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園的介紹
梁園,又名梁苑、兔園、睢園、修竹園,俗名竹園,河南商丘梁園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為西漢梁孝王劉武所營建的游賞廷賓之所,故址位於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東,另外商丘市還有市轄區梁園區。 西漢初年,漢文帝封其子劉武於大梁(今商丘),梁孝王在汴梁東南古吹台一帶大興土木,建造了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梁園(「梁孝王好營宮室苑囿之樂,作曜華之宮,築兔園。」-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三》)。又在園內建造了許多亭台樓閣以及百靈山、落猿岩、棲龍岫、雁池、鶴洲、鳧渚等景觀,種植了松柏、梧桐、青竹等奇木佳樹。建成後的梁園周圍三百多里,宮觀相連,奇果佳樹,錯雜其間,珍禽異獸,出沒其中,使這里成了景色秀麗的人間天堂,汴京八景之一 梁園
的「梁園雪霽」即是此所指。
河南商丘梁園圖集(15張)梁園雪霽
在冬天時梁園白雪覆蓋,萬樹著銀,翠玉相映。當風雪停、雲霧散,太陽初升時,梁園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景色更加迷人。故有「梁園雪霽」之稱。
文化盛景
梁孝王劉武喜好招攬文人謀士,西漢時期的大文學家司馬相如,辭賦家枚乘等都經常跟梁孝王一起吟詩作賦,吹彈歌舞。劉武曾在園中設宴,司馬相如、枚乘等都應召而至,成為竹蔭蔽日的梁園賓客,並為之吟詠。後代的很多辭賦均提及了這一盛況,例如: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唐·岑參《山房春事》 「歌揚郢路誰同聽,聲灑梁園客共聞。」-唐·齊己《賀雪》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唐·李商隱《寄令狐郎中》 「月明剡水回舟夜,歲暮梁園作賦時。」-南宋·裘萬頃《大雪用前韻五首》 「溝壑皆平,乾坤如畫,更吐冰輪潔。梁園燕客,夜明不怕燈滅。」-南宋·朱淑真《念奴嬌二首·催雪》 此外,天寶三載(公元744年)春,李白離長安,開始漫遊。在洛陽,遇見了已經33歲,卻仍蹭蹬未仕的杜甫,二人同游。同年秋,李、杜、高適三人會於梁園(商丘),並同游孟諸(山東單縣)、齊州(濟南)等地,在梁園時,李白曾題寫過一首著名的《梁園吟》。
編輯本段園林名-廣東佛山
簡介
佛山樑園(圖)是佛山樑氏宅園
佛山樑園圖集(19張)的總稱,1984年重修後改稱梁園。廣東佛山樑園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梁園主要由「十二石齋」、「群星草堂」、「汾江草蘆」、「寒香館」等不同地點的多個群體組成,規模宏大。其中主體位於松風路先鋒古道,其他則位於松風路西賢里及昇平路松桂里。 梁園由當地詩書名家梁藹如、梁九章及梁九圖叔侄四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公元1796-1850年)陸續建成,歷時四十餘年。時至民初,一代名園已瀕於湮沒。鑒於其歷史、藝術和觀賞價值,1982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首先對現存的群星草堂群體進行了搶救保護,1990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而於1994年開始大規模的全面修復,總面積達21260平方米,使名園重光成為現實。 梁園與順德清暉園、番禺余蔭山房及東莞可園並稱為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也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園中亭台樓閣、石山小徑、小橋流水、奇花異草布局巧妙,盡顯嶺南建築特色。梁園素以湖水縈回、奇石巧布著稱嶺南;園內建築玲瓏典雅,綠樹成蔭,點綴有形態各異的石質裝飾;不僅如此,梁園還珍藏著歷代書家法貼。秀水、奇石、名貼堪稱梁園「三寶」。
造園藝術
〖總體布局〗 梁園總體布局以住宅、祠堂、園林三者渾然一體最具當地大型庄宅園林特色, 廣東佛山樑園
[1]尤其是以奇峰異石作為重要造景手段。其中的四組園林群體因各自構思取向不同而風格各異,各種「平庭」、「山庭」、「水庭」、「石庭」、「水石庭」等嶺南特有的組景手段式式具備,變化迭出。與各建築物和景區主題緊密結合的詩書畫文化內涵豐富多彩,詩情畫意比比皆是,園內精心構思的「草廬春意」、「枕湖消夏」、「群星秋色」、「寒香傲雪」等春夏秋冬四景俱全,各異其趣;展示文人園林特質的「石齋寄情」、「硯磨言志」、「幽居香蘭」、「庄宅遺風」四景,將嶺南古園林的多種文化意境,如雅集酬唱、讀書著述、家塾掌教、幽居賦閑等多種文人文化生活追求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回味無窮。 〖山石藝術〗 相傳梁園奇石達四百多塊,有「積石比書多」的美譽。其中,群星草堂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石庭」。它講究一石成形、獨石成景,在嶺南私園中獨樹一幟。梁園的主人通過對獨石、孤石的整理,突顯個體特性,在壺中天地中表達了對人的個性和自由人格的追求。 梁園
園內巧布太湖、靈璧、英德等地奇石,大者高逾丈,闊逾仞,小者不過百斤。在庭園之中或立或卧、或俯或仰,極具情趣,其中的名石有「蘇武牧羊」、「童子拜觀音」、「美人照鏡」、「宮舞」、「追月」、「倚雲」等。景石大都修台飾欄,間以竹木、繞以池沼。 梁園的山都不是「疊」出來的,而是與整個造園質朴的風格是相統一的,不求恢宏的氣勢而求石的神態韻味,以小代大,表現山川之奇。梁九圖在詩中描述到,「衡岳歸來意未闌,壺中蓄石當煙鬟。」這種以石代山取代「疊山」的方法,摒棄了石塊的積壓堆砌,省卻了石頭紋理及形狀的比照磨合,可以更靈活自由地表達不同思想情感。 〖人文特色〗 梁園是清代嶺南文人園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布局精妙,宅第、祠堂與園林渾然一體,嶺南式「庭園」空間變化迭出,格調高雅;造園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詩如畫的田園風韻;富於地方特色的園林建築式式俱備、輕盈通透;園內果木成蔭、繁花似錦,加上曲水回環、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嶺南水鄉韻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態、設置組合之巧妙脫俗而獨樹一幟,是聞名遐邇的粵中四大名園之一。 梁園
梁園是研究嶺南古代文人園林地方特色、構思布局、造園組景、文化內涵等問題不可多得的典型範例,展現了古代佛山文人對遠離大都會凡囂、享受林泉之樂的追求,也體現了「廣府文化」中對花園式宅第和自然的空間環境的嚮往;其典型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又是反映佛山名人薈萃、文風鼎盛的重要實物例證。
現存建築
由松風路先鋒古道進入梁園,映入眼簾的是部曹第、佛堂、梁氏宅等和刺史家廟等建築物,這些建築物全為磚木結構,飾以木雕、磚雕,高雅精緻。造園者巧妙地將住宅、祠堂、園林和諧地連結在一起。
佛山樑園景緻(13張)群星草堂為梁九華所建,位於松風路先鋒古道,佔地數千平方米。建築群體由草堂、客堂、秋爽軒、船廳和迴廊組成。建築精巧別致,引人入勝。雖體量不大,但卻小巧精緻。「半邊亭」結構奇特,首層六角半邊,二層四方完整,屋頂平緩,飛檐斗拱,可稱是「求拙」之作。「船廳」三面為大型滿洲窗,四周景物盡收眼底,真是斗室容環宇。更為突出的是「荷香小榭」,精美纖巧、四周通透、里外交匯,把天、地、人完全融為一體。 這些建築物以石庭、山庭、水庭為基調,建築寬敞通透,四周迴廊穿引,採用移步換景之法引人入勝。如荷香小榭位於湖岸邊,站立於小榭屋檐下,面對鋪滿荷葉和荷花的湖水,一片碧綠中的點點粉紅,令人心醉。小榭高四米余,木結構,門楣及窗都飾以木雕,門窗縷空,圖案則是荷葉、荷花,既優雅,又與湖中的荷葉、荷香真假互相呼應,令人對設計者的用心良苦贊嘆不已。 走過一座設計精巧的小石拱橋,就到達汾江草廬群體。這里的水石運用可說是別出心裁:既有一般的疊石置景,又有獨石成景;既有潺潺流水,又有一泓湖水,碧水中,成群的金魚、錦鯉時浮時沉,湖面漣漪連綿,這靜中有動的景觀,令人贊嘆。岸邊有一座造型優美的石舫。遙望湖面,則見一塊形態奇特高約三米的石塊屹立於湖中,此石名叫「湖心石」。湖心石周圍有白鵝及鴛鴦在戲水,「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之意境畢現。 群星草堂群體和汾江草廬群體都用松、竹、柳和盆景於以點綴。園中除有十餘株古樹外,還種有富嶺南風韻的玉棠春、鷹爪蘭、雞旦花等。正是:「兩處園林都入畫,滿庭蘭玉盡能詩」。 沿著柳樹成行的堤岸走約五分鍾,便到達松竹寮景觀。這里的建築物以竹、木為基調,顯示出縛紫為扉,列柳成行,一水畫堤的意境,展示珠江三角洲特有的田園風韻,體現造園者追求遠離煩囂、貼近自然的獨特構思。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名
1.梁園區,是在原縣級商丘市的基礎上新設立的一個縣級行政區。位於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自古就有「豫東門戶」、「中原鎖鑰」之稱,是商丘市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梁園區
全區轄11個鄉(鎮),8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960平方公里,人口73萬。商丘市梁園區是經國務院1997年10月批准,在原縣級商丘市的基礎上新設立的一個縣級行政區。位於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自古就有「豫東門戶」、「中原鎖鑰」之稱,是商丘市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又是「全國流通體制改革驗區」、「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驗區」和「河南省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全區轄11個鄉(鎮),8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960平方公里,人口73萬。 梁園區
工業經濟發展迅速。全區擁有各類大、中型企業近300家,生產各類產品2000多種,其中型煤機械、牽引鏵犁、精紡毛呢、玉米澱粉、食用酒精、平板玻璃,桐木板材、稀土微機等近100種產品榮獲省、部優產品稱號,有80餘種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初步形成了輕工、紡織、食品、機械、建材、化工、醬菜等多門類的工業體系。 商業貿易繁榮活躍。梁園區自古以來就是豫、魯、蘇、皖四省交界處的物資集散地。近年來,立足營造地緣商貿優勢,積極實施「市場帶動戰略」,初步形成了大流通、大市場、大商貿的格局。 梁園區
區內商業網點縱橫交錯,各類專賣店、連鎖店遍布城區,以大型綜合批發市場「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京隴商貿城」、「梁園市場」、「市場街服裝城」和現代化購物中心天宇商廈、商丘亞細亞商場等為骨乾的5000多個商業網點、形成了豫、魯、蘇、皖四省交界處最大的商貿中心。對外貿易發展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近幾年,先後投資5億元用於城區建設,改善了硬環境。其中投資3億元。 2.梁園鎮,古稱慎城,居肥東腹地。乾隆私訪梁園、七十二眼井和九丈九尺塔為梁園朦上濃郁的歷史色彩;憑借精巧的做工、獨特的配料和別具一格的入口味道使梁園的獅子頭和小鱉久負盛名。解放以來,梁園先後被設為鄉級鎮、區級鎮,1992年撤鄉並鎮後成立了梁園鎮,2006年根據行政區劃調整要求,原梁園鎮、護城鄉、路口鄉合並為新梁園鎮。現在的梁園鎮面積達176平方公里,轄43個村居,8.5萬人,是省發展改革試點鎮,合肥市小城鎮建設綜合試點鎮。梁園鎮交通區位優越,最近處距縣城僅6公里,距省城合肥23公里。省道合肥至蚌埠公路縱貫南北,合徐高速從鎮西部穿過,南望312國道和合寧鐵路,沿梁園至界牌路可直達岱山湖國際旅遊度假區。梁園鎮現有耕地115846畝,系傳統農業大鎮,是我縣重要的糧油生產大鎮。近年來,我鎮農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升級優化,農業生產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全鎮共有種植大戶135戶,年出欄生豬75000頭、家禽95萬只,產魚800萬斤,各類林地13500畝。以管灣水庫和鄧崗村垂釣中心為核心的農家樂旅遊業正逐步興起。今年1—10月份,全鎮共完成農業生產總值44928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27萬元,實現財政收入670萬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較強的市場輻射能力,使梁園鎮自古商賈雲集,商貿經久不衰,年均交易額達2億多元。工業強鎮的戰略目標推動梁園成為崛起的工業新鎮,07年元月以來全鎮29家工業企業共實現生產總值14713萬元,規模以上企業產值突破3000萬元。工業產業比重大幅提高,造紙、建材、食品加工等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突現。 梁園鎮
近年來,梁園鎮黨委、政府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積極藉助外力推動我鎮跨越發展。為了更好地服務我鎮企業,促進企業做大做強,鎮黨委、政府已申報籌建了梁園鎮工業聚集區。梁園工業聚集區坐落於省道合蚌路沿線的路口村,距縣城僅6公里,遠期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聚集區設區內擬設服裝加工區、機械製造區、倉儲區、食品加工區四個區域。目前區內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完成了土地平整、電力、電信(含移動、聯通、小靈通基站)、道路硬化、供排水系統的建設。區內呈「十」字形的水泥硬化道路長2000米。 為完成富民強鎮和千年古鎮騰飛的歷史重任,鎮黨委政府在緊抓工業發展的同時,注重農業和商業的協調進步。緊緊依靠科技進步,扎實推進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以文明創建為契機,促進商貿軟硬環境的進一步改善。今天的梁園正蓄勢待發,明天的梁園必將奮力崛起。這里是一片希望的熱土,這里有無盡的舞台,這里有八萬熱情開放的梁園人期盼與四面八方的來客攜手共進! 梁園歷史悠久,從已查明的古村落遺址來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勞動生息。夏商時,為淮夷之地。春秋戰國時屬楚國之域。秦屬九江郡。漢武帝時始設逡遒縣。南北朝時梁園為南朝劉宋所佔,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將當時設在穎上縣江口集慎縣喬置於梁園,縣治設於梁園。南朝,劉南汝陽郡、陳梁郡,郡治均設梁園。南宋紹興三十三年(1162年),因避孝宗皇帝趙夾(音同慎)之諱,改慎縣為梁縣。時轄現在肥東大部份地區和定遠、全椒、巢縣小部份地區。明洪武初年,梁縣並入合肥縣,為合肥之梁鄉,仍在梁園設巡檢司衙門。清代末,梁園尚有文、武衙門。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將合肥縣析為合肥市、肥東縣和肥西縣。2月3日,中共肥東縣委、縣政府在撮鎮四大戶村正式宣布成立,遂將縣政府始設於梁園,同年3月遷入店埠。1950年改為鄉級鎮,1984年為區級鎮,梁園區公所、鎮政府、鄉政府均在此治所。同時,在抗日戰爭時期,合肥縣政府在梁園設立辦事處,為抗戰徵集糧草,募捐錢財。
編輯本段人物——梁園
名廚
梁園,廣東名廚。上個世紀30年代曾代表中國參加紐約國際烹飪賽會,憑借一道全蒸宴一舉奪魁,中國菜首次揚威國際,梁園也榮獲「世界廚王」的稱號。紐約的食評家紛紛稱贊梁師傅的蒸菜廚藝是「蒸汽魔術」,中國蒸菜也被稱為「中華一絕」。
藝術家
梁園,北京道家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書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女藝術家協會會員、慧園齋齋主。 梁園
又名梁玉萍,號智光。一九六三年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書香世家,自幼喜愛書畫藝術,一生視繪畫於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九九六年定居在北京,早年在成都曾從事美術教育,有多篇(幅)文學、攝影、繪畫作品見書報、刊物。畢業於四川省成都市瀚林藝術學院國畫系,擅長人物,兼花鳥山水。受教於名師中國美協理事朱理存、中國畫委員會副會長郭汝愚、四川省美協理事羅智慧、巫成金、李青稞等老師。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並獲獎。被多家單位、賓館及海內外收藏。有數幅佛像繪畫作品被中國九大名寺收藏。
平面模特
姓名:梁園 梁園
[2]性別:男 年齡:25 身高:186cm 體重:77kg 三圍:99 79 99 拍攝經歷: 電視廣告:大寶雪膚活力霜、中國移動、全球通、sk公益廣告。 瑞恩珠寶 央視2套片頭、教育3片頭、蒙牛、北方汽修、中國石化、大眾汽車、惠普、PICC等。 雜志:《 時尚健康》《健康之友》《瑞麗》《都市主婦》《商界時尚》《青春期健康》《數碼時尚》《精品購物指南》等。 平面: 伊利牛奶、 中國移動、 建行龍卡、 索愛手機、三星手機、三星mp3、 聯想電腦等。 服裝畫冊: 歌傑斯羽絨服、韓國青青草服飾、tt's戶外休閑服。 車展:東風標致、 大眾斯柯達
2. 重慶奧體中心到恆大御景坐哪趟公交車
全程約1小時32分鍾/20.12公里
輕軌2號線 → 輕軌3號線 → 848路
重慶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1.22公里
步行至內袁家崗站容
袁家崗站
4站
(A口進) 乘坐輕軌2號線, 在牛角沱站下車
牛角沱站
168米
步行至牛角沱站
牛角沱站
4站
乘坐輕軌3號線, 在嘉州路站下車 (1口出)
嘉州路站
92米
步行至軌道嘉州路站·恆大中渝廣場
軌道嘉州路站·恆大中渝廣場
7站
乘坐848路, 在平寧路站下車
平寧路站
1.22公里
步行至重慶恆大御景半島
重慶恆大御景半島
3. 近來比較痴迷於歷史 求古代皇帝溢號意思 【例如幽 亂常 仁 仁德】盡量多一些 謝謝!!!
皇帝謚號大全:
根據生前的事跡、個人品德及的貢獻。但主要還是取決於帝王的態度。有些惡人也能得到美謚。
哀: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難已甚曰哀;處死非義曰哀
安:好和不爭曰安;兆民寧賴曰安;寬容平和曰安;寬裕和平曰安;所保惟賢曰安;中心宅仁曰安;修己寧民曰安;務德不爭曰安;莊敬盡禮曰安;敬而有禮曰安;貌肅辭定曰安;止於義理曰安;恭德不勞曰安;靜正不遷曰安;懿恭中禮曰安;凝重合禮曰安;
比:擇善而從曰比;事君有黨曰比
成:安民立政曰成;刑民克服曰成;佐相剋終曰成;制義克服曰成;禮樂明具曰成;持盈守滿曰成;遂物之美曰成;通達強立曰成;經德秉德曰成;民和神福曰成;道兼聖智曰成;夙夜警戒曰成;曲直赴禮曰成;仁化純被曰成;不忘久要曰成;德備禮樂曰成;德見於行曰成;久道化隆曰成;內德純備曰成;坤寧化洽曰成
誠:純德合天曰誠;從容中道曰誠;推心御物曰誠;秉德純一曰誠;明信率下曰誠;肫篤無欺曰誠;實心施惠曰誠
沖:幼少在位曰沖;幼少短折曰沖
崇:能修其官曰崇
純:中正精粹曰純;見素抱朴曰純;安危一心曰純;志慮忠實曰純;至誠無息曰純;內心和一曰純;治理精粹曰純
慈:視民如子曰慈;愛育必周曰慈;撫柔平恕曰慈
刺:不思忘愛曰刺;復狠遂過曰刺;暴戾無親曰刺;暴慢九卿曰刺;不思安樂曰刺
聰:聲入心通曰聰;邇言必察曰聰
達:質直好義曰達;疏通中理曰達
大:則天法堯曰大
戴:愛民好治曰戴;典禮不愆曰戴
盪:好內遠禮曰盪;狂而無據曰盪
悼:肆行勞祀曰悼;中年早夭曰悼;恐懼從處曰悼;未中早夭曰悼
道:以德化民曰道
德:綏柔士民曰德;諫爭不威曰德;謀慮不威曰德;貴而好禮曰德;忠和純備曰德;綏懷來人曰德;強直溫柔曰德;勤恤民隱曰德;忠誠上實曰德;輔世長民曰德;寬眾憂役曰德;剛塞簡廉曰德;惠和純淑曰德;富貴好禮曰德;功成民用曰德;修文來遠曰德;睿智日新曰德;善政養民曰德;尊賢親親曰德;仁而有化曰德;憂在進賢曰德;寬栗擾毅曰德;直溫強義曰德;諫諍不違曰德;周旋中禮曰德;澤及遐外曰德;懿修罔懈曰德
丁:述善不克曰丁;述義不悌曰丁;迷而不悌曰丁
鼎:追改前過曰鼎
定:大慮靜民曰定;安民大慮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純行不二曰定;追補前過曰定;仁能一眾曰定;嗣成武功曰定;踐行不爽曰定;審於事情曰定;德操純固曰定;以勞定國曰定;克綏邦家曰定;靜正無為曰定;大應慈仁曰定;義安中外曰定;鎮靜守度曰定
度:心能制義曰度;進退可軌曰度;守法緯民曰度;從容有常曰度;禮儀咨善曰度;寬裕有容曰度;創制垂法曰度;懿徽足式曰度
端:守禮執義曰端;聖修式化曰端;嚴恭蒞下曰端;恭己有容曰端;秉心貞靜曰端;守禮自重曰端
敦:善行不怠曰敦;溫仁忠厚曰敦;能記國善曰敦;溫仁厚下曰敦;篤親睦族曰敦;樹德純固曰敦
干:犯國之紀曰干
剛:追補前過曰剛;強毅果敢曰剛;致果殺敵曰剛;強而能斷曰剛;自強不息曰剛;政刑明斷曰剛;威強不屈曰剛;強義果敢曰剛
高: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
革:獻敏成行曰革
公:立志及眾曰公
恭:尊賢貴義曰恭;敬事供上曰恭;尊賢敬讓曰恭;既過能改曰恭;執事堅固曰恭;愛民長弟曰恭;執禮御賓曰恭;芘親之闕曰恭;尊長讓善曰恭;淵源流通曰恭;夙夜敬事曰恭;知過能改曰恭;賢而不伐曰恭;率事以信曰恭;不懈於位曰恭;卑以自牧曰恭;不懈於德曰恭;治典不易曰恭;責難於君曰恭;正德美容曰恭;不懈為德曰恭;正己接物曰恭;昭事不忒曰恭;勤恤民隱曰恭;庄以蒞下曰恭;謙和不懈曰恭;遜順事上曰恭
光: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廣:美化及遠曰廣;所聞能行曰廣
果:好力致勇曰果;好學近智曰果;臨事善斷曰果
暠:綜善典法曰暠
和:不剛不柔曰和;推賢讓能曰和;柔遠能邇曰和;號令悅民曰和;敦睦九族曰和;懷柔胥洽曰和;溫厚無苛曰和
厚:思慮不爽曰厚;強毅敦樸曰厚;敦仁愛眾曰厚
胡:彌年壽考曰胡;保民耆艾曰胡;保民畏懼曰胡;
懷:執義揚善曰懷;慈仁短折曰懷;慈仁知節曰懷;失位而死曰懷;慈仁哲行曰懷;民思其惠曰懷
桓:闢土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闢土兼國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敵服遠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壯以有力曰桓;
荒:凶年無谷曰荒;外內從亂曰荒;好樂怠政曰荒;昏亂紀度曰荒;從樂不反曰荒;狎侮五常曰荒
徽:元德充美曰徽
惠:柔質慈民曰惠;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愛課曰惠;柔質受諫曰惠;施勤無私曰惠;慈仁好與曰惠;愛民好學曰惠;寬裕慈仁曰惠;和而不流曰惠;慈哲遠識曰惠;能綏四方曰惠;子愛困窮曰惠;儉以厚下曰惠;淑質受諫曰惠;恩能及下曰惠;寬裕不苛曰惠;遺愛在民曰惠;分人以財曰惠;利而不費曰惠;撫字心殷曰惠;興利裕民曰惠;德威可懷曰惠;澤及萬世曰惠;仁恕中存曰惠;慈恩廣被曰惠
惑:滿志多窮曰惑;以欲忘道曰惑;淫溺喪志曰惑;婦言是用曰惑;誇志多窮曰惑
基:德性溫恭曰基
堅:彰義掩過曰堅;磨而不磷曰堅
儉:菲薄廢禮曰儉;節以制度曰儉;舉事有經曰儉
簡:一德不懈曰簡;平易不訾曰簡;治典不殺曰簡;正直無邪曰簡;易從有功曰簡;平易無疵曰簡;至德臨下曰簡;仕不躁進曰簡;能行直道曰簡;執要能固曰簡
節:好廉自克曰節;不侈情慾曰節;巧而好度曰節;能固所守曰節;謹行節度曰節;躬儉中禮曰節;直道不撓曰節;臨義不奪曰節;艱危莫奪曰節
介:執一不遷曰介
景:由義而濟曰景;耆意大慮曰景;布義行剛曰景;致志大圖曰景;繇義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義而齊曰景;明照旁周曰景
敬:夙夜警戒曰敬;令善典法曰敬;夙夜恭事曰敬;象方益平曰敬;象方益年曰敬;夙興夜寐曰敬;眾方克就曰敬;齊庄中正曰敬;廣直勤正曰敬;廉直勁正曰敬;難不忘君曰敬;受命不遷曰敬;畏天愛民曰敬;陳善閉邪曰敬;威儀悉備曰敬;戒尊師傅曰敬;戒懼無違曰敬;小心恭事曰敬;戒慎幾微曰敬;肅恭無怠曰敬;齊庄自持曰敬;應事無慢曰敬
靖:柔德安眾曰靖;恭己鮮言曰靖;寬樂令終曰靖;柔德教眾曰靖;柔直考終曰靖;虛己鮮言曰靖;緝熙宥密曰靖;式典安民曰靖;仁敬鮮言曰靖;慎以處位曰靖;政刑不擾曰靖;綱紀肅布曰靖;厚德安貞曰靖;律身恭簡曰靖;以德安眾曰靖
開:信道輕仕曰開
凱:中心樂易曰凱
康:淵源流通曰康;溫柔好樂曰康;安樂撫民曰康;合民安樂曰康;豐年好樂曰康;安樂治民曰康;好樂怠政曰康;能安兆民曰康;俊民用章曰康;久膺多福曰康;壽考且寧曰康;保民迪吉曰康;務德不爭曰康;寬裕和平曰康;敬而有禮曰康;保衛社稷曰康;造道自行曰康;動而無妄曰康;溫柔好善曰康;思善無逸曰康;溫良好學曰康;視履安和曰康
考:大慮行節曰考;秉德不回曰考
克:愛民在刑曰克;秉義行剛曰克;勝敵得俊曰克;勝己之私曰克;
寬:含光得眾曰寬;大德包蒙曰寬;御眾不近曰寬
匡:貞心大度曰匡;以法正國曰匡;輔弼王室曰匡;彌縫災害曰匡;正君之過曰匡
曠:審音知化曰曠
類:施勤無私曰類;勤政無私曰類;不忝前哲曰類
禮:奉義順則曰禮;恭儉莊敬曰禮;善自防間曰禮;躬儉中節曰禮;審節而和曰禮;著誠去偽曰禮;納民軌物曰禮;恭儉合度曰禮;內則克修曰禮
理:才理審諦曰理;政平刑肅曰理;措正施行曰理;表章道術曰理;才敏詳審曰理;治繁不擾曰理
厲: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無禮曰厲;扶邪違正曰厲;長舌階禍曰厲
戾: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良:溫良好樂曰良;理順習善曰良;小心敬事曰良;溫敬寡言曰良;孝悌成性曰良;小心敬畏曰良;謀猷歸美曰良;竭忠無隱曰良;宅衷易直曰良
烈: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聖功廣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業成無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業有光曰烈;剛正曰烈;宏濟生民曰烈;庄以臨下曰烈
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亂而不損曰靈;好祭鬼神曰靈;極知鬼神曰靈;不遵上命曰靈;德之精明曰靈
懋:以德受官曰懋;以功受賞曰
密:追補前過曰密;思慮詳審曰密
閔:慈仁不壽曰閔
敏:應事有功曰敏;明作有功曰敏;英斷如神曰敏;明達不滯曰敏;聞義必徙曰敏;才猷不滯曰敏;好古不怠曰敏
愍:在國遭憂曰愍;在國逢艱曰愍;禍亂方作曰愍;使民民悲傷曰愍;使民折傷曰愍;在國連憂曰愍;佐國逢難曰愍;危身奉上曰愍
明:照臨四方曰明;譖訴不行曰明;思慮果遠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賢致遠曰明;總集殊異曰明;獨見先識曰明;能揚仄陋曰明;察色見情曰明;容義參美曰明;無幽不察曰明;聖能作則曰明;令聞不已曰明;奉若天道曰明;遏惡揚善曰明;視能致遠曰明;內治和理曰明;誠身自知曰明;守靜知常曰明;至誠先覺曰明;遠慮防微曰明;懿行宣著曰明;智能晰理曰明;昭晰群性曰明
繆:名與實爽曰繆;傷人蔽賢曰繆;蔽仁傷善曰繆
穆:布德執義曰穆;中情見貌曰穆;賢德信修曰穆;德政應和曰穆;敬和在位曰穆;德化肅和曰穆;聖敬有儀曰穆;粹德深遠曰穆;肅容持敬曰穆;容儀肅敬曰穆
寧:裕以安民曰寧;淵衷湛一曰寧;端重自毖曰寧
彭:述而不作曰彭;信而好古曰彭
平:治而無眚曰平;執事有制曰平;惠內無德曰平;治而清省曰平;布綱治紀曰平;克定禍亂曰平;理而無責曰平;布德均政曰平;無常無偏曰平;治道如砥曰平;分不求多曰平;政以行辟曰平;推心行恕曰平
齊:執心克庄曰齊;資輔共就曰齊;輕輶恭就曰齊;執正克庄曰齊
祁:治典不殺曰祁;經典不易曰祁;治定不陂曰祁
遷:博物多愛曰遷;良史實錄曰遷
強:和而不流曰強;中立不倚曰強;守道不變曰強;死不遷情曰強;自勝其心曰強。梁光祿大夫江革謚「強」。
欽:威儀悉備曰欽;敬事節用曰欽;克慎成憲曰欽;肅敬而承上曰欽;夙夜祗畏曰欽;敬慎萬幾曰欽;神明儼翼曰欽;小心勵翼曰欽;寅恭供職曰欽
勤:溫年好樂曰勤;能修其官曰勤;服勞無怨曰勤;廣業不怠曰勤;勤行世業曰勤;好學力行曰勤;能修內職曰勤;夙夜匪懈曰勤;宣勞中外曰勤
清:避遠不義曰清;潔己自愛曰清;潔己奉法曰清
頃:甄心動懼曰頃;敏以敬慎曰頃;祗勤追懼曰頃;慈仁和敏曰頃;墮覆社稷曰頃;震動過懼曰頃;陰靖多謀曰頃
愨:行見中外曰愨;執德不惑曰愨;誠以致志曰愨;表裡如一曰愨;誠心中孚曰愨;率真御下曰愨
確:執德不惑曰確;執德不回曰確
讓:推功尚善曰讓;德性寬柔曰讓
仁:蓄義豐功曰仁;慈民愛物曰仁;克己復禮曰仁;貴賢親親曰仁;殺身成仁曰仁;能以國讓曰仁;利澤萬世曰仁;率性安行曰仁;功施於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寬信敏惠曰仁;愛仁立物曰仁;體元立極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浹曰仁;慈心為質曰仁;惠愛溥洽曰仁
榮:寵祿光大曰榮;先義後利曰榮
容:寬裕溫柔曰容
柔:順德麗貞曰柔;至順法坤曰柔
睿:可以作聖曰睿;深思遠慮曰睿;聖知通微曰睿;慮周事表曰睿
傷:未家短折曰傷;短折不成曰傷
殤:短折不成曰殤;未家短折曰殤;童蒙短折曰殤
商:昭功寧民曰商;文學博識曰商
紹:疏遠繼位曰紹
深:秉心塞淵曰深
神:民無能名曰神;壹民無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無方曰神;聖不可知曰神;陰陽不測曰神;治民無為曰神;應變遠方、不疾而速曰神;能妙萬物曰神;道化宜民曰神;顯仁藏用曰神;則天廣運曰神
慎:敏以敬曰慎;沉靜寡言曰慎;思慮深遠曰慎;謹飭自持曰慎;夙夜敬畏曰慎;小心克勤曰慎。周有慎靚王姬
聲:不生其國曰聲;不主其國曰聲
聖:揚善賦簡曰聖;敬賓厚禮曰聖;虛己從諫曰聖;敬祀亨禮曰聖;行道化民曰聖;窮理盡性曰聖;窮神知化曰聖;通達先知曰聖;大而化之曰聖;博施濟眾曰聖;極深研幾曰聖;能聽善謀曰聖;裁成天地曰聖;睿智天縱曰聖;百姓與能曰聖;備物成器曰聖;備道全美曰聖;神化難名曰聖
勝:容儀恭美曰勝
世:承命不遷曰世;景物四方曰世;貽庥奕葉曰世
淑:言行不回曰淑;慮善從宜曰淑;溫仁咸仰曰淑;善行著聞曰淑
舒:舉事而遲曰舒;言行軌物曰舒
庶:心能制義曰庶
順:慈和遍服曰順;慈仁和民曰順;柔質慈惠曰順;和比於理曰順;德合帝則曰順;受天百祿曰順;柔德承天曰順;德性寬柔曰順;淑慎其身曰順;德容如玉曰順;克將君美曰順;好惡公正曰順;德協自然曰順
舜:仁聖盛明曰舜
思:道德純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內思索曰思;追悔前過曰思;不眚兆民曰思;謀慮不衍曰思;柔能自勉曰思;通明爽願曰思;深慮道遠曰思;念終如始曰思;闢土兼國曰思;追悔前愆曰思
肅:剛德克就曰肅;執心決斷曰肅;威德克就曰肅;正己攝下曰肅;能執婦道曰肅;好德不怠曰肅;貌敬行祗曰肅;剛德克服曰肅;身正人服曰肅;法度修明曰肅;嚴畏自飭曰肅;攝下有有禮曰肅;貌恭心敬曰肅
素:達禮蔽樂曰素
太:克啟行禩曰太
泰:循禮安舒曰泰;臨政無慢曰泰
通:物至能應曰通;事起而辨曰通
威:猛以剛果曰威;強毅信正曰威;服叛懷遠曰威;強毅執政曰威;賞勸刑怒曰威;以刑服遠曰威;蠻夷率服曰威;信賞必罰曰威;德威可畏曰威;聲靈震疊曰威;庄以臨下曰威;
溫:德性寬柔曰溫;和順可即曰溫;仁良好禮曰溫;樂育群生曰溫;寬仁惠下曰溫
文: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武:剛強直理曰武;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威強睿德曰武;除偽寧真曰武;威強恢遠曰武;帥眾以順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剛強以順曰武;闢土斥境曰武;折沖禦侮曰武;除奸靖難曰武;拓地開封曰武;肅將天威曰武;安民和眾曰武;克有天下曰武;睿智不殺曰武;恤民除害曰武;赴敵無避曰武;德威遐暢曰武;
息:謀慮不成曰息
熙:允僖庶績曰熙;敬德光明曰熙;隆稱赫奕曰熙
僖:小心畏忌曰僖;質淵受諫曰僖;有罰而還曰僖;剛克曰僖;有過曰僖;慈惠愛親曰僖;小心恭慎曰僖;樂聞善言曰僖;恭慎無過曰僖
熹:有功安人曰熹
賢:仁義合道曰賢;寵至益戒曰賢;行義合道曰賢;明德有成曰賢;內治隆備曰賢;內德有成曰賢
顯:行見中外曰顯;受祿於天曰顯;聖德昭臨曰顯;百辟惟刑曰顯;有光前烈曰顯;中外仰德曰顯;德美宣昭曰顯
憲:博聞多能曰憲;賞善罰惡曰憲;行善可記曰憲;在約純思曰憲;聖能法天曰憲;聖善周達曰憲;創制垂法曰憲;刑政四方曰憲;文武可法曰憲;聰明法天曰憲;表正萬邦曰憲;懿行可紀曰憲;儀范永昭曰憲
獻:博聞多能曰獻;惠而內德曰獻;智哲有聖曰獻;聰明睿智曰獻;文資有成曰獻;敏惠德元曰獻;聖哲有謀曰獻;賢德有成曰獻;智能翼君曰獻;學該古訓曰獻;智質有理曰獻;智質有操曰獻;智質有禮曰獻
襄:闢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勞曰襄;因事有功曰襄;執心克剛曰襄;協贊有成曰襄;威德服遠曰襄
向:簡易多聞曰向
孝:五宗安之曰孝;慈惠愛親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協時肇享曰孝;大慮行節曰孝;慈惠愛民曰孝;慈愛忘勞曰孝;從命不違曰孝;善事父母曰孝;遵義安仁曰孝;幾諫不倦曰孝;姻睦其黨曰孝;博於備養曰孝;敬慎所安曰孝;尊仁愛義曰孝;能養能恭曰孝;干蠱用譽曰孝;繼志成事曰孝;踐修世德曰孝;丕承先志曰孝;博施被物曰孝;教刑四海曰孝;德通神明曰孝;先意承志曰孝;能奉祭祀曰孝;志不忘親曰孝;富貴不驕曰孝;德加百姓曰孝;徽音克嗣曰孝
信:守命共時曰信;出言可復曰信;周仁承命曰信;守禮不違曰信;寬仁孚眾曰信;政令劃一曰信
修:勤其世業曰修;好學近習曰修;克勤世業曰修
虛:涼德薄禮曰虛;華言無實曰虛
宣:聖善周聞曰宣;施而不成曰宣;善問周達曰宣;施而不秘曰宣;誠意見外曰宣;重光麗日曰宣;義問周達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達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善聞式布曰宣
玄:含和無欲曰玄;應真主神曰玄
遜:謙和善讓曰遜
煬: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好內怠政曰煬;肆行勞神曰煬;去禮遠正曰煬;逆天虐民曰煬
堯:翼善傳聖曰堯;大而難名曰堯
野:質勝其文曰野;敬而不中禮曰野
儀:善行足法曰儀
夷:克殺秉政曰夷;安心好靜曰夷;隱居求志曰夷;失禮基亂曰夷
義:制事合宜曰義;見利能終曰義;先君後己曰義;除去天地之害曰義;取而不貪曰義;理財正辭曰義;仁能制命曰義;能成其志曰義;道無不理曰義;推功尚善曰義;以禮節行曰義;行禮不疚曰義;見利能讓曰義;以公滅私曰義;正身肅下曰義;
逸:隱居放言曰逸
毅:致果殺敵曰毅;強而能斷曰毅;勇而近仁曰毅;善行不怠曰毅;溫仁忠厚曰毅;能紀國善曰毅;英明有執曰毅;經德不回曰毅;致果克敵曰毅
翼:剛克為伐曰翼;思慮深遠曰翼;愛民好治曰翼;小心事天曰翼;小心昭事曰翼;贊宣德化曰翼
懿:溫柔賢善曰懿;溫和聖善曰懿;體和居中曰懿;愛人質善曰懿;柔克有光曰懿;浸以光大曰懿;行見中外曰懿;愛民質淵曰懿;德浸廣大曰懿;文德充實曰懿;秉彝好德曰懿;尚能不爭曰懿;主極精純曰懿;柔德流光曰懿;賢善著美曰懿
隱:陷拂不成曰隱;不顯屍國曰隱;見美堅長曰隱;隱括不成曰隱;不屍其位曰隱;違拂不成曰隱;懷情不盡曰隱;不明誤國曰隱;威德剛武曰隱;
英:出類拔萃曰英;道德應物曰英;德華茂著曰英;明識大略曰英
嬰:恭儉好禮曰嬰
雍:居敬行簡曰雍
勇:勝敵壯志曰勇;率義死國曰勇;致命為仁曰勇;奮身為義曰勇;持義不撓曰勇;知死不避曰勇;率義共用曰勇;以義死用曰勇;臨事屢斷曰勇;臨難不懼曰勇;見義必為曰勇
幽:壅遏不通曰幽;動靜亂常曰幽;早孤有位曰幽;早孤隕位曰幽;早孤銷位曰幽;違禮亂常曰幽;
暴民殘義曰幽;淫德滅國曰幽
友:睦於兄弟曰友
俞:愚智適時曰俞
禹:淵源通流曰禹;受禪成功曰禹
圉:威德剛武曰圉
裕:強學好問曰裕;建中垂統曰裕;寬仁得眾曰裕;性量寬平曰裕;仁惠克廣曰裕;寬和不迫曰裕;寬和自得曰裕
譽:狀古述今曰譽
淵:不幸短命曰淵;沉潛用晦曰淵;德信靜深曰淵;沉幾燭隱曰淵
元:能思辯眾曰元;行義說民曰元;始建國都曰元;主義行德曰元;道德純一曰元;遵仁貴德曰元;善行仁德曰元;宣慈惠和曰元;至善行德曰元;忠肅恭懿曰元;體仁長民曰元;茂德丕績曰元;體乾啟祚曰元;萬邦以貞曰元;體仁內恕曰元;仁明道合曰元;
原:思慮不爽曰原;植德開基曰原;慶流奕葉曰原
遠:疏遠繼位曰遠
願:思厚不爽曰願;弱無立志曰願;敗亂無度曰願;忘德敗禮曰願;柔無立志曰願
章:溫克令儀曰章;法度明大曰章;出言有文曰章;敬慎高亢曰章;文教遠耀曰章
昭: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聖聞周達曰昭;聲聞宣遠曰昭;威儀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聖問達道曰昭;聖德嗣服曰昭;德業升聞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禮不愆曰昭;高朗令終曰昭;遐隱不遺曰昭;德輝內蘊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哲:知人曰哲;明知淵深曰哲;官人應實曰哲;明知周通曰哲;識微慮終曰哲;知能辨物曰哲
貞:清白守節曰貞;大慮克就曰貞;大憲克就曰貞;不隱無屈曰貞;內外用情曰貞;憂國忘死曰貞;內外無懷曰貞;忠道不擾曰貞;保節揚名曰貞;履正中饋曰貞;守教難犯曰貞;幽間專一曰貞;恆德從一曰貞;直道不撓曰貞;名實不爽曰貞;事君無猜曰貞;德性正固曰貞;率義好修曰貞;德信正周曰貞
真:肇敏行成曰真;不隱無藏曰真
正: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儀不忒曰正;精爽齊肅曰正;誠心格非曰正;庄以率下曰正;息邪詎詖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直:肇敏行成曰直;治亂守正曰直;不隱其親曰直;守道如矢曰直;言行不邪曰直;質而中正曰直;正人之曲曰直;折獄在中曰直;孝弟成性曰直;小心敬事曰直;敏行不撓曰直;率行無邪曰直;秉道正物曰直;
質:名實不爽曰質;忠正無邪曰質;章義掩過曰質;言行相應曰質;恬淡無為曰質;直心靡他曰質;真純一德曰質;至治還淳曰質;宅心篤實曰質;淳茂無華曰質;靜正無華曰質;樸直無華曰質;強立守義曰質
智:官人應實曰智;尊明勝患曰智;默行言當曰智;推芒折廉曰智;臨事不惑曰智;察言知人曰智;擇任而往曰智
中:王心克一曰中;剛柔不偏曰中;因時致治曰中
忠:危身奉上曰忠;慮國忘家曰忠;讓賢盡誠曰忠;危身利國曰忠;安居不念曰忠;臨患不反曰忠;盛衰純固曰忠;廉方公正曰忠;事君盡節曰忠;推賢盡誠曰忠;中能應外曰忠;殺身報國曰忠;世篤勤勞曰忠;善則推君曰忠;死衛社稷曰忠;以德復君曰忠;以孝事君曰忠;安不擇事曰忠;教人以善曰忠;中能慮外曰忠;廣方公正曰忠;肫誠翊贊曰忠
終:有始有卒曰終;克成令名曰終
紂:殘義損善曰紂
專:好功自是曰專;違命自用曰專
庄:兵甲亟作曰庄;睿圉克服曰庄;勝敵志強曰庄;死於原野曰庄;屢征殺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真心大度曰庄;好勇致力曰庄;威而不猛曰庄;嚴敬臨民曰庄;履正志和曰庄;維德端嚴曰庄;恭敬端肅曰庄;端恪臨民曰庄;端一克誠曰庄;齊敬中禮曰庄;執德不矜曰庄;德盛禮恭曰庄;嚴恭自律曰庄;嚴恪有儀
壯:威德剛武曰壯;赫圍克服曰壯;死於原野曰壯;勝敵克亂曰壯;好力致勇曰壯;屢行征伐曰壯;武而不遂曰壯;武德剛毅曰壯;非禮弗履曰壯;
縱:弱而立志曰縱;敗亂網路曰縱;忘德敗禮曰縱
4. 重慶九宮廟站到渝北平寧路有多遠
公交線路:t019路 → 軌道交通2號線 → 軌道交通3號線 → 848路,全程約專27.9公里
1、從九宮廟乘坐t019路,經過6站, 到達馬王場屬九龍坡區中醫院站(也可乘坐818路、225路、806路、207路區間、452路、229路)
2、步行約80米,到達馬王場站
3、乘坐軌道交通2號線,經過9站, 到達牛角沱站
4、步行約290米,換乘軌道交通3號線
5、乘坐軌道交通3號線,經過4站, 到達嘉州路站
6、步行約150米,到達軌道嘉州恆大中渝廣場站
7、乘坐848路,經過7站, 到達平祥路站
8、步行約660米,到達平寧路
5. 小升初畢業考復習重點
下面將2010年小升初語文必背的幾首經典中學古詩搜集,整理如下,供您備戰2010年小升初語文時參考,查閱!
語文如下:
詩經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漢樂府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曹操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嵩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植
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扎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陶潛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庾信
寄王琳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
薛道衡
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北朝民歌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陳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數學:
積和表面積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 ) ×2 公式:S=(a×b+a×c+b×c)×2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公式: S=6a2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 = abh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 = 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公式:V = a3
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2
圓柱的表(側)面積:圓柱的表(側)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再加上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體積:圓柱的體積等於底面積乘高。公式:V=Sh
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公式:V=1/3Sh
算術
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a + b = b + a
3、乘法交換律:a × b = b × a
4、乘法結合律:a × b × c = a ×(b × c)
5、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 b + c
6、除法的性質:a ÷ b ÷ c = a ÷(b × c)
7、除法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數都得O。 簡便乘法:被乘數、乘數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參加運算,有幾個零都落下,添在積的末尾。
8、有餘數的除法: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方程、代數與等式
等式: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 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學會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計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並計算。
代數: 代數就是用字母代替數。
代數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數式。如:3x =ab+c
分數
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做分數。
分數大小的比較:同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後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倒數的概念:1.如果兩個數乘積是1,我們稱一個是另一個的倒數。這兩個數互為倒數。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
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於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
分數的除法則:除以一個數(0除外),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
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
帶分數:把假分數寫成整數和真分數的形式,叫做帶分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數量關系計算公式
單價×數量=總價 2、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速度×時間=路程 4、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長度單位: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積單位: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畝=666.666平方米。
體積單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重量單位
1噸=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比
什麼叫比:兩個數相除就叫做兩個數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什麼叫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外項之積等於兩內項之積。
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正比例關系。如:y/x=k( k一定)或kx=y
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反比例關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數
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後面添上百分號。其實,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這個小數乘以100%就行了。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其實,把分數化成百分數,要先把分數化成小數後,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要學會把小數化成分數和把分數化成小數的化發。
倍數與約數
最大公約數: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公因數有有限個。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最小公倍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公倍數有無限個。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互質數: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相臨的兩個數一定互質。兩個連續奇數一定互質。1和任何數互質。
通分:把異分母分數的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數,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數)
約分: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公約數,分數值不變,這個過程叫約分。
最簡分數: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分數計算到最後,得數必須化成最簡分數。
質數(素數):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合數: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質因數:如果一個質數是某個數的因數,那麼這個質數就是這個數的質因數。
分解質因數:把一個合數用質因數相成的方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
倍數特徵:
2的倍數的特徵: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數的特徵:各個數位上的數之和是3(或9)的倍數。
5的倍數的特徵:各位是0,5。
4(或25)的倍數的特徵:末2位是4(或25)的倍數。
8(或125)的倍數的特徵:末3位是8(或125)的倍數。
7(11或13)的倍數的特徵:末3位與其餘各位之差(大-小)是7(11或13)的倍數。
17(或59)的倍數的特徵:末3位與其餘各位3倍之差(大-小)是17(或59)的倍數。
19(或53)的倍數的特徵:末3位與其餘各位7倍之差(大-小)是19(或53)的倍數。
23(或29)的倍數的特徵:末4位與其餘各位5倍之差(大-小)是23(或29)的倍數。
倍數關系的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為較小數,最小公倍數為較大數。
互質關系的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為1,最小公倍數為乘積。
兩個數分別除以他們的最大公約數,所得商互質。
兩個數的與最小公倍數的乘積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
兩個數的公約數一定是這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的約數。
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用6去除大於3的質數,結果一定是1或5。
奇數與偶數
偶數:個位是0,2,4,6,8的數。
奇數:個位不是0,2,4,6,8的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 奇數±偶數=奇數
偶數個偶數相加是偶數,奇數個奇數相加是奇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 奇數×偶數=偶數
相臨兩個自然數之和為奇數,相臨自然數之積為偶數。
如果乘式中有一個數為偶數,那麼乘積一定是偶數。
奇數≠偶數
整除
如果c|a, c|b,那麼c|(a±b)
如果,那麼b|a, c|a
如果b|a, c|a,且(b,c)=1, 那麼bc|a
如果c|b, b|a, 那麼c|a
小數
自然數: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整數,叫做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
純小數:個位是0的小數。
帶小數:各位大於0的小數。
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如3. 141414
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不循環小數。如3. 141592654
無限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到無限位數,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循環小數。如3. 141414……
無限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到無限位數,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如3. 141592654……
利潤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時間一般以年或月為單位,應與利率的單位相對應)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英語:
一、學慣用品(school things)
pen pencil pencil-case book bag ruler eraser crayon sharpener newspaper dictionary
鋼筆 鉛筆 文具盒 書 包 尺子 橡皮擦 蠟筆 卷筆刀 報紙 字典 詞典
notebook comic book story-book schoolbag magazine card postcard picture walkman computer
筆記本 漫畫書 故事書 書包 雜志 卡片 明信片 圖片 隨身聽 電腦
二、身體部位(body )
head face nose mouth eye ear arm hand finger leg foot tooth tail hair tongue
頭 臉 鼻子 嘴 眼睛 耳朵 肩膀 手 手指 腿 腳 牙齒 尾巴 頭發 舌頭
back knee throat
背 膝蓋 喉嚨
三、顏色( colours)
yellow red green blue purple white black orange pink brown grey
黃色 紅色 綠色 藍色 紫色 白色 黑色 橙色 粉紅色 棕色 灰色
四、動物(animals)
cat dog monkey panda rabbit ck pig squireel mouse elephant bird bear snake
貓 狗 猴子 熊貓 兔子 鴨子 豬 松鼠 耗子 大象 鳥 熊 蛇
zebra giraffe deer kangaroo horse sheep fish cow ox cock hen tiger lion butterfly
斑馬 長頸鹿 鹿 袋鼠 馬 綿羊 魚 奶牛 公牛 公雞 母雞 老虎 獅子 蝴蝶
goose fox mouse turkey lamb donkey squild lobster shark eagle seal sperm whale killer whale beaver
五、食物和飲料(food and drink)
cake bread hot dog hamburger chicken French fries coke juice water tea coffee
蛋糕 麵包 火腿 漢堡 雞肉 炸薯條 可樂 果汁 水 茶 咖啡
fish noodles beef meat soup rice milk egg mutton honey pork jam salad
魚 面條 牛肉 肉 湯 米飯 牛奶 雞蛋 羊肉 蜂蜜 豬肉 果醬 沙拉
ice ice-cream cookie biscuit breakfaster lunch dinner
冰 冰淇淋 餅干 餅干 早餐 午餐 晚餐
六、蔬菜和水果(vegetable and fruit)
eggplant green beans tofu potato tomato cucumber onion carrot cabbage
茄子 青 豆 豆 腐 馬鈴薯 西紅柿 黃瓜 洋蔥 胡蘿卜 洋白菜
peach pear orange watermelon apple banana grape strawberry mango pineapple
桃子 梨子 橘子 西瓜 蘋果 香蕉 葡萄 草莓 芒果 菠蘿
七、數詞(numbers)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 thirteen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twenty twenty-one thirty thirty-one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三十 三十一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eighty ninety hundred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fifth
四十 五十 六十 七十 八十 九十 百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eighth ninth twelfth twentieth twenty- first thirty-sixth hundredth
第八 第九 第十二 第二十 第二十一 第三十六 第一百
七、雜物(other things)
window desk door chair table bed floor lamp TV toy doll flower chess stamp mirror
窗戶 課桌 門 椅子 桌子 床 地板 台燈 電視 玩具 洋娃娃 花 象棋 郵票 鏡子
air-conditioner balloon ball board fan light phone sofa shelf key lock kite pot
空 調 氣球 球 板子 電風扇 燈 電話 沙發 書架 鑰匙 鎖 風箏 鍋
fridge endtable knife chopsticks spoon plate fork curtain trashbin closet wall
冰箱 梳妝台 小刀 筷子 調羹 盤子 叉子 窗簾 垃圾桶 衣櫃 牆
tootubrush box umbrella piano violion guita yo-yo bashetball football baseball money medicine
牙刷 盒子 雨傘 鋼琴 小提琴 吉他 溜溜球 籃球 足球 棒球 禮物 錢 葯
jigsaw puzzle e-card e-mail gift present nest hole tube menu traffic lights traffic rule
拼圖游戲 電子卡片 電子郵件 禮物 禮物 鳥窩 洞 管子 菜單 交通燈 交通規則
hooby class grade
愛好
八、地點(places)
school house family home classroom bedroom kitchen study bathroom livingroom
學校 房子 家庭 家 教室 卧室 廚房 書房 衛生間 客廳
washroom canteen playground gym park garden building zoo science museum flat
洗漱間 餐廳 操場 體育館 公園 花園 建築物 動物園 科學博物館 公寓
libary post office hospital bookstore shop farm village city company factory office bank
圖書館 郵局 醫院 書店 商店 農場 村莊 城市 公司 工廠 辦公室 銀行
supermarket country cinema fruit stand centre the Great Wall
超市 國家 電影院 水果攤 中心 長城
加油!一定要考個好中學!
6. 請舉幾位我國古代詩人的生平經歷,如屈原,王維,杜甫,王安石,蘇軾
杜甫(712-770):唐詩人。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祖藉襄陽(今屬湖北),自其曾祖時遷居鞏縣(今屬河南)。杜審言之孫。自幼好學,知識淵博,頗有政治抱負。開元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今屬陝西)將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的黑暗政治有較深的認識。靠獻賦得始得官。及安祿山軍陷長安,乃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說飫死耒陽。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統治者的罪惡作了較深的批判,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於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題材,反映出當時政治的腐敗,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民的願望。許多優秀作品,顯示出唐代由開元、天寶盛世轉向分裂衰微的歷史過程,故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練,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和發展《詩經》以來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我國古代詩歌的現實主義高峰,起著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兵車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秋興》等詩,皆為人傳誦。但有些作品也存在著較濃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辭海》1989年版)
【《舊唐書》文苑本傳】
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終膳部員外 郎,自有傳。父閑,終奉天令。
甫天寶初(註:應為開元末)應進士不第。天寶末,獻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註:應為右衛率府參軍)。十五載,祿山餡京師,肅宗徵兵靈武。 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註:時未嘗到河西),謁肅宗於彭原(註:應為鳳翔),拜右拾遺 (註:應為左拾遺)。房〔王官〕為布衣時,與甫善。時〔王官〕為宰相,請自帥師討賊,
帝許之。是年十月,〔王官〕兵敗於陳濤斜。明年春,〔王官〕罷相。甫上疏言〔王官〕有 才,不宜罷免。肅宗怒,貶〔王官〕為刺史,出甫為華州司功參軍。時關輔亂離,穀食踴 貴,甫寓居成州同谷縣(註:成州之上漏去秦州),自負薪采〔木呂〕,兒女餓殍者數人。 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註:公不赴功曹之命,系代宗廣德元年居梓、閬間事)。
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成都(註:武凡兩鎮成都,其在上元二年,則以綿 州刺史遷東川節度,兼除西川。至以黃門侍郎再帥劍南,乃代宗廣德二年事),奏為節度參 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註:此在嚴再鎮後,非上元也)。武與甫世舊,待遇 甚隆。甫性褊躁,無器度,恃恩放恣,嘗憑醉登武之床,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 武雖急暴,不以為忤。甫於成都浣花里,種竹植樹,結廬枕江,縱酒嘯詠,與田夫野老相狎 盪,無拘檢。嚴武過之。有時不冠。其傲誕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無所依(公之去蜀 東行,以公詩證之,當在嚴武未卒之前)。
及郭英□(「刈」的左部)代武鎮成都,英□武人,粗暴,無能刺謁,耐游東蜀,依高 適(註:時適已官京朝,不在東蜀,公亦未依適)。既至而適卒。是歲,崔寧殺英□,楊子 琳功西川,蜀中大亂,甫以其家避亂荊楚(註:去蜀後居夔且二年,史漏),扁舟下峽。未 維舟而江陵亂(註:其時江陵無警),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陽(註:自衡往郴,舟 泊耒陽耳,未嘗寓居也)。甫嘗游岳廟,為暴水所阻(註:阻水不在岳廟),旬日不得食。 耒陽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還。永泰二年(註:當作大歷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 耒陽(註:此說出於唐小說家,不可信,當以公詩正之),時年五十有九。子宗武,流落湖 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業自耒陽遷甫之柩(註:元氏撰墓系,無自耒陽之文),歸葬於 偃師西北首陽山之前。
天寶末詩人,甫與李白齊名,而白自負文格放達,譏甫齷齪,有飯顆山頭之嘲誚(註: 唐《本事詩》雲:太白戲杜曰:「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 為從前作詩苦。」蓋譏其拘束也。此詩太白集不載,不可信)。元和中,詞人元稹論李、杜 之優劣,自後屬文者,以稹論為是。
【《新唐詩》本傳】
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吳、楚、齊、趙間。李邕奇其材,先往見之。舉進士,不 中第,困長安。天寶十三載,玄宗朝獻太清宮、饗廟及郊,甫奏賦三篇(註:公獻賦在天寶 十載)。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 數上賦頌,因高自稱道,且言:「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章顯中 宗時。臣賴緒業,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於人。竊恐轉死溝壑,伏惟 天子哀憐之。若令執先臣故事,拔泥途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鼓吹六經,先鳴諸子, 至沉鬱頓挫,臨時敏給,揚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
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註:三川縣屬〔鹿阝〕州)。肅宗立,自〔鹿阝〕 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至德二載,亡走鳳翔,上謁,拜左拾遺。與房〔王官〕為布衣 交。〔王官〕時敗陳濤斜,又以客董廷蘭,罷宰相。甫上疏言罪細,不宜免大臣。帝怒,詔 三司雜問。宰相張鎬曰:「甫若抵罪,絕言者路。」帝乃解。甫謝,且稱:「〔王官〕宰相 子,少自樹立,為醇儒,有大臣禮。時論許〔王官〕才堪公輔,陛下果委而相之。觀其深念 主憂,義形於色。然性失於簡,酷嗜鼓琴。廷蘭托〔王官〕門下,貧疾昏老,依倚為非。 〔王官〕愛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嘆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衄。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 述。涉近訐激,違忤聖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賜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獨蒙。」然帝自是不 甚省錄。
時所在寇奪,甫家寓〔鹿阝〕,彌年艱窶,孺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親。從還京師, (註:孺弱餓死,乃天寶十四載自京赴奉先時事。若往〔鹿阝〕迎家,則在至德二載)出為 華州司功參軍。關輔飢(註:更以東都殘毀,故鄉不可歸),輒棄官去。客秦州,負薪采橡 栗自給。流落劍南,結廬成都西郭。召補京兆功曹參軍,不至(註:此二句當在「往依焉」 之下)。會嚴武節度劍南東西川,往依焉。武再帥劍南,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以世 舊,待甫甚善,親至其家。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嘗登武床,瞪視曰:「嚴挺 之乃有此兒!」武亦暴猛,外若不以為忤,中銜之。一日,欲殺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於 門。武將出,冠鉤於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獨殺彝(註:此說出《雲溪友義》,不 可信。以公詩考之,嚴武來鎮蜀,章彝已入覲)。武卒,崔〔日干〕等亂,甫往來梓、夔之 間(註:游梓乃寶應、廣德間事,至是惟寓夔耳)。大歷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 衡山,因客耒陽,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炙白 酒,大醉,一昔卒(註:此段之謬,與舊史同),年五十九。
甫放曠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嘗從白及高 適過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懷古,人莫測也。數嘗寇亂,挺節無所污。為歌詩,傷時澆 弱,情不忘君,人憐其忠雲。
贊曰: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至宋之問、沈〔亻全〕期等,研揣聲音, 浮切不差,而號律詩,競相沿襲。逮開元間,稍裁以雅正。然恃華者質反,好麗者壯為,人 得一概,皆自名所長。至甫,渾涵汪茫,千匯萬狀,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厭餘。 殘膏勝馥,沾丐後人多矣。故元稹謂詩人已來,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 至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昌黎韓愈於文章慎許可,至於歌詩,獨推曰:「李杜文章在,光 焰萬丈長。」誠可信雲。
【元稹撰唐故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江陵士曹時作)】
敘曰:余讀詩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總萃焉。始堯舜時,君臣以賡歌相和,是後詩人 繼作,歷夏、殷、周千餘年,仲尼緝合選練,取其干預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餘無聞焉。騷 人作而怨憤之態繁,然猶去風雅日近,尚相比擬。秦、漢已還,采詩之官既廢,天下妖謠民 謳、歌頌諷賦、曲度嬉戲之詞亦隨時間作。至漢武帝賦《柏梁》詩,而七言之體興。蘇子 卿、李少卿之徒,尤工為五言。雖句讀文律各異,雅鄭之音亦雜,而詞意簡遠,指事言情, 自非有為而為,則文不妄作。建安之後,天下文士遭罹兵戰。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 槊賦詩。其遒壯抑揚,冤哀悲離之作,尤極於古。晉世風概稍存。宋、齊之間,教失根本, 士子以簡慢歙習舒徐相尚,文章以風容色澤放曠精清為高。蓋吟寫性靈,流連光景之文也。 意義格力固無取焉。陵遲至於梁、陳,淫艷刻飾,佻巧小碎之詞劇,又宋、齊之所不取也。
唐興,官舉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練精切,穩順聲勢,謂之 為律詩。由是而後,文變之體極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遺近,務華者去實;效齊、梁則不逮於 魏、晉,工樂府則力屈於五言;律切則骨格不存,閑暇則纖濃莫備。至於子美,蓋所謂上薄 風雅,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 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使仲尼鍛其旨要,尚不知貴,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 能,無可無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
是時山東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余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 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於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 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 予嘗欲條析其文,體別相附,與來者為之准,特病懶未就耳。適遇子美之孫嗣業啟子美 之柩,襄〔礻付〕事於偃師。途次於荊,雅知余愛言其大父之為文,拜余為志。辭不能絕, 余因系其官閥而銘其卒葬雲。 系曰:昔當陽成侯姓杜氏,下十世而生依藝,令於鞏。依藝生審言,審言善詩,官至膳 部員外郎。審言生閑,閑生甫;閑為奉天令。甫字子美,天寶中獻三大禮賦,明皇奇之,命 宰相試文,文善,授右衛率府胄曹屬。京師亂,步謁行在,拜左拾遺。歲餘,以直言失官, 出為華州司功,尋遷京兆功曹。劍南節度嚴武狀為工部員外郎,參謀軍事。旋又棄去,扁舟 下荊、楚間,竟以寓卒,旅殯岳陽,享年五十九。夫人弘農楊氏女,父曰司農少卿怡,四十 九年而終。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歿,命其子嗣業。嗣業貧無以給喪,收拾乞丐,焦勞晝 夜,去子美歿後餘四十年,然後卒先人之志,亦足為難矣。
銘曰:維元和之癸巳粵某月某日之佳辰,合窆我杜子美於首陽之山前。嗚呼!千載而 下,曰此文先生之古墳。
【浦起龍撰讀杜提綱】
杜集不應稱草堂。草堂特流寓之一,該不得此老一生。
讀杜逐字句尋思了,須通首一氣讀。若一題幾首,再連章一片讀。還要判成片工夫,全 部一齊讀。全部詩竟是一索子貫。
讀杜須耐拙句、率句、狠句、質實句、生硬句、粗糙句。
天寶間詩,大抵喜功名、憤遇蹇、憂亂萌三項居多。
玄、肅之際多微辭。讀者要屏去逆料意見、腹誹意見、追咎意見。老杜愛君,事前則出 以憂危,遇事則出以規諷,事後則出以哀傷。這里磋一針,厚薄天淵。
客秦州,作客之始。當日背鄉西去,為東都被兵,家毀人散之故。河北一日未盪,東都 一日不寧。曉此,後半部詩了了。本傳舊譜並說是關輔飢,沒交涉。
蜀中詩只「劍外官人冷」一句蓋卻。設不遇嚴武,蚤已東下。夔州詩口口只想出峽,荊 州、湖南詩口口只想北還。
說杜者雲每飯不忘君,固是。然只恁地說,篇法都壞。試思一首詩本是貼身話,無端在 中腰夾插國事,或結尾拖帶朝局,沒頭沒腦,成甚結構?杜老即不然。譬如《恨別》詩,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是望其掃除禍本,為還鄉作計。《出峽》詩,「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五雲高太甲,六月曠摶扶」,是言國亂尚武,恥與甲卒同列, 因而且向東南。以此推之,慨世還是慨身。太史公《屈平傳》謂其「繫心君國,不忘欲反, 冀君一寤,俗之一改也。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數語,正蹋著杜氏鼻孔。益信從前客 秦州之始為寇亂,不為關輔飢,原委為然。
代宗朝詩,有與國史不似者。史不言河北多事,子美日日憂之;史不言朝廷輕儒,詩中 每每見之。可見史家只載得一時事跡,詩家直顯出一時氣運。詩之妙,正在史筆不到處。若 拈了死句,苦求證佐,再無不錯。
杜詩合把做古書讀。小年子弟揀取百篇,令熟復,性情自然誠愨,氣志自然敦厚,胸襟 自然闊綽,精神自然鼓舞。讀杜詩不顓是學作詩。
7. 十萬火急——誰知道日本今井武夫的資料
今井武夫,1898年2月23日出生於日本長野縣。陸軍少將,七七事變前後曾任日本駐華大使館駐北平的陸軍助理武官。後歷任日本參謀本部中國班班長、中國課課長,中國派遣軍第二課課長兼第四課課長、報道部部長,新編步兵第一四一聯隊隊長(駐菲律賓),大東亞省參事,中國派遣軍總參謀副長等職。
他是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期間的高級軍事特務。他從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到戰敗投降,一直是日軍「和平工作」的重要參與者,經常出沒於南京、上海、香港、東京等地,參與籌劃收買汪偽和對蔣介石的拉攏、誘降活動。在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期間,今井武夫扮演了一個手持橄欖枝、玩弄「和平」的高級特務角色。
七七事變中的「和平」締造者
1935年12月2日,時為陸軍少佐的今井武夫赴中國北平,任日本駐華大使館駐北平的陸軍助理武官。
1937年7月7日,由於日軍的挑釁,盧溝橋事變爆發。今井武夫獲悉後於次日凌晨1點左右趕至日本中國駐屯軍駐北平聯隊聯隊部,參與對一線部隊的指揮。凌晨4點多,今井武夫舉行了駐北平日本報界記者發布會,將七七事變的消息以日方口徑公布於世,企圖掩飾日軍挑起侵略戰爭的事實真相。
8日下午,今井武夫赴中國軍隊第二十九軍副軍長、北平市長秦德純家,對事變一事提出交涉。9日凌晨3時,中日軍隊雙方達成各自撤回原駐地的協議。
10日,今井武夫接到東京的訓令,方針是不擴大事變,就地解決。今井武夫立即找特務機關長松井太郎大佐商量,決定向中國軍方提出下列條件:要求第二十九軍代表向日軍道歉,處分肇事者,並保證今後不再挑起類似事件;盧溝橋附近永定河東岸不得駐中國軍隊;鑒於此事多半是由藍衣社、共產黨以及其他抗日系統各團體所引起,今後對上述各團體應徹底取締等等。顯然,今井武夫等人在顛倒黑白的同時,還提出了非分的要求。以日方提出的無理要求為基礎,中日雙方就事變進行談判,今井武夫以中國保安隊可在盧溝橋維護治安作為讓步,於11日與中方達成初步協議。
11日下午,今井武夫接到日本在中國駐屯軍司令部的命令:「今天東京內閣會議下定重大決心,決定調動國內的三個師團和關東軍及朝鮮軍的有力部隊。為了解決中國問題多年來的懸案,現在正是大好機會。所以,當地交涉已經沒有進行的必要,如果已達成協定,也予以撕毀。」
7月17日,日本內閣要求中國駐屯軍以更高更苛刻的條件來改訂11日的協議:要求把中方道歉人由原定的師長改為軍長宋哲元,把處分的負責人也由團長升格為師長馮治安,藉此故意刺激中國方面。同時指令日軍准備以武力征伐第二十九軍。
25日夜,由日本國內增援而來的日軍第二十師團五井中隊在廊坊與中國軍隊交火。
28日,日軍發表混淆是非的聲明,並全線發起進攻。當日晚9時開始,中國軍隊陸續向門頭溝方面撤退,只將第一三二師改編為保安隊,負責維持治安。
29日天亮,今井武夫在北平市內巡視一周後,立即與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商議,決定成立地方維持會。於是,他立即匯集原北洋政府國務總理江朝宗等人,提出組織治安維持會,以便維持北賓士安。
為了應付第三國的新聞要求,今井武夫於當年9月和10月分別組織了各國武官現地參觀。第一次是到張家口,第二次是到保定。1937年11月,今井武夫被調回東京參謀本部,結束了在華北的使命。
誘降汪精衛
1937年12月,今井武夫就任參謀本部中國班班長,專門從事對蔣介石誘降和炮製偽政權的工作,其目的就是讓日本兵不血刃地佔領中國。
還在南京陷落之前,國民政府的投降派即密謀與日本進行「和平談判」。南京陷落以後,國民黨中央黨部宣傳部長周佛海與國民政府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高宗武密議,以搜集對日情報為借口,經蔣介石批准,開始暗中進行「和談」活動。
亞洲司第一科長董道寧奉高宗武之命於1938年1月14日在上海秘密會見日本特務、「滿鐵」南京事務所所長西義顯。在西義顯的策劃下,董赴東京與日軍參謀本部第八課(謀略課)課長影佐禎昭及今井武夫先後建立聯系。3月底,蔣介石得知「日本軍部也希望早日對華和平」後指示:日本若要提出和平建議,不予以拒絕。並派人轉告日方:「我們決不是絕對反對和平,但不能做到反共以後再謀求和平。只要能夠停戰,必然進行反共。」「關於對滿洲和內蒙的處理問題留待日後協商解決,河北和察哈爾兩省應盡速歸還中國,以期確立長城以南的中國領土主權和內政的完整。假如日本同意這個意見,日華兩軍可先行停戰,然後再以上述條款為基礎進行有關和平細節的談判。」
此時的日本上下正傾注全力於徐州會戰,蔣介石的意圖雖傳至東京但也無音無果。
1938年7月初,高宗武在周佛海受意和今井武夫的勸促下,親自赴日本,直接與日本政府聯系。回國的今井武夫與高進行了會談。會談中,今井武夫向高轉達了日方的意向:蔣介石必須下野,日本將以汪精衛為交涉和平的對象。高返回香港後,向周佛海報告了赴日情況。此後,高在香港「養病」,「和平談判」工作由國民黨中央法制專門委員會委員梅思平承擔。
日本方面於8月底決定了調整日華新關系方針,作為對汪精衛和平工作的基礎。
1938年10月27日至29日,日軍相繼攻陷武漢、廣州。11月3日,日本政府發表了對華政策聲明——即「近衛第二次聲明」,鼓吹「建設東亞新秩序」,並改變了日本不以國民政府為談判對手的方針。聲明稱:「如果國民黨政府拋棄以前的一貫政策,更換人事組織,取得新生的成果,參加新秩序的建設,我方並不予以拒絕。」
11月12日,今井武夫開始與梅思平、高宗武在上海會談。經過三天的反復會談,雙方達成了初步協議。11月15日,今井武夫帶著草案急返東京,向板垣陸相和多田參謀次長匯報了情況。陸軍省和參謀本部經研究決定,以這個協議內容為基礎,大力推進對汪精衛的誘降運動。
為了簽署在上海達成的《日華協議記錄》,日本陸軍省派軍務課長影佐禎昭,參謀本部派今井武夫作為日方代表返回上海。
11月20日,影佐禎昭、今井武夫與中方代表高宗武、梅思平進行協商。當晚雙方在《日華協議記錄》和《日華協議記錄諒解事項》上簽字蓋章,同時也決定了《日華秘密協議記錄》的處理辦法。
為嚴守秘密,此次會談的地點選在上海東體育會路7號。該處事後成為土肥原賢二的宅邸,命名為「重光堂」。因此,這次會談也稱「重光堂會談」。重光堂會談的結果成為日後汪偽政權與日本政府的密約和《日華基本關系條約》的基礎。
日本五相會議後來決定以日華協議記錄的內容作為「近衛首相第三次聲明」予以發表。12月22日,近衛第三次對華政策聲明發表,以示對汪招降。29日,逃居在越南河內的汪精衛發表艷電,響應近衛聲明,公開賣國降日。
1939年3月9日,今井武夫晉升大佐軍銜,升任中國課課長。
1939年5月6日,今井武夫與汪精衛在停在上海附近海面的「北光丸」船上舉行了第一次會談。汪托今井武夫與日本政府聯系,就成立「和平政府」提出幾點意見,並打算去日本交換意見。會談後,今井武夫急返東京,向陸相及參謀次長報告,並安排汪赴日一事。
5月31日,汪精衛飛抵東京,開始與當年1月份上台的平沼騏一郎內閣,商討組建「和平政府」。今井武夫積極從中協調聯絡。
8月中旬,今井武夫赴上海,協助影佐禎昭推動汪偽工作。9月8日,今井武夫被任命為中國派遣軍第二課課長,兼第四課課長,主管政務和情報工作。
11月起,今井武夫一方面與汪精衛的代表高宗武、梅思平等就密約進行會談;另一方面積極推進汪精衛與其他偽政權領導人間的政治談判。1940年1月22日,高宗武、陶希聖二人因與汪精衛就職權問題不合,宣布與汪脫離關系,並公開了日華協議和正在進行的秘密協議草案。在此情況下,今井武夫加緊了對汪精衛建立政權的推動工作。
1940年3月30日,汪精衛在南京正式建立了偽國民政府。今井武夫的促汪降日工作告一段落。
誘降蔣介石的「桐工作」
侵華日軍於1938年10月底相繼攻佔廣州和武漢後,因戰線延伸,兵力日顯不足。為盡快結束對中國的戰爭,日本決定重新將「和平工作」的目標鎖定在重慶政府身上,此即所謂「桐工作」計劃。因此,自1939年秋季以來,在等建汪偽政府的同時,今井武夫還受命努力開辟與重慶政府間的聯絡路線。
1939年11底,日本駐香港武官鈴木卓爾中佐通過香港大學教授張治平斡旋,與一個自稱是宋子文胞弟宋子良的人會見,以求打通與重慶間的聯系通道。
由於事關重大,今井武夫於1940年2月10日從南京動身奔赴香港,並於14日初次會見了「宋子良」。「宋子良」建議:「在中日兩國政府正式和平會談前,希望2月底先由雙方代表各三名以私人名義在香港舉行圓桌預備會議,對和平條件進行商討。……重慶政府對此次秘密商討寄予莫大期望,所以代表都要攜帶委任狀。另外,宋美齡也准備來香港,從側面給以援助。」
今井武夫向上級作了匯報後,於29日秘密回東京匯報情況。日本軍參謀本部和陸軍省協商後,決定同意中國方面所提召開圓桌預備會議的方案,並派第八課課長臼井茂樹大佐、今井武夫和鈴木卓爾三人為此次會談的日方代表。
3月4日,今井武夫等輾轉趕到香港。
中方的談判代表除「宋子良」外,還有重慶行營參謀處副處長陸軍中將陳超霖,前駐德大使館參事、時任最高國防會議主任秘書的章友三,陸軍少將張漢年為預備代表,張治平為聯絡員。3月7日,中日雙方進行秘密談判。會談中,中國方面主要由章友三發言。遇有主要問題,徵求陳超霖的同意。「宋子良」則從中斡旋。
談判中,今井武夫首先提出:中國必須停止抗日,承認滿洲國,締結兩國防共協定,日本在華特定地駐軍,將內蒙作為特殊地區等無理要求。
9日,日本方面預先把日華協議的結果寫成備忘錄,交給中國方面代表,談判從晚上九時開始。
今井武夫問道:「承認滿洲國的問題怎樣了?」
章友三回答:「滿洲國的獨立作為既成事實,現在無意再加干涉,希望暫不觸及這個問題。」
「宋子良」說:「所謂緘默態度。如果解決和平,四、五年後可以解決吧。」
章友三又說:「重慶也有各種系統的軍隊,如果現在承認,形勢將會惡化。我們還要聽候最高當局的指示,在正式代表會議上再行決定如何?」
今井武夫說:「在日本方面這是最緊要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談不出解決的辦法,召開正式代表會議也是困難的。」
章友三答道:「我們明晚飛重慶,四天以後可以給予回答。」
今井武夫說:「我們也是後天回東京,要看貴方回答的結果再行決定派遣正式代表。」
就這樣,歷時四天的會議宣告結束。雙方代表分別向各自的上司匯報請示。今井武夫於13日返回南京,臼井於14日返回東京,分別向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及陸軍中央匯報,然後等待重慶方面的迴音。
今井武夫久等無音,於是奉命推動汪精衛「和平政府」成立。
4月11日,「宋子良」從重慶回到香港。他對日方說,重慶政府已有成熟方案,要求再舉行預備會議。
5月13日晚9時,今井武夫和鈴木、坂田特派員三人在九龍半島旅館的243號房間與章友三和「宋子良」二人會見,開始又一輪的談判。
中日雙方的焦點即在承認偽滿洲國和處理蔣介石、汪精衛關系以及日本在華駐軍等問題上。對於第一個問題,日方沒有一點松動的表示。
5月17日晚,「宋子良」邀請今井武夫到香港島南岸的仔蘆山酒家共進晚餐。飯後,在離岸稍遠的海面上,二人劃著小艇進行了會談。談話中,「宋子良」神秘地透露:「蔣介石委員長表面上姑且不談,內心在希望和平卻是事實,因此,在香港第一次秘密會談的備忘錄中,日本方面如能認可第一條和第三條中中國方面的意見,估計必然可以簽訂協定。目前,在重慶政府內部,反對達成和平的是共產黨和馮玉樣。」
通過談判接觸,今井武夫感到「宋子良」既熱情又有誠意,但仍懷疑他是否真是宋子良。今井武夫和日本方面對他的身份秘密進行了調查。在半島旅館會談時,今井武夫派人暗中通過門鎖洞孔拍攝了會談中的「宋子良」的照片。
今井武夫21日返回南京後立即把從香港帶回的「宋子良」的照片給、周佛海等人傳看。周說像宋子良,但更像宋子文的弟弟宋子安。陳卻說不像。很多人對這人是不是宋子良,意見分歧,無法確定。今井武夫也只能姑且信其為是。
返回重慶的「宋子良」和章友三主動再與日方聯系,希望在澳門召開第二次預備會談。日方回復表示同意。
在6月4日的會談中,今井武夫表態說,日方與香港會談時的條件並無變化,希望中方做出讓步。隨後,以香港會談的備忘錄為基礎,雙方再行交換意見。
在6月5日的會談中,就如何處理蔣介石與汪精衛的關系問題及所謂防共駐兵問題,雙方仍未達成共識。
在第三天的會談中,經商討雙方最後一致同意由板垣、蔣介石、汪精衛進行三人會談。6月24日,板垣征四郎偕今井武夫特地訪問了汪精衛,說明了香港和澳門會談的經過情形。
在與汪精衛溝通的同時,今井武夫不斷與重慶方面聯系,要求重慶方面出具保證「三人安全」安全問題的書面文件。但重慶方面雖提出保證安全,但拒絕出具書面材料,並進一步提出要求日方取消「第一次近衛聲明」和不再介入蔣汪和談。雙方就此產生爭議。
這期間,日本內閣接連發生更迭,第二次近衛內閣登場,東條英機中將出任陸軍大臣。今井武夫7月31日去東京向東條英機詳細匯報了有關對重慶政府和平會談的經過和現狀。東條英機聽後很不高興,認為直接談判和平這類政策性行動是中國派遣軍的越權行為,今後絕對禁止。與此同時,日本正在加緊與德、意間的結盟談判,國內擁護汪精衛政權的論調也更加得勢。
在這種情況下,今井武夫不得不暫時停止推行「桐工作」,觀望形勢變化,等待新時機。
在進行「桐工作」的過程中,今井武夫為了促進「和平工作」,還曾試圖通過其他途徑來推進工作。
如,1938年的宇垣一成外相——今井武夫——孔祥熙秘書喬輔三及孔祥熙心腹樊光——孔祥熙一線,該線最終因宇垣一成於當年9月的去職而虎頭蛇尾地結束了;
1939年至1940年的中國派遣軍——今井武夫——國民黨上海黨部委員姜豪——陳立夫、陳果夫和朱家驊CC系一線,該線以汪偽政權的成立而告終;
1940年至1941年中國派遣軍——今井武夫——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揖唐——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中國重慶方面,該線因今井武夫等的去職無果而終。
1941年7月,今井武夫也被調離中國派遣軍總部。「桐工作」徹底成為了歷史!而其中的一個謎,即「宋子良」的身份問題,還是在幾年後偶然被揭穿的——
1945年6月上旬,在上海日本憲兵隊逮捕的中國人當中,有個自稱是藍衣社的人,名叫曾廣。一天,該犯人正在室外活動,被幾年前為曾在香港中日首次會談時擔任過翻譯的坂田誠盛認出,此人正是當年的「宋子良」。這個冒名頂替的「宋子良」原是藍衣社頭子戴笠直系的得力干將,在浙江省領導秘密活動時,被日軍憲兵隊逮捕。恰巧今井武夫當時出差在上海,聽到報告後,便邀曾廣到旅社來。兩人相見如故,會晤了好幾次。日本戰敗後,曾廣恢復了自由,他還專程去看過被拘留在南京的今井武夫。幾年後,還給今井武夫寫過信。兩個曾經的談判對手卻成了朋友。
最後的「和平」努力
1941年8月1日,回國的今井武夫被任命為新編步兵第一四一聯隊長,隸屬第十四軍第六十五旅團。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今井武夫奉命率部參加侵略菲律賓的戰爭。
1942年8月31日,今井武夫在馬尼拉接到調任中國派遣軍第四課課長的命令。9月中旬,今井武夫經台灣到南京總司令部赴任。
日軍佔領上海後,日本各行政與軍界幾乎均在上海有分支機構。為此,中國派遣軍為了統一陸軍在上海各分支機構,打算特設陸軍部。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派遣軍總部想到了曾長期混跡於上海的今井武夫,任命今井武夫為派遣軍總司令部總參謀長永律佐比重中將指揮下的新編上海陸軍部高級部員,負責在上海建立陸軍部。
但今井武夫並沒有真正發揮效力,卻於當年11月奉調回國,出任新成立的日本大東亞省調查官。1943年3月1日,今井武夫晉升少將軍銜,改任大東亞省參事官。
時至1944年,戰爭對於日本來說越來越不利。日本高層重新認識到了對重慶的「和平工作」的重要性。當年8月30日,今井武夫出任中國派遣軍總參謀副長,第三次來到南京,再次負責情報和「和平工作」。但此時的今井武夫充分認識到:「東亞戰爭的爆發,使日本的國際地位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太平洋方面日軍的戰況陷於不利以後,中日兩國的謀求和平的主導權就完全顛倒過來,由日本擁有的發言權轉移到中國方面,和平條件的提案者,也變換了主客的地位。」同年9月30日,今井武夫兼任駐南京國民政府大使館副武官。
今井武夫最後一次謀和工作是越過戰線去河南會談。1945年2月,他通過汪偽的軍事參議院院長楊希一認識了國民政府第十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十五集團軍司令官何柱國上將派來的特使吳樹滋。今井武夫雖然明知陸軍省曾下令禁止中國派遣軍對重慶進行「和平工作」,但現在是同重慶現任集團軍司令官何柱國進行聯系,只要能直接會談,肯定可以得到某些重大收獲。於是,他決心以個人名義進行聯絡。
1945年4月上旬,小磯內閣辭職,鈴木貫太郎內閣成立,決定由陸相負責,通過當地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負責對重慶工作,以求實現停戰。今井武夫的「和平工作」重新得到重視。
今井武夫與吳樹滋數次聯系後,雙方定於7月在何柱國的防區——黃泛東部地區警備司令部所在地、河南周口鎮南邊的新站集進行面談。
7月9日,輾轉趕赴新站集的今井武夫與何柱國開始會談。
會談中,今井武夫首先迴避了以往雙方在承認偽滿洲國及在華駐兵等焦點問題,說「日本希望日華兩國的直接和平談判,但中國方面是否有接受的打算」?「又,日本以維護國體、保全國土為絕對條件,這點若不被採納時,則決心繼續交戰到底。同時,對於滿洲國和南京政府的處理,想努力做到不違背對他們的道義關系,但想知道中國方面如何設想。」
顯然,現實的境遇讓原本傲慢的今井武夫不得不先低下頭。
何柱國強調說:」日華單獨和平在《開羅宣言》以後的今天,無論如何也沒有實現的可能性。從而日本如果希望同中國和平,那麼必須同時要把世界和平作為不可缺少的重要事項。」」日本因戰敗結果而滅亡之事,決不是中國所希望的。毋寧是希望即使在戰後仍作為東洋的一個強國留下來,與中國攜手協力維持東洋的和平。從而熱切希望在必要的國力尚未完全耗盡的時候,以日本政府的聰明和妥善處理來早日結束戰爭。」
何柱國接著又說:「日本萬一如果有什麼請求,中國決不吝把日本的提議轉達給盟國。特別是蔣介石主席對日本天皇制的繼續存在寄予好意,並對各國首腦也表明了這一意向。」
何柱國最後強調:「戰後,日本首先從滿洲以及海外撤走全部兵力自不待言,朝鮮、台灣、庫頁島等地也必須交還。」「本條件已經盟國協議完畢,所以沒有再更改的餘地。」
何柱國坦率而懇切的談話,以及盟國之間協商好的既定條件,使今井武夫猶如受了雷擊般地震驚。他意識到雙方的距離已經很遠,這一次是重慶把日方遠遠地拋在了後邊。
今井武夫回到南京,立即向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報告,另外,除了向大本營打電報外,還詳細地作了書面報告。但這時日本國內連日遭到美機空襲而陷入混亂,戰敗局勢已很明顯,所以沒有任何迴音,於是,今井武夫的最後一次「和平努力」無果而終。
1945年5月,面對已是日近黃昏的日軍,今井武夫想再一次試圖與重慶打通關系。當月,他與原國民政府司法部次長何世楨取得聯系。但何告訴他,「到今天,為時已晚,無從著手。」
芷江洽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在中國派遣軍奉命等待向中國軍隊的投降。
1945年8月18日,今井武夫被告知赴湖南省芷江機場,聯系洽降事宜。
今井武夫一行依照國民政府的無線電報指示,於8月21日重慶夏季時間上午10時,乘非武裝的、機尾拖著兩條三米長紅色布條的運輸機飛往湖南省。
下午3時過後,今井武夫等人被領到會談場所。中國方面的會談代表是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蕭毅肅中將、副參謀長冷欣中將、中國戰區美軍參謀長巴特勒准將和譯員王武上校等。今井武夫在他們對面靠門口的另一張桌子的中央就坐,參謀橋島芳雄中佐和參謀前川國雄少佐以及木村辰男翻譯官坐在今井武夫兩旁。
從重慶以及其他地方趕來的將軍、地方政要以及中美兩國記者100多人把會場外的走廊甚至屋外都坐得滿滿的。
會談從下午4時持續到5時。雙方就日軍投降交接的有關事宜,如航空交通、無線電聯系等進行了規制。中方還在會議中把給岡村寧次的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部中字第1號備忘錄交給日方轉遞。
22日上午,雙方進行第二次會談。會談確定,冷欣中將先行到南京設立前進指揮所,由日方提供安全保證。美方同時提出要確保美軍俘虜的安全。
8月23日下午,今井武夫突然得到何應欽總司令的召見。何應欽對今井武夫等人不辭辛苦遠道來到芷江表示慰勞,再次要求轉交備忘錄,並告訴今井武夫決定於8月26日至30日空降一部分中國軍隊到南京,要求日軍加以協助。
下午4時,今井武夫和日方全體人員由芷江起飛,返回南京。
8月24日,回到南京的今井武夫急忙面會偽南京政府主席陳公博。在向陳公博講明芷江洽降情況後,今井武夫對陳公博說:「日本軍戰敗的結果,想不到竟連累了南京政府的許多人,我對這一不幸的事態衷心感到遺憾。」陳公博借機提出想到日本「旅行」。
經岡村寧次的同意,今井武夫派人秘密安排陳公博赴日本「旅行」。8月25日,陳公博及其夫人一行7人乘機飛赴日本。
投降與善後
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原國防部舉行。作為日本在中國派遣軍總參謀副長的今井武夫參加了簽字儀式。
終極任務:受降一刻那斑斕的七色彩虹
受降會場是一間長約20米、寬約8米的木房,大廳右邊掛著一張孫中山的半身像,國民黨旗、國旗兩邊貼著孫中山的著名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孫中山像前有排成弧形的幾張桌子,上面鋪著潔白的桌布,有如法官的案台。對面擺著另一張桌子和四把漆黑的椅子,作為投降代表的座位。
在現場上千雙眼睛的盯視下,今井等4人脫帽入室。接著,4人走過空位,對著中方受降代表蕭毅肅將軍深深一鞠躬,然後如同面對上級長官般挺直地站著。蕭毅肅神情嚴肅地請他們坐下,開始介紹自己與其他中美代表,然後查詢今井等人的身份。
從當時留存的照片看來,面對中國代表以及大批圍觀的中美人員時,今井等人均面露憂戚之色。事實上,這是甲午戰爭以來,日軍代表首次坐在戰敗者的席位上聽候中方的命令。對於這樣歷史性的一幕,現場的中國人沒有一個願意錯過,不僅室內站滿了人,連外頭走廊也滿是探頭張望者。
今井武夫當時的心情,在回憶錄中也有描述:「降使一行沉痛地陷於傷感之中」,「內心中充滿了絕望孤寂感和不安的心情」,「作為戰敗國使節,我們等於銬著雙手來中國投降」。
接著便是受降的主要內容,蕭將軍取出何應欽將軍要求今井轉交岡村寧次的中字第一號備忘錄,由工作人員以中、日、英三種語言高聲朗讀。今井頭上冒出汗珠,身旁的副官也是雙唇緊閉。主要儀式歷時1小時17分,今井低頭看了備忘錄幾眼,拿起毛筆在收據上寫下「今井武夫」,再蓋上一枚橢圓形的朱紅印章。收據接著由蕭將軍的翻譯收回,今井欲對一些問題提出說明,卻遭蕭將軍婉拒。於是今井率隨員起身鞠躬離座。
16時50分,日本降使起身鞠躬,退出會場。就在人們退出會場時,七里橋的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一道彩虹,人們指著天空一陣歡呼,「快看,彩虹,七色的彩虹!」
此後,奉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總司令的命令,日本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改名為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聯絡總部,岡村寧次擔任長官,今井武夫被任為涉外部的委員長。
1946年7月,200多萬在華日軍及日僑大部被遣返日本後,善後聯絡總部奉中國國防部命令遷往上海。但岡村寧次、今井武夫等14人則繼續留在南京,組成南京總聯絡組,處理各種遺留問題。
1946年底,中國國防部命令,南京總聯絡組及各地聯絡組撤銷。1947年1月4日,今井武夫終於回到日本,當日被通知從陸軍退役。1月16日,今井武夫回到家鄉安居。20世紀60年代,今井武夫撰寫了自己的戰爭回憶錄,詳細地描述了對華侵略戰爭期間的「和平工作」情況,並附記了自己掌握的第一手文獻,也算是為今人研究歷史做出了些許貢獻。1982年6月12日,84歲的今井武夫病死。
8. 介紹香港的資料
香港(Hong Kong),簡稱「港」(HK),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市相鄰,南臨珠海市萬山群島。區域范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陸地總面積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648.69平方公里。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曾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躋身「亞洲四小龍」行列,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並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眾多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8)重光體育中心平寧路擴展閱讀
香港的名稱來歷:
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
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們稱為「香港」。
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也就逐漸為遠近所認可。
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了當時鼎盛的制香、運香業。可後來,村裡人不肯種植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也就逐漸消失,但香港這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說法二:香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里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
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這個詞來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盡管有不同的說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這地名最早出現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島上的一個小港灣、小村落,後來才擴大為對整個島嶼(香港島)的稱呼,最後,到了19世紀初,才成了被英國殖民主義者佔領的整個地區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