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的會徽簡介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會徽取材於廣州民居的西關花窗。西關花窗源自中國東北,十七世紀傳入廣州,窗紙改用西方傳入的彩色玻璃,以適應嶺南氣候。後被廣州民居西關大屋所廣泛採用,成為嶺南代表性的建築風格之一。因此,西關花窗象徵著嶺南文化兼容、開放的特點,是文化融合的產物,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會徽圖案以國際殘奧委會會標使用的紅、綠、藍三原色拼出運動的人形,象徵殘疾人運動員在廣州亞殘運會上努力拚搏、實現自我。會徽神似窗,窗代表家庭,寓意殘疾人運動員及殘疾人在廣州能夠感受家庭般的溫馨,窗寓意人類心靈之窗,象徵了殘疾人與健全人心靈相通,共享人類文明進步成果,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會徽設計者:高平、黎佩斯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吉祥物「芬芬」是一朵綻放的木棉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木棉被視為英雄花,具有奮發向上的精神氣質,象徵殘奧運動和殘疾人事業不斷進取。「芬芬」意即花之芬芳,清香襲人,怡人可愛。五片舞動的花瓣、一張燦爛的笑臉,體現出參與者的歡樂、東道主的熱誠。舒展、陽光、健康的運動造型,象徵著精神寓於運動的殘奧理念。「芬芬」是英語Funfun(樂趣)的諧音,體現了亞殘運會的核心價值,寓意亞洲各國的朋友通過參與亞殘運會,分享廣州的熱情、運動的激情和盛會的歡樂,殘疾人與健全人共享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成果。
⑵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的綵排直擊
煙花打出手語:「陽光」「生命」「關愛」 《心聲》篇章開始,一名叫珍珍的聾啞小女孩用手語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打動了全部觀眾,大家都用掌聲來應和她。隨後,80名盲殘的小朋友手牽手走到了舞台中間,踏出了一條特殊的「盲道」,他們唱出了「找朋友」的清澈歌聲,全場的小朋友一起唱和,令人動容。
著名手語主持人姜馨田用手語向全世界說出三句感人至深的話語:「媽媽,我愛你!朋友,我愛你!世界,我愛你!」同時,看台上方出現了一組六個極為震撼的焰火圖案「生命、陽光、關愛」的手語動作。 殘疾人需要全社會的關愛,而殘疾孩子的母親更加偉大。廣州亞殘運會開幕式上,400多名殘疾人母親將登上合唱台,在45分鍾里用8首歌曲迎接41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出場。
沒有了海心沙上的高科技「風帆」、體現嶺南浪漫的「水」文化。12日晚,亞殘運會開幕式將回歸傳統的體育場,以「愛」為主題,不斷創造觀眾與演員互動的感情觸動點。對於點火方式,亞殘運會組委會依舊三緘其口。 對於開幕式最神秘的點火部分,亞殘運會開幕式總導演朱踐為透露,聖火將會在現場3000多名殘疾運動員陣容中傳遞,一群殘疾人運動員將用特殊的方式、向上的行為、自強不息的精神點燃聖火。開幕式製作總監路建康反問記者:「『人』字是互相支撐,那麼請想像一下,殘疾人會怎麼相互支撐呢?」
亞殘運會組委會慶典和文化活動部部長何繼青透露,亞殘運會聖火入場及點火儀式將在12日晚10時12分左右進行。對於點火方式是否會借鑒北京殘奧會,何繼青不置可否,但他表示,一定會「准確、形象地傳遞殘疾人昂揚向上、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希望大家共同期待」。
聖火點燃儀式將與文藝演出緊密結合,通過講述爸爸、媽媽和一個殘疾孩子組成「一家人」的故事,依次走進聽障人士、視障人士和肢殘人士的心靈深處。最後,「一家人」將火炬傳遞到一名殘疾火炬手手中。
殘疾人的母親參演也是此次的亮點,來自全國各地的316位亞殘人「媽媽」已經確定,組委會正在積極聯系參加亞殘運會41個代表團殘疾運動員的母親代表。預計到12日開幕式表演時,「媽媽團」將超過400人。
「開幕式以寫意為主,盡管編導人員僅有12人,演員4510人,相對亞運開幕式絕對是個大瘦身,但滿滿的愛讓人耳目一新。」路建康告訴記者,國旗將由一名8歲的盲童捧入場,「他從沒看過國旗,但他的母親會告訴他,這是榮譽、是驕傲。」而在場外燃放的煙花,有一個特殊的創意——用煙花形成寓意「陽光」、「生命」和「關愛」的手語。
⑶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的點火方式
12月12日晚的亞殘運會開幕式點火方式引人關注,一對殘疾人運動員用相互支撐的方式,完成了名為《超越》的火炬點燃儀式,這一場景感動了不少觀眾。
當歌手孫悅和沙寶亮演唱完歌曲《美麗的世界》後,現場迎來了廣州2010年亞殘運會聖火。火炬在經過了六棒的傳遞後,來到了聾啞女孩珍珍一家人手中。
在全場的歡呼和掌聲中,女孩珍珍將火炬交給場內的殘疾人運動員。同時,火炬塔下「攀岩」裝置緩緩豎起,火炬塔旁LED屏幕呈現出一雙騰飛的翅膀……
整個點火過程以「攀岩」方式完成,一對殘疾人運動員以「人」字形結構,彼此支撐,互為支點,不斷向岩頂攀爬,點燃了火炬。
熊熊燃燒的聖火,意在展現殘疾人自強不息、拼搏進取、勇於攀登的人生精神。
而昨天晚上的亞殘運會開幕式上,36隻丹頂鶴成為一群特殊的「演員」。在名為《心聲》的演出篇章的最後,36隻仙鶴騰空而起,繞場飛行,引來觀眾的陣陣歡呼。
第一棒火炬手陳琦,曾在首屆亞洲杯輪椅籃球比賽中獲得銀牌。第二棒火炬手黃儉華,廣東省殘疾人游泳隊隊長,多次獲得中國殘疾人游泳比賽金牌。第三棒火炬手吳燕聰,殘奧會田徑金牌獲得者。第四棒火炬手單子龍,殘奧會賽艇金牌獲得者。第五棒火炬手倪河東,世界錦標賽射擊金牌獲得者。第六棒火炬手蕭彥紅,殘奧會射箭金牌獲得者。火炬接著交到了「珍珍」一家人手中。又傳遞給第七棒火炬手張立新,全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和第八棒火炬手張海原,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優秀運動員。
⑷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的辦會宗旨
1、通過嚴謹、有序和充滿人文關懷的賽會組織,承辦出具有中國特色、廣東風格、廣州風採的亞洲殘疾人體育盛會,促進亞洲殘疾人體育運動水平的提高。
2、通過周密的策劃和宣傳,展示中國、廣東、廣州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彰顯中國扶殘、助殘的文化傳統,表達亞洲殘疾人團結、友好與交流之願景。
3、通過積極的籌辦,促進廣州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弘揚扶殘、助殘的社會風尚,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整體文明素質,推動廣東「首善之區」和「宜居城市」建設。 (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籌辦工作全過程,堅持以人為本,突顯廣州特色,創新、務實組織籌辦工作。
(二)遵守《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手冊》和《承辦合同》,與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亞洲各國(地區)殘疾人奧委會及國際殘疾人體育組織密切合作。
(三)按照國家舉辦、全省支持、廣州承辦的方式,以政府為主導,專業隊伍和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相結合。
(四)亞運會、亞殘運會同步籌辦。
(五)堅持節儉辦會,做到兩個運動會資源共享、場館共用,特殊需求因地制宜。
(六)堅持高效、文明、節儉、廉潔辦會。
⑸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的會歌簡介
2010年11月30日,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在市新聞中心發布廳舉行了亞殘運會會歌新聞發布會,向全社會發布了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會歌《陽光起航》(Sailing with Sunshine)。
《陽光起航》
作詞:李今風,作曲:郭競元,演唱:劉飛(劉藝豪)
迎來一片郎朗的陽光
讓你我的心今天起航
風帆鼓舞著我們的微笑
海面上犁出一道亞洲的悠長
懷抱一片暖暖的陽光
讓期待的夢榮耀高揚
海風引領我們無聲歌唱
心裏面長出一副驕傲的翅膀
陽光起航追逐光芒
拼搏信念在胸膛里跳盪
陽光起航分享榮光
青春歡聚共贏明天的想像
⑹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的數字背後
與開幕式有關的數字。
1
廣州亞殘運會是亞洲殘疾人體育組織重組後舉辦的首屆殘疾人運動會。廣州是首個同年同城舉辦「兩個亞運」的城市。
2
「兩個亞運、同樣精彩」是廣州的承諾。
3
「我們歡聚、我們分享、我們共贏」是廣州亞殘運會的口號;開幕式上,通過講述聾啞女孩「珍珍」和「爸爸」、「媽媽」組成的三口之家的心靈對話,串起了整個開幕式文藝演出。
8
本屆亞殘運會開幕式上,伴隨運動員入場的是由殘疾人母親團和毛阿敏、譚晶等多位演員演唱的8首歌曲。
20
升旗儀式中,20名乘坐輪椅的殘疾人護送一位盲童參與升國旗儀式,不禁讓人動容。
200
本屆亞殘運會開幕式共啟用了4500多個演員,其中200名為殘疾人演員。他們中有聽障人士、視障人士,也有肢殘人士。
350
廣州亞殘運會組委會在舉辦開幕式的奧體中心建成了長700米、寬1.9米,可滿足350個輪椅停放的無障礙觀眾席。
400
本屆亞殘運會開幕式上,組委會邀請了參加亞殘運會的各代表團殘疾運動員的母親及來自全國的殘疾孩子的母親組成近400人的「媽媽團」,與演出嘉賓共同演唱,唱出「孩子,媽媽為你加油」,為運動員喝彩。
800
800名手持發光花束的「星光人」在亞殘奧委會旗紅、綠、藍三種會徽色的引領下,在場地中心定格為本屆亞殘運會的會徽「西關花窗」。
晚上8點,開幕式正式開始,800名手持發光花束的「星光人」在紅、綠、藍三色光流的引領下急速跑動、匯聚,在場地中心定格為本屆亞殘運會的會徽———「西關花窗」,隨著倒計時數字10、9、8、7、6、5、4、3、2、1有節律的變化,一個LED「巨人」從天而降,與地面最後一個阿拉伯字母「1」相碰撞,象徵著「巨人」一步一個腳印,連接起一個美麗的世界。此時,煙花齊放,天空、地面將璀璨一片。
5500
為亞殘運會服務的賽會志願者達2.5萬人,為開幕式服務的場內志願者約5500名,在場外的城市志願者及社會治安志願者約6500名。
2000萬
為承辦亞殘運會開幕式,亞殘運會組委會投資2000萬元對廣東奧體中心進行了無障礙改造。
⑺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的口號簡介
(中文)我們歡聚,我們分享,我們共贏!
(英文)We cheer,We share,We win!
「歡聚」—殘疾人運內動會是殘疾人體育的盛容會,也是人類超越自我、珍視參與、享受快樂的人文盛會。殘疾人運動員和健全人快樂地相聚在羊城,共同喝彩,相互祝福,演繹精神寓於運動的殘奧理念。「分享」—殘疾人與健全人在奧林匹克運動和社會生活中享有平等權利,分享體育運動帶來的歡樂、友誼、夢想與成功,分享社會文明成果,實現同一種使命、同一個願景、同一項希望。「共贏」—殘疾人運動員通過參加體育競賽,挑戰自我,追求生命價值,展現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參與者都是勝利者,都是贏者,是共贏。共贏促進團結,共贏推動和平,共贏構建和諧,實現奧林匹克運動價值觀的真諦。
「我們歡聚, 我們分享,我們共贏!」——在奧林匹克精神和人道主義精神的感召下,由殘疾人和健全人組成的「我們」,由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組成的「我們」,由亞殘運會舉辦方、參與者和殘疾人運動員組成的「我們」,融為一個整體,共同期盼廣州2010亞殘運會的到來。
⑻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的亞殘歷史
亞洲殘疾人運動會(Asian Para Games)的前身為遠東及南太平洋殘疾人運動會(FESPIC)
第一屆遠南運動會於年6月1-3日在日本大分舉行,共有來自18個國家的973名運動員參加了8個項目的比賽。
第二屆遠南運動會於1977年11月20-26日在澳大利亞巴拉瑪特舉行,共有來自16個國家的430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
第三屆遠南運動會於1982年10月31日-11月7日在香港沙田舉行,共有來自23個國家的744名運動員參加了11個項目的比賽。
第四屆遠南運動會於1986年8月31-9月7日在印度尼西亞蘇臘卡爾塔舉行,共有來自19個國家的834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
第五屆遠南運動會於1989年9月15-20日在日本神戶舉行,共有來自41個國家的1646名運動員參加了13個大項,515個小項的比賽。
第六屆遠南運動會於1994年9月4-10日在中國北京舉行,共有來自42個國家的2081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
第七屆遠南運動會於1999年1月10-16日在泰國曼谷舉行,共有來自34個國家的2258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這屆運動會試用了第13屆亞運會的場館。這屆運動會在遠南運動會歷史上第一次得到了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IPC)的認證,也第一次吸納了智障殘疾人運動員參加比賽。
第八屆遠南運動會於2002年10月26-11月1日在韓國釜山舉行,共有來自40個國家的2199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這屆運動會共設17個大項,其中的16個大項都得得到了IPC的認證。這屆運動會的組織工作與釜山亞運會組委會緊密相連。
第九屆遠南運動會於2006年11月25日-12月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共有來自46個國家的2346名運動員以及1295名隨隊官員參加了運動會。這是遠南運動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運動會,運動員參加了共19個大項的比賽,產生了542枚金牌。此屆運動會之後,遠南運動會聯合會與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理事會合二為一,成立了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
遠南運動會聯合會成員(截止到2006年11月):
(亞洲區42個)亞塞拜然、孟加拉、不丹、汶萊、柬埔寨、中國、東帝汶、中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哈薩克、韓國、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中國澳門、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中華台北、泰國、越南、阿富汗、巴林、伊朗、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巴勒斯坦、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塔吉克、土庫曼、阿聯酋、烏茲別克。
(南太平洋區18個)澳大利亞、斐濟、關島、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薩摩亞群島、索羅門群島、湯加、吐瓦魯、萬那杜、法屬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
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理事會於2002年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成立,該組織職責是在2002年至2012年負責管理與協調亞洲范圍內的殘奧運動。2006年,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理事會被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APC)所取代。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的主要管理人員是通過亞殘奧委會的會員大會選舉產生的。
亞洲殘奧委的前稱是東亞殘奧委員會,來自馬來西亞的拿督Zainal Abu Zarin被推選為第一任主席。
APC現由會員大會(APC最高決策機構,由各國殘奧委員會組成)、執委會、吉隆坡管理團隊和各常務委員會組成。
APC常務委員會包括: 醫療和運動科學委員會、運動和發展委員會、運動會聯絡委員會、運動員委員會。
⑼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怎麼樣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更多信息和資訊。
⑽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的比賽項目
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復人運動會共設制19個競賽大項,包括17個殘奧會項目和2個非殘奧會亞洲特色項目(羽毛球、保齡球):
坐式排球、自行車、游泳、硬地滾球、田徑、射箭、射擊、賽艇、盲人柔道、乒乓球、七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盲人門球、輪椅網球、輪椅籃球、輪椅擊劍、舉重、羽毛球、保齡球。
廣州亞殘運會比賽日期為12月13-19日,共7天。賽程方面,廣州亞殘運會預設432個競賽小項。之所以是預設方案,是因為殘疾人體育比賽具有特殊性,極少數小項可能會因為相關人數達不到開賽要求,以及運動員分級變化而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