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6馬拉松時間表
騰訊體育記者王查娜報道 為了進一步提升賽事品牌,提高比賽成績,經國家體育總局批准,廈門國際馬拉松賽舉辦時間由原來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周六改為每年1月的第 一個周六。2008年建發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將於2008年1月5日鳴槍開賽。
② 英國馬拉松僅1人完賽 第二名帶著5000人跑錯路說明了什麼道理
《英國馬拉松僅1人完賽 第二名帶著人跑錯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它是真實發生了。這則新聞被稱為馬拉松史上最逗的搞笑劇,很多網友評論說英國人真是抽風,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可是我看過後覺得這種現象太正常不過了,幾乎在每個人身上都發生過。
昨天上午大連市人力資源保障局舉行殘疾人招聘會專場,我代表單位前去招聘,姑且不扯別的,就說應聘者填表時,明明表格上殘疾類別在先,殘疾等級在後,結果第一個填表的人沒看清,填反了,接下來又有幾十人過來等級,全部填反了,沒有一個人看清楚,都本能地跟著上一個人寫了。
我啞然失笑——看來跟隨與從眾,是人性中與生俱來的弱點!
回頭想想馬拉松比賽中,第一個人能跑對方向,是因為他沒有可以跟隨的人,他必須強迫自己獨立思考,辨明方向。第二個人看不到第一個人的蹤影,也找不著頭緒,他也獨立思考,只不過思考錯了,而第三個人能看到第二個人的背影,他不需要多想,直接跟這跑了,後面的人都是如此,一路上只顧盯著前面的目標。想著:超過他!
本人是個路盲,基本上不識路,出門就找不著北了,而且我迄今都沒搞明白那些方向感強的人是怎麼辨別方向的。由此,只要是別人帶我走過的地方,我走一百次依然找不到路。凡是自己摸索著走過一次的地方,不管時隔多久都依然記得很清楚。
後來我清楚地意識到,這種跟隨效應的本質是人的依賴心理,在有別人可以依靠的時候,很少有人再願意勞神費思地去思考,去辨別。
作為一個策劃人,我也清楚地意識到,很多商家做營銷就是利用了人的這一弱點,所以找托兒,所以造成熱火朝天的搶購場面,為的就是讓更多的人不經思考就去消費。結果表明效果每次都不錯,可謂屢試不爽。
我上大學的時候,學校門口有緊挨著兩家賣板栗的小攤,奇怪的是,有時候左邊的小攤排隊成長龍,右邊的攤卻冷冷清清;而有時候情況剛好相反,右邊人山人海,左邊寥寥幾人。
如是再三,誰也分辨不出到底哪家的小攤板栗好吃,價格又一樣,每天的生意好壞便只是看運氣了,先前有人的地方,人越聚越多。遇到我們自己也是一樣,一般都會往人多的地方站,寧可多等一會。
五十步笑一百步,英國人跟中國人都逃不過一個人性。做生意的人,倒是利用這個弱點鼓了自己的腰包。
③ 關於2016柏林馬拉松報名問題
國際馬拉松跑的賽程是: 42.195千米
馬拉松賽是為記念一位希臘戰士,在西元前490年時,自希臘的馬拉松地方附近的戰場,攜帶著戰勝波斯國的消息奔向雅典傳達勝利戰報。這位戰士卻累死於此歷史性長跑的終點,因此馬拉松賽即是為這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而設立。
當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896年在希臘舉行時,這位戰士的傳奇再度被復活,它是以24.85哩(40,000公尺)自馬拉松橋到雅典的運動場為比賽距離,自此馬拉松賽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後一項比賽成為傳統。在1896年4月10日第一次舉行的奧運馬拉松賽對希臘人是特別重要。希臘是主辦國希望留住冠軍而那也是最後機會為希臘人帶來榮耀,25位參賽者聚集於馬拉松橋,發令者喃喃數語後即鳴槍開賽。此時興奮的群眾己會集於奧運場上等待比賽結果。2時58分50秒後首位希臘跑者史畢林登路易士一位郵局的員工以7分領先群雄跑完40公里。此次比賽結果只有9位完走,其中8位是希臘人,全希臘到處都為此戰果瘋狂興奮,馬拉松賽於焉誕生。美國隊當年是由波士頓運動員協會資助而參賽奧運會,其中的中距離跑者亞瑟布雷克是唯一的美國人參賽首次奧運馬拉松,他是在馬拉松賽前三天參賽1500公尺得銀牌的選手,但是在馬拉松賽14.5哩的途中退賽,因過度勞累,體能尚未恢復之故。雖如此,美國的馬拉松種子卻以下種,在返回美國的船上,國內的第一個馬拉松賽已然組成。
第一屆波士頓馬拉松賽於1897年4月19日仿造1896年希臘奧運馬拉松賽模式正式舉行,但距離只有24.7哩,短少了250公尺,只有15位跑者參加,首屆波士頓馬拉松賽,8位完走,約翰麥克得蒙(McDermont)以2時55分10秒完走39,751公尺得到首屆冠軍。
1908年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馬拉松賽的距離為使終點安排在奧運會場上看台英王愛德華七世的正前方,於是增長385碼,此後16年經過極為熱烈的討論,26.2哩的馬拉松距離於1924年法國巴黎奧運中正式被確定。1924年波士頓馬拉松賽試圖符合奧運標准距離,也跟著調整距離,但數年後卻發現短少了161公尺,自1927年立即更正距離為42,195公尺,這也就是為何波士頓馬拉松賽的時間紀錄被正式承認於1927年之後了。
現代超長距離的比賽,有風行的趨勢:如夏威夷鐵人三項大賽(2哩游泳、112哩自由車、26.2哩馬拉松賽)以顯示出現代運動員未滿足於單項賽事,有趣的最近趨勢則是年紀大的跑者有明顯的增加。以往只有精英跑者才能參加的艱苦馬拉松賽,現在則是被一般喜愛追求刺激、健康的市民跑者所淹沒了。他們雖非職業運動員,但卻懂得在比賽中如何調息、配速,賽前自我訓練和賽後的調養。由於有這股生力軍的注入,野史的國際上有名的馬拉松賽會,得以吸引全世界的注目焦點,如紐約、波士頓、華盛頓、芝加哥、巴黎、柏林、倫敦、火魯奴奴……等各國城市馬拉松賽會,皆能吸引數以萬計的跑者前來共襄盛舉,屢創參賽人數的新紀錄。只可惜台灣的跑步人口因媒體和主政當局長期以來淺見短視,不知也不懂國民的體力就是國力的淺易邏輯,一直未能得到扶植和鼓勵,所以跑步人口也未能明顯增加,殊為可惜,也令智者扼腕、頓足。
現代馬拉松賽的賽跑距離是1908年在倫敦奧運會上首次採用,規定出精確的距離,以便參賽運動員在王室席前到達終點。這一距離於1924年確定為標準的馬拉松跑距離。馬拉松跑現在已成為一項人們喜愛的運動項目。每年的倫敦馬拉松賽吸引2萬多參加者。1980年代又興起半馬拉松運動,其距離為21公里。馬拉鬆通常在公路上進行。由於不同賽道的傾斜度有別,所以馬拉松長跑並沒有正式的世界紀錄,而只有這個項目的世界最佳時間。
④ 為什麼倫敦馬拉松有三個起點
倫敦馬拉松是世界馬拉松大滿貫之一,2016年參加人數約4萬人。2016年我問組織者是否可以像版紐約馬拉松一樣擴大到權5萬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某些道路非常狹窄,如倫敦金融區,不能保證參與者順利安全通過這些賽段。這也是為何要在格林尼治公園設置3個起點,分別是紅色,藍色和綠色,同時每個起點都分9個批次讓參賽者分別起跑。這樣可以將數萬名參賽者分散開,順利通過狹窄路段,稀釋跑者密度還可以減輕補給站、醫療點等各個環節的壓力,保證整個比賽的順利進行。
⑤ 2016年全國有哪些馬拉松賽事表
這是2016年在田協注冊過的賽事,供參考!
⑥ 國際有哪幾個比較著名的馬拉松比賽
有六個馬拉松競賽最負盛名:波士頓,紐約,芝加哥,倫敦,柏林及東京
⑦ 2016年馬拉松有一隻小狗陪外國運動員跑完全部賽程,外國運動員參.加沙漠比賽,小流浪狗陪他跑完全程
這是我們的英語閱讀題。。。
⑧ 倫敦馬拉松賽的2013年倫敦馬拉松
2013年倫敦馬拉松為於2013年4月21日在英國倫敦所舉辦的第33屆年度倫敦馬拉松比賽,這次由大眾共同參與的馬拉松比賽也是2013年年度第三個世界馬拉松大賽(World Marathon Majors)賽事,根據統計共有34,631人參與這項活動。在正常級別男子組和女子組中分別由衣索比亞選手謝斯基·基比迪(Tsegaye Kebede)與肯亞選手普瑞斯卡·吉普圖(Priscah Jeptoo)獲得冠軍,而在輪椅級別男女組別部份則分別由澳洲選手卡特·費米雷(Kurt Fearnley)和美國選手塔緹娜·麥克法登(Tatyana McFadden)奪得,其中後者還以1時46分2秒創下倫敦馬拉松比賽紀錄。 2013年倫敦馬拉松一開始先展開30秒鍾的默哀以紀念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受害者,而在賽事主辦方的鼓勵下許多選手還系著黑絲帶已表示哀悼。主辦單位亦承諾每有一個人跑完馬拉松賽事全程,便會捐出3美元的基金提供給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受害者。由於當天為賽事的理想天氣而吸引了700,000多名愛好者,並也使得一些人認為此次比賽可能會打破世界紀錄。
在正常級別男子組部分,有將近一半的人成功跑完馬拉松全程,同時數名跑在前頭的選手其成績亦有接近世界紀錄。其中英國選手莫·法拉(Mo Farah)依照規劃中途退出比賽,而在前者步伐變慢後便由肯亞選手伊曼紐爾·基普車車·穆泰(Emmanuel Kipchirchir Mutai)領跑。但是在最後幾公裡衣索比亞選手謝斯基·基比迪(Tsegaye Kebede)成功越過穆泰,最終以2時6分4秒的紀錄贏得男子馬拉松競賽的冠軍。第三名則為衣索比亞選手阿耶勒·阿布希羅(Ayele Abshero),而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男子馬拉松比賽冠軍、烏干達選手史蒂芬·基普羅蒂奇則拿下第六名的成績。
另外在女子組比賽中期領跑者在經過男子輪椅選手補水站時,拿下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女子馬拉松比賽冠軍(Tiki Gelana)的衣索比亞選手新蒂基·格拉納(Tiki Gelana)在想要搶先拿到水時,與加拿大輪椅選手喬什·卡西迪(Josh Cassidy)發生碰撞。雖然前者很快就重新回到賽事,然而腳部疼痛仍然使其速度變緩。而最後肯亞選手普瑞斯卡·吉普圖(Priscah Jeptoo)以2時20分15秒的紀錄拿下女子組別的冠軍,她並表示:「今天我非常地、非常地高興,我簡直不敢相信我能成為最後的贏家。」之後肯亞選手愛德納·奇帕勒格特(Edna Kiplagat)與日本選手涉井陽子分別拿下第二名與第三名。
男子輪椅比賽則是澳洲選手卡特·費米雷(Kurt Fearnley)以1時31分29秒紀錄跑到終點拿下第一名,他表示他認為新的培訓方案帶來勝利,並表示:「我在去年意識到如果最後300米仍然有人保留一點額外體力,那他們每一次都將會擊敗你。」而瑞士選手馬塞爾·哈格(Marcel Hug)和南非選手恩斯特·范·戴克(Ernst van Dyk)則分別拿下第二名與第三名,而賽前呼聲最高可以拿下六冠王的英國選手大衛·華亞(David Weir)則排名第五名。然而因為撞擊事件而退出的卡西迪則嚴厲苛責主辦單位,表示:「我不知道是誰的責任,但每年都有女子組成員超過我們,結果就是每小時20英哩的10張椅子與希望補充資源的女性爭先恐後找到自己位置……我有一對全新價值2,000美元的車輪受損,但誰會去補償?事情必須有所改變。」
美國選手塔緹娜·麥克法登(Tatyana McFadden)則在女子輪椅比賽以1時46分2秒的紀錄奪得冠軍,而這也是倫敦馬拉松的新紀錄,之後抵達的美國選手阿曼達·麥科莉(Amanda McGrory)與瑞士選手珊卓·格拉夫(Sandra Graf)則分別拿下第二名與第三名。
⑨ 請問國外有哪些出名的馬拉松賽事
馬拉松賽是為記念一位希臘戰士,在西元前490年時,自希臘的馬拉松地方附近的戰場,攜帶著戰勝波斯國的消息奔向雅典傳達勝利戰報。這位戰士卻累死於此歷史性長跑的終點,因此馬拉松賽即是為這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而設立。 %D%A當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896年在希臘舉行時,這位戰士的傳奇再度被復活,它是以24.85哩(40,000公尺)自馬拉松橋到雅典的運動場為比賽距離,自此馬拉松賽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後一項比賽成為傳統。在1896年4月10日第一次舉行的奧運馬拉松賽對希臘人是特別重要。希臘是主辦國希望留住冠軍而那也是最後機會為希臘人帶來榮耀,25位參賽者聚集於馬拉松橋,發令者喃喃數語後即鳴槍開賽。此時興奮的群眾己會集於奧運場上等待比賽結果。2時58分50秒後首位希臘跑者史畢林登路易士一位郵局的員工以7分領先群雄跑完40公里。此次比賽結果只有9位完走,其中8位是希臘人,全希臘到處都為此戰果瘋狂興奮,馬拉松賽於焉誕生。美國隊當年是由波士頓運動員協會資助而參賽奧運會,其中的中距離跑者亞瑟布雷克是唯一的美國人參賽首次奧運馬拉松,他是在馬拉松賽前三天參賽1500公尺得銀牌的選手,但是在馬拉松賽14.5哩的途中退賽,因過度勞累,體能尚未恢復之故。雖如此,美國的馬拉松種子卻以下種,在返回美國的船上,國內的第一個馬拉松賽已然組成。 %D%A第一屆波士頓馬拉松賽於1897年4月19日仿造1896年希臘奧運馬拉松賽模式正式舉行,但距離只有24.7哩,短少了250公尺,只有15位跑者參加,首屆波士頓馬拉松賽,8位完走,約翰麥克得蒙(McDermont)以2時55分10秒完走39,751公尺得到首屆冠軍。 %D¡908年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馬拉松賽的距離為使終點安排在奧運會場上看台英王愛德華七世的正前方,於是增長385碼,此後16年經過極為熱烈的討論,26.2哩的馬拉松距離於1924年法國巴黎奧運中正式被確定。1924年波士頓馬拉松賽試圖符合奧運標准距離,也跟著調整距離,但數年後卻發現短少了161公尺,自1927年立即更正距離為42,195公尺,這也就是為何波士頓馬拉松賽的時間紀錄被正式承認於1927年之後了。 %D%A現代超長距離的比賽,有風行的趨勢:如夏威夷鐵人三項大賽(2哩游泳、112哩自由車、26.2哩馬拉松賽)以顯示出現代運動員未滿足於單項賽事,有趣的最近趨勢則是年紀大的跑者有明顯的增加。以往只有精英跑者才能參加的艱苦馬拉松賽,現在則是被一般喜愛追求刺激、健康的市民跑者所淹沒了。他們雖非職業運動員,但卻懂得在比賽中如何調息、配速,賽前自我訓練和賽後的調養。由於有這股生力軍的注入,野史的國際上有名的馬拉松賽會,得以吸引全世界的注目焦點,如紐約、波士頓、華盛頓、芝加哥、巴黎、柏林、倫敦、火魯奴奴……等各國城市馬拉松賽會,皆能吸引數以萬計的跑者前來共襄盛舉,屢創參賽人數的新紀錄。只可惜台灣的跑步人口因媒體和主政當局長期以來淺見短視,不知也不懂國民的體力就是國力的淺易邏輯,一直未能得到扶植和鼓勵,所以跑步人口也未能明顯增加,殊為可惜,也令智者扼腕、頓足。 %D%A現代馬拉松賽的賽跑距離是1908年在倫敦奧運會上首次採用,規定出精確的距離,以便參賽運動員在王室席前到達終點。這一距離於1924年確定為標準的馬拉松跑距離。馬拉松跑現在已成為一項人們喜愛的運動項目。每年的倫敦馬拉松賽吸引2萬多參加者。1980年代又興起半馬拉松運動,其距離為21公里。馬拉鬆通常在公路上進行。由於不同賽道的傾斜度有別,所以馬拉松長跑並沒有正式的世界紀錄,而只有這個項目的世界最佳時間。
⑩ 2016年奧運會男子馬拉松冠軍是誰,哪個國家
金牌,肯亞:基普喬蓋
銀牌,衣索比亞:里萊薩
銅牌,美國:蓋倫·魯普
中國,董國建2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