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項正規的馬拉松賽事應該包含哪些安全保障和補給設置
1)要求報名選手出具有醫生簽字的體檢證明
2)官方上提供完整資料:
包括詳細的賽事指南,列明了比賽的路線圖、海拔高度變化圖、途中各類補給點的分布、每個補給點的補給內容、醫療救護點的分布、比賽當天的天氣預測、歷史上比賽日的平均氣溫等等
3)領取的號碼牌背面要求參賽者寫下緊急聯系人的聯系方式
4)補給站(提供水和運動飲料基本有兩種方式)成瓶供給飲料,或者由志願者倒在紙杯中提供給參賽者:
每隔5公里設置一個補給站提供水、運動飲料、香蕉、葡萄乾、橙子等補給
另外在兩個補給站的中間2.5公里處,設置簡單的只提供水的補給站
6)比賽時,部分主辦方會安排穿輪滑的醫療救護人員和參賽者一起前進,方便第一時間救護,比賽現場尤其是終點附近一定會安排相應數量的救護車待命
7)賽後補給包:一般包含1瓶水、1瓶運動飲料、水果(香蕉居多)、巧克力、餅乾等
② 我和兩個朋友去跑馬拉松,住在賓館里,明天去跑,鑰匙錢包手機這些貴重物品放在賓館比較安全還是主辦方寄
貴重物品還是放在主辦方那裡好一點,要不然就找一個信得過的朋友讓他幫你們保管。
③ 和平精英跑毒的時候,常常是一人上演「馬拉松」,哪些車究竟去哪兒了
和平精英當中有著非常多的載具,可以供我們選擇,有吉普車,超級裝甲車,兩棲裝甲車,摩托車,三輪摩托車,越野車,轎車這些載具每一輛都是非常不錯的,能夠在跑毒的時候給我們帶來便利,也能夠快速的進入到安全區當中。
因為我們在路上連一輛車都沒有,身上的可樂又不夠了,信號值在不斷的降低,到了最後僅僅只差五秒的距離就可以進圈了,我們四個人直接倒在了野外,讓我們嘆恨這個游戲的不公,為什麼不在路上刷一輛車給我們呢?有時候確實是會很不開心,因為明明跑了這么久卻連一輛車都沒有看到,沒有死在敵人的手上,卻死在毒圈裡是非常憋屈的。
④ 長沙馬拉松半程組中簽了,可是我沒跑過半程應該怎樣訓練才能保證安全完賽
半程馬拉松是21公里的激烈賽事,想要為此進行成功的訓練,需要的不僅僅是報名,以及每天跑步直到賽事到來,而是預先做好計劃。無論你是想贏得比賽,還是只希望能抵達終點線,你都應該通過遵循訓練計劃、改變生活方式來為賽事做准備。本文提供的信息,能幫助你為這個重大日子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備。
1、了解你的能力。在考慮進行半程馬拉松訓練前,跑步教練建議你必須能連續一星期跑16 到 24公里。如果你剛起步,還沒有建立此里程數的跑步能力,就必須等到擁有足夠耐力,才能真正報名參加比賽。
2、盡早開始。半程馬拉松訓練需要耗費數個月,所以選擇參加非近期舉行的比賽,以便有時間做充分准備。
如果你是個初級跑者,比賽之前計劃訓練20周。
如果你是個中級跑者,給自己16周。
如果你是個高級跑者,可訓練12周。
3、報名比賽。你真正支付費用並正式報名參加比賽的那一刻,就已設定了訓練的最後期限。在日歷上標記日期,給自己幾個月 累積興奮的情緒,為比賽當天做好准備。
4、考慮參與團隊。與團隊或僅是和朋友一起訓練,都可以提高你在訓練期間的動力。
5、你也可以為了某個目標而報名。讓朋友贊助你參加慈善跑。不想令人失望的想法必能在訓練過程中鞭策你前進。
1、制定訓練計劃。在開始為馬拉松鍛煉身體之前,先制訂適當的計劃,幫助你在身體上堅持到底,同時給你動力繼續努力。計劃可助你追蹤進度,專注於最終目標。
Runnersworld.com(英文)、跑步聖經網(中文)等網上資源均有提供不同類型的訓練計劃,以滿足各人需要。選擇適合你的作息與能力的計劃。
如果這是你的第一場比賽,不要強迫自己去選擇以跑得快為目標的訓練計劃。選擇旨在幫助你完成比賽的計劃,下次你就能努力打敗個人最佳時間。
當你投入訓練時,把訓練過程記錄下來。記下每項進展以及下次需要改進的事項。
2、混合輕松跑、長跑和交叉訓練。大多數訓練計劃包括了每周計劃,其中規定每天真正需要進行的訓練項目。
輕松跑是每次長跑之間的恢復跑。它們通常為4.8至8公里長。
長跑通常一周進行一次,在訓練計劃期間慢慢增加距離。最後,最長的長跑距離將會是比賽本身的距離。
交叉訓練能在准備比賽的過程中幫助你增強全身,例如騎自行車和游泳。
3、制訂的計劃需配合生活作息。盡量把跑步融入原有的日常作息中,這樣就不必到處調整活動,以抽出時間進行訓練。否則當計劃好的跑步與生活其他重要事情發生沖突時,你會很容易放棄跑步。
如果你某天碰巧錯過長跑,可改變訓練計劃,以便第二天可以補跑。
如果你錯過一兩次輕松跑,這並非世界末日。只需要在第二天繼續進行中斷的訓練。
4、不要過度練習。訓練過度將令你面對受傷風險,可能使你被迫退出比賽。不要選擇超出你應付能力的高階訓練進度表,以免危及整個計劃。[1]
5、不要為了彌補落下的跑步進度,而在下一次跑步時增加太多里程數。身體需要逐步建立長跑能力。
6、如果拉傷肌肉或感覺身體疼痛,請休息一天。不要冒著受傷的風險硬完成計劃。
1、在比賽前確保飲食健康。營養在訓練中起著巨大作用,當比賽日益臨近時,注意你吃的食物,盡量確保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當你跑更長的距離時,攝取的總熱量應有65%來自復合碳水化合物,約20%源自不飽和脂肪,而10%則為蛋白質。
在馬拉松的前一周起,從飲食中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讓身體做好准備應付體能挑戰。
比賽當天不要吃太多,因為食物可能讓你感到胃部沉重,使跑步速度慢下來。
2、保持身體水分充足。你會自然地在訓練期間喝大量的水,但在比賽之前的日子裡,尤其需要確定身體水分充足。
當跑步距離更長時,無論是放在手或掛在腰間,總之隨身攜帶一瓶水,讓你在跑步時可以補充身體水分。
在比賽前幾天避免飲用過量酒精和咖啡因,這些物質會使身體脫水。
3、休息。最後的長跑訓練應安排在比賽前幾天,以便身體有足夠時間恢復。比賽的前一天應休息或進行輕松跑,但不要進行太激烈的鍛煉。
4、享受比賽。把訓練化為實踐,確保調整步伐,以便成功越過終點線。
如果你必須停下跑步,並在比賽中步行,這也沒問題。只需在你覺得准備好時繼續跑。
要求家人朋友前來為你打氣,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給你一些額外動力。
⑤ 國內的馬拉松再次發生猝死事件,成員的安全該如何保證
應當制定並發布馬拉松賽事參賽指南,詳細列明賽前准備、比賽途中和賽後恢復等注意事項等。
中國田徑協會應當制定並發布馬拉松賽事參賽指南,詳細列明賽前准備、比賽途中和賽後恢復等注意事項,防範參賽風險,引導參賽者安全順利完成比賽。
中國田徑協會應當加強對馬拉松賽事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包括但不限於競賽組織、市場開發、新聞宣傳、醫療急救等內容。同時,應對馬拉松賽事組織機構(包括賽事主辦方和承辦方)實施賽事組織水平評定,規范賽事組織機構的運營行為,提高馬拉松賽事的組織水平。
(5)馬拉松安全擴展閱讀:
馬拉松賽事的相關要求規定:
1、馬拉松賽事組織機構應當尊重和維護公共利益,依法保護賽事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履行競賽組織、物資保障、醫療救護、安保交通、綠色環保等基本職能。
2、合理安排、設計、協調賽事各個環節,對賽事舉辦中易發生危及公共安全和參賽者人身安全的各類風險和突發事件制定預案。承辦方應按照《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要求,向當地公安機關申請安全許可。
3、馬拉松賽事組織機構應當通過適當方式使參賽人員知曉競賽規程,為參賽人員提供健康科學參賽的提示及引導,提供線路圖、飲用水、餐飲點、衛生間等必要設施,並根據參賽人員規模設置緊急醫療救助設施,配備急救醫護人員,主動減少和科學應對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
⑥ 組織馬拉松,該如何寫安全公告,意思是我們只是提供一個平台,自己出了事我們不負責
凡是選手因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意外有自己負責,
⑦ 男主穿越平行空間直播強制任務有馬拉松還有徒手爬安全梯是什麼小說
田野
作者: 田夢陽
簡介:
趙田野的老婆管悅是先天不育,為了趙家傳宗接代,為了不讓村裡人恥笑,趙田野在父母的苦苦勸說下向沒有血緣關系的妹妹趙春姑求助
⑧ 馬拉松人身安全風險有哪些
身體脫水暈倒,有心臟不好猝死的,美國馬拉松不是還有恐怖爆炸事件嗎,所有所有馬拉松報名者都上保險的。
⑨ 深圳馬拉松2015官網未滿十八歲安全責任書在哪下載列印
貌似沒看到有什麼安全責任書的說法,如果是未滿18歲,那麼不能參加全馬,但是專視情況可以參加半屬馬
參賽者年齡要求:
1、馬拉松項目年齡限20歲以上(1995年當年出生);
2、半程馬拉松項目年齡限16歲以上(1999年當年出生);
3、6公里跑項目年齡限13歲以上(2002年當年出生);
參考自:http://www.sz-marathon.com/cn/baomingzhuanti/baomingxu/index.html
2015深圳國際馬拉松賽報名須知
⑩ 如何避免馬拉松賽道上的悲劇
1、量力而行避免「沖動型消費」
相較於專業度更高的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則成為跑步「菜鳥」的首選。「參加全馬的選手幾乎都需要進行系統的長時間訓練,這個跨度短則三四個月,長則需要半年或者一年。他們要經常進行20公里以上的訓練,所以比較了解自己。」很多參加半馬的選手是屬於「沖動型消費者」,不少人平時可能只能跑5公里或者10公里,但是感覺21公里的賽程只要「咬咬牙就能跑完」,並沒有去了解自己的身體極限。10公里和半馬比賽中出現的傷病情況不少於全馬,很多跑者出現髂脛束摩擦綜合症、足底筋膜炎。「馬拉松的門檻越來越低,變得你有一雙合腳的鞋就能出去跑,然後各種以前不曾運動的人因為沖動開始跑比賽,特別是10公里和半馬。往往這些人是最追求成績的,也是最容易出事的。」
2、佩戴電子設備隨時監控心率
很多參加半馬的年輕跑者,因為經驗不足,專業度不夠,在大賽上很容易興奮過頭。因為缺乏系統訓練,不了解身體在極限狀態下的變化,在接近終點時,他們聽到旁邊觀眾或者志願者的加油吶喊,很容易因為腎上腺素加速分泌而開始沖刺。這種情況是最危險的,他們下意識的加速,可能就造成心率超過200。很多出問題的跑者其實沒有什麼疾病史,都是在最後出現了惡性心律失常,導致心臟驟停。其實在跑步到達極限前,都會有一些前兆,比如現胸悶、心悸、出虛汗甚至有嘔吐症狀。」對此,王曉剛的建議是,參賽跑者最好應有佩戴GPS手錶查看心率的習慣,並且在訓練中了解自己的最高心率,以及目標配速時的心率情況。
3、賽事舉辦方應該保障跑友安全
當然,要防止猝死悲劇再次發生,主辦方也應該重視包括半馬和健康跑在內的賽事安全以及急救。近年來,國內的馬拉松賽事組委會都會要求報名者提供體檢證明。不過,大多數賽事要求的體檢報告極為簡單:脈搏、血壓和心電圖。魏來醫生說,常見的運動猝死,實質是遭遇負荷後,心室異常顫動、心臟停止跳動、停止供氧。也就是說,一般的心電圖和脈搏完全無法杜絕隱患。
而相對於半馬的安全保障,國內的不少賽事組委會更重視全馬跑者的安全問題。在一些國內賽事中,比賽的前半程都是5公里甚至接近10公里才設置一個救助站,而在後半程則是2到3公里設置一個。如果在賽事路線安排上,全馬和半馬的最後賽段沒有重合,很多跑者的受傷點可能會成為賽道的「盲區」。不僅如此,大多數國內馬拉松賽,醫療保障主要由醫院主導,一些醫療方面的志願者進行配合。但對於心肺復甦等第一急救措施,普通志願者或許知之甚少。
在這方面,國內賽事可以借鑒東京馬拉松。東京馬拉松配備了AED心臟起搏設備72台,在保障設置上,每隔3分鍾的路程會有2人一組的志願者,攜帶心臟除顫儀在路邊待命,並且還有騎行急救員和跑步急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