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課題名稱界定是什麼我該怎麼寫呢
你可以從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兩個方面的各自優勢和社會實踐的作用來展開論述
❷ 什麼叫做課題的界定
課題的界定簡單地說就是題目的解釋
1。題目的含義
2.題目的內容.
3.課題的研究范圍
4.課題研究的方法
5。課題研究的對象
❸ 什麼是課題界定
課題界定復就是課題題目制的解釋。
所謂課題,指要研究、解決的問題,所以課題背景就是指該問題是在什麼情況或條件下產生的,課題研究有什麼意義,等等。
課題包括:市級課題、省級課題、國家級課題等。
(3)博客體育游戲課題的界定擴展閱讀:
科學研究課題的選擇決定著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奮斗目標,規定著應採取的方法和途徑。而選題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
1.課題的涵義(要簡潔明了)
2.課題的內容(要簡潔明了)
3.課題研究的范圍(要把握好度)
4.課題研究的對象(要明確,不能泛指。如「中學生」就不能泛稱為「學生」)
5.課題研究的方法
6.課題題目的名詞解釋必須規范、正確。
❹ 如何合理利用體育游戲進行課堂教學課題產生的過程及問題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以游戲的形式,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練是完成體育教學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小學階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是興奮占優勢,抑制過程微弱,意志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製能力較差;體育又多在室外進行,往往經受不住外界條件的引誘和干擾,注意力不易集中,單調的練習容易產生疲勞;傳統的隊列、廣播操、跑步等技能練習的教學模式是灌輸——接受,學生的學習方式基本是聽講——練習——鞏固——再現,學生完全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單一、枯燥、被動的學習方式,不利於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體育教學游戲化則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相互合作,為了有效地促進發展,避免壓力給學生造成的心理損害,教師採用游戲的特點來組織教學活動,將游戲的自主性、趣味性帶入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謀求游戲般的樂趣,使枯燥的說教變成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獲得游戲的心理體驗,以求一種寓教於樂的境界;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游戲活動中,他們的合作精神、集體意識及交往能力都得到發展,還能培養學生不怕挫折、勇於競爭、勇於創新的良好品質。因此,加強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游戲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國內外有關同類課題的研究綜述
國外先進的教學理論是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基點:羅傑斯的「現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優化方法,擇優學習;布魯納的「結構主義教育思想」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倡導「發現學習」;洛扎諾夫的「暗示教學法」,創設情境,愉快學習;杜威的「兒童中心論」主張以兒童為中心,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目前,從不同角度對游戲、課堂教學的研究也漸漸多了,如「快樂體育教學」「成功體育教學」「合作教學」「創新教學」等等,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結構分析的理論性文章,也經常可以在刊物上看到,這些都值得本課題借鑒。但對於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謀求游戲與教學相通的研究,即教學的游戲化,卻沒有專門的論述和探討,所以開展這項課題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選題的意義
1.課題組成員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能夠不斷豐富教學理論知識及創新與運用游戲到教學中的水平,提高學生對游戲教學的興趣和技能水平,提高一線教師的創造游戲的能力及課堂教學水平。
2.在實驗過程中還能發現游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弊端,從而進行修改,不斷完善,為進一步謀求游戲與教學的相通打好基礎。
四、本課題預期目標、研究內容
預期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小學體育教學游戲化的教學方法,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主動參與體育活動,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在游戲中練、在游戲中受教育、在游戲中成長。
研究內容
(一)體育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
(二)體育教學游戲化設計的研究
(1)自然情景下的自由游戲
自由游戲又稱自主游戲,在教師創設的自然情景下,學生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的選擇器材,自由結伴,自主游戲,自由游戲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開展自由游戲,有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如拔河、爬竿、踢毽子、丟手娟、老鷹捉小雞等。
(2)技能、技術類的改裝游戲
改裝游戲主要是將體育技能、技術以游戲的特點進行包裝,在教學的過程中謀求游戲般的樂趣,使枯燥的說教變成生動有趣的活動,從而使學生獲得游戲的心理體驗。如「雙腳連續向前跳」包裝為「青蛙過河」;隊列變化轉化為「孫悟空變魔術」。
(3)自編自導的創新游戲
創新游戲即學生的自創游戲,由學生單獨或多人合作,在掌握創編游戲的方法與技巧後,自編游戲,經師生討論修改,在課堂上由創編者自行導演示範,全體學生參與游戲,並最終評比,入冊。學生通過對游戲的創編,不斷增進了對體育游戲課的興趣,並從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豐富了學校體育的游戲內容。
(三)體育游戲在不同教學過程中應用的研究
1.教學和游戲的相互結合
教學和游戲的結合是指在同一目標引導下教師指導的教學活動和學生自主的游戲活動之間的相繼關系。
(1)游戲作為教學的先導活動
將游戲作為教學的先導,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相關經驗以後,並在其經驗基礎上進行理性升華,抽象出一般的道理,從而使學習具有豁然開朗的效果。如投擲教學前先「玩紙飛機」;跳躍教學前進行「仿生」游戲等。
(2)游戲作為教學的後繼活動
游戲作為教學的繼續,教學過程中獲得的新知識和技能在游戲過程中進行多種嘗試和靈活運用,可以獲得充分的發展。如《認識自己的身體》室內課教學後安排「指部位」游戲;投擲教學後進行「打靶」、「投准」游戲等。
❺ 課題界定怎麼寫
課題界定來簡單地說就是課題題目的源解釋:
1.課題的涵義(要簡潔明了);
2.課題的內容(要簡潔明了)
3.課題研究的范圍(要把握好度);
4.課題研究的對象(要明確,不能泛指。如「中學生」就不能泛稱為「學生」);
5.課題研究的方法;
6.課題題目的名詞解釋必須規范、正確。
❻ 什麼是課題的界定
需要從三大方面理解:
1、對發展性課堂教學的理解
教育的歷史使命是培養人才推動社會的發展,教育的本質功能是促進人的發展,核心是發展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渠道,發展性課堂教學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優質的教學活動和學生主動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有效發展的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發展性課堂教學關注師生發展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強調師生主動參與的積極內化作用,關注學生發展的個性差異性,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自身探索體驗和感悟。重視全體學生全面的發展,即不僅注重知識技能的增長,更關注其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發展。發展性課堂教學不是指某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一種教學理念,既是我們研究的目標,也是我們研究的過程。
2、對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的理解
(1)教學手段:是指為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的方式和措施。
(2)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是指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依據認知特點和學科規律,藉助媒體、設備或工具,傳遞教學信息,達到促使師生信息交流實現發展性教學目標而採用的方式和措施。即師生在課堂教學中藉助媒體、設備或工具,傳遞信息,為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有效發展而採用的方式和措施。
3、教學手段的分類,主要可分為兩類:
(1)非物質化的手段:是教師憑借個人身體器官就可採用的方式和措施。包括聽、說、模擬、要求等方式,如:形體、動作、服飾、語言、表情、聲調、語氣、個性等非物質化的手段。
(2)物質化的手段:是教師必須藉助於自身以外的物品才可採用的方式和措施。既包括讀、寫、演示、展示等方式,如文字與書籍:粉筆、黑板、文物模型、歷史標本、歷史照片、歷史圖片、歷史地圖等物質化的手段;還包括藉助於自身以外的設備才可採用的方式和措施,如:幻燈、唱片、錄音、錄像、電視、電影、教學機器、投影儀、互聯網路、計算機、實驗室、互動式電子白板等。
❼ 請問課題研究中的課題界定怎麼寫
課題研究設計教育科研課題確定之後,就要進行課題研究設計。教育研究設計是對教育研究活動開展的全過程的設計,是確保教育研究質量的關鍵環節。盡管不同類型的教育課題研究,對設計有不同要求,但從現有的教育課題研究設計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提出研究假設、選擇研究對象、明確研究變數,確定研究方法,最後形成研究方案。 一、提出研究假設 (一)假設的內涵 所謂假設,簡言之,是對選題提出的問題作假想性的回答,是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經驗事實和科學理論,對研究問題作出的一種推測性和假定性說明。對此,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必須是對問題的解答。假設的提出不是無緣無故的,它是用來回答特定問題、解釋一定事實和現象的; 第二,必須是對未經證實的問題的解答; 第三,必須有相關事實或理論依據。 (二)假設的類型 1、按復雜程度分: (1)描述性假設。是關於對象的大致輪廓和外部表象的一種描述。目的是向人們提供關於事物的某些外部聯系和大致數量關系的推測,如,「教育發展對人口出生率變化的影響」的研究。 (2)解釋性假設。揭示事物的內部聯系,以說明事物的原因。 (3)預測性的假設。是對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的科學推測。這種推測沒有對現實事物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是提不出來的。 2、按假設中變數關系變化的方向分: (1)條件式假設。是指假設中兩個變數有條件關系,在表述上採用「如果……那麼……」的標准邏輯句型, (2)差異式假設。是指假設中兩個變數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異關系。 (3)函數式假設。是指假設中兩個變數之間存在因果共變關系,並且用數學形式表達,即Y=f(x)。 3、按假設的性質分: (1)一般假設。是推測一般種類之間關系的假設,指向普遍的、抽象的、可推廣的事例。 (2)特定假設。是推測特定對象之間關系的假設,指向個別的、特定的、具體的事例。 (3)虛無假設。又稱統計假設,是推測某種不存在的、無傾向的關系的假設,指向中性的、無差異的、無區別的事例。 虛無假設的本意是想通過事實的檢驗來否定自己,否定了虛無假設,結果的傾向性也就明顯地顯現出來了。 3、按假設在表述變數關繫上的傾向性分: (1)定向假設。在陳述中示意假設結果的預期方向,指出變數之間差異的特點和傾向。 (2)非定向假設。在陳述中不提示假設結果的預期方向,而是期望通過收集數據、檢驗結果來揭示變數間的差異,常用虛無假設來表示。 (三)教育研究假設的特徵 (1)推測性。任何假設都是對於外界各種現象的猜測,尚未達到確切可靠的認識,因而有待於進一步通過科學研究來檢驗或證實。 (2)科學性。假設不是隨意的幻想和毫無根據的空想,而是人們根據已經認識並掌握了的有關科學知識或經驗知識,以一定的確實可靠的關於研究對象的事實材料為基礎,並按照科學邏輯的方法推理而成。 (3)邏輯性。假設不是經驗事實的簡單堆砌,而是由概念、判斷、推理構成的邏輯體系。 (4)多樣性。即對同一現象及其規律可以做出兩種或多種不同的理論假設。所以,假設具有多樣性。 (四)假設的重要作用 1、假設能集中反映前期探索的成果; 2、假設能指明後續研究的方向; 3、假設可以提高研究活動的創造性。 (五)好的研究假設的標准。 ①科學性。 ②預測性。 ③新穎性。 ④可驗證性。 ⑤簡明性。 (五)教育研究假設的檢驗 假設的檢驗就是驗證假設是否成立,包括邏輯分析和實驗驗證。 邏輯分析,主要用邏輯論證和反駁的方法; 實驗檢驗又分為:(1)直接檢驗;(2)間接檢驗。 二、選擇研究對象 根據研究對象劃分教育科研類型: (一)總體研究、個案研究和抽樣研究 1、總體研究。「總體」一詞含有總數、全體的意思,即研究對象的全體,是一定時空范圍內全部研究對象的總和。 總體的大小,由研究者所界定的范圍而定。 2、個案研究。 由於個案研究一般是對研究對象的一些典型特徵作全面而深入的考察與分析,其過程與解剖麻雀相似,因此也有叫「解剖麻雀法」。 個案研究具有以下特點: ?? 研究對象的個別性與典型性。 研究內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和綜合性。 目的和作用 優越性: 局限性: ?3、抽樣研究 是研究者按一定的規則從總體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樣本,根據對樣本進行研究的結果來獲得有關總體認識的研究 抽樣按一定的規則從一個確定的總體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單位組成研究的樣本。 抽樣單位是指構成總體的基本單位或元素。 樣本是指從總體中抽取出來的直接被研究的對象。 抽樣的目的和作用: 抽樣研究相對於總體研究來講有許多優越性: ①解決總體研究的困難; ②節省人力、時間、費用,縮短資料整理時間; ③可對所抽取的樣本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研究,提高研究結果的准確性和深度; ④抽樣研究所得結論,有推廣應用到同類對象中去的意義。 抽樣研究也存在許多缺點,其中最大的不足就是存在抽樣誤差。 (二)抽樣的基本要求 正確的抽樣應遵循隨機性原則。 所謂隨機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抽樣時,總體中每一個體被抽選的概率(即可能性)是完全均等的。此外,抽樣時還應注意: (1)確定抽樣范圍。關鍵是明確總體的界限。 (2)保證樣本代表性。 ①被研究對象的均勻程度,越均勻,誤差越小; ②抽樣數目,抽樣數目越多,誤差越小; ③抽樣方法。一般而言,不重復抽樣比重復抽樣誤差小,機械抽樣比隨機抽樣誤差小,分類抽樣比機械抽樣誤差小。 (3)樣本容量合理。即根據總體的性質,抽樣的方法及推論所需的正確程度來確定樣本的大小,盡可能抽取足夠大的樣本,以使它能夠真正代表總體的特徵。 (三)抽樣的一般程序 說完整的取樣過程一般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1)清楚界定研究對象的總體,即規定總體; (2)設法取得一份包括完整而正確的抽樣單位的總體名單; (3)確定樣本容量,然後根據名單,採用適當的抽樣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樣本。 (四)常用的抽樣方法 抽樣的方法多種多樣,應根據研究目的、研究內容和條件來選擇具體抽樣方法。 1、簡單隨機取樣。是全憑機遇來抽樣,每個抽樣單位在抽樣過程中有著同等的被抽取的機會。 ①採用抽簽的方式。 ②使用《隨機目錄表》。 2、等距隨機取樣。也稱系統隨機抽樣、機械抽樣或間隔抽樣,是將抽樣總體中的每個個體按某一標志順序排列編號,然後有系統地間隔若干個抽樣單位抽取一個個體,從而形成樣本。其步驟是: ①將總體中的每個個體按順序排列編號; ②確定間隔距離; ③採用隨機方法確定抽樣的起點號碼; ④從起點號碼開始,依間隔距離,按順序抽取足夠數目的個體作為樣本。 3、分類隨機取樣。也叫分類抽樣、比率抽樣、配額抽樣,是將總體按一定標准即單位屬性特徵(變異度的大小)分成若干個類別,然後根據事先確定的樣本容量和各類在總體中所佔比例,分別抽取一定數目的樣本。其步驟是: ①決定分類所依據的標准; ②確定總體數量,每類的總數和取樣的總數; ③計算出每類所佔比例,並以取樣的總數乘以比例,得到每類所應抽取的數量; ④採取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從每一類別中抽取應取的數量。 4、整群隨機取樣。也叫整體抽樣,是把總體劃分為若干個群體,然後依據隨機原則,抽取一個或幾個群體作為樣本。 5、多階段隨機取樣。也叫多級抽樣法,是將總體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層級,依次在各級中進行抽樣,每一級的抽樣都用隨機的方式。 6、有意抽樣。也叫按目的抽樣,是研究者按一定目的要求選擇某些研究對象作為樣本。進行有目的抽樣時應遵循如下原則: ①樣本必須擁有最大的信息量; ②不追求樣本容量大,而應以能提供信息為基本原則; ③事先確定一些抽樣標准; ④研究者清楚課題研究目的,以引導出清楚的抽樣標准。 7、雙重抽樣。是指進行兩次抽樣,以抽取兩個樣本進行比較。 抽樣的標准、方法以及抽樣的大小之是否適當,關繫到研究工作的進程,特別是研究結論的准確性,是研究工作開始時必須妥善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五)樣本大小的確定 樣本容量的大小取決於許多因素,其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研究對象總體的性質。 (2)研究目標、方法和研究者的經費、經驗、時間、精力等主客觀條件。 (3)研究結果的統計分析方法。 三、明確研究變數 科學研究必須探索變數之間的關系。 (一)變數的含義 變數是相對於常量而言的。 常量是指在一個研究中所有對象都具有相同的狀態或特徵。 例如:江西師范大學 變數(variable)是指在一個研究中研究對象具有不同的狀態或特徵,具有不同的值,即研究中涉及到的可以變化的因素。 如:教學 (二)變數的種類 1、按形式劃分 (1)連續變數。凡是在本質上能以連續數值表示其特性的變數,稱為連續變數。 (2)類別變數。凡不能以連續數值表示,而需以類別表示其特徵的變數稱為類別變數,即不連續變數。 2、按來源劃分 (1)主動變數。凡可以由研究者主動安排或操縱的變數稱為主動變數。 (2)屬性變數。代表研究對象的各種屬性,是研究者無法主動操縱、只能通過觀察和測量得知其特徵,稱為屬性變數。 3、按變數間的關系劃分 (1)自變數(independent variable)。又稱刺激變數,即研究者掌握並主動操縱,能夠促使研究對象變化的變數,是引起或產生變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縱的假定的原因變數。 (2)因變數(dependent variable)。又稱反映變數,指因自變數變化而發生變化的有關行為、因素或特徵。 (3)無關變數(extraneous variable)。也稱控制變數,是指與自變數同時影響因變數變化,但與研究目的無關、需要加以控制的變數。 (4)調節變數(moderator variable)。又稱減緩變數。是一種特殊的變數,具有自變數的作用,也叫「次自變數」。 A、B兩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 A教學方法對智力高學生學習效果影響顯著;B教學方法對智力低學生學習效果影響明顯。 (5)中間變數(intervening variable)。又稱中介變數,是介於原因和結果之間,自身隱而不顯,起媒介作用的變數。 (三)界定研究變數 1、確定主要變數。所謂主要變數,是指與研究目的直接有關聯的變數,是研究者操縱或測量並希望從中獲得研究結果的變數,通常在研究的題目中顯示。 (1)選擇自變數。 (2)明確因變數。 例如:用智力測驗分數反映智力發展水平,用科學測驗成績表明學業成就。 2、確定相關變數。相關變數是指與研究目的無直接聯系,但如果納入研究中,會使研究結果更嚴密、更可靠的變數,通常有兩種: (1)背景變數。 (2)調節變數。 3、確定控制變數。控制變數是在研究過程中必須加以控制,才能提高研究結果可靠性的變數。 4、確定變數名稱。務必使變數名稱簡潔、易懂,名副其實。 (四)定義研究變數 給變數下定義,要盡可能清晰、准確,不得含糊其詞。給變數下定義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般說來,是先下抽象性定義,然後下操作性定義。 1、抽象性定義(Abstract definition)。又稱概念性定義,是對研究變數共同本質屬性進行概括的定義。 如: 「智力」界定為「思維的敏銳」或「抽象思考的能力」;「興趣」界定為「人對現實世界的對象和現象的特殊認識傾向」;「動機」界定為「激發一個人去行動或抑制一個人行動的主觀原因」等。 2、操作性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根據可觀察、可測量、可操作的特徵來界定研究變數的含義。 例如:「智力」界定為「用《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測量所得的分數」; 「合作」界定為「對別人的活動給予支持,並直接參與活動,成為其中的一員」等。 給變數下操作性定義要注意: 第一,研究課題中的重要變數要下操作性定義。 第二,根據研究的目的、內容及變數的性質下操作性定義。 第三,操作性定義的設計要具體、明確。 第五,操作性定義必須兼顧排他性和普遍性。 四、確定研究方法 在明確了研究變數之後,就要考慮並確定研究方法,以收集完整、可靠的研究資料。 收集研究資料的方法多種多樣: 無論那種方法,既有優勢,又存在不足。人們通常是根據課題研究目的和條件來選擇資料收集方法,並注意各種方法的獨立性及相互關系。 五、形成課題研究方案 形成研究方案,是依據確定的研究項目,對研究過程進行周密、科學、完整地構思、確定、規劃和表述。 (一)課題研究方案的含義 教育課題研究方案,是如何進行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初步歸納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是開始進行課題研究的工作框架。 (二)形成課題研究方案的意義 1、是保證課題研究順利進行的必要措施。 2、是使研究課題具體化的中心環節。 3、是課題研究成果質量的重要保證。 4、有利於檢查和自我檢查。 5、有利於協作研究。 (三)課題研究方案的內容 1、課題名稱。 (1)明確表述研究問題。 (2)揭示研究對象。 (3)用語規范、科學。 2、研究背景、現狀和意義。 (1)闡述課題研究的背景(問題提出)。 (2)闡述研究的意義。 (3)國內外研究狀況(文獻綜述)。國內外作過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達到什麼水平 3、闡述研究目標、內容。 (1)明確研究目標。 (2)闡述研究內容。 4、選擇課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這部分,主要反映一項課題的研究要「做些什麼」和「怎樣做」。要盡可能寫得細致一些。如用調查法,可寫明調查方式是問卷還是訪談。如果用問卷調查,最好能將設計好的問卷附上。 5、明確研究程序、步驟。研究持續的時間、階段劃分、每個階段的主要工作、達到的要求 6、闡明成果表現形式。 7、課題研究資源的配置 (1)研究組成員及其分工。 (2)經費預算及設備條件的需要。 8、參考書目及有關附錄。 (四)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要求 1、保證研究採用的方式方法是合理的、可靠的和經濟的。 合理,指針對一定的假設或研究內容,採用的方式方法能夠滿足檢驗、論證和解釋研究內容所需要的功能和潛在條件; 可靠,指研究所採用的方式方法式是可以信賴的,可以重復的,即使換了他人來做同樣的工作也能得到基本相同的結果; 經濟,指對經費、人力、物力、時間的整體考慮和精打細算,既要力所能及,又要以較少的投入爭取最大的效益。 2、保證研究是有效的、客觀的和明確的。 有效,首先指研究所使用的變數之間存在著真實的確定的關系,這種關系可能是因果關系,也可能是相關關系。 客觀,指研究的程序和控制必須要保證研究變數之間的影響能以真實關系發生變化,不能是虛構的、或隨心所欲的,收集的數據是反映真實關系的、准確的。 明確,保證研究是明確的,指設計要使得研究所反映的關系能以比較突出和鮮明的形式表現出來,研究結果以明白無誤的、有說服力的、可靠的數據或材料表述出來。 第一、認真細致。認真細致地查閱資料,認真細致地進行思考,認真細致地討論修改,教育科研計劃才能制定出來。 第二、明確具體。教育科研計劃必須明確具體,但不應該有套話、廢話,不應該有不必要的修飾詞。 第三、科學性。研究計劃的制定要符合教育研究方法的要求,要在掌握一定理論和事實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研究計劃的制定又要切實可行,充分考慮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條件。
❽ 如何進行課題界定
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客體和師生共性的問題加以歸納分類,凸現特質,依版據各自遵循權的規律在研究中加以整合,以期達到簡化的目的,從而縮短教學和學習過程。同時,學生的學習策略由學習方法和元認知兩部分組成,在教師的引導下,以研究性的態度進行自省歸納從而達到創新的目的,以其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
❾ 課題界定是什麼意思
課題界定簡單地說就是課題題目的解釋:
1.課題的涵義(要簡潔明了);回
2.課題答的內容(要簡潔明了)
3.課題研究的范圍(要把握好度);
4.課題研究的對象(要明確,不能泛指。如「中學生」就不能泛稱為「學生」);
5.課題研究的方法;
6.課題題目的名詞解釋必須規范、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