前方挑。其它人在前邊接,沒接住,他可以打棍,接住了,他就失去打棍機會,加入接棍隊伍,由接到的人打棍。誰接的多,打棍機會就多,就有獲勝的希望。
2、打陀螺。打陀螺是一種全民族性的民族體育活動,陀螺用堅硬的木頭做成,象個倒放的玻璃瓶,有圓柱形和球形的,大的有碗口粗,小的有雞蛋大。一頭削出比姆指稍大、長約一兩寸的小腿,玩的時候,用一根一米多長、頭大尾小的繩子依次從腿上繞起,繞到陀螺中部,手夾繩頭,用力摔出去,陀螺即在地上旋轉。誰轉的時間長,就可以獲得先打權。先倒者把陀螺放轉讓他打,打倒為贏,打不中為輸,打中而不倒,看誰的旋轉時間長誰獲得摔打權。有不少地方在春節農閑時組織「村際陀螺錦標賽」,獲勝的個人被稱為「陀螺王」。
3、雄耍樂。意思是坐著盪鞦韆,又叫踩風車。這種風車是用木條搭成兩個長方形的框架,在中間交叉成十字形,交叉的地方有一條軸,可橫架在木樁上轉動。比賽時四人一組,分坐在框架樑上,風車繞軸旋轉,當誰轉到地面,用力一蹬,使風車不停地轉動,以在固定時間內轉圈多者為勝。打磨秋既可鍛煉身體,又可培養人的勇敢精神。
4、跳桌。這是一項比勇敢的體育活動,多在農閑時舉行。用具是三張八仙桌,兩張並排,一張擺在上面中間。四周墊上竹墊,鋪上禾草,以防觸地傷人筋骨,跳時可以分人數相等的兩個組。各在一邊對跳。跳法先跳桌角,可以用雙手撐桌面,雙腿一躍而過。也可以雙手撐桌面,翻筋斗騰空而下。接著跳高台,右腳踏上台邊,飛越上層桌頂,翻筋斗而下,雙手撐地立起。這個動作難度很大。跳桌是比意志、比膽量、比技藝的體育活動。
5、射擊。射擊是壯人喜歡的一項活動,他們比賽射箭、射擊,方法十分有趣。比如在大新縣寶圩一帶,流傳著一種傳統射擊運動——射雞。每當三月歌節,人們便在歌圩旁的山腳下設射雞場。在一百公尺處立著木樁,用一條一丈來長的繩子綁一隻雄雞(綁雞腿)。參加射擊比賽的人抽簽排號,用只裝一粒鐵砂的粉槍射擊,瞄準時間定為一到兩分鍾。第一槍響過,火星迸射,硝煙彌漫,雄雞驚得奔跑撲騰,射中極不容易。射中者不但可以飽餐雄雞肉,還能得到其它獎品。桂西山區則有射滾石比賽,人們把圓石從山坡上滾下來,射手從側面一定距離槍擊滾石,男女都可以參加,中者為勝。
6、武術。武術在壯鄉有悠久的歷史,有獨特的習俗一項活動。壯鄉地處邊陲,外受外敵威脅,為了保衛村寨安寧,不得不練武術。壯人不但普遍尚武,習慣也特別。比如明代桂西壯人,每生下一個男孩,就把他看成是未來的「狼兵」。父母秤一塊和他分量相等的鐵塊,用紅綢紮好,莊重地掛在孩子的床頭。待他長到十來歲。便用這塊鐵打一把刀,教他練武。在各村寨,都有類似武館這樣的地方,所以在壯族地區,不乏南拳高手,而且少林、武當也有人略得其道。刀、槍、劍、戟、叉、錘、鏈,十八般武藝皆在壯鄉流傳,各路拳術兼收並蓄,熔於一爐,形成了民族的武術風格。
7、板鞋競技,是廣西壯族民間的傳統體育項目,是集競技娛樂、健身於一體的運動形式。
壯族的板鞋競技活動,起源於明代嘉靖年間。傳說這一活動室瓦氏夫人所提倡的練兵方法。為了讓士兵步調一致,瓦氏夫人根據壯人的木屐樣子做成了長木鞋,令士兵三人一組或六人一組,共同穿上一副長板鞋齊步跑。要想跑得快,必須團結一心,默契配合,若有一人分心或精神不集中,便會影響集體。板鞋的競技演練,既培養了士兵頑強、勇敢、堅毅、勇往直前的戰斗精神,又提高了士兵的身體素質,成為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一項良好的運動。後來這一活動就逐步演變為一類民間的傳統體育形式。
壯族民間的板鞋競技,形式多樣,主要有穿板鞋搶粽子、板鞋秧歌舞、板鞋戲水、板鞋采香包(壯族一種吉祥物)、板鞋拋綉球、板鞋扇舞、板鞋拳術、板鞋踩氣球等等。由於板鞋競技器材簡單,又不受年齡性別的限制,因而極易推廣和普及。
板鞋競技比賽時,以板鞋競速形式為主。比賽一般在田徑場上進行,跑道分道寬為2.44~2.50米。參加的人數根據比賽情況而定。比賽時,按規定的人數一起將足套在同一雙板鞋上,在跑道上競速。最終以在同等的距離內所用的時間多少決定名次。
8、芭芒燕
芭芒燕,是壯族民眾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的一種富有民族特色體育活動。
在壯族民間,有著一個關於巴芒燕的傳說。在1892年重陽節這天,一群壯族男女青年到賽納河邊(泗水鄉)的沙灘上歡度節日,看到河沙灘邊上長滿了開花的芭芒草,便各自採集了大把「芭芒心」拿回去玩。其中有一位叫蒙紀天的男青年,用線將「芭芒心」穿成一串,用手拍來拍去,好象燕子在空中飛翔,大家看了非常感興趣,就取名為「芭芒燕」。從那時起,每年的九月初九日,青年男女都要到河邊採集芭芒心,而芭芒燕則成了節日活動項目之一。
打芭芒燕的比賽形式,有二人對打和男女混合打。在打「芭芒燕」中,男女青年都在一起,相互對打,把芭芒燕拍向自己最理想的人。打芭芒燕既是一項青年喜愛的體育活動,又是男女青年交際的一種方法,既起到了鍛煉身體的作用,又陶冶了青年們的情操。
9、踩風車
踩風車,又稱為「雄耍樂」,是廣西隆林一帶壯族民間的傳統體育活動,主要流行於壯族男女青年中間。
踩風車活動,在壯族民間自古有之。清蘇宗經《廣西通志輯要》所記載的「沿河駕車灌田」之車當為筒車,這應該是壯族踩風車的雛形。現在壯族的踩風車,是在木條搭成的風車架上進行,時間主要在每年正月十五及三月初三前後。這也是壯族青年男女踩風車的最熱鬧的時節。
踩風車比賽時,以四人為一組。開始四人分別手握木架,先由著地者用力蹬,四人同時圍著圓圈轉,誰轉到地面誰就用力一蹬,使風車旋轉不停。在比賽規定的時間內,以旋轉圈數最多、姿態最優美者為勝。
踩風車比較驚險,深受青年男女喜愛。開展這項活動,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培養人的毅力,增強人的背力和腿力,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是一項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的娛樂競技形式 。
⑷ 誰知道少數民族的體育游戲,最好帶規則的
叼羊
叼羊是哈薩克族為祈禱祝福而舉行的一種娛樂活動。叼羊活動對抗性強,爭奪激烈,參加叼羊的人數可多可少,少則可以幾十人,多則上百人,比賽分兩隊。比賽開始,主持人首先祈禱。參加者向主持人祝福,而後將主持人獻上的一隻兩歲左右的白色小羊宰殺,割去頭和蹄,扎緊食道,放置於開闊的草坪上。宣布比賽開始後,參賽者蜂擁而上,馬快的搶先一步將羊俯身拾起,夾在蹬下或馱著,慌不擇路地奔跑。其他騎手不甘示弱,緊追不舍,飛馬上前爭奪,奪得難解難分。有時會有數百騎圍作一團,左擁右擠。在比賽中,經反復多次較量,小羊數易其主。最後,得勝者在鳴金聲中懷抱戰利品,在坐騎的長嘶聲中和觀眾的熱烈歡呼聲中沖出賽場。之後,得勝者當場將羊烤熟,邀眾騎手共享,將此肉稱為幸福肉。獲勝的小夥子一般都會成為漂亮姑娘的示愛對象。這是除了羊肉之外的另外一個頗具吸引力的獎賞。■
草墩象棋
更有意思的一種原生態體育是草墩象棋大賽,這種運動在雲南較為流行,經常會在民族運動會上看到,比賽是用白布畫的線,用草墩做的棋子,在20多米見方的場地上,兩位象棋高手展開對弈,動腦的同時還要身體力行親自搬動棋子。一盤棋下來,兩位高手頗有些華山論劍的感覺,不僅耗費了腦力,體力也經受了考驗。據說這是最原始的象棋比賽,在鍛煉腦力的時候體力也一起得到了鍛煉。不過讓人好奇的是,當棋手都在忙碌著如何搬動笨重的旗子時,腦子里還有沒有運籌帷幄的空間了?不管怎樣,這些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難以言說的快樂。■
跳火繩
跳火繩是大涼山彝族古老的、獨具特色的傳統體育游戲之一。跳火繩的場面極為壯觀,火繩有單人跳和集體跳兩種。比賽的距離沒有嚴格要求的規定,一般在30米至50米之間。
火繩用1根長約3米左右的藤條擰成,在藤條的中段綁上澆有菜油、松油、煤油或香油的布條和棉紗後點燃。在場內兩端畫上起跑與終點線,比賽者站在起跑線後,手執燃燒的火繩,待號令一發,便雙手緊握火繩的兩頭,像單人跳繩一樣,搖盪火繩,直線跳躍著前進,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持火繩跑步和走跑都判為犯規,不計比賽成績。■
滑溜索
很多體育項目源自古老祖先的生存技能,比如獨龍人的溜滑比賽。
在先民的各種生產活動中,採集雖然是最原始簡單的生產方式,卻需要高超的運動技能。爬樹、爬竿、爬繩、攀岩等,是原始先民在最初的採集生產活動中鍛煉出的勞動技能。為了掌握這些生存技能,獨龍族人從小就必須訓練。如今雖然生活環境改善很多,但是為了保持這種生存技能,成年人也常帶孩童練習滑溜索,攀懸崖,幫助他們掌握要領,提高身心素質。
如今,滑溜索就逐步發展成了比賽。這樣的比賽,最初的目的只是考核人的生存技能,逐漸地比賽加進了技巧性、審美性。人們在過溜索時不是為了運載貨物過江,而是比誰的姿勢優美,比誰的技藝驚險動人;在攀藤比賽時,目的也不是能採到燕窩、果實,而是為了比賽誰爬得又高又快,能夠技壓群雄,獲得心上人的青睞等。■
磨秋
不過更多的原生態體育以休閑快樂為主——磨秋活動,也就是我們常說得盪鞦韆,盪鞦韆是滿族人民的傳統節目活動,有悠久的歷史。在滿族聚居的村落和堡子里,農閑時節將鞦韆架豎在打穀場上,或拴兩條繩子在老榆樹枝上,上系木板,鞦韆就架好了。年輕人常常舉行盪鞦韆比賽,以盪的高低論勝負。哈尼族在過苦扎扎節時必定要玩磨秋。過節的後三天是打秋的日子,不能下地勞動。人們自動地組成一支支串寨隊伍,參加各村的攆磨秋活動。每到一個秋場,便要進行比賽,以爭高低。除此之外,盪鞦韆如今也是很多學校孩子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
⑸ 壯族的體育運動有哪些
1、板鞋競技:壯族民間的板鞋競技,形式多樣,主要有穿板鞋搶粽子、板鞋秧歌舞、板鞋戲水、板鞋采香包(壯族一種吉祥物)、板鞋拋綉球、板鞋扇舞、板鞋拳術、板鞋踩氣球等等。由於板鞋競技器材簡單,又不受年齡性別的限制,因而極易推廣和普及。
2、芭芒燕:打芭芒燕的比賽形式,有二人對打和男女混合打。在打「芭芒燕」中,男女青年都在一起,相互對打,把芭芒燕拍向自己最理想的人。打芭芒燕既是一項青年喜愛的體育活動,又是男女青年交際的一種方法,既起到了鍛煉身體的作用,又陶冶了青年們的情操。
3、踩風車:比賽時,以四人為一組。開始四人分別手握木架,先由著地者用力蹬,四人同時圍著圓圈轉,誰轉到地面誰就用力一蹬,使風車旋轉不停。在比賽規定的時間內,以旋轉圈數最多、姿態最優美者為勝。
(5)壯族體育游戲擴展閱讀:
壯族體育的延續與發展,與壯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准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系在一起。既是壯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壯族體育體現著與自然環境、生產特點、經濟生活和風俗習慣的緊密結合,是壯族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發展自身過程的智慧結晶。
⑹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游戲
最好的是賽馬
⑺ 什麼是民族體育游戲
民族體育運動是體育局認可的體育競賽項目 而游戲是業余進行娛樂的 比如中老年踢毽子 拔河啊 之類的
⑻ 36223560067壯族主要的民族文體活動有哪些
搶花炮:
是流行在壯族、侗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項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間傳統 體育活動,深受廣大少數民族同胞的歡迎,是一項勇敢者的運動。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由於有強烈的對抗性、娛樂性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在湘、鄂、渝、黔等省邊境地區有著雄厚的雄厚的群眾基礎,深受該地區少數族同胞的喜歡,所以,數百年來長盛不衰。
拋綉球:
拋綉球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項目。它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當時用以甩投的是青銅鑄造的古兵器「飛砣」,並且多在作戰和狩獵中運用。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的提高,飛砣也逐漸發展成現在的綉花布囊即綉球。拋綉球作為壯族人民的傳統體育活動,在廣西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有一定的社會性、民族性、實用性及趣味性,這無形中增強了此項目的吸引力,而美麗的綉球和其樂融融的歌聲更使人有一種心動不如行動的感覺。拋綉球技術動作簡單,易於掌握,它能促進人們的友誼,起到以球傳情、以球傳神的作用,其中的奧秘是不可言喻的,只有加入這項活動中才能體會到它的魅力所在。拋綉球不但具有社交娛樂的作用而且能鍛煉人的體力、意志,提高人的靈敏性和身體素質,能培養果斷、堅毅、自信和積極向上的高尚品質和情操。
打扁擔:
壯族打扁擔,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馬山、東蘭、南丹等縣。每逢春節,曬谷場上,街頭巷尾,到處都可以聽到扁擔的敲擊聲,節奏強烈有力,聲響清脆高亢,非常熱鬧。尤其是晚上,到處燈火,山寨沸騰,扁擔聲合著輕快悅耳的竹筒伴奏聲、村姑的歡笑聲、伯娘的贊揚聲,匯成歡樂幸福的聲浪,震撼山谷,激盪人心。
壯拳:
流傳於嶺南一帶的古代壯族武術,又被譽為"南拳始祖"。與泰拳有十分密切的淵源.壯拳適合生活戰斗,。「狼兵鷙悍,天下稱最。」 壯族先民的強悍,驍勇善戰是舉世聞名。壯族武術是就是建立血腥戰場的武力及藝術的智慧結晶,古代壯族武術主要的形成運用戰場上格鬥,以不同地勢環境撕殺為練兵,故多以應變能力著稱.據歷史學家考證壯族武術已經有數千年歷史.明朝時在抗倭前線曾經大顯身手,屢建奇功。
至今,壯族鄉村還有習壯拳的習俗。
⑼ 2020年「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的活動主題是什麼
運動助健康、體育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