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浙江省內必去的幾個「紅色旅遊」景點
舟山:東極、抄桃花島、朱家尖的十里金沙【東沙、南沙(國際沙雕節舉辦地)、里沙生態園、千步沙、青山沙】、普陀山(佛教名山)、情人島、「漁港海鮮」沈家門 (世界四大漁港之一)、定海古城景區 (想吃最新鮮的海鮮就去舟山吧)
嘉興:烏鎮、西塘、海寧鹽官錢塘江潮、南湖、南北湖
湖州:德清莫干山、安吉大竹海、天荒坪、太湖、南潯古鎮
杭州:西湖、餘杭塘棲、臨安天目山、青山湖、淳安千島湖、富春江、富陽龍門古鎮
紹興:諸暨五泄、西施故里、紹興水鄉古鎮、新昌大佛寺、天姥山
寧波:寧波鳳凰山主題公園、天一閣、東錢湖、寧海浙東大峽谷、象山石浦漁港、奉化溪口蔣氏故里
金華:東陽橫店影視城、蘭溪諸葛八卦村、永康方岩、金華雙龍洞
台州:溫嶺長嶼洞天、方山、石塘漁港(大陸新千年曙光首照地)、洞下沙灘、天台山、國清寺、仙居、臨海長城
衢州:江山江郎山、開化錢江源、孔氏南宗
麗水:縉雲仙都
溫州:樂清雁盪山、平陽南麂列島、溫州江心嶼溫州樂園、永嘉楠溪江、泰順廊橋
Ⅱ 安吉縣屬於浙江省哪個市
安吉縣屬於浙江省湖州市。
安吉,為浙江省湖州市下轄縣。位於長三角腹地。天目山脈自西南入境,分東西兩支環抱縣境兩側,呈三面環山,中間凹陷,東北開口的「畚箕形」的輻聚狀盆地地形。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轄15個鄉鎮(街道),2016年戶籍人口46.61萬人。
安吉縣建縣於漢中平二年(185年),取《詩經》「安且吉兮」之意得名,是古越國重要的活動地和秦三十六郡之一的古鄣郡郡治所在地。
涌現了南朝梁文學家吳均、三國東吳大將朱然、近現代藝術大師吳昌碩、著名林學家陳嶸、畫家諸樂三等名家。同時,安吉縣為首批全國農村社區建設示範單位。
(2)浙江省生態運動會擴展閱讀:
安吉概況
區位條件優越:安吉地處長三角經濟圈的幾何中心,是杭州大都市經濟圈重要的西北節點。目前,與上海、南京、蘇州和杭州、湖州等周邊大中城市分別構成3小時和1小時交通圈,已於2007年底建成的杭長高速一期與申蘇浙皖高速相連接,實現了與上海的全程高速,車程2.5個小時。
正在建設的杭長高速二期和規劃建設的申嘉湖安高速公路,將構建30分鍾到杭湖、90分鍾達滬寧的快捷交通網路。
生態優勢明顯:安吉是首個國家生態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是國家環境保護部「新農村與生態縣互促共進示範區」和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縣。
全縣植被覆蓋率75%,森林覆蓋率71%,境內空氣質量達到一級,水質在二類以上,是長三角地區的天然綠色氧吧,環境承載力進一步增強,能為大都市的逆城市化發展提供巨大的環境容量空間。
同時,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休閑產業,被譽為「黃浦江源」和「中國大竹海」,被命名為央視生態影視基地和全國戶外運動基地,是極具魅力的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集聚地。
全年接待遊客501萬人次,旅遊收入19.1億元,門票收入7160萬元,分別增長11.3%、14.5%和12%。
文化底蘊深厚:發端於黃浦江源頭的西苕溪孕育了神秘的古越文明,是古越國重要活動地和秦三十六郡之一古鄣郡郡治所在地;上馬坎遺址賦予了安吉獨具魅力的文化符號,是「浙江舊石器文化遺址考古第一點」;千年古剎靈峰寺,與杭州靈隱寺是姊妹寺;
涌現了南朝梁文學家吳均、三國東吳名將朱然、近現代藝術大師吳昌碩、著名林學家陳嶸、畫家諸樂三等名家巨匠;形成了具有安吉特色的竹文化、孝文化、茶文化、昌碩文化等。
Ⅲ 浙江省四大名湖的簡介
杭州西湖
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國東南部交通樞紐。杭州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度16分、東經120度12分。杭州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2℃,夏季平均氣溫28.6℃,冬季平均氣溫3.8℃。無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6%。
西湖位於杭州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左右,最濘處有5米多,最淺處不到1米。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與錢塘江溝通後,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中國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個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單稱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個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古跡遍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
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評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在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 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紹興東糊
東湖在紹興古城東約六公里處,以崖壁、岩洞、石橋、湖面巧妙結合,成為著名園林,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東湖雖小,但因它的奇石、奇洞所構成的奇景使東湖成為旅遊業界人士公認的罕見的「湖中之奇」。日本旅遊機構交通公社,曾在同時游歷過杭州西湖與紹興東湖的日本遊客中作過問卷調查,對東湖的印象超過西湖,可見對東湖的贊譽並非紹興人的自我感覺。
東湖所在地,原為一座青石山,秦始皇東巡時曾在此駐駕飲馬,故被稱為箬簣山。漢代以後,箬簣山成了紹興的一處石料場,經過千百年的鑿穿斧削,又是採用特殊的取石方法,搬走了半座青山,並形成了高達50多米的懸崖峭壁。勞動者取石還普遍深入到地下20多米,有的甚至四五十米處,日子一久,形成了長過200米,寬約80米的清水塘。清末,紹興著名鄉賢陶浚宣眼光獨到,利用採石場築起圍牆,對水面稍加拓寬,遂成山水相映的東湖。東湖經過百年的人工裝扮,成為一處巧奪天工的山水大盆景。
人們所以對東湖有如此深刻印象,主要原因可能來自於人工崖壁對人視覺的沖擊,因此,游覽東湖最要緊的是對崖壁的欣賞。觀看東湖崖壁,遠看、中瞧、近觀各有不同。沿著古運河旁圍牆邊小路步行遠看,崖壁表面顏色深淺不一,洞穴形狀各不相同,富層次,多變化;沿著湖中小徑可以中瞧,崖壁及崖壁所組成的洞穴給人以神奇,並禁不住為先人們的鍥而不舍發出感嘆;近觀的形式當然是乘船入洞,在崖壁之下感受東湖,那時的你感覺可能會是自己的渺小。遊船觀東湖,最奇妙的是近觀陶公洞與仙桃洞,可以說未進二洞等於沒有到過東湖。陶公洞入口處僅容一艘小舟通行,進入洞內之後卻是另有洞天,在洞底仰望小片天空,坐井觀天的意境悠然在目。站在岸上看仙桃洞,只是一座簡單的石框門,而你在和仙桃洞零距離接觸之時,才能在導遊人員的指引下,見到與倒影組合在一起的巨大仙桃。
東湖景區內有陶公洞、仙桃洞等奇巧景觀,還有如聽湫亭、霞川橋、飲淥亭、桂嶺、秦橋等恰到好處的人工點綴,身處東湖猶在畫中。除山石湖水等組成自然風光外,東湖還是富有歷史意義的勝跡,孫中山、陶成章、徐錫麟、魯迅等都曾到過東湖游覽或商量革命大計。陶成章遇難後,紹興人民為紀念英烈,在東湖建立了陶社。1916年八月,孫中山先生還親臨陶社致祭。建國後,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到過東湖。郭沫石在東湖還留下詩歌一首:「箬簣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游覽東湖的遊客不僅會被如畫的景色所吸引,而且還會被勞動人民手足胼胝創造的如此奇跡所感動。
東湖是外地遊客在紹興參觀的主要景區之一,乘坐烏篷船是湖中游覽的特色,初次到東湖的人可能因此而玩個心跳。除在湖中觀光外,人們還可以上山。山頂有茶園和茶室,還是登山遠眺的好地方。陽春季節,東湖東北方向的平原風光是外地很難見到的江南水鄉秀色。
嘉興南湖
南湖,位於嘉興市區東南,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古稱陸渭池,又稱彪湖。南湖又分為東、西兩湖,形似鴛鴦交頸,古時湖中常有鴛鴦棲息,因此又名鴛鴦湖。
隋朝開挖南北大運河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旅遊業也興盛起來。宋代以後南湖與紹興東湖,杭州西湖合稱為浙江三大名湖,成為浙北的旅遊熱點。
南湖地處太湖流域水網地帶,氣候潤濕,自然條件決定了南湖一年之中陰雨天居多,因而常常是晨煙暮雨,雲氣繚繞,尤其是清明時節,細雨霏霏,南湖更顯得蒼茫迷濛,湖波浩渺,所以南湖與煙雨結下了不解之緣。
南湖現有面積800多畝,湖中有兩島,一是湖心島,面積不足18畝,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南湖之中,島上有以煙雨樓為主體的古園林建築群,亭台閣榭,假山迴廊,疏密相間,錯落有致;島的南端辟有荷花池,可謂湖中有池,島中有堤。另一小島是稱為小煙雨樓的倉聖祠,位於南湖的東北隅。
千百年來,南湖以自己特有的風姿吸引著四方的遊人,歷代文人學士為南湖留下了無數的詩篇和畫卷。今日南湖聞名於世,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完成了最後的議程,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南湖成為重要的革命紀念地。
在湖心島、南湖革命紀念館、小瀛洲、攬秀園、春夏秋冬四季園的基礎上,近幾年又開發建設成會景園、南湖漁村、放鶴洲、壕股塔及塔園等一批新的景點,這些景點集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
我們的游覽從會景園開始,會景園為南湖主入口,園內有遊客接待中心、醉仙樓、渡船碼頭、望湖樓台、釣魚台、煙雨橋、月印亭、遊船碼頭等。其中會景園北側臨湖處有園內中心建築「望湖樓台」,與煙雨樓隔湖相望。
攬秀園座落在嘉興南湖西岸文星橋畔,是嘉興市近年興建的一座文物碑刻公園。我們由於時間關系,沒有進去游覽。
壕股塔始建於宋以前,塔身為磚砌方形,塔頂形如筆,塔名源於嘉興城外濠河,因濠河北臨城牆,水曲如股,所以此塔又叫「濠罟塔」,建築營造沿用宋代風格,翹角上懸有風鈴,微風吹拂,遍響悅耳之聲,是目前市內唯一可攀登的塔,塔中木梯盤旋而上。登塔門票10元,塔高七層,我們登塔俯看了南湖全景。
新建的南湖漁村,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娛樂為一體,著重體現江南漁村自然、樸素、古雅的風貌,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形成高品質的游慈場所。漁村內的「燕來堂」是唯一一座明清時期保留至今的古建築,高牆黛瓦,沉穩幽靜。
寧波東錢湖
在寧波市東南近郊逶迤綺麗、連綿不絕的青山群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千百年來閃耀著誘人的光芒,她就是郭沫若先生譽為「西子風
韻、太湖氣魄」的東錢湖。
東錢湖是地質時期留下來的海跡湖泊,現為浙江第一大淡水湖,經歷代辟湖治理,如今南北長8.5公里,東西寬4.5公里,環湖一
周達45公里,水域面積20平方公里,為杭州西湖的三倍,平均水深2.2米,總蓄水量3390萬立方米。區域內自然資源豐富,植被種類
三百多,山地森林覆蓋率92.4%。生態環境優美,湖面開闊,岸線曲折,四周群山環抱,森林蒼郁;氣候良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4℃。
自古以來,東錢湖便是浙東著名風景勝地,歷經滄桑,積淀了濃厚的文化底蘊,留下了眾多具有較高歷史及藝術價值的文化歷史
遺存。據不完全統計,景區內現存文物古跡11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2處(南宋墓道石刻群、廟溝後石牌坊)。
東錢湖又名「萬金湖」,無論「錢湖」還是「金湖」,都與財富故事與官儒傳說淵源相連,其厚重悠遠的歷史文化蘊含形成了
商儒結合、官佛相容的獨特文化傳承。
東錢湖風景不區,自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爭輝。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相得益彰,是旅遊、懷古、探奇,攬勝的理想去處。自宋
無明清以來,東錢湖一帶歷來是官宦仁子躬耕若讀的地方,湖濱有東書院,二靈書房、月波書樓、二程學會中等遺址十餘處,有天境
亭、望湖亭、煙波館、醉碧樓'旺柳庄等勝跡;有欽賜御筆金石,有歷代墨客碑鉻,旅資源極為豐富。擇其要者概述如下:
1、水利文化
東錢湖環湖皆山,群峰延綿如黛,湖水受周圍七十二條溪流灌,水滿時可東流海,灌著鄞縣、鎮海、奉化三縣(市、區)七鄉五
二多萬畝農田,旱澇 保收,且永無水患。有史記,自唐以來歷代先 開拓、整治東錢湖時留下了古代水利設施。現存的有湖塘八、
堰壩五處、矸閘六座、秋闕四處、斗六八座,這些水利設施,大都保存完好,是我國古水利工程的一個縮影。是尋覓先足變,及其豐
功偉,追朔東錢湖內涵豐富的悠久歷史的一把鑰匙。
2、石雕文化
石雕藝術在東錢湖四周散布頗廣,數量變多。但大致可分為石雕群像和石構建築。東全湖風景 內的石雕群像,現存有宋、元、
明本代墓葬石雕八處,約二百六十餘具,有文相、武士、石獅、石虎、石馬、石羊、石鼓等類。石雕群類型豐富、雕刻精細,形態逼
真,是古代石刻的藝術珍品。風景區內的石構建築,融建築藝術與雕刻藝術於一體,是石雕文化中的上品。一為石塔,即二靈塔,是
一座四面七級正方形石塔,塔身及各層有佛龕和菩薩肖雕,是北宋片和年間遺手物。二為石窟,即"補陀洞天",洞內鑿有石雕是坐像
,鏤雕五撲金龍及浮雕韋馱立像等雕刻,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三為片坊。大者仿木石結構建築,四角微翹,製作精七,獨具匠心。
3、陶瓷文化
鄞縣古屬越州,東錢湖風景區周周有悠久的越瓷燒制歷.史。已發現的就有櫟斜谷、刀子山、窯嶴等五處古窯址,種類分薄坯、
厚坯、青瓷、白瓷、黑釉瓷等。在櫟村玉缸山東漢窯址中出土的恣器,數量繁多,主要器物有鍾、壺、缺罐、盆、缽、墨等,對於
研究和了解越窯的發展和製作工藝有很高價仁值。
4、宗教文化
東錢湖風景不區周圍是宗教鼎盛之地。據史籍記載,沿湖一帶,寺、庵類建築達45處之多,各種廟堂、《宗祠多達數百廟。但
同於年代久遠,自然和人為的損毀,至今存古廟四座,即王安石廟、靈佑廟、岳王廟和裴群廟,庵一座, 即慈雲寺,月波寺。相傳
,當年大慈的規模,比現在的天童寺還大。這宗教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是東錢湖風景區人文景觀的一大物色。
東錢湖是一個山水交融的湖泊風景區。同莫技堰進入穀子湖、經湖和擊湖,三湖東西貫通低後南北對峙,幽曠相間,山水相融,
遠峰疊翠,湖光染綠,蜿蜓曲拆的湖岸,村舍依山傍水崢嶸櫛比,遠眺煙波浩渺,碧浪滾滾,又有珠嶼、珠島、霞嶼、蚌殼、菊島嶼
諸嶼浮沉其間、氣勢雄偉,清風徐來,漁歌隱陷,果香鬱郁,繞湖面築的莫枝鎮、大公村、韓嶺、 家彎村,粉牆紅瓦,面湖依山,
一派田園風光,有世外桃源。加上東錢湖四時景色變幻,時時別具風姿。春來,漫山遍野的杜鵑與桃李爭研,把湖水染得分處嬌艷;
盛夏、青山如黛,涼風習習,或泛舟盪槳,或擊水橫渡,或垂釣湖畔,如置身水彩畫中,秋天,碧水共藍天一色,荷芰與野菊斗芳。
更是隆冬飛雪時,青山羊脂砌,漫天玉龍斗,東錢湖彷彿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碧玉盤。
環東錢湖群峰展屏,湖山交迭。湖南百步劍峰如表劍天;九磊崗諸山,峰巒郁連綿,湖東面的福朱山,海拔556.2米,為湖山
最高峰,若登上望海峰,可西觀幽幽之東錢湖,東眺浩浩之東海、詞語海峰有有"龍潭",在古井,亦有千年老桂。遊人若在清晨登上
山麓,放眼望湖,就能見湖面煙波空濛,環湖青峰隱約於飄忽的薄霧之中,猶如酣眠的神女爬著一領輕柔的鮫綃;隨著水鷗與野鴨齊
飛,紅霞共山花一色,湖底便噴薄吐出一輪鮮潔的紅日,白支頓時化成雲錦千尺,舒展於湛藍蒼穹;那些如浴鳧浮鷗的島嶼,彷彿醒
的少女,攜伴於粼粼的碧水中沐浴。
倘若駕舟泛湖,則是另一番情趣:眼前碧波萬頃,湖光瀲灧;遠方青山逶迤,似舞似蹈,繞島曲拆前行,就會有時而"山重水復
疑無路"時而"島移鷗引又一程"的感覺.可謂湖外有山,山外有湖,湖光山色,變紀無窮。倘若碰上好運,隨著槳翼翻動,潑刺一聲,
肥大的鯉魚就會躍進艙來,平添一番野趣。
「商文化」,遠在2000多年前人們就發現了這片湖山,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隱退後攜西施避居東錢湖畔伏牛山下,草耕商營,
富甲天下,留傳著財富與愛情的動人傳說;近現代,由於「五口通商」對外開埠,眾多甬籍人士飄洋過海,涌現了一大批叱吒風雲的
寧波商幫;
「佛文化」,區域內的天童寺為佛教禪宗五山之一,至今已有1600年歷史,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影響很大;阿育王寺為我國佛教
「中華五山」之一,至今有1700多年歷史,因寺內珍藏佛國珍寶「釋迦牟尼真身舍利」而聞名中外。福泉山麓大慈禪寺在南宋時期曾
名振浙東,有「千僧過堂」之說,是為千年甲剎,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中具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官文化」,東錢湖歷史上官政勤廉,儒學相長,風氣清新。北宋時期王安石曾任鄞縣縣令,體恤民生,深入實際,組織民眾起
堤堰、決陂塘,疏浚水道,留下了眾多古湖工水利遺跡;南宋時期抗金名將岳飛因遭奸臣秦檜陷害屈死風波亭,東錢湖人史浩位列宰
相時,屢次上奏朝廷為岳飛申冤,最終得以洗雪。史氏家族因匡扶正義、鏟除奸佞而聲名遠播,留傳下「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
的佳譽美談,史家留下的墓道石刻(現為國家級文物)填補了我國自秦漢以來墓道石刻南時期的空白,極具史料研究價值。近現代,
生物學家童第周、書壇泰斗沙孟海、畫家沙耆更為東錢湖人文典故抹上亮麗的色彩。
2001年8月寧波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東錢湖地區開發建設的重大決策,把包括鄞州區東錢湖鎮、天童寺、阿育王寺、天童森林公
園等地在內的約230平方公里確定為東錢湖旅遊度假區規劃范圍,成立了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
在其管理范圍內行使相關的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和相當於縣級的社會和行政管理職能。這一重要決定,順應了寧波中心城市功能東移和
東部新城區建設大趨勢,將進一步從城市化發展戰略構架上推進寧波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功能發育和檔次提高。
東錢湖以其湖廣、岸長、腹深、景多見長,開發潛力很大。如今,東錢湖風景名勝區總體開發建設已經揭開序幕。位於"蘆汀宿
雁"的岳鄂王廟,下水的王安石廟都已修葺一新;購置了二艘游覽快艇、新造了一隻畫舫和八條龍舟。東錢湖風景旅遊管理局還將整
個風景區劃分為七個區域,建設和開發四十四個景點。那就是:
莫枝殷灣景區:以水鄉澤國和民俗風情為特色,修建水鄉市肆、莫枝古堰、蘆汀宿雁、平水古堰、殷灣漁火、水上植物園、水上
樂園、白石仙坪和綠灣垂釣等九個景點。
陶公山景區:以境幽趣雅,登高望湖為特色,修建大公老街、陶公釣磯,碧水懸青,境亭、群芳競妍、煙波館、垂釣俱樂部、十
里荷圖等八個景點。
霞嶼二靈景區:融人文景觀與自然山水為一體,修建湖心塘、霞嶼鎖嵐、霞嶼亭、梨花公園、紅菱卧波、二靈夕照、忠應廟、靈
佑廟、雙虹落彩、余相書樓等十個景點。
下廟大慈景區:以古文化藝術為特色,修建窯嶴窯址、東錢雲閣、慈雲庵、大慈寺,花相殿、韓嶺老街等六個景點。
福壽山高山茶園區:以茶海碧波,霧鎖福泉,登高遠眺、極目無限,修建福泉龍潭,望海峰、峰迴路轉等三個景點。
南湖水上活動區:以煙波浩瀚、迎風踏浪、芳草青青,紅花自情、瓜果飄香為特色,修建水上運動基地,瀕湖芳草、旅遊果園、
Ⅳ 浙江的所有市
浙江省下轄杭州、寧波、溫州、紹興、湖州、嘉興、金華、衢州、舟山、台州、麗水11個城市。
杭州
杭州,簡稱杭,是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傳媒、通信和金融中心。
杭州是著名的旅遊城市,以風景秀麗著稱。與蘇州並稱「蘇杭」,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市內人文古跡眾多,以西湖風景區最為著名,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杭州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獨特文化有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的代表。
寧波
寧波,簡稱為甬, 地處東南沿海,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北瀕杭州灣,西接紹興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臨三門灣,並與台州的三門、天台相連。
寧波人文積淀豐厚,歷史文化悠久,屬於典型的江南水鄉兼海港城市,是中國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其中最具寧波代表性的寧波港被國際港航界權威雜志——英國《集裝箱國際》評為「世界五佳港口」。
溫州
溫州,浙江省轄地級市,簡稱「甌」;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溫州歷史悠久,有2000餘年的建城歷史。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改革開放初期,以「南有吳川,北有溫州」享譽全國。地理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南岸陸域面積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11000平方公里。下轄3個市轄區: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面積1187平方公里;6個縣:永嘉縣、洞頭縣、平陽縣、文成縣、泰順縣、蒼南縣;代管2個縣級市(瑞安、樂清)。
溫州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南戲的故鄉,溫州人被國人稱之為東方猶太人。溫州方言也被評為中國最難懂方言之一。 境內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雁盪山、楠溪江、百丈漈-飛雲湖。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 被評為「2009年度中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2012年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2013年1月被建設部列為第一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 2015年2月28日榮膺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紹興
紹興市是浙江省轄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東連寧波市,南臨台州市和金華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位於東經119°53′03"至121°13′38"、北緯29°13′35"至30°17′30"之間,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全境域東西長130.4千米,南北寬118.1千米,海岸線長40千米,陸域總面積為8273.3平方千米。市轄區總面積2942平方公里,人口216.1萬(2013年11月數據) 。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著名的文化古跡有蘭亭、禹陵、魯迅故里、沈園、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湖州
湖州市地處浙江省北部,東鄰嘉興,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瀕太湖,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處在太湖南岸,東苕溪與西苕溪匯合處。下設吳興區、南潯區兩區,管轄長興縣、安吉縣、德清縣三個縣。
湖州是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先行規劃、先行發展」的14個重點城市之一,「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極限運動之都、中國毛筆之都、中國書法城、全國雙擁模範城、浙江省文明城市。
嘉興
嘉興,是浙江省地級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的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城市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上海、杭州、寧波、紹興、蘇州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位於浙江北部的滬杭、蘇杭交通干線中樞,交通便利,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金華
金華,浙江省轄地級市;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建縣,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因其「地處金星與婺女兩星爭華之處」得名金華,簡稱金,古稱婺州。地理位於浙江省中部,坐標東經119゜14′ -120゜46′30」 ,北緯28°32′-29°41′,境轄設婺城區、金東區2個市轄區,蘭溪市、義烏市、東陽市、永康市4縣級市以及武義縣、浦江縣、磐安縣3縣,總面積10942平方公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之一。
2011年金華-義烏都市區被確定為浙江省的第四個大都市區,規劃2020年成為200萬人以上特大城市。 在福布斯公布的2012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中,金華位居全國第33位,並且入圍大陸創新能力最強25個城市之一。2013年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建部列金華市為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
衢州
衢州,浙江省轄地級市;已有1800多年的建城史,歷史上一直是閩浙贛皖四省邊際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素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稱。衢州地理位於浙江省西部,坐標為位於東經118°01′一119°20′,北緯28°14′~29°30′,境域東西寬127.5公里,南北長140.25公里,總面積8844.6平方公里,境轄柯城區、衢江區、江山市、龍游縣、常山縣和開化縣。
衢州旅遊資源豐富,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稱。境內江郎山、爛柯山、龍游石窟等150多處景點。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入選中國十大宜居城市。2013年國家首批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成為浙江省惟一上榜的地級市。
舟山
舟山是浙江省轄地級市,介於東經121°30′~123°25′,北緯29°32′~31°04′之間,是中國兩個以群島建立的地級市之一,全市由1390個島嶼組成,佔中國的五分之一,主要島嶼有舟山島、岱山島、衢山島、泗礁島、六橫島、金塘島、洋山島、秀山島、朱家尖島、普陀山島等。舟山市總面積2.22萬平方公里,是浙江省市轄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的地級市。
舟山是中國最大的海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素有「東海魚倉」和「中國漁都」之稱。全市港灣眾多、航道縱橫、水深浪平,是中國屈指可數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旅遊集海洋文化景觀和佛教文化於一體,擁有普陀山、嵊泗、岱山等風景名勝,構成了「千島之城」獨特的山海風光。
台州
台州,浙江省轄地級市,地理位於浙江省中部沿海,東瀕東海,北靠紹興市、寧波市,南鄰溫州市,西與金華市和麗水市毗鄰。
台州坐標介於東經120度17分-121度56分,北緯28度01分-29度20分之間。台州歷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境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南面以雁盪山為屏,有括蒼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蒼山主峰米篩浪高達1382.4米,是浙東最高峰。境轄椒江、黃岩、路橋3個市轄區,臨海、溫嶺2個縣級市和玉環、天台、仙居、三門4個縣。
台州東部沿海海岸線長達651公里。近海有12個島群691個島嶼,主要有台州列島和東磯列島等。最大島嶼玉環島與大陸相連,大陸架海域面積8萬平方公里,陸地總面積9411平方公里。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間,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台州以「佛、山、海、城、洞」五景最具特色,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台山、長嶼硐天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海。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稱。台州被評為2013年度中國科技進步先進市,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創新型試點城市。
麗水
麗水,古稱處州,浙江省轄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地理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坐標東經118°41′~120°26′和北緯27°25′~28°57′之間,地勢以中山、丘陵地貌為主,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境設1個市轄區:蓮都區,7縣:青田縣、縉雲縣、遂昌縣、松陽縣、雲和縣、慶元縣、景寧縣,代管1縣級市:龍泉市;總面積17298平方公里。其中,景寧縣是中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
麗水被譽為「浙江綠谷」。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龍泉市鳳陽山黃茅尖海拔1929米,慶元縣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別為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生態環境質量浙江省第一、中國前列,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繼續位居浙江省首位。對外開放旅遊點68個,其中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2家。2005年1月,麗水市被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2009年12月,相繼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城市」。2010年12月23日,浙江省關注森林組委會正式發文授予麗水「浙江省森林城市」稱號。
麗水,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
Ⅳ 浙江省的地理概況
地形地貌
浙江山地和丘陵占.63%,平坦地佔20.32%,河流和湖泊佔5.05%%,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
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區的山區,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
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脈、盆地為主。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寧紹平原(寧波、紹興)、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溫台平原(溫州、台州)。
水文
浙江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靈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八大水系,錢塘江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運河外,其餘均獨流入海。
(5)浙江省生態運動會擴展閱讀:
浙江,簡稱「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界於東經118°01'-123°10',北緯27°02'-31°11'之間,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浙江省總面積10.55萬平方千米。
浙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復雜。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鰲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島嶼構成。浙江省地處亞熱帶中部,屬季風性濕潤氣候。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下轄11個省轄市,19個縣級市,32個縣,1個自治縣,37個市轄區。
Ⅵ 浙江省名茶立地地質背景研究
浙江是我國重要的名茶產地,浙江名茶具有明顯的區域集中分布特點,主產區相對穩定,主要分布在嵊州市、淳安縣、諸暨市、安吉縣、紹興縣、開化縣、新昌縣、杭州市區、餘姚市、臨安市、建德市、遂昌縣、武義縣、寧波市區、桐廬縣、金華市區、上虞市、東陽市、浦江縣、富陽市、衢州市區、龍游縣、奉化市、臨海市24個縣(市),可將其分為浙西、金衢、浙東、浙南4個茶區。浙江省茶葉和名優茶的區域集中分布特點,說明茶葉雖系人為種植,但仍受自然因素的強烈約束,自然環境選擇與淘汰是導致茶葉區域集中分布的重要原因。
(一)區域地質與名茶分布
1.構造、岩石對名茶分布的影響
浙江省主要產茶區與地質構造格架間具有明顯的內在聯系(圖3-1)。圖3-1中的A—B線與蕭山-球川深斷裂重合,大致是浙西茶葉產區的東南邊界;CD線則是鶴溪-奉化大斷裂帶,大致是全省主要產茶區的東南界;EF線為衢州-天台大斷裂位置,大致相當於全省主要產茶區的南界;此外在西北部Ⅰ區內還有與蕭山-球川深斷裂平行的馬金-烏鎮大斷裂;CD線以東的邊界還有其他的斷層線;除衢州-天台大斷裂呈東西走向外,其餘幾條斷裂帶都呈北東向展布。深斷裂和大斷裂控制了成土母岩類型、地形地貌以及土壤類型分布,從而顯著控制了茶葉主產區分布,可從以下幾方面得到印證。
圖3-1 浙東省地質構造與茶葉分布關系圖
A—B:蕭山-球川深斷裂;C—D:鶴溪-奉化大斷裂;E—F:衢州-天台大斷裂。Ⅰ—浙西傳統產茶區;Ⅱ—浙東茶葉主產區;Ⅲ—金衢盆地茶葉主產區;Ⅳ—臨海產茶區;Ⅴ—其他產茶區
1)蕭山-球川深斷裂(AB線)以北為浙江省沉積岩集中分布區,以古生代地層連續出露並間夾有前寒武紀地層為特徵,中生代-新生代地層不發育。這套地層岩石大都易於風化成土,多半適合茶樹生長,成為浙江主要的傳統產茶區。
2)蕭山-球川深斷裂(AB線)與鶴溪-奉化大斷裂帶(CD線)之間區域,構造上屬於北東向伸展的相對隆起帶,也是中晚元古代變質岩、中—新生代岩漿岩較集中的分布區。區內的變質岩地層呈斑塊狀出露在噴出岩系圍繞的「構造窗」部位,這類片麻岩、片岩易風化形成疏鬆土壤——紅松泥土屬(屬紅壤土類)。紅松泥結構鬆散,富含雲母風化後釋放的鉀,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分布於紅松泥土壤上的茶園,一般均為高產茶園,如紹興平水、諸暨芙蓉山、遂昌大拓及北界鄉附近的茶園;遂昌南部的高產茶園跨過了全省茶葉主產區的南界(EF線以南),正是受變質岩系母質分布所控制。
本區的北端是玄武岩集中分布區,包括新昌縣、嵊州市、上虞市、餘姚市等地以及紹興部分地區。玄武岩風化形成的紅粘泥土屬上產出的茶葉質量雖然不及花崗岩、石英砂岩等母質區的茶葉,但均為高產茶園。該區的南端,包括金衢盆地茶區的全部,深厚的第四紀紅色粘土(Q2、Q3)上發育的黃筋泥土屬或者亞黃筋泥土屬也較適宜種植茶葉,產量相對較高。本區中部有幾塊分隔了連片茶葉主產區的相對空白區,都為小型構造盆地,如北面寧紹水網平原上新構造運動下沉最強烈的地方,地勢低窪積水、不宜種茶;南面的永康、義烏與蘭溪市因出露有大量的白堊系紫紅色砂頁岩(K1),形成的紫砂土土屬因多鈣及土層淺薄,不適宜茶樹生長。
3)臨海茶區(包括蒼山北麓)是全省唯一孤立的一塊茶葉主產區,夾在三門、天台、仙居、黃岩等幾個紅色盆地之間,茶區主要母岩有花崗岩(燕山晚期)、凝灰岩(J3)及部分紫砂岩(K1),成土母質復雜,為一特殊的地球化學背景區,Pb、Zn、V、Zr、Mn等多種元素相對富集,與茶樹生長有一定的成生關系。
4)全省茶葉主產區基本上以EF線為南界限,茶葉高產的成土母岩大多在此界線以北。從地質學角度分析,EF線大致是第四紀紅土分布的南界,浙江南部包括近海地區因新構造運動上升強烈,能形成古紅土的沉積物多在地殼抬升過程中受到侵蝕,只有零星的古紅土殘留,這也是茶園相對較少的原因之一。此外,浙南與浙東南以紫色砂頁岩為主的構造盆地較為密集,而紫色砂頁岩母質多不宜種茶,茶葉產量相對較低。
浙江省茶葉產區和茶園產量分布規律研究表明:玄武岩、第四紀紅土、變質岩以及大片復合的沉積岩地層上發育的土壤,均有可能成為高產茶園。地質構造演化控制了有利於茶葉生長的成土母質分布,控制了浙江省茶葉高產區的集中分布,這充分說明了茶園分布與地質因素的內在聯系。同時,地質構造還對地形起到控製作用,例如,浙東玄武岩區起伏平緩的台地,金衢一帶近東西向構造盆地以及相對平坦與連片的紅土階地,浙西在地形起伏較大的背景下形成的向西北方向逐階抬升的夷平面等,都有利於茶園的種植培育。
2.地質環境對名茶產地的影響
(1)名茶產地的地質環境特徵
對浙江省40個重要名茶產地立地地質環境研究表明,茶葉生長的立地地質環境對茶葉品質及產量具有一定的控製作用。由圖3-2可見,名茶產地具有如下地質環境特徵。
1)絕大部分名茶分布在強烈上升的高山區和沿海的低丘陵區,浙中地區只有零星分布,且少數名茶點也是在相對的高山區和大水體邊沿,如千島湖旁的千島玉葉、諸暨陳蔡水庫旁的石筧茶。
圖3-2 浙江名茶產地地質環境示意圖
名茶產地:1—長興顧諸紫筍;2—莫干黃芽;3—天目青頂;4—徑山香茗;5—西湖龍井;6—淳安大芳;7—富陽岩頂;8—泉崗輝白;9—平水珠茶;10—日鑄雪芽;11—瀑布仙茗;12—普陀佛茶;13—鳩坑毛尖;14—千島玉葉;15—建德苞茶;16—開化龍頂;17—金華峰岩;18—東陽東白;19—諸暨石莧茶;20—華頂雲霧;21—江山綠牡丹;22—三井毛峰;23—春來早;24—遂昌銀猴;25—松陽東白;26—玉峰;27—仙都峰;28—鳳陽春;29—碧玉春;30—金獎惠明;31—大祭雪花;32—雁盪毛峰;33—溫州黃湯;34—香菇寮白毫
2)高山出名茶的有利條件是,多地形雨,溫差大;多變質岩等古老母岩,岩層化學成分多鉀少鈣;地形坡度陡,人工施肥少,更接近優質茶所需的自然環境。不過山頂部因風大、土層薄而不利於茶樹生長,不易產名茶。從海拔高程來看,過高則進入山地黃壤區,過冷、過濕、茶樹易致病而不利於茶樹生長;過低則因氣溫偏高,也不利於茶樹生長;浙江名茶的適宜海拔高度一般為400~700m,浙南區則以500~800m較適宜。
3)新構造運動沉降區的海邊、平原或丘陵的邊緣、大湖泊邊以及大水庫邊緣,常為優質茶產地。從局部地形看,則以群山環抱的山嶴或有一定縱深的谷地為好,因為這些地方雲霧多,茶樹所喜的散射光與漫射光多,與高山的溫潤環境相似,有利於茶樹生長。
4)名茶產地的成土母質以石英砂岩、花崗岩、片麻岩及酸性凝灰岩等為主,茶樹生長除與地質環境有關外,還與母岩風化形成土壤的理化性質有關。
(2)成土母質分布規律
研究表明,成土母質對茶葉品質有重要影響,而斷裂控制了成土母岩和母質的分布。以蕭山-球川深大斷裂和麗水-餘姚深大斷裂為界,可將浙江省分成3個地層岩性與成土母質分布區,由此決定了茶葉品質的區域分布規律。
1)浙西北沉積岩地區:自衢州千里崗山,向東北經杭州郊區,止於長興北部,以沉積岩地層廣泛分布為特徵。泥盆系石英砂岩是區內最有利於茶葉品質的成土母岩,其次為前震旦系的淺變質岩。
2)浙中變質岩、火山-沉積岩區:自浙西南龍泉向東北延伸,止於諸暨、紹興等地。區內變質岩系屬元古宙片岩、片麻岩及海相變質火山岩,中生界陸相火山岩和燕山期侵入岩發育,面積較大的金衢盆地為白堊紀構造盆地,盆地內常見的成土母質是紫砂岩(K2)與第四紀紅土(Q2)。區內名茶產地大部以變質岩、花崗岩及酸性凝灰岩等為成土母岩,紫砂岩與第四紀紅土因含鈣較多,不利於名茶產出。
3)浙東沿海酸性火山岩、侵入岩區:以晚侏羅世火山岩、燕山期侵入體發育為特徵,花崗岩一般出露於火山噴出岩范圍內的地勢較高處,此外還有散布於浙東台地上的新近紀玄武岩。區內名茶產地的成土母岩以花崗岩、酸性凝灰岩為主。
(二)土壤地質-地球化學特徵與名茶品質
(1)茶葉品質指標
已有資料表明,茶葉含有5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有機化合物達450種以上,無機化合物約30種(表3-2)。據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和姚國坤等資料,中國茶葉水浸出物一般含量為35%~40%,咖啡鹼為3%~5%,茶多酚為20%~35%,氨基酸為1%~4%。就同類茶葉而言,氨基酸含量與茶葉品質呈正相關性。無機元素也是衡量茶葉品質的重要指標,前人研究指出茶葉中K、P、Zn、Cu、Se、Mg、Mn等有益元素含量一般與茶葉品質呈正相關關系,有益元素豐富、重金屬元素含量較低對茶葉品質有利。
表3-2 茶葉化學成分的分類
由表3-3可見,浙江省名茶(綠茶)中水浸出物平均達到42.75%,最小值也為37.17%,超過中國茶葉水浸出物一般含量,氨基酸含量平均達到3.76%,最高值達到5.05%,而咖啡鹼含量則普遍低於平均水平。名茶的重要生化指標含量表明,浙江省名茶通常具有較高的內在品質。
表3-3 浙江省名茶品質5種生化指標總體水平(n=41)
(2)成土母質對名茶品質的影響
對浙江省41個名茶產地成土母質的調查表明,名茶產地成土母質以石英砂岩、花崗岩、片麻岩及酸性凝灰岩等為主,部分名茶產地的成土母質為Q2紅土、玄武岩。分析數據顯示,不同成土母質茶葉品質指標具有明顯差異(表3-4)。
表3-4 浙江省不同成土母質茶葉品質指標
註:括弧內的數據為平均值。
由表3-4可見,產出於石英砂岩、花崗岩等成土母質上的茶葉,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鹼、兒茶素明顯高於其他成土母質上的茶葉,而氨基酸則低於平均水平;產出於凝灰岩、流紋岩成土母質上的茶葉,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鹼、兒茶素也較高,且氨基酸含量明顯高於其他成土母質;產出於玄武岩、石灰岩成土母質上的茶葉,5項茶葉品質指標均明顯低於平均水平。
大量研究表明,名茶產出與成土母岩及母質、土壤地球化學特徵具有以下關系。
1)產出名茶的土壤大部分富含硅,SiO2含量一般可達65%~70%以上,多為石英砂岩、花崗岩、酸性火山岩等成土母質發育的土壤。目前還不清楚硅對茶葉品質的直接作用,但富硅土壤多為適合茶樹生長的砂礫質土壤。據中國農科院茶葉所研究,砂礫質土晝夜溫差大,利於茶對同化物的吸收與積累,根生長量多,茶葉具有茶氨酸含量高、香氣好、滋味濃等特點。
2)泥盆系石英砂岩是優質名茶的重要成土母質,產出的名茶包括:有精管理與重施肥的獅峰龍井,也有不施肥自然生長的長興紫筍茶和建德苞茶(指原產地正宗產品);有百年以上的老茶區,也有近年新發展的千島玉葉;其土壤類型大多為紅壤,但也有已跨入黃棕壤帶的太湖碧螺春(可能屬古紅土性質)。值得指出的是,以上多數名茶產地(包括獅峰龍井、長興紫筍、千島玉葉與太湖碧螺春等)往往穿插分布於幾種成土母質,但在空間上相鄰、生態環境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優質茶僅產於泥盆紀地層上,說明其間的關系並非偶然。
3)花崗岩分布甚廣,是另一種有利茶品質的重要成土母質。雖然,不同時代花崗岩的化學組成有一定差異,但我國東南沿海大多屬於燕山期花崗岩,產出的葉茶品質較好。本區產於花崗岩區的名茶有:黃山、莫干山、四明山、天台山、雁盪山等諸地名茶以及泰順香菇寮、福鼎大白茶、徑山茶等。這類母岩多在高山人煙稀少處,又因土壤呈砂質,相對瘦瘠,容易水土流失,常被人們忽視,故有待進一步開發。
浙江全省酸性火山噴出岩分布極廣,包括流紋岩與凝灰岩,常富含石英,土壤質地雖隨紅壤化程度不同而有一定差異,但不少為偏砂質土壤。這類母質區也多產出名茶。
4)浙江西北部有石灰岩分布,石灰岩含鈣量極高,可達40%以上。石灰岩經過風化淋溶發育成紅壤後,鈣質大大下降,表土與心土pH值一般為5.0~6.5,土壤質地常為壤粘土至粘土,土壤鈣飽和度多在60%以上。已有研究表明,茶樹生性忌鈣,名茶產地多為低鈣土壤,一般僅為0.2%~0.3%。灰岩形成的土壤上,茶樹雖能生長但品質一般不良,如杭州的翁家山、衢州的上方等,難有名茶產出。
玄武岩也為含鈣較多的母質,含鈣量可達8%以上,但不含石英,發育為紅壤後其土體呈紅棕色,有鐵錳結核,質地具黏性,雖然茶樹可以正常生長,但不利其品質的提高。
5)白堊系紫砂岩或紅砂岩地層分布於浙江各盆地中,正常表土pH值5.0~6.5,但30~40cm以下就有石灰性反應,不宜植茶,茶葉品質相對較差,這類茶園在金華至衢州一帶較多。
6)母岩為變質岩的紅松泥土屬土壤,質地疏鬆,具有高鉀、低鈣、高硅的特點,宜於茶樹生長,產出不少名茶。由於變質岩地層的岩石化學成分不均勻,局部茶葉品質不理想。
7)第四紀紅土(黃筋泥土屬)為浙江種茶最廣泛的土壤之一,多分布在構造盆地近中心部位,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酸性反應,適宜種茶,可獲高產,但少有名茶出現。其不利因素主要是,質地過黏,土壤通氣性差;鐵、鋁、錳含量都過高而鉀素不足,需在生態環境改造和管理上做出較大的努力。
(3)名茶品質與土壤地球化學特徵的關系
茶樹的土壤營養特點為多元性、喜銨性、聚鋁性、低氯性和嫌鈣性。已發現與茶樹正常生長有關的元素多達40多種,茶葉產量、品質與大量營養元素、微量營養元素均有著密切關系。作為葉用作物,茶樹對氮素的需求量大,且優先吸收銨態氮。茶樹適宜生長於富鋁土壤上,適當高含量的鋁能促進茶樹及其根系的生長,提高葉子光合作用能力,促進碳水化合物的轉化,尤其是鋁對促進茶氨酸的轉化、兒茶酸的代謝、紅茶品質的改進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時鋁能促進茶樹對磷的吸收和轉化。茶樹對營養元素氯的需求量少,生產中未發現缺氯現象。茶是嫌鈣作物,對鈣的需求比一般作物低得多,當土壤中活性鈣(CaO)含量超過0.2%時,茶樹就不能正常生長,嚴重時會死亡,因而,茶樹不能生長在富鈣的土壤上,最適宜的酸度為5.0~6.0。龔子同等調查認為,土壤有效鋅與茶葉氨基酸含量呈正相關,鋅可提高茶葉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鹼含量,降低酸氨比,從而有利於茶葉品質。鉬能提高茶氨酸含量;硼可提高茶葉芽重。總的來看,茶樹適宜生長於含有機質及各種營養成分豐富和呈酸性反應的土壤上。
對浙江幾種主要優質茶與土壤地球化學的研究認為,總體上高Si、K,低Fe、Al、Ca、Mg、Mn等有利於茶葉品質的提高;反之則不利於茶葉品質的提高。
(三)優質茶園適宜性評價指標
通過對浙江名茶產地地質條件、土壤條件及氣候條件的綜合分析,建立了浙江茶適生性評價的相關指標(表3-5)。依據評價指標可進一步開展茶區的農業區劃工作。
表3-5 優質茶園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
Ⅶ 浙江的東南西北四湖在哪裡 東湖 南湖 西湖 北湖 在什麼地方
杭州西湖、紹興東湖、嘉興南湖、寧波東錢湖為浙江四大名湖。
沒有北湖,只有一個南北湖,在海鹽
杭州西湖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4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 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淺處不到1米,最濘處有5米多。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
東湖
在紹興古城東約六公里處,以崖壁、岩洞、石橋、湖面巧妙結合,成為著名園林,是浙江省的四大名湖之一。東湖雖小,但因它的奇石、奇洞所構成的奇景使東湖成為旅遊業界人士公認的罕見的"湖中之奇"。日本旅遊機構交通公社,曾在同時游歷過杭州西湖與紹興東湖的日本遊客中作過問卷調查,對東湖的印象超過西湖,可見對東湖的贊譽並非紹興人的自我感覺。
南湖
風景名勝區位於嘉興市區,規劃區域總面積276.3公頃,其中水域面積98公頃。南湖 浙江四大名湖因地處嘉興城南而得名,與西南湖合稱鴛鴦湖南湖素來以"輕煙拂渚,微風欲來"的迷人景色著稱於世。南湖風景名勝區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分布著風景名勝十多處,文物保護單位六處,主要有會景園、湖心島、南湖革命紀念館、四季園、英雄園、攬秀園、壕股塔、小瀛洲、放鶴洲、鴛湖生態綠洲等,其中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錢湖
位於寧波市東側,距市中心十五公里,湖的東南背依青山,湖的西北緊依平原,是閩 浙江四大名湖浙地質的一部分,系遠古時期地質運動形成的天然潟湖。東錢湖作為海跡湖泊,是浙江省最大的內陸天然淡水湖。是浙江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距寧波城東15公里,享有"西湖風光、太湖氣魄"的美譽。"盡說西湖是勝游,東湖誰勝更清幽",元代詩人袁土元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道出了東錢湖美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