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論述苗族有哪些傳統體育文化活動
苗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苗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苗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准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系在一起。既是苗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代表性體育項目
賽 馬
賽馬,是廣西和雲南部分苗族聚居區民眾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是馬上競技項目的一種形式。 苗族的賽馬活動,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舉行的方式和賽馬的形式又有所不同。
在廣西融水元寶山地區的苗族民間,賽馬多在每年六月六日「新禾節」時舉行。屆時,各村寨的苗族都要從四面八方匯集攏來進行賽馬。他們的賽馬,先放馬飛奔,騎手在規定地點等候。當馬飛奔而來時,騎手們即縱身躍上馬背。按照預定的路線,穿樹林、跨山崗,沿著崎嶇的山路向終點賓士,以到達目的地的先後次序決定名次。
而在雲南滇西大理、永平一代的苗族賽馬,時間一般在春節的初一到初三。同時,在滇南一帶苗族的「踩花山」時也有賽馬風俗。雲南大理、永平的賽馬方式有三類,一是馭者在縱馬賓士中急停,而不能墜馬,以此定勝負;二是馭者騎於馬上夾緊並拉緊韁繩,由另一人猛拍一鞭,馬驚縱起而馭者不能墜馬;第三則是競速。
苗族民間的賽馬多為不鞍而騎,稱「騎滑馬」。此外,有的苗族的賽馬,如滇東北、滇南的苗族民間,除了比馬快捷外,還要看馬跑得是否均勻有節奏,馬鈴響得是否動聽和諧,甚至手抬一碗酒時不至於灑出來。只有三者俱佳,滴酒不灑,才能獲得優勝。
鬥牛會
鬥牛會,是雲南很多苗家山寨舉行的一個盛大節日,在鬥牛會上,鬥牛就是一項主體性活動形式。
苗族的鬥牛會一般在立秋後數日舉行。鬥牛場一般選在四周都有密林的平坦草地上。參賽的牛都是農民自己飼養的公牛,這些牛頭頭膘肥體壯,力大無比。比賽前,主人先讓自己的牛喝一點包穀酒,讓牛在比賽中勁頭更足。
鬥牛開始後,10多頭猛牛一齊放出,它們各自尋找對手,互相挑戰,一場驚心動魄的惡戰迅速展開。整個相鬥過程中,勝利者緊追失敗者不放,直到其逃出斗場。繼而,勝利者又返回斗場再尋對手。惡戰一次比一次激烈,最長的達數小時不分勝負。這種牛與牛斗的形式,不僅比牛的力氣,也比牛的鬥技。無數輪的角逐後,最後的勝利者犄角上將被戴上幾丈長的紅綢布做的大紅花,成為群牛之雄。牛的主人也將享受很高的榮譽。
跳獅子
跳獅子,是苗族一項傳統的體育項目。屬於苗族獅子舞活動的一種類型。
苗族的跳獅子活動,多在踩花山時節進行。如雲南省屏邊縣苗族在踩花山時,往往在花場上花桿中央掛一個豬頭,兩瓶好酒。然後讓跳獅子的人們互相比賽,看哪一對獅子跳得好,爬得高,就把豬頭和酒獎給哪一對獅子。剛開始,有很多對獅子參加比賽。跳一陣後,就開始爬花桿,一個接一個的爬。花桿又高又細又滑,要爬上去是很困難的。於是,跳獅子的人就一個人又一個人地架起人梯,架到最後將禮品拿下來。禮品拿到之時,整個花場鑼鼓喧天,參加踩花山的群眾歡呼跳躍。
在苗族民間,跳獅子的人一般武藝較好,又會一些技巧的動作,如架人梯、爬桿等。這些跳獅人的勇敢、機智,使其成為人們羨慕的英雄。
打花棍
打花棍,是貴州省貴陽市花溪、烏當兩地區苗族民間的傳統體育活動,是苗族武術中別具一格的傳統項目。
苗族的打花棍多在喜慶的節日舉行,參與者多為女子。所用花棍為木質,約長1~1.5米,直徑4~6厘米。花棍表演一般是兩人一組進行對打,每次八人持棍分為四組進行。打花棍的主要棍法有「金雞獨立」、「劈棍鎮山」、「無影棍花」、「姐妹相會」、「雪花蓋頂」、「彩龍纏腰」以及「鷂子翻身」等。
打花棍比賽中,參與者手持花棍,或單打,或對打,棍來棍往,進退有節,攻守相交,紅黃綠等五顏六色塗染的花棍在空中飛舞擊打。花棍擊花棍,花棍擊地面,不時發出有節奏、有章法的碰擊聲。場面精彩,令人眼花繚亂。一會「金雞獨立」,一會「劈棍鎮山」,一會又是「無影棍花」,風格獨具,表現力較強。
由於打花棍活動,形式自由,便於開展,因而深得苗家少男少女的喜愛。在苗族山寨,即使在孩童放牛、玩耍時也可見花棍對打的嬉戲。
⑵ 55個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體育活動都分別是什麼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一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稱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桿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桿節」扣人心弦,據說上刀桿是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0、納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 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有神靈主宰。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 祭祀獅子山,就是人們敬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祀慶典。
⑶ 民間有哪些民族體育項目
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有: 搶花炮 武術 木球 鞦韆 蹴球 摔跤 珍珠球 毽球 馬上項目 龍舟專 毽球。 耍中幡(回族) 跳火繩(彝族) 中國屬象棋 花式跳繩(回族) 投綉球(壯族) 武術 射箭(蒙古族) 搶花炮(壯族) 氣功 賽馬(蒙古族) 頂罐走(朝鮮族) 中國式摔跤 日爾嘎(彝族) 跳板(朝鮮族) 風箏 賽耗牛(藏族) 丟花包(布依族) 龍舟 大象拔河(藏族) 舞花棍(布依族) 疊羅漢 薩哈爾地(維吾爾族) 人龍(瑤族) 游百病 叼羊(維吾爾族) 苗家鞦韆(苗族) 雙飛舞(滿族) 上刀梯(苗族) 跳房子 扔沙袋(滿族)。
每個項目都有規則,太多了,沒有辦法完成。
⑷ 各少數民族都有什麼體育項目啊
摔跤(蒙古族,那達慕大會),賽馬(哈薩克族),叼羊比賽(維吾爾族,每年3月21日諾露孜節日都有叼羊比賽,摔跤等活動)。
⑸ 民族體育項目
項目有:搶花炮、珍珠球、花炮、木球、蹴球、毽球、龍舟、鞦韆、射弩、陀螺、押加、武術、馬術、民族式摔跤、板鞋競速、高腳競速。舉重、拳擊、摔跤、短兵和步射;
表演項目有:武術(分石擔、石鎖、弓箭術、彈丸、爬桿、跳板、木杠、皮條、沙袋、地圍、跳桌、筋斗、疊羅漢、大武術、五虎棍、打術、跳術、跳繩、飛叉、中幡等22項)、騎術(各種馬上技巧表演9項)3大類;特邀表演有:馬球、蒙古式摔跤、獅舞、雜技等。其中維吾爾族的踩繩(即達瓦孜)、蒙古族的摔跤、朝鮮族的跳板、回族的武術以及內蒙古騎兵的馬術等。
⑹ 苗族的體育活動有哪些
1.苗族武術。苗族為了健身,民間有世代相傳的武術。湖南湘西的武術,有徒手和內器械兩大類:徒容手可分為粘功、策手、點穴、花拳和禮示。「策手」中的一拳兩防、一攻五變等是苗族武術的精華;「點穴」又稱神打,即穴道致傷的技擊法,是苗族武術的絕招;「花拳」是苗族武術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以「小四門」、「大四門」最為普遍;「禮示」是表演時對觀眾表示的禮節,分開堂禮、收堂禮、啟手禮和畢手禮四個方面。器械有棍、鐧、棒棒煙桿、鉤刀、邊枷棒、木椅、竹條、鐺、流星錘、刀、劍、斧、矛、鉤、戈、戟、鞭等。此外棍術,有單頭棍、雙頭棍、花棍等等。黔東南、黔南地區的一些苗族村寨也習有各具特色的武術;黔中、黔北、黔西北和雲南苗族的射弩,也很有特色。
⑺ 關於體育的繪畫
0
⑻ 土家族苗族傳統體育項目有哪些
土家族有抄擺手舞、肉蓮花,苗族有武術類的苗拳、氣功、刷棍、耍連枷、扔流星砣、絕技、舞龍、舞獅以及鉤鉤刀、竹條鏢、連枷刀、九子鞭、巴招歐之類的器械練習,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