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各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有哪些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除人口眾多的漢族外,還有50多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地區不僅有田徑、游泳、籃球、足球等現代體育項目,還有許多各民族固有的傳統體育項目。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它雖然屢遭歷代統治階級的摧殘,但由於它紮根於群眾之中,千百年來輾轉流傳,終被保存下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為繼承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開拓了光輝的前程。1953年10月 8日在天津召開了盛大的「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大會」,來自全國各民族的397名優秀選手,進行了483項次表演。32年來,體育工作者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行了研究、整理,繼承和發展了那些對增進身心健康有價值的項目。
賽馬 蒙古族、藏族、彝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水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喜愛賽馬。蒙古族每年都舉行 1次盛大的賽馬會。民間的「敖包」和廟會上,賽馬是重要內容之一。賽馬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結婚禮俗的內容。結婚這天,男家親族騎馬迎接,女家親族騎馬相送,途中互相競賽,奪帽為戲。「姑娘追」是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古老的傳統賽馬習俗。未婚男女身著艷服,騎著駿馬來到草原,在規定的里程內互相追逐。去程時小夥子追姑娘,回程時則由姑娘追小夥子,如姑娘追到小夥子,她有權鞭打他,假如姑娘對小夥子有情意,只把鞭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摔跤 蒙古族、彝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瑤族的摔跤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彝族在舉行婚禮時一定要摔跤。結婚那天,新郎邀請幾位好朋友,把新娘從別的山寨背回來。背親的小夥子必須會摔跤。這支隊伍到新娘家吃罷便宴,就與女方摔跤手進行摔跤對抗賽。直到雙方約定的人數賽完,再由勝方出兩名摔跤手錶演 1場,方可結束。這種比賽不用裁判員,1對摔跤手只摔1次,不管那方都不能全勝,以表示親密友好。彝族人民每逢火把節,都要舉行摔跤比賽,兩人交鋒,敗者自動退場,勝者直到沒有人與他較量,方能稱為「大力士」,並獲獎品(圖1)。
射箭、射弩 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鄂倫春族、苗族、傣族、黎族、景頗族、拉祜族、苦聰人、獨龍族、傈僳族、佤族等,都有射箭或射弩傳統。每年正月初二,黎族村寨輪流舉行射箭比賽,用一條牛腿當獎品,掛在距離50米左右的大樹下,各村選出一名好射手,誰射中牛腿,就把牛腿拿到自己村,大家共同分享。優秀選手受到人們的敬佩和姑娘們的愛慕。景頗族射箭是由姑娘把靶子高掛在樹上,小夥子爭先恐後地用箭射,靶子是一個布包,里邊藏著象徵吉祥和愛情的禮物。弩弓是狩獵工具,也是自衛的武器,弩都是自己製作的,例如苦聰人的弩,用竹子做弓,削木頭做架,編竹筋為弦,大人小孩都有一把,傈僳族人民每到新年就舉行射弩比賽。比賽時把兩支竹箭交叉插在地上,在幾十米處射中箭叉下的三角形為勝(圖2)。 舞龍 壯族、苗族、白族等民族喜愛舞龍。龍用竹紮成,用畫有龍鱗的花布或色紙裹著龍頭、龍身、龍尾,一般是21~25節,龍下撐著10多個把柄,舞龍者每人拿著一個把柄。有的龍身內有燈座,晚上可以點燈。在前面一個人拿著龍珠來指揮舞龍。參加舞龍的成員,不但要力氣大,有健壯的體魄,還要有嫻熟的技術。貴州省苗嶺苗族集居的地區,歷史上每年元宵節,苗漢兩族人民舞龍互訪,上一年漢族人民舞著龍到苗族村寨里去聯歡,苗家舞著他們的龍來迎接。兩龍相遇,主龍的頭要低於客龍的頭,並且讓客龍先入寨子。客龍進入寨子翩翩起舞,到每戶「祝福」,被拜訪的戶主就燃放爆竹歡迎。接著苗族就搶客人到家作客,以搶得人多為光榮;到了下一年,苗族人民照樣舞著龍到漢族村寨回敬。
劃龍舟 傣族、苗族、白族、布依族、水族等都有劃龍舟活動。傣族人民每逢潑水節舉行龍舟賽。龍舟用優質木材製造,長約40~50米,寬 1米多,50人分兩排席坐劃槳,鑼聲一鳴,競相飛速向前。經傣族人民匠心雕刻的龍舟,有「火龍」、「銀龍」、「烏龍」、「彩龍」等。苗族、 水族人民還有賽龍舟捉活鴨的風俗(圖3)。
「阿莫朵」 生活在中國西南邊疆的苦聰人,每逢佳節總要燃起一堆堆篝火,伴隨著悠揚的竹笛聲,載歌載舞來打「阿莫朵」。「阿莫朵」是用棕葉製作的雞毛球,中間細、底腳大,插上3根雞毛,有點象羽毛球。打「阿莫朵」時選擇一塊平坦的場地,中間拴上一條藤,兩人或多人分立兩邊用手拍擊對打。隨著「阿莫朵」的起落,互相扣殺,接不到對方打來的球算輸。
鞦韆 貴州、湖南的苗族,廣西的壯族,每逢新春佳節,街上搭起一座座高達3~4丈的鞦韆架,一些青年男女借盪鞦韆的機會尋找心愛的伴侶。東北地區的朝鮮族姑娘在節日和農閑季節,也進行盪鞦韆比賽或表演。比賽時在鞦韆架前方高處橫 1條帶銅鈴的繩子,鞦韆一碰到繩子,銅鈴就發出響聲,誰碰的次數最多,誰就被認為技藝高超。台灣高山族的姑娘們,是在春光明媚的早晨,穿著漂亮的衣服,邀上自己的好友,一同在大樹下盪鞦韆。她們把這一活動稱作「渺綿」(即「飛天」之意),生動地表達了追求幸福的美好願望。
打磨鞦韆 每年春節,壯族男女青少年喜愛打磨鞦韆。他們在地上栽 1根木樁(高出地面1米左右),將1塊中間挖有圓孔的長形橫板安裝在樁頂上,板面兩頭各坐1 人,共同有節奏地用腳蹬地,使橫板和人在上面旋轉。打磨鞦韆是群眾性的集體活動,要求共同協力配合好。在快速旋轉過程中,頭不暈目不眩的人受到稱贊。
爬山 侗族、 苗族等族人民喜愛爬山。 每年夏季,苗族人民舉行一年一度的爬山節。這天,姑娘們和小夥子們,帶著糯米做的干糧,從附近的山寨趕來,共同進行爬山比賽。先到頂峰的小夥子,得到姑娘的禮物──1 個綉花袋。這位小夥子也把自製的金色蘆笙贈給姑娘,他們常常由此互相愛慕。羌族人民是爬懸崖,上面放著禮物,以獎給優勝者。
跳高 傣族、彝族、白族的跳高活動,是多種多樣的。傣族人民在豐收的打穀場上,常常在勞動之餘,舉行跳谷堆、跳草垛比賽。彝族人民在山野放牧時,喜愛比賽跳水牛。白族人民在傳統的大理三月節時,還舉行跳花盆比賽。
搶花炮 侗族人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花炮用鐵筒製成,裡面裝火葯和一個鐵環,環上纏有彩色的線繩。比賽場是直徑超過 100米的圓形場地。花炮放在場地中央。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分成甲、乙組,站在場地的邊緣,每組人數相等,一般10~30人。比賽時,一個勇敢的青年在音樂伴奏下點燃花炮。隨著一聲巨響,彩色鐵環被拋向空中。當飛到一定高度後,開始慢慢下落。這時,佇立在賽場邊緣的運動員們爭先恐後地向鐵環的落處跑去,在各自的同組組員掩護下搶奪鐵環,並突破對方的堵截,以沖刺的速度把鐵環送到大會主席台上。達到目的的組為勝。 打馬樁 拉祜族的打馬樁,類似國外的「九柱戲」。每人拿一根木棒,一端要削尖。一人先把木棒插在規定的區域內,其餘的人在10多米以外甩自己的木棒,把插在地上的木棒打倒為贏。 竿球 台灣彰化以北地區的竿球,歷史悠久,球是用細藤編成的,里邊裝著棉花,外面畫著美麗的圖案。高山族青年用這種球來嬉戲,參加者用手裡的竹竿尖端將球托向空中,落下來,托上去,輪流接球,不讓球落地。接不住為輸,輸者被罰飲酒。 墜繩、飛繩 藏族人民在新年裡舉行墜繩表演。先在平地上豎立 5丈多高的木柱,從柱頂掛緊牛毛製成的繩子,斜垂而下,繩的末端拴牢在地面。表演墜繩者身著短衣,用牛皮束胸,先爬到木柱頂端,再抱繩倒懸滑下,快速如飛,平安落地,象徵著五穀豐登,百事吉祥。蒙古族人民在節日里舉行的飛繩表演,與藏族的墜繩相似,也深受群眾的歡迎。
打「布魯」 蒙古語是投擲的意思。「布魯」,是用鉛、銅或鐵等金屬片包紮在一根狀似鐮刀的木頭上,形狀有扁有圓,重量200~500克不等。它來源於生產,過去人民用「布魯」打空中飛禽,擊地上走獸,據說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後來這種打獵工具,成了蒙古族人民鍛煉身體的手段。 拔腰勁 拉祜族的拔腰勁,是兩個人互相抱著,看誰能把對方先抱起來,雙腳離地者為敗。
手打毽子 苗族的青少年喜歡手打毽子。毽子的底座由 2寸長的竹子做成,上邊插雞毛。打毽子的人手中拿四方形帶把的木製拍(比乒乓球拍大一點)。比賽辦法是輪流發球、接球,接不住者為輸。每年春節期間經常舉行單打和雙打比賽。
2. 中國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分別有哪些
賽馬 蒙古族、藏族、彝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水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喜愛賽馬。射箭、射弩 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鄂倫春族、苗族、傣族、黎族、景頗族、拉祜族、苦聰人、獨龍族、傈僳族、佤族等,都有射箭或射弩傳統。劃龍舟 傣族、苗族、白族、布依族、水族等都有劃龍舟活動。「阿莫朵」 生活在中國西南邊疆的苦聰人,每逢佳節總要燃起一堆堆篝火,伴隨著悠揚的竹笛聲,載歌載舞來打「阿莫朵」。「阿莫朵」是用棕葉製作的雞毛球,中間細、底腳大,插上3根雞毛,有點象羽毛球。打「阿莫朵」時選擇一塊平坦的場地,中間拴上一條藤,兩人或多人分立兩邊用手拍擊對打。隨著「阿莫朵」的起落,互相扣殺,接不到對方打來的球算輸。 鞦韆 貴州、湖南的苗族,廣西的壯族,每逢新春佳節,街上搭起一座座高達3~4丈的鞦韆架,一些青年男女借盪鞦韆的機會尋找心愛的伴侶。打磨鞦韆 每年春節,壯族男女青少年喜愛打磨鞦韆。爬山 侗族、 苗族等族人民喜愛爬山。 跳高 傣族、彝族、白族的跳高活動,是多種多樣的。傣族人民在豐收的打穀場上,常常在勞動之餘,舉行跳谷堆、跳草垛比賽。彝族人民在山野放牧時,喜愛比賽跳水牛。白族人民在傳統的大理三月節時,還舉行跳花盆比賽。 搶花炮 侗族人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 手打毽子 苗族的青少年喜歡手打毽子。
3. 民族傳統體育是什麼有哪些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是中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許多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僅具有很強的健身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娛樂、教育功能。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特別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個體育項目。比如蒙古族被稱為「男兒三項游藝」的摔跤、賽馬、射箭;回族的踢毽、拔河;藏族的賽氂牛;苗族的盪鞦韆、劃龍舟;壯族由青年男女表達愛情轉變為對抗性比賽項目的「投綉球」;朝鮮族的跳板;滿族的滑冰;侗族的騎木馬(踩高腳);瑤族的打陀螺;高山族的放風箏;柯爾克孜族的「追姑娘」;布朗族的藤球等等。而龍舟競渡、風箏、秧歌、圍棋、氣功、太極拳等,則是漢族與少數民族都共同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仿龍造形,以龍取名的龍舟,是中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活動中一個獨具民族風格的創造。龍舟競渡具有濃厚的娛樂性和激烈的競爭性,在南方的水鄉地區,更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風箏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發明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造飛行器。其製作在中國極為普遍,北京、天津、山東濰坊和江蘇南通四地的風箏自成一派,別具特色,聞名世界。每逢4月是濰坊一年一度的風箏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在此交流技藝,傳播友誼。
秧歌是在節奏鮮明的音樂伴奏下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因其舞動幅度較大,故由藝術表演逐漸變為健身運動,尤其受到中老年婦女的喜愛。
圍棋源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即有關於圍棋的文字記載。後流傳到日本、韓國及歐美國家。新中國成立後被列為正式的體育運動競賽項目,現已在全世界得到傳播和發展。
武術是以拳術、器械、套路和實戰形式為主的,既能健身自衛,又可養生保健的體育項目,幾千年來一直在民眾中廣泛傳播。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眾多拳種之一,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它融合古代道家養生修煉術,並結合陰陽與經絡學說創編而成。太極拳源於河南溫縣陳家溝,有陳式、楊式、武式、孫式、吳式等多種流派,動作舒緩連貫,要求以意導體,意、氣、體三者協調配合,以靜制動,以柔克剛。
氣功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具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它對祛病強身、陶冶性情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武術和氣功不僅風靡中國,而且還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
中國還定期舉辦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各民族體育健兒歡聚一堂,競獻技藝。
4.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具體事項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即鞦韆、跳板、珍珠球、民族式摔跤、賽馬、毽球、武術、跆拳道、射弩、押加等,內含50個小項目.
賽馬是藏族民眾十分喜愛的一項活動,它不僅是農牧民閑暇之餘的集會,交流農牧業生產經驗的場所,而且是藏民族精神的展示。在所有的民間傳承的藏族節日中,幾乎都少不了賽馬活動,並且此項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藏族的節日民俗中,賽馬常以主題的形式在節日中顯現,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建立在對馬的濃郁感情基礎之上的藏族人民,創造了獨具民族特色的賽馬文化。
(一)江孜達瑪節
藏歷四月十日至二十八日,是後藏江孜人民傳統的節日——達瑪節,藏語意為跑馬射箭。相傳這開始於公元1408年,到了公元1447年,達瑪節娛樂活動更為豐富,逐步成熟,節目也開始定型。內容主要是展佛軸畫、跳神、角力、跑馬射箭、抱石頭等。
十七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加強了政教合一的統治制度,統轄全藏後,江孜達瑪節也由西藏地方政府派僧俗官員即江孜宗本,白居寺總管,主持節日活動。這時的宗教活動,只不過是象徵性地進行一下,主要進行大規模的跑馬射箭比賽,活動時間也由一天變成三天或四天,內容為:宗教儀式,跑馬比賽,射箭比賽,郊宴活動。
直到今天,江孜達瑪節又增添了許多時代的新內容,「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江孜達瑪節已成了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的重要方式。
(二)藏北賽馬節
藏北賽馬節是藏北草原規模盛大的傳統節日,故又稱「草原盛會」,每年藏歷六月舉行,為期五至十五天不等。
六月的藏北,風和日麗,碧空萬里,漫山遍野,花草相間。節日前幾天,藏北各地牧民,身著艷麗的節日盛裝,帶上青稞酒,酸奶子等食品,帶上各類圖案美麗的帳篷、卡墊,騎著馬,從四面八方湧向賽場。
節日期間,賽馬場上,彩旗飄動,賽馬場西邊站滿了觀眾,姑娘們用紗巾遮著面部,只露出兩只水靈靈的大眼睛。比賽開始時,只見近百名騎手身著薄薄的黃色緞子藏裝,頭戴雁翎,外鑲紅、黃布面緞,頭頂氈帽,腳穿毛線襪。女選手們打旗領隊,小騎手們隨後打鼓助威。他們分別由父親牽馬進入賽場。繞場一周後,再牽到指定地點。到達地點,小騎手們便下馬,整裝待命。發令聲一響,他們揚鞭抽馬,疾馳狂奔,沖向終點。
藏北賽馬是自願參加的。不受地方的任何限制,誰都可以參加。參加比賽一般從比賽前十天開始馴馬。民主改革以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這一傳統節日。除了賽馬、射箭和各種馬術表演等傳統項目外,還增加了舉重、拔河等項目,並組織文藝演出,放電影,請民間藝人說唱《格薩爾王傳》等活動,同時還舉行大型物資交流會。
(三)康定賽馬節
康定是西康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節日文化與其他藏區差別不大,如四月釋迦誕辰,七月跳神大會等,而最具地域性特色的要算康定跑馬山會了,也就是康定賽馬節。
康定跑馬山會,又叫康定跑馬山賽馬大會,每年五月十三日舉行。傳說原土司舊衙在今色多衙門,某年五月十八日山洪暴發,摧毀了舊城。為了祈福於「山神」,永避水災,明正土司決定在每年舊歷五月十日將康定百姓、寺僧齊集於跑馬山,與四十八家鍋庄頭人共同祭祀所謂的「神山」。賽馬活動本來是為此目的的,但當地百姓卻以此會為貿易交換之會。賽馬會上,四十八家鍋庄各出人馬比賽,按鍋庄大小分攤定額馬匹人員。賽馬者通常是十二、三歲的放牛娃。
五月十三日一早,點馬官即開始唱名,各鍋庄選手依次牽馬排列。賽馬是沿跑馬山的緩坡進行的,以對面山上鳴槍為號,一時眾馬齊發,在萬眾喧囂的吶喊聲中,賓士而去。因山道不寬,群駿相擠,每次途中落馬的騎手不少,獲勝者由土司賞以獎品。相傳有一年,吉波娃鍋庄生意蕭條,無錢雇馬,更無錢請人參加賽馬會。臨賽前,吉波娃主人才借得一匹跛腳老馬,只好親自騎上去比賽。結果,跛腳老馬跑在最後,但土司以其精神可佳,賞給與第一名相同的獎品。
後來,康定賽馬會移至飛機場,但每年跑馬山上仍歡歌狂舞,連帳如雲,康定城為之舉城一空。
(四)盤坡賽馬節
盤坡賽馬節,又稱盤坡草原盛會,還稱峨堡會,是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附近的藏、蒙古、土、回、漢等各族人民盛大的賽馬會。於每年農歷八月間,秋高氣爽,膘肥馬壯的時候舉行。這是一個民族大團結的盛會。
節日的早晨,太陽從祁連山冉冉升起。參加比賽的騎手和附近的農牧民,紛紛趕到盤坡草原,寧靜的草原。頓時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賽馬場外,鑼鼓喧天,彩旗飄揚。參加比賽的騎手們,颯爽英姿,駿馬昂頭挺立。一聲炮響,賽馬開始,只見一匹匹駿馬四蹄騰空,塵土飛揚。騎手們騎在馬上,好像閃電一樣,從人們面前一掠而過。此時賽馬場上響起了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跑馬比賽後,緊接著是走馬比賽。騎手們個個精神百倍,手握韁繩,分別列組,從起跑線外的三百米的地方動起來,臨近起跑線時,只聽哨聲一響,騎手們飛身上馬,駿馬一下子全都豎起來,前蹄騰空,一嘶長鳴,接著撒開四蹄,盡力奔跑,只見騎手健兒們勇敢鎮靜,騎在馬背上,好似草原雄鷹展翅飛翔。站在四周的觀眾,又一次為騎手們的高超騎藝和精彩表演,不斷地大聲叫好。
當夕陽西下,夜幕降臨,盤坡草原又是一派景色,一堆堆篝火熊熊燃燒起來,清脆的歌聲在各民族的樂器伴奏下,在草原上空回盪。藏、蒙古、土、回、漢等各族的青年男女在歌聲中翩翩起舞,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則約邀一起,舉杯共飲。此時,草原沉浸在各族人民團結友好和歡樂祥和的氣氛中。
(五)天祝賽馬節
天祝賽馬節是甘肅華銳藏區傳統的民族盛會。人們為了紀念古代在抵禦外部族的戰斗中,為本部落的生存而獻身的十三位華銳英雄,於是在每年八月一日要舉行賽馬會,並在開幕式上鳴炮十三響,以表示對這十三位英雄的敬意。
如今,在黨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天祝賽馬節這項傳統體育活動,已經變得越來越豐富多采。在賽馬節期間,要興辦物資交流大會,歌舞團、雜技團也來會演助興,給廣闊、寧靜的大草原增添了更多的樂趣。
5. 民族傳統體育競技運動項目有哪些
蒙古族搏克
「搏克」即摔跤,是蒙古族「男兒三藝」之一,屬蒙古族傳統體育項目,以錫林郭勒盟為中心分布於整個內蒙古地區,以烏珠穆沁搏克比賽風格為主,也有鄂爾多斯式搏克、阿拉善地區沙力搏爾式搏克等搏克種類。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
達斡爾族的曲棍球運動歷史悠久。達斡爾族把曲棍球運動稱作「貝闊」,舊式的球棍是選擇根部彎曲,樹干挺直堅韌的柞木削制而成。球稱之為「波列」,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3種。木球用杏樹根、柞樹根削磨成圓形。毛球用動物毛團制而成。火球用樺樹上長的已硬化的白菌製成,球上穿通數孔,注入松明,以使點燃。比賽場地一般選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開闊的地方,場地大小沒有統一規定,兩端各設一個球門,以打進對方球門多者為勝。
蒙古象棋
蒙古象棋蒙古語稱作「喜塔爾」或「沙特拉」。早在公元十三世紀就流傳於蒙古族民間。
鄂溫克「搶樞」
「搶樞」亦稱「樞體能」,是鄂溫克民族同自然界搏擊中流傳下來的一項古老的民間傳統體育競技游戲項目。
沙力搏爾摔跤
沙力搏爾式摔跤是衛拉特蒙古族獨創並保留至今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主要分布於內蒙古阿拉善盟。
阿木爾巴伊斯呼朗(蒙古康樂牌)
「阿木爾巴伊斯呼朗」漢意為康樂牌,是一種古老的牌類游戲,流行在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一帶,其中涉及了一些佛教方面的內容,所以,解放前都是上層人物玩耍,很少流行到普通百姓當中。
冰上阿日嘎
冰上阿日嘎,是蒙古族傳統的冰上體育運動,流傳於阿魯科爾沁旗一帶。「阿日嘎」是特指經過加工修理的牛踝骨。製作時把凸凹兩面削平,在凹面打個洞,灌進鉛水以增加重量。在冰上游戲時,凸面向上抓阿日嘎,用大拇指和食指捻彈向遠處,當作目標阿日嘎。另一阿日嘎,瞄準目標阿日嘎捻彈過去,擊中者為勝。此游戲兩個人就可進行,人多時場面會更加熱烈。冰上阿日嘎,是在游牧生產生活的基礎上形成的,無論場地、玩具和比賽規則,都富有濃郁的草原游牧特色。
蒙古鹿棋
鹿棋是蒙古族傳統棋牌游戲文化的代表,有著悠久的歷史。對弈雙方各執「鹿棋」和「狗棋」。鹿棋是以牛羊髕骨做成,狗棋可以由銅錢和小石子、小木棒代替。在對弈前,先擺棋盤,鹿擺在兩個山口,狗擺在棋盤內成四角的八個點上,剩餘的十六個子備用。下棋的規則是:鹿可以在整個棋盤內走,而狗只能在大正方形區域和兩個山區內活動。鹿先走,如跳過一隻狗,狗就算被吃掉。隔兩只則不能吃,每走一次,狗可以加一棋子,執狗的一方努力使兩狗相連,阻止鹿吃狗。如果最後兩只鹿的位置在棋盤中心或山口上,鹿就處於自由的位置,則鹿勝狗負。反之,鹿被狗圍到死角里,沒有左右移動的餘地時,則狗勝鹿負。
6. 什麼是民族傳統體育
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是指在中華歷史上一個或多個民族內流傳或繼承的體育活動的總稱。主要是指我國各民族傳統的祛病、健身、習武和娛樂活動項目。
民族傳統體育顧名思義,它包含三層意思:一是體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傳統的。
1.所謂體育的,是指這類活動項目或運動項目都具有體育的特性,是人類有目的有計劃地按照一定的規則鍛煉自己的身體,使自己的身體各個部分得到平衡協調的發展。
2.所謂民族的,就是這類體育活動或體育運動具有民族性。這種民族性主要表現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蘊上。這種民族文化底蘊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動或運動項目來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該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民俗習慣,為該民族廣大民眾所喜好,在該民族地域有著深厚的民族群眾基礎。
3.所謂傳統的,就是這類體育項目具有歷史繼承性,是代代相傳的。這類體育項目中任何一個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歷史階段產生的,並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淘汰去其糟粕,保留其精華,而逐步發展成熟起來的,並具有該民族的民族氣派和民族風格,它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7. 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都包括那些項目
1、「彩月亮」是苗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
上古時期,苗族先民蚩尤九黎部落因為戰爭失敗,分散隱入深山菁林。為了召集余部共同祭奠蚩尤,便乘月夜在山頂上立一樹桿,桿上系紅腰帶,然後令男女青年繞桿對月吹笙跳舞。於是失散的部落民眾聞笙紛紛聚集於樹桿之下,大家立誓團結,發奮振興部落。
「彩月亮」在歷史的長河中已嬗變為慶祝豐收和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喜慶活動。
「莊稼黃,蘆笙狂」每年金秋時節,苗族的「彩月亮」就開始了.男女青年在秋夜迎著明月圍著兩棵花桿歌舞。如果你有幸參與他們一起「彩月亮」你就會聽到這樣的腔幫:
「唱歌要唱一對對,單人一個唱不成,單絲一根不成線,獨木一根不成林。」「唱歌還要一雙雙,少了一個唱不響,少了一個唱不好,我來跟哥把腔幫。」
能在15米的高桿上吹奏蘆笙,完成各種驚險而優美的動作。集蘆笙﹑舞蹈﹑雜技和苗族風情於一體,是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一顆奇葩。
2、「較腳勁」是仡佬族人民喜愛的一項體育項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了生存,他們常年奔走在貴州高原陡峭的山間小道上。腳力柔弱,稍有閃失就會跌入萬丈深淵;不練就一雙鐵板腳,就爬不上難於上青天的夜郎古道;沒有扎實的腳勁就走不出野獸出沒的大箐林;雙腳無力,在涉江過河時就會葬身魚腹。
為了練就過硬的腳勁,仡佬族人民常常在勞作之餘,尋一寬闊的山間草地,互相用腳比試。比賽雙方通過腳的壓、勾、掃等動作使對方失分,勝者則獲得人們熱烈的掌聲。這項民間體育活動,就逐漸成了仡佬族全民健身的傳統體育運動。
3、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古近期就有了燦爛的農耕文化。由於苗族人民遷徙居住在深山箐林,開墾的田土和耕種的莊稼常被野獸糟蹋破壞。為了驅趕野獸,他們創制了「響節」。「響節」又稱「雞幾棒」:或「挑桿」,「響節」除了用來對付野獸,還可以用來馴養家禽。在古代,由於戰爭頻繁,還用作戰爭中攻城的火器。後來,「響節」逐漸演變成為苗族人民老少皆宜,強身健體的傳統體育項目。
「響節」通過用「響節」棒挑、擲、擊、敲、打等動作,訓練人們的靈敏度、奔跑速度、判斷力等。以此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4、苗族「踩火龍」這一體育項目是由苗族先民在戰中為營救自己的首領演變而來。
傳說苗族先民的首領被敵方以談判為名關押,關押的地方有火海。苗族先民不顧一切,赤足從火龍背上踩過。又以一把把利刀插進絕壁,架成刀梯,攀上懸崖,救出首領。此後了今天苗族的傳統體育項目。
5、《蓮花十八項》起於清朝光緒年間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盛行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烏江中下游一帶。這一民間舞蹈取材於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吸納了貴州高原的靈氣,體現了土家人獨特的民風,展現了土家人粗獷而豪邁的性格。《蓮花十八項》要求所有舞蹈者張開雙掌,用力拍自己身上的每一塊肌肉和關節,在有力而清脆的擊打聲中,盡情抒發心中的激情,《蓮花十八項》的基本動作有「上九響」「下九響」之分。因而被稱為「蓮花十八項」。表演時,要求拍打節奏統一,動作協調,舞蹈時不計人數,不受任何場所限制,茶餘飯後,田間地頭,都能自由地表演,是一項群眾性的健射舞蹈。該項目於1999年貴州參加全國第六屆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並獲表演項目一等獎。
6、蘆笙是苗族的象徵,是苗家歡度節日必不可少的樂器。蘆笙有幾十個種類,幾十種曲調,蘆笙舞有上百個動作。表演的內容豐富多彩,風格奇異。其中有的清新活潑,有的歡快熱烈,有的輕松幽默,有的險奇優美,「蘆笙技巧」把音樂舞蹈與體育融為一體,生活氣息濃郁,深受苗族人民喜愛。
《金築蘆笙》難度大,技巧高,扣人心弦。通過空中踩碗,滾舞、前翻、後翻、登梯、疊人等動作充分表現了力量與技巧的結合,整套動作朴實粗獷、剛柔相濟、動靜分明、造型優美,令人兒,耳目一新。
7
苗鼓——俗稱猴兒鼓,是苗族傳統打擊樂器。
「豐收苗鼓」流傳於貴陽花溪、孟關等地,是當地苗族群眾在豐收後舉行的一項舞蹈與武術相結合的體育活動。豐收後的苗寨,人們沉浸在歡樂之中。金秋之夜,苗族姑娘和小夥子們在悠揚的蘆笙曲中,圍著苗鼓跳起了歡快的舞蹈。舞蹈時,姑娘手持手槌擊鼓,邊打邊跳,一套動作打完後更換另一套。擊打中穿插表演挖土,紡線,插身,打穀等勞動場面,舞蹈中還表現了苗族群眾喜愛的猴拳、扳手腕、摔跤等傳統體育活動,整個舞蹈鼓聲不停,歡笑不斷,鼓聲回盪著豐收的喜悅。
8、《抱架腰》是布依族民間喜聞樂見的民族體育活動。它對抗性強,趣味性濃,不受場地大小限制。是一項鬥智斗勇,練功角力,又便於開展的活動。
其競技方式是:在地上劃一「界河」,比賽前運動員分開站立,比賽開始後,中線即不存在。比賽中,兩人各使其力,抱住腰部將對方推
離原位為勝。在比賽中,可通過巧力取勝,但不能抓人或拉人。這一活動的目的在於鍛煉臂力和腿力。
9、「壘營盤」原名「營盤舞」。它取材於苗族先民為保衛而進行的防禦戰爭。表演者吹奏蘆笙,壘成營盤,形成圓圈,表示四方布滿勇士,營盤中央豎立帥旗,勇士們「四面開弓」「倒立」、「上肩」揮舞帥旗,舞象徵營盤堡壘堅固,士氣高昂。「壘營盤」是苗族同胞表達懷念先民們的歷史偉績和不屈不饒的英雄氣概而創作的舞蹈。隨著社會發展,如今「壘營盤」已成為苗族男女鬥巧的活動。它不受場地、音樂、人數限制。其特點是表演者在不停地吹奏蘆笙舞曲的同時,進行翻滾、倒立、吊掛、倒背等技巧表演。動作節奏鮮明,剛柔相濟,充分展示表演者的吹跳技巧。「壘營盤」是畢節地區苗族人民最為廣泛流傳的娛樂健身活動。
10、「烏蒙鈴」原名「鈴鐺舞」,彝語「啃荷唄」。它取材於彝族先民開疆拓土,馳騁疆場的各種活動。最先是一個祭祀性舞蹈,在彝族「火把節」時進行表演。流傳至今,以變成節日和慶典活動中的舞蹈。是畢節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彝族傳統體育舞蹈之一。
「烏蒙鈴」表演時不受場地、音樂、人數的限制。鈴聲象徵著騎士在戰場上的高昂鬥志,羊皮鼓鼓點象徵著勇士出征的號角,手握若干只用綵帶紮好的銅鈴,腳踝上系鈴鐺,邊跳邊舞鈴聲悅耳,動作粗獷,剛勁有力。體現了烏蒙山區彝族人民淳樸,直率的性格。
「疊羅漢」「抱腰舞鈴」「相互背馱」「前後翻滾」「倒掛金鉤」「雄鷹展翅」等高難度動作,運動量大,造型美觀,舞蹈和竟技和諧統一。「烏蒙鈴」是一項頗受彝族群眾喜愛的健身娛樂活動。
11、「德沙呱」漢語譯意為「刺錘舞」。主要流傳在獨山縣上司鎮墨寨鄉
琴揚村一帶,是布依族一種特殊的,古老的武術舞蹈形式。
每逢昏喪嫁娶,民族節日,蓋房立屋,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會相集約會,揮錘起舞。
表演形式為男女群體性武術舞蹈,以手上舞刺錘動作為主,腳上動作為輔,名稱為「搶刺」「劈刺」「撥錘」「絞錘」「崩錘」「馬步」「弓步」「彈,踢,勾,鏟」等。舞姿遒勁有力,具有陽剛之美。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勇敢無畏,熱愛家鄉,熱愛自
由的民族精神。 道具是刺錘,俗稱「狼牙棒」使用的武術套路是先防後攻,防多於攻,防中有攻,以防為主。
12、「弦鼓樂」是一種別具特色,歷史悠久方的水族民間傳統體育舞蹈,流傳於三都水族自治縣的水龍鄉祥寨村和都江鎮五坳坡一帶。
最早是專門為慶祝「開始插秧」和「開始織布」兩項祭祀活動而跳的舞蹈。
道具「三弦角鼓」是水族先民智慧的結晶,鼓身用整筒圓木刨光鏤空而成,兩頭用硝制的牛皮套牢,鼓側嵌上一對牛角並配上三根琴弦。牛角代表耕種,三弦代表紡織,水族的耕織文化由此可見一斑。
表演人數不限,表演時男女圍鼓吹跳,表演場面壯觀熱烈,動作以其特有的肢體語言,生動記錄了水族先民艱苦創業的歷程,表現了水族人民希望建立幸福家園,人旺糧豐的美好願望,它是水族人民間文化藝術中獨放異彩的民族特有表演項目。
13、這是苗族姑娘過「菜花節」時舉行的一個傳統表演。這個比賽有很強的觀賞性和趣味性。
通過穿花衣裙比賽,既向人們展示了苗族婦女服飾的絢麗多姿,也表現了苗族姑娘勤勞善良,心靈手巧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還體現了苗族同胞團結協作,和睦共處的集體精神。
8. 民族傳統體育競技運動項目有哪些
9. 蒙古族的傳統體育項目
長期的游牧生活和草原環境,形成了蒙古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尤其是在傳統的那達慕大會上,更成為許多傳統體育活動的大展示。在蒙古族的體育活動中,代表性的傳統項目主要有射箭、摔跤、布木格、賽馬、馬術、套馬、賽駱駝、打布魯、沙塔拉(蒙古象棋)棋等。
賽馬:是草原上最激動人心的傳統體育娛樂活動,傳統的賽馬比賽人數多少不限,少則二、三十,多則上百人;賽馬人的年齡,有五、六歲的男、女兒童,有青壯年,也有白發蒼蒼的老人。賽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華里。賽手不穿靴襪,只穿華麗的綵衣,頭上束著紅、綠、黃綢飄帶,顯得既輕便又英武。比賽開始,賽馬人躍馬競馳,爭先恐後,揚鞭飛奔,觀眾歡呼聲震撼大草原。當駿馬疾馳的時侯,賽馬人騎在馬上如騰空一般,表現出嫻熟的騎藝。此賽結束時,取上名次的馬匹排列在主席台前,由一位口才超眾的民間老藝人端著馬奶子,捧著哈達,對著跑了第一名的駿馬,即興吟誦。對馬的身姿,甚至馬的每一個部位備加贊揚,並表示美好的祝願。最後將一些奶子抹在駿馬的腦門上,剩餘的敬給賽馬的騎手,並將哈達系在駿馬的脖子或韁繩上,隨後依次授獎。
摔跤:蒙古語稱「博克」,一般通稱「蒙古式摔跤」。是蒙古民族最喜愛的體育活動。蒙古族的摔跤,即不同於中國式摔跤,又不同於日本的相撲,它在規則、方法、服裝、場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
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於軍事訓練,後改為娛樂的活動。射箭分靜射和騎射兩種。弓箭的式樣、重量、長度、拉力都不限,一般規定每人射九箭,分三輪射完,以中靶的箭數多少評定名次,對優勝者給予獎勵。比賽的路道常為四米寬,半米多深,八十五米長的一條溝。靶位設三個,第一靶是在二米高的木架上掛一個一立方尺的彩色布袋;第二靶是個約一立方尺的白布袋;第三靶是等邊三色形的白布袋,三個布袋裡裝的都是棉花。第一、二靶位在射手的左側,第三靶應在射手的右側,靶位之間相距約二十五米,跑道中心線與靶位之間相距二米。比賽開始前,射手身穿緊身彩袍,背上弓箭,乘馬到起跑線。當裁判員發令後,便開始起跑,同時抽弓搭箭,瞄準箭靶,當射中靶上的某一環時,靶環便自動脫落,觀眾不斷給優勝者喝彩助威。這種比賽活動,直到今天仍然是廣大牧民所喜愛的一頂娛樂活動。過去,鄂爾多斯地區的射箭比賽只有騎射一種。箭靶是內裝灰土的三個糟羊皮口袋。射程一般為三、四十步。以箭靶流灰為中,比賽者每人射三次,以中靶多寡分出名次。在阿拉善和其它草原地區,靜射和騎射同時並舉。
繩索套馬:原是蒙古牧民的生產方式,近些年來逐漸演化為體育活動。在進行這項活動前,先選一匹難馴的烈馬,並使其疾馳。參加這項活動的選手,每人手持打著活結的繩索,躍馬緊追,追到一定距離後使向烈馬拋出繩索,以先套隹並制服烈馬的選手為勝。在節日中,蒙古還有舉行揮桿套馬的習慣,揮桿套馬和繩索套馬方式大致相同。只是參加套馬的選手手中各持一根長約3米的桿子,在桿頂上扎一根繩環,套馬手在追趕急馳的烈馬到一定距離時迅速出桿,將繩套套住奔馬的脖子,然後勒緊繩索,直到烈馬體力不支,馴服為止,最先馴服烈馬者為勝。無論是繩索套馬,還是揮矸套馬,場面激烈、氣勢壯觀,成為一種賽膽量、賽體力、賽技巧的競技項目。
馬術:是一種表演性體育項目,具體項目很多。如:其中跨越障礙一項,就是要比賽的選手在跑道上疾弛如飛的連續跨越幾個高一米的跨欄,並且還要在跑到終點之前,穿過一個直徑約兩米的火圈等,最先到達終點者才算獲勝;再比如:在跑道一側長度200米——250的地方米樹立起幾十個目標,由乘馬選手邊揮舞手中的馬刀沿途進行劈斬,所有的目標均在騎手的手起刀落中命中所有目標後,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
馬球比賽:是流行城市附近牧民喜愛的運動,參加比賽的雙方隊員相等,拇隊員都手持一根「T」形拐棒,騎在馬上爭球,並尋找機會射門。其比賽方法和規則類似達斡爾族民間體育活動「波依闊」;但場面激烈、驚險,極富觀賞性。
另一種騎術是技巧性很高的「輕乘」。所謂「輕乘」是泛指選手在馬背上各種技巧。如:平衡、支撐、倒立、空翻、轉體、飛身上馬和側身隱蔽等技巧高超的動作。其中又分別包括單人雙馬,雙人雙馬和多人多馬。參賽的選手多是從八、九歲開始接受專門訓練。近些年,很多女孩也紛紛加入了馬術表演的行列。
馬術一般多在節日喜慶,或各種重大社會活動中進行表演。參加那達慕比賽時,主要是比技巧難度和選手的體態、姿態優美,由評委打分,以分數高為勝。
賽駱駝:主要流傳於被稱為「駱駝之鄉」的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地區,日期不定。其比賽內容是以賽速度為主,在一定的距離中(一般五公里)以最先到達終點為勝。
賽駱駝與賽馬的跑法不同,跑馬都是前雙腳和後雙腳分別同時落地,觀感中呈前後波浪狀;而跑駱駝是左雙腳與右雙腳分別同時落地,所以在觀感上此起彼落,給人一種左右搖擺的感覺。雖然駱駝體態龐大,看似笨重;但在跑起來的時候最快可達六十公里,並且比馬還有耐力。所以,牧民在追尋那些桀鷙難馴的跑馬時,總是騎駱駝去追。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肯胡都格鎮,曾舉辦過一次一百峰駱駝的賽駱駝活動,當時努爾蓋鄉的參賽駱駝,十五公里的比賽最高成績為四十分零四秒。當時激動的牧民展開哈達,捧著斟滿奶酒的銀碗向獲勝的選手和駱駝祝福。
因此,在1982 年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賽駱駝還被邀為運動會的表演項目。
投擲:蒙古語「布魯」。廣泛流傳於各地蒙古族牧民中間。布魯原是一種打獵的工具,是一種狀似鐮刀自然彎曲的小木棒,用銅、鐵、鉛等金屬裝飾和澆注於木棒中,以增加其重量和美觀,總重量在150克至400克之間。
投布魯作為生產工具,平時隨身攜帶,並且隨時可以進行彼此之間的比賽。正式比賽一般多在節日期間進行,有的那達慕盛會也設有這個比賽項目。作為正式比賽,有投遠和投准兩種形式。
投遠是比距離,投擲法與擲手榴彈的方法相似,以投擲的遠近為勝負;投准比賽類公其他民族的擊木活動相同,即在30米外豎立三個高約五十厘米,上徑約4厘米,下徑約6厘米的木立柱,立柱之間相間約10厘米。比賽時選手直接將布魯向圓柱拋去,每人限投擲三次,其投擲姿勢不限,以擊中木柱多少計分。其計分方法是凡一次擊倒三個木柱為10分,擊倒兩個為6分,擊倒一個為2 分。由於各地不同,比賽的方法也不一致,有的地方規定間接擊中的計分與直接擊中的計分要低。
蒙古族象棋:蒙古語稱「「沙特拉」,約在公元13世紀由歐洲而傳到草原。它的棋盤是由顏色深淺交替排列的六十四個小方格組成的正方形,與國際象棋的的棋盤一模一樣。棋子也分白黑兩種,共三十二個,雙方各有一王、一帥、雙車、雙象、雙馬和八個小兵。不同的是,蒙古象棋把象刻成駱駝,把兵刻成獵狗的形象,增添了草原游牧生活的氣氛和特色。據《綏遠通志稿》記載,蒙古象棋「以小木雕成各種模型。計諾彥旅二,獅虎各一,駝、馬各四。車輪二。寶盆二。小獅八。小虎八。共計三十二枚。弈時,雙方各持十六枚。一方為諾彥、獅、駝、馬、車輪、小獅。一方為諾彥、虎、駝、馬、寶盆、小虎。兩方公塗紅黃二色。用方紙畫為六十四格。各佔三十二格。弈法;置棋子於方格中間,後行八格中,二格置諾彥與獅子。左右置駝、馬、車輪。前八格各置小獅。對方布置亦如之。對弈時誰先走誰後走,沒有一定規矩。官長或右、或左、或前,只走一步。獅與虎左右前後斜可走八面。駝向前斜面。馬走拐格。車輪、寶盆如象棋之車,可走前後左右。小獅、虎向前走一步,若走至對方底格,即可當虎獅之用矣。以困死一方諾彥為終局,其中運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