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豐縣水美古寨位於哪裡
清朝康熙四十五年秋天的一日,海豐鳳河上游的元新寨張燈結綵、鑼鼓喧天,人們正在隆重地慶典鄉賢洪晨孚進士官任朝廷翰林院檢討並本寨「升城」三尺。因循這個傳奇,後來元新寨叫做「新城」。或許,這是當地尖米語音(相似「客白話」)中「升城」與「新城」相似的結果。十分有趣的是海豐赤石地區的尖米語音大多分布在大安河中游以下至鳳河兩岸的村莊。
說到鄉賢洪晨孚,話題可以扯出很遠,甚至百年前的歸善縣(今惠陽與惠東)與海豐縣曾為爭奪這個歷史名人打過官司,但結果各執其是無法決斷,原因是他的家族多次搬遷,往來於兩縣鄰近港口。但無法否認的是赤石新城寨前面的圍仔埔故村是他在海豐的第一故鄉。也許因為動亂或遷居,這個村子現在僅余殘垣了。那麼,洪晨孚的家族是否與現在居住在新城寨內第一大姓的洪氏派脈同源呢?新城寨洪氏族譜尋不到洪晨孚父子的記載。他們如是說:明朝天啟年間,新城洪氏始祖從福建省莆田縣刺仔鄉遷來海豐。始祖排行第二,另有三兄弟,進入海豐前大兄已逝,余大嫂及侄子隨遷。起初他們與洪晨孚的族人一起住在圍仔埔故村,後來由於兵荒馬亂,二兄進入新城寨定居,其他兩胞弟不知流落何方?據說洪晨孚的祖先曾在今青年水庫內的老村「洪仔」居住過,後來才搬遷赤石圍仔埔村,至於洪晨孚的後裔又往哪裡去?暫時沒有明確的答案。
或許,清初移民縮界或兵事四起的原因,洪氏居住的圍仔埔村畢竟是沒有寨牆的小村,容易受到侵擾,於是搬進了元新寨。這樣說來,洪晨孚的童年時代曾經在那裡度過,以至後來他寄住縣城並中仕做了官,就去歸宗感恩,彼時看到元新寨寨牆較低,遂出資把其增高三尺,曰「升城」。於是,有了前面傳說中的吉慶。這並非空穴來風,現在寨牆上方增置的牆體材料及顏色與下部分不同,許是當年的證據。再後來,洪晨孚的家人在海豐小漠港開市稱「洪官墟」(又稱「旺官墟」),又到歸善縣黃埠港經商。有人說洪晨孚的後裔遷移稔山龜山村,又遷長排村並建有翰林府。該府清末作為洪氏祠堂,在近年工業征地開發中拆毀,舊址對面建了洪氏紀念亭。
奇怪的是,新城寨為何以前叫做「元新寨」呢?難道是元代建設的新寨?縱觀古代海豐的水文變遷,明代之前沿海地區海浸較高,嘉靖年間鳳河尚叫「鳳湖」,今鯉魚埔也叫「鯉魚湖」,在古人直觀的視野中水面相當廣闊。那麼,宋代之前,赤石吉水門之內至馬頭嶺之畔大體上是通海的內港范圍,水面覆蓋地帶包括新城寨這個地方。到宋太祖建隆年間,即約一千年前,大船可以直接行駛到大安銅鑼湖山下面的東坑媽祖碼頭,然後由人們把漁鹽之貨挑上「布格嶺」、「大蹊嶺」等鹽運通道輸往內地。後來海水逐步消退,赤石港口隨著外移。在這個外移過程中,不排除新城寨的地方曾經建立過多姓雜居的墟埠。另外,按寨址考察,新城寨完全能夠滿足古代運輸及生產生活條件的需要,它座落在大安河南岸,依水而建,魚蝦豐盛,順流而下為鳳河義渡,逆水而上為大安峒鄉;寨前陸路通羊蹄嶺古驛道,向東通雙宮嶺接東都嶺商道,周圍的山林與谷地間插,自然資源多樣,因而水陸便捷,易於聚居。直至明清時代,古寨東門外也確實存在過「新墟仔」集市。而今,尚有散落牆角的石制馬槽及古渡口那通佇立的「喃嘸阿彌陀佛」護渡石碑,仍然述說著往日的熙熙攘攘。
因而,新城寨的形成時間大抵可以由元代追溯到宋代下半葉。另之,從明清城寨講究「山南水北、坐北朝南」的勘與特點分析,新城寨與近鄰的羊坑寨都不合乎明清建制的時宜。
且讓我們在這冬日的午後漫步古寨,探究它的獨特之處吧。古寨坐北向南,寨向160度,它以羊蹄嶺為案山,寨前開鑿寬達兩畝的明池,形制西圓東尖,白虎方引入圍仔埔溪水入池,然後細出青龍位,寓意文筆源遠流長;以三角坑山及公子帽嶺為後屏,展一片河灘沖積平鋪,大安河由東北順流而下切斷古寨的後路,然後向西南匯入鳳河。寨城東西面寬92米,南北縱深114米,萬余平方米的范圍內依北斗星座開鑿七井,布局寬達2.5米的十字街及寬達1.5米的十條巷道,每巷均為連貫的五座房屋,內環寨牆與房屋各保留一道寬1.2米的通巷,整座寨城橫直有巷,四通八達,傳說最旺時住過九百九十九人。至今,寨內建築雖然保留不了原貌,但仍然不失是赤石第一大圍城,內住人口還有500多人,外遷近4000人。
要說新城寨與其他古寨的相比,還有兩個獨特的地方值得關註:其一,寨門設置巧妙。寨門三個,南為正門,正北為關帝廟,東西為側門。三門各建成寬5.75米、進深5.4米、高6.5米的門樓間,東西兩個側門均設內外門;外門為方形,寬1.3米、高2.1米,內門為半圓形,寬1.64米,各用花崗岩石作門柱,左右兩邊門框對稱各打一行圓孔,用於橫放圓形木棍護門,另再置兩扇厚實大門。門樓間的內門用磚拱製成半圓形,中間垂直打制一道五厘米寬的凹槽,作關門時放置封門板之用。兩邊側門的門樓間突出圍牆,外門如同正門一樣朝向,如寨城一雙耳朵,警戒地收聽來自天地的聲響。其二,寨牆建成圓角。相傳新城寨為荷花地,故寨牆圓角如瓣,這種造型在赤石古寨中獨一無二。而四個圓角之內又建方形炮樓,開啟或方或圓的槍炮眼,防禦敵情。如此方中有圓,圓中有方,方圓結合的建築韻味,富涵人間處世的哲理。
那麼,古寨這個風水布局是否合理?這里引申海豐一位歷史名人的關注。清康熙中葉,縣令白太爺巡經羊蹄嶺,遠遠見到新城寨前有筆架山,後有公子帽嶺,視為官貴吉地,遂前來踏勘。哎呀,美中不足的是來龍被大安河攔斷,犯了風水大忌,於是搖搖頭地走了。然而,白太爺並沒有詳細勘察寨後正對河中一大一小兩個神秘的龜石,以及水下石畔裝有青沙的斗瓮,而且玄妙的是瓮里的青沙從不隨水流的沖擊而增減。在白太爺離任海豐六年後,從寨內走出的洪晨孚致仕皇宮,光宗耀祖。古人究竟在風水方位上設置了什麼機關?今天無解。有人說,新城寨的風水格局有「破釜沉舟」之勢,由此出外的人才具備奮發圖強的精神動力。從新城寨外出人員創建了廣東省第一個鎮級老促會以及從新城寨邁出諸多的儒商政要人物洞察,這似乎有著某種莫名的淵源。
由物及人,讓我們再來探視新城寨的人文歷史吧。上述除了洪晨孚與寨內洪氏家族以外,還能有什麼比之久遠的先民訊息呢?說來奇怪,現在寨內居住的洪、陳、李、曾四大姓氏居民,都不是原住居民。先於洪姓入寨的曾姓來自福建,陳姓自明代由鄰近羊坑寨分支,李姓自寨西下陂村分支。在四大姓氏的祖宗入住這里當年,先代居民已經走了。這與鄰近的羊坑寨及馬龍圍寨一樣,原住居民一夜之間不知消失何方?難道是因為抗元或逃避兵禍而遠走?這是海豐地方歷史一個普遍而有趣的現象。新城寨留下了記述建置歷史及鍾、簡、董、蔡、郭、吳等24姓居民捐資的石碑。只可惜這通置放在東門的石碑,於1958年斷成兩截,今天不知荒落何處了。明清時代,陸續進入空城的後代居民誠惶誠恐地把前代居民失祀的祖宗神牌,集中建成一個十三槽的「無祀館」供人參拜,後來倒塌了,今僅在寨後一個小宮內發現石刻牌位。現在,有的老人還可以依稀地喊出城內郭厝巷、吳厝巷之類的巷名。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幾戶人家在修建老屋或在城外耕作時,還意外地挖出金銀之類的寶藏哩。似乎前代居民走得十分倉促,以至今天還沒有接到他們後裔回來尋根的消息。
在洪晨孚之後三百多年的時間里,寨內似乎很平靜。清代下半葉,寨民建起了登雲書室、北溪精舍等幾所社學,耕讀傳燈之間,也沒有發生什麼科舉盛事。值得一提的第二次東征時期,這里走出了一位黃埔軍人陳一史。1926年1月,時年29歲的他與好友陳如愚結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林彪、蕭克、劉志丹、張靈甫同期);1926年10月,第二次東征開始,黃埔軍校派出17名四期畢業生到潮梅海陸豐搞農運武裝,陳一史與陳如愚到海豐農軍幹部訓練班任教官,培訓農軍骨幹。1927年4月,陳一史參加海陸豐第一次武裝起義,並任救黨軍陸豐中隊隊長,參與紅花地狙擊戰。紫金縣城失守後,鄰近各縣的農軍在海豐組建成惠潮梅農工救黨軍,由吳振民率隊北上支援武漢革命,陳一史隨征。5月中旬,他們到達衡陽時汪精衛已經叛變革命,隊伍被迫轉戰湘贛邊地,不幸在湖南汝城遭到范石生部重創,部隊潰散,黃強、彭桂、林軍傑等人帶余部返回海陸豐。陳一史中途受傷,後來流落到江西景德鎮,1940年輾轉回到赤石。人生的際遇,有時僅僅一厘一步就大相徑庭。假如陳一史不受傷的話,以他的智勇之才,或許日後成為著名的黃埔儒將。但是,他還沒有看到抗戰勝利,就傷病發作在赤石福寧庵一間僧房過世了。有道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在即將離開新城寨的時候,太陽徘徊在西邊的九龍峰。我再伸手輕撫南門邊那已經向前傾斜的寨牆,如同觸摸到前代無數個粗糙而堅強的身軀。側耳間,從寨後的渡頭隱約傳來吆喝聲,似乎也有槳櫓的響動。微風吹過,明池影照著城寨的倒影,波光瀲灧,顫顫悠悠。這使我想起了民國廿九年農歷六月廿四日,洪水兩次漫上新城寨與三江樓寨門的歷史記載……
② 海豐體育場在那裏海城鎮的
海城鎮
海城鎮位於海豐縣中部,與城東鎮、附城鎮組成海豐縣城,是海豐縣政回治、經濟、文化、答交通中心,面積50.89平方公里,轄13個社區(海珠社區新橋社區 龍門社區 南門社區 新安社區 龍津社區 新園社區 城西社區 城北社區 北門社區 雲嶺社區 新城社區 總寮社區),9個村委(蓮花、召貢、蓮光、桂望、南埡、新望、萬中、長埔、埔仔),常住人口13.6萬人。1993年被省定為衛星鎮,2003年列入廣東省中心城鎮、汕尾市技術創新專業鎮,是海內外、港澳台同胞投資創業的寶地。
③ 汕尾市海豐縣鵝阜鎮深汕合作區體育中心,湛藝裝飾有限公司拖欠農民工近40人一百零萬工錢,調解不了
拖欠工資問題已經是社會關注的重點,有多種途徑可以維護權益,起訴、找政府部門協助等等
④ 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中考
⑤ 廣東省海豐縣赤石鎮歷史
赤石鎮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西北部,距離海豐縣城39公里,與惠東縣接壤,海豐第二大河流——赤石河貫穿全境。全鎮區域面積293.5平方公里,占海豐縣的六分之一。赤石鎮轄11個行政村,2個社區,86個村民小組,有資料顯示,總人口1.9萬多人,有旅居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3000多人,是原東江縱隊第六支隊和海陸豐中心縣委所在地,是紅二師、紅四師和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斗過、活動過的地方,是著名革命老區鎮。
歷史文化
鳳河舊事
海豐縣西部的赤石境內,峰巒疊翠,綠水縈回。其間有大安峒、明熱峒、四大鄉三塊盆地,大安河、明熱河、赤石河等三大水系穿峒過澗,在赤石墟南方匯合成鳳河,再經急水門出九龍灣入海。
鳳河是赤石人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她用飽滿的乳汁,哺育著她的子民。早在蠻越年代,地處歸善(今惠陽、惠東)與海豐之間的赤石約,水陸相間,交通便捷,成了人文初醒之地。
近日,記者從大安峒到赤石墟,從江頭村至下圍村,沿鳳河順流而下,一路尋蹤。竹影下,古村落、古碼頭、古渡口……一幅幅秀麗古樸的畫面,搖盪著歷史的回響。
沿河景緻
鳳河,是海豐縣的第二大河系,由東北和西北流向東南,流域陸地總面積為382平方公里,河流長度為36公里,包括幹流赤石河,一級支流明熱水以及四條小支流。
鳳河流域地質結構屬蓮花山斷裂帶的中束公平斷裂帶,該斷裂帶從公平經銀瓶山進入該流域,並在大安峒分成兩支,主支呈東西向經赤石、湯湖,出惠東白雲,在淡水與高潭---深圳斷裂帶匯合;另一支經鵝埠、吉隆和港南岸至赤砂插入大亞灣。
鳳河之名,緣於下遊河段的形狀,上游窄而陡的河床,在急水門以下河段突然變得開闊,水流平緩,陽光下,波光灧瀲,遠眺如鳳凰開屏,故稱鳳河。或許緣於 「鳳河晚渡」的影響,整條河流就被叫成鳳河。
鳳河發源於海拔高1256米、與惠東縣交界的白馬山峰,源頭山溪河段7公里叫北坑,進入大安谷地流經6公里至塘尾,有東坑和雞籠山兩條水分別從左右兩岸注入。雞籠山發源於建有紅軍洞的東莞山,下2公里處,有大蕉園河從左岸注入。大蕉園發源於與梅壠漁仔潭交界處的尖峰頂山,至麻仔角匯入主幹道,為上游較大的支流之一。從麻仔角南流6公里,經龍潭坡至新城。從新城往下1.5公里至三江樓村,有明熱河從右岸注入。
明熱河為赤石河一級支流,發源於峰高1282米的禾鐮石,河段長22公里,從湯湖往下至冰塘埔右側有發源於峰高1098米的陳肚山的明溪水匯入後,至三江樓匯入主流。上游水底山上有瀑布飛流,如青龍飛降,山下有潭;曰青龍潭,深不可測。
三江樓以下的河段,河面寬闊,經幾度轉折後進入急水門峽口。急水,顧名思義,水流湍急也。門者,象形之謂也。寬闊的河面在這里突然縮小一半,亂石插入河床,如一道攔截河水的大門,上下水頭落差達1.5米。後人為求雅意,取其偕名曰吉水門。河邊有一村莊,也以此為名。「勒馬過河」是這里的一道天然景觀。河中巨石嶙峋,遠觀似戰馬淌水,水流擊石,轟轟作響,似奔騰戰馬過河。
急水門以下河段又是另一番景象。上游窄而陡的河床在這里突然變得開闊,水流平緩,陽光下,波光灧瀲,遠眺如鳳凰開屏。
急水門的右岸,便是深涌村,設有渡口,舊時為官辦船渡,過往行人免交渡費,有「義渡」之稱,岸邊豎有「鳳河義渡」石碑,系清咸豐年間所立。這里山清水秀,景色秀麗,每當夕陽西下,彩霞輝映,有「鳳河晚渡」奇景,為海豐古八景之一。
從鳳河渡口下1.2公里至園墩林場,廣汕公路大橋飛架河面,再下4公里,發源於鵝埠畲族山的南門河,從右岸注入,至寶塔山腳注入主流。主流收入南門河水後向南於沙埔渡,流向九龍灣。
在水浸時代,赤石曾是內陸海港,每當洪汛漲溢,海潮回灌之時,這一地區重現一派「嘴小腹大、島嶼聳立」的內港景象。時序更疊,滄海桑田,沙泥俱下,將港灣逐漸變成了平原,隨著海水的慢慢消退,只留下一條彎彎的河流。
鳳河,是連接大海的一段盲腸。
古村落
有河的地方就有人家。
順流而下,一座座村莊,古樸靜謐。村邊綠樹婆娑,村外青山巍峨。
尋訪古村的第一站,便是江頭村。該村因建於河的上游處,當地群眾稱「河」為「江」,故而得名。明朝萬曆25年(1537年),文姓先民從祖籍福建遷此定居,開始了與沿河民眾同飲一江水的開荒僻地生活。
在村裡轉悠,很少見到青壯村人。「都出外幹活去了」老奶奶慢悠悠地說。
站在赤石大橋上,眺望三江樓村,綠竹、黑瓦、白牆調配出的古民居畫面,令人出神。屋頂上的瓦片,歷經上百年沐風櫛雨的的顏色,又有哪一位丹青妙手所能調配出的呢?
三江樓村建於清朝初年(1626-1636),曾居住過鍾、林、黃、張、李、陳等姓。因位於大安河、明熱河和赤石河三河匯河處,又建有城門樓,故名。
高大巍峨的城門樓不見了,古渡口仍在。小船兒慵懶地停靠著,展示「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境,與大橋飛架、天塹變通途恰成鮮明對比。
踏足鯉魚埔村,心裡竟起了莫名其妙的疑問。那片形似大鯉魚的大草埔還在嗎?鯉魚的頭還是向著赤石河吧?
「要看鯉魚,得登上遠處的大山!」朋友小曾似乎猜出了我的心思。隨後,他介紹起該村的歷史。
明代憲宗咸化八年(1473)陳氏兄弟從祖籍東莞茶園遷來下圍村後轉此地建居。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部分劉姓移民由祖籍梅縣遷到鵝埠黃牛灣再遷到該村稍上方建居,形成上、下鄉。
鯉魚埔鄰近赤石墟,舊時曾是海船停泊地和海產品與山貨的集散地,仙板船可通至大安。
餉午時分,村頭大榕樹下,幾位單著黑布內褲的老人正躺在在竹椅上納涼,盡情地享受著山風的撫慰,旁邊的一條小花狗警惕地注視著我們幾位陌生人,這是孩童記憶中的畫面。老人那黝黑的皮膚和暴突的根脈,讓人想起畫家筆下的父親。
鯉魚埔村下方是大山頭村,清代是「赤石河義渡」的碼頭。清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鄰近馬頭嶺村部分李姓居民率先遷來此處定居,後又從鄰村遷來林、洪、彭、玉、陳等姓居民形成村莊。因村建於牛屎埡山主峰下,村後山頭的周圍山頭高大而名。
下游的下圍村,是我們尋訪的最後一站。這個被河水三麵包圍的村莊,最具南水鄉的風韻。元朝初年(1230),陳姓先民從福建遷此建居。現居住部分陳姓居民是明代嘉靖年間(1553-1566)從鯉魚埔村遷入的移民後代。
深涌古碼頭
深涌村,又名深沖村。涌者,海水可以到達之意。深涌之水,深十數米,浪高水急,形似鍋狀,故有「深涌」之稱。位於鳳河下游鹹淡水混合處的深涌村,原為船隻停靠的碼頭,常可一睹千航競流、舟楫滿江的壯麗景觀。
古時沿海各地碼頭未形成前,縣治及各大墟埠的貨物裝卸主要靠內河碼頭。深涌的航運業一度非常發達,眾多 「掏金」者蜂擁而至,每天來來往往的貨船成了這里的一景。因此深涌碼頭常人滿為患,熱鬧非凡。
清初,梅隴張、林兩姓移民率先來此搭寮耕田兼捕魚,後又從鄰村陸續遷入李、葉、吳、洪、楊等姓居民逐成村莊。
「深涌」曾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無人不知,舊時華僑寄信回來,信封上只需寫「中國海豐深涌某某收」就可寄達。
赤石水上交通,主要靠鳳河和大安、明熱兩條溪。清末至民國時期,鳳河上的運輸工具主要是「撮鳥船」和「濱興船」,赤石的大量土特產源源不斷地銷往外地,而外地的副食品、日用品也暢銷赤石,來往貨船每趟都載得滿滿的。至大安溪和明熱溪時因河水變淺,必須換乘一種叫「溜仔」的小船。
建國初期,鳳河仍可通航,後因出海處的「山埔仔」移位而成危險港灣,1961年從「山埔仔」至小漠墟前新辟一條副航道航,到七十年代中期,小漠墟前副航道變得淺窄,大貨船難以通過,河運逐漸被廢棄。
如今,這一切已成過眼雲煙,古碼頭不見了。繁華如夢,曾經闊氣的航運業、曾經繁榮的碼頭,都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鳳河晚渡
「鳳河晚渡」為海豐古八景之一。翻開方誌,不乏對其自然景觀的描述:「鳳河深涌村旁的河面寬闊,西側山坡上蒼松翠綠,沿河竹影倒懸水中,每當夕陽西下,彩霞相映,山色綺麗。」千百年來,寬闊浩渺的河水,依舊倒映著竹影,坡上蒼松,依然翠綠,渡船還在,只是,我們沒能等到夕陽西下,一睹那彩霞相照下河光山色的綺麗景觀。然而,這又有什麼關系呢?豈不知,看景不如聽景,聽景又如何比得上「讀景」。
清康熙年間,海豐知縣姚德基作詩贊之曰:
長河韜映接橫塘,舟子招招趁夕陽。
芒荻州前花欲舞,溫泉嶺下燕歸忙。
輕橈逐浪催行色,野渡乘鳳納晚涼。
聽說楊桃剛十里,遙聞僧舍焙茶香。
歷代騷客也留下不少詩作:
江村一帶繞蓬茅,時近黃錯景色清。
古樹籠煙嘈鵲鶴,陰鳳鼓浪戲鰲蛟。
灘前魚父消遙去,嶺下寺鍾斷續敲。
旅客忙歸舟子急,片帆斜掛夕陽坳。
溪光瀲灧晚溶溶, 夾岸青山入鏡中。
野水留連遠無碧,輕橈客與夕陽紅。
行人不惜重回首,舟子無勞便趁風。
卻羨臨淵垂釣者,忘機鷗鳥往西東。
「鳳河義渡」與「鳳河晚渡」其實是同一碼事,只不過前者重「義」,後者重「景」。惟景之美,讓過往之人流連忘返;惟義之舉,讓人感懷起敬。
鳳河渡口是古代粵東各縣通往惠州、廣州必經的官道渡口。去北10公里是明熱溫泉,東北5公里是羊蹄嶺。渡口由官府出錢選船,僱用渡夫,宿於渡口,使過往行人早晚有渡,因免交渡費,故稱「鳳河義渡」。
「鳳河義渡」名為官辦,其實為同知銜林格本人所設。清同治版《海豐縣志?續編?人物》載:林格字舜翼,號壽山,例授五品銜。樂善好施,平道路,造橋梁,修城填海,倡建學署考棚,重修明倫堂、節孝祠、息廣賓興,鼎建茶亭,送文廟工祝之租,設大液、鳳河之渡。
長天一色汛中流,載得臨簑月滿舟。
此日鳳河留古渡,煙波依舊漢時秋。
歲月的長風,早已吹散秦漢秋月,惟有渡口處山腳下的一塊石碑,鐵筆銀鉤,讓幾百年前的往事定格為永恆。碑文直書三行,上行為「咸豐元年歲次辛亥 秋立」中間為「鳳河義渡」,下行為「貴客往來不用給錢」。
端午古風
端午節,鳳河兩岸村莊經常舉行龍舟賽,附近居民扶老攜幼,觀賽助威,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奪錦者巡河遊街,演戲慶賀。
午時,穿紅戴綠的婦女從鳳河裡擔取 「午時水」,據說貯用一年不會腐臭並可治病;男人帶孩子到河裡洗澡,據說洗後一年不會生瘡毒。家家戶戶從河邊採摘回榕樹枝,插在家庭大門或窗口,謂「插青」,還有的在午時用艾葉薰蚊。據說薰後一年無蚊。中午客屬家家吃粽球、糍粑,尖米語區戶戶煎水糍色,福佬人人包菜餜。
赤石端午古風,歌聲里回盪著歷史的音符。
宋末元初,遼金犯邊,中原人民大舉南遷,粵東相對安定的環境及大量的谷地吸引了渴望安居樂業的流亡士兵與群眾,頓時潮惠兩州人口劇增,各有六、七萬之多。尤其是南宋末年,元兵攻陷臨安,數以十萬計的江、淮、閩、浙軍民從福州轉入廣東的潮、惠沿海諸州避難,地處楊桃嶺驛道西側的赤石地區地廣人稀,水源充沛,成為流亡群體的擇居點,一度建寨置村近兩百座,人口逾三萬,帶來了福佬文化和客屬文化,奠定了赤石的民系基礎。天南地北的移民,帶來了原住地的文化藝術和風俗習慣,讓赤石成為民間藝術的聚寶盆
⑥ 海豐新體育館在海豐什麼地方
海豐縣的主要景點有:蓮花山景區(包括蓮花山度假村,雞鳴寺,雲蓮寺),離縣城10公里左右;紅宮紅場(彭湃帶領農民運動的舊址),就在縣城中心;小漠南方
⑦ 海豐縣有足球比賽嗎
有個屁,球場都難找,像中學都禁止外校人進入的,體育場以前還可以踢,現在草都長的比大腿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