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品牌的汽車最好
1、雷克薩斯,如果說起質量好,雷克薩斯不能進入榜單的話,那可真的是讓人非常意外,因為自從雷克薩斯的誕生之日以來,它對質量的那種偏執已經深入人心,而這也是它在品牌之初能夠打敗眾多其他汽車品牌的立根之本,而它當初藉此一舉打開了美國市場。
2、豐田,通過豐田和雷克薩斯的關系,大家就能夠明白為什麼了,因為豐田作為雷克薩斯的母品牌,其在質量和穩定性上同樣是深入人心。基本上大家都沒有聽說過豐田的汽車出現過什麼大規模的質量問題,所以不光讓豐田的汽車賣得很好,就連豐田的二手車在市場上的保有率也是很高。
3、日產。而日產相比於上面的豐田來說,它的行為更加保守,我們在日產生產的家用車上幾乎看不到雙離合變速箱,還有渦輪增壓的發動機,不管是中低端的汽車還是比較高端的汽車,都是自然吸氣的發動機加CVT的變速箱組合。
4、雪佛蘭,而雪佛蘭的技術是非常成熟的,它的三大件也是非常保守的,在穩定性上絕對的可靠,他旗下的車型也沒有出現過大規模召回的情況,而在性價比上占的優勢比上面三款車要更高一些,如果能夠在使用的經濟性上得到更好的表現。
5、保時捷,其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個豪車廠商之一,它的性能技術口碑是支持它走到今天非常重要的原因,雖然現在保時捷已經被大眾收購了,但是它的技術並不會受到大眾過多的影響。而它一貫的高質量。
⑵ 為什麼中國死亡賠償這么少而在美國波士頓馬拉松事件賠償亡者都達到210美元合約1200萬人民幣左右
親,美國有錢,當然事故賠償多些。況且美元又值錢的啊!根據國家收人來制定賠償金的,就是中國有錢地方事故賠償也是不一樣的啊!有錢了,事故賠償金才可以高點,也可以落實,沒有錢你定那麼高也落實不了,中國城市事故和農村事故賠償金就差別很大的。
⑶ 丹東核電站的具體位置
[台海核電吧]核電是美國系在日本脖子上的拴狗鏈,卻被一個中國人解套了 (按:本文作者吳輝,是一
核電是美國系在日本脖子上的拴狗鏈,卻被一個中國人解套了
(按:本文作者吳輝,是一位中國的環保學者,他在日本福島事故之後,深切反思了核電可能毀滅整個人類的後果。2011年4月3日,他發表《反核電宣言》,日本讀賣新聞隨後兩次對他采訪,他因此提出了兩個核心觀點,第一,任何安全設計都經受不住人為事故和自然災害的襲擊。第二,僅僅考慮40年運行期間的安全,而忽略20萬年核廢料的安全,簡直就是一個笑話。這兩個觀點於2011年4月23日在讀賣新聞發表。
讀賣新聞是全球最大的報紙,發行量1400萬份。在對吳輝的采訪發表17天後,日本於2011年5月10日宣布放棄核能的發展計劃。
現在中國准備核電大躍進,他再次站出來宣傳核電的真相,給人們描述了核電將毀滅全人類的後果。他說的是否客觀,是否正確,請大家斟酌、明辨。)
一、核電將毀滅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現在有104座核反應堆在運轉。美國都可以建核電站,中國為什麼就不能建?
難道核電還能毀滅美國嗎?
——說對了!
核電將毀滅美國!
並不是說,美國人強大,就可以不受懲罰。美國人也是人,它也無法超越自然的力量,這是基本的科學倫理。恐龍能夠毀滅,人類為什麼就不能毀滅?美國人可以例外嗎?
美國最初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狂熱投入到核電建設。1953年艾森豪威爾甚至宣稱,「核能將會便宜得無法計量」。政府投入2萬億美元,在保險公司拒絕承保的情況下,國會通過法案,讓核電公司在重大事故下免於承擔責任。當時的研究人員預計,到2000年將至少有1800個核電站提供全世界21%的商業能源。
可是經過50年的發展,當初的目標並未實現,倒出現了核電站無法安全退役、核廢料無法妥善處置的悲劇現狀。
美國發展核電是一時的沖動。有的沖動,後果是可以挽回的,但有的沖動,後果無法挽回!譬如殺人、譬如一時沖動跟艾滋病上床,那個錯誤一旦犯下,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美國沖動上了核電,造成現在的悲劇,這個後果可以挽回嗎?
無法挽回!
因為核廢料的污染長達20萬年!沒想到吧?40年發電,20萬年污染!痛苦時間是快樂時間的5000倍!好比一個人一生的性生活5000次,和艾滋病做一次就完蛋了!所以核電恰恰就是一個工業艾滋!
40年的快樂,將給美國帶來20萬年的痛苦!美國人已經感染了工業艾滋,死定了!(核廢料污染時間的數據來源:泰勒·米勒著,《在環境中生存》,湯姆遜學習出版社,2004年第13版,第56頁)
大家看,這是美國漢福德工場核反應堆退役前後的對比圖,左邊是退役前的情況,右邊是退役後用水泥棺墓封存的反應堆核心。(圖片來自:宋學斌著,《核設施退役管理實踐》,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第46頁)
這有什麼問題嗎?
問題在於,混凝土的壽命只有100年,100年以後,混凝土就在日曬雨淋之後開裂了。這個核棺墓在100年之後將會泄露!
我們來看,這是一棟普通民居20年的混凝土,鋼筋裸露,已經多處裂縫。
20萬年是漫長的距離,秦始皇到現在才2000年,20萬年是100個秦皇漢武的周期。混凝土20年就鋼筋裸露,100年以後就整個破碎,500年變成齏粉!那時候,漢福德工場的水泥棺墓將變成一灘核廢料與水泥粉末混在一起,無可挽回地泄露!
那為什麼美國在處理漢福德工場的反應堆退役時,不將其徹底拆除,而要留下這個隱患呢?
是不是美國人傻?
不是的啦。是無法拆除啦。大家看,這是切爾諾貝利被輻射灼傷的消防員手臂。反應堆核心劇烈的輻射,能讓人分分鍾命斃當場!這也是核反應堆無法徹底拆除的原因!
美國人聰明,但是美國人也是人,美國人也無法讓反應堆徹底挪走。大家再看,這是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的棺墓,它只有29年,現在已經千瘡百孔。烏克蘭准備建設新的棺墓,新棺墓據說可以管100年。
100年以後呢?如果人類還是想不出辦法,那就只有繼續新建棺墓,攔住核廢料的擴散。
每過100年給這個反應堆建一層新的棺墓,20萬年需要多少層?
2000層!
我們能想像,所有的核電站的核反應堆,都需要建2000層棺墓來阻止它的泄露嗎?
如果想到了這一點,艾森豪威爾當初絕對不會說「核能將會便宜得無法計量」這樣的話。他沒有考慮核電站退役的問題。
然而核電站的退役是無法迴避的,艾森豪威爾只想到建核電站,讓「核能便宜得無法計量」,但是上天,會把核電站退役的費用加到艾森豪威爾的算盤上。
艾森豪威爾是總統,他有權力拒絕這個費用嗎?
如果拒絕,那就得死。
整個美國104個核反應堆,如果全部泄露,美國這片土地將徹底廢棄。核廢料主要是重金屬,具有極高的放射性,猛烈的生物毒性,漫長的衰變周期,只需要10微克即可以讓人致死!一個100萬千瓦的核電站一年產生30噸高能核廢料,40年就是1200噸,可以毒死1200億人,可以讓全人類死20遍!
如果核廢料不存在,我們可以說核電是安全清潔的能源。但是核廢料肯定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無視,是無視不掉的。核電站退役的費用,我們不接受也得接受。今後的100年至20萬年,美國人必須不停地給核電站建棺墓。別無選擇。
當然,100年以後我們早死了。所以核電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肯定是安全的。所以,沒有孩子的人,或者願意不要子孫的人,可以不用關注核電的安全。
但大多數人還是要孩子的。我們如果想到自己會死,那麼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們不能做斷子絕孫的事情。
2000層棺墓其實也不解決問題,因為反應堆安全殼中的金屬層銹蝕以後,核廢料還會從底座下泄露,這是無法阻擋的。大家熟悉的水泥屋頂,只有幾年的時間就會漏水,縫隙都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是重新加蓋瓦屋頂。
所以美國解決不了核電站退役的問題,美國死定了,核電將毀滅美國。我們現在之所以看不到這個危險,僅僅是因為危險還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工業艾滋,已經注入到美國的身體之內,美國的毀滅只是早晚問題。
美國解決不了核電站退役的問題,德國、法國也不能例外。所有的核電站都不能例外。
二、核電將毀滅人類
核災難具有不可逆性,而核廢料的擴散將會讓核災難全面覆蓋地球。人類很可能如同恐龍一樣整個滅絕。
1、人類已經發生的核災難
核災難有多麼可怕?讓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人類所經歷的三次核事故。
一、三里島核事故。1979年3月28日凌晨4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三里島核電站,發生因水泵故障而導致堆芯失水熔化和放射性物質外逸的重大事故。事故導致60%的鈾棒受到損壞,反應堆最終陷於癱瘓。此事故為核事故的第五級。(最高級別為7級)
事故發生後,全美震驚,核電站附近的20萬居民恐慌撤離。當時的總統吉米•卡特訪問事故現場,宣布了「美國不會再建設核電站」的決定。
三里島事故耗時11年才完成燃料碎屑的回收,損毀的機房至今還擺放在那裡,沒有妥善拆除的方案。因為事故造成的後遺症,巴布科克和威爾科克斯公司最終倒閉。1979年以後,美國放棄了核電,擬將建設的120座核電站被全部取消。核電領域的佼佼者——西屋公司隨後將主導權轉讓給日本東芝株式會社,通過在國外建設核電站,勉強維持命脈。
二、切爾諾貝利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發生爆炸。因為一次失誤的安全試驗,導致反應堆的巨大屋頂被整個掀掉(如下圖),8噸多放射性物質被高高拋入大氣層。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劑量是廣島原子彈的500倍。
烏克蘭衛生部表示,這次事故造成12.5萬人死亡,350萬人患病。近40萬人不得不離開家園。前蘇聯約1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山東省那麼大的地方,已經不適合居住。這次事故的代價高達3580億美元,是前蘇聯生產的全部核電的總價值的許多倍。(數據來源:泰勒·米勒著,《在環境中生存》,湯姆遜學習出版社,2004年第13版,第338頁)
今日的烏克蘭仍然無法擺脫核事故的夢靨,當年的石棺因裂縫已經無法阻止核污水流入湖泊,無法防止放射性物質滲入地下水,基輔300萬居民飲水安全受到威脅。烏克蘭現在要建一個新的棺墓,但是也只能管100年。
三、福島事故。2011年3月11日,因為9級地震引發福島核電站冷卻系統破壞,導致反應堆氫氣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泄,造成和切爾諾貝利同樣嚴重的事故。核電站周圍30公里成為無人區,20萬難民無家可歸。東日本的土地已經不可用。
福島事故迄今仍沒有過去,核污水仍以每天400噸的速度排入海洋,事故的處理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福島事故之後,日本宣布放棄核電。德國(核能發電佔31%)、瑞典(核能發電佔39%)計劃在今後20-30年裡逐步取消核能發電。法國削減了核能發展計劃的一半。
但因為中國還沒有親歷過痛苦,所以我們對核電的危險置若罔聞,還要狂熱發展核電。
核事故有多麼恐怖,我們來看一組圖片:
這是切爾諾貝利的鬼城。
這是切爾諾貝利的倖存者。
這是因為受到切爾諾貝利輻射而致畸性的孩子。
我們總認為,這是別人,這不關我的事。但如果我們認真地想一想,我們其實不是看客,我們都是同一間屋子裡的囚徒,切爾諾貝利的悲劇,終究有一天會走到我們這兒來。
1954年美國猶他州的聖喬治沙漠中,有220名攝制人員在這里拍攝了一部名為《征服者》的電影,兩個月後他們離開,竟然有91人同時患上癌症,46人隨後被奪去生命。悲劇的原因不久之後被揭曉,是因為他們都吸入了過量的放射性塵埃。這片沙漠的200公里之外,是美國軍方的一個核試驗場,這里曾經爆炸過11枚原子彈。
大家想一想,200公里之外的核試驗,僅僅2個月時間能讓46人奪去生命,那相當於500顆原子彈的核電站泄露,會是什麼後果?我們離最近的核電站有多遠?我們是不是可以僥幸劑量不夠?我們是不是可以僥幸核廢料不要擴散?
三里島、切爾諾貝利、福島,都並沒有結束。三里島的機房無法處理,是不是可以永遠擱置而不破碎?切爾諾貝利的棺墓正在破損,正在污染基輔的地下水,是不是不會造成危害?福島的放射性污水以每天400噸的速度排入大海,是不是不會流到中國來?
在今後漫長的20萬年內,人類必須要和核廢料的擴散打一場戰爭,這場戰爭要持續100個秦皇漢武的周期。在戰爭期間,我們將時刻遭受無孔不入的核塵埃的侵襲,它所到之處,一切生命都不可逆轉地毀滅。人類之間的戰爭,陣地失去了是可以奪回來的。但是人類和核廢料的戰爭,陣地一旦失去,就永遠也奪不回來。核廢料所到之處,全部變成鬼城,永遠無法逆轉。
這和地震、洪水、交通事故等災難有著本質的區別。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舉世震驚,但因為土地沒有破壞,孩子源源不斷從女人的肚子里的生出來,現在唐山和汶川已經絲毫看不到地震的痕跡。而切爾諾貝利和福島就不一樣,因為核廢料的泄露,一切充滿劇毒,水不能喝,糧食沒有了,女人生不出孩子,這里成為生命禁區,永遠也恢復不了。
2006年切爾諾貝利事故二十周年的時候,鳳凰衛視去現場做了一期采訪,女主持人陳曉楠描述,那裡是一種「震耳欲聾的寂靜」,「Deafening silence」。我們能體會到嗎?沒有知了,沒有蟋蟀,沒有蟲子,沒有任何聲音,耳朵的聽覺功能完全喪失,就像被爆炸震聾了一樣。大家上網搜索《20年黑色記憶——切爾諾貝利探訪記》,可以看到這段時間為70分鍾的視頻。
2、人類將要面臨的核災難
然而,三里島、切爾諾貝利和福島,還不是人類核災難的全部。核災難的大頭還在後面。所謂的「大頭」,就是指核電站的高能核廢料。這些東西人類無法處置,泄漏到環境中是早晚的事情。
高能核廢料的處置有三個去處:第一,丟到海里;第二,送到太空;第三,在陸地上深埋。
丟到海里已經被國際法所禁止,1972年的《倫敦公約》規定禁止向大洋傾倒放射性廢物。因為這將導致人類失去整個海洋。
運到太空當然是最安全的,但人類已經累積了大約20萬噸核廢料,這個發射是巨大的成本。而且因為存在著發射事故的可能性,這一方案也因此被否決。
在陸地上深埋,最終也行不通。美國內華達州的尤卡山核廢料處理場,籌劃了30年最終放棄。原因是核廢料持續高熱,一噸核廢料的功率大約13千瓦,相當於一個桑拿浴室的電爐,如果不能持續冷卻它,它就會自燃,造成氫氣爆炸。日本的福島事故就是這么造成的。(數據來源:王俊峰,《放射性廢物處理與處置》,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第19頁)
太陽的平均功率密度不過155瓦/噸,但是經過巨大的累加之後,太陽中心的溫度達到1500萬度!核廢料的功率密度比太陽要高得多,如果它深埋於地下,經過100年或者200年的積累,同樣會產生可怕的高溫!
⑷ 家長教育資源的定義是什麼最好能標明出處(誰定義的),還有它與家庭教育資源的關系。
家庭教育資源包括對幼兒發展造成影響的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所有內容:家庭文化及成員的職業、經濟條件、信息、自身教育水平及觀念、家庭成員和幼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家長對幼兒的具體指導、教養方式等。讓家長充分挖掘自身潛在的教育資源,發揮家庭教育資源的優勢,必須從思想上加以引導。
首先,我們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講座等多渠道的宣傳,讓家長認清自身的教育功用,認識到自己本身對於幼兒來說就是一大教育資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幼兒模仿的對象,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引導家長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注意讓自己的言行發揮積極的教育作用。如:在禮讓方面我們引導家長在家對長輩對鄰居等主動禮讓不爭吵,主動關心幫助,帶動孩子,從小以禮待人,樂於助人。
其次,通過個別交流、家訪等機會與家長溝通,了解家長的育兒方法,改變一些家長的教育思想,使家長和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如:羅圻小朋友經常以厭食、哭鬧等行為來拒絕上幼兒園,針對如此問題,我們兩位老師沒有向家長告狀,而是通過與家交流,表揚孩子的閃光點,給這個孩子有表現的機會,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我們還把老師、保育員、幼兒家長的電話在黑板報上交流,創造家長們和孩子們與教師、保育員電話溝通的條件。平時家長在學習、生活、教養上有問題,都會相互溝通、交流。有時碰到教師工作上的繁忙,家長就可以通過電話與老師取得聯系。即使是假期,電話的紐帶一直把老師、幼兒、家長緊密相連。
二、引導家長挖掘自身潛在的教育資源,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
當前,我國的家庭教育顯示著新活力和潛在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首先通過各種渠道讓家長認識到,自己本身對幼兒來說就是一大教育資源。如家長到幼兒園時對老師、班級的其他家長、幼兒等主動問好、主動關心幫助;引導家長創設溫暖、寬松、愉快的家庭環境,激發家長共同創設良好的班級學園活動氛圍對幼兒都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次,教師引導家長多方支持幼兒的主題活動,奉獻出自己及家庭中的各種資源。如在一次「昆蟲」主題活動中,老師發送「請您幫忙」的家園互動信後,家長們十分支持,短短幾天,有從電腦上下載的有關圖片資料、有自家的昆蟲模型、有自製的「昆蟲」、有關於昆蟲的書籍、有利用雙休日捕捉的昆蟲後製作的標本等等送到幼兒園,孩子從自己帶來的資料中學會了交換和共享,為主題「昆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足夠的條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採取了教師、幼兒、家庭、社區多向互動方式。家庭資源是探索性主題教育活動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資源。
三、總結家園教育經驗,促進家園互動。
家園互動不是家長或老師單向的、線性的影響,而是一種交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過程。
首先,教師根據每個孩子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課程改革重點有選擇地進行反饋;家長、教師相互之間在信息交流的基礎上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常常因一個人的認識,或一件事的處理,一個教育的案例,在班級群體中得到良好的互動效應。
其次,積極採納家長的建議,為全體幼兒的發展提供充分學習條件。因此,我們廣泛徵求家長的建議,集思廣益,充分利用家庭教育中的各類資源,有效地為幼兒發展提供較充分的條件。如:設置家園聯系本;為班級幼兒增添各類圖書、圖片資料;家園活動主題;自願報名參加家委會;積極參加小小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以及配合幼兒園編排「六一」的節目表演等等。
在組織家園活動時特別注意:利用家長資源時,不能把責任推給家長,而是體諒家長,設身處地地為家長考慮,多一點人文關懷,不增添家長的負擔,因為他們都需要有自己的工作時間,不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閑人,我們要根據各個家長的勞動強度與業余時間及參與能力的不同,來把握好活動的適度,使「家園活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為了讓家長能始終以積極合作的態度和行為參與我們的活動,老師在發動、組織時要注意有計劃性,且要考慮可能性,讓家長提前知道他們該做哪些工作,還要讓家長明白活動的意義,科學地引導他們開展活動,不斷地體驗到參與活動的收獲與快樂,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我們的活動才得以持續的、健康的開展。
四、豐富參與形式,探索家園互動新途徑。
只有家園互動,我們的課程改革才能得到家長的支持和幫助,才能使家庭教育資源中得到充分利用。這一學年來,我們在挖掘家園互動的方面上做了一些努力。
1.家園聯系本:我們讓家長為孩子准備一本家園聯系本。通過家長與教師雙方對孩子的關系,更好的交流,家長們可以記錄孩子的言語、感受,
書寫評析、反饋孩子在家的情況,而教師也能更全面了解孩子,並可針對家長作出的建議改進工作,家園聯系方便快捷地聯系著我們。
2.資源共享區。經常有的家長問我:"老師,你介紹幾本好書吧!""什麼書對孩子的教育有益呢?"等等一些問題,為此我班的一角特設了一個"資源共享區",這是專為家長設計的。在"共享區"內,我們提供了幼兒教育專刊,育兒資料,家長們可自行借閱,而"共享區"內的資料都是老師和家長共同收集的。
五、家長的參與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家長參與到幼兒的學習活動是幼兒園對教育資源的積極利用,是幼兒園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積極貢獻者也是為幼兒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條件。在活動中,家長可以協助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活動的意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責任感、語言與表達的能力。同時家長的參與有利於教師根據並利用家長的職業特點將家長請進課堂參與教學活動,解答幼兒所需求的答案活動了解他們的職業特點來達到活動的目的。
因此,我們認識到家長的及時參與與支持也是主題活動開展的有效保證。家長們在幫助收集資料的同時,還可協助教師豐富孩子一些和主題活動相關的知識,擴大孩子的知識面。作為老師我們要學會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使其為幼兒園的課改淋漓盡致地發揮它們的作用。
⑸ 好看的災難片
好看的災難片有《完美風暴》、《末日崩塌》、《天地大沖撞》、《海神號》、《天崩地裂》 。
一、《完美風暴》
點評:一貫的災難片的劇情,但是本片船體在即將被大海吞沒的時候 ,我看到的並不是彼此推究責任的責備聲,也沒有為這次冒險感到懊悔的悔恨聲,有的只是彼此的安慰,有的只是對親人的懷念與祝福。也可以說他們是一群瘋狂的漁民,在死神面前不畏懼,可怕的大自然,可怕的大海,可怕的風暴。
五、《天崩地裂》
點評:97年的老片,特技就算放在現在來看居然還算不錯,火山噴發下的小鎮看起來真的有世界末日的感覺,只是劇情略顯簡單,可以說是特效一半的《2012》,不過對於當時的片來說,已經是非常非常的贊了,以前的片不可能如現在這么絢麗,但一定值得一看。
⑹ 什麼牌子的數據線最好
Ugreen 綠聯、Pisen 品勝、Moshi 摩仕、Baseus 倍思、Llano 綠巨能這幾個品牌數據線比較好,因為這幾款數據線性價比都比較好,不但價格優惠,而且功能齊全,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這幾這品牌的數據線。
1、Ugreen 綠聯
包裝簡潔大方,一目瞭然。第一眼從外包裝了解產品主要特點了,自帶蘋果原裝C94插頭線材,通過MFi認證,產品電池容量為20000mAh,自帶線,支持雙向快充,移動電源外殼採用激光雕刻紋理設計,中間凹印著UGREEN的Logo。四周邊角過度圓潤, 藍黑色搭配設計,一體感很強,整體呈長方體結構,拿在手裡握持度剛剛好,不會出現拿不住的情況,手感不錯。
5、Llano 綠巨能
數據線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了類似蘋果MagSafe磁吸電源線的設計理念,將線纜和接頭一分為二,避免了經常插拔,大大簡化了給手機充電這個操作。支持正反吸附,線材使用尼龍編織,充分保證了接頭和線材的耐用性。同時,線材內芯使用2倍面積的鍍錫銅線,提高了充電速度,接頭處的指示燈可以隨時提示充電狀態。
選購要點
1、摸外皮
數據線的外皮是我們日常使用中,與人體接觸最為直觀的部位。好的數據線手感滑爽,並具有較好的彈性,對人體皮膚並不會造成任何刺激。
2、看粗細
好的數據線,線徑粗且線材表面不反光的數據線,導線越粗,證明其用料較優;線材外皮越是不反光、彈性越好。
3、比細節
其實一根數據線身上存在小細節也是不小,比如插頭和尾網部分也不容忽視。好的數據線在接頭處同樣做工精湛,接頭一般多以一體化壓制工藝,不僅體積會更加精緻小巧,實質上與線材本身結合程度也會更加緊密。
⑺ 馬拉松中出現踩踏事件如何處理方法
十天後,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就要鳴槍起跑了。馬拉松項目是能量消耗極大的一項運動,只有在賽前合理膳食、強化營養,並做好充分的准備,才能發揮自己的最大能力。 為了給正在備戰馬拉松賽的業余馬拉松愛好者提供賽前的科學備戰方法,揚州市體育科學研究室主任張友才,為大家提供了一份關於馬拉松飲食、裝備、賽前備戰以及比賽中注意事項的方法指南。 裝備篇 正確的裝備:跑鞋需要輕巧、透氣,鞋內的海綿最好是泡沫橡膠的,鞋碼不要過大也不要過小。最好是八成新的鞋。 不正確的裝備:足球鞋、旅遊鞋、籃球鞋 專家解讀 「跑步中最重要的裝備就是鞋子,因為它直接與地面接觸,鞋子的質量直接關繫到一個人跑步的心情與效果。不論是中速跑還是慢跑,都應該認真選擇合適的跑鞋。」張友才說。 對於跑鞋的選擇,張友才表示,一般情況下,鞋子的選擇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應當選用膠鞋或越野跑鞋為好,鞋內的海綿最好是泡沫橡膠的,使腳掌不易疲勞也可以大大減小受傷的可能性。其次,要選擇適宜的鞋號,過大過小都不好。最好是穿上鞋後,腳感舒適,並稍有空隙。鞋太小會使腳趾相互擠壓,容易打血泡;鞋大穿上不跟腳且腳在鞋內晃動,容易損傷腳。比賽時最好穿八成新的跑鞋,鞋底的紋路還沒有磨掉,跑起來能用上勁。 另外,張友才表示,足球鞋、旅遊鞋和籃球鞋等都不適合跑馬拉松。 對於其他裝備,張友才說:「可以適當准備一頂運動帽子,可以遮擋陽光直射。運動服要選擇寬松、透氣、吸汗的運動裝。」同時,他還強調,跑馬拉松需要准備一雙專業的吸汗無縫短襪,「這樣的襪子保持清潔、乾燥、保暖以及防止起泡」。 飲食篇 正確的飲食:賽前要吃低脂、高糖,易消化、不油膩的食物,賽中補水要喝礦物質飲料。 不正確的飲食:高脂肪、油炸、辛辣、過甜的食物。 專家解讀 合理安排比賽期間的飲食,能夠保持運動員良好的體能狀況和最佳運動水平。張友才表示,馬拉松比賽的營養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選擇的食物除要滿足其熱能和體液平衡需求外,還應注意食物的體積要小,重量輕,易消化。食物應該是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少量蛋白質、富含維生素無機鹽並有充足水分。不要選擇高脂肪食物,避免油炸或含油較多的食物。少用干豆、含纖維較多的粗糧、韭菜等容易產生氣體或延緩胃的排空時間的食物,少選辛辣、過甜的食物,防止其刺激胃腸道。另外,液體食物比固體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短,更容易被吸收供能。因此,比賽期間要注意液體食物的攝入,保證運動員體內的水分。」 比賽中,運動員會大量失水,補水成為了很重要的一個措施。張友才說:「身體大量出汗而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還有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大量出汗後,隨著水分的喪失,也失去很多鹽分,體內的電解質因此而失去平衡,以致於人體對視、聽覺刺激明顯過敏,機體的調節能力也隨之降低,此時如果單純補充水分,會事與願違越喝越渴,既達不到補水的目的,甚至會導致體溫升高,小腿肌肉痙攣,昏迷等『水中毒』症狀的發生。因此,補充水分要喝電解質飲料,又稱礦物質飲料。飲料中除了水外還包括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及適量含糖物質,以矯正口味,補充機體的能量消耗。業余馬拉松運動員可在比賽前2小時適當吃一些糖補充比賽能量消耗,一般按每千克體重1克左右為宜。比賽中及比賽後可以飲用鹽開水,按1比15的比例添加鹽和一些糖。」 備戰篇 正確的備戰:控制體重,每餐八分飽;保證睡眠。 不正確的備戰:過多攝取糖分、水分;賽前訓練量過大。 專家解讀 對於馬拉松參賽者來說,為了在比賽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體能和訓練效果,必須進行賽前調整。最簡單的調整是控制體重,要控制體重主要還是在飲食上做些修整,對體重的調整就會產生良性作用。減體重的方法,也就是依靠訓練來增加體能消耗以及在飲食方面減少能量的攝取,將這兩者結合起來。 張友才指出,身體中脂肪的比例較高是不利於跑步的,在超長距離的馬拉松賽中,體重過重會帶來許多負擔。而且,體內脂肪過多,身體的氧供給機能會降低,心血管系統的耐力也會減弱。 張友才建議,賽前10天就必須注意防止體重增加,特別注意不要過多攝取糖分、水分,食物應多樣,應均衡,最好每餐為八分飽。 在比賽前應作好充分的准備。要去比賽路線上進行適當的適應性訓練,熟悉場地。 另外,保證睡眠,早睡早起。 對於比賽當天的准備,張友才建議,為了不耽誤參加比賽,要根據自己住所離賽道的起點的距離,提早起床,及時趕赴起點。早餐要在比賽前2.5-3小時內,應和往常一樣相等的量,只是相對多吃些糖類,使自身的營養和能量完全滿足全程跑的需要。 參賽篇 正確的比賽方式:賽前充分熱身,呼吸的節奏要和跑速相協調,途中感到不適時立即終止比賽。 不正確的比賽方式:起跑時爭先恐後,跑步節奏忽快忽慢,到達終點立刻停止運動。 專家解讀 馬拉松比賽是一項超長距離的比賽。參賽者在賽前要有充分的認識,對比賽中出現的各種情況能正確處置。 張友才說,首先是賽前准備活動前,在皮膚易磨處(腋下、乳房、大腿內側)塗以凡士林,以減少摩擦。賽前1小時開始做准備活動。准備活動要充分,要注意將各肌肉群和各關節活動開,天氣寒冷時由於肌肉關節僵硬,准備活動時間要適當延長,活動強度可適當加大,這樣可預防運動創傷的發生,也可以提高運動能力,創造出優良的成績。 在比賽起跑出發時,張友才提醒,不必爭先恐後,蜂擁向前。前排運動員應該適當加速,以免阻擋後排運動員。後排運動員先慢跑,待前排運動員加速拉開間隔後再加速。如果跑鞋意外脫落,運動員不要慌張,更不能馬上彎腰或下蹲處理。應該移至賽道邊沿後再處理,避免擁擠和摔倒,防止踩踏傷害事故發生。 在比賽途中,張友才建議,途中要符合馬拉松跑技術要領,要注意跑的節奏,要根據本人的情況合理分配體力。開始不要跑得太快,最好採取勻速跑,忽快忽慢容易消耗體力,一般不宜採用。要做好自我的心理調節,按你事先的跑步計劃在賽中執行,爭取順利跑完全程。 呼吸的節奏要和跑速相協調。「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呼吸氣要有適宜的深度。在比賽途中如果身體感到不適時應立即終止比賽,接受醫療救治,防止傷害事故發生。 到達終點後不要立即停止運動,要繼續慢跑一段時間,使身體逐漸安靜下來,以防止「重力性休克」。比賽結束後要擦乾身上的汗水,換好衣服,注意保暖,以免受涼感冒。
⑻ 國內的馬拉松再次發生猝死事件,成員的安全該如何保證
應當制定並發布馬拉松賽事參賽指南,詳細列明賽前准備、比賽途中和賽後恢復等注意事項等。
中國田徑協會應當制定並發布馬拉松賽事參賽指南,詳細列明賽前准備、比賽途中和賽後恢復等注意事項,防範參賽風險,引導參賽者安全順利完成比賽。
中國田徑協會應當加強對馬拉松賽事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包括但不限於競賽組織、市場開發、新聞宣傳、醫療急救等內容。同時,應對馬拉松賽事組織機構(包括賽事主辦方和承辦方)實施賽事組織水平評定,規范賽事組織機構的運營行為,提高馬拉松賽事的組織水平。
(8)馬拉松事故擴展閱讀:
馬拉松賽事的相關要求規定:
1、馬拉松賽事組織機構應當尊重和維護公共利益,依法保護賽事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履行競賽組織、物資保障、醫療救護、安保交通、綠色環保等基本職能。
2、合理安排、設計、協調賽事各個環節,對賽事舉辦中易發生危及公共安全和參賽者人身安全的各類風險和突發事件制定預案。承辦方應按照《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要求,向當地公安機關申請安全許可。
3、馬拉松賽事組織機構應當通過適當方式使參賽人員知曉競賽規程,為參賽人員提供健康科學參賽的提示及引導,提供線路圖、飲用水、餐飲點、衛生間等必要設施,並根據參賽人員規模設置緊急醫療救助設施,配備急救醫護人員,主動減少和科學應對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
⑼ 如何降低發電機的噪音
發電機降噪最根本的辦法是從聲源著手,採用一些常規的降低雜訊的技術;如消聲器、隔聲、吸聲、隔振等乃是最有效的辦法。
1、降低排氣雜訊 。排氣雜訊是機組最主要的雜訊源,其特點是雜訊級高,排氣速度快,治理難度大。採用特製的阻抗型復合式的消聲器,一般可使排氣雜訊降低40-60 db (a )。
2、降低軸流風機雜訊 。降低發電機組冷卻風機雜訊時,必須考慮兩個問題,一是排氣通道所允許的壓力損失。二是要求的消聲量。針對上述兩點,可選用阻性片式消聲器。
3、機房的隔聲、吸聲處理和機組隔振
(1)機房隔聲。機組的排氣雜訊和冷卻風機雜訊降低之後,剩下來的 主要雜訊源是電機械雜訊。採用的方法是除必要的與觀察室相連接的內牆觀察窗之外,其餘窗戶均除去,所有孔、洞要密實封堵,磚牆牆體的隔聲量要求要40 db (a )以上。機房門窗採用防火隔聲門窗。
(2)進風和排風。機房隔聲處理之後,要解決機房內通風散熱問題。進風口應與電機組、排風口設置在同一直線上。進風口應配以阻性片式消聲器,由於進風口壓力損失亦在容許范圍之內,可以使機房內進出風量自然達到平衡,通風散熱效果明顯。
(3)吸聲處理。機房內除地面外的五個壁面可作吸聲處理,根據電機組的頻譜特性採用穿孔板共振吸聲結構。
(4)室內空氣的交流,機房的良好隔聲,會使電機組停機時機房內的空氣得不到對流,房內的高溫亦不能及時降下來,可採用低雜訊軸流風機,再配上阻性片式消聲器就可以解決問題。
(5)機組隔振。電機組安裝前,應嚴格按廠家提供的有關資料進行隔振處理,避免造成結構聲的遠距離傳播,並在傳播中不斷幅射空氣聲,無法使廠界雜訊級達標。對因超標而要求治理的現有電機組,必須實測機組附近地面的振動情況,如果振感明顯,則先要對發電機組進行隔振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