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啥馬拉松高手的壽命都這么長不是說跑馬傷身嗎
不正確的跑步姿勢和方式會傷身,尤其是膝蓋部分和腿部,不過從長遠來看,長跑是可以提升跑者的心肺功能的
⑵ 要練多少時間能跑馬拉松
天分好的,練幾個月就能跑全程
你一定要記著,無論對於愛好者,還是專業高手,內跑馬都是容很毀身體的。
一般來說,為了避免嚴重的身體損傷,建議業余愛好者有兩年的經常性運動,賽前幾個月做一些專門的訓練。
本人2001年開始練長跑,很業余的那種,每天跑半個小時。2009年才決定嘗試馬拉松。好好練了三個月,成功完成2009北京馬拉松。 僅供參考。我天分屬於很一般的。
成績在4個半小時以外的參賽者們,其實大多數在後半程是半走半跑的。 走一會兒,跑一會兒,反正能磨到終點。這些人號稱「蝸牛黨」,口號是:蝸牛也是牛。
⑶ 馬拉松成績三小時四十分鍾,這算什麼水平的業余選手
不高不低。成績在業余里算中等偏上了。如果進到3小時30分。應該實實在在算是前沿回的。 如果能夠接近答3小10分就算是高手。如果小於3小時內就算是業余選手中的高手了。
小於4小時算是不錯的成績了,中游吧。不過還不足夠。現在高手很多的。3小時40分就更好,但是還是有些不上不下的感覺。
⑷ 馬拉松成績3小時50分左右是高手嗎
如果不是職業選手的話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職業馬拉松賽男子冠軍成績一般在3小時10分以內
以此作為參照,3小時50分對於普通的愛好者來說很不錯
⑸ 跑步的「觸地時間」是什麼意思,為何高手的觸地時間
跑步過程中,有一隻腳會處於騰空狀態,另一隻腳則與地面接觸,兩只腳交替觸地-騰空動作,就完成了一步步向前跑的動作。而其中一隻腳從剛剛接觸地面的瞬間,到完全離開地面,這個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就是觸地時間。
一般我們用毫秒作為衡量觸地時間的單位,1秒=1000毫秒。
正常人每一分鍾要眨眼10~20次,每一次眨眼的時間約為200毫秒~400毫秒:
而職業馬拉松選手的觸地時間,往往不到200毫秒——也就是說,在不到一眨眼的時間里,職業馬拉松選手在跑步時就完成了一次鞋底與地面的接觸(另外,200毫秒也是人類大腦識別面部表情情緒所需的時間,非常短促)!
很多人在電視里看馬拉松直播時感受很直觀,第一集團的頂尖選手雙腿運行的速度,就像馬達一樣,很難看清具體每步的落地——他們實在太快了。
放到頂尖職業選手身上,他們跑馬拉松看似全程一步步「跑」下來的,實際上算下來雙腳真正與地面接觸的總時間非常的少,相當於一路是貼地飛行「飛」過去一樣!
博爾特100/200米打破世界紀錄時,觸地時間是驚人的78毫秒。但因為短跑涉及到的技術動作和長跑不太一樣,所以用在百米上,觸地時間並非一定和成績成正比。不過如果短跑選手的觸地時間在100毫秒左右,也幾乎是沒什麼競爭力的;
400米比賽,邁克爾·約翰遜的觸地時間為80毫秒,也是相當驚人的;
更長距離的跑步比賽,「萬米王」貝克勒在5000/10000米比賽的觸地時間是130毫秒;
半程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澤森內·塔德塞用58分23秒跑完21.0975公里,觸地時間為135毫秒——塔德塞的身高只有1米61,所以他的制勝法寶就是驚人的步頻,觸地時間因而也非常的短;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
頂尖選手不管長跑還是短跑,觸地時間都是非常短的。距離越長的跑步,觸地時間也基本越與比賽成績成正比;
普通跑步愛好者觸地時間可能在300毫秒,業余跑者多數達到220-240毫秒就已經算比較不錯的水平,而精英選手的觸地時間則能控制在200毫秒內,甚至達到150(或者更短)毫秒!
肉眼很難看清頂尖選手觸地到離地的那一瞬間;
不管何種距離長度的跑步,精英運動員都不會以推蹬地面的方式來創造更長的騰空時間。
⑹ 10公里跑多久,全程馬拉松一般人跑多久,馬拉松跑
通常認為,復8分鍾/公里,是走制和跑速度的分水嶺。初級跑者一般1小時左右跑10公里,有點基礎的,50分鍾左右10公里,資深愛好者40分左右10公里,業余高手時間更短。
全程馬拉松,首次參賽的,一般在5小時——6小時左右,如果賽前系統科學的訓練過16周以上,首馬進5沒有任何問題,基礎好一點的,體重輕一點的,430也沒問題。
⑺ 什麼人跑馬拉松
一般來來說只要沒有不適合自劇烈運動的疾病的人都是可以跑馬拉松的。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來說,跑馬拉松是一件艱巨的事,你需要不斷的訓練,循序漸進,積累跑量,才能完成馬拉松。對於有一定運動基礎的人來說,馬拉松是一項富有魅力的自我挑戰運動。對於高手來說,馬拉松比賽是他們和其他高手交流切磋和刷新PB的好時機。有時候看似遙不可及的東西,只要你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你能將它緊緊握在手中,到時候回頭一看,你會為你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感到欣慰和自豪。
⑻ 馬拉松跑者觸地時間和垂直高度最佳值
馬拉松跑者每天的訓練里程以多少為好?眾說紛紜,做法不一。「小神鹿」張慧敏每天跑一個馬拉松里程。孩子雖小,但她有這個能力,長年就養成了這么個跑法,馬拉松對她就不是一個事了。她是「小神鹿」,我們學不了。她是個例外。 看柯雲路描寫馬俊仁的書《溫情馬俊仁》,馬的弟子們上午跑一個20公里,下午跑一個20公里。這是專業的練法,咱也學不來。 我們是業余馬拉松跑者,當有適合業余跑者的練法。去年初練長跑時,我也在網上咨詢過,一位名叫韋超的雲南業余高手(說他是業余高手是因為他曾跑過廈門馬拉松的業余選手第一名,成績絕對在3小時以內)對我說,狀態好時,每天跑10公里;狀態差時,每天跑8公里。他是針對我年齡偏大而言的。這話我記住了,後來也是一直按這個量跑的。 但這個量對一般人而言,顯然是小了。那麼一般的業余馬拉松跑者一天該跑多少才合適呢?最近看了另一位名叫馬亮武,網名「千里馬」的業余高手(他是跑吧馬拉松俱樂部跑得最快的跑手之一,成績也絕對在3小時之內)的博文,讓我記住了一個簡單的公式。他說,「據有關資料表明:日跑量乘3(14公里/日乘3等於42公里),月跑量除於10(420公里除於10等於42公里)。滿足了以上的兩個條件後,你要完成馬拉松你不用問人就知道自已的實力了。」這段話用一句話表述就是,每天跑14公里。 海口極限長跑俱樂部每周六有一個15公里的集體路跑。這在我,也包括俱樂部的大多數跑友,都是一周里最長距離的日跑量了,一周也就這么一次。但這卻只夠一個業余馬拉松跑者的平均日訓練量。 真要參加馬拉松比賽,這個跑量可是不夠的喲!
⑼ 在中國馬拉松歷史上,哪個人是最有影響力的人
馬拉松是一項國際內外都非常普及的長跑運動項目,中國在這個項目上也人才輩出,高手如林。從獲得的榮譽和戰績來看,中國女子馬拉松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莫過於孫英傑;而中國男子馬拉松第一人非董國建莫屬。
生命不止,奔跑亦不曾不止。無論是准備奔跑的,正在奔跑的,停止奔跑的,他們都值得我們銘記,因為他們不曾放棄的精神感動過無數人。
⑽ 馬拉松比賽基普喬格為什麼有兩個世界紀錄的,2017基普喬格2小時25秒,2018跑了2小時1分38
2017年基普喬格的2小時25秒的成績是不被國際田聯認可的,因為和國際田聯認定世界紀錄的條件不符合,這次比賽是基普喬格的贊助商耐克策劃的破2計劃,邀請了包括基普喬格在內的3位頂尖選手,在一個封閉的單圈5公里的跑道上進行,並且安排了多位兔子(即官方領跑員)排在3位參加破2計劃的選手之前領跑,為這3位選手減小空氣阻力,並且每10公里就會更換一批兔子,(這些兔子沒能力按全馬破2的配速跑,但按這配速跑10公里沒問題)這不符合國際田聯的規則。
國際田聯認定世界記錄的前提是不允許用兔子接力,即從出發到兔子退場不允許更換,並且最後沖刺階段兔子會退場,讓冠軍選手獨自沖刺。所以2017年這次破2計劃的成績是不被國際田聯所承認的,當然這次破2計劃也失敗了,比2小時多了25秒。
另外,馬拉松世界紀錄還有其他要求,比如直道佔全程的比例要小於一定的范圍,例如中國河南舉辦的鄭開馬拉松(起點鄭州,終點開封)幾乎全是直路,這個馬拉松非常奇疤,全中國也只有這一場馬拉松是全直路的。在這樣的馬拉松上即使破了世界紀錄,也是不被國際田聯所承認的。
還有,對馬拉松賽道的坡度也有一定要求,下坡所佔的比例過大也是不行的(具體比例忘了),典型例子就是美國的波士頓馬拉松,號稱世界上最快的馬拉松,參賽選手的平均完賽時間遠遠快於其他大滿貫賽事,但正由於它的路線下坡偏多一些,所以波士頓馬拉松即使破了世界紀錄,也不會被國際田聯所承認。所以真正有志於破世界紀錄的那麼幾位頂尖高手不會去參加波士頓馬拉松。
而柏林馬拉松賽道符合國際田聯的要求,並且比其他賽道成績更好(看過一個新聞,最近十幾年來馬拉松世界紀錄前後被打破了6次,有4次是在柏林馬拉松發生的),可見柏林馬拉松在符合國際田聯認定世界紀錄的前提下,比起其他賽道有一定的優勢,可能是下坡略多,或者是彎道略少(但都在國際田聯許可的范圍內),所以基普喬格2018年柏林馬拉松的成績才是被國際田聯認可的世界紀錄。
------分割線------
感謝採納,順便補充一下前面提到的波士頓馬拉松,前面的回答沒搜到准確數字,現在有了。
主流的馬拉松路線有兩種,
第一種是點對點,即起點和終點不在同一位置,這種賽道國際田聯的要求是,起終點的直線距離不要超過全程的50%,並且起終點的高度差不能超過全程的1/1000,也就是42米。照此看來,波士頓馬拉松的路線完全不符合這個要求。波士頓馬拉松除了路線幾乎是一直線外,終點海拔比起點海拔低了146米。也就是說波士頓馬拉松不僅是線路總起降過大,直線比例也過多。
因此,在2011年的波士頓馬拉松上,肯亞選手Geoffrey Mutai盡管跑出2:03:02的成績,比當時的世界紀錄2:03:59快了將近一分鍾,但仍然沒有被國際田聯採納為世界紀錄,只能算作波馬的場地紀錄。
第二種起終點在一起,這種賽事起點繞了一圈回到終點總坡降是0,而且這種賽事起點存完包之後跑完直接取包也方便,典型的是柏林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