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班體育游戲《誰的本領大》
設計意圖: 隨著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幼兒園體育教育教學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是以「身心健康」為主要指導思想的,要的就是讓孩子們在快樂中運動,在運動中快樂。幼兒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 活動目標: 1、學習肩上揮臂投準的動作技巧。 2、鍛煉手臂力量,增強幼兒的目測力和動作的准確性。 3、激發幼兒對投擲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勇於嘗試的精神。 活動准備: 1、沙包40個。 2、教師自製托盤7個。 3、筐子6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帶幼兒入場。 教師帶領幼兒以兩路縱隊進入活動場地後,聽教師口令散開成兩個半圓。 師:齊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向左轉。小朋友們,請散開,5,4,3,2,1,立正。 2、熱身操練習。 師:小朋友們,請跟著老師一起來做運動。准備好了嗎?立正。 第一節肩部運動(小腳打開,小手放肩上),4個八拍; 第二節體側運動(小腳打開,左手叉腰,右手上舉),4個八拍; 第三節腕關節運動(雙手交叉合十),4個八拍; 第四節踝關節運動(小手叉腰,一腳踮起),4個八拍; 第五節跳躍運動(立正站好),4個八拍。 師:覺得熱的小朋友,請把外套脫下來拿在手上,請女孩子放衣服,請男孩子放衣服,立正。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活動材料直接引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手上有什麼呀?(沙包、自製托盤) 師:今天,小王老師要帶你們學慣用沙包投准托盤中心的本領。 2、教師講解動作要領並示範。 師:那是怎麼投的呢?請小朋友們仔細聽。投沙包時,手臂彎曲在肩上,兩腳前後分開放,身體後仰,看準托盤,肩上揮臂,用力蹬地投向托盤中心。老師示範一遍,請小朋友們仔細地看。 3、幼兒徒手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師:小朋友們,請跟著老師一起來練習這個動作,准備,一,二,三,立正。 4、自由練習。 師:剛剛我們練習了投擲的動作,現在請小朋友們搭好小火車。 師:立正,小朋友們,看到托盤里有什麼了嗎?(沙包) 師:每人拿一個沙包,向後退×步,按剛才老師教的本領練習,當聽到老師吹口哨時,把沙包送回去,立正站好。現在請小朋友們開始練習。 5、游戲——「誰的本領大」。 師:小朋友們,請搭好小火車回去,立正。 師:小朋友們,剛剛都練習了投沙包,現在,這兒有客人老師想看看誰的本領大,給我們准備了三筐相同數量的沙包,以小組為單位,每人投一個沙包,投完站到小組的後面。等筐子的沙包全都投完之後,看哪組小朋友投到托盤上的沙包多,並且投擲動作準確,就是本領最大的。
B. 大班體育《誰的本領大》教案與反思
教學完《誰的本領大》第二課時,寥寥幾筆匆匆記下了最直接的感受。但總覺得表達的還不夠全面,不夠准確。靜下心來細細思量,又或許是我想表達的東西也並沒有那麼復雜。正如指導孩子學習課文,明白「各有所長」的道理一樣,過程無需太復雜。
拿到一篇課文,教師首先應該思考的是通過這篇課文我應該教給學生什麼或是讓學生獲得什麼,於是在解讀了課文之後,我將教學目標定為如下: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2、了解感嘆號的作用,體會說話人的心情;3、讀懂寓言故事,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要正確看待自己,看待別人。似乎,對於這樣一篇簡單的寓言故事,這樣的目標表述也太過累贅了。對目標再加工,有了這樣的表述: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2、明白各有所長、各有千秋的道理。或許,修改過後的表述沒有那麼的「圓潤」,但是於我,是更明確了本堂課的目標,簡言之,一讀文二明理。而目標二能夠順利達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目標一的達成效果。所以,「讀」成了本堂課的唯一中心目標。
朗讀,是學生在學習課文時理解與表達所需,同時,它又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反思這一課,我在朗讀的形式上,主要採用了自由讀和分角色朗讀的形式。在自由朗讀的過程中,我主要是通過問題來引領。設計一:自由讀1-3小結,思考:(1)第一次比試誰的本領大呢?(2)太陽和風分別有什麼本領呢?設計二:再讀1-3小節,在比試的過程中,他們是怎樣說的呢?在學生朗讀之前,教師主要是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能夠有目的的去朗讀,提高朗讀的效果。這些並不是深奧的問題,不需要學生過多的去思考,完全是服務於我的教學目標——「讀」,只要學生認真去讀了,便可以找到答案。分角色朗讀在課堂中是採取小組朗讀的方式進行的。我在小組朗讀之前設計了一個小環節,即「小組匯報角色分工情況」,這主要是強化小組成員的分工意識,也讓小組的朗讀更具方向性。然而,由於我自身教學經驗的缺乏,有些地方還是沒有讀到位,沒有讀「透」。如太陽說:「誰能脫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誰的本領大。」孩子們在朗讀中體會到「太陽很自信」「太陽覺得自己肯定會贏」,我也相機出示了「胸有成竹」一詞。此處是課堂教學環節中自然產生的教育契機,教師若能合理利用,就能順勢把課堂學習氛圍催生成「熊熊烈火」,只可惜我在指導朗讀的時候還很不成熟,最後只留下了零星「火苗」,很是遺憾。
等待學生,給予更多思考的時間,讓小組學習不再流於形式。回想以往的公開課上,為了防止拖堂,我在某些教學環節上總是浮光掠影似的走了過場。特別是小組活動,常常是為了活動而活動,它常常是課堂的一個「擺設」。這一次的課堂,我自己也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目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開展小組學習。小組朗讀時,在我將要喊停的時候,我甚至告訴自己,再等一會,再給學生一點時間。我給了學生「寬裕」的時間,學生也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小組朗讀時,孩子們的朗讀超出了我的預計。在接著的小組表演環節中,孩子們的表現更讓我堅定了自己的決定。足夠的時間,孩子們有了個性閱讀的空間,有了獨立思考的空間,我們的教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