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前班體育游戲!
體育教案-大班體育活動設計 過橋摘水果
大班體育活動設計 過橋摘水果
內容:過橋摘水果
目標:
1,幼兒踩著高蹺走各種類型的橋(不同高度和不同寬度的平衡木,不同 的間隔物),發展幼兒的平衡性和靈活性。
2,讓幼兒判斷走不同的橋,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培養幼兒敢於嘗試及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
重點:利用高蹺在橋上練習平衡
難點:用高蹺上下橋時注意保持平衡。
准備:高蹺,錄音機,磁帶,水果,搭橋的各種材料
場地布置如圖:
過程:
一, 准備活動
1, 幼兒四散在場地周圍上高蹺
2, 幼兒聽著音樂做熱身運動:
繩子拉緊點, 步子跨遠點, 小腳抬高點
二, 探索活動
1, 探索過橋的方法
語言導入:這里有許多小橋,我們都去過過各種小橋,過小橋時想想怎麼樣才能穩穩當當地過小橋。
2, 幼兒第一次過橋交流:
1) 你過橋時有沒有碰到困難?我們可以怎麼樣來解決?怎麼樣才能很穩地過橋?
2) 小結:線要拉緊,腳和高蹺要做朋友,上橋時腳抬高一點,下橋時步子不要跨太大。
3, 幼兒再次過橋
1) 幼兒嘗試走不同類型的橋(高低,間隔,寬窄等)
2) 教師觀察並鼓勵幼兒走不同的橋。
4, 幼兒合作搭橋,並嘗試走自己搭的橋
語言導入:這里有一條河,河上什麼也沒有,我們要過河,怎麼辦呢?我們自己找些好朋友來,搭一座能過的橋。
1) 啟發提問: 在河上可以搭什麼樣的橋呢?
2) 幼兒利用各種材料自己搭橋
3) 嘗試走自己搭的橋(允許幼兒調整)
5, 游戲:過橋摘水果
每個幼兒選擇一座能過的橋,過橋後摘一個水果。然後從邊上返回,把水果放在籃子里,再過橋去摘水果。三種水果都能摘到,並鼓勵幼兒過三次不同的橋。
三, 放鬆活動
我們一起來跳跳「摘果子舞」。結束。
設計意圖
孫清
體育活動目標主要在於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和提高幼兒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說體育不僅是對身體的教育(生理目標),同時體育又是通過身體進行教育的一種活動(包括心理的發展、心理的健康教育等)本次活動《過橋摘水果》所選擇的器材是高蹺。走高蹺是孩子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在走高蹺的活動中可以發展平衡能力,提高動作協調性。在本次活動中,我適當地設置了一些情景,增加一定的難度,幫助幼兒勇敢的迎接挑戰,在不斷的克服困難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所以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3條。
為了完成以上目標,我設計了三個流程:
第一個流程:熱身活動
活動開始,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自由地在平地上練習走高蹺,這個環節既是整個活動的准備,又是對幼兒已有經驗的反饋,(活動前幼兒已會在平地上走高蹺),同時,又滲透了下個環節中的動作技能。如教師讓孩子繩子拉緊點,步子跨遠點,小腳抬高點,這樣使他們對上、下橋過程中的技能打下了基礎。
第二個流程:探索活動
這是整個活動的中心環節,通過讓幼兒過平坦的橋——過變化的橋——走自己搭的橋三個步驟完成。
1、 過比較平坦的橋:讓孩子在比較平坦的橋上自由探索,如何才能穩穩當當地上、下橋,通過集中講評示範解決腳和高蹺做朋友,繩「拉緊點」這個技巧,這也是一個教學重點,並讓幼兒繼續練習掌握這個技能。
2、 過變化的橋:當幼兒掌握了穩穩當當上、下橋的方法後,我就根據幼兒活動水平提供了可選擇的、難度不同的橋(寬窄、高低、間隔),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運動能力判斷哪座橋適應自己,然後再進行選擇。給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指導和幫助,滿足幼兒不同的需要,使每個幼兒都獲得成功的體驗,鼓勵幼兒努力爭取一次比一次練得更好發揮幼兒的潛力。
3、 過自己搭的橋: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在這里,我讓孩子自己搭橋。在搭的過程中啟發幼兒積極思考,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讓幼兒的動作和思維共同參與。由於這些橋是給孩子們自己搭的,同時又增加了新的材料,再一次吸引和激發幼兒活動的慾望,增加了挑戰性,孩子們在挑戰中認識自我,增強了信心。
4、 游戲「過橋摘水果」:游戲設置時,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讓幼兒選擇不同難度的橋,使每一個幼兒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將活動推向高潮。
第三個流程:放鬆運動
整個活動後,運動量和運動密度都到位了,讓幼兒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跳跳摘果子舞,有利於消除幼兒身體的疲勞,更有利於幼兒的健康,在成功的喜悅中結束整個活動。
-
2. 幼兒園運動器械一物多玩應該注意哪些
一、「一物多玩」激發 幼兒主體積極性 《綱要》中提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幼兒喜歡活動,活動器材是激發幼兒積極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以幼兒感興趣的方式使用活動材料,才能維持幼兒的興趣;只有幼兒對活動器材感興趣,才能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與運動。 但是,正如我們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情況:幼兒園無法在活動器材上做到經常更換,對一些堅持性較差的幼兒而言,重復的活動往往使他們玩到一半就放棄了,強迫這些幼兒繼續活動只能使他們對體育活動感到厭倦。那麼如何在尊重幼兒的前提上讓活動器械來吸引幼兒呢?我們教師在日常觀察中發現那些對單一 活動不感興趣的幼兒中有一些幼兒為了打發在他們看來是無聊的時間的時候自己也會利用手上的器械創新出一些自己喜歡的玩法。我們教師對幼兒的活動能做有心人,能及時結合幼兒的創新,師生共創出單一器械的多種玩法。 案例一:羊角球: 羊角球常用的方法就是跳躍,教師為了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想出一物多玩。在教師的鼓勵下,幼兒想出了利用輔助材料進行羊角球的跨障礙跳躍,還有的幼兒想出了拋、拍球;合作跳躍,他們還想出了利用身體不同部位推球,。正因為這些玩法是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師生共創的,活動內容新穎,所以隨著活動的展開,幼兒的興趣也不斷得到滿足,主動性也加強了同時堅持性也得到了發展。 案例二:太空小車 當時我們看到這個活動器械的時候,有許多教師都有一些疑惑:這個小車能玩出什麼花樣呢?但是,當幼兒在玩這些小車的時候,教師發現孩子的創新能力是無可限量的!他們在活動中有時因為不能較好的保持身體重心反而使小車後退,從而驚奇地發現原來小車還可以倒退騎。教師也並不滿足於幼兒的創新,鼓勵幼兒大膽放開雙手前進、後退。在這些活動中發展了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的意志品質,激發了幼兒的參與性。 此外為了讓幼兒掌握某一項技能,有時需要反復練習,為了激發幼兒興趣,發展堅持性,我們還設計了一些游戲情景。由於大班幼兒對活動結果已變得十分關心,因此我們還採用了競賽法,以激發幼兒練習的積極性,提高練習的效果,培養幼兒的積極進取精神和集體責任感、榮譽感。 二、「一物多玩」對發展幼兒運動能力的作用 在多元智能理論中提出:「戶外障礙活動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兒童的運動能力。」 及時發現孩子感興趣的材料操作方式,並充分運用這種方式,把要實現的教育目標物化在使用材料進行活動的過程中,這是提高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的關鍵,也是達到教育目標的關鍵。 我們都知道幼兒的體育活動內容主要有基本動作練習,基本動作主要有走、跑、跳、平衡、鑽爬、攀登、投擲等。我們之所以稱這些鍛煉內容為基本動作,是因為這些動作是人的基本生活中的主要運動內容,同樣這些運動內容也是體育運動的基礎,所以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對於鍛煉他們的動作靈敏、協調、正確姿勢非常重要。對於大班的幼兒而言,他們的身心發展比較穩定,正是活動能力迅速發展時期,對各項動作能夠建立很好的條件反射,可以進行較復雜的動作練習。「一物多玩」能夠利用有限的材料實現對幼兒多種動作的發展訓練。 案例一:梅花樁 小朋友進入大班後對在單個梅花樁上站立保持平衡已掌握較好,於是在活動中有的幼兒就想出了把梅花樁豎著站立在上面保持平衡以及合作在梅花樁上進行跳躍活動。隨著活動的展開幼兒開始不滿足在梅花樁上保持平衡和跳躍,他們在教師的鼓勵下開始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如:腹部、臀部去接觸梅花樁。這樣一塊小小的梅花樁就發展了幼兒平衡、跳躍、以及一些感統訓練。 案例二:高蹺 高蹺的活動發展了平衡走的能力,但這一技能在幼兒進入大班後已掌握較好。那麼針對大班幼兒對各項動作能夠建立很好的條件反射,可以進行較復雜的動作練習,教師就利用幼兒園的大環境鼓勵幼兒嘗試走斜坡、踩高蹺跳格子及跨越障礙物。這樣又發展了幼兒平衡、向前跳躍和跨越的技能。 案例三:平衡板 教師在幼兒能較好掌握個體平衡的基礎上鼓勵幼兒想出新的玩法,如:兩人合作保持一塊平衡板的平衡、而後發展到保持兩塊平衡板的平衡。小朋友還想出群體合作保持多塊平衡板的平衡,這樣發展了幼兒的多種平衡能力。小朋友還想出利用平衡板發展跳躍能力。在這些新的玩法中不僅僅發展了幼兒的平衡能力還發展了幼兒雙腳並攏向前跳躍和跨跳的技能。 三、「一物多玩」實現對幼兒的分層指導 在幼兒晨間活動中,教師是否能合理安排和調節幼兒的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往往直接關繫到活動是否成功,是否達到鍛煉幼兒身體的目的。所謂運動負荷,又稱運動量或生理負荷,它是指人做練習時所承受的生理負擔量。心理負荷則指人做練習時所承受的心理負擔量,它一般包括認識、情緒、意志三方面的負荷。在幼兒晨間活動中,只有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保持適宜,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過小過大都不行。過小,則達不到鍛煉的目的;過大,又超出了幼兒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對幼兒身體的健康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調節幼兒晨間活動的生理和心理負荷是十分重要的。 《綱要》第三部分提出「教育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健康教育的內容兼顧群體需要又「為每一個兒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積極的支持和幫助。」 那麼在晨間活動中內容的單一與標準的統一使得一些能力弱的幼兒生理和心理的負荷都超量。因此在晨間活動中應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 在晨間活動中我們也發現有些幼兒所創新的內容實際上正是符合他們個體發展的水平的。於是我們結合幼兒的創新活動,並在他們創新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利用一物多玩對幼兒進行了分層次的指導。 案例一:太空小車 在太空小車的活動中,教師以闖關的游戲情景來作為分層指導的載體。第一關的幼兒學習的是基本技能:前進後退。第二關的幼兒學習的是雙手放開前進後退,最後還增設了難度—第三關:爬斜坡。同時以尊重幼兒為前提,不強迫幼兒選擇闖關,而是讓幼兒在游戲中覺得自己已有把握時在鼓勵他進入下一關,這樣減輕了幼兒的心理負荷,使幼兒能在一個愉快的心境中活動。 案例二:拋接球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活動,但教師通過日常的觀察,從自己班的幼兒水平出發利用一物多玩實現了分層指導。層次一:自拋自接,向牆面目標投射;層次二:對拋對接;層次三:一人接多人拋;他們還針對幼兒的發展狀況——拋球過低,接球率不高設置了層次四:過網拋接球。 四、季節性活動量的調節 體育活動對幼兒體質的提高必須通過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才能實現,教師必須注意保證幼兒體育活動的強度與密度,幼兒活動的特點是低強度的,如不提高活動密度很難達到鍛煉的效果。同時不同的活動項目對幼兒身體的影響也不同。 進入冬季後,我們從幼兒的臉紅、出汗、手心發熱、呼吸狀況等外在指標發現有一些器械活動的運動量在這個較為寒冷的季節里是不夠或是所需達到時間太長,我們對晨間活動進行了靈活機動的調整,如對活動量一時難以達到的我們有活動前的跑步、熱身舞,活動過程中的健美舞。也有雙向的結合:如攀岩與羊角球的結合;雙人鞋和高蹺的結合;玩繩和梅花樁的結合。對於活動中一些運動量較大、易出汗的幼兒教師也及時做出調整,如請幼兒作裁判、改變器械的玩法減少活動量等。
3. 中班一物多玩指壓板體育游戲
單人玩法:
1、手上繞圈:幼兒將圈套在手指上,在胸前或頭頂上繞。熟練後可邊跑回邊繞,進行單腳跳著繞或原地答繞。
2、 拉弓射箭:右手食指勾住圈;左手拉直松緊帶,向空中射出並接住。比比誰射得高,誰接到的次數多。
3、 打氣筒:將"五彩圈"一邊踩在腳下,雙手用力拉另一邊。嘴裡可模仿打氣的聲音。
雙人玩法:
1、 拉力器:把兩個"五彩圈"擺成十字交叉,幼兒面對面站成弓射箭步,雙手伸平,輪流將圈向兩側拉送。
2、踩小蛇:兩個拴地一起。一幼兒彎腰拖圈學蛇游動,另一幼兒則追著踩蛇。踩到後交換進行。
集體玩法:
1、 接邊跑:全班幼兒分組,多組第一位幼兒將圈拴在距起點6米處的椅子上,返回後第二位再將圈解開後把圈交給第三位,如此來回,比哪一組先結束。
2、 鑽山洞:兩個圈拴在一起,兩幼兒拉緊,手放腰部,搭成動詞。全班幼兒都搭成山洞後,排尾幼兒鑽過山洞,站在排頭又搭成山洞俯依次進行。
4. 如何設計一物多玩的幼兒園體育活動方案
答---幼兒園是306周歲孩子玩耍的地方,不是小學校,所以就要適合306周歲玩的簡單的設備,爬梯等。
5. 幼兒園體育游戲材料怎樣"一物多玩
在幼兒園體育游戲中,器材的選擇應盡量就地取材,一物多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智慧,並引導和開發幼兒的智慧,創設多樣化的游戲,讓體育游戲的器材真正「活起來」。我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激發幼兒對游戲材料的興趣,讓幼兒既喜歡玩,又樂於探索,以挖掘出材料更多的功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比如鼓勵和組織幼兒對一些廢舊材料進行創意DIY,將奶粉罐、易拉罐製成各種形狀、高度不一的小橋、高蹺、梅花樁;將一些布類材料製成流星拳、大袋鼠、長尾巴、小螃蟹;將PVC類材料製成足球門、舉重器;將紙箱類材料製成飛盤、火車、汽車。通過不斷豐富材料,讓幼兒有更多的選擇性,促使每個幼兒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增強其對體育游戲的興趣和樂趣。如「有趣的海綿條」,我利用舊海綿、舊布料、鐵絲等材料做成類似彩條的游戲器材,然後在兩端分別釘上子母扣,使其具有布球、尾巴、繩子等多種功用。同時,在教學中我經常藉助家長的力量,以家庭為單位開展「體育游戲器材DIY」活動,讓家長和幼兒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創意,動手創作多元化的體育器材和玩具。通過這種教學,幼兒用自己製作的器材進行游戲,更能實現簡單器材的多樣化玩法,讓器材真正發揮其功能。
6. 中班沙包的一物多玩體育游戲有哪些
沙包等。如繩,除了常見的玩法(跳),提高墊上運動的難度……不同回的玩法發展了答幼兒不同的動作和能力、「踩繩」等一系列新穎的玩法、「鑽繩」、「拋繩」,特別是對於幼兒園的一些常見器械,我們還開發出合作玩「盪繩」,孩子們在活動中玩法越玩越多,如球、圈、繩、墊子,可將墊子壘高疊放,玩出各種翻爬、跳的動作;相疊交叉,興趣越玩越高,思路越玩越廣,形成山坡狀,都是可以創造性地老器械新玩法。在熟悉各種活動器械的功能和掌握其技能後,開發挖掘其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創造性地一物多玩,自信心越玩越強每一種器械都有其自身的功能與特點。我們在鼓勵幼兒一物多玩時,用暗示啟發或共同參與的引導方法,幫助創造出更多的玩法;再如泡沫墊上運動,除了墊子的常規平放可玩出各種墊上動作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