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半程馬拉松在規定時間內跑完全程是多少
1、馬拉松賽沒有絕對的規定時間(也就是關門時間),超過關門時間就不會有成績證書和獎牌。
2、關門時間各個賽事都不同,一般全程馬拉松項目關門時間為6小時至7小時;例如,廈門馬拉松全程關門時間為7小時。
3、有個別的賽事為5小時,也有像夏威夷馬拉松賽不限時間,只要你跑完,哪怕是24小時,也算完成,有成績證書有獎牌。
(1)濰坊保稅區半程馬拉松擴展閱讀
半程馬拉松訓練 :
第一步、准備應付半程馬拉松訓練
1、了解你的能力。在考慮進行半程馬拉松訓練前,跑步教練建議你必須能連續一星期跑16 到 24公里。如果你剛起步,還沒有建立此里程數的跑步能力,就必須等到擁有足夠耐力,才能真正報名參加比賽。
2、盡早開始。半程馬拉松訓練需要耗費數個月,所以選擇參加非近期舉行的比賽,以便有時間做充分准備。
如果你是個初級跑者,比賽之前計劃訓練20周。
如果你是個中級跑者,給自己16周。
如果你是個高級跑者,可訓練12周。
3、報名比賽。你真正支付費用並正式報名參加比賽的那一刻,就已設定了訓練的最後期限。在日歷上標記日期,給自己幾個月累積興奮的情緒,為比賽當天做好准備。
4、考慮參與團隊。與團隊或僅是和朋友一起訓練,都可以提高你在訓練期間的動力。
5、你也可以為了某個目標而報名。讓朋友贊助你參加慈善跑。不想令人失望的想法必能在訓練過程中鞭策你前進。
第二步、遵循訓練計劃
1、制定訓練計劃。在開始為馬拉松鍛煉身體之前,先制訂適當的計劃,幫助你在身體上堅持到底,同時給你動力繼續努力。計劃可助你追蹤進度,專注於最終目標。
Runnersworld.com(英文)、跑步聖經網(中文)等網上資源均有提供不同類型的訓練計劃,以滿足各人需要。選擇適合你的作息與能力的計劃。
如果這是你的第一場比賽,不要強迫自己去選擇以跑得快為目標的訓練計劃。選擇旨在幫助你完成比賽的計劃,下次你就能努力打敗個人最佳時間。
當你投入訓練時,把訓練過程記錄下來。記下每項進展以及下次需要改進的事項。
2、混合輕松跑、長跑和交叉訓練。大多數訓練計劃包括了每周計劃,其中規定每天真正需要進行的訓練項目。
輕松跑是每次長跑之間的恢復跑。它們通常為4.8至8公里長。
長跑通常一周進行一次,在訓練計劃期間慢慢增加距離。最後,最長的長跑距離將會是比賽本身的距離。
交叉訓練能在准備比賽的過程中幫助你增強全身,例如騎自行車和游泳。
3、制訂的計劃需配合生活作息。盡量把跑步融入原有的日常作息中,這樣就不必到處調整活動,以抽出時間進行訓練。否則當計劃好的跑步與生活其他重要事情發生沖突時,你會很容易放棄跑步。
如果你某天碰巧錯過長跑,可改變訓練計劃,以便第二天可以補跑。
如果你錯過一兩次輕松跑,這並非世界末日。只需要在第二天繼續進行中斷的訓練。
4、不要過度練習。訓練過度將令你面對受傷風險,可能使你被迫退出比賽。不要選擇超出你應付能力的高階訓練進度表,以免危及整個計劃。
5、不要為了彌補落下的跑步進度,而在下一次跑步時增加太多里程數。身體需要逐步建立長跑能力。
6、如果拉傷肌肉或感覺身體疼痛,請休息一天。不要冒著受傷的風險硬完成計劃。
第三步、在比賽當天把訓練化為實踐
1、在比賽前確保飲食健康。營養在訓練中起著巨大作用,當比賽日益臨近時,注意你吃的食物,盡量確保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當你跑更長的距離時,攝取的總熱量應有65%來自復合碳水化合物,約20%源自不飽和脂肪,而10%則為蛋白質。
在馬拉松的前一周起,從飲食中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讓身體做好准備應付體能挑戰。
比賽當天不要吃太多,因為食物可能讓你感到胃部沉重,使跑步速度慢下來。
2、保持身體水分充足。你會自然地在訓練期間喝大量的水,但在比賽之前的日子裡,尤其需要確定身體水分充足。
當跑步距離更長時,無論是放在手或掛在腰間,總之隨身攜帶一瓶水,讓你在跑步時可以補充身體水分。
在比賽前幾天避免飲用過量酒精和咖啡因,這些物質會使身體脫水。
3、休息。最後的長跑訓練應安排在比賽前幾天,以便身體有足夠時間恢復。比賽的前一天應休息或進行輕松跑,但不要進行太激烈的鍛煉。
4、享受比賽。把訓練化為實踐,確保調整步伐,以便成功越過終點線。
如果你必須停下跑步,並在比賽中步行,這也沒問題。只需在你覺得准備好時繼續跑。
要求家人朋友前來為你打氣,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給你一些額外動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半程馬拉松
2. 半程馬拉松一般人時間
跑完半程馬拉松百所需要的時間跟運動員自身體能等各方面有關,專業運動員1小時多一內點就能容跑完,度大部分業余運動員在2小時左右,如果能知跑進1個半小道時那就非常不錯了。
一般馬拉松比賽設置完賽時間為專3小時,即3小時以內跑完的運動員官方會統計,可列印成績。
(2)濰坊保稅區半程馬拉松擴展閱讀
運動魅力
馬拉松的魅力之一,是比賽場地的開放。其他體育項目,只要是可以用來比賽的,要麼是似曾相識的一塊地,要麼是司空見慣的一個圈,而馬拉松賽的場地多從城市道路選取,對參賽者來說,每跑一步、每過一段都是不同的風景。
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對參賽者的包容。其他體育項目,只有同等選手才能同場競技,業余愛好者幾乎不可能與專業運動員pk,而馬拉松賽不同,無論專業運動員還是業余愛好者,大家都可以擠在一起比賽。
3. 半程馬拉松有哪些地方舉辦
一般不會單獨舉辦專抄業的半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一般通常出現在城市馬拉松賽比賽中,現在的城市馬拉松一般都被當做城市名片來推廣,展現一個城市的特色,為了擴大影響,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在舉辦城市馬拉松賽時同時有半程馬拉松、20公里、10公里、5公里的比賽(如每年一屆的廈門馬拉松,賽道經過廈門很多觀光點,沿途風景秀麗,被稱為世界最美的馬拉松賽道)
4. 半程馬拉松的關門時間是多少
半程抄馬拉松的關門時間是11:15 分。
5. 報名了兩場半程馬拉松,兩天是連在一起的,是否放棄其中一場
我曾經跑過連續的兩天半馬,挺疲乏的,根據你個人情況決定吧
6. 第一次跑半程馬拉松,要怎樣做准備
第一次跑半馬,首先要具備相應長跑能力的准備,要有一定的跑量積累、曾經跑過內15+公里的長距離、容每周有系統的跑步鍛煉的經歷;其次要對自己身體和長跑能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要量力而行,不能為了要完成一個完美的半馬而不顧及身心的健康;第三是根據半馬比賽和自身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長跑策略、提前熟悉跑步路線、出行安排、集合地點、裝備配備等相關准備工作,輕裝上陣,你就一定會取得滿意的結果。
7. 半程馬拉松
半程馬拉松又叫二分之一馬拉松,它的路程長度是21.0975公里,或13.1英里。是目前國際上專從眾增長最快的賽跑項屬目。
半程馬拉松的程長很有挑戰性,但對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馬拉松那麼嚴苛。通常,半程馬拉松會與全程馬拉松(有時候也有四分馬拉松)同時舉辦。
參賽年齡要求:
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項目年齡限18歲以上
10公里項目年齡限15歲以上
5公里項目年齡限13歲以上
參賽健康要求:
參賽者應身體健康,經常性參加跑步鍛煉或訓練。參賽者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鍛煉能力,選擇參賽項目。
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參加比賽:
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濕性心臟病患者;
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患者;
心肌炎和其它心臟病患者;
冠狀動脈病患者和嚴重心律不齊者;
血糖過高或過少的糖尿病患者;
其他不適合運動的疾病患者
8. 半程馬拉松最好記錄是多少時間,如何跑,每段的時間是多少
樓上的瞎說,公路比賽的世界紀錄在2004年就已經開始設立了
男子:58分23秒 厄利垂亞選手澤爾塞納伊·塔德塞於2010年3月21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創造
女子:66分25秒 荷蘭選手基普拉加特於2007年10月14日在義大利烏迪內創造
9. 關於半程馬拉松的賽前准備
1、賽前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要注意將各肌肉群和各關節活動開,天氣寒冷時由於從關節僵硬,准備活動的時間要適當延長,活動強度可適當加大,這樣可預防運動創傷的發生。
2、衣服鞋襪穿著要適宜。比賽時衣服穿著不宜過多或過少,以免影響運動或肌肉痙攣。為了減少震動及磨腳,比賽鞋一定要有彈性,最好不穿新鞋及新衣服比賽。
3、途中要注意跑的節奏,要根據本人的情況合理分配體力。開始不要跑得太快,最好採取勻速跑,忽快忽慢容易消耗體力,一般不宜採用。
1、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在運動訓練過程中必須遵循人體自然發展、機體適應的基本規律,從不同的主客觀實際出發,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在漸進的基礎上提高競技水平。如果作為一名業余選手,您要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那您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以2 公里為基數,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通過系統訓練慢慢過渡到20 公里。
2、持之以恆原則 持之以恆原則是指訓練必須經常性進行,使之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容。訓練對機體給予刺激,每次刺激都產生一定的作用痕跡,連續不斷地刺激作用則產生痕跡的積累。這種積累使機體結構和機能產生新的適應,體質就會不斷增強,動作技能形成的條件反射也會不斷得到強化。馬拉松訓練應該提倡長期化、經常化、終身化,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每周 訓練最好要堅持3-4 次,每次要保證至少90 分鍾。如果要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的話,至少要有2 至3 個月的訓練准備期。
3、周期性原則 周期性原則是根據競技狀態的形成規律,在整個訓練階段的劃分和訓練內容的安排比例都是呈周期性的循環。競技狀態的形成分為競技狀態獲得階段、相對穩定階段、暫時消失階段。因此,如果要參加半程馬拉松賽,就要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准備期的訓練是保證運動員獲得競技狀態;比賽期的訓練是保證已獲得的競技狀態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從而能在比賽中創造最佳的運動成績;恢復期的訓練則是保證運動員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恢復和調整,使暫時消退的競技狀態得到回升。
4、適宜負荷原則 適宜負荷原則是根據訓練任務和訓練對象的水平,逐步地、有節奏地加大運動負荷,直至最大限度。運動負荷包括強度和量。運動負荷的增加必須有節奏地進行,無論是增加強度還是增加量都要由小到大,並按照加大→適應→再加大→再適應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