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馬拉體育 > 體育項目德國

體育項目德國

發布時間:2020-11-24 19:15:23

1. 德國流行什麼體育運動

足球,網球,乒乓球,體操。

2. 德國學校體育教學內容

德國出現的多樣性體育運動項目的課程模式一定程度上類似於我國建國初期從前蘇聯引進的凱里舍夫的「三基」教育。前蘇聯施行的「三基」教育其實質為:體育教育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應以傳授體育的「三基」為學校體育的核心內容,即學校體育應教授體育知識、體育技術,習得和形成體育運動技能。應該看到這兩種課程思想有較大的共性,體育教學是傳承人類運動文明的主要形式。

目前,我國體育界對於能否在高校開展競技體育教學有一定分歧,有人認為競技不應該被納入學校體育教程范圍。豈不知學校體育教育如同數學、物理等其他課程一樣,也肩負著傳播人類文明的歷史重任。眾所周知,競技運動項目多源自於世界各民族的民間游戲,是經多年積淀,形成的規范化了的運動形式,也是人類共同締造的文化,而讓學生不接觸競技,其結果只能是切斷文明傳播路徑,與體育教學的使命相背離。因此,在「淡競技、重健身」的呼聲越來越響亮的今天,我們不能拋棄了體育教學中最本質的內涵- 傳承人類運動文明。

3. 2 體育教學應注重學生運動行為引導

德國該課程模式對我國學校體育有很大的啟發。特別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改造現有競技運動項目,適當降低其難度,使之適合在體育課程內開展,並符合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要求,利於其積極參與,從而開發其基本的體育行為能力。這是我國體育教學的空白點。

其次,在學生運動參與方面注重學生的自主性積極參與,引導學生將體育教學理論與運動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體育操作能力。這方面的教育目前也是我國體育教學的盲點。再次,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融合,這在德國學生運動行為模式中也得以落實。該課程模式將學校體育、社會體育、家庭體育有機聯系,打通學校俱樂部與社會俱樂部之間的壁壘,賦予學生運動參與方面充分的選擇權與自主權,這一點更值得我國學校體育借鑒。

3. 3 重視學生運動體驗和參與,發展學生終身體育能力和習慣

在我國體育教學中,長期存在著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為體育教學內容與教學組織形式與學生的需求相去甚遠,德國學校體育中的快樂體育教育值得我們效仿。在滿足學生體育興趣和運動需要上,在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體驗運動中的樂趣和豐富其情感上,以及通過運動參與,穩定學生的運動興趣上,我們的學校體育還有很多事情可做。

目前,在新近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體系中,已明確提出:體育教學應在內容上一反以往要求學生大量學習和儲備盡可能多的運動技能的做法,主張在使學生獲得運動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讓其學會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並牢固掌握一至兩門個人較為拿手的運動技能,以利於其今後以此為體育鍛煉基本內容與手段,終生鍛煉,終生受益。這是學校體育實現其長遠目標的必由之路,在其具體操作上,我們還有許多東西需要向教育先進國家學習。

復制的 看看吧

3. 德國體育明星都有哪些呀

舒馬赫(賽車) 巴拉克,克洛澤,卡恩(足球) 波爾(乒乓球) 諾維斯基(籃球)

4. 美國和德國主要採用哪種體育體制

運動員為主,體育協會為主的體制,當有體育大賽的時候,一般舉行選拔賽,選拔賽前幾名可以獲得資格和相關費用去參加比賽,平時都是自費或者學校報名學校提供經費

5. 德國城市如何發展大眾體育

現代體育運動對於提高德國市民生活質量和增強國際競爭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種重要性同時也體現在城市規劃與治理中。本文旨在介紹德國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如何將大眾體育與城市綠色空間進行整合規劃和綜合利用的發展策略。

體育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一般認為,現代體育發源於18世紀的英國,而英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這並非巧合,因為現代體育的發展依賴於科學的運動醫學知識、完善的體育設施和大眾傳播技術,以及公民社會的組織溝通協商制度——而這些都是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現代性(modernity)的產物。

更進一步來說,全世界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幾乎都是在城市中發生的,現代體育也因此與城市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無論是東西方的哪個國家,無論是競技體育、商業體育還是大眾運動,越是城市建設發達的地方,其體育運動發展得越好。由此,體育是一種更適合在城市中開展的活動,即體育的城市化。

現代體育在城市中流行與普及還有著更為深刻的社會內涵。德國體育社會學家卡爾-亨利希貝特(Karl-Heinrich Bette)從宏觀理論視角指出,這種「現代社會的體育化」(die Versportlichung der Gesellschaft)是社會進程的必然結果。

現代城市的生活方式導致了人與人的關系逐漸「疏離」和「冷漠化」,城市易於使人產生「失落感」,喪失了激情和動力。因此,體育運動更受城市人的歡迎,成了一種完成個性解放和自我表達的方式,人們要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娛樂的空間、游戲的空間和身體運動的空間,並最終形成了一種城市(空間)的體育化(Versportlichung urbaner R ume)。

正是在「體育的城市化」和「城市的體育化」這兩種趨勢的合力影響下,體育運動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已經越來越緊密了。實證研究已經發現,體育不僅可以在社會心理層面對城市認同和社區營造產生重要的影響,而且體育也可以促進城市的多元化和差異化。德國是非常重視體育運動發展的國家之一,很早就開始了全國性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計劃,聯邦政府的城市建設和發展部門還會發布官方的研究報告,專門探討「體育設施與城市發展」的問題。

德國大眾體育的發展歷程

德國是體育大眾化發展的典型國家,有大量的民間體育協會,僅在德國奧林匹克體育聯合會(DOSB: Deutscher Olympischer Sportbund)登記的就有9萬余個協會(2015年),注冊會員達到了2700餘萬人,體育協會的會員佔到總人口的34%。此外,沒有注冊,但經常參加運動的人有1200餘萬人(德國總人口約8200萬)。德國大眾體育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1)工業革命前期;(2)工業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期間;(3)戰後恢復時期。

德國工業革命之前的體育主要以民間的自發組織為主,當時在民間流行的大眾體育活動主要有射箭、游泳、騎馬、狩獵、跳遠等。尤其在中世紀末期,由於騎士制度的衰落,射箭組織在德國民間盛行,並逐漸發展成為現代體育俱樂部的雛形。18世紀末,德國涌現了一批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們認為體育跟智力一樣重要,是維持個體和國家獨立的基本保障。這種體育觀奠定了德國大眾體育的理論基礎。

德國在1871年統一之後馬上迎來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和城市化。由於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環境污染,德國國民的身體體質開始惡化,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德意志帝國政府頒布了相關法令,以行政命令建設大眾體育場所,鼓勵大眾參加戶外體育活動。1896年,一個名為「候鳥」(Wandernvogel)的旅遊組織在柏林成立,在「候鳥」的帶動下,一股遍及全德的回歸自然的徒步旅行風勃然興起,迅速發展為全民參與的「候鳥」運動。這些法規及措施無疑對推動德國大眾體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別為此後遍布德國城鄉的體育俱樂部的成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遺憾的是剛剛興起的大眾體育很快被兩次世界大戰扭曲,體育的目的成了統治者發動侵略戰爭的兵力來源。

二戰結束後,德國分成東西德兩個國家,體育在兩種不同的政治體制下也出現顯著的差異。戰後的西德在經濟上取得了的輝煌成就,城市化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到20世紀60年代初,西德的城市化率就已經超過了70%。與此同時,西德戰後的體育政策逐漸從競技體育發展成為「全民體育」和「家庭體育」,強調休閑和身心健康功能。為此,1960—1990年,西德陸續實施了三次「黃金計劃」(Goldner Plan),其主要內容是在德國范圍內大量興建體育場館,以此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

從1960年西德實施第一個「黃金計劃」以來,西德的體育基礎設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就以全民健身中心的數目來說,截至1990年西德已經擁有65132家健身中心,差不多是1960年的兩倍。東德由於受到蘇聯的影響,體育政策更強調「勞動」、「競技」和「集體精神」,與西德的全民體育形成鮮明對比。統一後的德國主要推行以原來西德為主的體育發展方針,進一步將體育推向大眾化,並推廣實施了「東德黃金計劃」。

德國體育的市民自治和社區化

德國採用高度自治的社團體制來管理體育事業。總體上,德國體育社團組織由各級體育聯合會組成,它們在國家體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以及體育資源的配置上起主導作用。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除通過體育彩票給予體育團體組織一定的財政補助以外,基本上不幹預其管理事務,充分保證其自治地位。

德國體育自治組織框架。

體育俱樂部在德國體育自治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德國著名學者海爾曼認為,體育俱樂部是一個以「自由的成員資格」「以成員利益為准則」「不依賴第三者」「義務參加工作」和「民主決策」為特徵的自由團體。德國體育俱樂部不僅擁有絕對獨立的財政權,還可以免費使用城鎮公用的體育基礎設施。

德國體育發展的另一個特徵是社區化。在德國的各個地區和城市裡都有大量的社區體育聯合會,它們對於社區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起著關鍵的作用。根據德國憲法,州政府有責任承擔城市社區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實際上,德國州政府不僅提供資助,還要提供咨詢服務。比如德國的市級和區級政府主要負責當地體育與休閑設施的建設與維護;城市和社區政府服務參與修建與休閑設施的建設與維護;城市和社區政府服務參與修建和維護當地的體育和娛樂設施以及青年活動中心,甚至幫助維修私人體育俱樂部的設施。同時,德國體育俱樂部的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由當地社區居民通過志願者工作的形式完成的。

海德堡的綠色運動空間

海德堡是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州的一個中等城市,位於德國人口較為密集的萊茵—內卡都市區的中心地帶,居住人口約15萬,屬於德國典型的大學城(如海德堡大學)。因為位於美麗的內卡河谷和奧登森林(Odenwald)中間,加上悠久的城市歷史和輝煌的文化,海德堡一直是德國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

海德堡同時還是一座綠色城市,整個城市的面積約109k ,其中綠地(森林、草地、公園、農田、水域等)佔了70%。這種獨特的自然資源以及宜人的氣候環境給海德堡的體育休閑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實際上,無論在體育基礎設施還是體育社會組織方面,海德堡都是德國體育發展非常前沿的城市。僅在2013—2014年,海德堡市在體育領域包括體育市政設施的總投資額達到1000餘萬歐元。而且這些基礎設施都是公益性的,市民只需支付非常少量的入場費用就可以使用,此外城市的公園和學校中還有許多對外完全免費開放的體育設施,最常見的是兒童游戲場所(Kinderspielplatz)。

1970—2013年海德堡的體育基礎設施增長情況。

非正式的戶外體育鍛煉在德國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這些活動大部分都在城市的綠地空間中進行。根據德國體育社會學家許布納(Huebner)等人在德國西部大中城市的調查顯示,大約58%的體育休閑活動是在非正式的體育空間中進行的,這其中最受歡迎的要屬城市公園、森林、田園小徑以及開放水域,即所謂的綠色空間。

海德堡豐富的綠色用地無疑為市民提供了優良的戶外運動場所,下文主要從城市森林、田園小徑、河流和公園四個方面闡釋,海德堡城市如何通過合理規劃和管理,將城市綠色用地作為運動場所使用的寶貴經驗。

(1)城市森林

海德堡40%的城市土地為森林植被。森林不僅僅是海德堡寶貴的景觀資源,更為市民提供了體育休閑的場所。早在二戰之後,海德堡市政當局就開始對城市區域的森林進行規劃和改造,開辟了約300km的森林小徑(Waldweg),這些森林小徑主要用於徒步旅行(Volkswandern)、跑步(Jogging)、自行車旅行等運動項目,其中最有名的海德堡徒步小徑為內卡河旁邊的哲學家小道(Philosophenweg)。森林小徑通常相互連接成網路,為了方便運動愛好者尋找路線,在森林小徑的交叉口一般都有著詳細的路標,甚至還有專業的俱樂部策劃的固定旅行路線標記,旅行者只需沿著特定的標記往前走就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地。

海德堡部分城市森林徒步小徑路線圖。

如今當地的運動俱樂部又推出了新的網路服務,使用者可以通過網站(Regioausflug.de)查詢策劃自己的徒步旅行路線,下載地圖和GPS導航等信息。

海德堡森林小徑的指示標牌。

(2)田園小徑

德國雖然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可在城市及周邊仍然保留了大量的農用地,稱為「城市農業」(Urbane Landwirtschaft)。海德堡共有1831h農田,因為城市呈星狀分布,所以城市各個社區都很靠近城郊的農田。城市田園自然也就成了市民體育休閑的重要場所。德國的耕地都是私有財產,但為了給市民提供運動場所,市政當局在農田之間規劃建設了非常平整的田園小徑,有些小徑甚至可以通車。

作為一種受到法律保障的「市民契約」,市民可在農庄的小徑上進行徒步、跑步、滑輪、騎車等運動,但不許損害、偷竊農庄的作物。

(3)城市河流

跟許多其他城市一樣,海德堡是依託內卡河發展起來的城市。內卡河由東向西橫穿城市中心,一方面給城市提供了非常寶貴的景觀資源,如著名的海德堡老橋,另一方面河流本身也是市民運動休閑的最佳場所。內卡河是完全向市民開放的公共空間,劃船愛好者只需在海德堡登記所使用的船隻類型,就可以自由地使用河道。每年夏天,家庭或俱樂部船隻、遊艇都會陸續出現在城市河流中,這其中就包括每年舉辦的海德堡城市龍舟節。同時,內卡河兩岸還開辟了專供行人和自行車使用的河岸徒步小道(Neckarwege)。

因為獨特的峽谷自然風景和古老的城市建築風貌,環內卡河的徒步小道是最受運動愛好者和旅客歡迎的旅行路徑。此外,市政當局還在河流與城市的交接地帶規劃了一塊約200~300m寬的綠色緩沖帶,完全對市民開放,漸漸成了青少年學生練習排球和飛盤的最佳場所。

海德堡內卡河岸的綠色運動空間。

(4)城市公園

海德堡每一個社區都有配套的公園,此外在大學、醫院、城堡等部門還有大量的公園用地。占公園面積很大一部分的是室外體育基礎設施,如小型籃球場、沙坑、體操桿、鞦韆等。社區公園的體育基礎設施也是完全開放的,這種小型的體育場地非常受社區青少年的歡迎。更特別的是,為了方便市民運動,德國法律允許人們在公共草坪上行走和運動。海德堡城市公園的設計同時也非常關注兒童和殘障人群的體育鍛煉需求,在公園體育設施中幾乎多半都是而為兒童運動所設計的,殘疾人所使用的輪椅可以在不需要他人幫助的情況下輕易進入公園運動場所。

此外,海德堡每年還會定期舉辦的城市體育運動,主要有:城市馬拉松、海德堡鐵人三項、海德堡龍舟節和滑輪比賽等。這些城市的運動項目有著非常廣泛的市民參與,以城市馬拉松為例,每年參加半程賽的人數都在3000人以上,參與全程馬拉松的人數多達1500人,參與的觀眾更是在幾萬以上。而且,這些比賽項目的場地並不是專用的,而是在城市開放空間進行,上述的綠色空間尤其是城市運動項目的首選。這些體育事件的推行不僅大大提高了海德堡的城市影響力,從而為發展旅遊和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還鼓勵和促進了市民對於體育的參與熱情,增強了民眾體質。

總之,在海德堡,城市的公共空間(尤其是綠色空間)已經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市民的體育空間,而且這種開發和利用是建立在保持原有生態的完整性以及讓全體市民受益的基礎上的,即一種可持續的城市體育發展模式。

總結與討論

德國體育「黃金計劃」的成功經驗表明,現代體育從競技體育向大眾化體育發展是城市體育發展的必經之路,城市化和體育大眾化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海德堡作為德國著名的綠色城市,在城市綠色空間的綜合利用方面有著寶貴的實踐經驗,海德堡市利用自身豐富的綠地資源(如森林、田園、河流等),通過合理規劃和開發,將城市綠色空間轉變為受市民普遍歡迎的運動空間。這個過程不僅僅體現在城市當局對於體育設施的建設上,更在於法律制定和推動市民參與等方面。

當然,由於國情和社會發展水平的不同,德國城市體育發展的模式或許不能完全適用於中國,但對於城市規劃來說,德國的經驗有著巨大借鑒價值。在當前中國城市規劃的實踐過程中,實踐者對於城市開放的運動空間——尤其是如何綜合規劃和利用綠色空間還存在著不足。

作者何金廖系南京大學人文地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修楓系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社會學博士、上海大學體育學院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劍峰系德國海德堡大學經濟學博士。本文原載《國際城市規劃》2017年第5期。

往期精彩回顧

6. 德國體育制度

在長達二十年時間里,東德曾是與美蘇鼎足而立的體育競技大國,所奪奧運獎牌數量佔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蘇。其中最顯著的是女子游泳和田徑。但是,德國統一後這個東德神話破滅:自1996年開始,德國在奧運會上的成績就一屆不如一屆了,96年20枚,00年13枚,04年13枚,08年截至目前為9枚。

與其說是德國體育江河日下,倒不如說是德國體育的正常回歸。一直以來,西德的體育制度是很健康的,不過分追求奧運會的金牌數,而讓國民的身體素質得到自由發展,所以每次奧運會 金牌得10枚左右就滿足。反觀東德,為了在與西德的對比中顯示出所謂的「社會主義優越性」,採用舉國體制辦體育。所謂「舉國體制」,官方的解釋是「在國家綜合實力還比較弱的情況下,為了短時間內形成突破,從而採取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攻堅的一種組織制度」。換句話說,「舉國體制」就是調動全社會資源來協助操練少數精英運動員,盡最大努力在國際大型競賽中奪取最多的獎牌獎杯。這種體制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國家資源的使用嚴重顛倒輕重,每年花費巨額國民財富用於培養精英運動員,但輕視國民大眾的體育與趣愛好和強身健體的需求。

第二,選拔有運動天分的青少年進行封閉式集訓,但目的只是讓少數體育尖子去爭奪獎牌,結果犧牲了數十萬計運動員的青春,甚至給許多運動員造成終身傷害,毀了他們的一生。中國體育報說,80%的運動員退休後因為沒有文化,沒有一技之長,謀生艱難,其中很多人還因運動過量而落得一身疾病,甚至成為殘廢。

第三個弊端是,形成了一個明星運動員、教練和體育官僚三位一體的龐大利益集團。金牌給運動員和教練帶來巨大名利,給體育官僚帶來官運亨通的政績,由此使舉國體製成為體壇腐敗的催化劑。

不僅如此。西方禁葯丑聞一般是運動員個人行為,但在舉國體制下則是一種官方行為。東德政府甚至敢於要求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東德當局曾長期系統地讓至少一萬名運動員服食各類禁葯,並對如何有效通過賽事葯檢進行系統研究和實施。禁葯使東德在奧運上大放光芒,但也造成一百多名運動員猝死和無數運動員終身傷殘,許多女運動員男性化,失去生育能力。兩德統一後,受害運動員把東德體育部長和醫學顧問霍普告上法庭,並要求賠償。

盡管東德曾獲得了舉世矚目的金牌戰績,最後也避免不了被西德吞並的下場;盡管獲得了100多枚金牌,但最後卻如曇花一樣地迅速衰敗。

但誰都不會否認今天的德國是個體育大國,德國不僅在有世界影響力的體育項目中(足球,籃球,田徑,游泳,賽車,網球等)具備不俗的甚至是頂尖實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國有著大量民間的體育協會。光在德國體育聯合總會中有8萬5千多個分會,注冊會員達到了2600萬人,體育協會的會員佔到總人口的32%,經常參加運動的人有1200萬人,說德國是一個全民體育的國度一點也不為過。

7. 德國留學 本人開學大二學習體育教育專業 想去德國留學 望眾位大蝦高解

體育教育專業在德國的確是有不少學校有相關的專業,很多的綜合性大學也有相關的專業。科隆體育大學也的確是世界著名的一所綜合性體育大學。這些專業的申請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三點條件要滿足:
1.學歷條件。211大學一學期以上或者普通本科三學期以上,通過留德審核。
2.語言水平,因為這些專業一般都是限制性專業,所以一般要通過德福考試後才能申請,如果是德國師范教育類,則要求較高,最後整個學業還要通過德國國家考試才能畢業。
3.入學考試。專長的體育項目要在規定的時間去德國參加項目考試,只有通過才能最終進入專業學習。

8. 德國體育體制是什麼

完全開放式體制,以民間俱樂部協會為主體,協會起監管組織作用,教練退役專業運動員為業余工作。有職業聯賽的才有贊助和投入!訓練完全靠自己和退役運動員!

9. 德國有哪些體育強項

足球 強項少 中國才多 中國加油

閱讀全文

與體育項目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