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何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馬拉松
馬拉松賽事是當下一項非常火爆的運動項目,受到越來越來多人的喜愛。全國上下各個城市經常舉辦各種馬拉松賽事,而且每個馬拉松賽事都有很多人參加。雖然馬拉松跑下來身體非常累,但是其選手報名參加和春運搶票有得一拼。
㈡ 國內哪個城市的馬拉松更容易PB
你好,我就在馬拉松賽事報名平台【我要賽】負責報名的相關工作。
首先直面回答一下該問題,今年PB聲音最多的先後是廈馬和北馬,不知道你有沒有去參加。
跑馬里,PB是需要有三方面的條件的。
一,個人是不是處在一個良好的狀態
二,賽道條件及天氣情況是不是適合
三,主辦方的安排是不是足夠周到(補給、兔子)
個人狀態就暫不多提;賽道平坦、彎道少會讓參賽選手更能掌握配速,合理分配體力;補給充足能夠讓參賽選手在跑馬後程體力得到補充,而參賽選手終點跪謝兔子的事情相信大家也聽過很多,也能理解靠譜兔子的強大之處了。
㈢ 馬拉松的二級運動員好像更容易達到,為什麼
首先體住要清楚自己5k,萬米和半馬的成績,這些成績決定了你全馬的最好成績范圍版。以萬米和半馬為權准,馬拉松二級要求3小時10分鍾完成比賽,對應的配速是430,所以萬米至少要在45分鍾以內,半馬要在135以內。
其實萬米45分並不算快,和萬米三級運動員(37分)差十萬八千里。假如一個人萬米37分,他只需專注練長距離耐力和長距離高配速跑,全馬300以內都不是問題。
我認為我國的馬拉松運動員等級是需要調整的,你看馬拉松三級運動員400,二級卻需要310,整整差了50分鍾。所以對於馬拉松二級來說,馬拉松三級運動員可以說是「廢的」,也可以理解為不合理。
而馬拉松一級需要234,沒有天賦的人是根本達不到這個層次的。對於業余運動員來說,馬拉松二級已是業余中頂尖的存在,而業余的一級運動員則是「半步」專業運動員。
偏題了,呵呵,不好意思哈
㈣ 馬拉松一般人會跑多久,馬拉松的全程
馬拉松全程42.195公里。
一般人。這個定義不好下。不過通常慢慢跑的話,5個半小時可回以完賽。 輕松。
如果是年輕人35-40歲,答剛開始訓練一年,估計可以跑到5小時。 如果訓練了5-6年了,一般人都可以跑到4小時內。
略快的業余選手可以跑到3個半小時。 破3對於業余選手有些難。但是也有人達到。
如果把馬拉松當旅遊。邊走邊玩邊跑,6小時內也可以輕松完賽。保持吃東西,喝水。勞逸結合。不過後段,可能就找不到水喝了。需要自己帶些瓶子裝水。
㈤ 馬拉松一般人會跑多久,馬拉松的全程是多少公里
馬拉松全程42.195公里。
一般人。這個定義不好下。不過通常慢慢跑的話,5個半小時可以完賽。版 輕松。
如果是年輕人權35-40歲,剛開始訓練一年,估計可以跑到5小時。 如果訓練了5-6年了,一般人都可以跑到4小時內。
略快的業余選手可以跑到3個半小時。 破3對於業余選手有些難。但是也有人達到。
如果把馬拉松當旅遊。邊走邊玩邊跑,6小時內也可以輕松完賽。保持吃東西,喝水。勞逸結合。不過後段,可能就找不到水喝了。需要自己帶些瓶子裝水。
我首馬因為身體不好沒有完成,第二年4小時49,第三年5小時10分,第四年拉肚子跑了5小時41分,第五年跑了兩個馬拉松時間分別是4小時11分和3小時59分。估計明年可以跑到3小時40分的樣子。
㈥ 馬拉松一般人會跑多久,馬拉松的全程是多少公里
馬拉松全程是.195公里,馬拉松一般人無法完成馬拉松,只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才能跑完全程。
馬拉松賽道一般使用城市公路,會經過柏油路、石板路甚至土路,且折返和起伏坡度差異巨大,比賽時間也分布在一年四季,各場比賽的條件差異很大,所以最開始馬拉松只有「最好成績」。
為了更好推廣馬拉松賽事,2004年起,國際田聯開始設立馬拉松的「世界紀錄」。但對於創造「世界紀錄」的比賽條件要求苛刻,如距離絕對不能短於42.195公里,賽道距離必須按最短距離原則測量;直線距離須少於50%的長度;起終點的海拔落差坡度不能超過1‰等。
不能滿足相關條件的賽事所創造的記錄將不被國際田聯承認。
截止到2020年1月,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為2小時1分39秒。2018年9月16日,肯亞著名長跑運動員埃魯德·基普喬蓋在柏林馬拉松比賽中以2小時1分39秒奪冠並創造了新的馬拉松世界紀錄,比原紀錄足足提高了78秒。
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2小時14分04秒。2019年10月13日,在2019年芝加哥馬拉松比賽中,肯亞著名長跑運動員科斯蓋以2小時14分04秒獲得女子組冠軍,打破塵封16年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6)馬拉松容易擴展閱讀
馬拉松的來源
希臘波斯戰爭(公元前492-前449年)中,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渡海西侵,進擊阿蒂卡,在距雅典城東北的馬拉松海灣登陸。雅典軍奮勇應戰,在馬拉松平原打敗波斯軍隊,史稱馬拉松之戰。
為了把勝利消息迅速告訴雅典人,希臘派遣長跑優勝者斐迪庇第斯從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廣場。在極速完成36.2公里的路程並傳達勝利的消息後,體力衰竭倒地而亡。而其奇跡光榮的功績而成為希臘的民族英雄。
1896年舉行首屆奧運會時,顧拜旦採納了歷史學家布萊爾以這一史事設立一個比賽項目的建設,並定名為「馬拉松」。比賽沿用當年斐地庇第斯所跑的路線,距離約為40公里。此後十幾年,馬拉松跑的距離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
1908年第4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時,為方便英國王室人員觀看馬拉松賽,特意將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台下,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運動場內,起點到終點的距離經丈量為26英里385碼,摺合成42.195公里。國際田聯後來將該距離確定為馬拉松跑的標准距離。
㈦ 經常跑馬拉松的人容易猝死嗎
不容易。
馬拉松猝死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數都與心臟問題有關,它是較為常見的運動性猝死的一種。據統計,在歷史悠久的英國倫敦馬拉松中,自從1981年賽事創辦以來,已經有11名跑手不幸逝世。另一項數據則顯示,馬拉松比賽中選手猝死的概率為每10萬人中0.8人。
據國際體育組織統計,平均每5萬名馬拉松長跑者中會有一人死於心臟病突發(包括賽後24小時內的猝死者),這遠遠低於0.003%的糖尿病死亡率和0.001%的車禍死亡率。
運動性心臟猝死的發病機制可能是:人體在進行緊張激烈的運動時,體內代謝速率加快,心肌需氧量增加,此時易出現心肌缺血缺氧,缺血若超過半小時,有可能發生心肌缺血壞死,直接導致心臟驟停,從而使運動者發生猝死。
高溫、低溫及高濕度等,都易誘發運動性猝死。另外,喝水過多導致血鈉過少也可能是致死原因。業內人常用「逆效果」來形容馬拉松中猝死的個案,即通常對人有益的事情,如果過量,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2010年蒙特利爾的加拿大心血管峰會上公布過一項研究數據表明,雖然經常鍛煉能降低30-50%的心血管病風險,然而如果是馬拉松,心血管病發的危險會提高7倍。
研究者發現,在馬拉松途中心臟過半數部位都會因為血液流動下降和炎症介質增加而停止活動,這種暫時性的心臟受損現象,可能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
而在年齡大於35歲的較年長運動員中,冠心病是運動性猝死的最常見原因,所佔比例高達73%-95%。
對於運動性猝死,現在的科學技術還無法做出准確的預判,不管是專業運動員還是非專業運動員,面臨的危險幾率都是一樣的。盡管如此,運動前後採取一些預防措施還是必要的。
㈧ 經常跑馬拉松是慢性自殺嗎
馬拉松(42.2km)是一項消耗巨大的活動,對人體各個 系統都有很高的要求。
簡單來說,你的肌肉開始分解了。但是不要擔心,肌肉分解不等於拿刀直接切一塊下來,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終身殘疾,只要在賽後注意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肌肉都是能長回來的。健身的本質就是把肌肉纖維破壞,然後讓重新長出來的肌肉更強壯。比起肌肉分解,更可怕的是損傷。很多人在如此高強度的運動中,會導致肌肉、跟腱,甚至是膝蓋的半月板不可逆的損傷。
㈨ 為什麼有人說經常跑馬拉松相當於在慢性自殺
近兩年馬拉松比賽十分的紅火,特別是很多城市的半馬比賽,那叫一個全民參與。那經常跑馬拉松是不是真的相當於在慢性自殺呢,答案是,要看量,但是馬拉松的確是對身體有傷害的運動。
因此呢,馬拉松對普通民眾來說並不是一項優質的運動,有一定風險性。因此呢,如果只是希望運動的,只要短距離慢跑就好。千萬不要小夥伴一忽悠,就跟著去馬拉松,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