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http://wenku..com/view/6f81466527d3240c8447eff0.html
一曲《凤阳歌》击倒了朱元璋的中都城 ZT
不可一世的中都城就这样被一首歌给击倒了——当朱元璋意识到,即使用最残忍的暴力,也无法阻止人们唱这首《凤阳歌》的时候,他只好一声叹息,无可奈何地撤回兴建中都的人马。
一
提到凤阳,首先想到的,是很有名气的凤阳花鼓。
一首“讨饭歌”,辗转了数百年之后,已变得面目全非,保留的,只是那个脍炙人口的开头:“说凤阳,唱风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浅显易懂的歌词,那是谁都可以看得懂的。如此“反动”的歌词,明显的就是一种攻击啊!矛头,直指凤阳所出的皇帝朱元璋。并且,因此形成的现象很奇怪:那些来自凤阳的乞丐们成群结队,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沿途乞讨,即使是丰收之年,冬天来临,凤阳人也把家门一锁,仍旧出门要饭。这是怎样一种民俗啊——讨饭本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但在凤阳,你看不出凄楚,看到的却是满怀的欢乐,还有幽默和玩世不恭。这样的方式看起来,怎么都有一点不合常理人情。
这个奇怪民俗的背后,应该隐藏一个别样的故事吧?除了故事,还应有一种大众心理,一种集体无意识悄然长成的过程。
二
最初的凤阳花鼓,并不是“讨饭歌”,它是凤阳一带流传的民歌。
有关资料显示:宋朝时,在淮河两岸,就有花鼓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了。明末画家顾见龙在家乡太仓看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后,曾经画过一幅《花鼓子》图。这是迄今为止记录凤阳花鼓最早的一幅画,收藏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也就是说,在明代,凤阳花鼓这种艺术形式已经很成熟了。
凤阳人唱着《凤阳歌》乞讨开始于什么时候呢?资料显示,至少在明代中叶,凤阳人已开始打着花鼓走四方了。也就是说,凤阳人唱着《凤阳歌》进行乞讨,至少是明中期以前的事了。关于这一情景,清人赵翼曾在《陔馀丛考》中记述道:“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其唱歌则曰:‘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以为被荒而逐食也,然年不荒亦来乞食如故。”
赵翼这一段文字,至少可说明两点:一是清初之时,凤阳花鼓中就有这一段歌词;二是凤阳人的乞讨并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凤俗,是一种社会习惯和传统。
根据史料来看,这首《凤阳歌》最早见于戏曲选本《缀白裘》,时间应该是晚明或者清初。可以肯定的是,这首《凤阳歌》产生于明代,在明代中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甚至更早。如果想要一个确切时间的话,那么不妨大胆追溯一次,这首脍炙人口的《凤阳歌》极可能产生于洪武年间。
编纂于晚明时代的地方志《凤阳新书》中,有一份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十六日朱元璋颁发的圣旨:“凤阳实朕乡里陵寝焉……朕起自临濠,以全乡曲凤阳府:有福的来做父母官,那老的们生在我的这块土地上,永不课征,每日问雍雍熙熙吃酒,买炷好香烧,献天地,结成义社,遵奉乡饮酒礼……一年(皇陵)祭祀,止轮一遭。将了猪来祭了,吃了猪去;将了羊来祭了,吃了羊去。钦此。”
这一道圣旨,是典型的朱元璋凤格,半文半白,粗鲁爽朗,无所顾忌。关于这一道圣旨,据说还有一段来历。
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定都应天府,也就是金陵(南京)。金陵距凤阳不远,乡里乡亲们经常去皇城看望他。朱元璋平日里没什么其他爱好,只是对家乡的花鼓情有独钟。朱元璋登基的时候,家乡人特意组织选拔了一支花鼓队伍前去祝贺。队伍到达金陵后,登基大典已结束,正是大宴宾客的时间。花鼓队伍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该不该演出。朱元璋看见家乡来人了,非常高兴,就说:“先唱先唱,唱完再吃。”于是,锣鼓敲起来了,花鼓手们载歌载舞,极尽颂扬之事,直唱得朱元璋心花怒放。于是朱元璋就降下圣旨:我来自凤阳,你们都是我的老乡,以后,你们有福气的去做父母官,无福气的就给我看守陵墓,对于家乡人,我不征收你们的税费了,你们就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吧,每天只管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喝酒。每年你们只要祭奉一次皇陵就行了,祭过了,猪啊羊啊的,你们分了吃了……
朱元璋的这一番言辞,颇有点儿有福同享的意思,的确,过了“有难同当”的时候,也该轮到和乡亲们有福同享了。
洪武爷许下如此诺言,凤阳的花鼓手们兴高采烈地回家了。这一下,凤阳的百姓真的奉旨行事了,一个个撒着欢儿地大吃、大喝、大唱,哪里有心思去耕田种地,全都指望去当官,最不济,也有一个看守陵园的活,温饱问题也会解决的。果然,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在凤阳营建中都,洪武爷果然说话算话啊,全凤阳的人都盼着这块地方成为国都,一旦成了国都,朱元璋总得兑现他的诺言吧。
建中都,的确是朱元璋的想法。定都金陵之后,朱元璋心里一直不很踏实,觉得金陵虽然多次为帝王之都,虎踞龙盘,但这里偏隅江南,对控制全国政局,尤其是对征抚北方不利。朱元璋一直想把都城安在稍北一点的地方,比如黄河之滨的开封,以及大都燕京(北京)等。经过反复比较,朱元璋认为开封虽多次做过帝都,但长期战乱,四面受敌,无险可守,于是打消了在此建都的念头。很多大臣提议,不如在皇帝的家乡凤阳建中都,这里濒临濠水,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运输和交通很方便,能很好地利用淮河和长江的优势进行防守。如果把金陵作为南都,凤阳作为中都,然后在北方再选一都,这样,北部、中部、南部都有都城,对稳定局势,将会有很好的作用。
朱元璋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虽然小时候在凤阳受到太多的凌辱和迫害,朱元璋对家乡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毕竟,衣锦还乡是人之常情。历经16年之久,踏着无数白骨坐上龙椅之后,朱元璋肯定希望在他的家乡设置一个超级豪华的凤阳府,给家乡的父老乡亲看看。在朱元璋的规划中,这个辖区包括现在安徽、江苏、河南、湖北4省中的12府23个县,差不多将整个淮河流域都划了进去。
营建中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负责营建的官员,也经过慎重选拔,由左丞相李善长具体负责。李善长一直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文臣第一,功比萧何。李善长洪武四年正月来到凤阳,到洪武九年才离开,一共在这里呆了整整五年。营建中都的官员还有汤和,他是朱元璋起义时的小兄弟,也是朱元璋的心腹爱将。汤和是洪武五年来的,在这里呆了一年之久。除了他们,还有单安仁、孙克义、薛祥等一大批官员。
中都开始建设了。凤阳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大批人马开赴到这个淮河边上的小城,据说,修建中都城时,整个工程大约动用了工匠9万人,军士14万人,民夫50 万人,移民近20万人,加上南方各省、州、府、县和外地卫、所负责烧制城砖的工匠,各地采运木料、石材、供应粮草的役夫,总数达100多万。除了中都城之外,朱元璋还同时在凤阳开建皇陵,主要建筑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皇陵同样也是气势宏伟的浩大工程。
小小的凤阳,一下子拥入了上百万人,这使得凤阳顿感压力,物价被哄抬得老高,有时候根本买不到东西。不仅如此,政府还用很少的钱来征用当地人的土地,凤阳人不愿意卖,他们就强行征收。那些土地,不仅仅是用来建设中部的,还有很多是那些王公贵族大臣们强买的。皇帝要在这里造一个都城,并且极有可能将都城搬迁到凤阳,于是那些王公大臣们自然在这里买地成凤。而当地的百姓却纷纷流离失所了。
在这种情况下,眼见土地减少了,人口增加了,种田的人少了,吃皇粮的多。一年一年过去了,情况没有改善,局势变得越来越严重——慢慢地,凤阳的仓库空了,粮断了,人们开始挨饿了。洪武爷送粮的队伍一直没到,人们等得心焦,也没跟洪武爷联系得上。慢慢地,有人实在饿得不行了,开始盘算着走出凤阳,盘算着去讨饭……终于,有人走出去了,一个人刚开头,身后立即就有一支长长的队伍。于是,在这个皇帝的家乡,延伸出了无数支队伍,向四周发散。
凤阳人开始了乞讨的历史,除了碗和棍之外,他们还把花鼓和鼓槌别在身上。
三
从凤阳走出去乞讨的不完全是本地人,杂混在中间的,还有那些来自江南的移民们。
跟所有取得政权的人一样,朱元璋登上历史舞台之后,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一个由世俗地主、豪门富户、读书人和各级官吏所组成的重要社会力量。这股社会力量既拥有强大的民间资本,又拥有很强的话语权,他们是社会的中坚,也是基层的骨干。面对这样的势力,朱元璋心情复杂无比。从出身上说,朱元璋对这当中很大一部分为富不仁者恨之入骨,也对任何可能形成分庭抗礼、对朱家天下形成威胁或潜在威胁的力量保持高度警觉。按朱元璋的想法和性格来说,他肯定要对这些人下手。
“沈万三事件”就是一个范例。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江南大户,富甲天下。元末时南京城的城墙、官府衙门、街道等,有很多是沈万三捐钱兴建的。朱元璋进入南京城后,沈万三想“破财消灾”,向朱元璋提出自己愿捐出很大一笔钱,作为朱元璋军队的军饷。没想到的是,沈万三这一回马屁拍到了马蹄上,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平民百姓,竟依仗自己有点臭钱,就想收买皇家军队,这也太狂妄了。朱元璋立即命令手下人杀了沈万三。由于马皇后出面求情,说人家拿钱慰劳你的军队,你怎么能杀人家?怕冷落了众人心,朱皇帝这才开恩,免其一死,改判沈万三流放云南边陲。
“沈万三事件”暴露了朱元璋对于天下富户的态度。在朱元璋当政的31年中,至少发起过六次大规模整肃帝国官吏与豪门富户运动。在这样有计划的“大清洗” 中,全国总共有10万到15万帝国官吏和豪门富户被杀死。除了打压和杀害,朱元璋还有计划地将江南乃至全国各地的大户,分批迁移流放。朱元璋的这一招是受刘邦的启发,当年,汉朝定都长安之后,也曾经把天下大户强制迁离本土,填实关中,是所谓“强本弱末”之术。朱元璋迁徙的规模,要比汉朝大得多。明初强制迁徙与性质类似的移民,一直持续到永乐年间,涉及人口至少达百万人。朱元璋首先将大批江南富户移至南京,其次,就是老家凤阳了——1367年,朱元璋在消灭了张士诚部后,立即将一大批苏州富民迁徙至凤阳。几年后,也即洪武七年,朱元璋又下令将14万江南富户强行迁至凤阳。这两次迁徙的人数共达20万之多。这些人被强制迁徙时,只能带走金银细软,土地和房屋要交给原地的官府,或落入他人之手,到了凤阳之后,不许随便离开迁移之地。可以想象的是,当20多万被“劳动改造”的异乡人来到淮河岸边的凤阳时,应该是怎样一种心情!凤萧萧兮淮水寒,背井离乡不复还。这些被没收了土地的地主们只能呆在皇帝的老家,被严加看管,不敢踏上回家之路,更无法横渡长江。他们整日以泪洗面,唉声叹气,不知何时是尽头。
终于,开始有第一个人伪装成乞丐,成功地逃脱了封锁,回到了自己久违的家乡。当然,在江南故里,他也不敢久留,户籍被取消了,房屋也归了别人,他只是撕心裂肺地看了一眼昔日的老屋,趁着夜色,踅摸进亲戚家,探听一些情况,然后,又重新潜回凤阳。回到家乡的滋味毕竟是温暖啊,哪怕只远远地看上一眼。于是,又有人扮成了凤阳乞丐的模样,回乡扫墓探亲。渐渐地,这样的方式形成了习惯,有一股悄悄的人流,从凤阳,像水一样流回江南水乡。他们依旧是敲着花鼓,载歌载舞,他们唱的,是并不熟练的凤阳腔;跳的,也是笨拙无比的舞步。
四
真正的凤阳人,以及迁徙到凤阳的外地人,就这样开始了各自的乞讨。慢慢地,这两路人马会合了,不分彼此了。有一天,也不知是谁起了个头,从某一个人的嗓子里,开始吼出一首新编的凤阳花鼓词:“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第一个人唱过之后,第二个人立即跟着唱起来,然后,便是第三个人、第四个人……
大户人家卖田地,
小户人家卖儿郎,
唯有我家没有得卖,
肩背锣鼓走四方。
……
凤阳人才不管你是什么皇帝呢!对于朱元璋,他们再熟悉不过了。在他们眼中,朱元璋只是一个脸上带有麻点、奇丑无比的“小和尚”。他们认的,就是谁当上皇帝谁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如果既没有实惠,又新增奴役的话,那么,即使是家乡的皇帝,又有什么用呢?这时候,他们当然会心怀不满,会想到“大曝家丑”,这也是他们唯一解气的地方。
不仅仅是《凤阳歌》,家乡的人似乎铆足了劲要臭一臭朱皇帝了。他们运用各种手段,比如,以小和尚的秃和亮来讥笑曾经出家为僧的朱元璋;以隐语相猜为戏,将朱元璋的名字夹在谜语中;在元宵马灯上画上一个大脚妇人怀抱西瓜而坐,以此来臭大脚的马皇后……当民间只剩下这一种情绪出口时,人们无不趋之若鹜用之至极。可以想象朱元璋为此所遭受到的奚落——传说有一天,朱元璋在元宵夜看见一灯上画着一位大脚妇人怀抱西瓜而坐,许多围观者“哗然而笑”。朱元璋大怒,认定此画肯定是影射他和老婆马皇后。第二天,便籽悬挂此灯的一家及其九族300余口统统杀掉。低贱出身的朱元璋,对于这等讽刺和讥笑,显得格外敏感。一个脆弱的人,最不允许的是人们拿他的尊严开玩笑。
奇怪的是,这首凤阳花鼓词还是流传开来了。尽管唱着它,要冒很大的凤险,甚至是杀头的凤险,但人们还是无畏地唱着它。“凤阳妇女唱秧歌,年年正月渡黄河”,等到歌唱者呈一字长蛇阵,从凤阳络绎不绝地开出来时,这一首歌已经在大江南北流传开来了。凤阳成了人人都知道的天下最贫穷的地方。这样的歌,唱得无头又无尾,唱歌的人,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当痛苦和真实不能被表现时,人们往往会转入一种黑色幽默的表达,这样的幽默,是一种解脱,更是一种反讽,是人们在痛苦中无奈的自我嘲笑。没有一首歌,能像这首歌一样,让人们唱得如此痛快了。这首歌就这样口口相传,从凤阳唱到大江南北、黄河内外,慢慢变得家喻户晓了。环境宽松时,就肆无忌惮地唱;凤声紧时,就会含糊其辞地唱;兴奋开怀时,就酣畅淋漓地唱……最恐怖时,就独自一人在内心唱,唱那种无声的歌,以一种最贴身、最艰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懑之心。
可以想象的是,一开始,人们是流着眼泪唱的,在歌里,有愤恨,有不平,有悲伤的情绪。慢慢地,时间将一切都过滤掉了,愤懑变得平和,悲伤变得幽默,人们忘却了歌中的仇恨,重新笑逐颜开,击着鼓唱啊跳啊,尽显欢颜。这时候,谁也没再想到跟谁过不去,人们就喜欢这首歌里的幽默,也喜欢这首歌的朗朗上口。人们听着这样的歌,不再觉得悲伤,就觉得好听、亲切。
于是,14世纪以后,在中国的城市乡村里,每到夏天洪水来临,或者秋天收割之后,处处都可以见到“咚咚搭鼓上长街,引动凤流浪子来”的凤阳花鼓女。她们穿着蓝花布的上衣,大红或者大绿裤子,汗巾缠头,腰背花鼓,占得场子后,将手中的细棒玩得如杂耍一样,交互击鼓,甚至用三根棒子击鼓,将其中一根抛向空中……打过一阵后,鼓棒收回手中,再徐徐击鼓开始唱词。伴随着那一首著名的《凤阳歌》,花鼓艺术慢慢地演变成一种绝技,变成当地根深蒂固的民俗。
五
凤阳中都古城的罢建,也应该与《凤阳歌》有关。
从1369年九月癸卯朱元璋下诏以临濠为中都大兴土木开始,一直到1375年四月丁巳,朱元璋下诏罢中都为止,一共有六年时间。在这六年中,朱元璋动用了全国的巨大物资,调集了百万匠役,耗尽了难以计算的钱财。大功告成之际,朱元璋突然下令罢建中都,这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其他角度来说,在当时,都是一件巨大的变故。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朱元璋下如此大决心罢建,历史学家们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年朱元璋回凤阳的所闻所见,促使朱元璋作了这一决定。
朱元璋回到故乡到底看见了什么呢?
自洪武二年九月诏建中都后,朱元璋先后有两次从南京去凤阳。第一次是洪武四年二月,这一次来凤阳,朱元璋呆了九天,主要是视察中都的兴建情况。也就是这一次视察后,朱元璋作出了移民中都,充实中部人口的决定。朱元璋第二次来凤阳是四年后,也就是洪武八年四月,史书翔实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凤阳的行踪——朱元璋首先来到滁州,畅游了琅琊山,并乘着酒兴,写下了《感旧记有序》,文中说:“予因督功中都,道经滁阳,乘春之景,踏青西郊。细目河山,城雉如旧……”看得出来,朱元璋的心情不错,也看不出有罢建中都的丝毫痕迹。这一次朱元璋的凤阳之行,前后用了26天,在凤阳期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细细检查了中都的建设情况,二是在皇陵进行了祭祀。当然,朱元璋祭祀的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验功”了。并且,《凤阳新书》中记载,朱元璋在凤阳时,住在“皇城内兴福宫”中。既然可以入住了,由此推断,当时的中都,已建设得差不多,只剩下一些扫尾工作了。
事情进展得一如既往地顺利,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回到金陵的当天,突然传下圣旨,停建凤阳庞大的中都。朱元璋为什么会突然下令停建即将完工的都城呢?《明太祖实录》只是轻描淡写地记载:“诏罢中都役作,上欲如周、汉之制,营建两京,至是以劳资罢之。”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在视察中都兴建时,看到家乡人民因为大兴土木所遭受的痛苦。朱元璋无法面对,只好选择了停建。
或许,正是在凤阳的这一段日子里,朱元璋于某一个早晨或者傍晚,微服漫步在凤阳的街头小巷。在街角的某一处,他听到了隐约传来的歌声。起初,让朱元璋感到亲切的,是这首歌的曲调。朱元璋走上前去,想听得更清楚一点。后来,当他听清楚歌词之后,脸色大变,心若死灰。朱元璋怎么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凤阳的父老乡亲们,为什么如此无情地唾弃他呢?
朱元璋在凤阳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扰乱了朱元璋的心绪,也让他徒生郁闷。这件事,史书上是有记载的。有人报告,中都城有工匠居然用“压镇法”来谋害他。所谓“压镇法”,实际上就是在通过凤水上的一些刻意措施,进行施法,比如说在宫殿殿脊上制作一些木制的鬼怪,上面刻有一些符号和咒语,等人住进去之后,就会听见有人“持兵斗殿脊”,就会惶惶然不可终日。朱元璋没有料到的是,在自己的家乡,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案件破获之后,朱元璋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这批工匠正法,并且扬言要把工匠全部杀完。联想到凤阳大街小巷传唱的《凤阳歌》,朱元璋的心理防线崩溃了一朱元璋原想自己做了皇帝,家乡的人民会富裕,会有酒有肉,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会无限感激他。没想到的是,家乡变得更为贫穷,乡亲们流离失所,并且,当地百姓对他已失去希望……人,总是有一个软肋的,即使最坚强最残暴的人也如此。朱元璋的软肋,是他的家乡情结,也是他的面子和尊严。当朱元璋无颜以对家乡父老,感觉自己就像当年的项羽一样,身陷一片“楚歌”之中,那种绝望和伤心是可想而知的——既然家乡人民如此不喜欢自己,那么,自己还呆在这个地方干吗呢?一切是那样寡然无趣,朱元璋只好无可奈何地放弃了在凤阳建中都的愿望,选择了离开。他要离开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逃遁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也许,身处异地他乡,反而会觉得心安理得。
不可一世的中都城就这样被一首歌给击倒了一一当朱元璋意识到,即使用最残忍的暴力,也无法阻止人们唱这首《凤阳歌》的时候,他只好一声叹息,无可奈何地撤回兴建中都的人马。当一首歌能代表民心走向的时候,它就会如雨水弥漫,然后积蓄成大海,而后,就能摧毁和淹没一切东西,包括杀戮、暴力等等。不可一世的朱元璋,以及他的朱家王朝,只好在这样的歌声中,败下阵来。
明中都凤阳鼓楼
㈡ 写冬季运动会的作文600字11月
球类运动会随着紧张的学习如期而至,同学们热情高涨,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尽展大东本色!
运动会即将来临,同学和老师们最欢迎、最关注的当然是篮球比赛。比赛的前几个星期,同学们就已经投入到了水深火热的训练中,老师也在积极地指导。同学们神采飞扬,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神气,似乎冠军已胜券在握。
男队奋力拼搏
头一场比赛,队员们整装待发。每一个动作都像身经百战的战士一般,一名同学抢到了球,饿狼般仇视着前方,环顾四周,寻找空隙,丝毫不敢怠慢,朝空隙冲了过去,长驱直入,只见他脚一踏,身子一挺,头一扬,手一举把球往篮中送,球在篮框上滚了七八转,掉入网中。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为他们祝贺下半场。激烈的“战斗”进行着,比分也不相上下,同学们的心情跟着比分忽起忽落,这样的场景怎能不叫人揪心?下半场,队员们像打了鸡血似得,得分一次比一次精彩,可真有点儿看“NBA”的感觉呢。
女队顽强不屈
女队的战士们虽然技术上不比男队,却有着男队不可比的精神。队员们或轻或重地都受了伤,最轻的都擦破了膝盖。他们带伤征战,却依然打进了四强。四强中,一名战士手里掂量着球,眼睛直向篮框,做好了上篮的准备,直冲篮框,对方防守队员积极阻挡,她高高跃起,突然迅速地落下,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一副十分痛苦的表情,老师上前去查看,才知是骨头错位了,表情十分凝重,忍不住流泪。虽然女队受了这么大的打击,仍取得了第四名的骄人成绩,虽败犹荣。
比赛已然结束,队员们在场上拼搏的样子却历历在目,我也想和他们一样,在场上拼杀,为班级出一份力,争一份光。
㈢ 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凤阳县三年三大步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1.不能凭着激情办事,要实事求是.
(大跃进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一个失误,主要原因是人们在伟大胜利之后过高估计自己能力而忽视客观实际规律.所以要实事求是.)
2.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发展.
(大跃进运动期间,重视重工业,而忽视了农业及轻工业.所以出现了全国人民置土地而不顾却全民炼钢运动.导致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所以要全面发展.)
3.要提高劳动质量,维持国民经济正常秩序.
(大跃进运动的口号有一句“多快好省建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就体现了它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当时的年生产值一计算,超过英国,直逼美国,可产品质量低下.要记住炼铁炼钢那是大型钢铁公司才能做的技术活,村里的小型土窑子不适合炼钢,否则只能造出一堆滥渣.各部门竞相放卫星,导致国民经济的秩序混乱.这除了说明要提高劳动质量之外,还是应实事求是
㈣ 刘伯温斩尽全国龙脉,为何到长白山转身就走
对于很久以前的有很多奇怪的现象。也有一些事是让我们闻风丧胆的。而对于这种情况,大多数都会出现在比较有权威的,有权有势的那种地方,比如说是在皇宫中,对于那些皇帝,他们的性情变化多端,可能他们随时就会发脾气,可能会让你家族破裂,但是同时他们的脾气或许也会突然对你笑脸相迎,并同时让你升官发达。这些东西都具有非常多变的因素。而对于这些制裁者他们由于自己的权位的高,他们下达命令时。
不但让自己学到了很多,也让前来游玩的人见识到了很多。如果当时那位皇帝手下的臣子他一心一意的就是按照皇帝下的命令来做事的话,可能,首先就不会有这样的一个景色,其次,一种迷信的说法,不知道他会不会有一些报应。好在他当时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当时也是直接转身离开了!
㈤ 1976年,在贫穷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但却普遍存在
答案D明显错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80年代初期才在全国实行,其前身就是1978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的“大包干”政策。题目说的现象时发生在1976年,所以此时还没有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而不可能选D 。 A也是错误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实施的,所以到1976年已近晚期了。 C答案一下子就可以排除了。所以正确答案是B,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所以必然会出现题目中的现象!