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 體育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創新 論文。。。
(體科字〔〕173號2002年12月25日)
體育科學技術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為貫徹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戰略思想,加強技術創新,全面推進體育科技進步,使體育科技工作更好地為體育事業發展服務,實現"科教興體"的戰略目標,完成《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提出的任務,特製定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形勢
(一)10年來,我國體育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各級領導和廣大體育工作者對"科教興體"的認識有很大提高;體育科技體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全民健身運動的科學化程度不斷提高,組織進行了國民體質監測與科技服務;競技體育科技工作重點突出,科技與運動實踐有效結合,運動訓練科學化水準顯著提高,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體系;體育資訊、社會科學、軟科學研究方興未艾,體育決策和管理日趨科學化;形成了一支具有相當規模、有較高研究水準的體育科技隊伍;完成了大量體育科技成果,近600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體育科技進步獎。
(二)體育科技工作雖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是,依靠科技進步發展體育事業的體制與運行機制尚不完善,內部活力尚未充分發揮;體育科技與體育運動實踐結合不緊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體育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準還不高;高水準科技人才缺乏,技術創新意識和能力不夠;體育科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與體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需求尚不適應;體育科技政策、法規制度建設尚不完善。
(三)新世紀前10年是體育科技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時期,體育科技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重視科技工作,依靠科技進步促進體育事業發展,已成為體育界的共識。世界科學技術和體育事業迅猛發展對體育科技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北京將在2008年舉辦奧運會,體育科技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技進步和創新已成為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進體育科技進步,為體育事業發展做出新貢獻,是體育科技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狀況更加關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國民素質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體育科技工作為增強人民體質服務的任務更加艱巨。
——隨著國際體壇競爭的日趨激烈,特別是北京將在2008年舉辦奧運會,為提高運動技術水準、不斷增強我國競技體育整體實力,體育科技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隨著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體育產業全面發展,進一步提高體育管理科學化水準和體育產業科技含量,促進體育事業發展,還需要體育.科技工作做出更大努力.
二、體育科技發展的總目標和指導方針
(一)新世紀前10年體育科技發展的總目標是: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體育事業發展、與體育運動實踐密切結合、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精幹高效、縱深配置、全面開放的體育科技服務體系和與之相適應的體育科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全面推進體育科技進步,在增強人民體質和提高運動技術水準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努力完成<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提出的各項任務,為體育事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主要目標是:
——大眾科學健身意識明顯增強,科學健身方法與手段普遍應用,國民體質監測與全民健身的科研與服務水準顯著提高,初步建立全民健身科技服務體系。
——對運動技術、訓練方法、訓練比賽器材的研究與創新取得明顯效果,顯著提高運動員、教練員的文化水準和科技素質,運動訓練的科學化水準明顯提高,初步建立競技體育科技服務體系。
——各級領導及廣大體育工作者的科技意識普遍增強,體育科技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逐步完善,體育管理、社會科學的研究進一步深入,體育科技管理政策與法規制度基本完善,體育決策和管理科學化水準明顯提高o
——體育科學應用基礎性研究進一步得到加強,重點訓練基地、國家隊及科研機構的科研條件明顯改善,體育科技隊伍素質和水準明顯提高,技術創新和體育科技實力明顯增強。
——體育科技資源與結構進一步優化,根據運動訓練實踐,建成各項目國家隊訓練、科研、醫療服務緊密結合的科學訓練監控服務體系。
(二)為實現體育科技發展的目標,應堅持以下基本方針:
——堅持"科教興體"。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體育事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全面推進體育科技進步,提高全民健身和運動訓練的科學化水準。
——堅持科學技術與體育運動實踐緊密結合。努力探索和實踐科學技術與體育運動實踐緊密結合的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增強全民族體質和提高運動技術水準服務。
——堅持體育科技體制改革。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進一步優化體育科技資源和結構,完善體育科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充分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堅持科技創新。加強全民健身和運動訓練關鍵問題的科研攻關,全面推進技術創新,不斷提高我國體育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水準。
三、大力推進全民健身的科技進步
(一)體育科技工作要以提高國民體質和全民族健康水準為主要任務,以社會化為方向,面向社會,依託社會,服務社會,深入開展提高國民體質和全民健身科學化水準的研究與服務,初步建立全民健身科技服務體系,全面推進全民健身的科技進步。重點建設並完善國民體質監測與科學健身指導系統,實施體質監測制度,定期公布國民體質狀況,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提供科學依據。加強全民健身研究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在優化結構、合理布局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選擇有條件的單位建立全民健身重點研究基地。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和培訓,不斷提高廣大社會體育指導員組織和指導全民健身活動的科學化水準。充分發揮各體育科研機構、體育院校、科學學會、行業體協、企業及社會仲介組織的作用,推動全民健身科技服務的社會化、產業化.
(二)重視並加強群眾體育科學研究及服務工作,努力拓寬群眾體育科研領域,加強國民體質監測評價及科學健身指導系統等全民健身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與應用。有針對性地深入開展全民健身理論、手段與方法的研究與應用、不同人群健身運動處方的研究與應用、各種健身器材的研製及推廣,積極引進、吸收、借鑒競技體育研究成果為全民健身服務。加強科學健身的科普知識宣傳和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大力推廣科學健身手段和方法,反對偽科學,全面提高大眾健身科學化水準.
四、全面推進運動訓練科學化
(一)競技體育科技工作要以運動訓練為主戰場,以備戰亞運會、奧運會為主要任務,緊密結合運動訓練實踐,深入開展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工作,進一步推進運動訓練科學化。通過長期、系統的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採用多學科、綜合性的先進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深入研究專項訓練規律,大力加強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的研究與應用,加強技術創新,有針對性地解決運動訓練的實際問題。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工作要講求實效,突出實用價值,充分發揮科技的先導作用,提高我國運動員的運動技術水準和競爭實力。
(二)積極探索和實踐訓練、科研、醫療服務緊密結合的體制和運行機制,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的目標及內容要以訓練單位為主選定,教練員與科研醫務人員緊密結合組成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組,管理工作由各有關項目管理中心及國家隊全面負責,科研效果由訓練實踐檢驗和評價,科研醫務人員待遇和獎勵由運動隊確定和解決,建設並完善各項目科學訓練監控服務體系。
(三)緊密聯系運動訓練實際,統籌部署,選准方向,以科研工作帶動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重點支援和深入開展運動員科學選材、運動員機能評定及科學訓練監控、運動技術及戰術研究、運動員體能恢復及營養補充、中醫葯防治運動性傷病、運動訓練與比賽器械及科研測試儀器研製與應用、運動員心理測試及訓練、運動員傷病防治、體育資訊服務等領域的研究與建設。
(四)不斷提高教練員、運動員的科學文化素質是當前推動運動訓練科學化的關鍵。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強對教練員、運動員的培訓,切實提高教練員、運動員的文化水準和科技素質。積極引導教練員和相關人員學習和掌握先進的運動技術、訓練方法、訓練比賽器材,鼓勵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提高運動訓練的科學化水準。
(五)進一步加強對運動員、教練員、科研醫務人員的反興奮劑教育,建立責任制,明確責任,齊抓共管,堅決反對興奮劑。建立並實施反興奮劑宣傳教育系統、反興奮劑品質控制系統,提高反興奮劑工作的水準和運動員抵制興奮劑的自覺性。加強興奮劑檢測技術和方法研究,提高興奮劑檢測水準,圓滿完成2008年北京奧運會興奮劑檢測任務.
五、提高體育決策和管理科學化
(一)各級領導要增強科技意識,善於用科學的態度分析問題,用科學的思想和方法解決問題,按照科學的決策程式、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先進技術手段進行決策,不斷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水準。大力開展以體育體制改革、發展戰略、法制建設、政策研究等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科學、軟科學研究與應用,為體育管理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和決策服務.
(二)重視和加強體育管理資訊化建設,建立體育管理資訊服務系統,充分開發和利用體育資訊資源,不斷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品質。加強系統科學在體育管理工作中的推廣應用,優化組織結構,完善運轉程式,實施層次管理,努力提高體育工作組織管理水準,努力實現體育管理工作資訊化、科學化、現代化。
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科研水準,增強科技實力
(一)針對體育運動實踐中的關鍵領域和關鍵問題組織科研攻關,加強技術創新,提高體育科技解決體育運動實踐問題的能力和水準。繼續加強體育科學應用基礎性研究,重點支援與增強人民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準密切相關的研究項目,積極引導科技人員和相關人員加強技術創新,增強體育科技的持續創新能力。結合體育運動實踐,大力開發高水準、實用性強的科技成果,使一些重點領域、關鍵問題的研究成果達到或超過國際先進水準。
(二)加強體育科技的基本建設,改善科研條件,進一步增強體育科技實力.在繼續抓好"九五"期間基本形成的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加大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力度,集中力量建設5至7個具有鮮明特色和國際影響的高水準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積極引導地方及有關單位採取措施,加強投入,改善所屬科研機構的科研條件,並選擇有條件的單位建立體育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三)加強訓練基地及國家隊的科技建設,以5至6個訓練基地為重點,並在訓練基地、重點項目運動隊建設專項特徵明顯的小型流動測試實驗室。圍繞建立各項目科學訓練監控服務體系的目標,為國家隊配置相應的科研測試儀器設備,改善科技服務條件。
(四)加強體育科技人才培養,有計劃地組織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研修、考察,主持、承擔高水準研究項目,為優秀中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營造良好環境和條件。重點培養20位左右具有國際影響的科技帶頭人,形成一支結構合理、高效精乾的體育科技隊伍。充分發揮體育科技專家的作用,對體育科技中的重大問題進行諮詢指導。逐步改善科研工作條件,提高體育科技人員待遇。加強體育科技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科研道德制度建設,弘揚科學精神,堅持賣事求是,克服浮躁心理,反對急功近利,端正學風,勤奮治學,強化服務意識和團隊精神。
(五)加強橫向聯合,積極開展合作研究、學術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國內外體育科技交流,吸引社會科研力量開展體育科學研究與服務工作,借鑒和引進其他行業的研究成果,努力提高體育科技工作的社會化程度,增強體育科技實力.積極開展國際體育科技合作與交流,參與國際競爭,吸收國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為體育科技人員出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科學研究創造條件。充分發揮體育科學學會等各種社會仲介組織的作用,內引外聯,廣泛協作。加強開發性研究工作,努力推進體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體育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
七、深化改革,建立並完善體育科技服務體系
(一)根據體育運動發展的要求,緊密圍繞新時期體育工作的任務,結合北京將舉辦2008年奧運會,調整體育科技系統的組織結構,合理布局和調整現有體育科技力量,完善相應的運行機制,提高體育科技的整體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體育事業發展的、與體育運動實踐密切結合、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精幹高效、縱深配置的體育科技服務體系,促進體育科技工作的全面發展,完成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提出的各項科技保障任務。
(二)各級體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精神,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認真做好體育科技體制改革工作,引導和推動科研機構加速結構調整和人員分流工作。採取有效措施,促進科技人員深入運動實踐第一線。有條件的可以將科研機構或部分科技資源並人訓練單位,充實運動隊或訓練基地,成為運動隊或訓練基地的科研測試研究中心,從體制上和機制上解決好訓練、科研、醫療服務的緊密結合。
(三)按照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精神,對體育科研機構實行分類改革和管理。有面向市場能力的要向企業化轉制;主要從事公益性服務和研究、元法得到相應經濟回報、確需國家支援的,按非營利性科研機構運行和管理。體育科研機構應繼續改革和完善內部管理,調整內部組織結構,合理配置科技資源,逐步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人事、分配製度等方面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所長負責制,逐步建立固定與流動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用人制度,建立科技人員收入與其工作業績和創造效益掛鉤的分配製度。合理配置並有效利用大型科學儀器資源,統管共用,提高使用效益。
(四)體育總局各直屬科研機構按照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精神,實行分類改革和管理。保留並加強體育科學研究所作為非營利性科研機構,重點完成國民體質監測、備戰亞運會和奧運會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等工作,形成精幹、高效的高水準體育科研中心。體育資訊中心承擔體育資訊化建設的開發、管理和服務工作,廣泛收集、整理體育資訊,為領導決策和體育事業發展提供研究成果和諮詢服務。運動醫學研究所主要開展運動性傷病防治及運動營養研究和開發應用,為國家隊運動員服務,同時面向社會開放;開展興奮劑檢測方法的研究並承擔反興奮劑具體工作。成都運動創傷研究所轉制為醫療機構,昆明體育電子研究所轉制為企業。
(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科研機構應突出重點,形成特色,引進、消化、推廣先進體育科技成果,重點抓好國民體質監測和優秀運動隊的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工作,積極承擔備戰2008年奧運會科技任務。省級以下的基層科技力量應以多種形式與服務對象溶為一體,緊密結合全民健身和運動訓練的需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民健身科技服務,不斷提高科學選材和運動訓練的科技含量,培養和輸送更多更好的體育後備人才。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採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支援西部地區體育科技工作的發展。
(六)體育院校應制定有關政策,妥善處理好為全民健身、備戰亞、奧運會科研攻關服務工作與校內教學工作的關系,充分發揮知識和人才密集的優勢,圍繞建設教育、訓練、科研三結合基地的目標,挖掘潛力,加強學科建設和重點領域的應用基礎性研究,為提高全民素質和運動技術水準發揮更大作用.
八、加大體青科技投入,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體育科技投入體系
(一)繼續加大政府對體育科技的經費投人,每年用於體育科技工作的經費應不斷增加。通過經濟和行政手段,多渠道、多層次籌集體育科技經費。積極爭取信貸、匹配性資金、稅收等政策性投入,以政策引導、激勵政策等吸引社會各界投資體育科技應用開發研究。爭取體育彩票公益金中用於體育科技工作經費逐步增加,有條件的單位可建立體育科技專項基金。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以國家投入為主、社會和單位多渠道籌集資金、多層次投入的體系。
(二)各級體育行政部門應增強科技經費總量調控能力,統籌計劃經費投放,改革投入方式,促進科技與體育運動實踐的緊密結合,使體育科研機構提高自我發展的能力和主動為體育事業服務的活力o科技投入應重點資助與全民健身和奧運爭光密切相關的科研工作,解決好事關各級體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加大對應用基礎性研究、基礎資料庫建設和體育科研專著出版的經費支援力度。
(三)各有關單位應嚴格按照有關經費管理辦法,加強對科技經費的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益。科技專項經費不得挪作他用,保證用於與科研活動直接相關的支出。加強對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的審查和監督,經費支出要經科研管理部門的審核和單位領導的審批,科研項目結束時要進行經費支出決算並通過審查。
九、加強對科技工作的領導,完善體育科技管理法規制度
(一)各級領導要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體育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對體青科技工作的領導-,第一把手要抓科技工作,各分管領導也要直接抓好所管范圍的科技工作,全面推進體育科技進步。應提高各級領導、業務部門、各級單位的科技意識和科技管理水準,把抓科技工作的成效作為考核各級領導幹部業績的重要指標。各體育行政部門及單位應根據國家科技方針政策,研究制定並全面組織實施本地區(系統、部門、單位)體育科技發展規劃和計劃,把加強技術創新、全面推進科技進步放在體育事業優先發展的關鍵地位,切實依靠科技進步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加強領導和統籌規劃,理順關系,調動全國科技力量積極參與體育科學研究,形成體育科技的"舉國體制",全面推進體育科技進步。
(二)建立健全體育科技管理法規制度,加強對科研工作的管理,逐步實行課題制管理。改革科研項目立項及評價辦法,逐步建立與體育運動實踐緊密結合的體育科技評價體系,進一步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好科技與體育運動實踐緊密結合的問題。完善體育科技獎勵制度,重點獎勵為提高全民健身和運動訓練科學化水準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相關人員。
貫徹落實科教興體戰略,加速體育科技進步,是當前發展體育事業的重要任務。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和有關單位要結合實際情況,認真研究,做好部署,開好頭,起好步,為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② 新高考改革後體育生體育高考項目
體育生考來試內容上分為身體素質源項目和專項素質項目。其中,身體素質項目分值占總成績的60%,專項素質項目佔40%。報考考生除須參加100米、800米、立定跳遠、原地向前擲實心球4項身體素質項目考試外,還應在11個專項素質項目中選擇1項作為考試項目。=
體育生專項素質項目11個,包括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藝術體操、健美操、武術、游泳(100米蝶、100米仰、100米蛙、100米自)、田徑(200米、400米、1500米、110米欄、100米欄、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鉛球、鐵餅、標槍)。除藝術體操、100米欄、110米欄外,其餘項目均不限男女。
③ 高考體育改革改什麼是不是更加公平
首先應該說是應對素質教育的一種評價方式上的變革,高考本身就是僅對於內智育中部分能力的容考察,體育和藝術的增加理論上就是增加了對於體育和美育的考察,這僅僅是認為從理論上的效果,實際上能否通過這種形式達到考察體育美育的目的有待考證;
再者,高考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的根源之一,考什麼就教什麼學什麼,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評價方式實際上是影響課程教學的;
其次,高考存在的目的之一是教育公平的保證,那麼,增加體育和藝術,是否能夠維護公平值得研究,本身高考的地區差異就非常明顯,一些地區可能是沒有能力提供這方面的課程教學資源來幫助學生提升其能力;
最後,值得思考的是什麼是高考改革,在我看來,主要是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問題,高考被認為是最公平的一種選拔制度的同時,還要思考它是否是高效率的。
④ 體育改革後打分方式怎麼變
滿分10分一直是體操運動中完美的象徵,但自從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後,世界重大比賽中已經再也沒有打出過10分了。在國際體操聯合會做出的一項「是否應該取消體操比賽中的10分」的輿論調查中,有66%的人認為應該保留,22%的人認為「10分是體操運動的靈魂」,取消10分將是「對體操運動的扼殺」。
但是隨著體操運動的發展,難度的不斷增加,舊的打分系統已經顯露出很多的弊端。在雅典奧運會上,由於涅莫夫完成動作的難度更大,相對來說失誤要稍微多了一點,這樣他反而沒有那些難度較他更次的人所得的分數高。顯然,這種扣分體制不太合理,在難度發展到一定程度,它就沒有辦法再刺激運動員向更高的方面發展。
為了促進體操運動更加合理化的發展,在國際體操聯合會公布的這套新的打分系統中將運動員的得分分作了兩個部分,一是難度分、二是完成分。裁判也分為AB兩組,A組專門根據運動員完成的動作,對其中10個完成最好的動作打出難度分,起評分為0分,難度越高所獲得的加分就越多。
B組裁判主要針對運動員的完成情況對進行扣分,B組裁判同樣分為兩組,一組對運動員的勾、分、碰、擦等完成錯誤進行扣分,同時這部分的扣分在原有的基礎上乘以2,加倍扣分。而在B組另一小組中主要對技術錯誤進行扣分。B組的滿分為10分。A組和B組兩組分數相加就是運動員的實得分數。
新規則出台後,很多人擔心這種取消上限的做法會直接導致體操項目從業人員遭受傷病的幾率提高,各國運動員都爭相發展分值高的高難度動作。而隨著高難度動作在成套中的不斷增多,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發生危險的系數也會越來越高,這很可能會導致運動員在訓練中大面積出現意外傷病的情況。
但也是基於這方面的考慮,國際體聯才會在新的規則中引用新的措施對其進行制約。在B組中關於完成錯誤的雙倍扣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運動員盲目去追求高難度動作的心理,因為動作完成得不好,就算難度再高,技術動作沒有完成好同樣也拿不到理想的分數。難度是在熟練,穩定、優美的完成技術動作的基礎上去追求的一個目標,它並不是盲目的,而有著自己的合理性。
而在打分過程中,將裁判員手中的權力分散也勢必會很大程度上削減個人主觀因素在評分中的作用。到時候A組和B組的裁判分開,B組的兩組裁判也是分開打分,大家遵照的只是客觀地評分標准,而結果也只有等到最終統計才能看出來。
從改革的方向來看,新規則總體說來還是朝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其實變的只是評分的方式而已,評分的標准沒有變,參照物沒有變,相信中國體操也不會和從前有太大的不同,我們要做的只是更快更好地去適應規則,去訓練去比賽,畢竟有實力才是最重要的。以不變應萬變。
⑤ 幫我提一些關於中考體育改革的問題好嗎
你要哪個省或者是哪個市的呢?
今年中考學生和家長關心的《蘇州市初中畢業生體育平時成績考核辦法》日前正式公布。當天,考核辦法已由市教育局下發各相關部門和單位。本市的體育特級教師為此寬慰考生:凡是身體健康的學生,只要態度端正,天天堅持體育鍛煉,拿高分應該沒有問題。
按照新中考方案,今年中考體育分值首次從30分增大到40分,並確定從今年起,40分的體育總分中有10分是平時成績。根據公布的考核辦法,今年中考生的體育「平時成績」可從4個項目上得分,前3個項目都是出勤率,分別為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課外體育活動、體育課的出勤率,每項2分,共計6分,所有項目均分設A、B、C三個等級,前兩項只要沒有無故缺勤、出勤率達90%以上就可拿到A級2分,而最後一項「體育課的出勤率」須達到95%,方可得到A級2分。除去這6分考勤分,另有4分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考核。此項分A、B、C、D四個等級,如拿到最高等級A即可拿到4分。
考慮到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級對此考核辦法適應的時間長短不一,市教育局對明後兩年10分的考核項目或項目得分作出了不同的安排。明年仍要考核3項出勤率,但分值減少為5分,另外5分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得分。從2011年起,考核項目全部為「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得分,並在初一、初二年級時各測試一次,每次滿分都是5分,兩次分數的總和為最後得分。辦法規定,因身體原因參加考核有困難的學生可申請減少考核項目及免考。
本市的資深體育教師對這套考核辦法給予高度肯定。體育特級教師、彩香中學校長李勇民認為,這個考核辦法的制定本質上是為了推進學生的天天陽光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健康的學生,如能天天堅持鍛煉,拿到高分、甚至滿分並不困難。
據了解,日前下發的這一考核辦法,春節前已面向全市教育系統徵求過意見。這次的最終定稿與徵求意見稿基本一致,除去個別提法有小的改動外,考核項目、分值設計沒有任何變化。
⑥ 中國職業體育改革最初試點項目
摘要: 職業體育不是簡單的體育項目,它已經融入了社會...所以說,中國職業體育改革是社會整體改革的突破口和...
⑦ 體育課考核包括哪些內容
體育是大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既能增強學生體質,也能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而體育課程的評價體系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新課改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教學理念的重要途徑。鑒於此,高校體育教師應當重視完善體育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從而客觀、全面地反映出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一、目前大學體育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大學體育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考核評價體系並不重視學生的個人差異。這會使得一部分學生失去學習體育的興趣。二是並不能反映出學生是否參與了體育活動。大學體育課程的評價方式主要是以期末的最終考核為主,顯然這只是是結果性的評價。三是評價方式單一,目前大學體育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主要是測試法,且只重視對體育學科知識的考核。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高校對於評價體系的認識並不充分。
二、大學體育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進
(一)轉變評價觀念
目前大學體育課程的評價體系過於定性,並不重視評價主體。隨著我國新課改教學理念的逐漸深入,傳統的評價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教學體系。鑒於此,大學體育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評價理念,從學生角度出發,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評價體系,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目標。
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實際制定評價體系。尤其是在體育課程理論教學內容逐步增加的背景下,更應當完善評價體系,真正做到評價體系為體育課程服務。根據現有的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將體育評價標准和教學目標相統一,並盡量根據體育課程設置和學生實際,對教學評價標准進行調整,從而提高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可行性,充分發揮出評價體系應有的作用。如可以在增加應急處理能知識培訓,並將其納入理論考核體系,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水平的一部分。也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完善體育理論教學的評價體系。
(二)從科學評價體系入手
大學體育課程作為大學生必需的科目,對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終身體育理念和新課改的推行,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時體育課程的改革也進行的如火如荼。這也意味著體育教師也應當加快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改革,以適應體育課程的改革,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從而真正落實終身體育目標。
既然要改革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就應當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如實施分層評價,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等標准,建立相應評價體系,既不挫傷學生學習的自尊心,也能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獲得樂趣。分層教學能照顧到所有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這樣就能夠真正踐行素質教育。在具體實施時,可以從整體上設置統一的評價要求,但是設置不同的考核標准。另外,教師還應當重視從多維度出發,完善體育評價體系。也就是從教師、學生等角度出發,設定評價標准。如在體育理論知識的考核中,可以採用大綱規定內容+自選內容,即規定內容為主要考核內容,自選內容可以在考核中佔一定比例,這樣既有利於豐富學生學習內容也有益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在評價體系中可以制定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例如在日常的理論基礎知識學習中,教師可以進行課堂提問並保留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水平等方面的評價。或者是在整個學期過程中將理論知識的考核進行拆分,分割成階段性測試和評價。這樣利於督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總的來說,大學體育教師應當重視從科學的評價體系方面入手,從學生角度出發,建立科學、合理的體育評價體系,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
(三)保證評價內容的合理性
體育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內容也應當合理、科學,尤其是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在現代教育體制下,設置合理的評價體系也是保證教學正常開展的關鍵。這也就意味著體育教師應當教學理念,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來設置體育評價內容。
首先,教師要從人文角度出發,幫助學生理解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人文理念。然後以體育為媒介傳達給學生正確的人文思想。而人文評價更有利於促進學生知識、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而且它還對進一步創新體育理念、優化培養方案以及完善評級體系更為重要。除卻人文評價外,還應當重視真實性評價,就是要求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設定符合體育教學內容的評價標准。如明確體育課程考核的要求,突出過程管理,從學生出勤、課堂表現、健康知識、體質健康、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尤其是結合實踐教學,形成一體化的評價體系。但是在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重點加強體育理論知識的考核,避免學生忽視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總結
綜上所述,體育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對於提高體育課程質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重要。因而體育教師應當從多個角度出發,以學生需求為基本准則,完善體育課程考核評價。這不僅我國素質教育推行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體系不斷發展的客觀需求。
⑧ 試述中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措施。
中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是經過一個漫長的摸索過程中走過來的,承如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在不斷進步,制度也要相應跟上時代進步,跟上體育發展的需要。
當初國企改革要經歷政企分離、股份制改造、資產重組等一系列關鍵環節一樣,體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處於一個全新發展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改革連續不斷地進行,控制矛盾產生和積累的最小量是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一)短期創新抓住焦點
短期的改革與創新有兩個焦點:一是舉辦本國大事——北京奧運會,一是構建完善的全民健身體系。前者為重中之重,後者為民心所系。這是兩件很透明的具體的實事,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國舉辦,如果僅僅是借鑒外國經驗,其結果難以超越平庸;只有創新,才有可能先進。因此,這兩件大事應該上升到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小康、和諧社會構建的高度,在國內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較高層面來進行綜合的深入探討。
1. 重中之重——奧運會亟需的創新形式目前還沒有滿意的雛形
國際奧委會評估委員會認為,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將給中國和世界體育留下獨一無二的寶貴遺產。獨一無二,意味著必須創新。
「舉國體制」的最高目標瞄準的是奧運會,而奧林匹克不是工具而是GAME,是游戲,是玩具,是歡快交流的娛樂盛會。它在世界大戰和冷戰期間曾一度淪落為工具,但在理性和功利的沖突中很快掙扎出來,擺脫陰影,成為人類最龐大的文化「玩具」。在一個和諧的小康社會,任何運動會都應該是大眾的節日,都是縱情發揮創造力的場合。
北京奧運會申辦成功已經過去不短的時間了,全世界都知道我們是集中了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和13億欣欣向榮的人口,無與倫比的資源必然造就一屆十分出色的奧運會。要辦得出色就必須創新,但亟需的創新形式目前還沒有滿意的雛形。我們集中全力去追求2008年奧運會金牌的數量,這是必須的。然而,這不是唯一的——哪怕奪下全部金牌,也不能與出色的奧運會畫等號。
2. 民心所系——大眾體育的體制和運行機制尚在摸索之中
體育改革相對於經濟改革來說,具有一定的滯後性特徵,這是教育文化領域共同存在的狀況。中國體育在極度輝煌後,慣性運行力很大,有一個轉換角色的艱難過程,這也是體育改革滯後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中國體育的改革前松後緊、遲發先至,把握從微觀到宏觀,從點到面的增量過程,從制定改革戰略、承擔啟動期要付出的克服阻力和失敗風險的成本、有效保證運作的連續性等動作上,表現出體育體制內在功能的漸變。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由點及面、由淺入深、有序推進,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都要取得明顯成效。
全民健身計劃已經頒發有10年之久了,但至今沒有形成成熟的體制,沒有一套統一推行的標准,這與中國地廣人多,各個地域生活環境、經濟發展狀態不無關系,而且運行機制也尚在摸索之中。群眾體育之所以是軟任務,是因為沒有硬指標,也無法強制執行。
政府制度創新的總原則就是要通過徹底實行管辦分開,政事、政企分開,實現「四大轉變」,即從辦向管轉變、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從管直屬企事業單位向管社會轉變、從封閉式內向型管理向開放式外向型管理轉變,打破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全能」型政府職能形象,從辦體育的繁雜活動中解脫出來,建立「有限責任」政府,切實擔負起導向把握、政策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
在投入機制方面,也應進行改革。未來財政將主要指向公益性文化體育事業,根據體育事業單位的基本職能進行投入,重點用於加強大眾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要轉變對公益性體育的投入方式,促使形成良性的管、辦運行機制,以促進公共體育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中期創新面向體制
中期的改革與創新必須面向體制。體育體制改革受部門體制、財政體制、人事勞動制度、政治制度改革進程以及市場化程度的制約,步履艱難。沒有人能夠承擔因改革失利而帶來的金牌減少的後果,更沒有人願意背負影響2008年奧運會成績的指責。因此,中期的改革與制度創新應該放在2008年以後,遵照「小政府、大社會」的改革思路,真正變辦為管——主要從政府高度集權的競技管辦壟斷制度入手,以真正發揮社團功能為突破口。設想如下:
1. 國家體育總局簡政放權,促進中華體育總會和國家奧委會的職能化
(1)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十八),「要明確政府和社會的事權劃分,實行管辦分離,把不應由政府行使的職能轉移給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中介組織。」國家體育總局按國家所賦予的職能檢查各司局的設置,主動放出具體操辦各類體育活動的權利,主動精簡與合並目前職能模糊不全的機構,再次縮小非管理職能的編制;要把管理重心放在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管上,管導向、管原則、管規劃、管布局,管市場、管秩序,管住方向,管活機制。
(2)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十九),「利用籌備2008年奧運會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國家體育總局、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和中國奧委會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三十八條指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是以發展和推動奧林匹克運動為主要任務的體育組織,代表中國參與國際奧林匹克事務。」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必須組建實體化的常設機構,成為直屬體育總局的事業單位。國家奧委會負責執行奧運項目的國家金牌采購計劃,垂直管理各奧運項目的單項協會——直至高水平運動俱樂部、奧林匹克訓練營,充分凝練和繼承舊體制的優勢,形成奧運「一條龍」新模式,以適應現代化和全球化的轉型。
(3)近年來有學者建議:中國奧委會主管全國性奧運項目的發展事務;中華全國體育總局主管全國性非奧運項目的發展事務,並在各自職能范圍對行使對各運動項目協會的管理、指導和監控權。這在理論上看來很順,但實際運作有很多問題。譬如,許多運動項目既是奧運項目又是群體項目如何管?如果出現教育部門管學校體育相對游離的狀況怎麼辦?非運動項目的體育活動如何管辦等。因此,可以考慮建立像以前的「中華體育協進會」那樣的一個最高級別的綜合性體育社團。
體育總會可以在中國奧委會之上或之下,負責各種運動項目的推廣和公益性體育活動的扶持,按照國家統計局2002年把體育劃歸文化娛樂產業的導向進行制度創新,在休閑娛樂活動中拓展體育產業的空間;增加和完善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中央級社團機構和網路體系,承接諸如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小城鎮及農村體育網點的具體建設工作,真正把大眾體育抓起來。
2. 撤消運動項目管理中心,促進單項運動協會的法制化
行政手段是政府體育行政機構的主要管理手段。這一手段的實質是這些機構擁有的法定權力,主要包括制定政策的權力、編制計劃和規劃的權力、檢查和評估的權力、預算撥付的權力、人事調動以及行政處罰的權力等。這一指令性手段的特點是指揮有力、時效性好,但運用不當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市場經濟要求體育下放權力,陡然轉軌可能遭到原體制利益集團的抵制,加大改革成本。因此,採用了設立各項目管理中心的緩沖辦法。但是,目前的機構仍然只是過渡性的,不能使其固化。在形成新的利益集團後,改革的過程不能過長的滯留,以避免改革前期的動力變為改革後期的阻力。管理中心應徹底放棄依賴政府的思路,轉為完全的社團實體。
1994年,國家體委將部分職能從機關分離出去,成立了首批14個運動項目管理中心,1997年又組建了6個項目管理中心,並對3個管理中心進行了調整。至此,體育體制改革似乎實現了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目標,但實際上更具有管辦混雜的官民二重性,有人稱「怪胎」,有人稱「毒瘤」,摒除感情色彩可以看出,這在體育改革之路上又多了一道新的制度障礙。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全國性的單項體育協會管理該項運動的普及與提高工作」。單項運動協會法制化的重要步驟是接管中心的事務,全面介入訓練和賽事的經營管理。運動項目管理中心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據。
財政政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桿,國家的投入在一段時期內維持穩定,推出政府采購舉措,明確投入重點,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國家奧委會撥付經費,實行政府「采購」制,各協會通過競標方式獲得項目資金,簽訂產銷合同,委託生產金牌。
改革多年來,各單項運動協會仍然形同虛設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懸空,因此不能依法管理。盡管1986年《國家體委關於體育體制改革的決定(草案)》中,就提出了要充分發揮體育總會和各種體育協會、運動協會的作用,並提出了運動協會的六項主要職責,但是這樣自上而下的號召是沒有基礎的,浮在空中無法落實。體制改革,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是來自上面的精神,同時也是集中了群眾智慧和基層呼聲的舉措。實踐多次證明,只有充分調動廣大組織和個人積極性的創新,只有獲得了多數人認可的改革,方能真正實施並取得實效。所以,改革的目的,不是為了向上交差,改革的有效推進歸根結底還是自下而上。改革的技術路線應該自下而上,改變過去協會只對上負責,應代表全體成員利益,通過增強會員實力自下而上地增強協會實力。
實行國有控股的股份制改造,分步實施轉企改制,把各省、市的體工隊改為俱樂部,國有資產改為股份,吸引社會資金。國有資產採用折算入股方式,吸引社會資金進入。
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二十),「分期分批進行單項協會實體化改革」,在具體實施中應特別考慮由協會負責在選材、訓練體制和競賽體制的運作系列中同步改革;可考慮先在國內大賽中試行單項協會全面介入,2010年廣州亞運會推行,平穩與國際接軌。
3. 扶持民營體育產業擴大改革發展領域
吸引實力雄厚的民營資本參與體育產業,推行股權制擴展民營化,促使俱樂部實體化。目前在籃球和兵乓球上已經開始了推行俱樂部,而且經過了這幾年的實行,情況是良好的,也從中解決了政府負擔問題,一切都靠市場來調節。推行還在繼續中,使一些運動能夠和市場結合,配合與商業化,也能更好的帶動民眾關注體育運動。
(1)首先,政府管理部門的放權,放權的關鍵在於國有體育資產管理體制的創新。政府通過設立與行使公共權力的職能部門相分離的出資人機構,控股重要的企業和運營國有資產,以股東的方式行使出資人權利,履行出資人職責。在清楚界定國有產權的基礎上,第一步要下放的就是國有體育資產的使用權,按照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原則,通過委託、承包、租賃、轉讓等多種形式,將目前政府直接管理的體育資產授權體育經營單位法人代表管理;單位法人的地位確立後,就成為受法律保護的自主經營實體,擁有相應的經營管理權、人事自主權和收益分配自主權,政府不再直接下達指令性體育產品生產計劃,不再無償調用體育企業的人財物和產品。
以國有資產為主的體育場館設施的產權改革就成為當前微觀體制創新的主要內容。從我國處置不良資產的實踐來看,按照市場化的原則進行資本運作,是推動國有企業體制創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有效途徑。一是為各種社會資本進入國有企業創造平等機會,既有利於激活國有企業的存量資產,也能夠直接改變國有企業投資主體單一的狀況;二是面向市場運用債務重組、股權重組、資產置換、公開拍賣、出售轉讓等各種資本運營的手段和方式,根據各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多樣化的企業體制。在對國有體育企業進行體制創新的同時,鼓勵國內外民營企業進入政策允許的體育產業領域,最終形成多元所有制並存的體育產業發展格局。除了產權所有人的多元化,還可鼓勵投資人投資方式的多元化。
體育產業的制度創新需要三權分離:
所有權——國有
管理權——社團
經營權——公司
(2)實施操作系統發育不足,無基層的功能組織,是制度創新的微觀障礙。基礎的細胞性質的改革特別重要。如高校辦運動隊提出多年,以前主要是場地設施條件不具備,現在許多大學新建的體育場館已不遜色體工隊,有條件大力發展學校的體育俱樂部,體育管理部門應採用各種手段調動學校生產體育准公共物品的積極性;地方體育部門辦的運動技術學院,要與體校結合起來探索新的生存發展的方式,體工隊改制仍然要走俱樂部實體化的道路。
淡化發展高水平競技運動官方色彩,改變體育管理部門高度壟斷具體操辦的方式,把精英選手的集訓制改為選拔制,真正打開社會辦體育的入口;各省市的專業隊逐步改制為俱樂部,依託訓練基地和學院完成實體化;政府一段時間穩定投入,國家以固定資產入股,建設股份制俱樂部:對經營性資產進行剝離改制,經營性體育事業單位以產權制度和用工制度改革為重點,參照國營企業改制,採取多種形式改制重組。
(3)制定稅收、經營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和措施,鼓勵國內外社會力量對體育賽事、公益性體育機構和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支持。體育俱樂部通過利益排他機制而取得共同利益的自願組合,既可以採用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實體方式經營,也可以採用非營利性的社團組織形式進行經營。體育俱樂部是提供體育競賽表演和體育健身參與等體育准公共產品服務的社會組織。它可以是多元主體,包括政府在內的多元主體。鼓勵各企業和俱樂部辦運動隊,部分市場成熟的項目職業化並成立行業聯盟。根據WTO精神,外國將越來越多地介入到中國參賽辦賽,因此體育市場的行業壟斷形式將發生很大變化。借我國首次在首都以外舉辦亞運會的時機,試行各省市高水平俱樂部精英運動員進行國家選拔和參賽的新制度。
由於「十一五」期間有奧運會、亞運會舉辦等特殊情況,改革的措施分步驟、分階段進行。在國內各地比較而言,從廣州開始局部試點較為適宜。2005年開始,廣州市體育局可在單項協會主辦賽事、以基層體工隊改革為俱樂部制以及與運動院校協調發展新機制的研究,大膽嘗試新模式,爭取在亞運會舉辦時能檢驗有關制度創新的成果。
「舉國體制」是中國競技體育攀登世界高峰的一張戰無不勝的王牌,在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效益,成為許多國家羨慕的摘取金牌的最佳途徑。這個體制是特別適用與發展中國家快速提高競技水平的「軟體」,目前屬於功能強大的高版本而沒有必要立即與國際全面接軌,置換為發達國家的自由自主型的訓練模式。換言之,「舉國體制」在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將存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唯一的前提是它必須進行深層次的改革,必須走出急功近利陷阱,建立遠大的體育理想。
對「舉國體制」這樣一個經過半個世紀巨大投入而至今仍然在國際體壇發揮巨大威力的高水平競技運動體系,正如所謂的「兩彈一星」和許多國營大型企業,還將在中國的現代化道路上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能因為它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就棄之若蔽履。何況計劃經濟的產物,並非都一無是處,經過改革也可以在市場經濟中去生存。對於幾十年形成的龐大體系,改革雖然艱難,但比起其他領域如國營企業的轉軌,「舉國體制」卻要輕松多了,其經歷的波折和付出的機會成本都是可以接受的。
「舉國體制」不能扔掉,但又非改革不可,必須使它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而且,對其改革既不能脫離國內體制改革的進度,又要保持中國特色和國際優勢。所以,唯一的出路還是認真進行內部的改革,脫胎換骨,實現體制創新,打造一個新體制。
這一體制必須具有最大的社會包容性,無論在大眾體育,還是在競技體育,無論運動訓練,還是運動競賽,無論專業訓練,還是業余訓練,都可以容納多元的,多種組織形式的,以及不同所有制的形態,要像張開的雙手承接社會的各種積極性,走體育社會化的道路。
在調整後的國家行業分類中,體育被歸入文化產業,原屬於體育的所謂「娛樂體育」「休閑、健身體育活動」,被劃入文化產業之中的「休閑健身娛樂服務」行業,與特指專業競技運動的體育行業分離,成為與體育並列的分類。這也正預示了我國體育回歸文化本位的未來走勢。體育體制更應盡早應變,以適應這一發展趨勢。
中國體育長期的改革與創新目標,已經初步有了個雛形的形成。中國體育已經走過曲折的道路,需要的只是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認識體育的文化本位和普世性原則,呼喚已經模糊的理想和信念。乘著中國體育走向2008史無前例的巔峰之際,我們絕不錯失良機,重新樹立起具有靈魂性質的中華體育精神,形成新的完整制度框架和運行機制,在理想的指引下,走向絢麗的終極目標。
我想你是要寫成論文的形式吧,以上我摘取了體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也已經加以修改了,文章是有我自己的話再配上資料的,可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你看看用不用的上吧,希望能夠幫到你。
⑨ 我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我國體育體制改革主要內容:
一、轉型升級,體育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
2014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打響了中國體育深化改革的「第一槍」。《意見》的出台徹底激活了中國體育產業市場的潛力,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體育產業、激活賽事轉播權市場等措施,釋放了體育在經濟領域的巨大能量
五年來,隨著中國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競技體育「一家獨大」的格局正在被打破,體育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帶動了群眾體育的繁榮和發展,讓百姓感受到了體育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紅利。
二、共建共享 群眾體育走上發展快車道
如今,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助力建設健康中國的理念深入人心,「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群體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基本成形。
目前,全國體育場地總數已超過170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6平方米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總人數已接近4億,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准》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接近90%,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穩步提升。
三、不破不立,足改吹響體制改革沖鋒號
2015年3月,國務院發布《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國家層面明確了足球改革的戰略意義,其高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標志著中國體育改革真正步入了深水區。
足球改革吹響了中國體育改革走向深水區、攻堅期的沖鋒號,為中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借鑒和參考。
四、轉變思路,發掘競技體育多元化功能
十八大以來,中國競技體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2014年仁川亞運會,中國隊連續第九次高居金牌榜首;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隊連續5屆奧運會躋身金牌榜前三;田徑、游泳等項目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競技體育改革不僅要在賽事、賽制上有所突破,還要將進一步發掘競技體育的社會功能,讓高水平比賽激發群眾運動熱情。與此同時,更加開放的辦賽態度讓更多群眾親身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也為中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空間和思路。
(9)體育項目考核改革擴展閱讀:
我國體育體制改革的措施:
一、體育社團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以籃球等條件相對成熟的運動項目為例,真正做到社會化,讓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來,將競賽權等關鍵性權力轉移至職業聯盟手中,是向市場和社會釋放更多體育資源的必然舉措。
體育社團扮演它本身應該具備的角色,在加大力度的改革要求下,以體育社團為突破口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釋放的信號更強烈些
二、讓優秀運動員發揮其專業優勢
要進一步發揮優秀運動員熟悉體育事業、具備較強專業能力素養的優勢,這既延長了他們的運動生命,更為體育事業自身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三、培養體育管理人才是長線任務
培養體育管理人才是長線任務,從運動員到教練員,再到體育組織管理者,體育主管部門應該有意識、有組織地挑選合適人才進行這樣的職業規劃。依靠項目魅力和運動員影響力開展活動,才能讓體育社團真正在基層生根,中國體育事業將會開啟更加廣闊的天地。
參考資料來源:砥礪奮進 破風前行——十八大以來中國體育改革成就綜述
⑩ 中國體育體制如何改革
中國的運動體制和中國的國情一樣,具有自身的政治和文化特色,不是說改就能隨便亂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